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_赵春芳
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化妆品》 2012年第23期文/孙丽丽刘月恒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
本文采用热水浸提方式进行提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银杏叶、去离子水料液比1:20、煮沸提取2h,经过脱盐浓缩,得到的提取液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因此,银杏叶水提液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关键词:银杏叶;自由基;抗氧化性银杏(Ginkgo 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属裸子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被称为“孑遗植物”。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江苏等地。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
银杏叶多糖和黄酮能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和红细胞过氧化脂质含量,具有抑制大鼠红细胞溶血及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靳菊情等[3]研究发现银杏叶多糖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也有清除作用,因而银杏叶提取液在药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多糖可溶于水,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也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故采用水提取即可分离银杏叶有效成分,且水提取的成本低,产品安全,无环境污染。
从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在保证较高提取率的前提下,选用廉价溶剂和简单的提取工艺,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银杏叶进行浸提,并采用DPPH(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和羟基自由基体系三种自由基体系对银杏叶提取液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综合开发银杏叶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营养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行业提供原料。
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和试剂银杏叶:购买于药材市场硫酸亚铁、过氧化氢、水杨酸、Tris、EDTA、邻苯三酚、EDTA、偏磷酸、DPPH(2,2-Diphenyl-1-picryhydrazyl)Sigma公司;乙酸、硫酸等。
白果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白果中蛋白质组分分析
根据蛋白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性质,可 将白果蛋白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碱溶谷 蛋白等。测定不同组分的蛋白质,了解白果蛋白的基 本组成,结合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有助于确 定目的蛋白。表 1 和图 1 表示的是白果各蛋白组分的 分布情况。
蛋白质相对提取率=
A 0 ×100%
A
A—蛋白提取液在 280 nm 处的吸光值。A0—相同 体积条件下,最大程度提取蛋白时蛋白提取液在 280 nm 处的吸光值。 1.4.3.2 单因子试验分析浸提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按照正交试验确定的提取条件,在 6 h 内,分 1、2、3 和 4 次分别提取盐溶蛋白,并计算其提取率。 1.4.4 硫酸铵分段盐析白果盐溶蛋白的研究 采用 硫酸铵分段盐析[5],可得到 6~10 个分级沉淀部分。 绘制典型的盐析曲线。 1.4.5 白果清蛋白、球蛋白和盐溶蛋白的化学成分分 析 氨基酸组成采用日立 835-50 型氨基酸自动分析 仪测定[6] ,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6] ,核酸含 量的测定采用定磷法[7]。
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10):1537-154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白果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 文,谢笔钧,王 益,杨尔宁,罗 锐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 选用江苏省泰兴市大佛指白果为原料,采用盐溶和盐析的方法,从白果中分离制备出清蛋白(GAP)、 球蛋白(GGP)和盐溶蛋白(GSP)。白果蛋白中以清蛋白和球蛋白为主,醇溶蛋白、碱溶蛋白和复合蛋白含量很少。 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制得的 GAP、GGP 和 GSP 中以 GAP 的蛋白质纯度高,氨基酸组成丰富、合理,属于优质蛋白质。 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GAP 的抗氧化活性远高于 GGP。 关键词:白果;盐溶;盐析;清蛋白;抗氧化
银杏果实(白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银杏果实(白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分析作者:吴海霞田志芳来源:《江苏农业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以银杏(Ginkgo biloba L.)果实(白果)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白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白果多糖的抑菌活性。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探讨液料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白果多糖得率的影响,从而建立白果多糖的提取工艺模型,得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合牛津杯法及二倍稀释法,分析白果多糖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结果表明,白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如下:液料比45 ml∶1 g,95 ℃浸提3.0 h,在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9.67%。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白果多糖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活性最强,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2.50 mg/ml;白果多糖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活性也较强,当白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5.00 mg/ml时,抑菌圈直径约为2.25 cm;白果多糖对真菌几乎无抑制活性,因而不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关键词:银杏果实(白果);多糖;响应面分析;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S792.9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40(2020)06-1551-08Abstract:Ginkgo biloba seed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the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s were optimized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studied.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was used as the index,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RSM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iquid-to-sol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ons were obtaine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were analyzed by Oxford cup method and double dilu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ons were as follows:liquid-to-solid ratio 45∶1(ml/g), extraction temperature 95 ℃ and extraction time 3.0 h. Under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was 19.67%. The results of antibacterial test indicated that polysaccharide from Ginkgo biloba seed showed the stronges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Bacillus subtilis, and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was 2.50 mg/ml. The polysaccharide from Ginkgo biloba seed also ha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Wh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olysaccharide was 15.00 mg/ml, the antibacterial diameter was 2.25 cm. But the polysaccharide has no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fungi and has no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activity.Key words:Ginkgo biloba L. fruit(Ginkgo biloba seed);polysaccharide;response surface method;antibacterial activity銀杏(Ginkgo biloba L.)的果实俗称白果,又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1]。
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功能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功能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摘要:银杏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在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用途极为广泛。
