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东西,就要看大家能不能发掘美。如果同学们都没有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用审美的心灵去感知周围的事物,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枯燥乏味。不知道同学们读过这首诗没有,是司马煜的《春江曲》: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一位同学是这样分析的:这首诗写于什么时代呀,作者生平如何呀。他是完全按照现代文明的套路去理解这首诗。但是一首诗并不仅仅是诗本身,我们应该把诗还原为感性的现实。我读一下另一个同学的分析稿:诗像一杯茶,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蕴含的真情。作者悄悄地将内心情感消融在一个意象中,离别场景看见的只是客,作者把更广阔的意境留给读者。我们许多人说“离别”只是按文明的套路把它作为一个名词,但它暗含了过去全部人生的体验。文明使我们注意到它,但又造就了一种标签,使我们标签化,使我们遗忘了最真实的体验。这值得我们警醒。这首诗从审美观念看,不仅仅是诗本身,而是整个融入了我们生活中一个常见情节的重新浮现。不要再相信于我们的一些名流,我们的一些名师。我们习惯于做解释,“离别”是什么样的。我们做这个解释,却没有把这个解释完全作为一个感性的日常存在的一个生命的再现,所以我们的取值往往不到位。

我不知道你们看过一部电影没有,那部电影严格来说是很不好看的。有一群大兵,在块训练场上走了35天正步,这些战士为了在国庆35周年的时候,他们能够作为一个军队的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在1分13秒内走完96个正步。这部电影是什么电影?我告诉你们是张艺谋的《大阅兵》。《大阅兵》这部电影过去你们没看,也不遗憾,现在你们去看,我非常同意。因为这部电影看似非常平淡,这些大兵们,一直接受着枯燥乏味的严格训练,他们在四五十度的太阳底下一晒就是四个小时,叫耐力训练。电影拍的时候,热浪啊,飞机场啊,水泥地啊,实在是热。旁边是担架和医生,所有的首长就看他们4个小时之内能不能够站下来,能够站下来就是一个胜利。结果一个接一个战士晕倒,马上被抬走。凡是经历过站的过程,能够站稳了的就能够走入阅兵的队伍。这就是他们每天要做的事,但是这些战士用他们的阳刚之气,用他们的稳健之风——落地砸坑,演绎着军人的军威,演绎着长城的意志。当我们看他们最后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们怎么走过去,这个时候已经无所谓了。而他们如何走向天安门的过程,这个恰恰是艺术家们想告诉我们。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冉有,有一天冉有对老师说:“并不是学生不喜欢先生的仁义之道,只是学生践行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退”。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真的没有力量走到终点,你可能中途退下来,这没什么,一个人的力量有大小,不在于你是否最终到了,而在于你有没有上道的勇气,也就是有没有敢于在这个道上跋涉的过程来检验你自己。孔子这话非常好,可是孔子说:“可是你冉有却‘今汝画’”。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还没有上道就画地为牢,胆怯了,这个不可取。一个生命关键是要生命的过程,要站出来生存,要有站出来生存的勇气。至于你是否最终实现了什么,对于人生来讲已不太重要。那么这一群战士,他们是否能作为方阵的成员走向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人生的一个旅程里,他们有过一个天天砸坑、晒太阳、经受考验的过程。有这样一个过程,他们的人生就是完整的,就是美丽的,就是充满了审美感知和想象的。他们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放出光辉。这是日常的生活,可是这种日常生活中却蕴含着一种巨大的美。这部电影并不好看,因为没有美女在其中,没有那么多让我们着迷的琐碎的东西,它就是清一色的军队的阳刚之气。我们已远离这种阳刚之气太久了,我们已经对这种阳刚之气缺少了一种感知的能力。我们男性现在越来越弱,越来越雌性化。有外在条件的影响,但根本的不是这个问题,根本的是我们自身缺乏对自身的一种创造的发现。我们太容易寻找一种最终的公理性,我们太容易寻找一种极点,一个最终的结论,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在一个

