简述《人间喜剧》的分类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社会阶层与财富分配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社会阶层与财富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621217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6.png)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社会阶层与财富分配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人间喜剧》以其深入描绘了当时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财富分配而闻名。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不同角色的命运和互动,展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复杂的等级制度和贫富差距。
本文将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有关于社会阶层和财富分配的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社会阶层描写《人间喜剧》中通过描述各类不同身份和背景的角色来呈现法国19世纪社会内部复杂的等级制度。
阶层划分主要往往基于血缘、职业、教育程度和财富等因素。
巴尔扎克在小说中描绘了农民、工匠、商人、上流社会以及神职人员等多个群体,从而展现了不同阶层之间明显的差异。
首先,农民被描述为社会金字塔底部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环境中,面临土地所有权问题和艰辛的生计。
他们通常是低收入阶层,无法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其次,工匠被描绘为具有一定手艺或技能的劳动者。
尽管他们相对而言比农民更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在社会阶层中仍然处于较低位置。
商人则代表着中产阶级,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商人通过不同行业和企业积累了财富,并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巴尔扎克刻画了商人之间激烈的竞争和谋利心态,他们也受到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影响。
最后,上流社会代表了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一部分人群。
他们通常是贵族、政府官员或掌握重要资源的个人或家族。
这些人享受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并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继续增加自己的财富。
财富分配揭示的问题《人间喜剧》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节发展,深入探讨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
首先,小说中揭示了贫富差距对社会团结和公正的影响。
贫穷的角色常常受到社会和经济压力的困扰,并为了生存而进行各种牺牲。
富有的角色则可以享受奢华和优越感,但他们也面临道义上和社交地位上的挑战。
其次,小说中还反映了财富分配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某些角色由于缺乏财富或社会资源,无法改变自己困境,被迫接受命运给予他们的一切。
外国文学精简复习资料(此将集体打印)
![外国文学精简复习资料(此将集体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0deb8a0fba1aa8114431d947.png)
《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人间喜剧》用“编年史的方式”,完整地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时代,描写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衰亡史,两者构成了《人间喜剧》总集的“中心图画”,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编年史的性质是社会记事,巴尔扎克小说的编年史特点突出表现在这方面,全面记载了各种人和生活的历史,构成了《人间喜剧》的宏大内容。
这些社会记事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贵族阶级衰亡史巴尔扎克看到贵族阶级灭亡的必然性,从而在小说中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他着重描写了贵族阶级在1815年后重振旗鼓,尽力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但又在资产阶级的逼攻挤兑下逐渐灭亡的历史。
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灭亡,或者被暴发户所腐化。
例如,《古物陈列室》写复辟时期贵族沙龙气息奄奄,贵族以和资产阶级联姻而寿终正寝。
小说中,一个人物说:“眼下我们是在19世纪,你们难道还想停留在15世纪吗?亲爱的孩子们,今天已经没有贵族阶级了,而只有贵族风气。
拿破仑的《民法》已经砍倒了爵位,正如大炮已经轰毁了封建主义。
只要你有钱,就会比现在显得更高贵”,“我们比在拿破仑统治下更为强大。
”《古物陈列室》中的埃斯格里荣侯爵和《老姑娘》中的瓦鲁亚骑士,在婚姻问题上都败在资产者手下,“可怕的命运等待着没落的贵族”。
明智的贵族则采取了与资产者联姻的态度,《苏城舞会》中封丹伯爵“识时务地”与资产阶级攀亲,大女儿嫁给总收税官,二女儿嫁给大法官,大儿子娶了大盐商之女,二儿子娶了银行家之女,三儿子娶了总收税官之女。
他认为这样做,符合19世纪进程和改革君主制的思想。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法国的贵族院议员都在为儿子寻找富有的女继承人。
”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趋势使一部分贵族采取了和资产阶级联姻的态度,巴尔扎克真实地,充分地反映了贵族阶级败落衰亡和被资产阶级溶化的社会现象。
《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7c346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0.png)
《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把从1829年起所写的小说收集起来合称为《人间喜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 世纪上半叶法兰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利贷者》、《纽沁根银行》、《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小说,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卑劣无耻的发家过程和他们极端贪婪、自私的丑恶行为。
同时也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政治、法律等一切上层建筑都受金钱支配的事实,并揭示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
《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可分为下列五方面:第一方面,写封建贵族的哀亡史。
王政复辟后,封建贵族卷土重来,妄图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
但资产阶级的势力已经发展起来,他们凭借经济上的优势接连向贵族进攻。
贵族阶级在金钱的逼迫下只有节节败退,以致灭亡。
他的中小资产阶级立场和对现实的唯物主义态度,又使他清醒地看到贵族过时的本质。
他如实地写出贵族衰亡的必然性,并给以无情的嘲讽和鞭挞。
“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代表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等。
第二方面,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资本主义剥削方式从高利贷资本到金融资本的发展过程。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创作中著名的资产者典型。
他经营土地、放高利贷,也插手到刚出现的金融投机中,而且非常精通。
因此,他的财产成倍增加,到临死之前还在担心自己的钱财。
《纽沁根银行》的银行家纽沁根又不同了,他非但不装穷,反而尽量摆阔,制造豪华的假象,骗取存户的信任。
