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重阳镇芦沟小学田文阳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强化的含义强化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及行为主义科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中最重要部分和基础。

30年代,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斯金纳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主动采取作用于环境(杠杆机构)的行为(如踩压),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如得到食物或水),就会重复这个行为,不利时,就会收缩、减弱以至消退停止这个行为。

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强化决定了动物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新的行为模式要练习多次才能形成,以及形成后能保持多久。

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2、强化的分类期金纳认为,有机体——人或动物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取得了好的、积极的结果,使目标实现,需要满足,就会自发重复,如果及时给予肯定、认可或奖励,这些行为就会保持、巩固,叫正强化。

比如说某个学生表现特别好老师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会让学生表现更好。

而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加行为反应概率则是负强化。

例如学生们这次作业做得都特别认真,老师为了想让这种行为继续保持而决定今天晚上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只要是强化就是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3、惩罚惩罚是指在消极性行为发生后,给予其不愉快的待遇,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尽可能少地发生。

4、自然消退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除了直接的惩罚措施外,还可以“冷处理”或“无为而治”,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强化理论对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老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将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其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

随后,我们将分析这一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强化理论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及如何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本文还将探讨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我们将对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也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主张行为是由外在的奖励和惩罚驱动的,而非内在的需求或动机。

斯金纳认为,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对行为的后果进行学习而得以塑造和改变的。

这种学习过程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即行为的结果(强化物)会影响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频率。

在斯金纳的理论中,强化物分为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

正强化物是指那些能够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奖励或刺激,如食物、赞扬等。

当某个行为被正强化物所奖励时,该行为在未来的发生频率会增加。

而负强化物则是指那些能够消除或避免不愉快刺激或惩罚的刺激,如逃避惩罚、缓解疼痛等。

当某个行为能够导致负强化物的出现时,该行为也会在未来的发生频率中增加。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还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强化: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正强化物来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而负向强化则是通过消除或避免负强化物来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

这两种强化方式在塑造和改变行为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了外在奖励和惩罚在塑造和改变行为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领域中,这一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通过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

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过度依赖外在奖励和惩罚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和适度使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1. 引言1.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简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强调个体行为是受到外部刺激和强化方式的影响,通过对行为后果的强化来增强或减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是可预测的,可以通过对强化方式的控制来引导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在强化理论中,强化可以分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分别指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影响行为的发生频率。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适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中,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强化环境,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管理班级纪律。

通过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和班级管理水平。

1.2 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在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优质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班级管理则是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在当今社会,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范班级秩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引言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强化理论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社会情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和班级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特点。

本文将探讨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概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正向强化、负向强化、惩罚和消弱等概念。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或者积极的肯定来增强某种行为,以使这种行为更加频繁地出现。

负向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的不愉快刺激或压力进行消除或减少,以增加该行为的频率。

惩罚是指通过给予惩罚或者否定的评价来减弱某种不良的行为,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消弱是指通过消除或减少对某种行为的关注和回应来减弱这种行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加强或者减弱的,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强化和惩罚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 正向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或者肯定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完成作业或者参与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来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 负向强化负向强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般不太明显,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

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并且改正后,教师可以通过减轻其责任或者给予一些便利来强化其积极的行为,使其对于良好行为有更强的记忆和体会。

3. 惩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和改进的目的。

当学生缺席、迟到、偷东西或者作弊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并让学生明白行为的后果。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本研究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探讨了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缺点和运用强化理论的注意事项。

主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中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探讨在每个阶段(婴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应用,以促进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各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

标签: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强化的概念。

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所谓一个操作得到加强,指的是某种反应受到强化,其出现的概率增加,即该操作行为更容易出现。

(2)强化的分类。

①按照强化物的性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②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

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③根据行为和强化间间隔时间分为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强化。

连续式强化是指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间隔式强化是指行为发生与强化物的出现或撤去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④强化与奖励、负强化与惩罚的关系。

斯金纳使用强化而不是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与愉快情景相联系的行为主观解释,而强化是根据可观察和测量的事件来加以讨论。

负强化不同于惩罚,前者是撤走一种负强化物,使得在此之前的行为出现概率增加,而后者是增加一种负强化物或撤离一种正强化物,引起的结果是先行行为的抑制。

2.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强化理论在婴幼儿教育阶段的应用。

婴幼儿时期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及其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一切心理特点都是在言语活动基础上存在和表现出来的。

