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唯识含义

合集下载

唯识论讲解白话文

唯识论讲解白话文

唯识论讲解白话文1. 哎呀,你知道唯识论吗?唯识论就像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地图呀!比如说,当你看到一朵美丽的花,你心中立刻产生了喜欢的感觉,这就是唯识在起作用啦!它告诉我们,一切外在的现象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显现。

这多神奇呀,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吗?2. 嘿,唯识论说我们的意识就像一个超级导演呢!想想看,你做的梦不就是意识导演出来的嘛。

就像我们在梦里可以经历各种奇妙的事情,在现实中,我们的意识也在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呀!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呢?3. 哇塞,唯识论可真不简单呐!它就好像是解开我们内心秘密的钥匙。

比如说,有时候你莫名地害怕某件事情,其实就是你的潜意识在作祟呀!这就像你突然闻到一种熟悉的味道,会勾起很多回忆一样,神奇吧?4. 嘿呀,唯识论其实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呢!当你懂得了它,你就能明白为啥有时候你会对一个人一见钟情啦。

那是因为你的意识里早有了某种契合的因素呀!这难道不令人着迷吗?5. 哎呀呀,唯识论讲的东西可太重要啦!好比说,你总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其实可能是你的心态影响了你的认知呢。

这就跟你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美好是一个道理呀!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呢?6. 哇哦,唯识论就像是一本神秘的魔法书。

你想想,为什么你会对某些东西特别感兴趣,而对另一些完全无感呢?这就是唯识论在起作用呀!就好像有人喜欢摇滚,有人喜欢古典音乐一样,多神奇呀!7. 嘿,唯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哟!比如说,你乐观积极,那你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

这就如同你种下了向日葵,就会收获一片灿烂呀!你还不赶紧好好研究下?8. 哎呀,唯识论说我们的记忆就像一个大仓库呢!有时候一件小事就能勾起很多回忆。

就像你看到一个旧玩具,就想起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这就是唯识的魔力呀,难道你不想知道更多吗?9. 哇,唯识论可真是高深莫测呀!但又特别吸引人。

比如你对某个人有特别的感觉,其实是你的潜意识在和你说话呢。

这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遥远但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呀!10. 嘿呀,唯识论就像是指引我们内心的明灯呀!当你了解了它,你就会明白很多以前不理解的事情。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意思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意思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1. 介绍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它包含了佛教对于现象和唯心的见解,同时也揭示了唯识的理论。

2. 一切法唯心所现一切法,即一切现象、事物,在佛教中都是由心所显现的。

这里的“心”指的是无明、贪、瞋、痴等心识,它们构成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一切法的存在和显现都是由心所决定的,而非外部世界的独立存在。

3. 唯识所变唯识,是佛教中关于心识的理论,它强调了心识的作用和变化。

唯识认为,一切法的变现取决于心识的运作,心识决定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正因如此,唯识所变的理论再次强调了一切现象的相对性和依存性。

4. 意义和启示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和相对性。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显现的,因此不应轻信和盲从。

唯识所变的理论也提醒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心识,从而减少对于世界的执著和贪念。

5. 总结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它指出了一切法的依存性和相对性,提醒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和相对性。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如何理解一切法唯心所现一切法唯心所现这一概念,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我们的心所显现出来的。

这里的“心”包括了我们的感知、认知、情绪等心理活动,它是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和体验的基础。

一切法的存在和显现都是由心所决定的。

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世界的相对性和依存性。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非绝对存在,而是受到我们心识的影响而显现出来的。

不能轻信和盲从,需要通过修行和思考来认知世界的真实面貌。

那么,如何理解一切法唯心所现呢?我们要明白一切法并非自有之法,而是依赖于心识的显现。

没有心识的参与和感知,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正是因为心识的介入,我们才能感知和认知到世界上的一切。

一切法的显现具有相对性和依存性。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佛学里面讲的“唯识”是什么?

佛学里面讲的“唯识”是什么?

