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恐惧学习实验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实验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实验
华生指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John B.Watson)。
约翰·B·华生是20世纪初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以其在婴儿发展和条件反射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其中,他进行的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小阿尔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 Experiment),这个实验于1920年代初进行。
该实验旨在探讨恐惧是如何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在实验中,华生和他的同事在一个名为小阿尔伯特的婴儿面前展示了一只白色的大鼠、一只白色的兔子、一只白色的狗以及其他一些物体。
起初,小阿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物并不感到害怕。
然后,在他看到这些刺激物的同时,研究人员会制造出很大的声音,以制造恐惧感。
结果,小阿尔伯特逐渐对那些刺激物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反应,甚至对于与这些刺激物相伴的任何类似的物体也产生了恐惧。
这个实验被认为是伦理上有争议的实验,因为它在伦理标准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今天的实验伦理中。
这个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机制,但在过程中对婴儿进行了精神刺激,可能对小阿尔伯特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这个实验通常被用来讨论伦理审查和研究参与者权益的问题。
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0 心情平静 25 50 75 高度恐惧 100 极度恐惧 轻度恐惧 中度恐惧
内隐致敏法(想象性厌恶条件法) 内隐致敏法(想象性厌恶条件法): 指患者用想象事件过程和结果的办法使自己对不良 行为产生厌恶感,从而减弱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 强迫性偷窃行为为例。可以指导该孩子在出现偷窃 的欲念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如何接近心爱的物 件,如何把手伸向该物件,突然背后有人大叫,周 围观众围了上来,个个表现出愤怒、 厌恶的表情, 接着被扭送到派出所,穿制服的警察在极其严肃的 氛围下向他盘问,他害怕得要命,又是颤抖又是哭 泣,拼命求饶,小便也失禁了,这时家长和老师进 来了,把他带出了派出所,派出所门口围着许多人, 有邻居有同学,他羞愧难当,思量着今后怎么做 人……。 ……。
暂停技术: 在某种特定时间对不良行为不予强化,同时 转移情境,使行为不良者对新情境产生厌恶. 转移情境,使行为不良者对新情境产生厌恶. 为了逃避产生厌恶的新情境,他必须制止不 良行为的出现。 例:当儿童在课堂里捣蛋,做出不适当的行 为,并屡次劝告不予接受时,可建议采用此 法。最常见的是将捣蛋的孩子与其他学生隔 离开来(隔离区的设置原则必须是使孩子的 不适当行为得不到强化的空间),或停止其 正在进行的活动 。
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一、系统脱敏法 二、 厌恶疗法
1 华生和雷洛的学会恐惧实验 被试:11个月的阿尔伯特(安静的孩子,很少哭闹) 被试:11个月的阿尔伯特(安静的孩子,很少哭闹)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 实验前:经典条件作用已建立: US(噪音) UR(恐惧)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CS(小白鼠) UR(开心) 第二阶段: US(噪音)+CS(小白鼠) UR(恐 惧) 第三阶段:CS(小白鼠) 惧) CR(恐
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
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著名心理学实验:人内心的黑暗,细思极恐!通过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让我们感受一下心理学那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神秘现象,或许可以更加深刻认识人性。
1/旁观者效应——不报警,真的只是因为人性冷漠吗?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即他人的在场使得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性降低。
也可以理解成“原本属于一个人的责任被主观分散到其它在场者身上了”。
下面来了解一个真实事件:Kitty Genovese事件《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1964年3月13日,28岁的Kitty Genovese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
这场袭击持续了将近30多分钟,期间,Kitty Genovese多次朝附近的居民楼呼救,但除一人报警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伸出援手。
最终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去了。
事后据调查,当时有38人听到了kitty的呼救声或看到了她正在被袭击时的场面,但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这次事件的报道令美国社会十分震惊,引发了大众对人性冷漠的关注和讨论。
如果仅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这件事,未免有些牵强。
在场的38人不可能全是冷血的。
我们可以用旁观者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当时发生了责任分散,使得每个人出现救援行为的可能性减小了。
2/人人都有邪恶的能力1971年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对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进行了研究,这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带领研究人员在斯坦福精神病院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座“模拟监狱”,并挑选了24名大学生(他们没有犯罪记录,心理健康)扮演囚犯和狱警的角色。
然后,研究人员用隐藏的摄像机观察囚犯(他们必须24小时呆在牢房里)和警卫(他们轮班8小时)。
