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装接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装接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装接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陈雅萍
任务目标:
学会在万能板上装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
C 10uF
2
C 10uF e
C 100uF
b1
R 12k Ω
b2
R 10k Ω
p
R 100k Ω
c
R 2k Ω
e
R 1k Ω
L
R 2k Ω
S
+
+
-
-
i
u o
u +V CC (+12V )
VT
901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电路组成
开关
——元件清单
电子元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规格数量VT三极管90131 R P电位器100kΩ1 R b1电阻器12kΩ1 R b2电阻器10kΩ1 R e电阻器1kΩ1 R c、R L电阻器2kΩ2 C1、C2电容器10uF2 C e电容器100uF1 S拨动开关1
其他材料
名称数量备注接线柱2
信号连接线2
电源连接线2
短路帽1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第一步:准备材料
第二步: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第三步:电路布局
——装接过程(布局参考图)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p
R 接线柱
接线柱
拨动开关
9013
1
C 2
C e
C b1
R b2
R c
R e
R L
R 电源
电位器
第四步:装接电路
第五步:通电前检查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装接
在万能板上的装接步骤:
准备材料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路布局 电路装接通电前检查。

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两种电路。

它们都用于电路中的偏置设置,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先介绍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分别对两种电路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比较。

最后,我们将讨论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一、偏置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偏置电路是指在放大器电路中为了使放大器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而设置的一个电路。

它的作用是使放大器的输出端在零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保持在给定的稳定直流电平上,以便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有效的放大。

通常来说,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由偏置电路来决定的,因此偏置电路的设计对整个放大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偏置电路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和连接方式,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通过一定的方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使得放大器能够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进行放大。

如果没有偏置电路,放大器的输出端将无法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平上,从而会引起输出偏移和信号失真。

二、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压式偏置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偏置电路设计方式,它通常是采用电阻分压原理来设置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通常的设计中,将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一个适当的电阻分压网络,通过这个电阻分压网络来将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从而实现偏置电路的功能。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电阻分压网络来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压,然后通过这个电压来设置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通常来说,通过调整电阻分压网络的参数,可以轻松地实现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控制。

三、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的比较虽然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都是用来设置放大器工作状态的,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电路进行详细的比较。

1.原理不同偏置电路通常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电路来进行设置的,它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以保持放大器在正常工作状态。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U
BQ

R b1 R b1 R b 2
VCC
I EQ
U
BQ
U Re
BEQ
U CEQ VCC I CQ ( RC Re )
Ui Ii
I BQ
I EQ

2)动态参数
Au Uo Ui
RL
'
rb e
( R L R C // R L )
'
ri
R b 1 // R b 2 // rb e
Uo Ui

RL
rb e

140 1 1 .6 3 7
8 5 .5 2
仿真结果:
A 2 V 1 .8 20m V 2 90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小结
本章学习的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分析方法和衡量放大电路好坏的性能指标。 2、分压式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 1)静态工作点参数
基极电阻,约几 十至几百千欧
耦合电容
NPN型管
输 入 回 路
输 出 回 路ຫໍສະໝຸດ 集电极 电源, 约为几 至几十 伏
基极电源 负载电阻 图1.0 共射极放大电路
知识回顾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态工作点Q(主要 指IBQ、ICQ和UCEQ)。静态分析主要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 值IBQ、ICQ和UCEQ。 由直流通道可对Q点进行估算:
所以,Q={IB=37.2μA,IC=1.86mA,UCE=4.42V}。
知识回顾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画法原则:(1)电容值大的电容(如耦合电容)视为短路; (2)无内阻的直流电源(如 V C C )视为短路。

两级分压式偏置的共 发射极放大电路

两级分压式偏置的共 发射极放大电路

两级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在电子领域中,电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RL'

Au

Uo

Ui

Ib

Ib
RL'

rbe (1••



Ui Ib rbe Ie Re Ib rbe (1 )Ib Re
(7-14)
上式与式(7-8)相比分母增加了一项(1+β)Re。Re的
接入,使放大倍数减小了许多。而前面所讲的并联旁路电容
2.动态分析
利用基极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电路如图
7.10所示进行分析。

