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版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是煤矿安全生产重要地质保障,对煤矿防范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地质预报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地测部门与采掘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时观测被揭露的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规律;
2、地质预报应按年报、月报等形式进行,且应根据釆掘工程的进展及时发出;
3、地质预报应做到期前预报、期末总结,预报与实际出入较大时,应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地质预报质量;
4、地质预报经矿井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生效。
二、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断层、褶皱、陷落柱、地层倾角和岩浆侵入体等特征,以及对煤(岩)层的影响等;
2、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煤质、煤层顶底板及其岩性等;
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
4、含水层、隔水层、构造体的含水性和导水性,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老空区、老窑位置及其积水情况,封闭不良或封闭情况不明钻孔的位置及封孔情况等;
5、其他致灾地质因素及建议。
三、如釆掘工作面前方存在强富水区、导水断层或有釆空区存在积水、断层、薄基岩、小窑、釆空区、发火区等隐患时,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有权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釆取措施、解除威胁后方准恢复施工。
四、地测部门在雨季来临前做好煤矿范围内的地表水、山洪、塌陷区、山体滑坡、井上下联通的钻孔、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排查,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进行分析、预测、预报,提岀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祸害猜测预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地质祸害猜测预告工作的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本领,保障企业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
1.2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质祸害防治的相关规定,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适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包含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等各个岗位。
2.2 本制度所称地质祸害包含但不限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水涌出、倒塌、火山喷发等。
第二章职责和义务第三条企业管理负责人的职责3.1 企业管理负责人是地质祸害猜测预告工作的责任人,应当组织订立地质祸害猜测预告计划并监督实施。
3.2 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地质祸害专家对企业的工作区域进行地质祸害风险评估,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3.3 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地质祸害防备和应急处理本领。
3.4 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地质祸害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机制,及时向相关职工发布地质祸害猜测预告信息。
第四条职工的义务4.1 职工应当严格遵守企业地质祸害猜测预告制度和相关安全生产规定,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调配。
4.2 职工应当认真参加地质祸害预警教育和培训,学习掌握地质祸害防备和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4.3 职工发现地质祸害预兆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刻向管理人员报告,并采取必需的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章猜测预告措施第五条地质祸害风险评估5.1 企业应当定期邀请地质祸害专家对工作区域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地质祸害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防范措施。
5.2 地质祸害风险评估应包含地质条件分析、工作区域地质祸害史调查、地质祸害地质体验收和现场监测等内容。
第六条地质祸害监测6.1 企业应当建立地质祸害监测系统,对工作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收集地质祸害预兆信息。
6.2 地质祸害监测系统应包含地震监测、地面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设备,并配备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的分析。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范文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范文一、制度背景及目的为了确保矿井地质灾害的及时预测和预报,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责任、流程和要求,规范预测预报工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矿井及相关人员,包括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相关各级管理人员。
三、制度内容1.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责任1.1 矿业公司:矿业公司负责制定并完善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提供必要的预测预报技术支持和设备,定期组织预测预报会议。
1.2 负责人:矿井负责人应当重视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明确职责,制定预报工作计划,配备足够的预报人员和设备,确保预测预报工作有序进行。
1.3 技术人员:矿井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负责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工作,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2.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流程和要求2.1 预测阶段: - 进行矿井地质勘察和监测,收集矿井相关地质数据和变化信息。
- 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地质勘测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测和可能发生性评估。
- 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警指标。
2.2 预报阶段: - 根据预测结果和实时数据,进行矿井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报。
- 召开预测预报会议,将预测预报结果进行评估和讨论。
- 及时向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发出预警通知,并提出防范和应对建议。
- 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和报告,以备查阅和追溯。
3.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管理标准3.1 数据管理: - 对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 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存储机制,并进行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 严格保密数据内容,不得泄露给非相关人员。
3.2 设备管理: - 对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地质预报管理制度范本
地质预报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地质预报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灾害的监测、收集、分析、预报和发布等环节。
三、岗位职责1. 预报员预报员负责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负责通过专业设备获取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及时上报给预报分析员进行分析。
2. 预报分析员预报分析员负责地质灾害数据的分析和预报工作,根据预报员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和专业知识,准确判断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
3. 预报发布员预报发布员负责将预报结果及时发布给相关单位和公众,采用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响应。
四、工作流程1. 数据收集与传输预报员负责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并及时上报给预报分析员。
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遥感技术、摄像头等设备获取,通过网络或专业通讯设备传输。
2. 数据分析与判断预报分析员根据收集到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预报。
预报分析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降雨情况、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等。
