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与教学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的视角与话题的张力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与教学的认识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共收编16篇外国小说,这些小说既是"旧小说",又是"新小说",说它们是"旧小说",是因为这些小说不管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小说,还是现代主义小说,都是二十一世纪以前的小说。说它们是"新小说",是因为就高中教材来说,除了一篇《墙上的斑点》,它们都是初次出现在高中教材之中,对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来说,也是熟识的陌生人,甚至许多是纯粹的陌生人。如果按照传统的小说欣赏的教法,那么本教材的教学可能有悖于教材编者的意图,失去了一次从某些特定的视角去欣赏小说的实践机会,淡化了"外国小说选修"阅读的意义。在教材的学习分析中,我们发现,编者把小说的的基本元素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元素,以此为话题从八个方面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的特质,并且以话题为纲,选编小说。用所选编的小说对应呈现各个小说元素的特有的质地的内涵,特有的质地的魅力。教学的目的就是把小说文本放在话题视野内去解读欣赏小说,去感受小说元素的质地的魅力,领略话题的张力,从而实践一种外国小说阅读的途径。因此话题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纲要,解读文本的视角。这种编排方法是否科学尚且不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确实给我们带来新鲜和惊喜,让我们在各个话题的特有的视角中,发现了小说元素的魅力,感受到了话题的张力。

第一单元:客观的与主观的--叙述角度的力度。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作者用"显示"叙述方法,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了一位躲避战乱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的遭遇,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和这样的思考:"战争让老人走开,动物留下?还是让老人也留下?"而七十六岁的年迈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在战争背景下的意象含义,给我们留下一个沉重的"诉"字。特别是这位老人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战争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客观上又让他跌坐在战火之中,这情景和形象又深刻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控诉着战争的罪恶。此类题材的作品学生定然读过一些,而且文本内涵的这一层面学生也能读到和读懂。而这个文本在这一单元叙述话题中的阅读欣赏价值除了这一方面,还有话题的质地--叙述腔调之一"显示"的魅力的一面。这个战争的控诉,来自于作者冰山理论的冰山式的冷静客观的叙述,叙述的客观性,增加了揭露的真实性和批判的深刻性,增强了引发读者谴责与反思的力度,如果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从叙述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会让学生对这个文本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发现,在新的发现的激动中感受话题的张力。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是主观的"讲述",而且这种"讲述"是有规律的跳跃和流动。这种跳跃式的意识流动呈现了叙述的主观性、思维活动的自由与表达愿望的强烈性,呈现了一个思维自由奔放的叙述形象。这个文本叙述着什么,叙述主人公思维着什么和思维的结果,也许没有多大的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叙述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这种"讲述"的本身,她表达着一种愿望,一种追求;表现着叙述主

人公的思维的自由奔放,表现着叙述主人公的思维无限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中紧扣这一叙述腔调的本身的质地,把学生解读关注点引导到对文本这一"讲述"的质地的品味,让学生在叙述主人公意识流动轨迹的寻找过程中,从对文本表面的感受,逐渐深入到对文本内在的感悟:文本叙述方式的本身就表达着生命扩展,自由的追求。如果课堂教学能进入这个层面,那么我们也就真正领略了这一话题的张力和叙述的魅力。

第二单元:剧烈的与徐缓的--场景氛围的感染力。

雨果的《炮兽》的场景特质是剧烈的,给人以震撼,而人最终成了场景的主宰者。人和炮营造着场景,场景又酝酿着情绪,成为一种无穷而又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左右着人物,左右着情节,而最终人物跳出这个场景的漩涡,以超人的力量主宰了场景,突出了硬汉式的性格张力。这一文本的阅读意义是让学生进入这个场景,感受这个场景,尤其是感受场景中左右着人物,左右着情节的无穷无形的力量,并在人最后控制这种力量描写中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

