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束单(江南博哥)色光a和b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入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后,都由圆心O点沿OP射出,对于两束单色光来说()。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B.C.D.两束单色光从射入玻璃砖到由O点射出的过程,在玻璃砖中传播时间相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通过光路图可以看出,b光的偏折程度大,则b光的折射率较大,a 光的折射率较小,A项正确。

由光的色散可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a 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C两项错误。

两束单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不等,所以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也不相同,D项错误。

[单选题]2.一小球装在边长略大于球直径的正方体容器内。

如图所示,当小球和容器一起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中,()。

A.球对容器顶有压力B.球对容器底有压力,压力等于球重C.球对容器底有压力,压力小于球重D.球对容器上下底均无压力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容器加速度为g。

以容器为研究对象,若球与容器间存在压力,则容器的加速度不等于g,与题干不相符。

故本题选D。

[单选题]3.如图4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A项错误。

r小于r1时,r一定小于r2,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项错误。

由图可得,r 等于r2是分子之间的平衡位置,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C项正确。

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D项错误。

[单选题]4.初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中演示实验栏目安排的内容如图所示。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C、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于变压器D、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于电动机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会向入射光线靠近C、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会向入射光线远离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会向入射光线靠近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A、U=I/RB、I=U/RC、R=U/ID、P=UI4、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电路的任意节点上,流入和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即()成立。

A、ΣI入=ΣI出B、ΣI入>ΣI出C、ΣI入<ΣI出D、ΣI入=05、下列哪种教学策略不符合启发式教学的特点?()A、教师通过自身经验讲述教学实例B、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C、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D、教师变换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报告撰写,错误的是?()A、实验目的应明确,并简要介绍实验原理B、实验步骤要详细,包括测量数据及计算过程C、实验结果只能以数值形式呈现,文字描述可有可无D、实验结论应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7、在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8、下列关于电场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B、电场线不会相交C、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D、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物理线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学员用--2016.7.20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学员用--2016.7.20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科目代码:306)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让某种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两个相距0.2mm的狭缝上,在缝后1m 处的屏上现测到第一条明纹到同一侧的第四条明纹的距离7.5mm,则次单色光的波长为()。

A.5500AB.6000AC.5000AD.5250A3.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有一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射入该电场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为实线和虚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B.带电粒子在c 点所受电场力比a 点大C.带电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点的电势能D.带电粒子由a 点到b 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 点到c 点的动能变化4.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 是目前先进的医疗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它在工作时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11C 作为示踪原子,11C 放射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

A.C 611→N +e −10713B. N 713→C +H 11612C. C 611→B +e 10511D. H 11+N 714→C 611+He 24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常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库仑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并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D解析:A选项,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A错误;B选项,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故B错误;C 选项,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但元电荷的电量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不是库仑,故C错误;D选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故D正确。

2.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和磁场都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C.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及方向的假想曲线D.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电场线和磁感线并不存在答案:D解析: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不是假想的,但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及方向而引入的假想曲线,实际并不存在,故A错误,D正确;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不是闭合曲线,而磁感线是闭合曲线,故B错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及方向的假想曲线,故C正确,但由于C选项的表述容易让人误解电场线也是闭合的,所以在此题中以D为最佳答案。

3.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异种点电荷Q₁和Q₂,已知两点电荷间库仑力为F,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将Q₁的电量与Q₂的电量同时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F’和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分别为:A. F’ = 4F,E’= 4EB. F’ = 4F,E’ = 2EC. F’ = 2F,E’ = 4ED. F’ = 2F,E’ = 2E答案:B解析: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16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6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家是(A)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系统阐述的著作是”(C)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C.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C)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它表明教育具有(A)A.永恒性B.历史性C.阶段性D.生产性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B)A.责任性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A)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同校的学制是(C)A.王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B)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D)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D)A.诊断性B.绝对性C.总结性D.相对性评价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该校采用的这种教育方法是(B)A.实际锻炼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个人修养法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C)A.前卫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观察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情况。

这个实验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应用。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干中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情况,正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故A项正确。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并未明确体现这一原则,故B项错误。