银杏活性成分提取物及其制剂是近代植物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
文章综述了银杏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菌、抗毒性,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调节血糖和血脂,改善肝功能,抗衰老、免疫调节、抗肿瘤,改善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药理功能,并简述了其主要活性成分银杏黄酮类、银杏萜类、多糖类、蛋白质类等现有的提取工艺,最后对银杏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银杏形态特征药理功能提取工艺主要成分展望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银杏最重要的提取物是银杏内酯与黄酮醇。
银杏内酯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黄酮醇则能扩张血管、消除自由基、防止动脉硬化等。
除此之外,银杏提取物还能消除人体自由基、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防止老年斑、护肤、美容、光泽皮肤等。
银杏的药理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和止血作用;对心肌功能及心肌梗塞的作用;对血管的作用;对大脑的保护作用;对耳、眼的作用;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休克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污染侵害物质的作用;对生殖系统的作用;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保护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银杏提取物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份,主要成份包括黄酮类、银杏多糖、银杏内酯,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活性成份在机体内的功用越来越明了。
经临床医学证明,银杏叶提取液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功能,清除体内超氧离子,预防肿瘤的发生,升高磷脂,降低高血压等作用[1]。
以下综述了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功能及其提取工艺,以期为银杏提取物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银杏叶提取物(GBE)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及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对银杏叶的药用、保健等综合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就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其质量控制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银杏叶的化学成分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已从银杏叶中分离出大量的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其中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内酯,此外还有有机酸、烷基酚和烷基酚酸、甾体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
1.1EGb761的化学组成GBE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国际上标准银杏叶提取物是按德国Schwabe专利工艺生产的EGb761,其中黄酮含量为24%,萜内酯为6%,白果酸小于0.0005%,原花青素类7.0%,羧酸类成分13.0%,儿茶素类2.0%,非黄酮苷类20%,高分子化合物4.0%,无机物5.0%,水分溶剂3.0%,其他3.0%。
提取物的各种成分是一个整体中有机的组成部分,EGb761的药理作用是各种相对固定组成的各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2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目前比较公认的GBE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而它们在叶中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和植株性别差异会有较大变化。
苑可武等[1]测定了北京地区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认为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在4月份为最高,8月份时居次;同时发现大部分时期内以槲皮素为主而异鼠李素比例相对一直较小。
南京大学药物研究所对银杏叶中黄酮苷与萜类内酯含量分别进行研究[2,3],结果发现黄酮苷含量以5月份为最高,以后逐月降低,雄性植株叶中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雌性植株;而同株银杏树叶中萜类内酯含量随季节变化规律与黄酮苷相异,同时发现雌性植株叶子中内酯含量明显高于雄性植株,分别为0.22%,0.09%。
这一发现为我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比较各地测定的银杏叶总内酯及黄酮苷含量,结果相差较大,除各自测定的方法的准确度或系统误差外,银杏总内酯与黄酮苷是否与各地的土壤、气候、环境及银杏树的性别、树龄等因素相关,还需做大量实验研究和分析统计工作。
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

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
赵春芳;朱立学
【期刊名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2)004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白果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研究,并对白果研究开发领域的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白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赵春芳;朱立学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75
【相关文献】
1.地木耳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护肤功效研究 [J], 康苗苗;冯佳;李砧;谢树莲
2.红花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改善皮肤\r微循环的功效评价 [J], 聂园进泽;罗元;李欣洋;尹雅婷;易帆;孟宏
3.虎耳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效评价 [J], 张立萍;佘秋钿;范敏;游瑞云;刘琳;卢玉栋
4.虎耳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效评价 [J], 张立萍;佘秋钿;范敏;游瑞云;刘琳;卢玉栋
5.虎耳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效评价 [J], 张立萍;佘秋钿;范敏;游瑞云;刘琳;卢玉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果的特异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D OI :1 0 . 1 6 0 8 5 / j . i s s n . 1 0 0 0 — 6 6 1 3 . 2 0 1 7 — 1 2 5 6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s p e c i f i c b i o a c t i v i t y a nd p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o n o f Gi nk g o s e e d s
Gi n k g o p r o d u c t i o n, wh e r e Gi n k g o g e r m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a r e r i c h . Ho we v e r ,t h e Gi n k g o d e e p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e x t r a c t i o n,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e f f i c a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 Ch i n a i s a c o u n t r y wi t h l a r g e
化
・2 0 1 7 年第 3 6卷增 刊 1
36 6 ・
C HE MI C AL I N D US T R Y AN D E NGI NE E R I NG P R O GR E S S
白果 的特 异 生 物活 性和 药 理作 用研 究 进展
赵飒妮 ,和 法涛 ,宋烨 ,吴 茂玉 ,葛 邦 国,刘光鹏
J i n a n 2 5 0 0 1 4,S h a n d o n g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Gi n k g o b i l o b a s e e d i S o n e o f t h e me d i c i n a l a n d e d i b l e p l a n t r e s o u r c e s e n r i c h e d i n
白果内酯——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白果内酯——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研究现状白果内酯是从银杏叶中提取而得的萜类内酯的有效部位,是传统的银杏叶提取物的重要活性成分,对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较弱,但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1]。
近年研究表明,白果内酯在促进神经生长,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髓鞘以及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S-096(Z-016)-2004(Z)中,仅对银杏叶制剂中萜类内酯的总量有限制,而对白果内酯的含量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市场所售银杏叶制剂中白果内酯含量参差不齐。
而国际上一般将银杏叶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历程划分为4个时代[3],对第4代明确要求严格标示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的含量。
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内酯类成分的主要因素有产地、采叶时间、加工方式等[4]。
因此,通过控制银杏叶产地、采摘时间及加工方式等可提高银杏叶制剂中白果内酯含量。
