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案例1 螺内酯联合地高辛致地高辛中毒
患者 ,男,72 岁,4 年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附 壁血栓、心律失常”,开始服用地高辛 0. 125mg bid,未监测 血药浓度; 同时服用雷米普利 1. 25 mg qd、氯沙坦钾 25 mg qd、阿司匹林 100 mg qd、螺内酯20 mg qd、呋塞米 20 mg qd。近 1 个月,患者出现喘憋伴双下肢水肿、恶心、厌食、饮 水呛咳、视物发黄,体重减轻约 15 kg。偶有发作性黑曚,晕 倒,呼之不应,持续 3 ~ 5 s 后自行恢复。目前患者地高辛服 用剂量为0. 125 mg qd。 入 院 查 地 高 辛 血 药 浓 度 ﹥ 4.0ng·m L- 1。考虑为地高辛中毒,停用地高辛,予以补液等 对症治疗,复查地高辛血药浓度 1. 2 ng·m L- 1,患者病情明 显好转,无喘憋、恶心、厌食等。

参考文献:[1]纪丹参.米普利 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 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 医药指南,2014.12(8):125
[2]陈群.雷米普利和氯沙坦钾 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心肌保护作用比较[J].中国 现代医生,2012.

地高辛不良反应



(1)常见的反应包括:出现新的 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 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电解质 失调)。 (2)洋地黄中毒表现的观察:促 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 早搏,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 性或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 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颤动等;) 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 吐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视力模 糊或“黄视”等在维持量相对少见。

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概述
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一种常见情况。

本文总结了药品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常见的不良反应
1. 药物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处理方法是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

2. 药物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

处理方法是停止或减少药物剂量,如症状严重可就医咨询。

3.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

4. 超量使用药物: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中毒反应。

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超量使用。

5. 不适当使用药物:如使用过期药物、错误的用药途径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应根据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处理方法
1. 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寻求帮助。

2. 寻求专业意见:对于不确定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或药师,以便得到正确的处理建议。

3. 记录不良反应信息:及时记录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症状、时间和药物名称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医生或药师参考。

结论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常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其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神经内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神经内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国外数据报道一般只占不良反应的20%—25%
临床常见认识误区
不良反应=副反应? 不良反应=副反应? 不全面! 不全面!
Side Effect#: Any unintended effect of a pharmaceutical product occurring at doses normally in man which is related to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drug. This is an old term and is broad enough to includ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a drug apart from its main properties or indication. Some use the term as synonymou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but the proposed definition will improve clarity of use of this term .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规定
不良反应=毒性反应? 不良反应=毒性反应? 不全面! 不全面!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 toxic response)是指药物引起肌 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 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该反应可 在各个系统、器官或组织出现。 药物的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 作用的延伸。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If something is not a poison, it is not a drug. *
1许春萍,冯素枝.尼莫地平的不良反应.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5):78-79 2王海兵,等.尼莫地平不良反应.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303

药理学不良反应总结

药理学不良反应总结

药理学不良反应总结药物治疗是目前常见的医疗手段之一,但是在应用药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反应。

药理学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机体产生的不良效应。

药理学不良反应的种类繁多,严重程度不一,有些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及时识别和处理药理学不良反应至关重要,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药理学不良反应可分为两类:预测性不良反应和非预测性不良反应。

预测性不良反应是在临床试验和药物研究中能够预见到的反应,通常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导致的,如利尿药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等。

而非预测性不良反应则是在药物上市后才能发现的反应,有时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理学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中毒、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药物中毒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过高,导致药物的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甚至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减少药理学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在用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史、过敏史等,准确评估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物的用药指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定期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和药效,及时调整药物的用药方案,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同时,应关注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的来说,药理学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临床医生应当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提高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在药物应用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保障。

药师的药物不良反应

药师的药物不良反应

药师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药物治疗的专业人员,在患者的用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药物不良反应作为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需要药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应对策略。

本文将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预防和处理等方面探讨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责。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使用药物时,出现的对患者不利的预期或非预期的不良效应。

不良反应可分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罕见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则可能较少见但却非常严重,如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

二、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中的作用1. 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药师在患者用药前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个人过敏史、药物过敏史、患者的特殊生理状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药师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具有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教育患者和医疗团队:药师可以向患者和医疗团队提供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包括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何预防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3. 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在患者用药期间,药师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及时报告给医疗团队。