可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没预料到。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了,他们剥光囚犯的衣服,用袋子蒙住他们的头,最后还让他们进行越来越侮辱性的性行为。
”津巴多对《美国科学家》杂志说,“六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
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
2.实验中,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 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 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击铁棒,他 十分恐惧,这一过程重复了三次。一周以后,重 复同样的过程。白鼠与声音配对呈现七次后,不 出现声音,单独呈现白鼠,他对白鼠也产生了极 度恐惧。以至于他看到白鼠就嚎啕大哭,转身背 对白鼠,向远离白鼠的方向移动。他爬的飞快, 以至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 上掉下去。对于一个事物,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 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 1.他否认了遗传的作用。首先,反应是由刺 激引起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 遗传,所以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其次, 生理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决定机能的未来 发展,机能的发展取决于环境;最后,华 生强调行为,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 遗传的作用越小,行为的可控性越大。
• 2.他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他认为, 儿童遗传的只是少量的反射,他们对心 理的发展并没有多少作用,只有环境和 教育才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由此, 他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对华生理论评价
• 华生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因 为对客观和实证的强调,有助于促进我们 对儿童行为发展进程的了解。但是它排斥 对中间心理过程的研究,难以解释个体高 级心理发展机制,同时他认为儿童心理的 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也否定了儿童 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是一 种片面夸大教育和社会环境在儿童心理发 展中作用的观点。
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 和沃克用以培育他们 的特殊世界,我就可 以保证,对随机选出 的任何一名婴儿,我 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 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 特殊人物,如医生、 律师、艺术家、商业 领袖或乞丐或小偷。 • ——华生 • 华生以其经典的小艾 尔伯特实验,证明了 看似产生于内部的情 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 射而产生的,更加确 定了环境决定发展的 正确性,完全否定儿 童本身的素质、年龄 特征以及内部状态的 作用!
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详解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 1.他否认了遗传的作用。首先,反应是由刺 激引起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 遗传,所以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其次, 生理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决定机能的未来 发展,机能的发展取决于环境;最后,华 生强调行为,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 遗传的作用越小,行为的可控性越大。
• 2.他夸大了环境射,他们对心 理的发展并没有多少作用,只有环境和 教育才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由此, 他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三、实验结论
• 恐惧是人先天的一种情绪,但是什么该怕, 什么不该怕,却是后天环境所决定的。从 实验结果可想而知,像恐惧这样复杂的内 在情绪是可以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来逐步实 现的,并且这种情绪还会迁移和泛化到相 似的物品上去。由此可知,情绪反应是人 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发射。
实验应用
• 华生的这项研究以及其他研究都是在证明人们所 有的行为都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虽然这一恐 惧情绪试验在方法上有缺陷,并且严重违背了道 德原理,但却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他令 人信服的说明了情绪行为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 得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 厌恶等都可用同样的方式习得。在此基础上,华 生指出其他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为人类所 共有的心理也服从于条件反射原理。因此,他认 为心理的发生发展是有外在环境决定的。
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 和沃克用以培育他们 的特殊世界,我就可 以保证,对随机选出 的任何一名婴儿,我 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 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 特殊人物,如医生、 律师、艺术家、商业 领袖或乞丐或小偷。 • ——华生 • 华生以其经典的小艾 尔伯特实验,证明了 看似产生于内部的情 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 射而产生的,更加确 定了环境决定发展的 正确性,完全否定儿 童本身的素质、年龄 特征以及内部状态的 作用!