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和促进语言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强化理论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理论,它强调通过强化积极行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新情境下,如何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改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概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认为行为是可以被塑造和改变的,而这种改变是通过对行为的强化或者弱化来实现的。

强化是指一种刺激,它会增加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

斯金纳将强化划分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正向强化是指给予奖励以增加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而负向强化是指通过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

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对行为的强化,可以增强所期望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积极强化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当学生做出优秀的表现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弱化消极行为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生的消极行为,比如不听讲、走神等。

教师可以通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对这些消极行为进行弱化。

教师可以在学生表现消极行为时,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或者消极的反馈,以此来减少这些消极行为的出现频率,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建立正向的学习环境通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正向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肯定和表扬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塑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

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一种学说。

行为主义者普遍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练习、不断反复等途径来促进学习效果的强化。

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的后起之秀,他既学习和吸收前人的思想,又超出了前人,创立了独特的行为学体系。

斯金纳是操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建构者,其强化理论更为全面和深刻。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为更好地进行学校教育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应用罗杰·斯金纳(Roger Skinner)是自动学习理论发展的知名学者,他提出了基于强化教育的模型,这一模型有助于解释和改善学习者的行为及其影响。

他的强化理论假设,行为是由后果及其关联的强度决定的。

这一理论模型分为三个基本的要素:行为反应,后果以及改变的可能性。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分析表明,正面的后果强度会激励一种行为模式,而负面强化则会压抑或释放行为。

斯金纳的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于改进学习者的行为。

在教育领域,它认为学习者会根据他们取得的行为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基于此,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正面后果(例如表扬、大力赞赏等)或弱化后果(例如责备、惩罚等)来改善学生的行为。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年龄适当)更多的反馈和支持以加强其学习和表现。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儿童的父母管教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采用积极的集中策略,以增加孩子表现良好行为的机会,以及消除不受欢迎的行为,而不是依靠惩罚。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也可用于解释心理和神经过程。

例如,它可以帮助解释抑制或取消过程,它们是指随着正面或负面的强化的增加,相关的行为的活动减少。

此外,它还可以解释痴呆患者和学习障碍患者的行为特征,即他们存在可能克服行为阻碍的能力,但受限于缺少有义务性的正面强化。

因此,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和社会领域,其目的在于改善学习者行为。

这一理论假定,学习者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强化影响,其反应结果会根据它们的行为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而发生变化。

借助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改善学习者的行为,帮助他们改善和掌握学习技能,并有助于其应对今后的生活挑战。

浅谈正强化、负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正强化、负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正强化、负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一种改善人们行为的手段,现代教学中,教师通常较多的运用正强化,在合适的条件下恰当使用负强化,这两种强化手段交替使用,将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强化法。

【关键词】正强化,负强化,教学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正强化理论,著名的小白鼠实验、操作箱原理,即在行为出现之后,伴随一种积极刺激,正强化的作用是增加行为出现的次数,比如奖励有利的行为,例如:给班级考试名列前茅的孩子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等,奖励越丰富,效果越明显。

负强化的意义则与正强化不同,如在一个班集体中,当教师期望的行为不出现时,就实施某种消极刺激,直到所期望的行为出现,才撤销这种消极刺激,即行为伴随着不良结果的去除。

负强化的作用也是增加行为出现的次数。

消除不良行为,鼓励有利的行为,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几个调皮的孩子凑一起小声讲话,无视老师所讲内容,这样既影响班级纪律也影响孩子学习的效果,这时候教师可以选择负强化的方法,如制定课堂纪律积分表,讲话一次扣一分,每次认真听讲消除一个负分,课堂中施行这一办法,不认真听讲和讲闲话的孩子每次得到负强化,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不认真参与教学活动的次数,到一定程度对学生进行提醒和适度的鼓励,毕竟负强化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

一、正强化在教学中的运用读了黄振林老师撰写的教育叙事《由棒棒糖想到的……》一文,文中,黄老师讲到:学生成绩好,老师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棒棒糖糖吃?有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学生特别爱吃,你只要给他们糖吃,他们就会认真地去读你教的学科。

文章还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不能苟同这种做法,很是替学生和老师担心和担忧。

这让我想起了大学读书的时候学的《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训练。

我想,我们不能片面地夸大一次表扬和鼓励就能塑造一个崭新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具有发散的作用,也就是说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他的反应和评价。

