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一、问答题(1*20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体会,包括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它的产生来源和发展,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参考解答:a、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解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和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见教材P2-3)

b、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总之,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主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与资的斗争对马主的产生提供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主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教材P4-11整理)

c、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成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

党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长期奋斗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材P11-14整理)

d、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体会:大家可结合以上基本观点,并结合教材P19-23的“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自行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坚

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观点?

参考解答:a、原理: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当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教材130-131整理)

b、怎样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观点:1、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材P132整理)

二、判断说明题(2*10分)

1、真理客观性的理解,真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

参考解答:a、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b、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

的客观性,把真理当做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教材P72整理)

2、价值规律,与供求关系的关系。

参考解答: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低于价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高于价值。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教材P147-148整理)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关系。

参考解答: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资料上面那部分生产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形式,它是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的,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流动资本是存在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上面那部分生产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形式。其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是不变资本的另一部分。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就是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价值具有不同的流通方式或周转方式。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是影响资本周转快慢因素之一,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教材P165整理,并参考百度相关资料)

2、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教材P158-159整理)

三、选择题(单选题20*2分,多选题10*2分)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两大发现、三大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及代表。

三大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两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