本文就白果内酯的作用机制、质量控制标准及含量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1 白果内酯神经保护机制1.1 白果内酯保护线粒体功能Janssens等[5]认为,白果内酯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中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oe,ATP)含量的降低,这一作用可能与细胞呼吸功能增强有关,体外试验发现,大鼠口服白果内酯增加了从肝分离出来的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g control ratio,RCR)。
由此可推断,由于局部缺血可发生氧化磷酸化(0XPH0S)的解偶联作用,白果内酯能抵抗缺氧引起的ATP降低,只要存在氧气,就能保存线粒体,重新生成ATP。
从采用白果内酯处理大鼠体内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可以进一步观察到,这一类萜可保护线粒体免于安米妥引起的(OXPHOS的)复合物I的抑制,以及抗霉素A或粘噻唑引起的复合物III的抑制。
1.2 白果内酯与细胞存活Ahlemeyer等[6]发现,采用白果内酯(1μM)、银杏内酯B(10 μM)和银杏内酯J(100μM),可将因24 h失血清凋亡小鸡胚胎神经元上升现象降低到控制水平。
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_赵春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2(4):67~70,2009J ournal of Zhongkai Un i ver sit y of A gricult ure and Eng i neering文章编号:1674-5663(2009)04-0067-04收稿日期:2009-07-01作者简介:赵春芳(1985-),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E m ai:l z hu li xue @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赵春芳,朱立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白果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研究,并对白果研究开发领域的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白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白果;活性成分提取;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O 175 文献标识码:AR evie w of co m ponent extracti ng and appli cati on of gi nkgo seedZ HAO Chun fang ,Z HU L i xue(Co lleg e o fM echanica&l Electrical Eng i neer i ng ,Zhongka iU n i versity o fA g ricu lture and Eng i nee ri ng ,G uangzhou 510225,Chi na)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 f g i n ko seed had been rev i e w ed at firs,t incl u ding the active co m ponen ts extrati n g m ethods and bio l o g ica l activ ities study i n g .M oreover ,t h e developm ent trendeny of theresearch w as proposed to e m phasis the study focus in future .So m e po ssible processi n g approaches ofg i n ko w ere put for w ard in t h is paper at las,t w hich w ou ld g i v e a sc ience basic for the deve lopm en.tK ey w ords :g i n kgo seed ;acti v e co m ponents ex tracting ;b i o log ical acti v ity银杏(G inkgo b iloba L .)是我国的古老珍贵树种之一,为一科一属一种的特殊植物,其果实为白果,又称银杏或银杏果.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生产白果,中国是其起源和分布的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杏人工栽培量的不断扩大,其资源量现在占世界总量的70%,居世界首位[1].据介绍,白果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当作养生延年的上品,其药用价值早在元代 日用本草 中有即记载,明朝初年将白果列为中药,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中医认为,白果具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等功效,临床用于补虚扶衰,止咳平喘,涩精固元等.白果的药用价值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得到了公认,国际上对白果的关注也日渐增多.近十几年来,开展了对其化学组成、活性成分及药用机理的研究[2].1 白果的活性成分根测定,白果干燥果仁中,主要含淀粉(63%)、粗蛋白(13%)、粗脂肪(2 8%)、蔗糖(5 2%)、蔗糖(5 2%)、还原糖(1 1%)、核蛋白(0 26%)、矿物质(3 0%)、粗纤维(1 2%)[3],另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B l 、B2、C 、D 和胡萝卜素、尼克酸、核黄素以及磷、钾、钙、镁、铁等25种微量元素[4],并含有赤霉素、类细胞激动素以及两种核糖核酸酶等[5].1 1 白果蛋白1 1 1 白果清蛋白 白果清蛋白(G i n kgo albu m i n prote i n ,GAP)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水溶性蛋白提取物,具有较好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活性[6 8],能够促进血清溶血素的形成,提高造血能力及体内免疫功能.GAP 具有较好的体外清除活性氧(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保护DNA 损伤的活性,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50%左右,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在80%以上[7].GAP 还含有质量分数2 5%左右的半胱氨酸,因此具有较多的巯基,从而表现出类似于保护蛋白的抗氧化机制[9].为提高其生物活性,采用酶解法,可使其抗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试验表明,GAP 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自然衰老小鼠及半乳糖亚急性致衰老模型小鼠的衰老过程[6],显著增强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10],较全面地恢复68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第22卷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11],还能抑制体内S180实体瘤和体外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体外清除 OH及氧自由基的能力[12].白果清蛋白提取物(G inkgo al b u m i n extrac,t GAE)能抗辐射损伤,恢复小鼠免疫机能、延缓死亡[13].除了GAP外,白果蛋白中还有球蛋白(G i n kgo g l o bulins prote i n,GGP)及少量的醇溶蛋白、碱溶蛋白和复合蛋白,但纯度较高的是GAP,且它的抗氧化活性(抗羟基自由基)远高于GGP[6].GAP、GGP 和盐溶蛋白(G i n kgo so l u b le pro tein,GSP)的氨基酸组成丰富、合理,必需氨基酸分别高达质量分数35 0%、34 5%和33 4%,并且都属于优质蛋白,利于人体消化、吸收.邓乾春等[13]还发现一种在GAP 中占主要级分的新蛋白,命名为GAPIIa,其分子质量为29248u.此外,银杏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14],游离氨基酸总量达0 8~1 0g/100g,尤以组氨酸含量最高[15].1 12 白果抗真菌蛋白 白果抗真菌蛋白在2000年被发现,被命名为G inkb ilob i n,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v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C o p rinus co m atus)和大肠杆菌(E scherichia coli)表现出温和的抗菌作用,其活性可以抑制H I V 1逆转录酶和小鼠脾细胞的增殖[16].牛卫宁等[17]发现白果中含有一种单链抗真菌蛋白,分子质量为13kD,与美洲云杉(P icea alba L i n k)的胚胎丰富蛋白N-末端序列标记相似,对各种真菌感染的病变具有强大的抗真菌活性,包括灰霉病菌(B otry tis ci n erea)、花生褐斑病菌(M ycos phaere lla arachi d icola)、立枯丝核菌(R hizocn i a solani)、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 p orum),瓜类炭疽病菌(C olleto trichum orb iculare)和小麦全蚀病菌(G aeum anno my ces gram inis).Sa w ano等[18]研究发现这种单链抗真菌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丙氨酸和组氨酸,但缺乏半胱氨酸.它可以抑制某些真菌(棉枯萎病菌,里氏木霉(Trichoder ma reesei)和白色念珠菌(Cand i d a albicans)),但并未对大肠杆菌产生抑菌作用,而对天冬氨酸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此外,这种蛋白是作为前体蛋白而合成并被分泌到细胞外.1 1 3 白果11S贮藏蛋白 Arahira等[19]发现银杏种子的提取物11S贮藏蛋白可以具体水解 Asn248 Asn249.对11S贮藏蛋白进行生化分子水平研究,单晶衍射发现:其在一个不对称单位内存在6个原体[20].1 1 4 白果中分离得到蛋白酶抑制剂 Yoriko等[21]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得到一种9kD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天冬氨酸蛋白酶的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有不完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这种蛋白是作为前体蛋白而合成的,并会被分泌到细胞外,其基因表达仅在种子,而不是在茎,叶和根,表明该蛋白参与了种子发育或发芽.该蛋白抑制剂与其他植物物种的 型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 LTP1)存在约40%的同源性.该蛋白质抑制剂具有脂质转移活性和脂质结合活性,但是它没有任何抗真菌药和抗菌活性,脯氨酸79在银杏nsLTP1的脂质转移和结合活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 2 白果油白果中的油脂质量分数为4 32%~7 58%[22].白果油是一种不饱和度很高的油脂,总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87 86%~91%,其中绝大部分是油酸和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71 8%~75%[23 24].亚油酸在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癌细胞培养物也具有毒杀作用[25],从而赋予了白果油的功能性作用.