I i

I
b
b
T
rbe

U i
Rb1
Rb2
e
Re

I
c
c

βI b
Rc

I e

U o RL
Ri
Ri'
Ro
图7.10 基极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电路
由图可得

Uo

Ic(Rc
//
RL )

Ic
RL'

Ib
综上所述,ICBO、β、UBE随温度升高的结果,都集中表现 在静态电流IC增加。如果在温度变化时,能设法使IC近似维
持恒定,就可解决问题。
针对ICBO的影响,设法使基极电流 IB 随温度的升高而自动 减小,可对基极电压采用固定分压式;针对UBE的影响,设法
使发射结的外加电压随温度的增加而自动减小,可在发射极加
要求输入电阻Ri,需先计算Ri'
Ri' rbe (1 )Re
Ri Ri' // Rb1 // Rb2 [rbe (1 )Re]// Rb (7-15)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1. 什么是分压偏置放大电路分压偏置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于放大弱信号的电路。

它通过使用电阻分压网络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偏置,从而将其放大到合适的幅度。

该电路通常由一个基极偏置电阻、一个发射极偏置电阻和一个负反馈电阻组成。

2.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是利用电阻分压的方法将输入信号偏置到合适的工作点,然后通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

具体原理如下:•输入信号经过基极偏置电阻和发射极偏置电阻,形成分压电路,使得信号被偏置到合适的电平。

•偏置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放大器通常由晶体管构成。

•放大后的信号经过负反馈电阻,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回放大器的输入端,起到稳定放大倍数的作用。

负反馈电阻通常与输入电阻并联连接。

3.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设计一个分压偏置放大电路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放大器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放大器的类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一般常用的放大器有共射放大器和共基放大器。

步骤二:选择偏置电阻根据放大器类型选择合适的偏置电阻。

基极偏置电阻和发射极偏置电阻的选择通常需要根据放大器的工作点和输入信号的幅度来确定。

步骤三:确定负反馈电阻选择合适的负反馈电阻以稳定放大倍数。

负反馈电阻的大小将决定电路的增益,通常需要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步骤四:计算放大倍数计算放大倍数,确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放大倍数可以通过电路中的分压比例和放大器的增益来计算。

步骤五:仿真与实验测试进行电路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设计的电路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可以通过示波器等仪器来观察输出信号的幅度和波形。

4.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优点和应用分压偏置放大电路具有以下优点:•简单,易于设计和实现。

•可以提供稳定的放大倍数。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常应用于以下领域:•通信系统中的前端信号放大。

•仪器仪表中的信号放大。

•音频放大电路等。

5.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注意事项在设计和应用分压偏置放大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和偏置电阻,以确保电路能够满足要求。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 要点点拔
1、影响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因素
(1)温度影响 (2)电源电压波动 (3)元件参数改变
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结构:
3、工作原理:
4、稳定工作点的过程:
T↑→ Ic ↑→IE ↑→VE↑ →VBE ↓→IB↓→IC↓
5、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VBQ VCC Rb2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Rb 2
VBQ VBE Q Re
I CQ I EQ
I BQ
I CQ

计算静态工作点的顺序:
VCEQ≈VCC-ICQ(Rc+Re)
ICQ
IBQ
VCEQ
6、交流参数的计算
ri=Rb1//Rb2//rbe
ro=Rc//rce≈Rc
Av = vo/ vi= -β (RC// RL)/ /rbe
举例分析
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已知 VCC = 12 V, RC = 2 k,Re = 2 k,Rb1 = 20 k, Rb2 = 10 k, RL = 6 k,晶体管的 β 37.5 。 (1)试求静态值;(2)计算该电路的 Av, ri 和 ro 。
◇ 复习引入
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如何? 2、当温度升高时,对放大电路的静态 工作点会不会产生影响呢? 3、基本放大电路有何缺点?
◇ 问题预设
1、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与固定式偏置放大电路
在电路结构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是如何稳定电路静态
工作点的? 3、如何计算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4、如何计算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交流参数?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课件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课件