3. 预报发布与响应预报发布员根据预报结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预测发布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布方式和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广播、短信、社交媒体等,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响应。
五、预警等级根据地质灾害的可能威胁和影响范围,制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包括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等级。
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回应,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应急预案与演练为了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作效率。
七、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地质灾害预警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本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本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表面或地下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岩溶塌陷等。
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且有效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对于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本,供参考。
一、制度背景为了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制定本制度旨在确保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二、预测预报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预测预报依托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遥感等相关领域的数据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2. 准确性原则:预测预报结果应基于充分而准确的数据和分析,以尽可能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3. 及时性原则:预测预报应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合理时间内进行,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预测预报的内容和方法1. 地质灾害类型及趋势预测: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环境等因素的分析,预测特定地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和趋势,如地震频发地区的地震预测。
2. 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现场调查和科学模型等方法,对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用以制定相应的防灾预案。
3.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预测、预报等手段实时监控地质灾害的发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
4. 信息共享和传播:建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共享平台,将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等向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发布,以提高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防治意识。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1.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地质灾害数据,进行预测预报工作,并负责发布预测预报结果和预警信息。
2. 监测站点和设备单位:负责设置和管理地质灾害监测站点,并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3. 局地政府和镇村组织:负责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组织实施防治措施、宣传教育和应急准备等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本(2篇)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本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预测预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的范本。
一、制度背景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是一套用于及时发现、准确预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体系,旨在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率,降低预测误报率;2. 提升预警服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 优化预警信息的传播方式,提高社会的自救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4. 加强预测预报观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更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三、制度内容1. 完善预测预报观测网络建立完善的预测观测网络,包括地下水位观测、地震监测、岩土工程监测等,以确保数据的及时和准确。
2. 建立地质灾害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地质灾害的分析和对相关因素的研究,建立起合理可靠的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率。
3. 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健全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包括短信、微信公众号、电视等多种媒体手段,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公众的知晓。
4. 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任务,提高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如演习、讲座、宣传册等,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6. 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监测和评估预测预报的效果和可行性,及时修正和完善预测预报制度,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进行技术支撑研究加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展项目和课题研究,推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不断创新。
四、制度保障1. 增加投入,修建和维护预测预报观测网络;2. 建立专业团队,加强专业培训;3. 完善法规制度,明确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法律责任;4.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水平。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是指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分析、预测和预警,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为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提供决策依据和预警信息,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组织机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地质、气象、水利、规划、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联动机制。
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确保预测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责任分工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的有序进行。
地质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候、气象资料,参与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工作;水利部门负责水文、水资源监测,参与地质灾害的水文预警工作;规划、建设部门负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防治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的资金保障。
三、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工作流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分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四个阶段。
调查评价阶段,要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调查、评价和风险分析,确定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重点防范区域。
监测预警阶段,要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实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应急响应阶段,要根据预警信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后期处置阶段,要对地质灾害进行灾后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四、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技术方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遥感监测、地面监测、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等。