选项C,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题干中并未涉及巩固知识的内容,故C项错误。

选项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题干中的实验主要是为了直观展示物理现象,而非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故D项错误。

2、在教授“浮力”这一概念时,教师首先通过展示船只在水中浮起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船只会浮在水面上。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策略?A. 先行组织者策略B. 探究式教学策略C. 合作学习策略D. 发现式教学策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应用。

选项A,先行组织者策略是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半初级物真题答案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半初级物真题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阻与电流表并联,与电压表串联。

所以,当闭合电源时,电压表两端示数从零增大到接近于电动势。

因电压表内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所在的支路电流很小,电流表几乎不偏转。

所以C 选项正确。

2.【答案】B 。

解析:按键后,活动极板向下移动,根据公式C=d 0S 可知,电容增加 ,变为 ,电容器板间距离变为 d 。

所以,按键下压的距离为d- ‴ ,B 选项正确。

3.【答案】A 。

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得三个方程,将三个方程相加,可得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即z 是n 10,为中子。

4.【答案】C 。

解析:物块在槽上运动时,物块受重力,重力和物块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部分重力对物块做功,物块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受重力和槽对物块的支持力,槽受重力、地面对其的支持力、物块对其的压力,把物块和槽视为一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不平衡,所以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动量不守恒,B 错误。

物块下滑到底端,设物块速度为v ,因物块和槽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两质量相等,所以速度相反,大小相等,槽向左运动,物块向右运动。

物块接触弹簧之后,被弹簧反弹,由于水平面光滑,故物块无能量损失,将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跟槽运动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相等,故物块不能滑上弧形槽,D 错误。

