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造粒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二食品造粒技术
第二章食品造粒新技术第一节总论一、微胶囊造粒的基本概念1、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2、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使之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3、心材(囊心物质)──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
4、壁材(包囊材料)──微胶囊外部包囊的壁膜。
二、微胶囊造粒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同的心材和用途,选用一种或几种复合的壁材进行包覆。
通常,油溶性心材采用水溶性壁材,而水溶性心材必须采用油溶性壁材。
三、微胶囊造粒技术的优点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相隔绝,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和损失;掩盖物料的异味;将不易加工贮藏的气体、液体转化成较稳定的固体形式,防止或延缓产品劣变的发生。
四、微胶囊的常见形状有球形、肾形、粒状、絮状和块状等。
五、已经使用的心材1、生物活性物质:2、氨基酸:3、微生素:4、矿物元素:5、食用油脂:6、酒类:7、微生物细胞:8、甜味剂:9、酸味剂:10、防腐剂:11、酶制剂:12、香精香油:13、其它:六、常见壁材(膜材、包裹材料、成膜材料)1、选择壁材的原则能与心材相配伍但不发生化学反应;能满足安全、卫生要求;具备适当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和稳定性。
2、食品工业中可使用的壁材举例:(1)植物胶:阿拉伯胶、琼脂、藻酸盐、瓜儿胶、罗望子胶和卡拉胶等;(2)多糖:黄原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壳聚糖等;(3)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交联改性淀粉和接枝共聚淀粉等;(4)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丁基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5)蛋白质:明胶、蛋白、玉米蛋白、大豆蛋白等;(6)聚合物: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氨、聚苯乙烯等;(7)蜡与类脂物:石蜡、蜂蜡、硬脂酸、甘油酸酯等。
七、微胶囊的功能与局限性1、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质量与体积2、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质。
微胶囊造粒技术.
dM t k 0 dt t
60 时间
80
100
120
微胶囊释放的机理与方法
机理
• 通过囊壁膜扩散释放 • 囊膜破裂释放出心材 • 囊膜降解而释放出心材
方法
• • • • 机械方法( 加压 破碎 摩擦) 加热 燃烧 熔化 电磁 用酶、 溶剂或水使壁材溶解
微胶囊造粒方法分类
• 物理方法
喷雾干燥 真空蒸发沉积 喷雾凝冻 静电结合 油相分离 熔化分散 • 原位聚合 空气悬浮 多孔离心 挤压 锐孔
常用的微胶囊技术
喷雾干燥法
水相分离法 分子包囊法
传统油脂的的缺点
不易称量、包装和存放; 缺乏流动性、难均匀混和入配料系统中; 与空气直接接触易膛败变质; 相关容器与加工机械带来清洗上不便。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现代食品加工业, 贮存、运输和使用相当方便的新型油脂产品问世, 粉末化油脂的出现顺应了这种需要。
香精香料的β-环糊精-喷干微胶囊工艺
粉末香精香料的微胶囊化技术
喷雾干燥法 分子包囊法
水相分离法
挤压法 囊心交换法
粉末化香精香料的优点
1保护香味物质避免直接受热、光和温度和影响而引起氧 化变质; 2避免有效成分因挥发而损失; 3可有效地控制香味物质的释放; 4提高贮存、运输和应用时的方便性。
——膜极薄(约20纳米),有半透性,其物性受反应时间影响
——微胶囊大小(1 至几微米)由第一种单体分散滴的大小决定也受搅拌速度及乳化 剂浓度影响
注意
—聚合反应如为缩聚反应, 反应时会放酸,不适合易酸变性的材料; ——用于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体
界面聚合法微胶囊造粒示意图
A和B为单体;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化的基本步骤
将芯材分散成微粒 以壁材包敷其上 固化定形
• 芯材为固态时,可用磨细后过筛的方法控 制其粒度,或者制备成溶液,按液态芯材包 埋; • 液态芯材可用均质、搅拌、超声震动等方 法分散成小液滴,均匀分布在分散相中。 • 如果微胶囊化所用的介质为气体则可应用 喷雾法、离心力法、重力法或流化床法。 • 在很多情况下,微胶囊的膜壁是不稳定的, 需要用化学或物理的物料相对密度。根据需要使物料经微胶 囊化后质量增加,下沉性提高,或者制成含 空气的胶囊,使物料相对密度下降,让高密 度固体物质能漂浮在水面上。
降低挥发性,保存易挥发性物质,减少食 品香气成分损失,并掩盖不良气味的释放。 食品香料、香精经微胶囊化后,制成的粉 末香料不易挥发,可防止因光化学反应和 氧化反应而形成的食品变质,并控制香料 释放速率。
2.乳品工业 益生菌的包埋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经过蛋白质双层 微胶囊化包埋处理后,保证了在胃酸中不被 溶解,而在肠液的中性环境中经过2-3min后 释放出来,保证了益生菌在 肠道中的定植。
3.食品添加剂 香精香料 色素 抗氧化剂 调味剂
4.功能性食品工业 在保健食品中,因功能成分比较强,通过 微胶囊化的处理可以使其功能成分的稳定性 增强,并且延长货架期。
控制物质的释放时机。 机械方法:加压、摩擦、加热融化; 化学方法:酸的作用、溶剂及水的溶解等。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1.饮料工业 2.乳品工业 3.食品添加剂工业 4.功能性食品工业
1.饮料工业 茶饮料 果蔬汁和果蔬饮料 固体饮料 产品富含叶酸、维生素C、蛋白质、钙等营养 成分。具有色泽明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稳定性强等优点。
微胶囊化的材料
芯材: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 壁材:外部包裹的壁膜 微皮囊芯材和壁材的种类繁多,性能 各异,在材料和工艺选择上必须正确合 理,才可能制备成功。
微胶囊造粒技术
挤压法虽操作简单、成本低、能保持较高的菌体密度和活 性,但难以获得干燥的粉末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培茜,郑昌江,阎喜霜,等.香辛料精油喷雾干燥法微胶 囊化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8,19(12):27~29. [2]王璐,许时婴.香精香料微胶囊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25(3):52~58. [3]郑建仙.功能性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255~259. [4]许萍,雍国平,盛良金,等.香兰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J].食品工业科技,1998,19(5):28~29. [5]郭本恒主编.益生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曹永梅.肠溶性乳酸菌微胶囊的制备[J].食品与发酵工 业,1998,25(2):71.
