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分析

折叠式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分析
折叠式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分析

撑在坚固的水平面上以提高作业车的稳定性。转台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60°。两个变幅液压缸用于实现上下作业臂的升降操作。在不影响作业车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下,为了方便计算,本文对作业车系统作如下假定:

1)下作业臂变幅液压缸和上作业臂变幅液压缸的质量与作业臂相比质量很小,忽略不计。

2)作业车上、下作业臂、支腿、轮胎等都具有足够的刚度,不考虑作业车的柔性。

3)作业车作业时,用4条支腿作支撑,而所有轮胎都完全离开地面。

(4)上、下作业臂为匀质杆状结构,其质心在各臂的几何中心位置。

(5)将工作平台及其载荷看作一个集中载荷固结在上作业臂末端。

作者简介:王富亮(1985—),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折叠式高空作业车稳定性及残留振动的研究。

图1折叠式高空作业车

23

——

参数数值说明m 130kg 底盘质量,质心位于a 点m 20.5kg 转台质量,质心位于c 点m 3 2.5kg 下作业臂质量,质心位于下作业臂几何中心d 点m 4 2.7kg 上作业臂质量,质心位于上作业臂几何中心e 点m p 待求作业平台及载荷的总质量,质心位于p 点l 11m 前后支腿之间的纵向跨距a 点到b 点的距离,b 为4条支腿围成区域的几何表1高空作业车的结构参数平台)重力会因其位置变化而变化,倾翻力也有可能是稳定力根据力矩平衡可得到以下方程:

m p g Δl 軆p 24——

受的最大载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 3由0.50m 减

小到0.35m ,作业车正前方的最大载荷减少了

43%;后端的最大载荷增加了1%,即转台位置愈靠

近前支腿支撑点,作业车前端的稳定性愈差,并有

可能使作业车最大载荷出现全局最小值,但对车体

后端的稳定性有利。图5

支腿横向跨距对最大载荷的影响

25——

从图11可以看出,上作业臂紧急制动时对最

大载荷的影响没有下作业臂紧急制动时明显,其原

因是当只考虑上作业臂运动时,下作业臂和车体都

处于静止状态,不受惯性力的影响;而下作业臂运

动时,虽然上下作业臂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是相

对车体,上下作业臂一起运动,所以下作业臂紧急图7不同上作业臂质量对最大载荷的影响

26

——

制动,上下作业臂都会产生惯性力。因此,考虑作业臂的紧急制动对作业车稳定性的影响时,应该重点考虑下作业臂紧急制动对作业车稳定性的影响。4结论

本文对折叠式高空作业车在静止和正常工作

图10下作业臂紧急制动对最大载荷的影响图11上作业臂紧急制动对最大载荷的影响

27

——

作者简介:刘建林(1981—)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方向:钻探工艺技术。的碎岩工具;2)它还是控制流体介质进入钻具中

心通道形成稳定反循环的功能元件。经过深入的理

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目前已研制成

功多种用于地质勘探、水文水井钻凿等领域的不同

类型专用反循环钻头。随着贯通式潜孔锤、配套机

术的成功应用为气动潜孔凿岩工具的发展和使用提供了广阔空间[4-5],贯通式潜孔锤作为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潜孔凿岩工具,在油气勘探开发气体钻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研发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设计出适应该领域的、性