应用领域的拓展
物联网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物 联网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如传感器信号放大、无线通 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等。
新能源领域
在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逆变器、风能发电系统等,分 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新能源技术的 发展提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考虑精度和稳定性
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 电阻,以保证电路性能的 稳定。
考虑功率
根据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选择足够功率的电阻,防 止烧毁。
晶体管的选择与计算
确定晶体管类型
考虑封装和引脚排列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晶体管类 型,如NPN或PNP。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封装 和引脚排列。
确定晶体管参数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电子乐器
在电子乐器中,分压式偏置放大 电路常用于放大模拟音源或合成 器输出的信号,以驱动扬声器或
耳机。
医学诊断
在医学领域,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可用于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设备 的信号放大,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 情。
遥感探测
在遥感探测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 路可用于放大微弱的无线电信号, 以实现远距离通信和数据传输。
电路组成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主要由输入级、输出级和偏置级三部分组成。输入级通常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级采用功率放大电路,偏置级则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 。
工作原理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偏置电路为放大电路提供合适的静态工 作点,并通过输入信号控制放大电路的增益,实现信号的放大。
静态工作点设置
详细描述
抗干扰措施包括屏蔽、接地、滤波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电磁干扰、电源噪声等对放大 电路的影响。同时,合理布局布线、选用低噪声元件等也是提高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措施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2.1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V 是放大管;R B1、R B2是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将电源电压U CC 分压后加到晶体管的基极;R E 是射极电阻,还是负反馈电阻;C E 是旁路电容与晶体管的射极电阻R E 并联,C E 的容量较大,具有“隔直、导交”的作用,使此电路有直流负反馈而无交流负反馈,即保证了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了交流信号的放大能力没有降低。

. 图a 图b 2.2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a 所示。

当温度升高,I C 随着升高,I E 也会升高,电流I E 流经射极电阻R E 产生的压降U E 也升高。

又因为U BE=U B-U E ,如果基极电位U B 是恒定的,且与温度无关,则U BE 会随U E 的升高而减小,I B 也随之自动减小,结果使集电极电流I C 减小,从而实现I C 基本恒定的目的。

如果用符号“ ”表示减小,用“ ”表示增大,则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可表示为:要实现上述稳定过程,首先必须保证基极电位U B 恒定。

由图b 可见,合理选择元件,使流过偏置 电阻R B1的电流I 1比晶体管的基极电流I B 大很多,则U CC 被R B1、R B2分压得晶体管的基极电位U B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采用了电流负反馈,反馈元件为R E 。

这种负反馈在直流条件下起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但在交流条件下影响其动态参数,为此在该处并联一个较大容量的电容C E ,使R E 在交流通路中被短路,不起作用,从而免除了R E 对动态参数的影响。

.2.3 电路定量分析1.静态分析根据定理可得输出回路方程↓↓→↓−−−−−−→−↑↑→↑→↑→-=C B BE U U U U EE C I I U U I I T B E B BE 恒定且CCB B B B U R R R U 212+=EE CE C C CC R I U R I U ++=↑↓2.4动态分析由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图A 可得交流通路如图C 所示及微变等效电路如图D 所示图C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通路 图D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电路 (1)电压放大倍数K输入电压sr i i b beU ir i r == 输出电压''sc c L b LU i R i R β=-=-⋅//'sc b L C Lsr b be beR i r U i R R K U r ββ-⋅⋅===-⋅(2)输入电阻sr r12////sr b b ber R R r =(3)输出电阻sc r sc Cr R =设计举例:要求设计一个工作点稳定的单管放大器,已知放大器输出端的负载电阻6fz R K =Ω,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信号频率f=1KH z,电压放大倍数K ≥100,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 SC ≥ 2.5V 。

分压式偏置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分压式偏置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分压式偏置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分压式偏置电路是一种用于改善音频放大器输出偏置电源供应
的电路,能够将输入电压分成两部分,分别供给两个放大器的输入端。

这种电路可以在保持放大器静态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提高音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通过偏置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将输入电压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使得两部分电压相等且互相平衡。