微胶囊造粒的分类
喷雾干燥法、喷雾凝冻法、空气悬浮法
物理法
真空蒸发沉淀法、静电结合法等
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
化学法
分子包裹法、辐射包装法
物化法
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挤压法
囊芯交换法、融化分散法、复相乳液法
4、微胶囊在食品中的应用优势
1、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物料的质量与体积
将不易加工贮存的气体、液体原料固体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流动性和贮藏 稳定性,如粉末香精、粉末食用油脂、粉末乙醇等。
5、降低毒性、保持活性
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等。且能保持食品中微量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 对人体的活性作用。
5、食品中常用的微胶囊造粒方法
1、喷雾干燥法 2、挤压法 3、凝聚法 4、分子包埋法
5、喷雾凝冻法
1、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是:首先制备乳 化分散相,即把芯材分散在已液化的壁囊材中混合 形成溶液,后加入乳化剂,热分散体系经均质变成 水包油型乳状液,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即可。 传统喷雾干燥法的工艺流程为: 芯材和壁材→混合→均质、乳化→乳化液→在热空 气中雾化和干燥→脱水→微胶囊产品 喷雾干燥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 预处理、乳化部分、均质部分、喷雾干燥
详细阐述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
详细阐述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微胶囊造粒技术是一种将药物、香料、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包覆在微小的胶囊中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控制释放速度和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时还可以改善食品口感和防止香料挥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
一、微胶囊造粒技术概述微胶囊造粒技术是一种将核心物质包裹在外壳中形成微小颗粒的方法。
这些颗粒通常具有直径在1到100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制备微胶囊的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壳层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核心物质包裹在壳层中;对所得到的微胶囊进行表征和评价。
二、壳层材料选择1.聚合物聚合物是最常用的壳层材料之一。
常见的聚合物有明胶、乙基纤维素等。
这些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和食品添加剂。
2.脂质脂质是另一种常用的壳层材料。
脂质包括磷脂类、甘油酯类等。
这些材料可以形成稳定的微胶囊,并且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3.天然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如明胶、海藻酸钠等也可以作为壳层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和食品添加剂。
三、核心物质包裹方法选择1.乳化法乳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核心物质包裹方法。
该方法将核心物质溶解在水相中,将壳层材料溶解在油相中,然后通过搅拌或超声波处理将两个液体混合起来形成乳液。
随后,通过调整pH值或加入交联剂等方法使得乳液中的壳层材料凝聚成固体颗粒,从而形成微胶囊。
2.凝胶化法凝胶化法是一种将核心物质包裹在凝胶中的方法。
该方法将壳层材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将核心物质悬浮在溶液中,最后通过加热或添加交联剂等方法使得溶液凝胶化形成微胶囊。
3.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将核心物质包裹在壳层中的方法。
该方法将核心物质和壳层材料混合成溶液,然后通过高速旋转的喷雾器将溶液喷向高温的气流中,使得水分蒸发并形成固体颗粒。
四、微胶囊表征和评价制备好的微胶囊需要进行表征和评价。
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等。
微胶囊造粒技术
微胶囊造粒技术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这样能够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相隔绝,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物质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与损失。
此外,有些物料经胶囊化后可掩盖自身的异味,或由原先不易加工贮存的气体、液体转化成较稳定的固体形式,从而大大地防止或延缓了产品劣变的发生。
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称为心材(或称囊心物质),外部包囊的壁膜称为壁材(或包囊材料)。
微胶囊造粒(或称微胶囊化)的基本原理是,针对不同的心材和用途,选用一种或几种复合的壁材进行包覆。
一般来说,油溶性心材应采用水溶性壁材,而水溶性心材必须采用油溶性壁材。
一、微胶囊技术处理食品的优点(一)将液体转变为固体液态物质经过微胶囊处理形成细粉末状产物,称为拟固体,在使用上具有固体特性,但仍然保留液体内核,能够在需要的时间破囊而出,重新恢复液体状态,使食品在运输、贮存等方面都得到简化。
(二)保护不稳定成分微胶囊可使被防护物质免受环境中的氧化、紫外辐射和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保持物料特性和营养。