孩子为何尤其恐惧某类事物?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揭示教育问题
孩子为何尤其恐惧某类事物?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揭示教育问题可爱活泼的小猫小狗竟然也会让人害怕吗?是的,有的孩子的确会被看上去毛绒软萌的小动物吓到哇哇大哭。
大部分孩子对某类事物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消散,但是还有些孩子长大后这种恐惧感不但没减轻,反而变本加厉,发展到看到类似的玩偶都会害怕的地步。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心理学实验也许可以为我们揭示真相。
真实而残忍的实验过程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一家医院挑选了一个9个月大的小婴儿艾伯特作为实验对象。
小艾伯特的妈妈是一名医院看护,约翰以每天一美元的报酬“租借”了她的宝宝进行实验,但是没有透露实验内容。
实际上这次实验给小艾伯特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首先,约翰让小艾伯特接触一些常见的东西:燃烧的火苗、可爱的小猴、小兔、小白鼠。
一开始艾伯特并不害怕它们。
他很喜欢小白鼠,甚至会用手抚摸它;之后一段时期,每当艾伯特要摸小鼠时,约翰和他的助手就趁孩子不注意在旁边击打铁锤,突然响起的刺耳声吓得小艾伯特哇哇大哭。
他们重复这种操作。
最后,小艾伯特一看到小白鼠就哇哇大哭,尽管这时并没有突然响起击打声。
很明显,并不是小白鼠本身让宝宝害怕,而是在他的意识里已经将小白鼠与突然的响声建立了联系,从而受惊大哭。
这表明人的情绪是可以被条件反射的。
根据后续反馈,艾伯特在之后的成长中只要看到和小白鼠类似的东西,也会表出强烈的恐惧不安。
这种现象类似于人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
在生活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恐惧心理,就应引起重视,及时引导孩子克服恐惧,以免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恐惧感不及时消除,会对孩子产生怎样影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物质条件和孩子身体状况是比较外在的部分,但是家长同样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
孩子一旦有了恐惧心理,家长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否则可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阴影。
可能产生性格缺陷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怯懦拘谨、做事优柔寡断、面对困难畏缩后退等一系列性格缺陷。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作者: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第06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可怜的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
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
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
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
可以想象,这个可怜的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怕的,也会莫名其妙地厌恶、排斥。
习得的厌恶厌恶或者害怕是人类本能的情绪反应,谁人没有恐惧、孤独的时刻?但是我们厌恶或者害怕什么,却是后天习得的,没有没来由的讨厌和反感。
早在1920年,行为主义的先驱华生所做的上述经典的恐惧形成实验就说明了这点。
这个有些残忍的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恐惧情绪可能是通过形成某种条件反射而习得的。
仔细回忆一下,好多讨厌的事情总是与某种不好的经验发生联系。
例如,有一个孩子特别不喜欢吃菜花,她称之为恶心花,一听到名字就想吐。
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就是她很小的时候,吃过有菜花的菜,之后开始呕吐,难受了一整天,以后她就再也不吃菜花了。
菜花本身无罪,但是恰好赶上了小主人公的呕吐,一旦与这种不良情绪联系起来,就从此与小主人公绝缘。
注:US-无条件刺激;UR-无条件反应;Neutral stimulus-中性刺激;CS-条件刺激;CR条件反应图1:厌恶可以由条件反射形成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待学习的厌恶态度正好经历了对厌恶的学习。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外语与被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种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厌恶的条件反射,一上外语课就紧张或者极度回避,有的甚至波及到其他课程或学校活动。
学来的改变只是解释了厌恶产生的原因,所有的问题也不会自动解决。
小艾尔伯特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典型实验)这是一个有关情结起源的著名实验,由华生和雷诺所做。
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实验,当你翻开一本普通心理学课本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很难发现有不介绍这个实验的。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研究结果本身,更在于它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