他积累财富的办法是买空卖空,停止支付,利用法律的保护搞假倒闭,抗害了几千小存户,也使其他资本家受害破产。
巴尔扎克通过塑造不同的资产阶级典型,描写不同的剥削方式,再现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34f6d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b.png)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摘要:1.《人间喜剧》概述2.作者巴尔扎克的创作背景3.《人间喜剧》的主题4.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4.1.欧也妮·葛朗台4.2.拉斯蒂涅4.3.斐扬派与保王派之争5.《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6.作品在我国的影响和意义正文:《人间喜剧》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一部巨著,全名为《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共分为九十多部小说,描绘了19 世纪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部作品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倾尽毕生心血创作的成果。
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对文学充满热情。
他曾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后来自立门户成为一名律师。
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对文学的热爱,最终放弃律师事业,全身心投入创作。
巴尔扎克的创作背景是他所处的时代,19 世纪初的法国正处于政治动荡、社会风气变革的时期,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人间喜剧》的主题是揭示19 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展现各个阶层的人物在金钱、权力、道德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
巴尔扎克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与整个社会的演变紧密相连。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并通过他们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包括:欧也妮·葛朗台,一个为了爱情而付出一切的善良女子;拉斯蒂涅,一个在金钱面前逐渐堕落的年轻人;斐扬派与保王派之争,反映了当时法国政治上的分歧。
《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在于,巴尔扎克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同时通过对社会风俗、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示了19 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
在创作过程中,巴尔扎克力求真实,他甚至会在一个场景中花费数周时间去观察、体验,以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人间喜剧》在我国的影响和意义深远。
这部作品为我国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使他们认识到文学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
《人间喜剧》读书笔记
![《人间喜剧》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061082ec3a87c24028c416.png)
《人间喜剧》读书笔记《人间喜剧》作者:巴尔扎克 (1799 – 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他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在家人的反对下开始写作,起初他的作品并不受人们的欢迎,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
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
”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
1829年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
19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为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头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出类拔萃的一个。
他的才智是惊人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不是眼下说的尽的……"《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
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主要篇目:《驴皮记》、《苏城舞会》、《交际花盛衰记》、《幽谷百合》《幻灭》、《邦斯舅舅》、《贝姨》《高老头》、《欧叶妮.格郎台》《舒昂党人》、《高利贷者》、《古物陈列室》、《纽泌根银行》、《幻灭》、《农民》主要篇目分析:《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
〖2021年整理〗知识拓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赏析
![〖2021年整理〗知识拓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e5bf8f783e0912a3162ab2.png)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赏析一、作者简介:1799 –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欧洲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
老葛朗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
他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成了百万富翁。
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
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鱼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利。
他的女儿欧也妮象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不生火。
后来,老头死了。
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朗的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高老头》主要写一个退休的面粉商人高里奥的故事。
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大贵族,一个成了银行家的太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把自己的钱全分给了两个女儿做嫁妆。
但女儿出嫁之后就把父亲抛弃了,连理都不理他。
高老头一气之下得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希望见女儿一面,可两个女儿都参加舞会去了。
高老头死后,两个女儿连棺材钱也不出,甚至都不来看一眼,还是一个名叫拉斯蒂涅的穷大学生想法安葬了他。
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
在巴尔扎克生命垂危时刻,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他恳求医生延长他的生命,他就能再写出一部作品。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整理打印版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整理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f9a5593b3567ec102d8abd.png)