例如,大蒜所含挥发性油中的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在光线、温度的影响下易被氧化,并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性。
将大蒜挥发油制成大蒜素微胶囊后,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加贮藏稳定性,并掩盖强烈的刺激性辣味,而其生理活性不变。
由于微胶囊化后隔离了各成分,故能阻止两种活性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
(三)改变物料相对密度可根据需要将物料微胶囊化,使其质量增加,下沉性提高;也可将物料制成含空气的胶囊而使物料相对密度下降,让高密度固体物质能漂浮在水面上。
(四)降低挥发性对食品香料、香精进行微胶囊化,制成粉末状的香料不易挥发,可防止因光化学反应和氧化反应而形成的食品变质,并能控制香味的释放速率。
如普通香料加在口香糖中,其效果是入口时很香,但短时间内香味便释放完全,口中仅有辛辣感;而使用微胶囊化处理后,入口时不会过香,仅在咀嚼时微胶囊破裂而释放香料,因此可长久留香。
食品化学微胶囊化技术
微胶囊化技术一、基本概念微胶囊造粒技术:或称微胶囊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这样能够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相隔绝,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与损失。
二、微胶囊技术的优越性1、可以有效减少活性物质对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氧、水)的反应2、减少心材向环境的扩散和蒸发3、控制心材的释放4、掩蔽心材的异味5、改变心材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分散性能)、化学性质等对于食品工业,可以使纯天然的风味配料、生理活性物质融入食品体系,并能保持生理活性,它可以使许多传统的工艺过程得到简化,同时它也使许多用通常技术手段无法解决的工艺问题得到解决。
二、基本原理微胶囊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包装技术 ,其效果的好坏与“包装材料”壁材的选择紧密相关,而壁材的组成又决定了微胶囊产品的一些性能如:溶解性、缓释性、流动性等,同时它还对微胶囊化工工艺方法有一定影响,因此壁材的选择是进行微胶囊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微胶囊造粒技术针对不同的心材和用途,选用一种或几种复合的壁材进行包覆。
一般来说,油溶性心材应采用水溶性壁材,而水溶性心材必须采用油溶性壁材。
心材: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
壁材:外部囊的壁膜。
一种理想的壁材必须具有如下特点:高浓度时有良好的流动性,保证在微胶囊化过程中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
能够乳化心材并能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
在加工过程以及储存过程中能够将心材完整的包埋在其结构中。
易干燥以及易脱溶。
良好的溶解性。
可食性与经济性。
三、功能1、液态转变成固态液态物质经微胶囊化后,可转变为细粉关产物,称之为拟固体。
在使用上它具有固体特征,但其内相仍是液体。
2、改变重量或体积物质经微胶囊后其重量增加,也可由于制成含有空气或空心胶囊而使胶囊而使物质的体积增加。
这样可使高密度固体物质经微胶囊化转变成能漂浮在水面上的产品。
3、降低挥发性易挥发物质经微胶囊化后,能够抑制挥发,因而能减少食品中的香气成分的损失,并延长贮存的时间。
微胶囊
喷雾冻凝与喷雾干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是将心材分散与已液化的壁材中, 利用喷雾法进行造粒并借助外界条件使胶囊化微 粒壁膜固化。 不同点: 1、壁材的液化方法不同:喷雾干燥法是将之溶解在 某种溶剂中形成溶液,而喷雾冻凝法是通过加热 手段使之呈现出熔融的液状体; 2、胶囊化微粒壁膜的固化手段不同:喷雾干燥法是 利用加热手段溶解壁材的溶剂蒸发去除,从而使 壁膜固化,而喷雾冻凝法是借助冷却或冷冻方法 使熔融状的壁膜固定。
喷雾干燥法微胶囊造粒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突出优点: 突出优点: 1、适合于热敏性以及亲油性液体物料的微胶囊造粒; 、适合于热敏性以及亲油性液体物料的微胶囊造粒; 2、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生产能力打、 、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生产能力打、 成本低; 成本低; 3、干燥速率高、时间短、物料温度较低。 、干燥速率高、时间短、物料温度较低。 主要缺点: 主要缺点: 1、包囊率较低、心材有可能粘附在微胶囊颗粒的表面 、包囊率较低、 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2、设备造价高、体积大、热效率低。 、设备造价高、体积大、热效率低。
复凝聚法:当一种带正电荷的胶体水溶液与 一种带负电荷的胶体水溶液混合时,由于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复合物,导致 溶解度降低并产生相分离现象,结果从水 溶液中凝聚析出形成了微胶囊,此法即称 为复凝聚法微胶囊技术。分离出得两相分 别为凝聚胶体相和稀释胶体相,凝聚胶体 相即可用作微胶囊的壁膜。
油相分离法微胶囊造粒技术
工艺流程
喷雾干燥法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喷雾干燥法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囊材和囊心物质→混合 均质、乳化→乳 混合→均质 囊材和囊心物质 混合 均质、乳化 乳 化液→在热空气中雾化和干燥 脱水→微 在热空气中雾化和干燥→脱水 化液→在热空气中雾化和干燥→脱水→微 胶囊产品 喷雾干燥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 个部分: 喷雾干燥的过程主要包括 个部分: 预处理、乳化部分、均质部分、 预处理、乳化部分、均质部分、喷雾干燥
第13章 微胶囊
13.4 化学法微胶囊造粒技术
1、界面聚合法 它是利用分别溶解在不同溶剂中的两种活性单体,当一种 溶液分散在另一种溶液中时,两种活性单体相互在界面发 生聚合反应后形成了胶囊壁。 此法既可用于使疏水材料的溶液或分散液微胶囊化,也可 使亲水材料的水溶液或分散液微胶囊化,
