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断面形式及其与河流健康的关系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摘要:河流健康评估应包括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群落的评估等内容。
评估需要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需要建立基准点即参照系统,需要明确水文条件、水质条件和栖息地质量三个要素,需要因地制宜地为每一条河流建立健康评估体系及建立生物监测系统和网络。
关键词:河流健康评估生境参照系统栖息地水文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种评估工具,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河流生态系统评估体系,评估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河流生态状态的变化趋势。
河流健康概念包含了对于人类合理开发河流现实的承认,寻求在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之间取得平衡点,河流健康概念是相对的,需要建立―种参照系统,经与这个参照系统比较获得现实河流生态状况的评价。
我国近十余年来开展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一化学监测的环境评估,其不足是忽视了河流的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河流地貌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响。
河流健康概念的建立,导致谋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建立评估体系,是河流健康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建立河流健康评估体系的原则1.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境两大部分有机组成,生命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境是生命支持系统。
河流是水域生物生命的载体,又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传输的介质。
在评估体系中需要重视河流生物群落的历史、生存和演变过程,需要重视水域生物群落与河流生境之间的耦合关系。
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河流的流量、水质、流速、水温、水深和水文周期的种种变化,调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化引起的河流地貌学特征的变化,确定生物因子与生境因子之间定性或定量关系,综合评价这些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河流健康评价课件
该方法首先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然后选择适 当的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评 价标准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分级。
缺点是对于某些指标的权重确定存在主观性,而 且对于某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可能无法充分考虑。
长江流域是我国河流健康评价实践的 重要区域,注重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 、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环境质量等方 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
珠江流域
珠江流域的河流健康评价实践注重河 流的生态功能和人类活动影响,开展 了大量实地调查和监测工作,为河流 健康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流健康评价实践的启示与展望
启示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各种措施,防 止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水土保 持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水
土保持耕作措施等。
水土保持对于维护河流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可以减少泥沙淤积, 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从而保障
河流的生态功能。
水质改善
水质改善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改善水体的水质,包括减少污染源、增加水体的自净能 力等。
意义
河流健康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通过评价,可以了解河流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河流保 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威胁,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可以提高人们对河流生态 系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河流保护。
河流健康评价的国内外现状
国内现状
我国在河流健康评价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都加强了对河流健康评 价的重视,开展了一系列评价工作。但总体来说,我国在河流健康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不统一等。
不同河流地貌形态的生态学作用及生态功能分析
不同河流地貌形态的生态学作用及生态功能分析蔡玉鹏1 夏自强1,2余文公1(1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2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摘要:不同河流地貌、河道形态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生态学作用及生态功能。
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河道形态河流地貌水文水力学特征,对河流空间结构、河道形态进行了分类。
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中华鲟、四大家鱼产卵场河段为例,讨论了河流地貌地形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指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依赖于河流地貌与河道形态在空间上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关键词:河流地貌河道形态生态作用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河流地貌过程决定河流形态,进而决定河流生物的生态环境结构,而河流的生态环境结构是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健康的基础。
近年来河流形态和河道特征被作为评估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子。
例如美国环境署(U.S.E.P.A)提出的《快速生物评估草案》RBP(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 [2],将溪流河道特征,包括宽度,流量,基质类型及尺寸纳入主要评估内容。
另外象澳大利亚《河流状况指数》ISC(1ndex of Stream Condition) [6]、英国环境署的河流栖息地调查方法(RHS)(River Habitat Survey)[7]、南非的河流地貌指数方法ISG(Index of Stream Geomorphology)、瑞典岸边与河道环境细则RCE(Riparian, Channel and environmental Inventory),都强调河流地貌、河流形态,包括河道横断面形态、断面宽深比等,这些因子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意义和重要性。