佛学中的唯识是什么意思
梵语、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

识者心之别名,所谓唯识,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

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

译为: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

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达摩付与禅宗二祖印证心传的楞伽经中就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话。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和唯识义之异同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和唯识义之异同

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胡晓光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律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阻竟无先生说:“一切法(事物)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可见中观的性空与唯识的无我是略有区别的。

过去,有一些中国佛教学者误解佛教两宗的差异所在,认为中观是性宗,唯识是相宗。

性是不变义,体义、本质义;相是现象义。

本质与现象是事物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方面,本不可分离。

说中观从性上立宗,说唯识从相上立宗是不符合逻辑的。

印度佛教义学都是在认识论这个层面立说的,不同于中国佛教义学是从本体论这个层面建立思想体系。

中国佛学者讲真如缘起论,或说性具、或说性起、或说性觉,所以中国佛教才可称为性宗。

印度佛教不存在这个概念的。

从现代哲学的纬度看,中观属于哲学思维学,唯识属于科学思维学。

中观学从理性思维的判断性质—亡来破斥形而上学观念,张扬辩证法精神;唯识学从反思理性思维本性上,来揭示和亲证心思的实相,表现出理智与直觉的有机统一性。

中观与唯识不但学系不同,学理也是不同的。

有宗在建立自宗的理论体系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

首先是建立法相义,而后建立唯识义。

法相义所及内容是五法三自性,唯识义所及内容是八识二无我。

对于法相与唯识是一是异,近代存有三个著名论点。

一是欧阳竟无先生,主张“法相法性是一种学,唯识法相是两种学,约教相说法相,约观心说唯识”;二是太虚大师,主张“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三是印顺法师,主张“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这三种论点是依据各自遵崇的学宗而提出来的,各有自身的逻辑性,在其体系范围内是相应的阐释。

欧阳竟无先生、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堪称近代第一流佛学通家,他们都能够很好地运用佛学固有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佛学思想。

由于三位大师各自学宗不同,采取的纬度取向有异,欧阳是以唯识为宗极,太虚则把真如当圆教,印顺又以中观为究竟。

略述唯识含义

略述唯识含义

略述唯识含义略述唯识含义马友生一、识有缘境和变境的作用。

契经云:“识所缘,唯识所现。

”是指众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所具有缘境和现境的作用,佛法叫做功能种子,或功能差别。

如眼识缘色境,是由眼根(视神经)触动外境,引生眼根中的功能种子——眼识,再由眼识缘彼外境,而又随缘所现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外境),众生所见及的色境,为眼识所缘所现,故“境由识变,无实外境,只有唯识。

”好比清净的一处河水,水好比眼根,水中所现的水外倒影,好比眼识所缘所现。

说明水就潜藏有一种缘境和变境的功能,这种识对境的认识,又好比猴子下水捞月,只有影像无有形质。

耳识缘声境,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意识缘法处所摄色境,末那识缘带质境,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无论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都是自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万法唯识。

二、识有了别境界的作用。

《成唯识论》云:“识谓了别。

”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

如眼识能了别色境(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耳识能了别声境(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鼻识能了别香境(好香恶香平等香),舌识能了别味境(酸甘苦辛咸等),身识能了别触境(冷暖轻重饥渴等),意识能了别法境(极炯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等),末那识能了别带质境(挟带的是假我质非实我执),阿赖耶识能了别种子根身器界等。

这是因为,有情唯识变境有相见二分:相分(物质)为所认识,见分(精神)为能认识,相见二分俱依自证分起。

如尺量布,布为相分,尺为见分,量的结果为自证分;自证分为尺,见分为布,量的结果为证自证分。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由内识变现幻然一体的似外境现,所了别的随我法分别力,执相分为所取,执见分为能取,起种种颠倒梦想,造种种有漏染业,所计度的实我实法皆无所有。

三、识是各自为体互作增上。

《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性所显真如。

”此义是说,一切有情各有一满分宇宙,各有八识总名为心,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心造,故一切最胜;与此相应的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六位,是心法造业感果的助伴;色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变现相见二分的一个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生起的分位差别假立相;无为法是前四有为法所显的一个真实之性,即我法二空。

南怀瑾先生讲——唯识的八个识(简明扼要)!

南怀瑾先生讲——唯识的八个识(简明扼要)!

