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生长》课件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也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观察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 形有什么不同? 还记得种子里面有什么吗? 种皮,胚根,胚芽,子叶
种植我们的植物
种植凤仙花
1. 选种。 2. 准备花盆和土。 3. 用手指在中按出小坑。 4. 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我们的大丰收
我们收获了种子
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果实,一个果实里有17、18个种子。
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
凤仙花在幼苗生长期间长得最快。长出花蕾后要更多的营养,所 以生长速度变慢了。
我们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由这六个部分组成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种子变成了幼苗
刚出土的花径是什么颜色?
叶子在茎上是怎么排列的?
刚出土的花叶是什么样的? 后来长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为什么大部分植物的茎都是绿色的? 植物需要的食物从哪里来?
茎越长越高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茎有。
• 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放一 粒种子,再用土盖上。
• 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温度。
种植凤仙花 • 怎样才能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根的生长
种子的萌发, 先发芽,再长根。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植物根有什么作用?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的整生长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茎上有节
不同的茎
缠绕茎
直立茎
匍匐茎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也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观察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 形有什么不同? 还记得种子里面有什么吗? 种皮,胚根,胚芽,子叶
种植我们的植物
种植凤仙花
1. 选种。 2. 准备花盆和土。 3. 用手指在中按出小坑。 4. 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我们的大丰收
我们收获了种子
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果实,一个果实里有17、18个种子。
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
凤仙花在幼苗生长期间长得最快。长出花蕾后要更多的营养,所 以生长速度变慢了。
我们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由这六个部分组成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种子变成了幼苗
刚出土的花径是什么颜色?
叶子在茎上是怎么排列的?
刚出土的花叶是什么样的? 后来长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为什么大部分植物的茎都是绿色的? 植物需要的食物从哪里来?
茎越长越高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茎有。
• 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放一 粒种子,再用土盖上。
• 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温度。
种植凤仙花 • 怎样才能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根的生长
种子的萌发, 先发芽,再长根。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植物根有什么作用?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的整生长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茎上有节
不同的茎
缠绕茎
直立茎
匍匐茎
教科版科学(2017秋)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探索:在一条轨道上比快慢
要点:
①将小组成员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②发令员的位置最好在终点处,以便看清小球到达终点并及时发令停止计时。 ③发令员尽量使用一个字的口令,如“跑”“停”。 ④计时员操作秒表要与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⑤操作员放开小球也要和指令同步,并且不能给小球施加助力。 ⑥记录员除了记录结果,还要注意观察小球是否出现卡顿等异常情况,必要时提醒 小组成员重新开始。
2.各种各样的运动
生活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探索一
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 他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 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探索二
在这些并交流。
拨动尺子,圆点上下振动
拨动指尖陀螺边缘,圆点转动
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 和之前一样吗?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 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 如:前进、后退、转弯、旋 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回忆坐旋转木马的场景,画出人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的运动
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
可能静止不动
可能滚动
可能滑动
探索一
做一个较低的斜面
探索二
观察木块在斜面的运动
探索三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 (共15张PPT)

云、雾、露、霜、雪,它们是什么变化而来的?是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水的形态
露
变化过程
变化条件
水蒸气(气体)——水(液体) 温度下降(0℃以上)
云
水蒸气——水
温度下降(0℃以上)
雾
水蒸气——水
温度下降(0℃以上)
霜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
雪
水蒸气—冰晶
温度降到0℃以下
冰
水(液体)—冰(固体)
会淹没一些沿海地区,企鹅、北极熊等 极地动物将失去家园,并死亡甚至灭绝。
自我评价 我学会了……我还想知道……
在自然界中,水在不停的变化,地球上江河湖海里的水
既不会溢出来,也一直流不完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上的江河湖海中的水,经过太阳光的蒸发变成水蒸气到了空中,越积越 多,夏天形成雨,冬天形成雪再回到地球上。就是因为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水循 环,所以江河湖海里的水既不会溢出来,也一直流不完。
水
冰
水水 蒸 气 水蒸气
4、水的三态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 么关系?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 化的?
人 工 造 雪
冷 冻 车 间
水 缸 冻 裂
晒 盐 厂
通过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水的三态变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 面。
5、地球的南北两极到处都是厚厚的冰层。目前 地球气温逐渐增高,使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加速, 海平面上升。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造成什么 样的后果?
雾
云
气态
霜
雨
固 水的三态变化
液
态雪
态
露
预习题
一、填空: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蚕的一生(课件)