论斯金纳强化理论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斯金纳强化理论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斯金纳强化理论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护理教学的特点,论述了强化理论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斯金纳强化理论护理教学【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042-02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us Fredreic Skinner)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行为主义者普遍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不断重复等途径来促进个体学习。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本文旨在浅析斯金纳强化理论并从理论的高度探讨如何应用强化理论组织护理教学。

1 强化理论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基础和最重要部分。

“强化”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的一个概念,但是内涵发生了变化,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而在斯金纳强化理论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

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

凡能影响行为后果的刺激物均称为强化物,如嘉奖,罚款。

人们可利用强化物来控制人的行为,以求得行为的改造。

如果刺激物使某人感到满意,他的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如刺激物使他感到厌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

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1]。

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指当某人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某人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

根据行为和强化间隔时间,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作者:未知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4572 更新时间:2007-5-23王艳红仰恩大学学生事务部[摘要]:本文对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是希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引起教育工作者对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的重视。

由于在教育中,许多教育工作者误用强化理论,把惩罚当作一种强化手段应用在教育中,这在教育中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负作用,使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

本文介绍强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强化理论对我们的启示;阐明应用强化理论,促进学生发展;指出强化理论在应用中应注意的技术性问题。

因此,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成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

[关键字]:强化强化理论教育应用当代科学技术率领人类踏进现代社会的门槛后,教育工作者发现:“在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教师还倾向于用传统的经验型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课堂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难免在无意中造成对行为原理的滥用,有时会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

为此,应当加强对强化法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使教育工作者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避免其消极作用。

通过强化,可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健的发展。

在教育中正确运用强化理论,将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工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用强化理论,加大力度开展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就显得特别必要和重要。

一、强化理论的概述1.强化概念的提出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

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后来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进一步发展,但是内涵发生了变化。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

至今,强化概念一直是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广泛探讨研究的课题,而且已经形成一种理论体系。

浅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摘要: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强化理论在教育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概念和功能入手,分析强化强化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强化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关键词: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学校教育新行为主义代表人斯金纳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用来解释动物和人类行为,进而提出了强化理论,并将其运用推广到教学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认识不足,滥用行为主义来控制学生行为,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对学生的身心完成伤害。

因此正确认识、善于运用强化理论开展教育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一)强化的概念和含义在行为主义中,桑代克的试误说和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都曾提到过强化,但是真正地系统完整地提出强化理论的是斯金纳。

斯金纳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角度出发,赋予强化新的含义。

他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两种:由刺激引起的应答性反应和有机体自主发出的操作性反应。

巴普洛夫实验对象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而在斯金纳的实验中,实验对象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自主的,是由对后续结果的期待所引起的。

而这种期待就起一种强化。

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刺激。

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因此行为的控制可以通过强化来实现。

(二)强化的功能及分类强化的功能就是根据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修正、规范、限制和改造人的行为,使其朝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主体接受行为后果反馈,不断地调整行为,适应环境刺激。

凡事能够增加反应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做强化。

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

可以理解为有机体某种反应,随后得到外部的肯定和奖励,从而使反应出现的概率、频率和次数增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体反应产生正强化运用的事物叫做正强化物。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强化理论又叫做“行为修正激励论”。

它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新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种类型,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是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就是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

强化通过强化物发生作用,一级强化物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和水;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特权、社会地位、财富、名誉等。

强化还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在教学中前者是由教师、同学、家长、学校等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后者则是学生的自我强化,即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的强化。

强化理论在教学中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曾经在美国中小学中掀起强化教育的热潮。

教师灵活地运用强化物及强化规律,将强化理论与教学实践巧妙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行为,改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相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具人文性,教学方式方法更多样,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强化物,例如,微笑、言语的鼓励、适当的体态语言,或者小小的物质奖励等,给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正强化,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适用于语文教学的负强化方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纠正,如特级教师魏书生规定学生犯错误要写字数不等的明书,从而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强化理论的运用可以作多方面的探索。

(1)自学目标加强斯金纳认为,人类满足需要,指向目标的行为是复杂的,是由一系列单个要素组合而成的,如果把总目标规定的复杂行为过程,分解成许多步骤和小目标来完成,每完成一个小步子,实现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然后再开启下一步的目标,使每一阶段、每一步骤行为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巩固,就可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矫正和改变行为的目的。

语文教材的编写正是由课文到单元再到板块,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整体。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引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的。

