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龙隧道防排水设计技术交底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龙隧道防排水设计技
术交底文件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
隧道防排水设计
技术交底材料
2011年4月武汉
一、设计原则
(一)防水等级
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湿渍。
(二)主要设计原则
本线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一般隧道,地下水不发育或发育情况一般时,隧道防排水设计采用“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衬砌结构及接缝处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以满足隧道正常运营的需要;
2、对于隧道穿过富水地层、断裂破碎带,预计地下水较大,当采用以排为主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地下水发育可能造成严重的施工风险,以及排水沟排水能力限制需要限量排放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堵水有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3、在岩溶发育地段,则采用“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原则,应强调尽量维系岩溶暗河的既有通路,严禁随意封堵溶洞、暗河。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一)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流程
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流程详见“附图1:综合防排水措施流程图”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截堵水技术措施
当隧道地下水发育影响正常施工或地下水无控制排放影响生态环境时,采用开挖前预注浆或开挖后围岩注浆等措施对地下水进行截堵,在隧道开挖线外围一定范围内截断地下水与隧道之间的水流通路,达到限制地下水排放量的目的。根据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判定,当在水量丰富、导水性好的断层破碎带等地段围岩无自稳能力,施工中可能产生突水、突泥,可采取超前预注浆措施;当在一般地段裂隙水较发育、围岩涌水量超过允许排放量、施工中围岩可自稳时,宜采用开挖后围岩径向注浆等形式;对围岩自稳能力较好、局部面状淋水或局部渗流、渗
水量超过允许排放量等状况,宜采用上述注浆方式进行局部注浆。对于注浆材料,可选择普通水泥、超细水泥等材料。
2.防水技术措施
隧道防水措施主要通过防水板及模筑衬砌混凝土自身防水的双重作用避免地下水从混凝土表面渗入。
本线隧道一般地段拱墙敷设防水板,防水板厚度1.5mm,土工布重量≥350g/m2;对地下水流失敏感及岩溶地段敷设封闭式防水板,二次衬砌按承受一定水压力设计,并采取加强措施,同时应采取措施实施防水板与喷砼间的充填注浆。
隧道衬砌要求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0。模筑混凝土结构的衬砌厚度不应小于30c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当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时,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cm。
3.疏排水技术措施
疏排水措施主要针对可以明确的地下水通路位于隧道开挖线以内而被截断时,采用在隧道开挖线附近埋设不小于原通路水量的PVC管(外套钢管),连通被截断的出入水口,保证地下水通路的畅通。
排水措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地下水(围岩渗入水或通过注浆堵水措施后的限量排放水)经过防水措施的有效输导,经由排水管路、管沟自行排出洞外。排水措施如下:
(1)双线隧道内排水均采用双侧侧沟加中心矩形盖板沟的方式。
(2)桥隧相连时,侧沟和中心沟在相连处设置沟槽过渡,为防止相连段反坡排水,在相连段将水槽设置成向洞外的坡度。
(3)隧道衬砌防水板背后环向设置F6040(方形,60*40mm)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结合施工缝设置,纵向间距一般8~10m并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调整;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设置纵向φ11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每10m一段,纵向排水管两端直接与隧道侧沟连通,以便于排水管路的维护。
(4)提高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发挥初期支护的防水作用。对于初期支护渗漏水地段,采取埋设半圆形排水(盲)管外设置一层防水板,并将渗漏水引入侧沟。
4.施工缝、变形缝(宽2cm)防排水技术措施
施工缝及变形缝是隧道防排水的薄弱环节,隧道内主要存在施工缝及变形缝,施工缝分为环向及纵向两种。
(1)环向施工缝
拱墙、仰拱环向施工缝处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隧道长度等因素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等。
(2)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止水带。
(3)变形缝(宽2cm)
变形缝拱墙部位防水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沥青木丝板塞缝、聚硫密封胶及镀锌钢板接水盒等措施;仰拱部位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沥青木丝板塞缝并环向设置双层抗剪钢筋等措施。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内缘设置钢板接水盒、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为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Φ50双层抗剪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仰拱变形缝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
(4)水沟电缆槽槽身横向施工缝
水沟电缆槽槽身横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纵向平均间距30m 一道,并与纵向排水管出口、Φ100横向PVC导水管等设置位置避开。
(5)无仰拱衬砌结构底板横向施工缝
无仰拱衬砌结构底板横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平均间距20m一道,并与Φ100横向PVC导水管、Φ50横向排水管及过轨管等设置位置避开。
5.明洞防排水技术措施
(1)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缘与填土面接触部分以外依次设置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3cm厚M10砂浆找平层、防水板、土工布、6cm厚砖砌保护层。
(2)明洞结构在土石回填后,均应铺设隔水层,隔水层应优先选用带绿色防护的复合隔水层,以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或满足地表复耕需要。明洞长度较短、粘土取材方便时,可采用粘土隔水层。
(3)洞顶隔水层与边坡的搭接、防水层与边坡的搭接均应良好,接缝材料的延伸性应良好,以形成弹性连接,防止不均匀沉陷,造成拉剪破坏。
(4)当明洞顶填土面汇水必须排向洞口时,应设置纵向水沟。
(5)明洞拱脚设置纵向排水管及竖向排水管,纵向与竖向排水管采用F6040塑纤排水滤管、并采用三通连接,竖向排水管纵向间距4m并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调整。边墙底部纵向设置φ11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纵向排水管10m一段,两端均直接接入隧道侧沟。
6.洞门斜切段防排水技术措施
斜切段结构拱墙部位刷涂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然后施作30~5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在明挖回填段拱部和边墙外铺设EVA防水板和土工布,然后设置6cm厚砖砌保护层再回填土石。墙脚填土范围内通长设置φ11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外包土工布)一道。
7.洞口及地表防排水设计
隧道洞口排水系统设计遵循截、排水的原则,首先保证洞内水顺畅排出,并避免洞外水冲刷隧道洞门及边仰坡。
(1)隧道洞内侧沟与中心沟应与路堑侧沟顺接,洞口地段如沿出洞方向上坡时,应在洞外设反向排水沟,沟底坡度不小于2‰,并且在洞口前方修一道挡水墙,以截排洞外水流,避免其流入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