科学探索
你排列对了吗?
①卵
⑧蚁蚕
③蚕幼虫
⑦吐丝结茧
⑤蚕茧
②蚕蛹
⑥蚕蛾交尾
④产卵
科学探索
请将这八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
出生 ①⑧
生长发育 ③⑦⑤②
繁殖 ⑥④
死亡
产卵后不 久便死亡
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研讨一: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多长时间? 算一算蚕的一生是多长时间?
2.6 蚕的一生
科学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
经过近2个月的辛苦养蚕,同学们见证了蚕一生的生长过程。现 在打开蚕房看看,里面是什么状况?
我们饲养的蚕现在大部分已经死亡了,蚕 房中留下了许多新的蚕卵。有些蚕卵可能 又孵化出新的蚁蚕,开启了新一代的生命 历程。
新课聚焦
我们亲身经历了养蚕的过程,对蚕生长 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
幼虫
蛹
成虫
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 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跟蚕一样,菜粉蝶的一生也经历卵、幼 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拓展提高
无
卵
幼虫
蛹
成虫
从雌蜻蜓要在水中产卵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发展和循环,依次是卵→水虿 (chài)→水虿蜕皮上岸→变成蜻蜓→雌雄蜻蜓交尾→雌蜻蜓在水中产卵。 蜻蜓一生不经历蛹的阶段,包括卵、幼(稚)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和成虫 身体形态差异不大。
科学探索
(1)视频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蚕生长变化的视频,展示关键时期,如蜕皮、 结茧、破茧、产卵等
视频记录
视频记录
科学探索
(2)照片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照片并整理,可以直观的呈现蚕不同时期 的特点。比如蚕幼虫的特点、蚕在进食、蚕卵和茧的特点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2课 各种各样的运动

观察结果:直尺上的“小红点”水平移动。
在直尺的最外侧贴上小红 点,用手压住直尺的另一 端,下压后快速松开。
观察结果:直尺上的“小红点”快速的上下往复振动。
物体
运动形式 平移直尺
运动轨迹
拨动直尺
2.指尖陀螺
(1)在陀螺“叶片”的最外侧贴上“小红点”; (2)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陀螺中心,用其他手指拨动陀螺的“叶片”; (3)当陀螺快速旋转后,慢慢松开拇指。
人绕中心轴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人在木马上的运动形式 是上下往复摆动。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观看
随堂练习
三.将下列物体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形式用线连起来。
风扇
平动
荡秋千
电梯
摆动
滑滑梯
钟摆
转动
摩天轮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 大家
小结:不同的物体有不一样的运动形式,同一个物体以 不同的方式运动,它们的运动形式也会不同。
思考: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 怎么记录呢?
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
在这些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1.观察直尺与某一点的运动方式
在直尺的最外侧贴上小红 点,平移直尺。
观察结果:陀螺上的“小红点”在快速地旋转着。
2.指尖陀螺
(1)在陀螺“叶片”的中心贴上“小红点”; (2)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陀螺中心,用其他手指拨动陀螺的“叶片”; (3)当陀螺快速旋转后,慢慢松开拇指。
观察结果:陀螺上的“小红点”静止不动。
物体
贴纸位置
运动轨迹
外侧边缘 中心处
静止不动
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
在直尺的最外侧贴上小红 点,用手压住直尺的另一 端,下压后快速松开。
观察结果:直尺上的“小红点”快速的上下往复振动。
物体
运动形式 平移直尺
运动轨迹
拨动直尺
2.指尖陀螺
(1)在陀螺“叶片”的最外侧贴上“小红点”; (2)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陀螺中心,用其他手指拨动陀螺的“叶片”; (3)当陀螺快速旋转后,慢慢松开拇指。
人绕中心轴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人在木马上的运动形式 是上下往复摆动。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观看
随堂练习
三.将下列物体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形式用线连起来。
风扇
平动
荡秋千
电梯
摆动
滑滑梯
钟摆
转动
摩天轮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 大家
小结:不同的物体有不一样的运动形式,同一个物体以 不同的方式运动,它们的运动形式也会不同。
思考: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 怎么记录呢?
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
在这些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1.观察直尺与某一点的运动方式
在直尺的最外侧贴上小红 点,平移直尺。
观察结果:陀螺上的“小红点”在快速地旋转着。
2.指尖陀螺
(1)在陀螺“叶片”的中心贴上“小红点”; (2)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陀螺中心,用其他手指拨动陀螺的“叶片”; (3)当陀螺快速旋转后,慢慢松开拇指。
观察结果:陀螺上的“小红点”静止不动。
物体
贴纸位置
运动轨迹
外侧边缘 中心处
静止不动
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6 《水和水蒸气》 |教科版 (共13张PPT)