2. 如果偏置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处于关闭状态,则两个放大器的
输入端将同时得到相同的输入电压。

如果偏置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则其中一个放大器的输入端将得到高电压,而另一个放大
器的输入端将得到低电压。

这种高电压低电流的状态可以使得放大器稳定地工作在静态工作点上。

3. 在偏置电路中,还可以加入稳压元件,如二极管等,以保证偏
置电源的电压稳定。

因此,分压式偏置电路可以通过将输入电压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保证两个放大器的工作稳定在一个适当的电压范围内,从而提高音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分压偏置式共射放大电路

分压偏置式共射放大电路
二、分压偏置式共发射极放大器
1、电路图:
部分元器件的作用
RE作用 引入直流反馈稳定Q CE作用 抑制交流负反馈 RB1、RB2作用 提供基极偏置固定UB点电位
分压偏置式放大器静态分析
画直流通道图
元器件作用
电容视为开路
分压偏置式放大器稳定Q点的原理
静态工作点估算
UB

VCC RB1 RB2
RB2
不随温度改变
I EQ
UB
U BEQ RE
ICQ
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
U CEQ VCC (RC RE )I CQ
T(OC) ICQ UE UBE I BQ ICQ
分压偏置式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画出交流通道图
与固定偏置式共射放大器比
输入电阻
Ri RB2 // RB1 // RBE RBE 只要RB2、RB1远远大于RBE则等式成立
(mV ) (mA)
300 (1 50) 26 960 1k 2.1
Ri Rbe // RB2 // RB1 1//10 // 20 1K
R R 2K o C Ro RC 2K
Au

RL RBE
50 1.2 1
60
小结
1、分压式共射放大器的功能 稳定静态工作点 动态特性不变
其它动态特性指标与固定 偏置式的相同
举例分析分压式放大器的特性
已知:RB1 20K、RB2 10k、Rc 2K、RE 1K、RL 3K、
50、V cc 12V试画出交、直流通道图,试分析UCEQ、计算R0、Ri、Au
直 流 通 道 图
例题的静态计算
UB

7.3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7.3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β Ib rbe
E
Ic C
+
RC RL Uo

Au

β
R L r be
rbe

200

(

1)
26(mV) I E(mA)

ri R B1 //R B2 //r be rbe
ro R C
回顾 内容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 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因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直流 通路
静态 值
VB

R B2 R B1 R B2
U CC
IC

IE

VB
U BE RE
IB

IC β
U CE U CC ( R C R E ) I C
0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由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和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2
动态分析
可得到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
T UCE

UBE

VE
RB2 I2
RE IE
引入发射极电阻RE后,可得:
U BE V B V E V B - R E I E
若使 V B U BE
则:
IC

IE

VB
U BE RE
VB RE
可认为 IC 不受温度影响,而只和 V B和 R E的参数有关。
02 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因
RB1 I1
RC IC
IB
+
VB
+
T UCE

UBE

VE
RB2 I2

(完整版)7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完整版)7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确定电流输出的范围
由设计要求可以算出负载电流(即输出电流)的峰值
IRL=
所以,肯定Iem>IRL,同时要使输出波形不失真,射极的静态电流必须大于IRL,即
第一步,我们选。这样,就可以在图3d上进一步标出射极输出器的静态长作点和电流的变化范围。
因此,根据输出范围所规定的矩形就可以画出射极输出器的交流负载线。根据交流负载线的斜率就可以计算射极输出端的总负载电阻。即
所以Ic选15mA,进一步标出静态工作点Q和Ic电流的变化范围2Icm=30mA。
因此:
由于
所以
即Re=2.4K
根据已定的静态工作点和和发射极电阻,即可以确定电源电压
显然,所选电源电压太高了。原因在哪里呢?由于,已知IRL=13.3mA,现在选15mA,所以IRem必然很小,也就是要求Re>>RL。大虽然可以使交流的更多地流到负载电阻上去,即相对地更大些,但是却造成直流的压降过大(如本例题中),因而要求电源电压很高才行。
已知β=50,所以集电极的峰值电流
根据设计指标明确提出了 和 的要求以后,就可以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上(如果手头没有特性曲线,也可以直接在 的坐标系上)画出 和 所规定的一个矩形,见
图E
考虑到晶体管有1V左右的饱和压降,对硅管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矩形的垂直边 选在 的地方,矩形的下底边JH选在 的横轴上。显然,通过矩形的两个顶点H和 所画的对角线 就应该是满足输出幅度和放大倍数要求的一条交流负载线。而通过交流负载线斜率的计算,就可以确定放大器输出端的总负载电阻 ,即
在共基极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电流为 输出电流为 ,总有 ,所以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 总是小于1。但是因为有电压放大作用和功率放大作用,所以仍有实用价值。
例如晶体管的 , , ,则共射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教学设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