蒲宁的《安东洛夫卡苹果》中的场景特质是徐缓的,给人以陶醉,而人物始终是场景的享受者、缅怀者。全文整体笼罩在安东洛夫卡苹果式的特有的气息之中,各个场景有序地一一呈现出来:"苹果成熟图",充满生气,令人神往;"果园丰收图"充满温馨,令人迷恋;"大地主狩猎图",充满刺激,令人陶醉;"小地主生活图",充满萧瑟,令人惋惜,但又衰而不伤。叙述主人公自己陶醉其中,又始终不忘领着读者走进其中,感受其中,文本特有叙述腔调--渐进般地、徐徐的

"麻醉"着读者,让读者在欣赏中慢慢的享受着、感染着,为它的鼎盛而陶醉,为他的衰落而感伤。这个文本的场景的魅力,是让读者自觉不自觉"堕落"其中,到最终又感叹其中,让人享用,又让人思考。

第三单元:显性的与隐性的--形象对主题的呈现意义。高尔基的《丹柯》,主题用形象来揭示,表现出主题的多元性。从文本表层来看,主题有较强的指向性--"英雄与困境"主题,表现困境中的英雄和英雄的人文情怀。但人物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和唯一的,当我们为英雄献身所感动的同时,人物形象最后的遭遇,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永恒的命题:英雄(所做的一切)为了谁?(最后的遭遇)又能怪谁(英雄的这种悲剧是谁造成的?能否找到一个具体的承担人或承担人群?能否有一个具体的而又明确答案)?--谁能回答?

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多少年来,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英雄?丹柯式悲剧的成因中,在我们每个读者的身上是否能找到造成悲剧元素?……这一个个灵魂的拷问和时代的拷问,是否是《丹柯》主题的深层张力?

保罗·戈埃罗的《炼金术士》,主题用寓意来揭示,表现出主题的包容性。小男孩一次次奇遇式经历,一次次象征性地揭示着梦想和寻梦的意义:寻梦,它需要付出,它需要坚持,它需要拒绝各种诱惑,它需要心灵的感应。当主人公经历了寻梦之旅之奇遇,读者也随着产生自己生活经历的联想和思考,或许从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经历并完成了对"梦"和"寻梦"的认识,这也许是《炼金术士》主题寓意式

表达的魅力所在:人人都会有梦,寻梦--当我们有梦的时候。每一个读者也许会自觉不自觉地加入这个寻梦的行列,文本就这样形象而又深刻地,自然而又亲切地表现着主题包容性。

第四单元:张扬着的与承受着的--两种生存状态的呈现。托尔斯泰的《娜塔莎》,娜塔莎是一位社会舞台中张扬着自我的女性,她的人物形象特征是放射型的,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个性的张力。小说从三个角度加以呈现:1、(娜塔莎全家受邀请参加舞会)因舞会而兴奋,--激动让矜持走开。2、(娜塔莎受到安德来欣赏,被邀跳舞)因欣赏而幸福,--幸福让羞涩走开。3、(娜塔莎爱上库拉根)因爱情而疯狂--热恋让理智走开。娜塔莎尤如一个热情奔放的舞者,呈现着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积极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泰戈尔的《素芭》,素芭是一位社会生活中受压迫受侮辱的女性,她的人物形象特征是吸纳型的,承受着来自社会,家人各个方面的压迫与侮辱。小说这样呈现着人物的生存状态:第一部分,在家人、乡人的眼里,素芭是一个废人,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的生命体承认被拒绝了。第二部分,在大自然的眼里,素芭是其中的一分子,能互相交流。但在家人、乡人的眼里,她是个另类,没人和她交流。而作为人的存在,人的生存主要标志之一是否能与他人交流。素芭与家人、乡人的交流期盼被拒绝了,一个生命体生存的承认的期盼被拒绝了。第三部分,在动物的眼里,素芭是伙伴。但她是人,不应只生活在动物世界里,应生活在人的社会之中。在这里,她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性的承认的期盼又被拒绝了。第四部分,在好友的眼里素芭是无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