5.【答案】D 。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原内部装置的气体体积为0.5V 0,压强为p 0;向内充入压强为p 0体积为1.5V 0的空气后,若体积可变,则水上密封的空气的体积为2V 0,压强为p 0;但由于阀门关闭,气体体积固定0.5V 0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不变,p ′(0.5V 0)=p 0(2V 0),故压强增大为4p 0。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2016.7.20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2016.7.20
故 C 错误。 金属棒 ab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 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小于 BqLv 。 正确。 7. 【答案】 D 。解析:设初始状态为 P0 , V0 , T0 ,在等压过程中,
B 2 L2 v ,故 D R
V V0 = ,所以 T T0
T=
V T0 = 2T0 ,∆T = T − T0 = 2T0 − T0 = T0 ;在等温过程中,∆T = T − T0 = T0 − T0 = 0 V0
ω=
θ
t
=
(2k + 1)πv0 πv ,则圆盘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为 0 ,故 C 错误。P 点随圆盘转动的 L L
5πgL (2k + 1)πv0 gL2 (2k + 1)πgL ⋅ 2 = 线速度为 v = ωr = ,当 k=2 时, v = ,故 D 正确。 4v0 L 4v 0 4v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
)
U2 U 2 (220V) 2 ,得 R = = = 484Ω R P 100 W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第 2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则 P实际 =
U 实际 R
2
2 ( 198V) = = 81W 484Ω
该灯的实际功率为 81W。 (2)显然在实际电压发生改变时,实际电流不可能等于额定电流而保持不变,在这个 变化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用电器的电阻值, 由于它只由用电器本身性质决定, 在不考虑温度 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这也是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建立等式的依据。只 有用电器的电阻才能将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联系起来, 这也是我们解答本题的着手点。 所以 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我建议用题和实验结合起来讲,使理论知识和感性融合,学生们更容 易理解。 突破建议:第一步,熟记电学公式及电路特点,强化基础训练。第二步,在熟练掌握公 式的基础上 分析、分类找出各种题型最适合的公式,列出同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当场按 此方法求解,巡视,检查,纠正个别计算错误。第三步,在巩固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展开电 功率的综合题。 12.【参考答案】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 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焦耳定律,即为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 Q 的多少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 要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应该在电流一定时,思考电阻与热量的关系;或者在电 阻一定时, 思考电流与热量的关系。 而上述对话中的 C 同学, 显然是忽略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导致电流、电阻都变化,产生错误的猜想。 (3)师: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中,影响电热器产生热量的多少有多种因素,那么,根 据我们之前实验探究的经验,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 生:控制变量法。 师:对,控制变量法,需要我们保持某一变量一定。所以这里我们需要保持哪个因素不 变呢? 生:保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热量的关系;保证电流不变,探究电阻与热量的关系。 师:对,所以我们这时就不能考虑,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样问题中会出现两 个变量,C 同学,你明白了吗? 生: 我明白了, 我没有控制变量, 而让是思考电阻变大, 电流减小这样两个变量的情况, 因此造成错误了。 四、教学设计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12 分,第 14 题 28 分,共 40 分) 13.【参考答案】 (1)酒精分子受热,其动能增加,挣脱分子之间吸引力,从液态变化为气态,气体分 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分子距离,气态酒精分子不断撞击塑料袋,从而使塑料袋膨胀。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下雨之后地上的积水,太阳出来一会就消失 了,湿衣服在太阳下一会就干了,那这些水都去哪了? 生:蒸发了。 师:很好,很多同学说蒸发了,是消失了么? 生:不是,是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平时的物理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物理学上把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称之为 “汽化” , 那么汽化之后的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一块看一下。 在透明的塑料袋里滴入几滴酒精, 生:塑料袋膨胀了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第 3 页 共 7 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5)(教师版)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5)(教师版)
【答案】C 【解析】 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 OD,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A·0C=GB·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GA<GB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缸时,两边的力臂 都减小缸,此时力与力臂乘积为:GA(OC—△L)=GA·OC-GA△L,右边力与力臂乘积为:GB(OD一△L)=GB·0D-GB△L,由于 GA<GB,所以GA△L<GB△L;所以:GA·OC-GB△L>GB·0D—GB△L。因此杠杆将向悬挂A物体的一端即左端倾斜。故答案选 C。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评价理念。教师的评价过于单一、直接.对学生的评价,没有体现 全面性。对于学生提出的“粗糙程度不一致”的疑问,没有给出解答和引导。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减小滑块的有效面积,测量
木板的动摩擦系数分布,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2)改进后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 方? 生1:在拉动木块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2: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3: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 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8、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 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v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逸出功与v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v<v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学科知识真题答案汇总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学科知识真题答案汇总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地理考试真题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真题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真题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体育真题答案(2016下半年)
2016下半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初中科学
2016下半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初中历史与社会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信息技术真题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学科知识真题答案汇总
2016教师资格考试已经结束,店铺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学科知识真题答案汇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学科知识真题答案汇总
初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答案
2016下半年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
2016年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
初中化学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
初中历史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思想品德考试真题答案
2016下半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初中生物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真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真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面试真题2016下半年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答案考题一:《机械能及其转化》命中分析:培训班次练习题目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初中物理答辩题目1.这节课中你是怎样进行导入的?【教学设计问题】2.如何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专业知识问题】考题二:《分子热运动》学科学段初中物理地区辽宁·沈阳考题解析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投影设备展示到幕布上,请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环节二:建立概念(一)物质的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实验演示1】在一个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在管内装入酒精,直至装满。

堵住管口,把试管倒置几次,观察现象。

你能解释此现象吗?【教师归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子直径约在10-10m数量级,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演示实验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教师归纳】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3】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

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教师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