28——

汽车侧翻分析

汽车侧翻分析在汽车行驶中中,侧翻是其中一种最为严重并且威胁成员安全的事故。侧翻可以定义为能够使车辆绕其纵轴旋转90度或更多以至于车身同地面接触的任何一种操纵。侧翻可以由一个或一系列综合因素产生。它可以发生在平直的水平地面上,并且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达到一定的数值,该数值要超过车辆侧面重量转移到车轮上所抵消的加速度值。 通过有坡度的路面(或无路情况)时由于不平路面的冲击,地面松软或其他障碍物会促使侧向压力提高从而使车辆“失足”。 侧翻过程是一个包括作用在车辆上和车辆里的力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侧翻受操纵和高速公路的影响。人们已经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包括一系列复杂设备的模型实验研究侧翻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通过静态基本结构实验来理解(忽略惯性和滚动平面上的加速度),并且促进发展更加复杂的模型。 1、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汽车侧翻的最基本的机械特性可以通过考查转弯过程中稳定车身的受 力均衡性来了解。稳定的车辆是 指悬架和轮胎的偏置在分析中被 忽略掉。在转弯操纵中,侧向力 作用在地面上来平衡作用在汽车 重心上的侧向加速度,如图9-2 所示。侧向力作用在车辆上的位 置的不同产生一个力矩,该力矩

使车辆向如图所示的外侧侧翻. 为了分析转动情况,假定汽车在稳定状态以使汽车没有滚动加速度,并且使轮胎如图所示受力(前轮和后轮)。在很多公路环境中,它也适合考虑横向坡度。如大家所知的坡度和道路转弯处汽车外侧比内侧高出的程度。在分析中,将角度表示为”?”,想左下的 坡度表示正角。这个方向的坡度有助于 平衡侧向加速度。斜坡角度通常情况下很小,而且角度很小时约有()1cos ,sin ==???。以汽车接地点为中心的力矩关系为: 02=-+-t zi y Mg t F Mh h Ma ? (9-1) 从式(9-1)我们可以得出a y : h t Mg F h t g a zi y -+=?2 (9-2) 在水平路面上(0=?),没有侧向加速度,方程也成立。此时,内侧车轮载重,F zi ,是车总重的一半。另外通过正确选择坡面角度,可以使F zi 保持在具有侧向加速度的汽车重量的一半.,即通过公式: g a y =? (9-3) 在公路设计中,坡面被准确用在曲率设计中。在给定半径和预定行驶速度的情况下,恰当的选择坡面以产生一个侧向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在0~0.1的范围内。在道路外侧比内侧高的曲度下汽车具有加速度为零时的速度称为中间速度。 重新回到方程(9-2),随着侧向加速度的增大,内侧车轮上的负载必定减少。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汽车在转弯过程中能够去抵抗或抵消侧翻运动力矩。当内侧车轮负载为零时极限转弯情况就会发生(所有的负载转移到外侧车轮上)。在此极限位置侧翻将会开始发生,这是因为汽车不能继续维持在滚动平面上的平衡。侧翻开始时的侧向加速度是临界加速度,并由公式给出: h h g a t y ?+=2 (9-4) 没有坡度时,使侧翻发生的侧向加速度的临界值仅仅是??。这种简单的侧翻临界点的估算过去常常用在汽车抵抗侧翻运动的性能的估算中。该公式非常简便,应为它只需要两个汽车参数—轮距和重心高度。然而,这种估算却很保守(预测的侧翻临界值比精确值大很多),该公式主要用来比较汽车性能而不是预测绝对的性能水平(一些动力学专家利用这种侧翻临界点逆形式t h 2作为汽车侧翻

2019年高空作业车说明书.doc

前言 感谢您购置我们的产品。为了您更好的使用高空作业车,获得最佳的效益,我们恳切地希望您在使用车辆之前能够仔细阅读本《产品保养及使用说明书》。 本说明书详细地介绍了高空作业车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保养等知识。操作者在操作前必须认真的阅读了本说明书的有关内容。在掌握其性能特点、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方可使用该车。为了保证在操作人员更替后,也能正确的使用该车,本使用维护说明书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和损坏。

目录 一、技术特性 1、主要技术参数 2、外形图 3、工作范围特性曲线 二、整车结构简介 1、底盘 2、取力装置 3、底架 4、伸缩臂 5、平衡机构 6、旋转机构 7、中心回转接头 8、工作斗 9、液压系统 10、电路系统 三、操作应注意事项 四、维修保养 五、常见故障处理 六、附录 1、润滑图 2、易损件和密封件