国内董哲仁提出生态水工学理论,强调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系统生境的核心,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4]。
因此研究河流地貌、地形、河道形态、断面形状对于水生态系统及水生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1 河流生态系统的地貌特征河流是水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河流健康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思路
文章编号:100027709(2007)0520012203河流健康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思路王好芳 白 斌 白晓龙(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济南250061)摘要:分析了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河流中关键物种生存及生长状况与河流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相关关系,提出以关键物种的生存及生活态势判度河流的健康状况,为河流健康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河流健康中图分类号:X 522;P 343.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7205211,修回日期:2007206226作者简介:王好芳(19702),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系统规划与管理,E 2m ail :w hf 29@sdu .edu .cn1 概述河流与健康相结合是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进步的必然结果。
河流健康的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种评估工具,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估体系。
1972年,美国在《清洁水法令》中首次提出河流健康概念。
美国在水污染控制中发现单纯利用物理化学指标和标准难以全面评价河流健康状况,于是将生物类型指标引入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寻求维持河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完整性[1~3]。
80年代,由于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日益成为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水生态系统的各种负面影响不断扩大[4,5],为此M oddock I 、Karr J R 提出了生物评价方法和标准[1~3,6],并用于评价判断河流健康状况。
其中,1981年Karr 提出的生态完整性指数12项指标及1984年英国提出的河流无脊椎动物预测和分类系统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生物评价方法,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应用效果很好。
进入90年代后,Petersen 、Row n tree 及L adson 分析了河流生物健康与河流物理生境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提出了基于河流形态结构、水文特征和河岸状况的评价方法[7],使河流健康评价的方法更趋于合理。
河道治理工程中河道断面设计探讨李恩厚
河道治理工程中河道断面设计探讨李恩厚发布时间:2023-08-04T10:01:08.35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0期作者:李恩厚[导读] 河道综合治理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河流的排洪能力,还能够保障沿河人民的财产安全,提高河道沿岸景观的观赏性,因此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河道治理的断面主要以梯形、矩形以及复合型断面为主要应用形式,而其中复合型断面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同时起到防洪和生态的作用。
以某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断面形式的应用。
东平县河道管理保护中心山东省泰安市 271500摘要:河道综合治理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河流的排洪能力,还能够保障沿河人民的财产安全,提高河道沿岸景观的观赏性,因此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河道治理的断面主要以梯形、矩形以及复合型断面为主要应用形式,而其中复合型断面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同时起到防洪和生态的作用。
以某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断面形式的应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清淤;水质净化;植物1项目区概况本案例研究的河道为山地河流,其分支河流众多,论文所调查的河段是一条宽48~85 m、2.5 km的河道,因植被覆盖率低,河道坡度大,调节蓄水能力差,河水平均含沙量达到13.4kg/m3。
这条支流不仅对河道的水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两岸的土壤侵蚀也越来越严重。
2河道洪峰流量计算及断面、护坡比选分析2.1河道洪峰流量成果洪峰流量Qp是河流管理的基本依据,该段河道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见表1。
表1河道洪峰流量计算结果2.2河道断面比选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工程段河道淤积、生活垃圾等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其行洪量下降,有的断面甚至只有设计值的50%,故需要对该段河道采取开挖、塑形治理措施。
其断面形态有矩形、梯形、复合和双层三种形态。
矩形占用断面空间小,但施工困难,景观效果和亲水性差,适用于人口稠密的城市及已拆迁的河道,护坡形式有重力护坡、宾格石笼护坡等;梯形截面具有易于施工、稳定性好、造价低等优点。
河流健康的内涵
"#$%&’()*+% ,--./ !" 什么是河流健康状态
自然河流经历了数万以至数百万 年的演变过程, 受到自然界本身和人类 活动的双重干扰。 对于自然界的重大干 扰, 比如地壳变化、 气候变化、 地震、 火 山爆发、 山体滑坡等, 河流系统的反应 或是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滑移到 另外一种状态, 寻找新的动态平衡, 逐 步走入良性轨道。在这个过程中, 河流 系统一般表现出一种自我恢复的功 能。而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一二百年工 业革命开始的大规模经济活动,包括 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带来 的水污染,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 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系统自身难以恢 复的, 严重的干扰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当然,还存在着自然界干扰与人类干 扰相互作用以至叠加的可能性。科学 界普遍认为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是 损害河流生 态 系 统 健 康 的 主 要 原 因 。 许多学者认为,在人类进行大规模经 济活动前的自然河流,可以定义为是 原始状态。原始状态河流生态系统具 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较为完善的功 能, 处于一种自然演进的健康状态。概 括地讲, 普遍承认的基本观点是: 自然 系统优于人工系统;人类活动干扰前 的自然状态优于干扰后的状况。 基 于 这 种 认 识 ,有 的 学 者 指 出 :
中国水利 !""#$%
#" 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质疑