环节三:深化概念【独立思考】长喙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环节四:小结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
二、简答题
9、一位老师在讲“来自地球的力”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但评课老师认为该教师把作业评价局限于做习题,而且多数的习题
脱离生活和社会实际,枯燥乏味。例如,该教师只布置了课本上的几道计算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以“来自地球的力”内容为例,写出1个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课后作业。 (2)结合这个教学问题,简述初中物理实施作业评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三:我们小组跟其他小组的结论是一样的。我们认为物理公式有它的特殊性,有些物理公式在物理意义和数学意义上都是
成立的,例如欧姆定律,I=U/R;而有些物理公式在物理意义上是不成立的,例如R=U/I。 老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对于电阻的定义式R=U/I,我们发现这个比值是一恒量,对于类似的问题我们在以后学习的时候还
Hale Waihona Puke 如图14.1.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泉。
试卷链接:/t/5Fs67Rf.html
2/7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讨论这个过程中不周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的情况。
任务:
(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简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4分)
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
生:从玻璃进水的时候偏折了。在水中没有。
师:也就是说是在同一种介质中没有偏折。
生: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4、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播条件。”
试卷链接:/t/WGjdVuj.html
师:好了,许多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下面呢我们就一块来看一下同学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老师这里有个一水槽,它
是用来模仿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大雾,老师在水里面加几滴牛奶,为什么要加牛奶呢。大家想平时能看到灯光的路线么?
生:不能,只有在大雾的时候能看见。
师:对,刚才那位同学说了,有雾的时候才能看见,为什么呢?因为大雾是一种胶体,光在胶体中传播可以让我们看到它的轨 迹,这里没有大雾这种胶体,所以在水中加入牛奶,大家想是为了什么?对,是为了制造或者说让这里的水变成胶体。那好, 下面我开始用激光灯照射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D
【解析】
8、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 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
A、q小球先到 B、p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小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沿斜面AB、曲面AC运动到底端时的速度的大小相等,并且小球在AB上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在AC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运动的路程相等,从而做出速度一时问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tp>tQ,故q小球先
生:一条直线。
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哪个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增加?A、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B、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过程中C、物体被压缩的过程D、物体在真空中自由膨胀的过程2、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内,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在下列实验中,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是合理的?()A. 在同一电阻上,改变电压,测量电流和电流所做的功B. 在不同电阻上,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和电流所做的功C. 在同一电阻上,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流,测量电流所做的功D. 在不同电阻上,改变电流,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所做的功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以下哪种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A. 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时,视线与表盘垂直B. 使用不同规格的电流表和电压表,但确保其量程合适C. 电路连接过程中,连接错误,导致电路短路D. 记录电流和电压值时,注意有效数字,避免估读5、以下关于物理学的历史与贡献,说法错误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出的B.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C.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阿基米德在《论浮体》一书中总结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原理,并给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7、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和m2=3kg的小球以相同的速度v0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某一时刻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两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

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A.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D.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电容为C。

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

若电容的改变量为,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A.B.C..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着名的核反应方程x+2y,y+x+,y+z+。

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A.中子B.原子C. 粒子D.电子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自由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C.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滑上弧形槽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0,体积为1.5V0的空气。

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

则充气后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

A.p0 B.2p0 C.3p0 D.4p06.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随圆盘一起做匀减速转动,橡皮相对圆盘静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

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A.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1D.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电容为C。

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

若电容的改变量为,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A B .C .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2y,y+x+,y+z+。

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A.中子B.原子C. 粒子D.电子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2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316.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随圆盘一起做匀减速转动,橡皮相对圆盘静止。

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所受摩擦力F的方向,下面四种表示(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17.用表面涂有绝缘层的四根相同导线分别绕成闭合线圈。

其中,a为2匝圆形线圈,b、c为导线交叉的8字形圆线圈,d是两个分别由半根导线绕成的闭合圆形线圈且捆绑在一起。

现将他们按图6所示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

它们穿过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则最先落地的线圈是()。

A.a B.b C.cD.d8.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长方形玻璃砖,2光从上表面入射,恰好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7所示。

下面关于这两种单色光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C.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窄D.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光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以初中物理“杠杆”一课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10.结合“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教学,简述多3媒体资源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20分,第12题30分,共5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1.案例: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如图8所示,小强练习用带有吊篮的滑轮组吊货物,使其匀速升高了h=2m,已知货物重G货=180N,吊篮重G吊=60N,滑轮质量及其摩擦不计,求:(1)小强吊货物时的拉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由图可以看出,吊货物的绳子根数n=34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

(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

(6分)(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10分)512.案例:初中物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复习了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那么,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参与串联、并联的各电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掌握欧姆定律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不难解决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老师:请看大屏幕(图9),思考一下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再提出你们的猜想。

甲同学:总电阻会增大,它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乙同学:对,串联电阻的电压加起来就是总电压,并联电路的电流加起来就是总电流,所以,总电阻就是各部分电阻加起来。

丙同学:不对,老师刚才说了要用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加起来就是总电压,并联电路的电流加起来就是总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算出总电阻保持不变。