1、《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文学巨著,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
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2.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开山鼻祖是霍勒斯·沃波尔。
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其特点是:野蛮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具有中世纪和与之相接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
3、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基本内容是:鼓吹不以暴力抗恶,把宽恕作为救世的药方;鼓吹道德的自我完善,认为每个人以道德上完善自己,便可以摆脱利己和熏欲,消除罪恶;宣扬基督教博爱思想,作家反对官办教会的伪善,但主张信仰心中的上帝,认为信奉“博爱”可以拯救人类。
4、冰山原理: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感情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d4a4252d380eb63946d12.png)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1、《诗学》a. 萨福b. 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 埃斯库罗斯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a. 品达罗斯b. 埃斯库罗斯c. 伊索d. 索福克勒斯3、《埃涅阿斯纪》a. 米南德b. 欧里庇得斯c. 维吉尔d. 普劳图斯4、《麦克白》a. 彼特拉克b. 贺拉斯c. 莎士比亚d. 但丁5、《十日谈》a. 拉伯雷b. 薄伽丘c. 洛卜·德·维伽d. 托马斯·摩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它们在奴隶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是欧洲文学史的源头。
7、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现象、某些习俗与名称来源的故事。
8、《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和《天堂》三部。
9、中世纪初期民间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普》,冰岛人民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民的史诗《卡勒瓦拉》。
10、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代表作家是(拉伯雷),他的代表作是《巨人传》。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1、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主要特征?答题要点: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
它的特点有: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摹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
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12、简述欧洲中世纪法国骑士文学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在宗教文学盛行的同时,民间文学也在发展。
外国文学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简答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8dc4982e4b73f242336c5fc5.png)
《人间喜剧》的内容:《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
①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在满身铜臭的暴发户进攻下灭亡,或者被他们同化。
这类作品有:《《高老头》、《弃妇》、《幻灭》、《农民》等。
②写资产阶级一步步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这类作品有:《高利贷者》、《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
③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得势,贵族阶级消亡通过家庭婚姻得以表现。
这类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
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资产阶级聚敛财富,其他阶级日益贫困。
这类作品有《舒昂党人》《古物陈列室》等。
⑤对人民群众的描写注意到农民的暴动,对工人的贫困生活十分同情,这类作品有《纽沁根银行》《海滨惨剧》等。
多余人形象的系列发展: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特殊的艺术形象。
出生贵族,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们反叛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又远离人民,既不站在统治阶级也不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因而找不到出路。
于是,他们忧郁、•苦闷,最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普希金在《叶普盖尼。
奥涅金》中创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随后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的皮却林,赫尔岑《谁之罪》中的比尔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最后一个多余人)完成了多余人形象的发展过程。
新人形象的发展: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是接受教育能够自食其力,并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的的下级小官吏、小市民、商人、农民和其他自由职业者,他们是俄国解放运动第二阶段的领导力量,是社会新生力量,取代了“多余人”形象而成文文学描述的主要对象,第一个新人形象时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创造的英沙洛夫,以及《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的薇拉(最为著名),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中的格里沙完成了新人形象的发展过程。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032d93565ce0508763213cb.png)
1.《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90多部小说的总题名。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场景,包括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
巴尔扎克采用分类编目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各部小说串连起来,建成《人间喜剧》这座文学大厦。
《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叙述方式,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迹史、金钱的罪恶史。
2.“多余人”:多余人形象是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系列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受过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大都富有才华,自命清高,又性格脆弱。
他们既不站在政府方面,也没有站到人民方面;对贵族上流社会庸俗生活不满,却又无力反抗;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
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最终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