南怀瑾先⽣讲——唯识的⼋个识(简明扼要)!南怀瑾先⽣讲——唯识的⼋个识(简明扼要)!前五识和第六意识的关系:“前五识”是“第六意识”的先驱,譬如⽤兵,“意识”是全权的指挥官,“前五识”犹如各个不同兵种的前哨。

“第六意识”主要的任务是前通于“前五识”,后接于“第七识”、“第⼋识”。

⼀切思维分别和情绪等等的作⽤,都受它的⽀配左右。

它也相当于现代公司组织的总经理,上⾯接受董事会(第⼋识)和常务董事(第七识)的决策,下⾯指导督促“前五识”达成各种业务。

⼀个婴⼉的⼊胎之初,和⽣下来成为婴⼉的时候,“第六意识”的功能虽然存在,但并未成长⽽发⽣作⽤。

到了成童以后,“意识”受“前五识”的影响逐渐形成,⽽且愈⽼愈形坚固,便构成为固定⼼理形态的⼀种⼒量——“业⼒”。

独影意识是什么:“第六意识”在清醒的时候,它便代⾏“第⼋识”、“第七识”的权能⽽起思维分别等等的作⽤。

如果进⼊睡梦的时候,它就发起“意识”反⾯的潜在功能,不需“前五识”的现场⼯作,只凭借“前五识”原本收集的资料,就可⽣起“独⽴”的潜在作⽤。

因此,唯识学把“第六意识”的这种潜在功能,命名为“独影意识”,⼜叫做“独头意识”。

这种“独影意识”的作⽤,可以脱离“前五识”⽽单独活动。

它活动的最显著的范围,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作梦时。

(⼆)神经病、精神病,乃⾄因其他的病症⽽进⼊昏迷的情况时。

(三)禅定中某种境界时。

所以从唯识学的⽴场来看,现代⼼理学所了解的“潜意识”,⼜名“下意识”,以及“第六感”等,仅是知道了“独影意识”的作⽤。

第七末那识:但是“第六意识”,它还不是真正的主⼈,它只是活⼈的⼀个账房总管⽽已。

它的后台⽼板,便是“第七识”。

在唯识学上的译名,叫作“末那识”。

这个名词包括了很多意义,在此暂时不多作解释,普通⼀般⼈叫它作“我执”,或“具⽣我执”,也并⽆太不妥当之处。

它是“第六意识”之根,也可以说便是真正“意识”的泉源。

例如⼀个⼈天⽣的个性(秉赋的特性),以及与⽣命俱来⽽莫名其妙的习惯、思想、天才等,就是它的作⽤。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

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胡晓光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律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阻竟无先生说:“一切法(事物)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可见中观的性空与唯识的无我是略有区别的。

过去,有一些中国佛教学者误解佛教两宗的差异所在,认为中观是性宗,唯识是相宗。

性是不变义,体义、本质义;相是现象义。

本质与现象是事物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方面,本不可分离。

说中观从性上立宗,说唯识从相上立宗是不符合逻辑的。

印度佛教义学都是在认识论这个层面立说的,不同于中国佛教义学是从本体论这个层面建立思想体系。

中国佛学者讲真如缘起论,或说性具、或说性起、或说性觉,所以中国佛教才可称为性宗。

印度佛教不存在这个概念的。

从现代哲学的纬度看,中观属于哲学思维学,唯识属于科学思维学。

中观学从理性思维的判断性质—亡来破斥形而上学观念,张扬辩证法精神;唯识学从反思理性思维本性上,来揭示和亲证心思的实相,表现出理智与直觉的有机统一性。

中观与唯识不但学系不同,学理也是不同的。

有宗在建立自宗的理论体系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

首先是建立法相义,而后建立唯识义。

法相义所及内容是五法三自性,唯识义所及内容是八识二无我。

对于法相与唯识是一是异,近代存有三个著名论点。

一是欧阳竟无先生,主张“法相法性是一种学,唯识法相是两种学,约教相说法相,约观心说唯识”;二是太虚大师,主张“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三是印顺法师,主张“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这三种论点是依据各自遵崇的学宗而提出来的,各有自身的逻辑性,在其体系范围内是相应的阐释。

欧阳竟无先生、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堪称近代第一流佛学通家,他们都能够很好地运用佛学固有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佛学思想。

由于三位大师各自学宗不同,采取的纬度取向有异,欧阳是以唯识为宗极,太虚则把真如当圆教,印顺又以中观为究竟。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唯识学是佛教用语,因其通过分析“万法唯识”而得出的认识论,所以也叫“唯识宗”。

唯识宗是由唐代玄奘法师所创立,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唯识学中的一些名词概念比较抽象,以下是一些唯识名词的白话新解:1. 八识: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个识。