丁同学:你说的肯定不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之间的关系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之间的关系会一样的?书上都有计算公式的,你们翻开看看。

甲同学:对,我刚才说的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的分电阻加起来。

老师:甲同学说得很好!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猜想,串联电路的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同学们思考:如果将5Ω和10Ω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是多少?戊同学:老师,什么是总电阻啊?(还有部分同学也用疑问的眼光看着老师)老师:怎么理解总电阻呢?我找位同学回答。

丁同学:两个电阻一起连接起来测出的电阻就是总电阻。

老师:很好,都懂了吧,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电路图。

问题:(1)上述课堂实录中请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16分)(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教学的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片段、教学活动等)。

(14分)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物理教科书关于“电与磁”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所示。

(1)这个演示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8分)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强”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索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物理教科书中关于“大气压强”部分内容如下: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

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1)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3分)(2)说明本演示实验采用录像的原因。

(3分)(3)根据上述材料,利用该实验录像完成“大气压强的大小”的一段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22分)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阻与电流表并联,与电压表串联。

所以,当闭合电源时,电压表两端示数从零增大到接近于电动势。

因电压表内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所在的支路电流很小,电流表几乎不偏转。

所以C选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按键后,活动极板向下移动,根据公式C=d 0S 可知,电容增加,变为,电容器板间距离变为d 。

所以,按键下压的距离为d-,B 选项正确。

3.【答案】A 。

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得三个方程,将三个方程相加,可得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即z 是n 1,为中子。

4.【答案】C 。

解析:物块在槽上运动时,物块受重力,重力和物块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部分重力对物块做功,物块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受重力和槽对物块的支持力,槽受重力、地面对其的支持力、物块对其的压力,把物块和槽视为一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不平衡,所以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动量不守恒,B 错误。

物块下滑到底端,设物块速度为v ,因物块和槽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两质量相等,所以速度相反,大小相等,槽向左运动,物块向右运动。

物块接触弹簧之后,被弹簧反弹,由于水平面光滑,故物块无能量损失,将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跟槽运动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相等,故物块不能滑上弧形槽,D错误。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原内部装置的气体体积为0.5V0,压强为p0;向内充入压强为p0体积为1.5V0的空气后,若体积可变,则水上密封的空气的体积为2V0,压强为p0;但由于阀门关闭,气体体积固定0.5V0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不变,p′(0.5V0)=p0(2V0),故压强增大为4p0。

6.【答案】C。

解析:橡皮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因为橡皮做匀减速圆周运动,所以合力不指向圆心,但一定指向圆周的内侧。

由于动能逐渐减小,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故C选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穿过磁场时,将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B选项中导线绕成交叉的8字形圆圈线,左线圈磁通量增加,右线圈磁通量反方向增加,总量保持不变,线圈中没有电流,将只受重力作用下降。

A、D 选项中线圈刚进入磁场时,磁通量增加,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

C选项中下线圈刚进入磁场时,磁通量增加,会产生感应电流阻碍其增加;下线圈进入磁场后上线圈刚进磁场时,磁通量增加,同样会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

出磁场时,跟上述情况类似。

因此只有B选项中没有受到阻碍作用,最先落地。

8.【答案】A。

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 光的折射率较小,b光的折射率较大,B选项错误;所以由v=可知,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A选项正确;a光的波长较长,b光的波长较短,根据△x=,可知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C选项错误;根据sinC=可知,b光的折射率较大,则b的临界角小,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光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选项错误。

故A选项正确。

二、简答题9.【参考答案】①物理学史导入(故事导入):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这显示了科学家基于科学理论的宏大气魄,也使我们接触到“杠杆”这个词。

大家想一想,一人之力可以撬动地球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一起了解有关杠杆的科学理论。

②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能想出什么问题呢?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小孩能把大人跷起来)。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杠杆。

③实验导入:同学们请看:(教师演示)我们来模拟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在模拟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像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杠杆的知识。

10.【参考答案】①在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环节,可以利用视听光盘或多媒体课件等,播放一段声音(有电子琴、小提琴、长笛、古筝演奏)让学生辨别这些分别是什么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