如图,A为疏水单 体,B为亲水单体。 A单体存在于与水 不相溶的溶剂中, 称为油相。然后将 此油相分散入水相 中去,使之成非常 微小的油滴。再把 单体B加入到水相 中,当搅拌整个系 统,水相与油相处 就发生聚合反应, 在油滴表面形成了 聚合物薄膜,于是 油被包埋形成含油 微胶囊。
第三步:壁囊层的固化稳定,通过加热等方法使壁囊层
固化。
2、油相分离法 前水相分离法中,被微胶囊的心材是不溶于水的油或固体材 料。当心材为溶于水时,则用油相分离法。基本原理与水相 分离法差不多。以某种合适的有机溶剂溶解高分子壁材聚合 物,加入水溶性心材三种互不相溶的化学相,然后通过絮凝 剂或其他适宜的方法使壁材的溶解度降低而凝聚分离出来, 从而实现微胶囊化。
3、挤压法:将心材在合适的乳化条件下与呈熔融状态的 壁材混合乳化形成胶囊初始溶液,通过压力模头挤成细丝 状,经冷却固化,打段成棒状颗粒。
4、锐孔法:将一滴某一物质加到另一液体中,因表面力 等的作用,会立即形成弹状的圆球(如1.5%的藻酸钠水溶 液加到10%的氯化钠水溶液内),因此,可先将心材用锐 孔成型,然后加到固化剂中。
1、喷雾干燥法 初始溶液调制 调制心材和壁材组成的胶囊化溶液(初始溶液)十分重要, 主要影响因素有:心材和壁材的比例,初始溶液的浓度,粘 度和湿度等。 初始溶液有三种类型: (1)水溶液型 水溶液型初始溶液要求壁材能溶于水,心材为油溶性或固体, 心材含量不超过50%,一般在初始溶液中低于20%。 (2)有机溶液型 壁材为非水溶性聚合物,心材可为亲水性材料或疏水性材料。 先将乳化或分散到聚合物的有机溶液中。 (3)囊浆型 通过其他方法得到湿囊浆型溶液。
食品的微胶囊造粒技术_OK
2.壁 材(成膜物质)
对一种微胶囊产品而言,选择合适的壁材非常重要,不同的壁材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物化性质。选择壁材的基本原则是:能 与心材相配伍但不发生化学反应,能满足食品工业的安全卫生要求, 同时还应具备适当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和稳定性等。
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都可以作为微胶囊的壁材,但目前常用的是高 分子材料,包括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 ① 植物胶:阿拉伯胶、琼脂、藻酸盐、卡拉胶等; ② 多糖:黄原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半乳糖干露聚糖和壳聚糖等; ③ 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交联改性淀粉等; ④ 蛋白质:明胶、玉米蛋白和大豆蛋白等; ⑤ 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丁基醋酸 纤维素等; ⑥ 聚合物: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酰胺等; ⑦ 蜡与类脂物:石蜡蜂蜡、硬脂酸和甘油酸酯等。
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分子包囊法和辐 射包囊法等。
12
喷雾冻凝微胶囊制作流程图 空气悬浮微胶囊制作流程图 13
真空蒸发沉积法微胶囊工艺流程
静电结合法微胶囊工艺流程
14
四、微胶囊的释放
1.释放方法
微胶囊所含的心材即可以立刻释放出来,也可缓 慢释放出来。如要使所有的心材立刻释放出来可采用 机械法(如加压、揉破、毁形或摩擦等)、加热下燃 烧或融化法以及采用化学方法(如酶的作用、溶剂及 水的溶解、萃取等)。在心材中掺入膨胀剂或应用放 电或磁力方法也可使微胶囊即可释放。而缓慢释放则 是在环境中心材缓慢释放出来,一般不需要外加条件。 医药、化肥等一般常要求缓慢释放,以提高作用效果。
25
3
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 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 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这样能够保护 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隔绝, 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 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损失与破坏。 此外,有些物料经微胶囊化后可掩盖自身 的异味,或由原先不易加工的气体、液体 转化成为较稳定的固体形式,从而大大地 防止或延缓了产品劣变的发生。
详细阐述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引言微胶囊造粒技术是一种将液体或固体药物包裹在微小胶囊中的方法。
这种技术在药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用于延缓药物释放、改善药物稳定性、保护药物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
什么是微胶囊造粒技术?微胶囊造粒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的方法。
这些胶囊可以由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常用的材料有明胶、纤维素、聚乳酸等。
通过微胶囊造粒技术,药物可以在胶囊内形成核心,从而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和药理特性。
微胶囊造粒的原理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包裹微胶囊造粒技术首先需要将药物包裹在胶囊内部。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溶剂蒸发法、沉积法、浸渍法等。
其中,溶剂蒸发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药物和胶囊材料溶解于共溶溶液中,通过溶剂的挥发,形成胶囊内部的药物核心。
2. 胶囊形成在药物包裹后,需要形成胶囊来包裹药物核心。
胶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例如喷雾干燥法、沉积法、固化法等。
其中,喷雾干燥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胶囊材料溶解于溶剂中,通过喷雾器将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颗粒与热空气接触时快速干燥,形成胶囊。