一、技术特性(见图1、图2) 1、主要技术参数 (1)最高工作高度: 20米 (2)最大工作幅度: 12.5米 (3)工作斗尺寸(玻璃钢)(长×宽×高) 1060×700×1000 (mm) (4)工作斗额定载荷: 200公斤 (5)回转角度: 360°(全回转) (6)支腿型式和数量: H型 4支腿伸缩可调 (7)汽车底盘型号: BJ5133EJFFD-S (8)驾驶室: 单排 (9)整车总质量: 9.5吨 (10)整车外形尺寸(长×宽×高): 8850×2470×3660(mm) (11)操纵方式: 电控、斗上操纵和斗下操纵 (12)接近角: 16° (13)离去角: 13° (14)最高车速: 90(km/h)

2、整车外形图。 图 1 - - 4

高空作业车操作规范方案

高空作业车管理办法 1.目的 为确保安全使用高空作业车,规范高空作业车的使用、操作,做好高空作业车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特制订本规程。 2.职责划分 办公室负责对使用、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和监督工作。使用单位负责的高空作业车的使用管理、日常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 各单位需使用高空作业车,需填写《高空作业车使用申请表》报办公室批准,由前港变电队安排使用。 3.操作 3.1操作高空作业车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凡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施工人员等不宜操作高空作业车。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操作高空作业车。 3.2 使用高空作业车必须配置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专业操作人员。未达到规定的使用条件不得强行作业。

3.3高空作业车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设备的保养规定,在执行各项检查和保养后方可启动高空作业车。 工作前应检查高空作业车的工作范围,柴油、液压油液面等,清除妨碍高空作业车回转及行走的障碍物。 禁止在发动机运转情况下填加燃油,填加燃油时不得溅出。 禁止在工作状态下填加液压油。 3.4高空作业车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待,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及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点;如安全帽、安全带是否配套齐全,工作人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人员分工情况及责任范围。工作负责人除要对车况和操作人员进行检查以外,还要负责查看地形环境、起降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或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如有出入,则应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后方能开始工作。 3.5工作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应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就近挂在钢结构架上。 3.6高空作业车登高作业应由专业人员负责人进行指挥,负责人应按照规定信号与升降平台操作工进行联系。发出的信号必须清楚、准确,便随时观测地面情况。 作业时利用好对讲系统,讲机无信号严禁施工。 3.7在台风、暴雨、打雷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操作高空作业车。 3.8高空作业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

高空作业车操作规程

高空作业车操作规程(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高空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未经培训合格并获得操作、驾驶资格证书的人员严禁操作高空 作业车。 二、行驶前准备 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驾驶、使用要求,掌握整车行驶性能参 数。 2、行驶前按底盘使用要求进行底盘油位、水位等检查。 3、检查燃油箱油位。(需考虑高空和起重作业的油耗) 4、检查液压油位,确保液压箱中的油量达到规定值。 5、检查上、下臂是否落位,不得悬空。 6、检查工作平台内是否有遗漏的的工具或物品,如果有,及时取下。在车 辆行驶时,工作平台内部的放置没有固定的物品。 7、检查支腿是否完全收回。 8、检查取力操纵杆是否已使取力齿轮与汽车变速箱脱离 三、工作地点的选择 1、工作场所地面允许的最大倾斜角为5°。需要在斜坡上作业是应将车头 对准坡顶方向停放。 2、在公路上作业时应使车体与道路边缘距离不小于760mm(支腿伸出长 度),并及时打开危险警告信号灯。 3、作业车不得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区域、腐蚀性的环境工作。 4、作业车工作的温度范围是-25℃~40℃,不允许在此范围外的温度下工 作。 5、环境相对湿不大于90%(25℃)。 6、光线暗淡或能见度低时禁止工作。 7、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8、风力超过6级时,作业车不得工作。 9、当工作范围内有电线通过时,应当始终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0、作业车工作室应与悬崖和沟渠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1、雷雨天气作业车严禁工作。 四、其他安全事项 1、严禁超载作业,严禁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进行空中作业。 2、操作时禁止采用凳子梯子等垫高方式工作,不得将身体重心探出工作平 台底板外。 3、严禁从工作工作平台上或者往工作平台扔物品。 4、严禁起重和登高同事作业。 5、严禁用吊钩启起吊埋在地下情况不明的物体,严禁横向拖拉重物,以免 超出负荷引发事故。 6、工作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7、进行高空作业时,应有一名操作人员在车辆旁边,随时准备进行应急操 作。 8、不得改变液压阀的调定值。 9、严禁在取力齿轮未脱离状态下行驶车辆。

