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堂生态和谐

合集下载

追求语文课堂的和谐美

追求语文课堂的和谐美

追求语文课堂的和谐美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一个时代理应有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

新课改的目标是追求语文教学的和谐美。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打造一种自然、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

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

实现师生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进入到“人化情境”中去,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的情感沟通,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具体词句进行阅读、讨论、感受。

【追求“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构建课堂和谐,追求教学实效

【追求“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构建课堂和谐,追求教学实效

【追求“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构建课堂和谐,追求教学实效“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元素,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生态语文课堂首先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和原则,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的境界,体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一、解除束缚。

鼓励学生自由地提问儿童天生就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的问题天真烂漫、无穷无尽。

我们绝不可以成人的思维和所谓的“标准”抑制学生好问的天性,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由地提出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展现学生生命的“原生态”。

学完《威尼斯小艇》后,学生提出:“威尼斯为何建在水上?这样多不方便。

”我没有按预定的目标埋怨他“跑题”,而是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思考:“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谁能推测一下其中的缘由。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踊跃地参与讨论。

生1:“威尼斯本来建在小岛上,后来海水猛涨,把小岛淹没了。

”师:“极有可能,科学家发现,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天气逐渐变暖,地球两极的冰正在渐渐融化,海水逐年上涨。

许多年后,威尼斯及一些海滨城市还会有被海水淹没的可能。

为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大家都来争做环保小卫士。

”生2:“意大利当时的人很多,居住地少,他们只好生活在水上。

”师:“地球只有这么大,日益增长的人口必将挤满每个角落,计划生育利国利民。

”生3:“那地方风景优美,意大利人为了发展旅游业,就把城市建造在那里。

”师:“威尼斯人真有经济头脑,威尼斯果然成了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意外的“跑题”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讨论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

同时,学生又受到了环境保护、控制人口等教育,拓展了学习的内容。

由于教师的呵护,学生的思维活了,教材活了,课堂流动着生命的光彩!我叮嘱自己的眼睛:关注课堂上飘落的每一个“雨滴”,也许它正蕴藏着“彩虹”的美丽!二、走进学生的课堂生活,使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步课堂生态系统中,学生的角色与传统的课堂是不同的,他们不仅是求知者,更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因素。

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课 堂 创 新【摘 要】要构建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环境,要有三方面的认识: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作为生态双主体的师生共同建造的天地;是教师引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得益彰的环境;是有着大语文观念,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大课堂。

【关键词】生态和谐;语文课堂;课堂深度生物学上所谓的生态化,是指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动态平衡联系。

上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教育生态学干脆引进“ 生态”的概念,来强调环境和感性对教育的重要性,说明受教育者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我们的教育必须让学习者在与对象世界的交往中建立一种亲密和谐、动态平衡的审美关系,使人彻底地回归自己,寻找到最佳的生存状态。

那么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怎样的呢?语文生态课堂的创建,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阳光”、“水分”、“空气充足”的“生态园区”。

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生长、发展与相互促进的最好环境。

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作为生态双主体的师生共同建造的天地生态包括生态要素与生态环境,而课堂生态就是研究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形态,而且在这个课堂生态中,学生与教师是这个生态的双主体,于是也否定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对话的一方”,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这种双主体的课堂中,主要存在两种关系,一为生生关系。

学习者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关系又是良性竞争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要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启发思维、互帮互助、合作共进。

所以可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环节,具体举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设置多个问题,然后将同学分组讨论,并设置小组长做记录和代言工作,这个过程当然就需要学生有合作与集体精神。

同时,学习者之间要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良性竞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追求生态和谐,共赢语文课堂

追求生态和谐,共赢语文课堂

追求生态和谐,共赢语文课堂时下,“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说法比较热门,其实“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

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

社会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

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尽量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主动参与的乐趣,让课堂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师生心灵相通,实现情感共振轻松和谐的氛围,能使我们学习工作处于最佳精神状态,相反,紧张、严肃、压抑的气氛,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的潜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无法激活。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要保持一颗“童心”。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别忘了我们曾经是个小孩。

”有了“童心”,我们的课堂才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份融通、多一点和谐。

在这种平等、宽松的心理空间里,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愿意学语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好奇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观的实现。