3. 胶囊特性调控微胶囊造粒技术可以通过调控胶囊的特性,实现对药物释放速率和稳定性的调控。
胶囊的特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节,例如改变胶囊材料的性质、调整胶囊的结构等。
这样可以实现药物在胶囊内的控释,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并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应用微胶囊造粒技术在药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延缓药物释放微胶囊可以通过调控胶囊的特性,实现对药物释放速率的控制。
这种延缓释放的特性使得药物可以长时间持续释放,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治疗效果。
2. 改善药物稳定性一些药物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光、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降解。
通过微胶囊造粒技术,药物可以被包裹在胶囊中,避免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第二章 食品微胶囊造粒技术
3 、壁材选择原则
如果囊心是亲油性物质,一般宜选用亲水性聚合物作壁材, 反之则选用非水溶性物质。 包囊壁材在包覆“核心物质”时,具有成膜性和粘着力。 包壁材料与核心物质不起化学反应,同时考虑渗透性、吸 湿性、溶解性和乳化性。 包壁材料一定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材料要来源广泛,易得、成本比较低廉。
三、空气悬浮法
将流态化技术与微胶囊技术结合起来即是空气 悬浮微胶囊造粒法,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D.E.Wurster教授最先提出,故又称为Wurster 法。 1、Wurster法的原理
当空气气流速度u界于临界流态化速度umf和悬浮速度 ut之间时(即umf<u<ut),固体芯材颗粒在流化床所产生的 湍动空气流中剧烈翻滚运动,这时往这些作悬浮运动的芯 材颗粒外表面喷射预先调制好的壁材溶液使芯材表画湿润 (即包囊)。之后,芯材表面的成膜溶液逐渐被空气流所干 燥,(若采用加热空气则有助于加速囊膜的干燥),形成了 一定厚度的薄膜,从而完成芯材的包囊与固化过程。
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 100 % 向干燥系统输入的总热量
喷雾干燥能耗较大,一般情况下,热效率为 30%~50%,若要提高效率,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 前提下,尽量提高进风温度以及利用排风的温度预热 进风。
(1)雾化器
离心式雾化器 离心式雾化器是将初始溶液送到高速旋转的圆盘上, 利用离心力将之扩展成液体薄膜从盘缘甩出,并受到周围 空气摩擦力的作用而碎裂成液滴。对一定结构和尺寸的离 心圆盘来说,影响因素以转速最为显著,其次是进液量和 液体粘度。 气流式雾化器 气流式雾化器是利用高速气流对液膜的摩擦分裂作用 而使液体雾化的。高速气流一般用压缩空气流,也可用蒸 汽流。气流式雾化器有二流式、三流式和四流式等几种形 式。影响气流式雾化液滴大小的因素除雾化器结构之外, 主要是气液流量比和气液相对速度,尤其是气液流量比的 影响更大。
(八)挤压法与锐孔法微胶囊造粒技术
造粒一 造粒一次成型
固化反应非常快必须使含有心材的聚合物溶液在加到固化剂中之前预先通过锐孔成型
八、挤压法与锐孔法 微胶囊造粒技术
制作单位:B2—604
(一)挤压法
挤压实现造粒 • 挤压法:通过挤压实现造粒。 挤压法:通过挤压实现造粒。
最早成功应用在香精上, 最早成功应用在香精上, 现在还有Vc…… 现在还有 优点:产品的货架期大都可以超 过2年
• 藻酸钠溶液是最常用的壁材聚合物
• CaCl2溶液是最常用的固化溶液
锐孔的三种基本类型
心材 壁材溶液
凝溶液
凝固液
心材
膜
内盘 旋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胶囊
微胶囊产品参数:
• 直径0.5mm • 壁厚10~15mm
外管的转速 胶囊的大小 聚合物液 体的流速
同:通过模头(锐孔)在压力下成型
挤压法
造粒二次成型
异
压力反应器 压力反应器
挤压模头 异丙醇浴
(二)锐孔法
• 将一滴1.5%藻酸钠溶液加入到10%CaCl2溶 液中,立即形成弹性的圆球。
固化反应非常快) 锐孔法:(固化反应非常快)必须使 含有心材的聚合物溶液, 含有心材的聚合物溶液,在加到固化 剂中之前预先通过锐孔成型。 剂中之前预先通过锐孔成型。
什么是微胶囊(造粒)技术
什么是微胶囊(造粒)技术
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是微量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技术,是一种储存固体、液体、气体的微型包装技术。
具体来说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或外相)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微胶囊的直径一般为 1~500μm,壁的厚度为 0.5~150μm,目前已开发了粒径在1μm 以下的超微胶囊。
微胶囊粒子在某些实例中扩大到 0.25~1000μm。
当微胶囊粒径小于5μm 时,因布朗运动加剧而不容易收集;当粒径大于300μm 时,其表面摩擦系数会突然下降而失去微胶囊作用。
一般胶囊膜壁厚度为1-30μm。
化妆品中用的多为32μm 和180μm 。
超薄壁微胶囊膜壁厚度为0.01μm。
微胶囊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防止各种组分之间的相互干扰。
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微胶囊可呈现出各种形状,如球形、肾型、粒状、谷粒状、絮状和块状。
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可作为微胶囊的壁材,但最常用的是高分子的有机材料,包括天然和合成两类。
微胶囊可以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质量与体积;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料;掩盖不良风味,降低挥发性;控制释放;降低添加剂的毒理作用。