教学设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1、展示一电路教具,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电路吗?(固定偏置放大)2、实验:让电路开始工作,观察波形,显示正常的放大波形后,再通过改变三极管的环境温度,让同学们观察波形变化。

提问: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为什么温度变化会造成放大波形失真?得出:放大电路中确定一合适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

4、如何克服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问题呢?引入新课。

观察电路,思考问题并回答;发现静态工作点最放大电路的重要性;积极、大胆的回答问题。

学习项目生活化,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及引导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和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二、传授新课任务一:观察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看一看:电路构成想一想:电路有什么组成?与固定偏置放大电路有什么不同?结论:1.增加基极的下偏置电阻2.增加射极电阻R e3.增加射极旁路电容C3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吧!任务二: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同学们,你能设置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吗?画一画:根据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画出直流通路,并标出各支路上电流方向。

强调画直流通路时的注意点。

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电路中构成并大胆发言。

并完成学习任务书相应的内容。

结合所学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分压是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通过观察简单现象提升学生信心,加深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记忆。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养成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分析的思维方法。

想一想:观察电路图结合直流通路中电流流向动画,尝试分析I BQ 、I CQ 、U CEQ 。

1、提示: R b1与R b2的连接关系是什么,I B 的特点?(既非并联,又非串联,I B 很小)。

得出:I R b1≈I R b2,则R b1与R b2可视为串联。

基极电位V B =b2b1GR R V +·R b2接下来分析:V EQ = V BQ -0.7(射极电位) I EQ =EEQ R V (射极电流)I CQ H I EQI BQ = I CQ /β(基极电流) V CEQ = V G -I CQ (R c +R e )(集-射电压)2、在课堂练习作业中,完成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实验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调试与分析

实验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调试与分析

实验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调试与分析[课题引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具有放大和反相的作用,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学会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会观察和分析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增强动手能力。

图1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任务一任务一:测试静态工作点如何来测静态工作点呢?我们来看实验图。

1、调试直流稳压电源,使得VCC=12V,并接入电路。

2、调节上偏置电阻Rp,使得基极电位VB固定在3V。

3、用万用表测量VE、VC判断此三极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

4、然后我们再去测IC和VCE。

IC如何去测量呢?第一种方法:断开C,将万用表串联至电路中,读出IC。

第二种方法:测量URC,根据欧姆定律算出IC的值。

5、(学生操作,老师循回指导)强调:安全操作规范:①.调电源时,请正确选择万用表量程。

②.测试时:先接线,后开电源,再测量。

③.测量时,不可以带电转换万用表转换开关。

④.调节电位器测量电位时,俩人合作。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三极管处于放大工作状态。

其次,IC和VCE 的值有了,那么,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的负载线上,就能确定静态工作点Q的位置。

(画输出特性曲线,确定Q点)Q对应的横坐标是VCE,所对应的纵坐标为Ic。

任务二这是放大电路静态时的情况,我们知道放大电路的作用是能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较强的电信号,所以若此时给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上信号源vi的话,电路的输出vo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即我们来研究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任务二、观察vi与vo,测量放大倍数Av。

(如何来测呢?步骤:)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调出频率f=1KHZ,峰-峰值Vip-p为20mV 左右的正弦波信号,接入电路的输入端。