二、调控语言节奏,丰富学生内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非常重要。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情感共振 ; 注重 学 生 语 言 发展 与 精 神 建 构 的 同构 同生 , 求 语 文 诗 意与 提 倡 创 意 的珠 联 璧合 . 堂 上 追 课 学 生 书 声 琅琅 与 静 心 默 想 动静 搭 配 , 师 讲 解 与 学 生 练 .张 弛 有 度 , 到 用好 文 本 与 资 源 、 展 主 次 教 - j 做 拓
分 明 , 师 引 导 与 自主探 究相 得 益 彰 , 心 预 设 与 随机 生成 相辅 相 成 。 教 精
【 关键词】 生态和谐 ; 学主张 ; 堂教 学 教 课
[ 中图分类号】 41 G 5. 6
【 文献标识码】B
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章编号】62 12 (000一 0o 0 17 — 182 1)7 O1一 4
也 是 提 高 学 生 理 解 和 运 用 语 言 文 字 的 能 力 的 重 要
师 应 善 于利 用教 材 , 设 教 学情 境 , 自己 的情 感 创 以 调 动学 生 的情感 ,指 导学 生将 自己 的人生 体 验 、 情 感 与课 文融合 在一 起 , 与作 者 、 老师 同悲 同喜 。 同歌 同泣 . 力实 现师 生情 、 者情 的 和谐共 振 , 努 作 在美 与 智 的融合 中形成健康 的个 性和健 全 的人格 。

童、 研究 儿童 , 懂得 儿童文化 的特点 。而儿 童文化是
种 诗性文 化 , 童常 常在现 实世 界和想象 世界 之 儿
间 自由地转 换 . 因此 不 要武 断地 指 责孩 子 们 的“ 无
是最 佳 的组 合 . 事 物 的最佳 状 态 , 是 而生 态 和谐 的
语文课 堂追求 的则是 师与生 、 与放 、 与悟 、 导 练 工具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已势在必行。

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

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标签:语文课堂教学和谐一、把握命脉——敲开生态和谐课堂之门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偏离了这条航道行驶中的船只也许就会南辕北辙。

把握语文的本质,于读书处尽情地读,于写字时认真地写,于品位时深入地品,于交流时大方地交流,于背诵积累时朗朗地诵,大胆地表达,无疑能给学生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学习空间。

瞧《古诗两首》的教学,一个“凉”能让学生品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清凉、凄凉、悲凉;一个“泪”让学生悲切地感受到山河的破碎、城市的萧条以及人民的流离失所;一个“醉”又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昏庸无能。

短短56个字,字字真情,教师惜字如金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推敲的字眼,把语文教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语文的命脉,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精彩,学生的学习可以如此出彩,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如此程度的和谐与灵动!二、解读文本——走进生态和谐课堂的基石面对新课改后的教材,课后要求宽泛了,练习少了,参考的教案集少了,连跟踪试卷也少了,留给教师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整合与超越。

解读好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能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生态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

生态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

生态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摘要:为构建和谐平衡的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课前吃透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在实践中体验,让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态课堂想象力在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透视文本生命以引起共鸣,让学生有所感悟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在满足师生生态主体的共性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推动语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和谐平衡的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必须协调好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让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重视朗读教学,赏析音韵生态美老舍说:“文学创作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和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

”同样,语文教学应注意音韵美的赏析。

优美的乐曲能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使抽象的文字立体化,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变得鲜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皮质,使其迅速地进入情境之中,更好地调控情感,促使学生读好课文。

例如我在教学《雨点儿》时,就一边播放课前准备的乐曲《小雨沙沙》,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学生个个神情专注,陶醉其中。

在配乐朗读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想到的。

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小雨点、大雨点为大地带来了花花草草,有的说自己仿佛成了雨点儿,还有的说听到了雨点儿与花草在说话……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在乐曲的渲染下,全班学生也美美地朗读了课文。

课堂上,师生都沉浸在童话故事所创设的意境中,体验着雨点儿给世界万物带来的生机,感悟着雨点儿的善良,感受到一种被关心的温暖。

二、课前吃透教材,为生态课堂做准备课前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教师在教学前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充分地备课,教师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不能应付了事。

现在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走过场,觉得自己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一切已很熟悉,课前只要稍微看一下就行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必须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人教版新课标生态和谐和生态平衡是一个已取得全球化共识的当代人类主题。

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同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人将这一理念移植并借用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提倡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

”就象一幅画美在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美在于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

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实现情感共振的绿洲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全身心地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首先,应让课堂洋溢浓浓的爱意。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轻松自主地学。