第四章微胶囊造粒技术
什么是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 • 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
,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中成为 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 保护被包囊的物料,使之与外 界不宜环境隔绝,最大限度地 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 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 与损失。
1、微胶囊组成
微胶囊
单层结构 壁材(包裹材料)
双层结构
单核 心材(囊心材料)
1、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物料的质量与体积
液体心材→细粉状固体物 质 (内部仍是液体相,故 仍能保护良好的液相反应 性)
例:液体香料、液体调味 品、酒类和油脂等。
2、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料
一些不稳性的敏感性物料,经微胶囊化后可免受环境 中湿度、不良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贮藏加工时的稳定 性并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金属离子——加速脂肪氧 化腐败。
植物胶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蛋白质 聚合物
阿拉伯胶、琼脂、藻酸盐和卡拉胶等; 黄原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和壳聚糖等; 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交联改性淀粉等; 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二醋酸 纤维素等; 明胶、酪蛋白、玉米蛋白和大豆蛋白等; 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苯乙烯等;
蜡与类脂物 石蜡、蜂蜡、硬脂酸和甘油酸酯等。
甜味剂
甜味素、甜菊苷、甘草甜素和二氢查尔酮等;
酸味剂
柠檬酸、酒石酸、乳酸、磷酸和醋酸等
防腐剂
山梨酸和苯甲酸钠等;
酶制剂
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维生素酶等;
香精香油
桔子香精、柠檬香精、樱桃香精、薄荷油和冬青油等;
其他
焦糖色素和酱油等
3、壁材(膜材、包囊材料、成膜材料)
选择壁材的基本原则
——能与心材相配伍但不发生化学反应,能满足食品工业 的卫生要求,同时还应具备适当的渗透压、吸湿性、溶解性 和稳定性等。
(八)挤压法与锐孔法微胶囊造粒技术
固化反应非常快) 锐孔法:(固化反应非常快)必须使 含有心材的聚合物溶液, 含有心材的聚合物溶液,在加到固化 剂中之前预先通过锐孔成型。 剂中之前预先通过锐孔成型。
• 藻酸钠溶液是最常用的壁材聚合物
• CaCl2溶液是最常用的固化溶液
八、挤压法与锐孔法 微胶囊造粒技术
制作单位:B2—604
(一)挤压法
挤压实现造粒 • 挤压法:通过挤压实现造粒。 挤压法:通过挤压实现造粒。
最早成功应用在香精上, 最早成功应用在香精上, 现在还有Vc…… 现在还有 优点:产品的货架期大都可以超 过2年
压力反应器 压力反应器
挤压模头 异丙醇浴
(壁材溶液
凝溶液
凝固液
心材
膜
内盘 旋转器 胶囊
微胶囊产品参数:
• 直径0.5mm • 壁厚10~15mm
外管的转速 胶囊的大小 聚合物液 体的流速
同:通过模头(锐孔)在压力下成型
挤压法
造粒二次成型
异
锐孔法
造粒一 造粒一次成型
食品的微胶囊造粒技术
色素的微胶囊化
将色素包覆在微胶囊中,可以防止色 素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降解,保持 食品颜色鲜艳。
营养强化剂的微胶囊化
维生素的微胶囊化
将维生素包覆在微胶囊中,可以保护维生素不被氧化,同时控制 其在食品中的释放速度,提高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
矿物质的微胶囊化
将矿物质包覆在微胶囊中,可以提高矿物质的稳定性,使其在加工 和储存过程中不易损失,同时提高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增加食品安全性
微胶囊技术可以掩盖食品中的不良味道或气味,提高食品的接受度, 同时还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的载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降低生产成本
微胶囊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挑战
技术难度高
微胶囊造粒技术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参数, 如颗粒大小、壁材选择、工艺条件等,
以达到最佳效果。
食品的微胶囊造粒技术
目录
• 引言 •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原理 • 微胶囊造粒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微胶囊造粒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食品加 工技术,通过将食品成分或活性物质 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以改善食品的 品质、口感、稳定性及延长保质期。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 品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 美味的食品选择。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定义
01
微胶囊造粒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 化学手段,将一种或多种物质包 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形成微小颗 粒的技术。
02