药师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在用药过程中的感受和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1. 预防不良反应:药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剂量、途径等;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相关病史,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特殊生理状况或其他药物使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等。

2. 处理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药师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首先,药师应与医疗团队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其次,药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支持性治疗措施。

必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必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不 良反 应 中 男 、 差 别 不 大 。用 药 中 出 现 反 应 占 l. 女 8
4% , 5 用药后 出现不 良反应 占 6 . 7 铝% , 用药后 出现不 良反应 的例数 明显高于用药 中。不 良反应在两种 主要 的剂型 ( 注射
剂 和 片剂 ) 出现 的 比例非 常 接 近 , 为 9 和 9 例 。 中 分别 9例 6
即 停 用本 品 , 给 予 适 当处 理 。 并 5 肝 、 、 髓 等 实 质 性器 官 损 害 肾 骨
异烟肼与酰胺咪嗪联合应用 以及 利福平与酒精合用 , 其 肝毒性都将增加 ; 头孢唑啉与利尿 药合用明显增加其肾毒性 ; 顺铂 与其它骨髓抑制剂合用 , 或先前使用过放射治疗 , 会增加 对骨髓的毒性 , 需避免合用其他 具有肾毒性或耳毒性 的药物 ( 如头孢菌素、 氨基苷类抗生素 、 速尿等利尿剂等) 。
痫及锥体外 系反 应等 症状 。泌尿 系 统反 应有 2 0例 ( 9 占 .
还应注意 : 氟醚不 宜与 去 甲肾上 腺素 、 异 肾上腺素 、 丙 肾 异
上腺素合用 , 由于后 者 存 在 增 加 心 率 的作 用 , 出 现 严 重 室 会 性 心律 失 常 的 危 险 。 又 如 : 乙 酰 毛 花 甙 与 钙 盐 ( 脉 用 去 静 药 ) 用 , 致 严 重 的心 律 失 常 , 至 死 亡 。 合 可 甚 2 呼 吸 麻痹
2 4例 , 亡 2例 。 除 了 较 常 见 的 不 良反 应 外 , 0 死 甲硝 唑 尚 有 几 种 少 见 的不 良反 应 , 应 引 起 临 床 重 视 。 也
收稿 日期 :0 2— 5—0 21 0 6
同时使用 , 可能引 起血 糖失 控 , 括 高血 糖与 低血糖 , 包 因此 用药过程 中注意监测 血糖 浓度 , 旦发 生低 血 糖反应 应立 一

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

青霉素类、吲哚美辛(消炎痛)
丙磺舒、保泰松、吲哚美辛 氯磺丙脲
乙酰苯磺酰环乙脲 青霉素
32
表6 尿液酸碱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尿液性质
使排泄增多的药物
碱性
巴比妥类、呋喃妥因、保泰松、磺胺 类、香豆素类、对氨水杨酸、水杨酸 类、萘啶酸、链霉素
酸性
吗啡、哌替啶抗组胺药、美加明、氨 茶碱、氯喹奎尼丁,阿米替林
4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是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包括不同途径)所产 生的复合效应。
➢协同作用(synergism):联合用药后原 有作用或毒性增加。包括相加、增强、增 敏作用。
➢拮抗作用(antagonism):联合用药后 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
What kind of severe adverse effect of drug interactions maybe take place ?
39
严重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 高血压危象( Hypertensive crisis ) ❖ 严重低血压反应 ( Severe hypotension ) ❖ 心律失常 (Arhythmia) ❖ 出血 ( Hemorrhage ) ❖ 呼吸麻痹 ( Respiratory paralysis ) ❖ 低血糖反应 (Hypoglycemia ) ❖ 严重骨髓抑制
more easily?
44
下列病人易发生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 老年病人; ❖ 服用多种药物的病人; ❖ 有肝肾疾病的病人; ❖ 患有急性疾病,如贫
血、哮喘、心力衰竭、 肺炎等;
45
❖ 有不稳定性疾病,如心律失常、糖尿病、癫 痫的病人;
❖ 需要长期应用药物治疗的病人,如脏器移植 患者;