白果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26],1kg白果油含有610m g维生素E[24],这使白果油具有了抗氧化、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延长循环系统中血红细胞寿命的作用[26].白果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一直未见报到,直到2008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进行了银杏果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研究[27].在使用人肝癌细胞(喉癌G2期)和体内小鼠喂养试验的过程中,马萨诸塞州大学对4种银杏制剂(整个坚果、白果甲醇提取物、白果脂溶性组分及白果水溶性组分)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些制剂可通过调节载脂蛋白B的分泌和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来调节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表明整个坚果能减少肝脏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血清胆固醇,脂溶性成分能降低肝脏胆固醇,而水溶性部分可能有助于提高血清胆固醇.认为银杏果脂溶性成分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1 3 银杏酸银杏酸主要指羟基酚和羟基酚酸类化合物,已知的银杏酸主要有白果酸(G i n kgo lic ac i d)、氢化白果酸(H ydrog i n kgo li c ac i d)、氢化白果亚酸(H ydrog i n kgo li n ic acid)和白果新酸(G i n kgoneo lic ac i d)[2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白果中含有5种银杏酸:C15 1、C17 2、C15 0和C17 1的2种同分异构体[29].银杏酸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作用,可以抑菌杀虫,也是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的主要毒性物质,常用来治疗痤疮[30].特别是白果酸,能抑制结核杆菌(My cobecterium tuberculosis)生长,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1].白果中银杏酸含量达200m g/kg[29],超过了德国规定银杏提取物银杏酸小于5m g/kg标准[32].1 4 白果多糖及甘露糖苷酶初步研究发现,银杏白果多糖与银杏叶多糖、银杏外种皮多糖显著不同,是由D-甘露糖组成的单一均匀的水溶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 86 105,从白果中分离的得率为0 87%[33].W oo 等[34]研究发现银杏种子中的 -甘露糖苷酶分子量估计为120kDa ,其 -甘露寡聚结构可能具有功能性.科研人员发现钴离子影响 -甘露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的调控,银杏 -甘露糖苷酶不但在植物细胞的生长中能产生断裂的高甘露糖型含氮聚糖,而且也可能参与降解高甘露糖型无氮聚糖[35].1 5 白果色素与果壳纤维白果含大量类胡萝卜素,其总量约为489 g /100g ,以叶黄质为主,其次为 -胡萝卜素和 -胡萝卜素[36 37]. -胡萝卜素是一种极有效的脂质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和抗白内障等保健功能[38],可能是白果的功能性因素之一.白果壳富含纤维,王秀丽等[39 40]利用其壳纤维制备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该膳食纤维在酸性条件下对NO -2有较强的吸附作用,pH 越低其吸附作用越强,pH =2时最强.在p H =6 0条件下对胆酸钠具有明显吸附作用.1 6 其他提取物研究姚迪等[41]的实验证明白果注射液可降低哮喘小鼠过敏反应血清中I L 4、I L 5的水平,对II 型辅助性T 淋巴细胞有一定作用.H ori 等[42]发现银杏中存在支原体(My cop las m a ),其提取物作为药物与血清混合有稀释作用,这导致了服用者出现呕吐和抽搐的病症.2 白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应用研究趋势2 1 确定目标蛋白,探明生物功能活性目前,国内关于白果蛋白的研究着重于白果清蛋白,而且其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辐射活性已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明清蛋白的其他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深入开发全新的白果活性蛋白种类,如蛋白酶抑制剂等,不但利于全面开发白果蛋白,也为食品工业、美容、保健和医药领域提供了功能性组分的理论基础.2 2 开发功能性油脂,发挥营养保健作用白果油不饱和度高,富含维生素E 及胡萝卜素,具有降血脂、抗癌、抗氧化、保护视力等功效,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的功能性油脂.因此,工业化生产高附加值、高品质的银杏油,不但可发挥营养保健作用,也有助于银杏油的综合、无毒和高效利用.2 3 控制银杏酸含量,保障银杏提取物安全国内外对银杏提取物中的银杏酸都有控制指标,白果中银杏酸含量大大超过国际限量标准.因此,有必要建立白果及其产品中银杏酸的分析方法,为白果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2 4 开发功能性多糖,深入药理研究白果多糖为一种水溶性植物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目前为止,国内学者从白果中分离得到白果多糖,但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成分只进行了初步分析,尚未针对其可能具有的免疫调节功能、抗肿瘤功效及抗衰老活性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功能性多糖的研究将为白果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3 结语白果延年益寿,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具有调节作用,对皮肤科疾病疗效甚佳,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高档果品.现代研究发现,白果还具有抗肿瘤、抗癌、抗菌、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能力、提高造血功能、影响脂质代谢等作用,其活性成分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及抗癌药物,其外壳能预防和治疗胆结石、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目前,国内对白果成分的提取集中在白果清蛋白、白果油、银杏酸和白果多糖等,而其作用机理侧重于保护细胞膜、淬灭自由基等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研究,对白果淀粉的功能性开发较少.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白果资源,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研究提取白果的生理活性成分,在深入研究其药物机理的基础上,开发白果蛋白制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 汪景彦.果品食疗[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69 第4期赵春芳,等: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7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第22卷[2] 黄文,谢笔钧,王益.白果的研究和开发利用[J].湖北林业科技,2002,121:41-42.[3] 粱立兴.白果在中医药中的应用[J].天然产物分离,2004,2(5):22-23.[4] 陈文英,王成章,高彩霞.白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6):6-8.[5] 何凤仁.银杏的栽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 黄文,谢笔钧,姚平,等.白果活性蛋白的抗生物氧化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2,4(2):192-194.[7] 邓乾春,陈春艳,潘雪梅.白果活性蛋白的酶法水解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155-159.[8] 黄文,谢笔钧,凌志群,等.白果蛋白抗氧化研究[J].食品科学(增刊),2002,23(6):144-148.[9] 邓乾春,陈春艳,田斌强.化学发光法测定白果白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中草药,2007,38(5):685-690.[10]邓乾春,黄文,谢笔钧.白果清蛋白抑制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营养学报,2006,28(3):259-262.[11]邓乾春,段会轲,谢笔钧.白果清蛋白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调节作用[J].食品科学,2006,27(6):195-199.[12]邓乾春,陈春艳,段会轲.白果清蛋白提取物对 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5,23(6):359-365.[13]邓乾春,汪兰,吴佳,等.一种白果清蛋白的抗衰老活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3),352-357.[14]赵中,刘建国,江佩芬.银杏和银杏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41-42.[15]陈悦娇,马应丹,胡翔蕤.荧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2,19,(2):87-89.[16]WANG H X,B UN N T.G i nkb il ob i n,a novel an tifunga l pro tein from G i nkgo biloba seeds w ith sequence s i m il ar ity to e m bryo abundant pro te i n[J].B i ochem ical and B iophys i ca lR esearch Co mmunicati ons,2000,279:407-411.[17]牛卫宁,郭蔼光.银杏种仁中抗菌蛋白的纯化及性质[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45-1549.[18]SAW ANO Y,M IYAKAW A T,YAM AZAK IH.Pur ifi cation,charac teriza tion,and mo lecu l a r gene c l oning of an antifung al prote i n from G inkgo biloba seeds[J].B io l og ica l Che m i stry,2007,38:273-280.[19]ARAH I RA M,FUKA ZAWA C.G i nkgo11S seed storage pro te i n fa m ily mRNA:unusua lA sn A sn li nkage as po st translati ona lc l eavag e site[J].P lantM o l B i o,l1994,25:597-605.[20]JI N T C,CHEN Y W,HOWARD A.Pur ifi cation,cry sta llizati on and i n i tia l crysta ll og raph i c charac teriza tion o f the G inkgo biloba11S seed g lobuli n g i nnac i n[J].A cta Crystall ograph i ca Secti on F S tructural B i o l ogy and C ry sta llizati on Co mm un ica ti ons, 2008,64:641-644.