高空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高空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空作业车司机安全操作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的高空作业车司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集团《机械司机通用安全守则》和《高空作业车使用说明书》。 3 内容与要求 3.1 基本要求 遵守公司《汽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3.2 作业前 3.2.1 司机及施工人员应着装整齐,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2.2 服用任何导致判断力、反应敏感度下降的药物不得登车作业。 3.2.3 上车前首先查看车辆运行日志有无记载故障点和注意事项。如无不良记录,则对全车进行细致检查。 3.2.4 行驶时严禁驱动油泵。 3.2.5 到达作业现场之后,应首先检查作业现场地形环境,根据需要准备垫木块垫在支腿下面;对整机进行例行检查,查看各检查肘的联接是否可靠;各润滑点的润滑是否正常;连接螺栓是否松动,结构件是否有开焊现象;钢丝绳是否有断丝和过度磨损;液压油箱内液面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液面高度。检查完毕,确认正常之后方可作业。 3.2.6 作业地点应选择地面平整,且允许的最大倾斜角为5°的坚实地面。需要在斜坡上工作时,停车时应将驾驶室冲着坡顶,车辆的纵向与斜坡的方向一致,不能横在坡上。 3.2.7 起动发动机,将变速器置于空挡位置,拉紧手刹车,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取力器操纵开关拨至啮合位置,使取力器齿轮与变速箱内的齿轮啮合,然后慢慢松开离合器带动油泵运转,确定油泵运转正常,无异响后,调节怠速旋钮,将发动机转速调至800r/min,即可作业。 3.2.8 按照支腿操控箱上的标示铭牌,分步骤逐次打开支腿。操纵下车手动阀和转阀,先伸水平支腿,后伸垂直支腿,抬起车身(前后轮胎离地)。通过转阀和垂直支腿换向阀,调整垂直支腿的伸出长度,将整机调整平稳,然后将转向阀转到全闭位置。 3.2.9 在支撑整车时应注意: 3.2.9.1 在高低不平场地或支脚支撑处地基较软时,用垫木块垫在支脚下。 3.2.9.2 必须在工作臂处于初始位置时(在臂支架上),才可以进行支腿操作。基本臂离开臂支架后,支腿锁死,不能进行操作。 3.2.9.3 伸支腿时,必须先伸水平支腿,再伸垂直支腿;收支腿时,先收垂直支腿,后收水平之腿。 3.2.9.4 伸支腿时,注意观察水平仪,以保持车架基本水平,应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最小的圆圈内,否则,应再调节支腿,使车架水平,支腿伸出后,轮胎必须离开地面一定距离(10-30mm)。 3.2.9.5 支腿操作完毕后,注意将手柄全部置于中间位置。 3.2.9.6 支腿没有完全支好时,严禁作业;支腿没有完全收回到初始位置时,严禁行车。

基于Matlab的客车转向侧翻稳定性分析(精)