华生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
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
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向性地害怕白鼠。
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飞得的。
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B”。
被试艾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起待在医院里。
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
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
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因为这些东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
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
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
在本实验中,实验者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1.2米长的铁棒。
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
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
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当时他们持有的伦理逻辑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值得商榷)。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
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
恨屋及乌:华生“恐惧实验”的教育解读
上 例 中 小 艾 尔 波 特 听 到 突 如 其 来 的 巨 响 会 害 怕, 而且 这种 害怕 体 验 每 次 出现 时 都伴 随着 其 他 的
事 物 , 只小 白 鼠。那么 , 白 鼠就会 在小 艾尔 波特 一 小 的大 脑 中与恐 惧 建 立起 固定 的联 系 。最终 , 艾 尔 小
就害 怕竹 林 了 。其 实 , 林 里不 一定 有蛇 , 竹 特别 是人
看到白鼠, 他就 会 嚎 啕 大 哭 , 且 飞 快 地 转 身 , 并 爬
向远离 白鼠的地 方 。从对 白鼠感兴 趣 到深 深地恐 惧
白 鼠 , 种转 变在 小艾 尔波 特 身上 只用 了一 周 时间 。 这
这 件事 情 的后果 还不 仅 如此 , 又过 了一 周 , 小艾 尔波 特 对 白 鼠依 然感 到 恐 惧 , 即使 把 眼 前 的 白鼠换 成 了 白兔或 者 狗 , 至 白色 的面具 , 艾尔 波特 仍然 不肯 甚 小
动, 上次就 因为课 堂 上说 话 被 老 师 点 名批 评 回 家后
大哭 了一 场 , 一 次 又 因 为在 语 文 课 上 折 纸 被罚 站 这 而 萌生 了不上 学 的想法 。其 实 乐乐非 常喜 欢 和学校 里 的好朋 友 玩 , 喜欢 经 常表扬 他 的数 学老 师 , 是 也 可
尔波特 正 要伸手 触 摸 眼 前 的 小 白 鼠时 , 声 巨响 突 一 如其 来 , 小艾 尔波 特 非 常 惊恐 , 天 内 , 种 事 情 发 一 这
生了 3 , 次 每次小艾尔波特想要触摸小白鼠, 可怕的
声音 就 会响起 ; 周后 , 一 同样 可 怕 的事 情 又发 生 了 4 次 。这 时小艾 尔 波特 对 小 白 鼠产 生 了极 大 的恐 惧 ,
华生的恐惧学习实验场景
场景一:心理学家华生年轻的时候要做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场景二:邻居家的一对夫妇有一个婴儿。
场景三:华生去邻居家告诉这对夫妇自己是心理学家,需要他们家的孩子帮忙做一个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
场景四:华生告诉这对夫妇讲述了如何进行试验,并保证试验后产生的影响有办法消除。
场景五:这对夫妇考虑过后答应了华生要求,并等孩子醒了以后做这个实验。
场景六:他们来到孩子的房间,孩子还在睡觉,他们等孩子睡醒时,就放一直小白兔在孩子身边,他们离开了房间。
场景七:他们在另一个房间用监控观察婴儿的一举一动。
场景八:婴儿看见小白兔很喜爱,想去出摸摸它。
场景九:婴儿触摸到小白兔的同时就敲响尖锐的声音。
场景十:婴儿听到尖锐的声音把手缩回去。
场景十一:婴儿看看四周并没有人,又要去摸小白兔。
场景十二:反复重复场景八,让婴儿一看见小白兔就产生恐惧感。
场景十三:最后婴儿一看见小白兔就害怕。
场景十四:后来看到老鼠一类带毛的动物,婴儿都感到害怕。
场景十五:再后来让一个有白胡子的人抱婴儿,婴儿也感到害怕。
场景十六:婴儿的恐惧形成后,华生并没有成功的消除婴儿的恐惧。
场景十七:这对年轻的夫妇很生气,华生也很愧疚。
场景十八:最后这对夫妇最后搬走了。
小艾尔伯特实验
小艾尔伯特实验(典型实验)这是一个有关情结起源的著名实验,由华生和雷诺所做。
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实验,当你翻开一本普通心理学课本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很难发现有不介绍这个实验的。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研究结果本身,更在于它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
华生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
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
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向性地害怕白鼠。
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飞得的。
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B”。