[21]YOR I KO S,KEN I CH I H,TAKUYA M,et a.l P ro teinase i nhi b itor fro m g i nkgo seeds is a m e m ber o f t he plant nonspec ific li pidtransfe r pro te i n gene f am il y[J].P lant Phy si o l ogy,2008,146(4):1909-1920.[22]陈文英,王成章,高彩霞.白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6):6-8.[23]董福英,程船格,刘建华.白果中脂肪酸的GC-M S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1999,18(5):72-73.[24]邓乾春,曾常敏,田斌强.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07,32(10):76-79.[25]阮征,吴谋成,胡筱波,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3(28):55-59.[26]张焕新,臧大存,刘靖.超临界CO萃取银杏油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4-126.2[27]V ertical N e w .Scientists at U n i ve rs i ty o fM assachusetts release new da ta on food sc i ence[EB/OL].[2009-08-30]http://f ood.verticalnew /a rti c l es/2339444.ht m.l[28]王颖,盛龙生,楼凤昌.银杏总酸中有关成分的LC/DAD/AP I/M S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5):37l-374.[29]仰榴青,吴向阳,陈钧.HPLC法测定白果中银杏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6):636-639.[30]卞振环.自拟白果霜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J].皮肤病与性病,1998,20(4):38-39.[31]孟凡恩.白果酊治疗痤疮5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7):43.[32]何珺,张迪清,何照范.不同干燥条件对银杏叶中白果酸含量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4):39-40.[33]陈群,杨桂文,安利国.银杏白果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5):331-333.[34]WOO K K,M IYA ZAK I M,HARA S.Pur ifi ca tion and character i zati on o f a Co(II) Sensiti ve alpha m annosi dase fro m G i nkgobil oba seeds[J].B i osc ience B i o techno logy and B i ochem istry,2004,68:2547-2556.[35]WOO K K,K I MURA Y.R egulati on of substrate spec ific ity o f plant a l pha m annosidase by coba lt ion:i n v itro hydro lysis ofhi gh m annose type N g l y cans by Co2+ activated G i nkgo a l pha mannosi dase[J].B i o sc i ence B i otechno l ogy and B i oche m i stry, 2005,69:1111-1119.[36]黄文,谢笔钧,王益.白果中类胡萝卜素的分析与鉴定[J].营养学报,2003,25(3):324-326.[37]陈悦娇,马应丹,周妍芳.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的 -胡萝卜素[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2):41-44.[38]黄文,谢笔钧,付勇.白果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1(4):3.[39]王秀丽,李海云,徐立.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吸附胆酸钠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33-35.的吸附作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4):559-561. [40]王秀丽,李海云.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41]姚迪,林建海,郏琴.白果对哮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2):6-7.[42]HOR I Y,FU JIS AWA M,S H I MADA K.R api d ana l ysis of4 O m et hy l py ri dox ine i n the se ru m o f patients w it h G inkgo bil oba seedpo ison i ng by i on pair hi gh perfor m ance liquid chro m atography[J].B iological&Phar maceutical Bull e ti n,2004,27:486-491.责任编辑 夏成锋。
白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要 :为研究白果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 , 实验 通过体 外培养 肝癌 B E L 7 4 0 2细胞和胰 腺癌 P A N C一1细 胞 ,
采用 5一氟 尿嘧啶 ( 5一F u )作 为阳性对 照药 , 评价 白果提取物不 同组分对肿瘤 细胞生长的作用. 在 实验 中 , 阳
性对照药 5一F u具 有较 好的抗肿瘤作 用 , 对 肝癌 B E L 7 4 0 2的 I c 。 值为 6 5 . 7 7 g / m L, 对 胰腺癌 P A N C一1细
白 果 提 取 物 抗 肿 瘤 作 用 的 研 究
孟 凡 瑞 , 刘 波 , 李 晓秀 , 刘 洋 , 孔 玉 梅 , 王 丹
( 1 . 辽宁大学 药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2 . 沈 阳 医学 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3 4 )
摘
Ab s t r a c t : T o s t u d y t h e a n t i t u mo r e f f e c t s o f Gi n k g o e x t r a c t s ,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c u l t u r e d l i v e r
d i f f e r e n t G i n k g o e x r t a c t c o mp o n e n t s w i t h 5 一f l u o r o u r a c i l( 5 一 F u)a s p o s i i t v e d r u g . I n h t e p r e s e n t
M ENG Fa n. r u i , LI U Bo , LI Xi a o . xi u , LI U Ya n g , KONG Yu. me i , W ANG Da n
一种白果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白果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7761dc42af90242a995e567.png)
专利名称:一种白果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强黎明,吕名秀,陈垒,卢奎,王梦伟,徐志伟,吕超远申请号:CN201810350327.X
申请日:20180418
公开号:CN108486201A
公开日:
201809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白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果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将白果仁干燥后粉碎,得到白果粉;白果粉依次经液氮研磨、脂肪酶‑蛋白酶酶解、灭酶后得到灭酶溶液;灭酶溶液经4000~5000r/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A,上清液A中加入絮凝剂絮凝,10000~12000r/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上清液B经浓缩干燥,得到白果生物活性多肽。
本发明通过液氮研磨的方式使白果粉细胞破碎,迫使细胞中的蛋白质溶出,然后在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下,同时酶解白果粉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在产生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的同时,降低脂肪对多肽纯度的干扰,缩短了酶解时间,反应条件温和。
申请人:河南工程学院
地址:451191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俞晓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银杏果脱皮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银杏果脱皮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5ebf3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184661.4(22)申请日 2017.11.23(71)申请人 甘肃省徽县雅龙银杏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742399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新寺村工业园区(72)发明人 吴丽雅 (51)Int.Cl.C08B 37/00(2006.01)A61P 17/00(2006.01)A61P 31/1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银杏果脱皮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果脱皮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
该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2)脱皮去核;(3)水提酶解;(4)过滤干燥。