这类形象反映了俄国贵族阶级趋于没落的社会现实。
3.“新人”新人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系列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们具有民主主义思想,来自社会下层,蔑视贵族阶级,与人民联系密切,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重视实践,推崇实用科学,还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埋头苦干的精神。
代表人物有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巴扎洛夫等。
4.“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以果戈理为楷模、以别林斯基为中心的文学派别,形成于1842—1845年间。
“自然派”原是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作家的贬称,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名。
该派作家极力忠于“自然”即现实,抨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同情“小人物”,关注妇女命运。
在文学题材、文学语言和艺术技巧方面多有创新。
到50年代后期,因对农奴制改革意见不一而分成彼此对立的革命民主派和贵族自由派。
5.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形成于欧洲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是19世纪中后期文学的主流。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和罪恶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这就使人们用客观、冷静的眼光观察现实,要求作家如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揭示造成各种罪恶的根源。
《人间喜剧》读后感-《人间喜剧》读后感心得体会
![《人间喜剧》读后感-《人间喜剧》读后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cf629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1.png)
《人间喜剧》读后感-《人间喜剧》读后感心得体会《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由91部小说组成,写了不起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不得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人间喜剧》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人间喜剧》读后感【1】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由91部小说组成,写了不起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不得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人间喜剧》实现了作者的誓愿:拿破仑用剑没有办法的,我要用笔来完成它。
《人间喜剧》分为三个大类:《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类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是《风俗研究》,它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6个部分。
巴尔扎克许多名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都属于《风俗研究》这一类。
《人间喜剧》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法国社会史,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它着先描写了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金钱的逼攻下,一步步地衰亡和资产阶级靠着残酷剥削劳动人员发迹的罪恶史。
《高老头》中,巴黎贵族鲍赛昂夫人敌不过有“二十万法朗陪嫁”的洛希斐特小姐,而被阿翟达侯爵抛弃,这件事是显示了贵族势力的日趋没落,它们已经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手下的败将。
《古物陈列室》中作者借公爵夫人之口,不仅揭示了贵族势力快要玩蛋的趋势而且也显示了资产阶级在取而代之的现实。
在《高布赛克》,《纽沁根银行》,《高老头》中,作者描绘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资产者,他们无一不是心狠手辣,唯利是图,靠着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而发迹的。
《人间喜剧》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得无厌的本性。
《高老头》中两个女儿毫无心肝地榨取父亲的财产,老人最后一贫如洗,孤苦伶仃地病死在一家破烂公寓的阁楼上。
《夏倍上校》中一个妇女为了财产不承认自己的丈夫,丈夫成了乞丐,还逼他远走他乡。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外国文学》第七章“19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测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外国文学》第七章“19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7bff8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d.png)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 《外国文学》第七章“19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测试题一、填空题(已知作品填作家,每空2分,共20分)1.正确答案:乔治·桑2.正确答案:梅里美3.正确答案:夏洛特·勃朗蒂4.正确答案:盖斯凯尔夫人5.正确答案:海涅6.正确答案:莱蒙托夫7.正确答案:冈察洛夫8.《怎么办?正确答案:车尔尼雪夫斯基9.正确答案:狄更斯10.正确答案:戈蒂耶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伏脱冷是巴尔扎克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选择一项:A. 《贝姨》B. 《高老头》C. 《农民》D. 《邦斯舅舅》正确答案是:《高老头》2.《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
选择一项:A. 狄更斯B. 萨克雷C. 哈代D. 乔治·爱略特正确答案是:狄更斯3.拉斯蒂涅是__________________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
选择一项:A. 巴尔扎克B. 司汤达C. 梅里美D. 莫泊桑正确答案是:巴尔扎克4.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大约出现在19世纪________________,它的产生与19世纪初期自然科学发展、唯物主义哲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选择一项:A. 50年代B. 30年代C. 60年代D. 40年代正确答案是:30年代5.19世纪30至50年代,英法出现一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派作家作品的共同特征,曾用“批判现实主义”加以概括。
选择一项:A. 普希金B. 司汤达C. 高尔基D. 果戈理正确答案是:高尔基6.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他们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在创作中重视________________对人物的影响。
选择一项:A. 现实B. 真实C. 环境D. 社会正确答案是:环境7.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思想。
外国文学下册填空选择题
![外国文学下册填空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2767efb0717fd5370cdc2d.png)
