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1 人教课标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31张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LOGO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阅读教材,你能指出当时北 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吗?
耕牛图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代表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极高成就,是“魏碑”体中的精品。 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上的互相影响。
(魏晋墓 葬壁画)
⑤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殖
汉化的过程;
你3牵促了羊进解民什的族么少大是融封数合建民化课吗件族?(共(31魏张晋PPT墓)(获壁奖砖课件画推)荐下载)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
生产方式农耕化
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 了怎样的改变?
LOGO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2)原因: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 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 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LOGO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LOGO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阅读教材,你能指出当时北 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吗?
耕牛图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代表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极高成就,是“魏碑”体中的精品。 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上的互相影响。
(魏晋墓 葬壁画)
⑤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殖
汉化的过程;
你3牵促了羊进解民什的族么少大是融封数合建民化课吗件族?(共(31魏张晋PPT墓)(获壁奖砖课件画推)荐下载)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
生产方式农耕化
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 了怎样的改变?
LOGO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2)原因: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 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 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LOGO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3.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人教版选修1)
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其置 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 主要活动,客观,公正,全面地 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认历史 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
精品课件
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鲜卑 族的统治,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作用来 看,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吸取了汉族 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 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在改革进程中, 孝文帝表现出了伟大的胆略和卓识.因此, 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 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精品课件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精品课件
1.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 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 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 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 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 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 化之中。
精品课件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精品课件
河 南 洛 阳 龙 门 石 窟
精品课件
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 里处,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 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 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 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著名的龙门 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 壁上,他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 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选修一第三单元促进民族大融合PPT完整版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三 单元 第 3 课 促 进 民 族大融 合(共4 8张PPT )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 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 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 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三 单元 第 3 课 促 进 民 族大融 合(共4 8张PPT )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三 单元 第 3 课 促 进 民 族大融 合(共4 8张PPT )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三 单元 第 3 课 促 进 民 族大融 合(共4 8张PPT )
3.商业活动的活跃 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
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 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 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 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 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 进一步加强。
5.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 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 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 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 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 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 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 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 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 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 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勇 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改革促进北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 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 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 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 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 Nhomakorabea蓝记》卷二
人教课标版 促进民族大融合优秀ppt课件
魏碑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 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 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 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 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 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 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 的美好愿望。它的书法艺术,是 以汉隶和晋隶为基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杂糅各家之长而自成 一体。既有隶书古朴刚健的风格, 又有楷书端庄大方的神韵。代表 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极高成就, 是“魏碑”体中的精品。
北 魏 时 期 的 动 物 纹 锦
全供 上 “ 敦 图养 绣 佛 煌 绣人 有 说 莫 法、 坐 法 高 娴多 佛 图 窟 熟样 、 ” 中 ,的 立 残 北 线散 佛 片 魏 条花 、 , 绣 流等 男 画 品 畅, 女 面 。
如果你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在图书馆查到了这 两张图片,从中他将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 一、背景 2.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 3.改革的有利条件 二、目的: 1.缓和尖锐的阶级和民族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2.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北魏社会发展 三、措施: 1、经济: 实行均田制、租调制 2、政治: 整顿吏治、设三长制、迁都、废旧制 改行汉制 3、社会习俗: 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 门第、改籍贯、通婚姻 四、评价
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 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 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 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 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 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 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收集了所示的研 究性学习材料,他这些材料可用来说明什么 问题?你能在材料中帮他找出依据吗? 北魏商业和贸易繁荣;鲜卑族逐渐汉化。 改革促进北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促进民族融合》课件
民族名称:土家族
输标0,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01
03
融合成果:土家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融合取得了显著 成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04
主要特点:土家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歌舞 、服饰、建筑等,同时他们还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 神,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促进民族融合》ppt课 件
• 民族融合的定义与重要性 • 民族融合的现状与挑战 • 促进民族融合的策略与措施 • 民族融合的成功案例分享 • 未来民族融合的展望与建议
01
民族融合的定义与重要性
民族融合的概念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杂居相处中逐渐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 面相互认同、接近,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过程。
民族融合面临的挑战
民族间文化差异
民族分裂势力干扰
不同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 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导致文 化冲突和误解。
一些民族分裂势力试图利用民族问题 制造矛盾和冲突,破坏民族团结和融 合。
地区发展不平衡
部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能导致民族 间的隔阂和矛盾。
对政府和社会的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 民族平等和团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 区的发展水平。
促进文化交流与认同
政府和社会应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增强各民族的 归属感和凝聚力。
对个人行为的建议
1 2
尊重差异,理解包容
个人应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信仰,理解 并包容差异,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共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23张
穿汉族服 装的少数 民族贵族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是便于骑马打仗的紧袖 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 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 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 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上的互相影响。
改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移风易俗
思考:(1)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每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革 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影响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魏晋农家 庖厨图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牧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成就: 3、商业活动的活跃: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背景: 2、措施: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2、影响: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25张
民族融合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 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社会转型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 过程。 民族融合的途径有: 友好往来、民族迁徙、反抗统治者压迫、自身改革、和 亲等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2.意义: 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 巩固了封建统治; 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2.措施: (1)尊儒崇经,兴办太学(表现;如何理解这一措施有 利于封建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民族歧视政策
在战争时,鲜卑拓跋贵族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 民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 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 (共2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汉族人民学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共19张PPT)
孝文帝改革成功了吗?分析成功的原因。
并联系现实,说说对当今改革的启示。
成功的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源) 2、内容全面措施得当。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和前进的表现。
2.改革是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催生。 3.改革是新与旧势力的激烈较量。 4.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小组成员小乙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收集了所示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他这些材料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你能在材料中帮他找出依据吗?