地质调查要定期开展,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特征;遥感监测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动态监测;地面监测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站点,实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展变化;数值模拟要根据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规律,建立地质灾害预测模型;人工智能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地质灾害的关联因素,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祸害推测预报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订立旨在加强企业对地质祸害的推测预报工作,以确保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削减祸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同时,本制度也为企业管理层供给相应的管理和考核标准,以促进地质祸害推测预报工作的高效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
三、管理标准3.1 推测预报工作责任企业管理层应明确地质祸害推测预报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确保其拥有充足的专业学问和技能来有效开展工作。
3.2 信息收集和处理•推测预报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渠道,适时取得和整理与地质祸害相关的信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精准性和牢靠性的验证,并适时发布给相关人员。
3.3 推测预报方法和技术•推测预报部门应订立有效的推测预报方法和技术,并定期更新和改进。
•确保有合适的设备和仪器用于地质祸害的监测和推测工作。
3.4 风险评估和推测报告•推测预报部门应依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对地质祸害风险进行评估和推测,并编制相应的推测报告。
•评估和推测报告应精准、全面,包含风险等级和可能的影响推测。
3.5 应急响应和防备措施•推测预报部门应与企业应急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祸害。
•推测预报部门应供给相应的防备措施和引导看法,以降低实际发生祸害的可能性。
3.6 监督和检查企业管理层应定期对推测预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供给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同时,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和反馈相关工作看法,以不断改进推测预报工作。
四、考核标准4.1 工作目标和成果•综合考核地质祸害推测预报工作的目标实现情况。
•考核推测预报报告的精准性和牢靠性。
•考核防备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2 工作流程和方法•考核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完整性和适时性。
•考核推测预报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考核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4.3 组织协调和沟通本领•考核推测预报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本领。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模版(四篇)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模版一、制度背景和目的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灾害性现象。
为了及时准确地预测和预报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以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模版。
目的:1. 确保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 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3.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二、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预测预报组织机构:1.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组织机构由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牵头建立,组织相关部门的专业力量参与。
2. 预测预报组织机构下设综合研究组、监测预警组和预报发布组。
人员编制:1. 综合研究组:由地质、地理、气象、水文、测绘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组成。
2. 监测预警组: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
3. 预报发布组:由科学家、宣传工作者、媒体代表等组成。
三、预测预报工作流程1. 综合调研和数据收集预测预报组织机构综合调研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规律,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
2. 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综合研究组分析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如地震、地表变形监测数据等,以及气象、水文等其他相关数据,发现异常情况,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3. 预警指标制定监测预警组根据监测数据和研究分析结果,制定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和预警级别划分标准。
4. 预测预报发布预报发布组根据预警指标和预警级别,发布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包括预警信息、提醒措施、安全疏散路线等。
5. 预报结果评估和修订根据预报发布后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预报结果的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预测预报指标和方法。
四、预测预报信息发布1. 预测预报信息发布渠道预测预报信息通过官方网站、电视、广播、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确保及时传达给公众。
2. 信息内容包括预测预报信息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类型、预警级别、预警地区、预警时段、危险程度、安全疏散路线、应急措施等。
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模板
矿井地质祸害猜测预告制度模板1. 制度背景与目的矿井地质祸害是矿井生产中的紧要安全风险,为了及时猜测和预告矿井地质祸害,保障人员安全和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矿井地质祸害的准确猜测和及时预告,供应科学依据和措施,有效降低地质祸害对矿井生产和人员安全的影响。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全部矿井地质祸害猜测预告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矿井地质祸害监测、预警、猜测、预告以及应急响应等环节。
3. 管理标准3.1 地质祸害监测1.每个矿井都应建立地质祸害监测系统,包含监测设备、监测点位、数据手记与传输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地质祸害监测数据应进行实时手记、汇总与分析,并建立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每日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订立相应的预警标准,及时发现地质祸害的预警信号。
3.2 地质祸害预警1.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警标按时,应立刻进行地质祸害预警,并向相关责任人员和单位报告。
2.地质祸害预警信号应明确与认真,包含地质祸害类型、预警等级、预警区域和估计影响范围等。
3.地质祸害预警信号应及时转达给矿井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确保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3 地质祸害猜测1.地质祸害猜测应基于矿井的地质情况、历史数据和现场调查等依据,经过专业人员的科学分析和推断。
2.地质祸害猜测应包含猜测方法、猜测指标、猜测周期和猜测结果等,确保猜测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3.地质祸害猜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员报告,并依据猜测结果订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3.4 地质祸害预告1.地质祸害预告应基于地质祸害猜测的结果,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地质祸害的发生时间、规模和影响范围进行预告。
2.地质祸害预告应包含预告方法、预告指标、预告时限和预告结果等,确保预告有早期预警和应急决策的参考依据。
3.地质祸害预告结果应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员报告,并依据预告结果调整和完满相应的防范和预案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岩体破裂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地表或地下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对社会的人员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是指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前发现灾害的迹象,并预测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范围,进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以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首先,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