被试艾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起待在医院里。
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
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
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因为这些东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
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
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
在本实验中,实验者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长的铁棒。
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
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
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当时他们持有的伦理逻辑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值得商榷)。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
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2014-11-11科学公园10月31日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夜,也就是西方的“鬼节”。
这天有个习俗,就是打扮成各种鬼怪的样子,跑出去吓人。
这世上本没有鬼,这是常识,但为什么人们仍然会怕鬼呢?除了鬼之外,人们还会对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害怕情绪,比如黑暗、密集的东西、高楼、火、雷电、蛇……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展开讨论之前,让我们看看20世纪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实验“小艾尔伯特实验”,它是普通心理学课本经常提及的。
小艾尔伯特是一名孤儿,一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中。
在小艾尔伯特9个月大的时候,他被两个人挑选了出来,他们叫约翰·华生(John Watson)和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
华生当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而雷纳是他的研究生兼助手。
后来,华生给雷纳的情书被刊登在报纸上,成了当时心理学界一桩著名的丑闻,它导致华生不得不公开离婚并离开了学术界。
但雷纳不离不弃,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这些都是在这个著名实验之后的八卦了,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实验上。
这两个人是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后面就统称为研究者吧。
整个实验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里进行的。
在实验之前,研究者详细检查了小艾尔伯特的情况,拿给他白鼠、白兔、猴子、狗、毛绒玩具等。
小艾尔伯特很喜欢这些东西,不时地去触摸它们。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这些东西不会让他恐惧。
然后,研究者呈现给小艾尔伯特一只白鼠。
他像往常一样很喜欢,正准备去触摸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突然一声巨响把小艾尔伯特吓哭了。
原来研究者准备了一根 1.2米长的铁棒,巨响是敲击铁棒的声音。
小艾尔伯特尝试了三次去接触白鼠,每次靠近时都伴随着一声巨响,每次都被吓得大哭。
然后,研究者拿走了白鼠,小艾伯特回到以前的生活中。
一周后,研究者重新把白鼠拿给小艾尔伯特。
他尝试像往常一样准备触摸白鼠时,该死的巨响又把他吓哭了。
这种情况重复了七次之后,小艾尔伯特再也不敢靠近白鼠。
华生小白鼠恐惧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华生 找了一个叫艾伯特的 小婴儿作为被试,在 小婴儿面前呈现出白 色绒毛的小白鼠。
小白鼠好可爱啊! 小婴儿看见它之后 情不自禁想要靠近 它,抚摸它。
正当小婴儿触摸到小 白鼠时,华生在小婴 儿身后猛烈的撞击钢 条,发出巨大声响。
钢条撞击的巨大声响 给小婴儿带来了惊吓 和恐惧。
过了一会儿,小婴儿惊吓 消散,想要再次去触摸小 白鼠时
同样的剧情再次发生。如 此反复,只要小婴儿触摸 小白鼠,华生便在小婴儿 身后撞击钢条
几次之后,小婴儿开始 把对钢条撞击带来的恐 惧转移到了小白鼠身上, 不敢再去摸它。也就是 说,小婴儿把巨大声响 所带来的恐惧情绪与小 白鼠的特征进行了连接, 心理学称之为条件反射。
更糟糕的是,进一步实验发 现,小婴儿不仅仅对小白鼠 产生了恐惧,他对所有白色 的,毛茸茸的物体都产生了 恐惧情绪,这种情况我们称 之为泛化。
事实上,那只白色的玩具小 熊是无辜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nd
神奇的“阿尔伯特”心理学实验
神奇的“阿尔伯特”心理学实验
1920年,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华生和他的助手,进行了一项显示人类经典条件反射经验证据的实验。
“阿尔伯特”心理学实验:他们在医院挑选了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在征得孩子母亲同意后开始实验。
华生让他的助手先给阿尔伯特身边分别放了小白鼠、猴子等物品。
一开始阿尔伯特对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的恐惧,反而很好奇地摸着它们玩。
两个月后,阿尔伯特正跟小白鼠玩时,华生和他的助手突然猛烈的敲击金属棒,阿尔伯特被巨大的声响吓得大哭起来。