近年来, 围绕河流健康这个概念, 一些学者对于河流健康概念提出质 疑, 其主要观点如下。
! 无法确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
河流健康概念引用了对于人类和 生物才使用的 “健 康 ” 这样的词汇, 而 健康应存在着具体的判别标准。一个 简单的问题就会提出来:人类的体温 为 678 , 当然还有许多医学 的 生 物 化 学指标, 都是客观的健康判别标准。 那 么, 河流健康的客观基准点是什么呢? 如上述,普遍认为没有人类活动干扰 原始的河流 状 况 是 首 选 的 健 康 状 况 , 可以作为河流健康的基准点。 但是, 几 千年的人类文明与经济发展,包括人 口急剧增长, 历史上发生的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对于河 流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彻底地改 变了河流的原始面貌。我国几千年的 文明史伴随着一部民族治河史,现在 除了西部和西南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河 流以外,很难找到没有人类活动痕迹 的自然河流。如果用保存至今极少的
河道断面测量方法
河道断面测量方法河道断面测量方法引言:河道是自然界中流水的通道,对于河流的研究和管理非常重要。
而河道断面的测量是评估河流健康状况和进行水资源规划的首要步骤之一。
本文将探讨河道断面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河道断面测量是指对河道宽度、深度和流速等参数进行测量的过程。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河道横截面上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推导出河道的尺寸和形状。
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流域面积、高程和水位,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借助一系列仪器和方法来完成。
第二部分:常用方法1. 实地测量法:实地测量法是最常用和直接的河道断面测量方法。
它通常需要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丈量尺、测深铅和水位计等。
通过实地测量法可以准确地测量河道断面的各项参数,并制作出相应的剖面图。
这种方法适用于河道较小、形状简单的情况。
2. 遥感技术: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和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进行河道断面测量成为了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测绘原理,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复杂形状的河道进行快速测量和分析。
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并可以进行多时段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第三部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河道断面测量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关于河道形态和水动力特征的信息,为河流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河道断面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河流的水量和水质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河道断面测量还可以用于水灾风险评估和防洪规划,降低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
结论:河道断面测量是了解和管理河流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探讨了河道断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指出了它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河道断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为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提供支持,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摘要: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段,增强和修复已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保持、自身演替、整体平衡的良好循环。
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早期注重河流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为整体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但仍以恢复水质为主,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具体河段的修复工程。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流;生态修复1河流的生态能力影响因素1.1 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成因河流污染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的主要原因。
通常,河流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三大部分。
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引起的水体污染的,主要是工业污水。
由于工业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占比复杂,一旦排入河流,污染水体,破坏原有稳定的河流生态,在修复处理上会显得非常困难。
农业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集营养化。
农作物在被施肥之后,会残留大量的农药、化肥颗粒未被吸收,经灌溉、雨水冲刷等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局部区域富集营养化,严重地影响河道的生态平衡,出现东边水草多,鱼类丰富,营养高;西边水底裸露,没有任何的植被的状况。
河道被冲刷严重,长此以往,河流生态原有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废品的丢弃及倾倒等导致的水体水质恶化。
生活污水作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多种污水和杂质的混合体,包括厨房垃圾、洗涤垃圾和厕所垃圾等[10]。
1.2 影响河流生态的间接因素(1)水流条件。
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自然降水,河流的流速、流态等。
随着气候的改变、人类活动等因素,都会对水流条件原有的性质改变,从而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碳、氮、磷等有机物,是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骨架,在河道生态系统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泥沙与河床。
泥沙的体量,形态在河床中不断地改变,环境,以及河床的节点化、硬化等,都对不同河流领域产生强烈的影响。
(4)其他条件。
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
笔 谈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编者按:近年来,河流健康一词在学术论文、规划文件、媒体论坛、领导讲话中频繁出现,河流健康已成为当前学术界、领导者和公众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
这一现象表明,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和环境意识正在逐渐提高,是十分可喜的。
然而,当我们对有关的论文、文件、领导讲话等关于河流健康的论述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发现,人们对河流健康的理解还不深刻、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偏颇。