基于Matlab 的客车转向侧翻稳定性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客车转向行驶时的侧翻情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客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向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稳态转向时客车侧翻临界车速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某客车结构参数和路面附着条件进行了仿真,得出了通过提高客车的抗侧翻性能来提高客车的行驶稳定性的方法。 关键词:客车;转向侧翻;稳定性分析;Matlab 0 引言 侧翻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其纵轴转动900 或更大的角度,以至车身与地面相接触的一种极其危险的侧向运动。汽车侧翻可分为两类:一是曲线运动引起的侧翻,二是绊倒侧翻。 曲线运动引起的侧翻是指汽车在道路(包括侧向坡道)上行驶时,由于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超过一定限值,使得汽车内侧车轮的垂直反力为零而引起的侧翻[1]。 客车车身和质量比轿车等小型车大得多,而且其地板一般都比较高,在转向侧翻事故中,车体将向某一侧倾倒,与地面接触的侧围会产生变形,结构的变形可能侵入车厢内部,对乘客造成伤害[2]。而侧翻试验是较难实施的且成本较大,本文通过建立客车侧翻的数学模型,在Matlab 中进行仿真来分析影响客车转向行驶稳定性的因素,从而为提高客车的操纵稳定性,在设计阶段保证客车结构参数的合理性,避免车辆行驶发生翻车事故奠定理论基础。 1 车辆转向侧翻模型 客车的前后桥一般采用非独立悬架,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弯道或避开障碍物时需要紧急转向。转向时车辆的质心绕转向瞬心C 作圆周运动。Rr 为转向瞬心C 到后内侧车轮的转向半径;Rf 为转向瞬心C 到前内侧车轮的转向半径;θ 为汽车转向轮转过的角度;L 为汽车的轴距;汽车质心到前桥距离为a;汽车质心到到后桥距离为b。 2 车辆转向时的受力分析 车辆在转向时,会使车身向外侧倾斜,Gs 为客车车身的悬挂质量受的重力;Gu1 为客车前桥的非悬挂质量受的重力;Gu2为客车后桥的非悬挂质量受的重力;Fyi1,Fyi2 分别为地面给转向内侧车轮的侧向附着力;Fyo1,Fyo2 分别为地面给转向外侧车轮的侧向附着力;Fzi1,Fzi2 分别为地面给转向内侧车轮的支撑反力;Fzo1,Fzo2 分别为地面给转向外侧车轮的支撑反力;Fsy 为客车车身的悬挂质量转向时产生的侧向力;Fuy1,Fuy2 为前后车桥非悬挂质量产生的侧向力。

翻车事故分析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安全系统工程论文 论文题目:翻车事故分析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 指导教师: 2012年05月20日

目录 一翻车事故树的构造 (2) 二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4) 1.求最小径集 (5) 2.结构重要度分析 (5) 3.结论 (6) 4.建议 (6) 三翻车事故安全检查表 (6) 附:翻车事故图 (8)

翻车事故分析 摘要据统计,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因汽车翻车造成的事故占整个事故的42%以上。汽车翻车后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人员伤亡,结果是很难让人接受的。研究、探讨汽车发生翻车事故的愿因,采取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其采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寻找出可能导致该事故发生的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计算出事故树的三个最小径集,并计算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车速过快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因此,限制车速是减少翻车事故最有效和最关键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制作出安全检查表,为事故的预防和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翻车事故事故树安全检查表车辆失稳 一翻车事故树的构造 翻车是指部分或全部车轮悬空、车身着地的现象,通常指车辆没有发生其他事态而造成的翻车。翻车是一种复杂的事故,很大程度上受司机、道路状况以及车辆的设计的影响。”专家表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翻车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那么,造成翻车的原因都有哪些?作为驾驶员又该如何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呢? 车速过快导致翻车: 因车速过快,驾驶员在道路交叉口见到前方转盘时,猛打方向,容易导致车辆侧翻。车速过快,当对面过来车辆,两车会车时方向盘转动过多,容易导致了惨剧的发生。车辆飞速行驶,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导致翻车。有效控制车速,避免驾驶员对车辆控制的失控情况,对于防止翻车发生最为重要。 已知危险状态的翻车因素: 冰雪道路翻车:在冰雪道路上行驶时,由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小,容易使车辆侧滑、摆头。如果车速较快,极易导致翻车 雨后路滑造成翻车:下雨后,由于路面不平造成积水,车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使得车辆在快速行驶和刹车过程中容易因侧滑而翻车。 山路高低不平导致翻车:山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山路绕山而行,大多高低不平且较窄,易发生翻车事故。 标志标线不全导致翻车:在行车过程中看懂交通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什么是单行道、