过程中如何锻炼自己、考验自己。又以李素丽为例,一位普通的售票员,每天早上4:00就在丈夫的陪伴下去车站上班。有许多人满怀烦闷,心中不满,他们走上了那辆车,那辆李素丽的车子,他们带着各种不同的心理面对着一个李素丽。“你好,请扶好,请买票,请上车,欢迎再次乘坐”。当你满怀痛苦、委屈、悲痛的时候,你突然面对着的是一片灿烂的阳光,你的心突然被这样一种暖意所融化,你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原来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什么都那么冷酷,那么疲倦。这个世界变得可经风雨,向我展开了一个更加美丽的环境,使我的世界放大,我的心于是更像一只奋斗的精灵。李素丽,一个满脸都是汗水的人,天天在这个车站卖票,送人呀,扶上扶下,她为什么呀,她没有苦恼吗?她没有痛苦吗?她工资多吗?她为什么要一天到晚在这儿关心坐车的人们,你有什么可以值得悲哀的呢?你有什么痛苦可以和她相媲美的呢?我们往往是病由心发。佛教说“病由心造”。我们总是夸大我们的苦难,夸大我们的困难,人和人都是一样的,要是换一种感觉,换一种思维,你的世界就敞亮了,你的世界就充满了美丽,就充满了一切,一切!

何田大作这位日本哲学家说过一段话,值得我们记住。他说“在平凡的生活中仍能发现新鲜的感觉和喜悦的人,可以说是使自己生活富有创造性的”。要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你仍能发现新鲜的感动,你的生活本身就是有创造性的。李素丽用她的创造,创造了我的存在,我用我的感知又创造肯定了她的存在。你是我的对象,我也是你的对象;你是我的自然,我也是你的自然。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就像人和天地之间,天人合一,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下面我们要提一下什么叫审美感知,尤其是什么叫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感知。第一,就是拒绝标签化。这个话题是马斯洛讲的。什么叫标签化,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任何事物的时候,尤其是面对感性世界的时候,不要急于整理未知的事物,过早地将它分类和标签化。为什么这样呢?就是为了防止你们用一种先前的观点,把这样一种活生生的现实成规化。我再举一个与生活很贴近的例子吧!有一对大学生恋人,这位女生很不满意她的男朋友,有一天他们去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看得这个女孩禁不住地流泪,看完后女孩问她男朋友:“他们能在一起吗?他们能幸福吗?”那位男朋友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你别信,那是编的。”搞得这位女大学生哭笑不得。你们认为这位男生犯了什么毛病?他过早地将感性世界的东西标签化,马上它把进行所谓的科学概括。同学们,我们的心灵这么大,能够用逻辑概括吗?是不能的。老师指着一张卡片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老师举起一张画有鸡的图片,小朋友都说“鸡”。这位老师应该说是文明的体现者,她用的是图片。其实小孩子就真的认识什么是鸡吗?还不如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鸡拿来,给他们抱抱,不是更好吗?可是我们就习惯用卡片式的思维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标签化,遗害无穷。为了拒绝标签化,我们就必须关心、凝视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那些细节,那些感染人的细节。电视剧《过把瘾》里,王志文演一个角色,一天王志文和江珊闹别扭,他到单位去上班,心烦意乱,正在火头上,办公室里有一个同志把茶杯拿起来“滋……”喝一口,又“滋……”一下,王志文烦了说:“你烦不烦!”喝水喝那么大声,好不好?好,非常好。王志文正是心烦意乱的时候,可是生活对那个人来讲是美滋美味的。这不是形成强烈的反差吗?不让王志文心烦吗?这个细节到位,传神。生活中确定有这样的人喝水有这种习惯,可是当它作为艺术出现的时候,它很传神。对南京大屠杀你们的感知是什么样的?看到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中》里面写到:一个叫李秀英的中国妇女,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她背靠着墙,藏在地窖里,这时候进来几个日本兵欲对她不轨。这位朴实的妇女奋起反抗,宁可死在日本兵手里也不愿被侮辱。日本兵用刺刀捅她身子,割她耳朵,拔她牙齿,把她口里的牙全拔掉了。可是这个不屈的孕妇把她的一口鲜血喷向日本兵,最后终于倒在日寇刀下。当你读到这样一个悲壮的细节时,你还会对南京大屠杀、日本人血淋淋的罪恶没有记忆吗?不要更多东西,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就告诉我们南京大屠杀是人间地狱,这就是绝不用说话就可传达出的感情。毕淑敏这位女作家,一个十八岁的北京青年来到了五、六千米的高山上,当时在那个地方是没有任何生命的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