什么是河流健康?它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描述河流的健康状况?怎样诊断一条河流是否健康?怎样保护、预警与修复河流的健康?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显得较为混乱。
显然,这是由于人们对河流健康概念的理解深度和差异造成的,这样的知识状况不利于我们正确指导和有效进行河流健康的评价与保护实践。
基于上述,本刊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举办本期笔谈,以期推动关于河流健康的研究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P34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6791(2007)0120140211文伏波(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1 河流健康指什么?大江大河的生成与发展以地质年代计算,它是受气象、地质等条件制约,主要表现为不断流动的水体。
人类从逐水草而居发展到今天;从依赖河流提供的生活生产用水,到修建工程控制河水,除害兴利;从工业化的大发展造成水质污染、环境破坏,并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到开始重视改善水质、修复损坏的生态、恢复河流的功能,真正做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今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应有的共识。
从上述人类与河流共处的漫长历史的事实,我认为:健康的河流应该既是生态良好的,又是造福人类的河流,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河流。
2 健康长江的内涵是什么?2005年4月在武汉召开了首届长江论坛,并发表了长江宣言。
我参加了长江宣言的研究讨论,我赞同长江宣言的提法。
健康长江的内涵应该是:具有足够的、优质的水量供给;受到污染物质和泥沙输入以及外界干扰破坏,河流生态系统能够自行恢复并维持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水体的各种功能发挥正常,能够在生态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可持续地满足人类需求,不致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构成威胁或损害。
河道断面形式及其与河流健康的关系
河道断面形式及其与河流健康的关系一.河道断面形式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
河道断面形式主要分为四类: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复式断面适用于河滩开阔的山溪性河道。
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
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
枯水期可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不同利用的功能。
如滩地较阔宽,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
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梯形断面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
一般以土坡为主,有利于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
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有条件的征用,无条件的可采用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和按边坡耕作,便于河道管理,确保提防安全。
位于城镇等人口集居地周边的河道,在绿化河岸与设置道路时,其合理的布置能充分体现河道安全、休闲和亲水的功能,营造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的品位。
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
山溪性河道通常洪水暴涨暴落,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
堤防断面型式可采用矮胖型断面,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
这类堤防可称之谓"防冲不防淹堤防"。
矩形断面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能好、抗冲能力强。
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矩形干砌石断面,正常水位以上采用毛石堆砌成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等冲刷,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措施
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措施摘要: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及对水体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该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促进水环境的持续发展。
本文叙述了河道整治工程中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针对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相关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方法,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1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在我国有2/3的城市面临着缺水问题,大部分城市河道都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
所以,解决河道污染,塑造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而人工治理污染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因此,修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增强河道自身净化能力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城市河道整治的工程中,要根据当地原有的人文历史资源,将水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倡导人们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从某种方面来讲,城市河道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有着不小的作用。
注重保护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系统,将生物学原理充分的应用到城市河道规划建设中,既满足了河道的功能和景观的要求,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
2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2.1河岸生态修复河岸生态修复是目前最常见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强调通过对河岸环境进行处理,避免水土流失、优化环境,维持水生态的多样性,改善区域小循环。
如在河道周围种植各类植物,以高大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低矮灌木形成多元绿化系统,直接提升河道观感,也能利用植物的固水、固土能力,维持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
同时,植物活化了周边土体,使微生物活动更加频繁。
树木的落叶以及其他植物均可形成腐殖质,改善土质环境,为水生动物、植物提供更多营养来源,最终借助河岸生态修复实现水生态的综合修复。