药物对生理系统的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对生理系统的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对生理系统的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使用在医疗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使用,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不仅仅具有治疗作用,还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并与其他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药物对生理系统的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问题。

一、药物对生理系统的副作用药物对生理系统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药物除了主要的治疗作用外,还可能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症状。

这些副作用可能因药物种类、剂量、使用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副作用:1. 消化系统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这些副作用常见于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的使用。

2. 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头晕、嗜睡、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这些副作用常见于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药物的使用。

3.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

这些副作用常见于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药物的使用。

4. 免疫系统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

这些副作用常见于抗过敏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

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药效、代谢或者吸收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疗效或者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1. 药物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干扰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改变其药效或者血药浓度。

2. 药物药效学相互作用:某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影响,导致疗效增强或减弱。

例如,两种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药效的叠加作用;而某些药物与特定的酶或受体结合,可能干扰其他药物的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一、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1.ß受体阻断剂与维拉帕米合用
ß受体阻断剂与维拉帕米合用易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血压下降或心衰。

维拉帕米可使阿替洛尔的吸收增加,排泄减少;阿替洛尔能使维拉帕米的代谢速度减慢。

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合用可使心率明显减慢,甚至停搏。

2.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
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提高50%左右,引起心律失常。

其原因使奎尼丁能将地高辛从骨骼肌中向血液转移,并减少地高辛从肾小管主动排泌。

3.茶碱与红霉素、普萘洛尔、ß-受体阻断剂、H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用
茶碱与红霉素、普萘洛尔、ß-受体阻断剂、H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用可使茶碱消除速度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加之茶碱安全范围窄,易导致中毒出现,严重中毒表现为心动过速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4.排钾型利尿药、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类合用
排钾型利尿药、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类合用均可促进钾排出,使心脏对强心苷更敏感,易发生心律失常。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间羟胺、麻黄素合用
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使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减少,可致血压急骤升高;与间羟胺、麻黄素合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高血压危象。

6.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哌唑嗪、氯丙嗪合用
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哌唑嗪、氯丙嗪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协同,导致严重低血压。

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1.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吗啡类合用
苯二氮卓类与吗啡类合用可引起呼吸暂停;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如巴比妥类合用,使呼吸受到明显抑制。

2.汉肌松与乙醚合用
汉肌松与乙醚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应减量使用,否则出现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合用
因为氨基糖苷类与乙醚、硫喷妥、普鲁卡因、琥珀胆碱、硫酸镁等合用,可使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重,出现呼吸麻痹。

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也会出现呼吸麻痹。

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甲氨喋呤与水杨酸类合用
甲氨喋呤与水杨酸类合用可使前者血浆游离浓度明显增加,导致血细胞减少。

此作用与水杨酸类和甲氨喋呤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有关,并且水杨酸可置换甲氨喋呤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该药与丙磺舒合用还可引起血细胞减少。

2.某些药物与双香豆素类合用
由于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广谱抗生素、氯贝丁酯、保泰松、奎尼丁、甲苯磺丁、甲硝唑、西米替丁、丙咪嗪)可与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竞争血浆蛋白,使双香豆素类药物在血中浓度增加,导致出血,故不宜合用。

四、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1.有些药物与卡马西平合用可致复视和共济失调等中毒症状
由于维拉帕米、红霉素、异烟肼是药物代谢酶诱导剂,当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出现复视和共济失调等中毒症状,。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哌替啶合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哌替啶合用可引起中枢兴奋、抑制、甚至死亡。

原因是中枢5-羟色胺浓度增加、哌替啶的代谢速度减慢。

3.有些药物合用能引发听力障碍
有些药物如万古霉素、呋塞米,依他尼酸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可使耳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红霉素与阿司匹林均可引起耳鸣,常用剂量单独应用时不易出现。

但两药合用,耳毒性增强,易引起耳鸣。

五、肾脏的不良反应
1.头孢唑啉、头孢噻吩与氨基糖苷类和呋塞米合用
头孢唑啉、头孢噻吩与氨基糖苷类和呋塞米合用可使肾功能损伤,甚至出现急性肾衰。

2.两性霉素B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两性霉素B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加重肾脏毒性。

3.非甾类抗炎药与呋塞米合用
由于非甾类抗炎药抑制前列素的合用,减少肾血流量,能降低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使肾损害的机会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