随后,每次阿尔伯特触摸小白鼠时,他们都这么做。
反复多次后,小婴儿阿尔伯特再也不敢跟小白鼠玩,即使华生他们把小白鼠放到阿尔伯特面前,不敲击金属棒,阿尔伯特也会惊恐万分,哭着逃走。
之后,阿尔伯特把对小白鼠的恐惧反应,延伸到了其他带有毛皮的的动物和物品上,一看到就害怕。
华生由此得出结论:人的情绪化反应,其实是被外界刺激之后的产物。
(当然,“阿尔伯特”实验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我们仅以此实验结果为参考,不建议使用该实验。
)有学者指出:
家长因为孩子学习不断发脾气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就像华生进行阿尔伯特实验时,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当家长因为学习吼骂孩子时,孩子根本听不进去父母说的什么,唯一记住的是他们发火时的愤怒、狰狞的面孔,那会让孩子非常恐惧。
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条件反射,一就想到父母生气的样子,就不想学习了,甚至排斥一切与学习有关的物品,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敏度越降越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越骂越“笨”,越催越慢。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华生曾经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因为一种动物和一种引起恐惧的刺激产生了联系,婴儿产生了对那种动物的恐惧。
在形成条件反射以前,小孩接近兔子毫无害怕的表现。
后来,兔子出现后,紧接着就出现一个使小孩害怕的响声。
形成条件反应之后,单是兔子也能使小孩害怕,最严重的程度,这时小孩会对任何有毛的东西感到害怕,如老鼠、制成标本的动物,甚至有胡子的人。
原来以兔子为条件的恐惧,现在泛化到相似的刺激。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这些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CS)引起了焦虑(UR),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校机构的恐惧,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皮亚杰认为他自己是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现论。
在心理学史上,他还列举过和他不同的一些理论,在这就不提了。
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刺激到反应(s—E),而是刺激相反应间的可逆关系(S R);发展不是完全由外部刺激所控制,主体的组织活动和外界刺激中的联系同样重要。
他后来把公式表述为s一(AT)一R,也就是说外界刺激神经主体认识结构的(T)同化(入)后才产生反应,皮亚杰的学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图式(scheme)。
这是指主体已有的结构(structure)(结构一词,皮亚杰是指心理的机能结构,而不是指组织结构,也即是说图式是儿童对·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
学前心理学案例-关于孩子的疯狂实验
詹姆斯四世对新知识和各种文化艺术非常着迷。这个苏格兰国王有无与伦比的政治手段, 他会许多语言,嗜好新知识,他在位时做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的实验。
国王的脑瓜子里萌生了一个诡异的想法,他想知道,如果小孩没有学习人类语言的话, 是否会自动讲起“上帝的方言”。他认为人类原本是能够讲上帝的语言的,而这种语言 是人类无法翻译的。据传,詹姆斯四世将两名婴儿送到了Inchkeith岛,让一个哑巴保姆 去照顾他们。这个不能说话的女人是照顾着两个孩子的完美人选。国王认为,当孩子们 长大到一定岁数的时候,就会说起上帝的语言,那时他就可以前往岛屿聆听这种从来没 人知晓的语言了。
• 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 然后跌倒, 一头扎 进床上的褥子里, 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
• 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 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 华生便敲击钢棍, 孩子 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 继而哭泣。
• 这种作法显然给阿尔伯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周之后华生又让阿尔伯特玩弄 大白鼠, 这时孩子对动物不怎么感兴趣, 看来有点胆怯。
反思
• 他的第一个实验是想使阿尔伯特对大白鼠产生恐惧反应。
• 华生开始正式做实验, 他先让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 孩子玩得很高兴, 几周 之内毫无惧怕的迹象。有一天正当阿尔伯特伸手去触摸那只大白鼠时, 华生用 锤子猛敲那只钢棍, 发出很强的噪声, 使阿尔伯特产生了很不愉快的感觉。
• 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 然后跌倒, 一头扎 进床上的褥子里, 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
• 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 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 华生便敲击钢棍, 孩子 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 继而哭泣。
恐惧是怎样形成的