在教育领域,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环境的发展,教师们在面对新的情境时需要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进行创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教学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新情境下的教学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这样的新情境下,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随着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教师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管理策略。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主张,通过对行为的积极强化可以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而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可以减少该行为的出现频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设计各种强化措施,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表扬、奖励或者其他形式的正面反馈,来强化他们的好行为和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以及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也可以通过惩罚措施来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提高他们的纪律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惩罚并不意味着严厉的处罚或者羞辱学生,而是应该采取合理的惩戒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背景,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运用强化理论来调节学生的行为和情绪。

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学习氛围。

浅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作者:李京来源:《当代旅游》2016年第07期摘要: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强化理论是他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学中强化的运用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关键词:强化理论;教师威信;效能性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兼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

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二、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中强化指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强化物向学生传递对其特定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达到增强或减弱其行为及行为发生概率的目的。

强化的原则指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一致性原则指教师对学生强化的内容、性质、标准要坚持一致,强化所提供的各种反馈信息要前后一致,避免相互矛盾。

如某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肯定性评价,而另一教师却对学生的这一行为作出否定性评价;或是某教师今天表扬了学生的这一行为,明天又批评这一行为。

如此这般,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因此,强化要坚持一致性原则。

教师首先得消除没有目的性的随心所欲的评价行为,克服不良情绪对强化的干扰。

其次,教师要保证标准和方向上的统一。

教师不能嘴上说好,行为、表情表现却是根本瞧不起;或嘴上说不好,而心理上赞赏不已并流露于言谈举止中。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概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受到外界强化和惩罚的影响,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强化是指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是指减少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斯金纳认为,通过对行为的强化和惩罚,可以达到改变和塑造个体行为的目的。

在教育领域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的管理效果。

1. 提供及时的积极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强化来增加学生表现良好的行为。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者完成作业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表扬或者奖励,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专注和努力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期望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了对行为的强化和惩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当学生遵守规则并且达到期望时,可以给予积极强化;而当学生违反规则或者未达到期望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课堂纪律和学习效果。

3. 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强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进行积极强化。

设置在线学习平台或者使用电子评分系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奖励。

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强化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1. 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了积极强化的重要性。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凝聚力。

组织各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 鼓励合作和竞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被运用在班级管理中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强化鼓励学生之间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同时也可以通过竞争性的游戏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余江敏
作者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公共教研室讲师,云南曲靖655000
出版物刊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92-94页
主题词: 心理学研究 强化理论 学生行为 教师威信 效能原则
摘要: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为行为提供信息,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情感,促成学生的自我强化.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威信和强化物的性质.教学中强化的运用应遵循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浅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Analysis of Skinnet'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school education
作者: 张全民[1,2]
作者机构: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新疆奎屯833200
出版物刊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页码: 29-30页
主题词: 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学校教育
摘要:强化理论对于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至今没有消失过,本文一方面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概念及功能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正强化与负强化在学校教育中的用途,以及怎样使教师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灵活运用它们。

另一方面,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也为我们日常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文中详细列举了程序教学法的几个方面和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三疑三探”课改应用中的思考
重阳镇芦沟小学田文阳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的含义
强化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及行为主义科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中最重要部分和基础。

30年代,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斯金纳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主动采取作用于环境(杠杆机构)的行为(如踩压),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如得到食物或水),就会重复这个行为,不利时,就会收缩、减弱以至消退停止这个行为。

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强化决定了动物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新的行为模式要练习多次才能形成,以及形成后能保持多久。

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2、强化的分类
期金纳认为,有机体——人或动物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取得了好的、积极的结果,使目标实现,需要满足,就会自发重复,如果及时给予肯定、认可或奖励,这些行为就会保持、巩固,叫正强化。

比如说某个学生表现特别好老师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会让学生表现更好。

而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加行为反应概率则是负强化。

例如学生们这次作业做得都特别认真,老师为了想让这种行为继续保持而决定今天晚上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只要是强化就是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
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3、惩罚
惩罚是指在消极性行为发生后,给予其不愉快的待遇,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尽可能少地发生。

4、自然消退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除了直接的惩罚措施外,还可以“冷处理”或“无为而治”,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强化理论对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老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老师在进行学生管理中,运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达到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强化理论在三疑三探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正强化的应用
正强化一般是也应该是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斯金纳认为儿童新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

那么老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良好的行为给以积极强化,表扬是老师进行积极强化的一种方法。

也是三疑三探课改鼓励和提倡的方法。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老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劳动,热心帮助同学,尊敬师长等等。