这些微胶囊通常由天然或合成的 高分子材料制成,直径通常在微 米级别,可以包含液体、固体或 气体。
微胶囊造粒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微胶囊造粒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广泛应 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品质和稳定性, 以及延长保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微胶囊的释放
释放方法 (1)即刻释放 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如加压、揉破、毁形或摩 擦)、加热下燃烧或融化方法以及采用化学方法(如酶 的作用、溶剂及水的溶解、萃取等)。在芯材中掺入膨 胀剂或应用放电或磁力的电磁方法也可使即刻释放。 (2)逐渐释放 在环境中芯材缓慢释放出来,一般不需要外加 条件。医药、化肥等一般常要求缓慢释放,以提高作用 效果。
二:微胶囊造粒的概念及原理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 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它能够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隔绝, 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 防止营养物质的损失与破坏。 微胶囊颗粒的大小一般都在 5~ 200µm 范围内,在某 些应用中,这个范围可以扩大到 0.25 ~ 1000 µm 。 当胶囊粒子小于 5µm时,因布朗运动加剧而很难收 集。而当粒度超过 300µm时,其表面静电摩擦系数 会突然减少,从而失去微胶囊的作用。微胶囊的壁厚 度通常在0.2~ 10µm 范围内。
优缺点: (1)优点
①适于热敏性物料的造粒,因为物料表面的水分蒸发带走 热量,使得物料温度始终较低; ②工艺简单,可实现连续化操作,生产能力大; (2)缺点 ①包裹率低,芯材可能附着在颗粒的表面; ②设备造价高,耗能大。
喷雾干燥能耗较大,一般情况下,热效率为30%~50%, 若要提高效率,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 提高进风温度以及利用排风的温度预热进风。
一:喷雾干燥法
喷雾微胶囊造粒的原理 调制由芯材和壁材组成的胶囊化溶液(又称为初始 溶液),使芯材分散在己液化的壁材中混合均匀,并将此 混合物经雾化器雾化成小液滴,此小液滴的基本要求是壁 材必需包裹住芯材 (即已形成湿微胶囊)。然后,在喷雾 干操室内使之与热气流直接接触,使溶解壁材的溶剂瞬间 蒸发除去,促使壁膜的形成与固化,最终形成一种颗粒粉 末状的微胶囊产品。
农产品的微胶囊造粒原理及技术
一:引言
二:什么是微胶囊?
三:微胶囊有什么组成?
四:微胶囊有什么作用?
五:怎么才能制成微胶囊?
六:微胶囊怎么起作用?
七:微胶囊造粒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有什么 应用?
一:引言
高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 先进程度和发展水平。在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中, 90%以上的商品都采用了高新技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 用于农产品领域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速 冻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冷冻浓缩 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膨化技术,挤压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微电子技术,微胶囊技术,高压加工 技术,特征红外干燥技术,新型贮运保鲜技术等。这些 高新技术在我国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领域都逐步推 广,得到胶囊化可以达到缓释、延长防腐作用时间、减小 对人毒性的目的。如山梨酸的酸性对食品性能会有影响,而且长期 暴露在空气中易于氧化变色。采用硬化油脂为壁材形成微胶囊后, 既可避免山梨酸与食品直接接触,又可利用微胶囊的缓释作用,缓 慢释放出防腐剂起到杀菌作用。又如乙醇在低pH值条件下,即使量 很低也有很好的防腐效果。例如6%浓度的乙醇配合乳酸、磷酸等和 一种天然物质相互间的协同作用可以起到与70%浓度乙醇或3%浓度 过氧化氢相同的防腐杀菌效果。将这些物质微胶囊化,附在食品包 装内,其缓慢释放的蒸汽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而且对人体无任何毒 害作用。
6:在稻米加工中的应用
三:空气悬浮法
原理: 当空气气流速度u界于临界流态化速度umf和悬 浮速度ut之间时,固体芯材颗粒在流化床所产生的湍动 空气流中剧烈翻滚运动,这时往这些作悬浮运动的芯材 颗粒外表面喷射预先调制好的壁材溶液使芯材表画湿润 (即包囊)。之后,芯材表面的成膜溶液逐渐被空气流所 干燥,(若采用加热空气则有助于加速囊膜的干燥),形 成了一定厚度的薄膜,从而完成芯材的包囊与固化过程。
释放机理: (1)活性芯材物质通过囊壁膜的扩散释放。芯材通 过囊壁膜上的微孔、裂缝或者半透膜进行扩散出来。 (2)用外压或内压使囊壁膜破裂释放出芯材。 (3)浸渍或加热等方法使囊壁膜溶解或降解而释放 出芯材。这种释放机理对食品工业来说,在许多方面 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如对一些用在焙烤食品中的微胶 囊化香料或者酸味剂来说,就是利用在一定温度下囊 壁的熔化而释放出芯材来发挥作用。另外,对于一些 本身具有异味的营养物质来说,需制成在口中溶解而 能在肠胃中溶解吸收的胶囊产品,要靠肠胃中的酶溶 解囊壁而释放芯材。
5:在糖果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可应用于糖果的调色,调香,调味以及糖果的营养强化 和品质改善。糖果生产中的天然使用色素,香精,营养强化剂等物 质极易分解,利用喷雾干燥等方法将其微胶囊化以确定产品质量的 稳定。常用的壁材有水溶性食用胶,环状糊精,纤维素衍生物,明 胶,酪蛋白等物质,用此法生产的糖果颜色鲜亮持久,产品或假期 长。
四:分子包囊法
原理: 分子包囊法又叫包接络合法。利用环糊精做 壁材,圆台形,亲水基团在外,中心为疏基团,中间的 非极性腔可与许多物质形成包接络合物,包住芯材。芯 材含量6-15%,在口腔的温度、湿度下芯材易释放。成本 低,芯材为非极性。