本发明提取的银杏果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特性,可用于治疗足癣病,其治愈率可达68%以上,也可与其他治疗足癣病的药剂调和使用,而且本发明提取得到的银杏果活性成分含量较高且存在稳定,其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别为:半乳糖0.71%-0.73%、木糖0.14%-0.17%、银杏果多糖3.1%-3.5%、银杏黄酮0.15%-0.18%、银杏酸0.2mg/g-0.24mg/g、银杏内酯10.86mg/g-11.23mg/g、氢化白果酸0.061m g /g -0.067m g /g 、白果酚0.023mg/g-0.026mg/g。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7868137 A 2018.04.03C N 107868137A1.一种银杏果脱皮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如下:(1)原料预处理:将银杏果放入清洗槽中于35-40℃的流水下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带的泥土杂质,清洗完成后通入28-35℃的热风进行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20%,然后将银杏果平铺,并将重量为银杏果重量的10-15%的碳酸钠放入80目分样筛中均匀筛分于银杏果表面,完成后再将附有碳酸钠的银杏果置于通风橱内30-40h;(2)脱皮去核:将步骤(1)中于通风橱内放置完成的银杏果取出,然后置于5-10℃的流水下将其表面所附带的碳酸钠冲洗干净,冲洗完成后将其放入30-40℃的恒温水中并加入柠檬酸且其与银杏果的重量比为1-3:10-17,然后进行搅拌至柠檬酸溶解完全,然后静止10-15min后将银杏果捞出并分别用浸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纱布进行包裹,包裹完成后送入永磁筒中进行磁化除杂,磁化除杂完成后再投入上步的含有柠檬酸的恒温水中并密封放置6-8h,然后将其捞出去掉纱布并沥干水分,再送入脱皮机中进行脱皮,然后即刻转入去核机中去除银杏果核,然后收集经脱皮去核处理后的银杏果;(3)水提酶解:将步骤(2)中经脱皮去核处理后的银杏果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再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60目筛,然后放入温度为30-40℃的蒸馏水中,然后放入温度为30-40℃的蒸馏水中,蒸馏水的加入量与银杏果粉末重量比为5-8:1-3,再进行搅拌5-10min后密封且恒温浸提8-10h,浸提完成后加入稀盐酸调至溶液pH为5.0-6.0,然后加入复合酶,再放入温度为60-70℃的水浴中进行酶解60-90min,酶解完成后,将水浴温度升至100-110℃并恒温维持10-15min,然后再急骤冷却至28-30℃,得酶解产物;(4)过滤干燥:将步骤(3)得到的酶解产物搅拌3-5min,然后进行抽滤,抽滤完成后收集所得滤液并置于转速为1200-15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15min ,离心完成后再将其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时压强为3.4-6.7Pa,收集所得干燥物料再转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即得银杏果活性成分提取物。
白果的活性研究进展

白果的活性研究进展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2班摘要:本文综述了中药白果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概况.通过分别介绍白果的药理作用说明白果在医药,食品等方面具有的广泛用途。
关键词:白果活性成份药理作用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SEMEN GINKGO)。
白果于秋末种子成熟后采收。
种子为核果状,椭圆形到近球形,外种皮有白粉,熟时橙黄色。
除去肉质的外种皮,洗净,晒干,即是人们熟知、带壳的白果了。
白果以壳色黄白、种仁饱满、断面色淡黄为佳,种仁外有膜质的种皮。
作药用或食用时,须敲破外壳,取出种仁。
入药可生用或蒸(煮)熟、炒黄;食用还须除去膜质的皮和心(胚)。
白果种仁中均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不能合成或不能完全合成的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及婴儿必须的组氨酸。
且白果中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银杏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银杏醇、白果酚、五碳多糖;脂面醇瓣虞分。
【药理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1.抗菌作用:白果肉、白果汁、白果酚,尤其是白果酸体外试验时对人型结核和牛型结核有抑制作用。
白果提取物150-200mg/kg/天灌胃对感染人型结核的豚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亦有报道,白果汁、白果肉、白果酚、白果酸,在体内试验(小鼠及豚鼠的实验治疗),无显著疗效,或毒性太大。
油浸白果之果浆含有的抗菌成分对若干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作用(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炭疽、枯草、大肠、伤寒等),对结核作用极显著。
此菌成分经加热85℃则对大肠失去作用,而经100℃30分钟对结核扦菌仍有抑制性的作用。
白果的水浸液(1:2)在体外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星形奴犬氏菌等7种皮肤真菌表现为抑菌作用。
白果果肉的抗菌力较果皮强。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白果乙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呼吸道酚红排泌增加,似有祛痰作用。
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表现有微弱的松弛作用。
白果提取物

白果提取物产品名称:白果提取物Ginkgo Seed Extract 野薄荷、夜息香鸭脚子、灵眼、佛指柑,银杏、公孙树子,是银杏的种仁提取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的种子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80cm,全株有香气。
根茎匍匐。
茎直立,方形,有分枝,具倒生柔毛。
叶对生,披针形、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及腺鳞。
轮伞花序腋生;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形,外被柔毛和腺鳞,具10脉,5齿裂;花冠青紫色、淡红色或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顶端2裂,较大,雄蕊4。
小坚果卵形。
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江苏、河南、安徽、江西有大面积栽培。
采制夏、秋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3轮时,于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性味性凉,味辛。
化学成分:白果果仁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营养丰富,而且对于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带下、白浊等疾病具有良好的医用效果和食疗作用。
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和白果醇产品规格:5:1 10:1 20:1外观:棕色粉末检测方法: TLC白果提取物功效:★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
★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抗菌作用★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滋阴养颜抗衰老建议用量:建议用量1-3克包装方式:25公斤/纸板桶或铝箔袋存储条件:本品应密封遮光,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有效期: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2(4):67~70,2009J ournal of Zhongkai Un i ver sit y of A gricult ure and Eng i neering文章编号:1674-5663(2009)04-0067-04收稿日期:2009-07-01作者简介:赵春芳(1985-),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E m ai:l z hu li xue @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赵春芳,朱立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白果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研究,并对白果研究开发领域的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白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白果;活性成分提取;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O 175 文献标识码:AR evie w of co m ponent extracti ng and appli cati on of gi nkgo seedZ HAO Chun fang ,Z HU L i xue(Co lleg e o fM echanica&l Electrical Eng i neer i ng ,Zhongka iU n i versity o fA g ricu lture and Eng i nee ri ng ,G uangzhou 510225,Chi na)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 f g i n ko seed had been rev i e w ed at firs,t incl u ding the active co m ponen ts extrati n g m ethods and bio l o g ica l activ ities study i n g .M oreover ,t h e developm ent trendeny of theresearch w as proposed to e m phasis the study focus in future .So m e po ssible processi n g approaches ofg i n ko w ere put for w ard in t h is paper at las,t w hich w ou ld g i v e a sc ience basic for the deve lopm en.tK ey w ords :g i n kgo seed ;acti v e co m ponents ex tracting ;b i o log ical acti v ity银杏(G inkgo b iloba L .)是我国的古老珍贵树种之一,为一科一属一种的特殊植物,其果实为白果,又称银杏或银杏果.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生产白果,中国是其起源和分布的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杏人工栽培量的不断扩大,其资源量现在占世界总量的70%,居世界首位[1].据介绍,白果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当作养生延年的上品,其药用价值早在元代 日用本草 中有即记载,明朝初年将白果列为中药,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中医认为,白果具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等功效,临床用于补虚扶衰,止咳平喘,涩精固元等.白果的药用价值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得到了公认,国际上对白果的关注也日渐增多.