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

有了爱意,课堂就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

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融融爱意和激励的课堂。

“你提的问题老师都没有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是老师的知音”,“你有一双慧眼”,“你能联系上下文回答,值得大家学习”,“你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

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赞美,又有着做人道理与学习方法的引导、点拨,充满了民主平等的意识,充满了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更流淌着孙老师一颗真诚的爱心……其次,应在课堂呵护孩子的未泯童心。

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

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持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

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课堂需要突破,停止了突破,就停止了探索和发展。

突破有起点而无终点,在突破前进的路上还需要总结和反思所经历程,有时甚至还需回到原点(目标)上去对照、把握。

但回到原点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倒退,而是在回到原点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象,寻求一种平衡,酝酿新的突破。

“极高明而道中庸”,从这意义上说,平衡实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是课堂的深入和突破,是一种高明的境界。

当前语文课堂尤其是生成性课堂。

所谓生成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种理想评价。

渐进的教学过程是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或无意、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尤其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多。

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的、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动态转化的过程。

然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

尽管他表现的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目前,由于徜徉在新课程大潮中的教师对“生成”本质的理解存有偏颇,导致有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迈向极端,正需要寻求和把握平衡。

[课堂现象]:小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描绘北大荒秋天小河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验了北大荒秋天小河的净美后。

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河里能游泳吗?”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也深感意外------随后教师人性化地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小河里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课 堂情 境 的营 造 也 是 一 个 重 大 失 误 。 苏霍 姆 林 斯 基 说 : “ 有 创 造 一 个 教 育 人 的 环 境 ,教 育 才 能 收 到预 期 的效 只 果 。 ” 生 在 语 文 课 堂 上 应 该 有 一 种 特 有 的 “ 好 和 谐 的 师 美
浓 的爱 意 . 堂 显 得 宽 松 , 师 方 可 游 刃 有 余 地 教 , 课 教 学
生 才 能 轻 松 自主 地 学 。 有 了 爱 意 , 多 一 份 宽 容 , 一 就 多
份 尊 重 : 了 爱 意 , 师 就 不 仅 仅 是 传 授 知 识 , 是 关 注 有 教 更
的 结 果 , 生 十 有 八 九 这 样 回 答 : 记 得 某 某 情 节 , 节 学 只 情
大 量 的 时 问 . 降 低 了课 堂 效 率 。 有 的 老 师 怀 疑 学 生 的 能

是 语 文课 堂 教学 的“ 气 ” 所 在 。语 文 教 学不 仅 仅 是促 人 之
使 学 生 掌 握 一 种 工 具 技 能 ,还 应 通 过 一 篇 篇 凝 聚 作 家 灵 感 的 文 字 ,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孩 子 的情 感 、 趣 和 情操 , 潜 情 影

生 态 和谐 的语 文 课 堂 因充满 人 文情 怀 而 生动
个 体 生 命 的 成 长 历 程 ; 了爱 意 , 堂 上 更 多 的是 激 励 , 有 课
是赏识 。
文 、 与 理 、 与 放 、 与 悟 等 方 面 的 平 衡 统 一 , 此 语 文 情 导 练 因
教 师 应 努 力 打 造 一 自 然 、 谐 、 放 、 新 的 语 文 课 堂 。生 和 开 创
的 时 间通 过 多 媒体 观 看 了《 福 》 片 , 节课 我们 来 分 祝 影 这 析一 下 主要 的人 物 形象 。下 面请 同学 们 想 一想 有 哪 几个