其中眼、耳、鼻、舌、身五识是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五种境象。

意识是第六识,能够进行思考、判断和记忆等活动。

末那识是第七识,是意识的根源,能够产生自我意识和执着。

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是一切众生的本体,能够储存和保持过去的业力和种子。

2. 种子:指能够产生一切现象的潜在力量,类似于种子能够生长成植物的能力。

唯识学认为,种子存在于阿赖耶识中,是一切现象产生的根源。

3. 现行:指种子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现象和行为。

现行是种子的表现形式,种子是现行的潜在力量。

4.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欲望和情感的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色界是没有欲望和情感,但仍有物质身体的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和四禅天。

无色界是没有物质身体和欲望情感的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

5. 五位百法:指唯识学中对一切现象的分类,包括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五种。

心法是指八识及其相应的心理活动,心所有法是指与心法相应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色法是指物质现象,不相应行法是指与心法和心所有法不相应的抽象概念和行为,无为法是指超越一切现象的境界。

这些唯识名词的白话新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唯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唯识学是一门深奥的哲学体系,需要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唯识论的基本观念

唯识论的基本观念

唯识论的基本观念1.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 - 唯识论。

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挺高深的,其实它讲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关心的事儿: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整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2. 说到唯识论的核心观点,那就是"万法唯识"。

这话听着玄乎,其实特别接地气,就像是在说: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世界,就跟看电影似的,都是咱们的心识在放映呢!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吗?不不不,那都是你的心在给你放电影啦!3. 唯识论说我们有八个识,就像是一个大公司里的八个部门。

阿赖耶识就是总经理,掌管着整个公司的大事;末那识就像是副总,整天盯着老板的脸色,特别在意自我;前六识就是各个部门的小职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特别形象?4. 要说这阿赖耶识啊,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就像是个超级大仓库,把我们所有的经历、想法都存在里面。

你说你忘记的事情去哪儿了?都在这里头躺着呢!就像是把所有东西都扔进了储物柜,需要的时候就蹦出来。

5. 末那识可有意思了,整天就想着"我我我",就像个自恋狂一样。

它总觉得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强调"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说白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我意识,可劲儿地往自己脸上贴金。

6. 前六识就更好玩了,眼耳鼻舌身意,就像是六个小助手,天天在外面跑来跑去,收集各种信息。

眼睛看到漂亮的东西就走不动道了,耳朵听到八卦就竖起来了,这些都是它们的日常工作。

7. 唯识论还说所有的现象都分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听着复杂,其实就像看电影:遍计所执性就是你看电影时以为里面的故事是真的;依他起性就是明白这些都是演员演出来的;圆成实性就是彻底看透了,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戏。

8. 说到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个道理可有意思了。

就像是种菜一样,你种下去的是什么种子,长出来的就是什么菜。

你天天想着吃火锅,那你的心识里就会存下"火锅种子",下次一饿就想着去吃火锅。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以现代物质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它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实证哲学思想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现实实践,提出了以“自然在形而上之物质三性”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唯识三性哲学主张“实在论”,认为实在是构成一切思想事物的基本要素,具有“物质三性”,即物质、精神、意义三性。

“物质”是实在的客观实体,它的特点是事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它构成了客观实体和事实发展的根源。

“精神”是实在的主体,它的特点是意识本质的自主性和完整性,它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活动力。

“意义”是实在的内容,它的特点是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和积极反思,它构成了人对现实生活和对客观实体的理解和认识。

唯识三性哲学提出,实在是由物质三性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客观世界和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唯识三性哲学中,物质三性被认为是唯物论、历史论和唯心论之间的矛盾统一,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

它表明,客观物质、精神生命和意义价值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实在的基本根源。

因此,唯识三性哲学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物质三性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统一,这就是实践活动的真正动力。

它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点去认识实践活动,以实践的方式努力开辟实践的道路,以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研究实践活动。

因此,在实践中,唯识三性哲学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去解析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本质,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物质三性的作用,努力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广大百姓幸福安康的目标,才能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综上所述,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在论”,它从物质论出发,阐述了“物质三性”的本质,指出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统一是实践的真正动力,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念,有效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百姓幸福安康为目标,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胡晓光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

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

“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

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

“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

肉团心即心脏,是生命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时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思作用是心脏的物质属性。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即此义也。

核心、树心、心要之心,则是泛指事物最坚固、最重要的部分。

汉译佛典中的“识”,也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vijn~a^na,是指了别力,即八识之识;二是Vijnpti,它含了别与显现二义。

唯识学的“唯识”是Vijnapti-ma^tra,即“唯识显现”之义。

佛学中的“唯心”一词,梵文是citta-ma^tra,指“唯”“质多”之心,不是指“唯”“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之心。