LOGO
6.水和水蒸气
我知道: 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
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见。
思考:
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要求:
2.记录员把组员看到的现象全部记录下来。 3.酒精灯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 4.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眼睛离水要尽量远一些, 5.不管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实验结束时,请不要 用手触摸加热的烧杯、三脚架,以防烫伤。
1.组长负责加热,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轻声交流。
哪 个 蒸 发 得 更 快
条 件 水加热之后 水没有加热
看到的现象
我们的发现
加热
(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大海里的水 不是要越来 越少了!
空气中的水蒸 气不会满出来 吗?
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一个盛冰的玻璃杯外 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 里来的?
由于盛冰的玻璃杯 使它周围空气中的 水蒸气冷却下来, 因而在杯壁上形成 了小水滴。
努 力 吧 !
我会填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蒸发 。 2.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凝结 。
我是小法官 1.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没有关系。(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X
)
√
)
3.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X就是水蒸气。 (
X
)
6.水和水蒸气
我知道: 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
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见。
思考:
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要求:
2.记录员把组员看到的现象全部记录下来。 3.酒精灯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 4.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眼睛离水要尽量远一些, 5.不管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实验结束时,请不要 用手触摸加热的烧杯、三脚架,以防烫伤。
1.组长负责加热,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轻声交流。
哪 个 蒸 发 得 更 快
条 件 水加热之后 水没有加热
看到的现象
我们的发现
加热
(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大海里的水 不是要越来 越少了!
空气中的水蒸 气不会满出来 吗?
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一个盛冰的玻璃杯外 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 里来的?
由于盛冰的玻璃杯 使它周围空气中的 水蒸气冷却下来, 因而在杯壁上形成 了小水滴。
努 力 吧 !
我会填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蒸发 。 2.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凝结 。
我是小法官 1.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没有关系。(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X
)
√
)
3.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X就是水蒸气。 (
X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PPT课件

我们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正确的月相顺序
活动三:制作月相变化手册
将一个月的月相图 片按顺序装订在一起, 快速的翻动,我们就可 以看到月相在一个月内 的连续变化了。
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弯——圆——弯,上半月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初一的月相叫新月,十五的月相叫满月
2.人们对不同的月相有着不同的称呼,农历初一
的月相被称为( A )。
A.新月
B.望月
C.圆月
3.( A )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
农历初一这天月相是基
B.农历每月十五 本上全暗的,所以我们看不见
月相。研究月相变化规律时,
C.农历每月二十三 按农历日期更加方便。
月球有月相,太阳没有。
我们已经知道了月 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
探索研讨 活动一:观察月相图
图中的月相,哪 些是你们曾观察到的? 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
观察手中 的卡片,和同 学们说一说你 的发现。
活动二:给生活的观察。
提示:先分大类,按照月初、月中、月末的时间划分为 三大类。
1.填空题。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太__阳___的光。月球圆
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__月__相__。其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 由__缺__到__圆__(填“由圆到缺”或“由缺到圆” ),亮面 偏__右__(填“左”或“右”);下半月_由__圆__到__缺_(填 “由圆到缺”或“由缺到圆”),亮面偏__左__(填 “左”或“右” )。
月相变化的规律
弯
圆
弯
上半月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课外拓展
观察月球的运动: 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套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 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植物生长与变化 • 动物行为与习性 • 物质性质与变化 •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 • 科技创新与环保实践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 01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近现代科技革命
概述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电 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成就和 意义。
当代科技创新成果
展示当代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 等,并简要说明其对社会和生活的 影响。
环保理念推广和实践行动
01
02
03
环保理念宣传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严重后果,引导学生树立 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的基本 02 规律和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
本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 03 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 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 验、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及科学探究的基
晴天
天空无云或少云,阳光充足,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
阴天
天空被云层覆盖,阴暗多雨,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高。
雪天
天空降下雪花,温度较低,地 面和物体表面被雪覆盖。
预测和记录天气变化情况
观察天空
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 、云状、云高和颜色 等变化来预测天气情 况。
测量气温和湿度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 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 湿度,了解天气变化 趋势。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植物生长与变化 • 动物行为与习性 • 物质性质与变化 •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 • 科技创新与环保实践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 01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近现代科技革命
概述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电 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成就和 意义。
当代科技创新成果
展示当代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 等,并简要说明其对社会和生活的 影响。
环保理念推广和实践行动
01
02
03
环保理念宣传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严重后果,引导学生树立 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的基本 02 规律和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
本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 03 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 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 验、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及科学探究的基
晴天
天空无云或少云,阳光充足,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
阴天
天空被云层覆盖,阴暗多雨,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高。
雪天
天空降下雪花,温度较低,地 面和物体表面被雪覆盖。
预测和记录天气变化情况
观察天空
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 、云状、云高和颜色 等变化来预测天气情 况。
测量气温和湿度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 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 湿度,了解天气变化 趋势。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8页 0118页 0140页 0179页 0203页 0240页 0287页 0354页 0477页 0521页 0536页 0614页 0653页
物体的运动 2.各种各样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8.测试 “过山车”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3.蚕长大了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4.月相变化的规律 6.地球的形状 8.太阳、 月球和地球
7.我们的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8.测试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动物的一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物体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运动和位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8页 0118页 0140页 0179页 0203页 0240页 0287页 0354页 0477页 0521页 0536页 0614页 0653页
物体的运动 2.各种各样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8.测试 “过山车”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3.蚕长大了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4.月相变化的规律 6.地球的形状 8.太阳、 月球和地球
7.我们的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8.测试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动物的一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物体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运动和位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植物的生长变化》1-7 |教科版 (共111张PPT)