2、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vi和vo的波形,判断相位关系。

3、以示波器上的读数为准,读出Vip-p和Vop-p,计算Av=Vop-p/Vip-p。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案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案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案第一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点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输入级、输出级、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信号输入、放大、输出过程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点:稳定性好、偏置电流可调、输出阻抗低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应用领域:模拟放大、滤波、信号处理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演示法:通过示例电路图和实际电路演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理解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习题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第二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电路设计与分析2.1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掌握分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方法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参数优化2.2 教学内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确定输入级、输出级、偏置电路的参数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参数优化:电压增益、输入输出阻抗、带宽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和分析方法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分析实际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4 教学评价设计报告:评估学生设计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合理性和优化程度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3.1 教学目标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学会分析实际应用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3.2 教学内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实例: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实际应用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频率响应、线性度、噪声等实际应用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化方法:电路调整、元件选择、屏蔽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和性能指标实践法:让学生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并进行优化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3.4 教学评价应用实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优化能力性能指标评估:检查学生对实际应用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分析能力第四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试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测试仪器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进行测试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了解测试与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2 教学内容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调试步骤:检查电路连接、调整偏置电流、测试放大倍数等测试与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示波器无信号、信号失真、输出电压不稳定等4.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使用测试仪器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学生观摩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测试和调试,教师巡回指导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解决测试与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4 教学评价测试报告:评估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测试方法的掌握程度调试报告:检查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调试方法的运用能力第五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故障排查与维护5.1 教学目标学会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故障排查方法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维护技巧了解故障排查与维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2 教学内容故障排查方法:观察法、测量法、替换法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维护技巧:清洁、检查元件、调整偏置电流等故障排查与维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元件老化、电路短路、电源不稳定等5.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展示故障排查与维护的实际操作,学生观摩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故障排查与维护,教师巡回指导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解决故障排查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4 教学评价故障排查报告:评估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故障排查方法的掌握程度维护报告:检查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维护技巧的运用能力第六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化与改进6.1 教学目标学会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进行优化与改进掌握优化与改进的方法与步骤了解优化与改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2 教学内容优化与改进的目的:提高电路性能、降低成本、减小体积等优化与改进的方法:电路分析、参数调整、元件选择等优化与改进的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改进、测试验证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优化与改进的目的、方法与步骤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优化与改进,教师巡回指导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解决优化与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4 教学评价优化与改进报告:评估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优化与改进方法的掌握程度性能测试报告:检查学生对优化与改进后电路性能的评估能力第七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学会分析实际工程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优化方法7.2 教学内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音频放大器、无线通信电路等实际工程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可靠性、稳定性、线性度等实际工程中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化方法:电路调整、元件选择、散热设计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和性能指标实践法: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并进行优化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7.4 教学评价应用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理解和优化能力性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作用、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优点、应用领域、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应用实例、测试与调试、故障排查与维护、优化与改进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PPT课件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PPT课件
(1)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
NO.2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4、稳定Q点的工作原理(过程)
(2)当温度升高时:
NO.2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4、稳定Q点的工作原理(过程)
(3)结论
利用Rb1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位VBQ。
利用发射极电阻Re产生的VEQ(VEQ反映ICQ的变化)去控制VBEQ
根据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利用VBEQ的变化去控制IBQ
VEQ VBQ VBEQ 3.4 V 0.7 V 2.7 V
I CQ I EQ
VEQ 2.7 V


1 mA
Re 2.7 kΩ
VCEQ VCC I CQ ( Rc Re ) 12 V - 1 mA (5 k 2.7 k) 4.3 V
例题2
CC
BQ =




基本不变

↑ ( ICBO和β具有正温度系数 )
↑ 静态工作点Q偏移。 ICQ=βIBQ+(1+β) ICBO
NO.1
理解“偏置电路”
4、固定式偏置电路
(3)特点
① 电路简单,基极只有一个偏置电阻,若Rb固定,则IBQ也固定。
② 电路稳定性差,静态工作点Q容易随外界或自身因素(温度变化、
4V
VEQ VBQ VBEQ 4 V 0.7 V 3.3 V
I BQ
I CQ