“心”与“识”范畴不二,但在概念的建立上,“心”侧重在“体”,“识”侧重在“用”。

“质多”之“心”是约主体精神存在立名,与“识”完全同义;肉团心、树心等则约客体物质存在立名,基本上不属于意识范畴。

佛学的“唯心”与“唯识”皆从意识范畴立言。

“心”与“识”为什么可以同“唯”字组成一词,并且成为佛学思想的核心命题?据唐代唯识宗大师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云:“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

唯有三义: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执,持取依它、圆成识性识相,《成唯识》云:‘唯言为遮离识我法,非不离识心心所等’(编者按:《成唯识论》作:“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二决定义,旧《中边颂》云:‘此中定有空,于彼亦有此’,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识中遮表,表有遮无;遮即简持,表即决定;表有之中,俗事、真理决定互有),显无二取;三显取义,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略论_识_与_智_的区别_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

略论_识_与_智_的区别_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

唯识学是有特殊性的,它是“结论后之研究”。

它是有坚定的立场与确定的目的性的,并且是有固定的给予前提与原则的。

唯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心识功能及其所显现的现象境界的彻底的超越之道。

唯识学的给予前提与基本原则是依据圣教量而施设的。

这个目的性与立场是唯识学的特殊性的具体体现。

由给予前提与基本原则以及目的性与立场而形成的教相理论与实践方法就是唯识学的基本内涵。

唯识学的理论旨趣与实践目的就是“破妄证真”与“转识成智”。

由此,唯识学认为唯识佛法是最极了义圆满的教法,是出世间上上乘之道,与世间及二乘有本质区别。

所以,唯识学认为唯识佛法是不共的殊胜殊胜语。

我们若依据唯识学的这种立场与观点来看待世间哲学理论自然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世间哲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世间法,是经由凡夫的心识之虚妄分别计度所构建,是属“识”化的名、义、分别之境,当体无实自性,是属于非量范畴。

此正是唯识学的转依所要对治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基于唯识学的基本原理和世间哲学的普遍性的本质(类性),作一比较之分析,从而澄清这个问题的原委与实质。

一、唯识学对“识”与“智”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规定唯识学是属于“结论后之研究”,也就是说,唯识学的研究是依据圣言量而进行演绎与理解的。

对于唯识学而言,唯识学是典型的公理式的推理与论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不是一种外在的“知识”论。

它不以获得“知识”为目的。

在对于知识本性的问题上,唯识学是彻底的否定知识,它是以超越知识性而达到智慧性的。

“识”与“智”的区别性特质在于:“识”属于“分别”性质,“智”是属于“无分别”性质;“识”是有相的,“智”是无相的;“识”是有所得的,“智”是无所得的;“识”是有漏有染的,“智”是无漏无染的;“识”的结构与功能是基于二元性存在结构建立的,“智”的结构与功能则是基于超二元存在结构建立的;“识”是染依他起自性,它所执境为遍计所执自性,“智”是净依他起自性,它所缘境是自觉法性,即是圆成实自性。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唯识基本概念”这篇长文时,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引言部分的介绍。

在引言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唯识是一种重要的佛教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唯心构造”。

它强调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是由意识所构造的,意识是感知和体验的基础,而物质世界则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的一种现象。

这种思想在佛教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的结构上,我们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概念和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并探究它与其他哲学流派如唯物主义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讨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通过对其思想的探讨和分析,加深对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引发读者对于哲学思考和人类认知的更深入思考。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开始介绍唯识的含义和其起源,来加深对唯识理论的理解。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首先,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以及整个文章的组织架构。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其中包括对唯识的含义和起源进行介绍,以及讨论唯识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

其次,引言部分将在第一节中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然后,在正文部分的第二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张志强 内容提要:本⽂以“虚妄分别”问题为中⼼,集中探讨了唯识学史上古、今学说的异同,指出:古学由于未能从因缘变现义中区分出所缘境相的不同性质,因⽽对虚妄分别因缘变现的所缘境相持“所缘⽆”的观点,主张“唯计⽆义”的唯识说,同时以依他起与遍计执同名虚妄分别,没有给予依他起性以独⽴地位;今学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使虚妄分别变现的“⼆取”,成为缘所⽣的“⼆分”,“分别”由“计执”变⽽为“缘虑”,给予依他起以⼀定的实在性。