地质灾害的监测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各类灾害的监测,通过设置监测站点,安装相关仪器设备,收集地质灾害的时空数据,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全面监测。
其次,要加强地质灾害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工作。
通过对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利用地质灾害的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规律,揭示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趋势,为预测和预报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要建立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报模型。
根据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环境背景,结合地质灾害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报模型,提供准确的地质灾害预报信息。
第四,要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报信息。
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和预报的发布系统,通过媒体渠道和信息网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报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五,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工程、生态工程等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和预防的技术方法。
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测和预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制度模版(3篇)
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制度模版为了更好地指导采掘部门进行安全生产,配合设计部门提供设计依据,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依据恒源公司《____年技术管理规定》及《煤矿防治水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地质预报种类地质预报是动态预报,针对采掘工作面存在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预测预报,按其使用期不同可分月报、季报、年报,并随着采掘工程的进展及时发出临时性预报。
二、地质预报编制时间1、月度预报自下月生产计划下达后开始编写,下月____号前报出(如遇节假日可顺延)。
2、季度预报自季度生产计划下达后开始编写,下季度首月前报出,季度预报需附有关图件。
3、年度预报自年度生产计划下达后开始编写,下年度首月前报出,年度预报需附有关图件。
4、临时性预报的编制,依据采掘工作的需要对原先的预报目标加以修改,特别是影响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
三、地质预报的内容月度预报、临时性预报:①断层、褶皱、陷落柱、岩浆侵入体、古河床冲刷区、煤层变化区等的位置、特征、导、含水性,以及对煤(岩)层的影响情况。
②高瓦斯煤层的揭露位置、煤层厚、结构、倾角,以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③顺岩层巷道的岩层走向变化、岩性的相变、含水性、裂隙发育程度。
④老峒子、老巷道、老采空区的位置、积水情况等。
⑤封闭不良或封闭情况不明的钻孔的位置及封孔情况。
⑥对安全生产的建议等。
季、年度预报:①高突出煤层和延深水平初见煤层的巷道名称,揭露煤层的位置、煤层数等。
②通过井田的主要断层、严重断裂破碎带、软岩石带的地点等。
③接近老洞子、老巷道、老采空区的地点、积水情况等。
④需要进行井下的物探、钻探、巷探的地点、原因。
四、地质预报的审查及报出地质预报的纸质版本需经各级负责人审查签字后生效。
1、临时性预报、月度预报经矿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主管、地测负责人审查、签字后生效;2、季度预报经地测负责人、矿总工程师签字审查后生效;3、年度预报经地测负责人、矿总工程师签字审查后生效;4、有重大地质问题的地质、水文地质预报需经集团公司审查。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497-52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 22 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煤矿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末应编制下一月度地质预测预报。
2.年预报每年年初,地测部门应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编制年度煤矿地质预测预报。
3. 临时预报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地质临时预报。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范文(3篇)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范文一、引言地质灾害是世界各地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至关重要。
本范本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以指导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1) 提高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降低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伤害。
2. 原则:(1) 科学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遵循科学原则进行;(2) 综合性:利用多源数据和多学科知识进行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 持续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应具有持续性,及时更新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监测和评估。
三、组织和管理1. 责任部门:(1)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中心:负责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组织开展监测、预警和预报工作;(2) 地质灾害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和法规,指导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合作。
2. 人员:(1) 预报人员:具有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2) 技术支持人员: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员;(3) 监测人员: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专业人员;(4)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的专业人员。
3. 数据和信息管理:(1) 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四、数据收集和处理1. 数据收集:(1) 收集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包括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和地点等;(2) 收集气象、地质、地形等相关数据;(3) 利用遥感、GPS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地质灾害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1)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和校正;(2)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提取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关键特征和规律。
五、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型1. 预测方法:(1) 经验法: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2) 数学模型法:建立地质灾害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预报;(3) 综合评估法:综合利用多种预测方法和模型,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模版(2篇)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模版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测和预报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预测预报流程和职责分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预测预报组织结构和职责2.1 预测预报组织机构(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工作,对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预测预报中心:负责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的研究和技术支持,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3)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负责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工作,收集和记录监测数据。