(√ ) 2.植物的根只有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的作用。( √ ) 3.种子立着放根就会向上长。( ) 4.植物种子萌发时,它的根和茎是同时生长的。( )
巩固提升
1.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 (观察)、(记录)等工作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 ) 和(叶 ) 。 3.植物的(根 )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 生长速度较 ( 快 )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 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播种、生根、发芽、花蕾、开花、结果、成熟 以上时间要准确记录,最好配有照片或图画; ④最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结束
D
3.我们先看到了根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导入新知
植物的根在植 物生长过程中 有什么作用呢?
导入新知
我们种下的种子已经发生了变化,先来看一看吧!
思考:1.根、茎和叶谁先长出来的? 2.每粒种子都一样吗? 3.根向什么方向生长的? 4.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
• 自己观察植物的种子,可以将你观察到的 特点记录在科学书上。
• 观察好后,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大家的观 察结果。
• 各小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 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 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要知道种子 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茎的形状圆形方形扁形茎的种类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攀缘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平卧地面蔓延生长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植物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茎有哪些变化和作用
• 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过程通过画画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在科 学书上。
• 画完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所画的植物 的一生。
巩固提升
1.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 (观察)、(记录)等工作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 ) 和(叶 ) 。 3.植物的(根 )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 生长速度较 ( 快 )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 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播种、生根、发芽、花蕾、开花、结果、成熟 以上时间要准确记录,最好配有照片或图画; ④最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结束
D
3.我们先看到了根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导入新知
植物的根在植 物生长过程中 有什么作用呢?
导入新知
我们种下的种子已经发生了变化,先来看一看吧!
思考:1.根、茎和叶谁先长出来的? 2.每粒种子都一样吗? 3.根向什么方向生长的? 4.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
• 自己观察植物的种子,可以将你观察到的 特点记录在科学书上。
• 观察好后,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大家的观 察结果。
• 各小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 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 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要知道种子 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茎的形状圆形方形扁形茎的种类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攀缘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平卧地面蔓延生长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植物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茎有哪些变化和作用
• 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过程通过画画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在科 学书上。
• 画完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所画的植物 的一生。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课件水和水蒸气

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
温度越高, 水蒸发得越
快。
空气越干燥, 水越容易蒸
发。
有风吹,水蒸 发得快。
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加快蒸 发?( ABC )(多选)
A、加热
B、通风
C、扩大蒸发面积
这 时 候 需 要 水 蒸 发 得 更 快 一 些
它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它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它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你能解释杯子外的水珠从哪里来了吗
一个盛冰的玻璃杯,放 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 杯子外面出现了很多的 小水珠,这些水珠是从 哪里来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 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在 杯壁上凝结成小水滴。
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杯壁上的水 是从哪里来的?
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水 洼(积水)。天晴了,水 洼里的水便很快干了。水 洼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 无法看见。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蒸发
水
凝结
水蒸气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
A、外部
B、内部
C、表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B )
A、空气 B、热 C、氧气
判断小法官
1、江河湖海里的水时时刻刻在蒸发。(√ )
2、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无关。( ×) 3、蒸气是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小水珠。(× )
4、夏秋季窗玻璃上的小水珠,草上的露珠都是凝
结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