对唯识古今学说异同的清理,对于理解中国唯识学史上新旧两译的不同及其在中国佛学史上的意义,具有⼗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唯识古学唯识今学所缘境相 作者张志强,男,1969年⽣,哲学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关于瑜伽唯识学教义学说的演变,学界有多种意见。

有的学者根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加以区分描述,如⽇本学者结城令闻以经典时代、论书时代和注释时代以及经典时代之前探源时代来划分瑜伽唯识学由源流、经独⽴、⼤成直⾄完成、分流的历史线索,[1]再如铃⽊忠宗,则以⼈物为经纬将瑜伽唯识史区分为原始时代、弥勒——⽆著——世亲时代以及世亲以后的时代[2];有的论者则在关注历史形态演变的同时,也注重理念结构在组织上的异同,如欧阳竟⽆“法相唯识分宗”说,揭橥了法相学(瑜伽学)与唯识学之间所具有的历时性宗趣递禅关系和共时性理论组织上分⽴关系的⼆重性。

[3]依欧阳所见,就组织上的分⽴关系⽽⾔,唯识学专注于⼤乘教理的抉发,故以根本智证为⽴说之本,法相学致⼒于⼤⼩乘教相的统⼀,故以后得解诠为⽴说之本;法相学试图以三乘统⼀的教相共法来组织唯识教理,唯识学则以转依实践的境⾏果来统领法相知识学的系统。

[4]就历史形态⽽⾔,弥勒瑜伽学⼴涵法相、唯识⼆学溶铸于⼀论(《瑜伽师地论》);⽆著推阐法相、唯识⼆学为⾃⾝论书体系中独⽴的两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5];世亲依⽌于⽆著的规模,贯通⼤⼩乘教相,完善唯识教理,旁通如来藏系思想,[6]集印度佛学之⼤成;其后的论师谨守唯识家法,各畅⼰说,除安慧外鲜有涉及法相家说的[7],瑜伽唯识教义曲尽精微,也趋近衰颓了。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成唯识论是宗教哲学中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源于7世纪的印度佛教思想运动,并于7世纪后期传入中国。

成唯识论的中心思想是“唯识”,即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只是心理现象。

成唯识论的要义有以下几点:一、唯识唯识是成唯识论最基本的思想。

它认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精神现象,包括人和物。

唯识主义认为,人的感觉只是人脑中产生的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对外界的存在并没有必要的联系。

认识对象不是外在的实体,而是人的意识中心理现象的化身。

人类所有知识的来源都是人的知觉活动。

唯识主义认识论认为,个人的意识活动是对外部物质世界进行解释的唯一途径。

这种真谛只能是在个人主观内部发展起来的,单纯的物质现实是不存在的。

二、互异共存互异共存是成唯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承认存在很多不同的对象或者一个单一的对象在不同的方面已经进行了数个被称为相的模糊的分裂。

由于唯识论者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与因,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事物之间可能看上去是相同的,但是唯识论者指出,实际上这些事物只是从不同的视角解释而来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唯识论强调了对于相的认识。

相是一个涵盖了所有意识发展的理念,任何对象都有其独特的因、独特的相,以及独特的性质,而这些独特的方面能够互异共存。

总的来说,唯识论者认为存在的事物在存在的基础上都具有自身的独特的性质、物质形成、美德、心理现象等等。

三、因果唯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因果性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因果关系。

因为成唯识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心理现象,因此因果关系也是在心理世界中发生的。

因果律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违反性,即“有因必有果,无因不成果”。

唯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结果都是由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引起的。

因此,通常所说的行为形成基于有形物质的地表现象通常只是因果关系的表象。

这意味着被认为是因果关系的关系实际上可能基于更广泛的影响和因素。

四、证悟唯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本质上是虚幻的,因为它们只是心理世界中的影像,因此唯有彻底的证悟才能够使我们从迷失中走出来,直接领会事物的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述唯识含义
马友生
一、识有缘境和变境的作用。

契经云:“识所缘,唯识所现。

”是指众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所具有缘境和现境的作用,佛法叫做功能种子,或功能差别。

如眼识缘色境,是由眼根(视神经)触动外境,引生眼根中的功能种子——眼识,再由眼识缘彼外境,而又随缘所现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外境),众生所见及的色境,为眼识所缘所现,故“境由识变,无实外境,只有唯识。