2.2 职责分工(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改和发布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的相关规定,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2)预测预报中心:负责开展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建立和维护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数据库,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3)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负责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工作,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协助预测预报中心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第三章预测预报流程3.1 预测预报流程图(插入预测预报流程图)3.2 预测预报工作步骤(1)预测预报需求分析: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区域特点,确定预测预报的需求和目标。
(2)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和整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历史灾害记录、地质资料、监测数据等。
(3)预测模型建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用于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趋势。
(4)预测预报结果分析:对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确定预警等级。
(5)预测预报发布: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向相关部门和公众传达预警和应急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文(二篇)
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范文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预测预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的范本。
一、制度背景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预报制度是一套用于及时发现、准确预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体系,旨在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率,降低预测误报率;2. 提升预警服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 优化预警信息的传播方式,提高社会的自救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4. 加强预测预报观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更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三、制度内容1. 完善预测预报观测网络建立完善的预测观测网络,包括地下水位观测、地震监测、岩土工程监测等,以确保数据的及时和准确。
2. 建立地质灾害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地质灾害的分析和对相关因素的研究,建立起合理可靠的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率。
3. 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健全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包括短信、微信公众号、电视等多种媒体手段,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公众的知晓。
4. 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任务,提高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如演习、讲座、宣传册等,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6. 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监测和评估预测预报的效果和可行性,及时修正和完善预测预报制度,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进行技术支撑研究加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展项目和课题研究,推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不断创新。
四、制度保障1. 增加投入,修建和维护预测预报观测网络;2. 建立专业团队,加强专业培训;3. 完善法规制度,明确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法律责任;4.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
式版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杜绝煤矿地质灾害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 22 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地质测量部门,配备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及时编绘反映煤矿实际的地质资料和图件,建立健全矿井地测工作规章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地质灾害与测量专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月报、年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
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
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煤矿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末应编制下一月度地质预测预报。
2.年预报每年年初,地测部门应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编制年度煤矿地质预测预报。
3. 临时预报
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
查分析,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地质临时预报。
4.雨季期间,定期对地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表水害或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水情水害问题时,及时发出预报。
(三)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应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夹矸、断层、薄基岩等地质条件和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地物等情况有详细描述。
(四)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经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下发执行。
(五)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均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编制前地质人员要根据煤矿地质资料,认真分析采掘范围内的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
质条件,掌握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内容准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采掘工作面接近地质构造带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时,预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向施工区队和有关职能科室进行通报,各职能科室要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治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下发执行。
(六)及时对上次预报做出验证总结,分析预报效果,进一步掌握地质变化规律,提高预报质量。
(七)地质技术员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与总工程师共同分析、研究构造、瓦斯、水患等地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准
确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八)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要全面收集所在煤矿勘探以来各阶段的地质报告,按规程要求建立各种基础台账,及时提交生产所需的地质说明书。
同时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观测、收集、整理、分析新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资料,将观测的地质资料及时整理并上图。
并为煤矿施工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九)如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强富水区、导水断层或有采空区存在积水、未解放带、
断层、薄基岩、小窑、采空区、发火区等隐患时,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有权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准
恢复施工。
(十)地测部门在雨季来临前做好煤矿范围内的地表水、山洪、塌陷区、山体滑坡、井上下联通的钻孔、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排查,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进行分析、预测、预报,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