和谐生态课堂——语文课堂的理想追求

和谐生态课堂——语文课堂的理想追求


树立 正确的教师观 : 教 师与学 生一样是 需要 不 断发展 的 生命个体。 应该 自觉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学习的革命的先行 者; 教 师不仅 应努 力成 为 涉猎 广泛 、 博 学多才 的“ 先 生” , 更为 重要 的是要努力成为学生求知过程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 做 学生的求知伙伴 ; 教 师应 摒弃不合 时宜的师道尊严 . 鼓励 学生 “ 吾爱吾 师 , 吾更 爱真理” , 坚持 民主性原 则 . 发 扬教 学民主 . 就 像 美 国威廉姆 多 尔教 授说 的那样 . 将教 师角 色定位 为“ 平等中 的首 席” , 通过师 生互动 . 在 平等的对话和 交流 中, 积极 地与 学 生的心灵 共舞 , 从 而达到教 学相 长 树 立正确的 学生观 : 教 师将学生视为 活生生的人 , 要研 究 学生的个体 差异 ( 兴趣 爱好 、 个性特 点、 认 知水 平等 ) , 要 照顾 到他们作 为人 的主观 感受和生命 需求 . 要 意识到 学生天生就 有求知 的本能 、 上进 的欲望和 自 我 发展 的 生命 冲动 . 要 给 学生 选择 的 自由、 说 话的权利、 自 我 的表现 的机会 正如《 中国青年 报》 曾登载 过一 个 中学生给 家长 的寄语 : 因为我 是 菊花 , 请 不 要指望我在夏天开放 因为我是 白杨. 请不要指望我在身上摘
评价 和 同伴 互评的权利。这样 . 课 堂才会 出现一人为师和生生 为 师的局 面 : 才能 出现一 问一答 和“ 七嘴八 舌” 共存 的局 面 : 才 要创 设和谐 生态语文课 堂. 在 实际教 学 中. 就要 解决好 以 能确保 主人在 生态课 堂 中的主体地位 只有有 了学 生权利 的 下 几 个 问题 : 回 归和教 师 角色的转 变, 生态语 文课 堂的建设 才会成 为可能 . 和谐生态课堂 。 要树 立正确 的教师观 、 学 生观 才 能 真 正 开展 下 去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了语 言 的 学 习 , 言 训 练 与人 文感 悟 应 有 机 结 合 。 语 另 的 。 尚 文 教 授 说 :人 文 原 在 语 文 中 。 学 习语 言 的 王 “ ”
外 ,语言发展 ” 精神建构 ” “ 与“ 是合二为一 、 同生同构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何处精要地讲呢? 我认为 :
观点刍 蓥
生态和谐 : 的语文教 学主张 我
口 卢 谦
正 如和 平 与 发 展 是 当 今 时 代 的 主 题 一 样 ,生 态
平 衡 、 生态 和 谐 已是 一 个 取 得 全 球 化 共 识 的 当代 人
常 常 在 现 实 世 界 和 想 象世 界 之 间 自 由地 转 换 ,因 此
五 、 师 引 导 与 学生 自主 探 究 的相 得 益 彰 教 “ 读 是 学 生 、 师 、 本 之 间 的 对 话 过 程 ”在 阅 教 文 。 对 话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教 师 的 引 导 作 用 不 可 忽 视 。 首
先, 教师应精心选择对话内容。 师要引导学 生注意 教
“ 本风 景 ” 最 有 价 值 的 部 分 , 领 学 生 对 文 本 中 文 中 引 的 重 点 、 点 、 点予 以欣 赏 、 味 、 嚼 、 考 。 次 难 亮 品 咀 思 其 是 要 设 置 好对 话 话 题 : 是 让 话 题 具 有 科 学 性 , 设 一 所 置 的 话 题 与 学 生 认 识 水 平 构 成 一 种 协 调 的 张 力 平 衡 , 近 学 生 “ 近 发 展 区 ” 二是 具 有 时 代 性 , 注 贴 最 。 关 社 会 , 注 人 生 , 注 自然 , 话 题 起 到 影 响 学 生 价 关 关 让 值 观 、 生 观 的 效 用 。 是 开 放 性 , 话 题 与 生 活 链 人 三 让

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的构建

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的构建

浅谈和谐生态课堂的构建所谓和谐生态课堂,就是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一、和谐生态:现代课堂追求的理想“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

(一)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教育是农业。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这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铸造机械零件。

因此,面对植物的种子,我们要准备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阳光和水分,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让其快乐自主地发芽、开花、结果。

但是,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因为急功近利,我们往往会把教育当成工业,结果,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

因此,必须在教育是农业的理念下构建高中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本质──让生命鲜话。

近几年来,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

“生命”课堂要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就必须构建和谐生态的高中语文课堂。

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

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

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

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

从生态学角度谈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

从生态学角度谈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

从生态学角度谈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生命意义的舞台,师生的完整生命想要自由成长,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

本文将从物理环境、文化环境、行为环境以及心理环境四个方面,阐释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构建和谐的物理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指教室内的硬性空间环境,包括光线与照明、隔音效果、教室布置与座位编排等。

教室中的光线和照明一般有自然光和人工照明两种光源,适当的光线与照明与教学效率息息相关。

光线太弱,学生易因视觉疲劳进而产生心理疲倦,光线太强,学生的视觉受到过度刺激,会危害大脑发育,并使学生心情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反应迟钝,影响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保证教室的光线和照明适当,教室各个角落的明亮度均衡,还要注意减少噪音。