”好比清净的一处河水,水好比眼根,水中所现的水外倒影,好比眼识所缘所现。

说明水就潜藏有一种缘境和变境的功能,这种识对境的认识,又好比猴子下水捞月,只有影像无有形质。

耳识缘声境,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意识缘法处所摄色境,末那识缘带质境,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无论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都是自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万法唯识。

二、识有了别境界的作用。

《成唯识论》云:“识谓了别。

”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

如眼识能了别色境(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耳识能了别声境(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鼻识能了别香境(好香恶香平等香),舌识能了别味境(酸
甘苦辛咸等),身识能了别触境(冷暖轻重饥渴等),意识能了别法境(极炯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等),末那识能了别带质境(挟带的是假我质非实我执),阿赖耶识能了别种子根身器界等。

这是因为,有情唯识变境有相见二分:相分(物质)为所认识,见分(精神)为能认识,相见二分俱依自证分起。

如尺量布,布为相分,尺为见分,量的结果为自证分;自证分为尺,见分为布,量的结果为证自证分。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由内识变现幻然一体的似外境现,所了别的随我法分别力,执相分为所取,执见分为能取,起种种颠倒梦想,造种种有漏染业,所计度的实我实法皆无所有。

三、识是各自为体互作增上。

《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性所显真如。

”此义是说,一切有情各有一满分宇宙,各有八识总名为心,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心造,故一切最胜;与此相应的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六位,是心法造业感果的助伴;色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变现相见二分的一个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生起的分位差别假立相;无为法是前四有为法所显的一个真实之性,即我法二空。

总之,如是诸法皆不离识。

众生业力不同,识缘境各异。

众生业力相同,如众灯明各遍似一,所
起的作用相同。

有情若同证一境,彼此所发生的种种因缘关系,只能互作疏所缘缘,不能互作亲所缘缘,但疏所缘缘可以互作增上缘,增上缘由增上力故,彼此又可引生自识变境又为自识所缘的亲所缘缘。

如甲有情对乙有情来说,乙有情缘甲有情的根身,是乙有情阿赖耶识所变,为乙有情的亲所缘缘;乙有情对甲有情来说,甲有情缘乙有情的根身,是甲有情阿赖耶识所变,为甲有情的亲所缘缘。

有情内识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如前已说眼识缘色境,要靠阿赖耶识所现的本质境为所缘,眼识才能自变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又为眼识所缘;意识缘眼识所现的色境为本质境,意识才能自变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又为意识所缘;前眼等五识同时所现的色声香味触境,给意识提供的感性认识,意识中的五俱意识同时自变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又为意识分别和指挥前五识作增上缘。

因此,有情内识之间虽各自为体是为疏所缘缘,不为亲因缘,但疏所缘缘可以互作增上缘,由增上力故,彼此引生自识所变唯识所缘的亲因缘。

四、唯识缘境要有因缘。

我们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染净事物,都是因缘生法。

如眼识缘色境:1、眼识的自种为生起眼识的亲因缘;2、前念眼识不断引生后念眼识为生起眼识的等无间缘;3、眼根(视神经)为生起眼识的俱有依(有根则有识,根坏则识离);4、境界(外
境)为生起眼识的所缘缘(疏所缘缘);5、阿赖耶识为生起眼识的根本依(含藏眼识种子);6、末那识为生起眼识的染净依(末那识好比通道,眼识好比流水。

眼识染,末那识染;眼识净,末那识净);7、意识为生起眼识的分别依(指挥眼识);8、眼识缘境要有相对的空间(距离);9、眼识缘境必有光明(缘色境)。

识所缘境如同农作物一样,自种为内因,空气、雨水、阳光、大地等为外缘,种子随功能差别才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缺少一缘,则无唯识。

其他诸识缘境,亦复如是。

问:如何入唯识之门?
答:若依玄奘法师倡导的学习方法,根据古印度那烂陀寺的教学方针:基础非常重要!按照世亲菩萨编写的几部教材,加上玄奘法师撰写的《八识规矩颂》,即可入唯识之门。

其宝典是:一《百法明门论》和《五蕴论》是基础的基础;二《八识规矩颂》为大乘佛法画了一幅蓝图;三《唯识二十论》是破学人种种邪见,成立唯识;四《唯识三十颂》(以《成唯识论》和《成唯识论述记》为依)不仅是入唯识之门,又是深入唯识教海必学的重要宝典。

再继学《摄大乘论》和《阿毗达磨杂集论》时,就能很顺利地通过佛三时所说中道了义教,和弥勒所说《瑜伽师地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