近十几年来,开展了对其化学组成、活性成分及药用机理的研究[2].1 白果的活性成分根测定,白果干燥果仁中,主要含淀粉(63%)、粗蛋白(13%)、粗脂肪(2 8%)、蔗糖(5 2%)、蔗糖(5 2%)、还原糖(1 1%)、核蛋白(0 26%)、矿物质(3 0%)、粗纤维(1 2%)[3],另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B l 、B2、C 、D 和胡萝卜素、尼克酸、核黄素以及磷、钾、钙、镁、铁等25种微量元素[4],并含有赤霉素、类细胞激动素以及两种核糖核酸酶等[5].1 1 白果蛋白1 1 1 白果清蛋白 白果清蛋白(G i n kgo albu m i n prote i n ,GAP)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水溶性蛋白提取物,具有较好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活性[6 8],能够促进血清溶血素的形成,提高造血能力及体内免疫功能.GAP 具有较好的体外清除活性氧(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保护DNA 损伤的活性,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50%左右,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在80%以上[7].GAP 还含有质量分数2 5%左右的半胱氨酸,因此具有较多的巯基,从而表现出类似于保护蛋白的抗氧化机制[9].为提高其生物活性,采用酶解法,可使其抗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试验表明,GAP 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自然衰老小鼠及半乳糖亚急性致衰老模型小鼠的衰老过程[6],显著增强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10],较全面地恢复68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第22卷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11],还能抑制体内S180实体瘤和体外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体外清除 OH及氧自由基的能力[12].白果清蛋白提取物(G inkgo al b u m i n extrac,t GAE)能抗辐射损伤,恢复小鼠免疫机能、延缓死亡[13].除了GAP外,白果蛋白中还有球蛋白(G i n kgo g l o bulins prote i n,GGP)及少量的醇溶蛋白、碱溶蛋白和复合蛋白,但纯度较高的是GAP,且它的抗氧化活性(抗羟基自由基)远高于GGP[6].GAP、GGP 和盐溶蛋白(G i n kgo so l u b le pro tein,GSP)的氨基酸组成丰富、合理,必需氨基酸分别高达质量分数35 0%、34 5%和33 4%,并且都属于优质蛋白,利于人体消化、吸收.邓乾春等[13]还发现一种在GAP 中占主要级分的新蛋白,命名为GAPIIa,其分子质量为29248u.此外,银杏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14],游离氨基酸总量达0 8~1 0g/100g,尤以组氨酸含量最高[15].1 12 白果抗真菌蛋白 白果抗真菌蛋白在2000年被发现,被命名为G inkb ilob i n,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v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C o p rinus co m atus)和大肠杆菌(E scherichia coli)表现出温和的抗菌作用,其活性可以抑制H I V 1逆转录酶和小鼠脾细胞的增殖[16].牛卫宁等[17]发现白果中含有一种单链抗真菌蛋白,分子质量为13kD,与美洲云杉(P icea alba L i n k)的胚胎丰富蛋白N-末端序列标记相似,对各种真菌感染的病变具有强大的抗真菌活性,包括灰霉病菌(B otry tis ci n erea)、花生褐斑病菌(M ycos phaere lla arachi d icola)、立枯丝核菌(R hizocn i a solani)、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 p orum),瓜类炭疽病菌(C olleto trichum orb iculare)和小麦全蚀病菌(G aeum anno my ces gram inis).Sa w ano等[18]研究发现这种单链抗真菌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丙氨酸和组氨酸,但缺乏半胱氨酸.它可以抑制某些真菌(棉枯萎病菌,里氏木霉(Trichoder ma reesei)和白色念珠菌(Cand i d a albicans)),但并未对大肠杆菌产生抑菌作用,而对天冬氨酸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此外,这种蛋白是作为前体蛋白而合成并被分泌到细胞外.1 1 3 白果11S贮藏蛋白 Arahira等[19]发现银杏种子的提取物11S贮藏蛋白可以具体水解 Asn248 Asn249.对11S贮藏蛋白进行生化分子水平研究,单晶衍射发现:其在一个不对称单位内存在6个原体[20].1 1 4 白果中分离得到蛋白酶抑制剂 Yoriko等[21]从银杏种子中分离得到一种9kD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天冬氨酸蛋白酶的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有不完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这种蛋白是作为前体蛋白而合成的,并会被分泌到细胞外,其基因表达仅在种子,而不是在茎,叶和根,表明该蛋白参与了种子发育或发芽.该蛋白抑制剂与其他植物物种的 型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 LTP1)存在约40%的同源性.该蛋白质抑制剂具有脂质转移活性和脂质结合活性,但是它没有任何抗真菌药和抗菌活性,脯氨酸79在银杏nsLTP1的脂质转移和结合活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 2 白果油白果中的油脂质量分数为4 32%~7 58%[22].白果油是一种不饱和度很高的油脂,总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87 86%~91%,其中绝大部分是油酸和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71 8%~75%[23 24].亚油酸在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癌细胞培养物也具有毒杀作用[25],从而赋予了白果油的功能性作用.白果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26],1kg白果油含有610m g维生素E[24],这使白果油具有了抗氧化、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延长循环系统中血红细胞寿命的作用[26].白果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一直未见报到,直到2008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进行了银杏果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研究[27].在使用人肝癌细胞(喉癌G2期)和体内小鼠喂养试验的过程中,马萨诸塞州大学对4种银杏制剂(整个坚果、白果甲醇提取物、白果脂溶性组分及白果水溶性组分)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些制剂可通过调节载脂蛋白B的分泌和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来调节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表明整个坚果能减少肝脏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血清胆固醇,脂溶性成分能降低肝脏胆固醇,而水溶性部分可能有助于提高血清胆固醇.认为银杏果脂溶性成分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1 3 银杏酸银杏酸主要指羟基酚和羟基酚酸类化合物,已知的银杏酸主要有白果酸(G i n kgo lic ac i d)、氢化白果酸(H ydrog i n kgo li c ac i d)、氢化白果亚酸(H ydrog i n kgo li n ic acid)和白果新酸(G i n kgoneo lic ac i d)[2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白果中含有5种银杏酸:C15 1、C17 2、C15 0和C17 1的2种同分异构体[29].银杏酸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作用,可以抑菌杀虫,也是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的主要毒性物质,常用来治疗痤疮[30].特别是白果酸,能抑制结核杆菌(My cobecterium tuberculosis)生长,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1].白果中银杏酸含量达200m g/kg[29],超过了德国规定银杏提取物银杏酸小于5m g/kg标准[32].1 4 白果多糖及甘露糖苷酶初步研究发现,银杏白果多糖与银杏叶多糖、银杏外种皮多糖显著不同,是由D-甘露糖组成的单一均匀的水溶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 86 105,从白果中分离的得率为0 87%[33].W oo 等[34]研究发现银杏种子中的 -甘露糖苷酶分子量估计为120kDa ,其 -甘露寡聚结构可能具有功能性.科研人员发现钴离子影响 -甘露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的调控,银杏 -甘露糖苷酶不但在植物细胞的生长中能产生断裂的高甘露糖型含氮聚糖,而且也可能参与降解高甘露糖型无氮聚糖[35].1 5 白果色素与果壳纤维白果含大量类胡萝卜素,其总量约为489 g /100g ,以叶黄质为主,其次为 -胡萝卜素和 -胡萝卜素[36 37]. -胡萝卜素是一种极有效的脂质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和抗白内障等保健功能[38],可能是白果的功能性因素之一.白果壳富含纤维,王秀丽等[39 40]利用其壳纤维制备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该膳食纤维在酸性条件下对NO -2有较强的吸附作用,pH 越低其吸附作用越强,pH =2时最强.在p H =6 0条件下对胆酸钠具有明显吸附作用.1 6 其他提取物研究姚迪等[41]的实验证明白果注射液可降低哮喘小鼠过敏反应血清中I L 4、I L 5的水平,对II 型辅助性T 淋巴细胞有一定作用.H ori 等[42]发现银杏中存在支原体(My cop las m a ),其提取物作为药物与血清混合有稀释作用,这导致了服用者出现呕吐和抽搐的病症.2 白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应用研究趋势2 1 确定目标蛋白,探明生物功能活性目前,国内关于白果蛋白的研究着重于白果清蛋白,而且其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辐射活性已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明清蛋白的其他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深入开发全新的白果活性蛋白种类,如蛋白酶抑制剂等,不但利于全面开发白果蛋白,也为食品工业、美容、保健和医药领域提供了功能性组分的理论基础.2 2 开发功能性油脂,发挥营养保健作用白果油不饱和度高,富含维生素E 及胡萝卜素,具有降血脂、抗癌、抗氧化、保护视力等功效,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的功能性油脂.因此,工业化生产高附加值、高品质的银杏油,不但可发挥营养保健作用,也有助于银杏油的综合、无毒和高效利用.2 3 控制银杏酸含量,保障银杏提取物安全国内外对银杏提取物中的银杏酸都有控制指标,白果中银杏酸含量大大超过国际限量标准.