再者,课堂教学对于教室的布置也颇有讲究。

教室作为课堂活动的空间场所,其形状、大小都会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干净、整齐、明亮、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会让师生双方都如沐春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室布置和座位编排与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置是紧密相连的。

座位编排影响学生的生态位,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发展。

半圆型和马蹄型的课堂利于有效地展示信息,同时更便于交流和讨论,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缩小了,互动机会增多了。

座位编排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影响教学效率。

当然,课堂本身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而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为了实施有效教学,教室布置要兼顾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自由发展,让学生能在安全、舒畅的心理环境中认真学习,努力生活,健康成长。

二、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语文课堂要创设和谐的文化环境,必须从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方面入手。

课堂中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整个教室空间环境的布置,比如励志名言、校风班风等宣言口号、名人介绍与座右铭及文化墙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表层的文化环境就是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来影响师生行为的,“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求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
当下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

今天的语文课程承继了几千年的汉民族优秀文化与文明,接纳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文明,因而其本身所蕴涵的人文内涵是极其厚实、宽泛而丰富的,它对学生人格、人品、修养、价值观等精神领域的追求和形成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实现情感共振的绿洲
“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介入。

教师应走出“教师至上”,抛开功利心,怀揣一颗平常心,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家”。

在课堂上,师生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

“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动态生成。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方式,与文本不断地“视界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

引发高质的“对话”,生成独特的理解、体验,在操作上应做到:(1)让学生全程阅读。

先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让学生带着期待走进阅读;然后经历“体验”阶段,通过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言语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文“对
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三是经历“发现”阶段,引导他们对课文进一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并活用语言和语言规律,进行极具个性色彩的言语实践。

(2)让学生全心阅读。

全程阅读,高质“对话”,必须把学生带入“情境场”——上下文语言情境,现实生活情境,作者及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

神游于这“三境”,才能激发对话兴趣,激活对话欲望,诱发情感体验,使学生全心沉浸于”对话”中。

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语文就应是一首诗,语文的活力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

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那种叫人留恋忘返、依依不舍的情趣;是那种耐人寻味、思之无穷的情味;是那种含蓄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是那种让生命去崇敬、去赞颂、去痛苦、去追求的力量。

除了追求语文课堂的诗意外,还应让课堂成为孩子创造的乐园。

阅读是带有明显个性化色彩的行为,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港湾。

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

三、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同构共生,相得益彰
“读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

国学中经典的文辞句段,犹如酷
暑的缕缕凉风,山涧的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唇齿留香。

经典文化导读的作用决不仅囿于学识拓展的狭窄范围,它更多地对于孩子的人格成长,发挥“长善救失”的功效。

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学习“每日益言”的时候,就不失时机地引进《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让学生诵读。

每天一句,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修其身,养其性。

四、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追求情感价值与人文精神的共鸣和升华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卧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如果深层次地去审视语文课程的话,不难看出,语文课程具有显性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倾向性和支撑力。

例如在《生命桥》的教学中,就有了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在赏析“生命桥”寓含着老羚羊的死和年轻羚羊的生。

老师引导学生从年轻羚羊的生来体验老羚羊的死,激起学生探究文本、体验文本的冲动,在新一轮阅读中扣击文本、反思文本,体验价值。

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诚实、善良、尊严、平等、悲悯等方面来接触人文内涵。

孩子发自内心的“保重吧,羚羊”,吐露了这些幼小心灵对人类以外的动物的尊重。

也许从此时孩子们就懂得了我们人类并不是地球这个家园的主人,可以随便主宰其它种类的生活。

人类、羚羊……都是地球的孩子。

平等不仅存在于人和
人之间,还存在于人和非人类的动物和植物等之间。

语文新课程站在世纪的峰顶,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立足于民族立足于母语,昭示于文化昭示于文明,辨证地承袭了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有轨迹和魅力——篇篇诗性文化与人本道统的范文,定能激发起莘莘学子的民族情感心理,丰富孩童幼仔的精神生活和想象力,凝聚起中华少年深沉挚远的乡土情结,锤炼出当代学生天人合一的人生价值,陶冶出世纪儿童和谐极致的审美性灵,萌生起现代主人忧患为尚的天下意识,树立起现代人追求自由的人文境界……新课程建构起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现实世俗生活与理想精神生活的全部。

美在和谐,让我们一起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