0.033 mA
VCEQ VCC I CQ ( Rc Re ) 12 V 1.65 ( 2) V 5.4 V
例题2
(2)计算 AV 、 ri 、 ri
rbe 300 (1 )

2.4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4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 有没有这样的电路,电路本身具有稳定静
态工作点的电路,也就是说当外界条件发 生变化时,而静态工作点还能基本稳定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二、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电路结构
➢Rb1为上偏置电阻,Rb2为下偏置电阻(它们取值均为几十kΩ),电 源VCC经Rb1、Rb2分压后得到基极电压VBQ,提供基极偏流IBQ; 一般情况下上偏置电阻大于下偏置电阻(可以增大输出电压范围),所以 调整静态工作点时,要调节上偏置电阻,不至于输入电阻太小。
4、分压式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5、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指标的估算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射极旁路电容Ce是否开路或失效。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引起工作点不稳定的注意因素是什么? 2、分压式偏置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 3、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工作点的工作原理
T ( 温 度 ) ( 或 ) I C Q I E Q V E Q V B E Q I B Q I C Q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一、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
(1)温度升高会使三极管的参数β和ICEO增大,而VBE减小,结果是使集
电极电流IC增大。
因为:IC=βIB+ICEO
(2)电源电压的变化会使管子的工作电压VCE和电流IC发生变化。
因为:IB=(VCC-VBE)/Rb
(3)维修时更换不同β值的管子或电路元件老化 参数的改变均会使静态工作点偏移。
➢Re是发射极电阻,起到稳定静态电流IEQ的作用;
➢Ce是并联在Re两端的——称为旁路电容, 它的容量较大,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 这样对交流信号的放大能力不因Re的接入 而降低。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案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案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特点4.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应用5.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缺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组成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

2. 利用示例电路,分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4. 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设计和性能。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电子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

2. 教学课件: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组成和特点。

3. 示例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

4. 仿真软件:Multisim、Proteus等。

5. 实验器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实验板、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概念。

2. 讲解原理:详细讲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信号传输过程。

3. 分析组成:介绍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

4. 讲解特点:分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特点,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增益稳定等。