一旦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老师就可以给予其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用抚摸学生的头、轻抚学生的肩膀等肢体语言表示对学生的赏识与赞许。

老师的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得到极大的鼓励,容易在今后做出相应的积极行为。

而且作为老师来讲,要采用合适的表扬方式,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使用。

积极的奖励方式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

物质奖励是对学生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常用方式,这种奖励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过于依赖物质奖励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直接用物质、金钱去刺激学生,去鼓励学生,就会使学生为了小礼物去积极劳动,去帮助同学,使他们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容易导致拜金主义。

学生行为的动机往往变成是为了获得物质,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就被物质诱惑所取代了。

因此物质奖励只能暂时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行为。

若想使学生形成稳固的、长久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精神奖励也必不可少。

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奖励,单纯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无法达到最完美的强化效果,对学生的奖励要做到“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双向结合,要两手抓。

斯金纳认为,只有及时强化才能有利于某一行为的巩固与发展。

因此,当学生做出良好的行为后,要予以及时强化,否则,这种行为容易消退。

哪怕学生有一点小小的进步,老师也要给予及时强化,使
学生的良好行为进一步发展起来。

在对学生进行强化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

同时也要谨记,积极强化要恰到好处,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运用表扬和奖励过多,学生就会屡见不鲜而麻木不仁,会沾沾自喜而不思进取,最终使表扬和奖励失去意义,使积极强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负强化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果单纯使用正强化,容易使学生只看到优点而看不到缺点,从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因此适当采用负强化措施,当学生表现不好时,老师也可以不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是撤销对他原有的奖励或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感悟,从而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

例如,我班有一个同学,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课,并且作业拖拉,屡教不改,我就警告他,如果这种恶劣情形持续下去,会加重对他的批评,并且还会告诉他的家长,但是他如果能改正缺点,我会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一学月过去了,这个同学确实痛改前非,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也基本上能按时完成,本次其中考试成绩也大幅攀升,语文、数学都考到了95分以上。

我也按照约定,对他既往不咎。

并且还在班级把他作为典型进行了表扬。

3、惩罚的应用
事实上,惩罚造成的效应往往是负面的,教师应谨慎选择采用。

一方面,它只告诉人们什么不该做,却不告诉什么是该做的。

人们为逃避惩罚,有时会造成新的不良行为。

正如斯金纳所说的那样:“受
过惩罚的人,并不会就此改弦更张,充其量只不过是学会了如何免于惩罚而已。

”另一方面,过分的惩罚容易使人产生挫折感,损伤人的自尊和自信,使人背上制度的枷锁,丧失其独立性和灵活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谨慎采用惩罚的手段。

特别是青少年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富于幻想,精力旺盛,热情活泼奔放,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望强烈,观察力、理解力迅速发展,想象力、记忆力达到顶峰。

他们不再受困于经验思维的束缚,喜欢独立思考,喜欢革新创造,喜欢怀疑争论,喜欢追寻事物的根由,喜欢理性地论证问题,敢于向传统观念和旧习惯势力挑战,敢于大胆提出新的假设、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在新领域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尝试。

换句话说他们也正处于叛逆期,情绪很容易有较大的波动,老师需要记住的是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且惩罚一定要恰如其分,否则达不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对抗抵触情绪和攻击性行为。

从近几年发生的师生惨案可以得出教训,某些悲剧就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承受理解能力有关。

4、自然消退的应用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除了直接的惩罚措施外,还可以“冷处理”或“无为而治”,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当今社会,家庭离婚率居高不下,这些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在家中缺乏父爱或母爱,往往很自卑,脾气怪异,朋友很少。

还有些同学由于父母亲长时间工作、出差在外,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有时他们会故意在老师上课时违反纪
律,其目的就是吸引老师或同学的注意。

如果老师采用负强化的手段强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那就正好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不仅难以制止不良行为,相反可能强化了这种行为。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自然消退的方法,不予理睬,最后让学生自己觉得无趣而终止其行为。

当然,我们知道学生那样做的原因,也应该采取适合的方法来解决。

对于这种学生,课堂上教师们对其不予理睬,但可以在课下,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多与其沟通,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总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给我们教育事业带来很大的启示,对我县的三疑三探课改工作也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斯金纳强化理论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加以合理的运用,把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灵活、生动,帮助学生们点亮他们心中那盏美丽的灯,使他们能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