恐惧是怎样形成的? 又怎样消除它? 心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的, 因而做法各异。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名叫华生(Watson), 他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学习而产生, 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
华生试图在实验室里证明他的理论, 他找来一个刚刚出生十一个月名叫阿尔伯特(Albert) 的婴儿作被试。
他的第一个实验是想使阿尔伯特对大白鼠产生恐惧反应。
实验一开始他发现孩子听到大的声音和失去支持时, 便产生恐惧反应, 还发现不管是什麽东西, 只要距离他在十二英寸之内, 他就想法得到它,得到之后便摆弄它。
这个孩子对巨大声响的反应同其它孩子的反应是一样的。
华生找来一根直径一英寸,长三英尺的钢棍, 当用锤子敲击这根钢棍时, 孩子便产生明显的恐惧反应, 在做完上述预备实验之后, 华生便开始正式做实验, 他先让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 孩子玩得很高兴, 几周之内毫无惧怕的迹象。
有一天正当阿尔伯特伸手去触摸那只大白鼠时, 华生用锤子猛敲那只钢棍, 发出很强的噪声, 使阿尔伯特产生了很不愉快的感觉。
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 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 然后跌倒, 一头扎进床上的褥子里, 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
" 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 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 华生便敲击钢棍, 孩子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 继而哭泣。
这种作法显然给阿尔伯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周之后华生又让阿尔伯特玩弄大白鼠, 这时孩子对动物不怎么感兴趣, 看来有点胆怯。
华生对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描述的: 当把动物突然呈现在孩子的面前时, 阿尔伯特并没有走上前去接近它。
当实验者逐渐把大白鼠移近阿尔伯特时, 孩子便试探性地伸出左手。
当动物用鼻子嗅他的左手时, 他立刻把左手缩了回去。
后来他伸手去摸大白鼠的头, 当还没有碰到动物时, 便又把手缩了回来。
在进行本实验之前, 阿尔伯特是不怕大白鼠的,而这种实验重复多次之后, 他不但惧怕大白鼠, 而且害怕兔子, 害怕用海豹皮作的衣服外套和棉花。
华生恐惧实验后续
华生恐惧实验后续1920年,一个只有8个月大一点的婴儿“小艾伯特”也来到华生的身边。
与所有这么大的婴儿一样,小艾伯特还只会爬行,长得特别可爱。
只不过不同的是,他看起来更加“镇定而被动”。
这也是华生选中他的原因。
作为实验对象,一开始小艾伯特就得到了来自华生的特殊关怀。
他不断地收到特殊的礼物,比如小白鼠、小白兔、狗、猴子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看着它们的到来,小艾伯特毫不惧怕,还会兴奋地伸出自己可爱的小手去抚摸它们。
华生望着与小动物们愉快玩耍的小艾伯特,暗自窃喜:瞧,他一开始可是不怕这些毛茸茸的动物的。
另一方面,当华生在小艾伯特背后用锤子敲击一只铁棒时,他立马做出了恐惧的反应。
这也就验证着突如其来的噪音与恐惧之间是有先天联系的。
两个多月后,小艾伯特也长到了11个多月,华生正式开始他的实验。
当华生再次把可爱的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眼前时,他还是像之前一样愉快地跟它玩耍伸出手想要去抚摸它。
然而就在小艾伯特要摸到小白鼠的那一刻,华生就在他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刺耳的声音。
毫无疑问,巨大的响声吓得小艾伯特表现出害怕,将脸向前趴在了地上,大哭起来。
此后,每当小艾伯特开始去抚摸小白鼠的意图时,华生就会敲击铁棒将他吓得大声哭喊。
这样反复几次过后,即便华生不再敲击铁棒,只要小白鼠一出在小艾伯特面前,他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大声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
这样的结果也表示华生把小艾伯特对巨大声响的抗拒同一种新的刺激——小白鼠联系到了一起。
5天后,华生想知道他对白鼠的恐惧是否可以转移到其他的动物和物体上。
事实上,小艾伯特已经开始害怕所有跟小白鼠一样有毛的东西。
哪怕是再可爱的兔子、狗,小艾伯特看到它们之后都会大声哭看。
就连对于普通的毛皮大衣和毛发,他也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并哭起来。
甚至当华生戴上圣诞老人面具去亲近他的时候,上面的白色胡须更是让他无比害怕,整个身子趴在垫子想要摆脱它。
可是在小艾伯特身上的恐惧反应却让华生激动不已,他开始撰写实验报告,并在里面指出,人的行为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生的恐惧学习实验
心理学家华生年轻的时候要做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邻居家的一对夫妇有一个婴儿。
华生去邻居家告诉这对夫妇自己是心理学家,需要他们家的孩子帮忙做一个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
华生告诉这对夫妇讲述了如何进行试验,并保证试验后产生的影响有办法消除。
这对夫妇考虑过后答应了华生要求,并等孩子醒了以后做这个实验。
他们来到孩子的房间,孩子还在睡觉,他们等孩子睡醒时,就放一直小白兔在孩子身边,他们离开了房间。
他们在另一个房间用监控观察婴儿的一举一动。
婴儿看见小白兔很喜爱,想去出摸摸它。
婴儿触摸到小白兔的同时就敲响尖锐的声音。
婴儿听到尖锐的声音把手缩回去。
婴儿看看四周并没有人,又要去摸小白兔。
反复重复场景八,让婴儿一看见小白兔就产生恐惧感。
最后婴儿一看见小白兔就害怕。
后来换成老鼠一样带毛的动物,婴儿都感到害怕。
再后来让一个有白胡子的人抱婴儿,婴儿也感到害怕。
婴儿的恐惧形成后,华生并没有成功的消除婴儿的恐惧。
这对年轻的夫妇很生气,华生也很愧疚。
最后这对夫妇最后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