五:辐射包裹法
原理: 以聚乙烯醇或明胶为壁材,利用γ-射线、x射线或电子束进行辐射后使壁材在乳浊液状态发生交联, 形成微胶囊,然后将微胶囊浸泡于芯材水溶液中吸收芯 材,待干燥后成为微胶囊。
二:喷雾凝冻法(冷喷技术)
1、基本原理 将壁材加热至熔融的液体状态,加入芯材 调成胶囊化熔融液并混合均匀,然后使用雾化器形成 熔融状微胶囊细颗粒,通过冷凝的方法使壁材固化成 固体颗粒。 2、冷喷技术(喷雾冻凝法)与喷雾干燥法的比较 (1)相似之处 都是将芯材分散于液化的壁材中,利用喷雾 法进行造粒并借助外界条件使胶囊化微粒壁膜固化。 (2)不同之处 ①壁材液化方法不同,喷雾干燥法是溶解于某种溶 剂形成溶液,而喷雾凝冻法是加热成熔融的液体状; ②胶囊化微粒壁膜的固化手段不同,喷雾干燥法是 利用加热手段使溶解壁材的溶剂蒸发去除从而使壁膜 固化,而喷雾凝冻法是借助冷却或冷冻方法使熔融状 的壁膜固定。
⑧ 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醋酸和磷酸
等; ⑨ 酒类:白酒、葡萄酒和乙醇浸出液等; ⑩ 其他:焦糖色素和酱油等。
2.壁 材(成膜物质)
对一种微胶囊产品而言,选择合适的壁材非常重要,不同的壁 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物化性质。选择壁材的基本原则是: 能与心材相配合但不发生化学反应,能满足食品工业的安全卫生要 求,同时还应具备适当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稳定性等。 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都可以作为微胶囊的壁材,但目前常用的是 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 ① 植物胶:阿拉伯胶、琼脂、藻酸盐、卡拉胶等; ② 多糖:黄原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半乳糖干露聚糖和壳聚糖等; ③ 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交联改性淀粉等; ④ 蛋白质:明胶、玉米蛋白和大豆蛋白等; ⑤ 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丁基醋 酸纤维素等; ⑥ 聚合物: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酰胺等; ⑦ 蜡与类脂物:石蜡蜂蜡、硬脂酸和甘油酸酯等。
3: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与饮料工艺结合,制造微胶囊复合果蔬饮料。产品具有叶酸, 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成分。产品具有色泽明快,风味独特,营养丰 富,稳定性极佳等特点。
4: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乳制品中添加的营养物质具有不愉快的气味,其性质不稳定易分 解,影响产品质量。将这些添加物通过微胶囊技术爆麦可增强产 品的稳定性,使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无异味,不结块,泡沫均 匀细腻冲调性好,保质期长。利用此法制成的产品有果味奶粉 (包埋调味剂),姜汁奶粉包埋姜汁,保护姜汁香辛成分),可 乐奶粉(包埋香精,可乐膏剂以及磷酸),发泡奶粉(包埋柠檬 酸)等
氨基酸微胶囊
氨基酸产品往往带有些特殊的气味,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会影响 食品的风味,而且氨基酸还会与食品中含有的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 应,使食品颜色变深,这一现象在某些食品中是不希望发生的,因 此,需要把氨基酸微胶囊化。
2: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酸味剂微胶囊
酸味剂有增加风味、延长保质期的作用,但有时酸味剂会与食 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作用,使食品的风味损失、色素分解、淀 粉食品的货架期缩短。茶叶中加入酸味剂后会与茶叶中的单宁起反 应,并使茶叶褪色。将酸味剂制成微胶囊,使其与食品中其它成分 隔离,对酸敏感的成分便可不受其影响。酸味剂的微胶囊通常采用 氧化油脂、脂肪酸等蜡质材料为壁材,在食品加工的后期加入食品 中,微胶囊受热时才释放。
三:微胶囊造粒的结构组成
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称为心材(或囊心物质),外 部包囊的壁膜称为壁材(或称为包囊材料)。微胶囊 造粒(微胶囊化)就是,针对不同的心材和用途,选 用一种或几种复合壁材进行包覆。一般而言,油溶性 心材应采用水溶性壁材,而水溶性心材必须采用油溶 性壁材。
1.心 材(囊心物质)
心材可以是单一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也可以是固 液、液液、固固或气液等物质的混合体。在食品工业中, “气体”心材通常是指香精、香料之类的易挥发性的配 料或添加剂。由于心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 根据具体要求可以设计出某些特殊用途的微胶囊产品。
针对食品工业,已经使用的心材有:
① 生物活性物质:膳食纤维、活性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免疫球蛋白等;
② 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等;
③ 维生素:维生素A、B1、B2、C和E等; ④ 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钠等;
⑤ 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等;
⑥ 香精香油:桔子香精、柠檬香精、薄荷油和冬青油等; ⑦ 微生物细胞:乳酸菌、黑曲霉和酵母等;
A 心材在介质中分散; B 加入壁材; C 壁膜沉积; D 壁膜固化
① 将心材分散在微胶囊化的介质中; ② 再将壁材放入该分散体系中; ③ 通过某一种方法将壁材聚集、沉渍或包敷在已分散的心材周围; ④ 对于形成的不稳定的微胶囊进行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处理,以达到一 定的机械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