2.2生物修复水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是恢复生物多样性,使水体周边环境重新恢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生物修复也因此广受重视,较为多见的如水生动物修复。
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综 合】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吴春华,牛卫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3)摘 要: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特点及其健康研究进展的介绍,指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框架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的理论基础;二是干扰、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系统健康。
认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生态特征、水资源状况、河流基本状况、功能整合、社会政治环境及社会经济指标等。
关 键 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T V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79(2006)02001003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 m health)研究是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造成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如海洋、湖泊、森林等)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美兴起的[1]。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下,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已成为国际生态环境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并逐渐发展成为联系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桥梁。
1 河流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指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属流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是陆地和海洋联系的纽带,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相关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等。
河流生态系统水的持续流动性,使其中溶解氧比较充足,层次分化不明显。
其具有以下特点:(1)具纵向成带现象,但物种的纵向替换并不是均匀连续变化,特殊种群可以在整个河流中再现。
(2)生物大多具有适应急流生境的特殊形态结构。
表现在浮游生物较少,底栖生物多具有体形扁平、流线性等形态或吸盘结构,适应性广的鱼类和微生物丰富。
(3)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制约,关系复杂。
一方面表现为气候、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对河流生态系统都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河流生态系统明显影响沿海(尤其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河道整治水土保持讲义
(二)影响河道演变的因素 1. 河段的来水量及其变化过程; 2. 河段来沙量、来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 3. 河段比降; 4. 河段的河床形态及地质情况。 其中,第1、3两个因素决定河段水流挟带泥沙的能力;
第2个因素决定河段的来沙数量及其泥沙组成,在一定的水
流条件下,如果河段的来沙量大,泥沙组成粗,则有利于使 河道产生淤积;如果来沙量小,泥沙组成细,则将有利于使 河道产生冲刷。
2018年5月18日
4.1 治滩造田工程
治滩造田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将河床缩窄、改道、
裁弯取直,在治好的河滩上,用引洪放淤的办法,淤垫 出能耕种的土地,以防止河道冲刷,变滩地为良田。 治滩造田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 域治理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治滩造田工程的标准和效益, 因此,治滩造田工程不能脱离流域治理规划单独进行。
2018年5月18日
3.护岸工程的设计高度,一方面要保证山洪不致漫过护 岸工程,另一方面应考虑护岸工程之背后有无崩塌之 可能。 4.在弯道段凹岸水位较凸岸水位高,因此,凹岸护岸工 程的高度应更高一些。 (二)护基(脚)工程 1.抛石护脚工程 设计抛石护脚工程应考虑块石规格,稳定坡度,抛护范 围和厚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2.石笼护脚工程 石笼护脚多用于流速大,边坡陡的地区。石笼系用铅 丝、铁丝、荆条等材料做成各种网格的笼状物体,内填块 8 石、砾石或卵石。
2018年5月18日
(二)整治线的形式 1.蜿蜒式。整治线 一般都是圆滑的曲线。
2.直线式:这种整治线基本上把 新河槽设计成直线,根据河势和 地形,自上游到下游分段取直。 3.“绕山转”式,这种整治线是 将新河槽挤向山脚一侧,河道环 绕山脚走向流动。
22
2018年5月18日
论河道管理与河流健康
论河道管理与河流健康摘要: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本文就河道管理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的阐述,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绿色环保之路。
关键字:河道管理;河道健康;问题;对策引言河道的治理是一涉及面广、影响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需要,关系着两岸的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河道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仅是流域机构与河流管理者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这件事,首先要从思想上,行动上予以高度重视,行动上要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管理工作要细化,要把管理措施落实的实处。
管理方法要科学系统由单纯的水利工程管理向水域岸线资源、工程设施等全方位管理转变,以便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深刻认识到河流与人类的关系,端正思想树立保护河流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尊重河流的客观存在规律,减少人类对河流的过度索取与破坏。
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一、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相关部门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问题,所以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河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在一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部职工中仍然非常重视工程建设,而轻视轻视河道管理,没有认清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有些地区的行政领导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较为严重,常常获取经济效益而不顾水环境遭到破坏。