(一)法国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是19世纪 30 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巴尔扎克的“分类整理”《人间喜剧》是将作品分成“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对法国社会的上半期的社会生活做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了《朱安党人》,迈开了走向现实主义的第一步。
他的《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的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
巴尔扎克笔下的著名金融资本家的形象有纽沁根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因为他的小说展示了新旧交替时期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精神心理面貌,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画面”。
4、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5、斯丹达尔与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法国第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司汤达6、射向古典主义的两支投枪: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雨果《<克伦威尔>序》7、司汤达(斯丹达尔)的著名的文学评论集是《拉辛与莎士比亚》,它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实践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它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该作品被称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其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司汤达出版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弗罗伦萨》;第一次使用“司汤达”的笔名;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阿尔芒丝》;《红与黑》原名为:《于连》;“玛蒂尔德小姐”是法国著名小说《红与黑》中的人物;8、斯丹达尔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运用心理分析的小说家;9、把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10、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东西》(爱赛特);以描写普法战争为主的短篇小说集《周一故事集》中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的世界性名著,11、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有欧仁.鲍狄埃、路易丝.米雪尔、于勒.瓦莱斯、让-巴蒂斯特.克莱芒等。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https://img.taocdn.com/s3/m/fb90b2868762caaedd33d41c.png)
《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La Comédie humaine" by Honoré de Balzac (1799 – 1850)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
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 1833) 和《高老头》(Le Père Goriot, 1835)。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
老葛朗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
他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成了百万富翁。
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
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鱼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利。
他的女儿欧也妮象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不生火。
后来,老头死了。
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朗的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高老头》主要写一个退休的面粉商人高里奥的故事。
从风俗、哲学、分析结构看《人间喜剧》
![从风俗、哲学、分析结构看《人间喜剧》](https://img.taocdn.com/s3/m/7a76ec2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f.png)
从风俗、哲学、分析结构看《人间喜剧》一.结构1、风俗研究2、哲学研究3、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主体,描写法国当代社会风貌,内含最为丰富,包括的小说也最多,它成了《人间喜剧》的主体部分。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根据作品反映生活的侧重点,又划分为六个场景:①私人生活场景,代表作《高利贷者》《夏倍上校》《高老头》②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幻灭》③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贝姨》④政治生活场景《一件恐怖时代之轶事》⑤军事生活场景《朱安党人》⑥乡村生活场景《农民》《乡村医生》二、整合方法共同主旨、情节穿插和人物再现(一)人物再现手法作者让同一个人物在几部作品中出现,每部作品只表现这个人物的某一段或者某一个侧面的生活,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在《人间喜剧》中,有460多个人物是重复出现的,分散在75部小说中,有些重要人物重复次数达到二三十次之多,通过再现人物的足迹,就把整个小说反映的生活贯穿起来,构成社会整体。
拉斯蒂涅的再现描写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是一个串连情节的主人公,曾是一个清白、有抱负的青年,虽然满怀野心,但良心还未泯灭。
以后他在《纽沁根银行》中,心黑手狠,通过机会和手段,他挣到了一份有大宗嫁妆的婚姻,开始在政治交易场上钻营。
在《轻佻的女人》(1839)中,他爬到了副国务秘书的职务。
在《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里,他摇身变成了具有伯爵爵位的部长。
作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金融寡头的代理人,他每年有30万利佛尔的收入,这时他已经没有良心可言。
在《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旧情人纽沁根太太,娶了她的女儿。
他还在《贝姨》中出现,作为于洛女婿的证婚人。
在《小资产者》中也出现。
不论他在社会的哪一级台阶出现,他都信奉当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人生哲学。
(二)三大主题《人间喜剧》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人间喜剧》的分类
《人间喜剧》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文学类型:《人间喜剧》是一部长篇小说。
它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贾凤与樊崇义》、《白兔》、《香水》和《一夜》。
2.主题分类:《人间喜剧》的主题丰富多彩,可从人性、社会
风俗、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分类。
3.风格分类:作为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莫泊桑的写作风格
严谨而又精确。
在《人间喜剧》中,他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刻画了各种人物形态和心理特征。
4.叙述角度分类:《人间喜剧》有多重叙述角度,如“视角跳跃”、“多层叙述”和“第一人称叙事”等,体现了莫泊桑独特的
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