5. 应用实例:通过示例电路,展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7. 设计验证: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设计和验证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性能。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实现上述稳定过程,首先必须保证基极电位UB恒定。由图b可见,合理选择元件,使流过偏置
电阻RB1的电流I1比晶体管的基极电流IB大很多,则UCC被RB1、RB2分压得晶体管的基极电位UB: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采用了电流负反馈,反馈元件为RE。这种负反馈在直流条件下起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但在交流条件下影响其动态参数,为此在该处并联一个较大容量的电容CE,使RE在交流通路中被短路,不起作用,从而免除了RE对动态参数的影响。
如果把集电极的电路(即共发射极电路)改接成发射极输出的电路,如图a所示,
图a
这样输出电压不就直接反馈到输入端来了?这样的电路输出电阻是不是也能够减小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图a(b)中。
由于, ①所以当负载波动时,电压负反馈的过程如下:
说明负载波动所造成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在发射极输出的电路中也大大减小了,换句话讲,发射极输出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大大减小。
已知β=50,所以集电极的峰值电流
根据设计指标明确提出了 和 的要求以后,就可以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上(如果手头没有特性曲线,也可以直接在 的坐标系上)画出 和 所规定的一个矩形,见
图E
考虑到晶体管有1V左右的饱和压降,对硅管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矩形的垂直边 选在 的地方,矩形的下底边JH选在 的横轴上。显然,通过矩形的两个顶点H和 所画的对角线 就应该是满足输出幅度和放大倍数要求的一条交流负载线。而通过交流负载线斜率的计算,就可以确定放大器输出端的总负载电阻 ,即
(6)耦合电容 和 一般选几十微法,射极旁路电容 一般选100微法左右。
3.射极输出器
1.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及电路的引出
一个放大器常常不仅希望输入级有较高的输入电阻,而且还希望输出级具有较低的输出电阻。以便减轻对前一级的影响和负担以及提高推动负载的能力。前面介绍的具有负反馈的共射电路,虽然提高了输入电阻,但其输出电阻大体上仍同没有反馈的共射电路一样,大约等于集电极电阻RC,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小输出电阻,共射电路还需要改进。
.2.3电路定量分析
1.静态分析
根据定理可得输出回路方程
2.4动态分析
由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图A可得交流通路如图C所示及微变等效电路如图D所示
图C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通路图D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电路
(1)电压放大倍数K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
(2)输入电阻
(3)输出电阻
设计举例:
要求设计一个工作点稳定的单管放大器,已知放大器输出端的负载电阻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信号频率f=1KH z,电压放大倍数K≥100,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SC≥2.5V。
在图a(b)中,输出电压取自晶体管的发射极,所以取名为射极输出器。根据电路图不难看出,射极输出器由于发射极接有电阻,它的输入电阻也可以有大幅度的提高。而根据输入回路的情况,即①式所表达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
可见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压总是略小于其输入电压,换句话讲,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总是略小于1。
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很小以及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这就是射极输出器的一个概貌。
2 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的静态基极电流仍然是由基极偏流电阻提供的。不过,现在基极对地的电压不再是很小,不能忽略不计,因此原先用来计算基极静态工作电流的公式已经不再适用。
一般情况下,总有 ,所以 ②
这一个公式再一次说明,由于基极回路的电流IB比发射极回路的电流Ie要小(β+1)倍,因此如果要把发射极电阻Re完全折合到基极回路上去,即认为流过它的电流也是IB,那么折合过来的电阻应当比Re大(β+1)倍。换句话说,基极回路的总电阻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一个是偏流电阻,另一个是折合到基极回路这一边来的发射极电阻,即(β+1)Re,所以电源Ec除以基极回路的总电阻,就可以求出基极的静态工作电流。在图b的射极输出器中
(1)电路结构采用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
(2) 由于设计要求满足一定的输出幅度,所以采用图解法来设计是比较方便的。具体如下:
按设计要求,输出的因此,输入电压的峰值
按设计要求 =100设计,所以
如果集电极静态电流选在(1--2)mA,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近似按1 估计,则基极电流的峰值
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1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如图所示。V是放大管;RB1、RB2是偏置电阻,RB1、RB2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将电源电压UCC分压后加到晶体管的基极;RE是射极电阻,还是负反馈电阻;CE是旁路电容与晶体管的射极电阻RE并联,CE的容量较大,具有“隔直、导交”的作用,使此电路有直流负反馈而无交流负反馈,即保证了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了交流信号的放大能力没有降低。
所以
已知 ,而且 ,所以

也就是说,为满足输出幅度和放大倍数的要求,应选 。
(3)根据工作点稳定的条件(3-19),即
(硅管)
所以选 。
因为根据静态工作点最好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的道理,在图E上已经确定了静态工作点Q,即 , 。所以电阻 也可以确定下来了。
既然, , , , 都已确定下来,就具备了选择电源电压 的充分条件, 既要满足输出幅度、工作点稳定等几方面的要求,又不宜选得太大,以免对电源设备和晶体管的耐压提出过高而又不必要的要求。由于
所以
考虑到设计过程中,对输出幅度和放大倍数等方面都已留有余量,所以 就选15V。
(4)又根据工作点稳定的另一个条件(3-18),
已知
所以选I1=0.4mA。据此就可以确定基极的偏置电阻 和 。根据图F,
近似认为
同理,
实选 , 。
(5)晶体管集电极的耗散功率可按静态值来估算
所以选高频小功率硅管9013[ ],或均可。
.图a图b
2.2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a所示。当温度升高,IC随着升高,IE也会升高,电流IE流经射极电阻RE产生的压降UE也升高。又因为UBE=UB-UE,如果基极电位UB是恒定的,且与温度无关,则UBE会随UE的升高而减小,IB也随之自动减小,结果使集电极电流IC减小,从而实现IC基本恒定的目的。如果用符号“”表示减小,用“”表示增大,则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可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