为了取得一些近期与局部效益不顾整体利益,以招商引资,实行惠民政策为借口做一些破坏水环境水资源的事情,还经常采用行政干预等手段阻止水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查处违规涉河建设项目,是一些破坏水环境的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罚,增加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助涨了歪风邪气的滋生。
致使河道主管机关不能有效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甚至有的建设单位不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履行相关报批手续无视相关规定与法律法规,强行违法施工建设,使国家的法律制度如同虚设,管理单位难以履行职责。
水利工程与河流健康探讨
水利工程与河流健康探讨薛选世1、水利工程与河流健康的相互关系水利工程与河流健康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河流的关系的具体体现,人与河流的关系是人类社会长期共存的基本关系,同时人与河流的矛盾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矛盾。
长期以来,人在与河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历史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解决人类生存问题为主的实践阶段。
在该阶段中,人是以适应河流的自然状况为主;第二阶段是以建设水工程为主的实践阶段,该阶段以人改造和利用河流系统中的资源及环境为主。
在这一时期,人的实践能力大为提高,表现出河流系统中局部地改善了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河流系统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困境。
主要是由于人的实践已达到对河流系统的控制,并将这样的控制作为人和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础,使许多河流的下游逐渐干涸;水土流失;河流受到污染;绵延不断的大堤切断了河流与滩地、湖泊的联系;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等;这都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强度所致。
第三阶段是以河流的资源优化配量为主要手段,实现河流与人和社会及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人与河流的关系以改造和适应相结合。
河流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对河流的依赖是发展变化的。
河流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又因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而改变,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人的实践也在不断改变对河流系统的依赖方式,使河流系统的演进向符合人的需求和意志的方向转化。
通过兴建大量的水利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不利人实践方面的自然力,满足人们对于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需求,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巨大。
对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作用,使其免受一些侵害。
如通过调节水量丰枯,抵御洪涝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冲击,调节生态用水,改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状况等。
但水利工程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浅议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因素
浅议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因素马丽娜【摘要】一、河流在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rn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河流总长约达43万公里。
据有关资料,我国江河流域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这些河流,沿岸分布着众多的城镇和农田,人与河流唇齿相依,河流健康生命与人类发展休戚与共。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1页(P69-69)【关键词】河流健康;经济发展;人类生活;流域面积;人类发展;健康生命;公里【作者】马丽娜【作者单位】山东省曹县水务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1一、河流在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河流总长约达43万公里。
据有关资料,我国江河流域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这些河流,沿岸分布着众多的城镇和农田,人与河流唇齿相依,河流健康生命与人类发展休戚与共。
1.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河流防洪安全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对主要江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
经过50年的建设,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以堤防、防洪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逐步得到加强,防洪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基本能防御主要江河常遇洪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河道防洪安全保障。
2.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支撑河流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它为生活在该流域的人类提供着生活用水和经济生产用水;提供发电、灌溉、养殖、航运等兴利除害之利;此外,还不得不为人类的污染物提供承载与运输功能。
3.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河道水生态环境河流支持着流域中的水生生物群落与陆生生物群落;支配着流域的宏观与微观生态景观;影响着河流流域的局域气候变化,河流不仅是水资源的载体,同时具有哺育生物、调节气候、自我洁净的功能,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决定性因素。
8-健康河流之概念
计算方法
灌溉效益、渔业效益按市场价值法计算;防洪排 涝效益按有项目情况下所能减免的洪涝灾害损失 来计算;工业供水效益按工业产值增加值或供水 成本降低值来计算;旅游收入可按旅行费用法计 算;改善人居环境的效益可采用支付意愿法或内 涵房地产价值法计算;减少健康风险的效益可采 用人力资本法或支付意愿法;降低死亡率的效益 可采用支付意愿法;增进河流的历史文化遗产价 值的效益计算可采有旅行费用法或资产价值法。
本节课以讨论健康河道为主,但是对生态河 道建设也有参考价值。事实上我国一些城市 已经走在前面,如上海浦东已建设的一些生 态河道就是健康型生态河道。 开展生态河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开展生态河道社会服务功能研究(如合理的 水面率,合适的排涝防洪标准等)。 开展生态河道建设的定量的经济效益分析。
健康河流与生态河道、景观河道交叉关系
健康的生态河流 健康河流 健康的景观河流
生态型景观河流 生态河流 景观河流 健康的生态型景观河流
河流模式的选择
在选择河流模式时,应该认真考虑当地的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在实际应用 中,多数情况下,适宜应采用复合模式, 实现各种模式的取长补短。如乡村宜采用 健康型生态河道,城市宜采用生态型景观 河道。最佳模式是健康的生态型景观河道, 在城市市区,特别是在市内一些重要的区 域,适宜采用这种河流模式,采用这种模 式既能满足河流行洪、航运等基本功能, 又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较高的美学价 值。