因此,有必要建立白果及其产品中银杏酸的分析方法,为白果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2 4 开发功能性多糖,深入药理研究白果多糖为一种水溶性植物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目前为止,国内学者从白果中分离得到白果多糖,但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成分只进行了初步分析,尚未针对其可能具有的免疫调节功能、抗肿瘤功效及抗衰老活性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功能性多糖的研究将为白果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3 结语白果延年益寿,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具有调节作用,对皮肤科疾病疗效甚佳,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高档果品.现代研究发现,白果还具有抗肿瘤、抗癌、抗菌、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能力、提高造血功能、影响脂质代谢等作用,其活性成分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及抗癌药物,其外壳能预防和治疗胆结石、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目前,国内对白果成分的提取集中在白果清蛋白、白果油、银杏酸和白果多糖等,而其作用机理侧重于保护细胞膜、淬灭自由基等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研究,对白果淀粉的功能性开发较少.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白果资源,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研究提取白果的生理活性成分,在深入研究其药物机理的基础上,开发白果蛋白制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 汪景彦.果品食疗[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69 第4期赵春芳,等: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7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第22卷[2] 黄文,谢笔钧,王益.白果的研究和开发利用[J].湖北林业科技,2002,121:41-42.[3] 粱立兴.白果在中医药中的应用[J].天然产物分离,2004,2(5):22-23.[4] 陈文英,王成章,高彩霞.白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6):6-8.[5] 何凤仁.银杏的栽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 黄文,谢笔钧,姚平,等.白果活性蛋白的抗生物氧化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2,4(2):192-194.[7] 邓乾春,陈春艳,潘雪梅.白果活性蛋白的酶法水解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155-159.[8] 黄文,谢笔钧,凌志群,等.白果蛋白抗氧化研究[J].食品科学(增刊),2002,23(6):144-148.[9] 邓乾春,陈春艳,田斌强.化学发光法测定白果白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中草药,2007,38(5):685-690.[10]邓乾春,黄文,谢笔钧.白果清蛋白抑制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营养学报,2006,28(3):259-262.[11]邓乾春,段会轲,谢笔钧.白果清蛋白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调节作用[J].食品科学,2006,27(6):195-199.[12]邓乾春,陈春艳,段会轲.白果清蛋白提取物对 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5,23(6):359-365.[13]邓乾春,汪兰,吴佳,等.一种白果清蛋白的抗衰老活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3),352-357.[14]赵中,刘建国,江佩芬.银杏和银杏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41-42.[15]陈悦娇,马应丹,胡翔蕤.荧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2,19,(2):87-89.[16]WANG H X,B UN N T.G i nkb il ob i n,a novel an tifunga l pro tein from G i nkgo biloba seeds w ith sequence s i m il ar ity to e m bryo abundant pro te i n[J].B i ochem ical and B iophys i ca lR esearch Co mmunicati ons,2000,279:407-411.[17]牛卫宁,郭蔼光.银杏种仁中抗菌蛋白的纯化及性质[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45-1549.[18]SAW ANO Y,M IYAKAW A T,YAM AZAK IH.Pur ifi cation,charac teriza tion,and mo lecu l a r gene c l oning of an antifung al prote i n from G inkgo biloba seeds[J].B io l og ica l Che m i stry,2007,38:273-280.[19]ARAH I RA M,FUKA ZAWA C.G i nkgo11S seed storage pro te i n fa m ily mRNA:unusua lA sn A sn li nkage as po st translati ona lc l eavag e site[J].P lantM o l B i o,l1994,25:597-605.[20]JI N T C,CHEN Y W,HOWARD A.Pur ifi cation,cry sta llizati on and i n i tia l crysta ll og raph i c charac teriza tion o f the G inkgo biloba11S seed g lobuli n g i nnac i n[J].A cta Crystall ograph i ca Secti on F S tructural B i o l ogy and C ry sta llizati on Co mm un ica ti ons, 2008,64:641-644.[21]YOR I KO S,KEN I CH I H,TAKUYA M,et a.l P ro teinase i nhi b itor fro m g i nkgo seeds is a m e m ber o f t he plant nonspec ific li pidtransfe r pro te i n gene f am il y[J].P lant Phy si o l ogy,2008,146(4):1909-1920.[22]陈文英,王成章,高彩霞.白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6):6-8.[23]董福英,程船格,刘建华.白果中脂肪酸的GC-M S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1999,18(5):72-73.[24]邓乾春,曾常敏,田斌强.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07,32(10):76-79.[25]阮征,吴谋成,胡筱波,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3(28):55-59.[26]张焕新,臧大存,刘靖.超临界CO萃取银杏油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4-126.2[27]V ertical N e w .Scientists at U n i ve rs i ty o fM assachusetts release new da ta on food sc i ence[EB/OL].[2009-08-30]http://f ood.verticalnew /a rti c l es/2339444.ht m.l[28]王颖,盛龙生,楼凤昌.银杏总酸中有关成分的LC/DAD/AP I/M S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5):37l-374.[29]仰榴青,吴向阳,陈钧.HPLC法测定白果中银杏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6):636-639.[30]卞振环.自拟白果霜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J].皮肤病与性病,1998,20(4):38-39.[31]孟凡恩.白果酊治疗痤疮5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7):43.[32]何珺,张迪清,何照范.不同干燥条件对银杏叶中白果酸含量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4):39-40.[33]陈群,杨桂文,安利国.银杏白果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5):331-333.[34]WOO K K,M IYA ZAK I M,HARA S.Pur ifi ca tion and character i zati on o f a Co(II) Sensiti ve alpha m annosi dase fro m G i nkgobil oba seeds[J].B i osc ience B i o techno logy and B i ochem istry,2004,68:2547-2556.[35]WOO K K,K I MURA Y.R egulati on of substrate spec ific ity o f plant a l pha m annosidase by coba lt ion:i n v itro hydro lysis ofhi gh m annose type N g l y cans by Co2+ activated G i nkgo a l pha mannosi dase[J].B i o sc i ence B i otechno l ogy and B i oche m i stry, 2005,69:1111-1119.[36]黄文,谢笔钧,王益.白果中类胡萝卜素的分析与鉴定[J].营养学报,2003,25(3):324-326.[37]陈悦娇,马应丹,周妍芳.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的 -胡萝卜素[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2):41-44.[38]黄文,谢笔钧,付勇.白果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1(4):3.[39]王秀丽,李海云,徐立.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吸附胆酸钠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33-35.的吸附作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4):559-561. [40]王秀丽,李海云.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41]姚迪,林建海,郏琴.白果对哮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2):6-7.[42]HOR I Y,FU JIS AWA M,S H I MADA K.R api d ana l ysis of4 O m et hy l py ri dox ine i n the se ru m o f patients w it h G inkgo bil oba seedpo ison i ng by i on pair hi gh perfor m ance liquid chro m atography[J].B iological&Phar maceutical Bull e ti n,2004,27:486-491.责任编辑 夏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