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
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
材料: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 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 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 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 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 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 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 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 了北魏的衰亡。
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为隋唐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洛阳伽蓝记》卷二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 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共20张PPT)
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
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
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
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 大
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四通市
小组成员小乙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收集了所示 北魏都城洛阳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 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 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
(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
——《洛阳伽蓝记》卷二
手丝工织业业生的产发日展益;活跃;洛源阳充多足市,场交,易货活
制造业的发展,
跃,货币交易恢
青瓷出现
复;
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问题: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 原因:
(1)孝文帝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均田制、租调制)
——政治:社会制度封建化 生产特别畜牧业生产;
(2)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7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融合,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实际上是( )
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
定了基础。
课标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文化)
……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促进民族大融合PPT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请你分析这两尊佛像在服饰 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生活方式汉族化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ⅰ人教版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与“改革”有关文档共16张)
(2)政府铸造铜钱,使_________代替实物交易。
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据此指出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影响?
(2)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1)鲜卑族:①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北方的_____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 (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1页,共16页。
(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
第2页,史作用。
基础梳理
点击思维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以下是魏晋墓葬壁
1.农业
画
(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水利。
(2)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
(3)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
请回答: (1)图一、图二说明了 北魏生产方式发生了 什么变化?
【拓展点拨】 北魏经济发展的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 (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 相对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答案:(1)生产方式由游 牧到农耕。
(2)孝文帝改革。
第4页,共16页。
【探究问题】 (1)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化的进程 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北方的_____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
; (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
(2)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
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据此指出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影响?
(2)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1)鲜卑族:①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北方的_____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 (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1页,共16页。
(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
第2页,史作用。
基础梳理
点击思维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以下是魏晋墓葬壁
1.农业
画
(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水利。
(2)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
(3)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
请回答: (1)图一、图二说明了 北魏生产方式发生了 什么变化?
【拓展点拨】 北魏经济发展的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 (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 相对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答案:(1)生产方式由游 牧到农耕。
(2)孝文帝改革。
第4页,共16页。
【探究问题】 (1)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化的进程 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北方的_____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
; (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
(2)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并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 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 统一奠定了基础.
手工业的成就表现: 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
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
手工业的成就原因: 农业、商业的发展, 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商业活动的活跃表现: 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
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 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商业活动的活跃原因: 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河 南 洛 阳 龙 门 石 窟
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 12公里处,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 (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 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隋朝 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 始称“龙门”。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 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 他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 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 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 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 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 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 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 化之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 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 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 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 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 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 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 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 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 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 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大佛最高 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 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 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 盛景的真实写照。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 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 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 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是中国 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造像面容清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褒衣博 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 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认识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 表现;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民族的交流与融 。
▪ 过程与方法:制作表格;分析图片;问题探究 ▪ 情感态度价值观: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
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 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民族团 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 ▪ 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 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 史意义。
探究的主要问题:
▪ 1、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什么影响?
▪ 2、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 程有什么作用?
▪ 3、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 一有什么意义?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 1.农牧业的发展。表现: 原因
▪ 2.手工业的成就。 表现:
原因 ▪ 3.商业活动的活跃。表现:
原因
农牧业的发展的表现:荒地得到更多地 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 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
农牧业的发展的原因:一:政府政策的 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 制和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 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 修等。
龙门石窟是佛教的石刻艺术,然而古代的艺术匠师们却突 破了宗教“仪轨”的束缚,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制了形 态各异、大小不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中国的 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 通过这些图片你可以获得 哪些历史信息呢?
2. 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 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 的,这些雕像的共同特征是:面相丰满, 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 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体现了 原始佛教的特点.
的结果。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 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 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 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影响。
归纳孝文帝政权封建化的措施?
封建化的措施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礼指祭祀 朝食等仪式 乐指伴随礼进行的乐舞,是对 宗法制和等级制度的强调和固定.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 阳前后(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 宋诸朝,雕凿不断。据龙门石窟研究所统计:东西两山现 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 10万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 时代窟龛约占10%。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了当 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石窟中至今仍然保留着 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 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