健康河流与景观河道 两者的主要功能定位不同,健康河流以满 足排洪滞涝、引水灌溉、交通航运、水产 养殖等社会服务功能为主;景观河道则更 加强调美学价值,以娱乐为主要功能,而 对河流一般的服务功能要求不高。
生态河道与景观河道 在景观河道上能看到比较多的人工痕迹, 如护坡一般采用草种单一、修剪整齐的草 皮护坡。生态河道的边坡应该是杂草丛生; 景观河道需要人去精心管理,真正的生态 河道则强调“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维护管理, 任其自然发展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断面形式及其与河流健康的关系
一.河道断面形式
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
河道断面形式主要分为四类: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复式断面适用于河滩开阔的山溪性河道。
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
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
枯水期可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不同利用的功能。
如滩地较阔宽,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
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梯形断面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
一般以土坡为主,有利于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
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有条件的征用,无条件的可采用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和按边坡耕作,便于河道管理,确保提防安全。
位于城镇等人口集居地周边的河道,在绿化河岸与设置道路时,其合理的布置能充分体现河道安全、休闲和亲水的功能,营造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的品位。
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
山溪性河道通常洪水暴涨暴落,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
堤防断面型式可采用矮胖型断面,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
这类堤防可称之谓"防冲不防淹堤防"。
矩形断面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能好、抗冲能力强。
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矩形干砌石断面,正常水位以上采用毛石堆砌成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等冲刷,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若河岸绿化带充足,采用缓于1:4的边坡,以确保人类活动安全。
这种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或航道。
城镇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突出亲水生态,打造"景观、休闲、安全"的水环境,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镇的品位,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
双层河道断面(上层为明河,下层为暗河)通常适用于城镇区域内河,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20c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嬉水喷水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是孩童嬉水玩耍的好地方,也是老人健身养心的好场所。
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人居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二.河道断面与河流健康的关系
河流健康的内涵和标志
由于河流健康反映的是河流生命存在情况下人类对河流功能发挥的认可程度,因此,健康河流原则上应同时拥有理想的社会功能和自然功能。
所谓健康河流,是指在相应时期其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能够均衡发挥的河流。
分析河流自然功能可知:水沙输送和能量传递是河流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水沙通道(即河床)显然是河流健康的最重要标志。
河床塑造功能是河流水沙输送功能和能量传递功能的外延,因此良好的河床形态也是河床塑造功能的直观体现;良好的水质和河流生态显然是自净功能和生态功能基本正常的标志;要维持河流的自然功能、维持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均衡发挥,必须具有充足的河川径流。
因此,在普遍意义上,河流健康的标志是:具有良好的河床、水质和河流生态系统,并拥有充足的河川径流。
充足而洁净的河川径流是维持河流健康的关键,它使河流的自然功能得以维护、社会功能得以合理发挥。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1)河道形态及河床的修复方法修复河道形态,即采用工程措施把经过人工裁弯取直的河道修复成保留一定自然弯曲形态的河道,重新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流路和有着不同流速带的水流,恢复河流低水河槽(在平水期、枯水期时水流经过)的蜿蜒形态,使河流既有浅滩,又有深潭,造就水体流动多样性,以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
对于河床的治理可以采取工程措施,拆除河床铺设的硬质材料及废旧拦河坝,恢复河底的自然泥沙状态,恢复河道的连续性以利于河底水生生物的生存及河水下渗回补地下水。
(2)河床护坡的生态修复方法改造原有的河道护坡护岸,拆除原有的石块、混凝土结构,将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提倡凡有条件的河段应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
国内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实例有成都府南河望江公园多自然型护岸试验工程。
为了维护河岸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可在坡面植草或灌木。
在植物地上部分形成堤防迎水坡面软覆盖,减少坡面的裸露面积和外营力与坡面土壤的直接接触面积,起消能护坡作用;利用植物根系与坡面土壤的结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坡面表层土壤团粒体,提高坡面表的抗剪强度,有效提高迎水坡面的抗蚀性,减少坡面土壤流失,从而保护岸坡,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
成都市河道管理处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的木桩护坡脚、卵石筑矮堤、斜坡种植草坪、坡顶设置钢栅栏等工程结构的沙河生态河堤是一项成功的试验工程。
(3)水体、河堤的修复方法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对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
现阶段维持城市河流健康的首要任务是水污染治理与控制,改善水质:一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水量,稀释水体,输移污染物,提高水体纳污能力,从而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要采取工程措施,在河床及护坡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
另一方面,通过河道河底及坡面表层泥面生长的大量微生物、藻类、水生动植物形成的自然生物膜净化水体,提高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