高空作业车使用规范

高空作业车使用规程 1.目的 为确保安全使用高空作业车,规范高空作业车的使用、操作,做好高空作业车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特制订本规程。 2.职责划分 机电保障部负责的高空作业车的使用管理、日常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并负责对使用、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和监督工作。 各单位需使用高空作业车,需填写《高空作业车使用申请表》报候管公司领导批准,由机电保障部安排使用。 3.操作 3.1操作高空作业车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凡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48岁以上施工人员等不宜操作高空作业车。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操作高空作业车。 3.2 使用高空作业车必须配置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专业操作人员。未达到规定的使用条件不得强行作业。 3.3高空作业车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设备的保养规定,在执行各项检查和保养后方可启动高空作业车。 工作前应检查高空作业车的工作范围,柴油、液压油液面等,清除妨碍高空作业车回转及行走的障碍物。 禁止在发动机运转情况下填加燃油,填加燃油时不得溅出。 禁止在工作状态下填加液压油。 3.4高空作业车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待,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及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点;如安全帽.安全带是否配套齐全.工作是否有精神.人员分工情况及责任范围。工作负责人除要对车况和操作人员进行检查以外,还要负责查看地形环境、起降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或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如有出入,则应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后方能开始工作。 3.5工作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应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就近挂在钢结构架上。 3.6高空作业车登高作业应由专业人员负责人进行指挥,负责人应按照规定信号与升降平台操作工进行联系。发出的信号必须清楚、准确,便随时观测地面情况。 作业时必须配备专职地面指挥人员,不负责其它工作;配备两台对讲机,作业车平台上作业人员持一台,地面指挥人员持一台。地面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用对讲机对话,对讲机设专用频道,无对讲机或信号不好严禁施工。

汽车侧翻分析分析解析

汽车侧翻分析 在汽车行驶中中,侧翻是其中一种最为严重并且威胁成员安全的事故。侧翻可以定义为能够使车辆绕其纵轴旋转90度或更多以至于车身同地面接触的任何一种操纵。侧翻可以由一个或一系列综合因素产生。它可以发生在平直的水平地面上,并且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达到一定的数值,该数值要超过车辆侧面重量转移到车轮上所抵消的加速度值。 通过有坡度的路面(或无路情况)时由于不平路面的冲击,地面松软或其他障碍物会促使侧向压力提高从而使车辆“失足”。 侧翻过程是一个包括作用在车辆上和车辆里的力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侧翻受操纵和高速公路的影响。人们已经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包括一系列复杂设备的模型实验研究侧翻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通过静态基本结构实验来理解(忽略惯性和滚动平面上的加速度),并且促进发展更加复杂的模型。 1、 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汽车侧翻的最基本的机械特性可以通过考查转弯过程中稳定车身的受力均衡性来了解。稳定的车辆是指悬架和轮胎的偏置在分 析中被忽略掉。在转弯操纵中,侧向力作用 在地面上来平衡作用在汽车重心上的侧向 加速度,如图9-2所示。侧向力作用在车 辆上的位置的不同产生一个力矩,该力矩使 车辆向如图所示的外侧侧翻. 为了分析转动情况,假定汽车在稳定状 态以使汽车没有滚动加速度,并且使轮胎如 图所示受力(前轮和后轮)。在很多公路环 境中,它也适合考虑横向坡度。如大家所知 的坡度和道路转弯处汽车外侧比内侧高出 的程度。在分析中,将角度表示为”?”,想 左下的坡度表示正角。这个方向的坡度有助 于平衡侧向加速度。斜坡角度通常情况下很 小,而且角度很小时约有()1cos ,sin ==???。以汽 车接地点为中心的力矩关系为: 02=-+-t zi y Mg t F Mh h Ma ? (9-1) 从式(9-1)我们可以得出a y : h t Mg F h t g a zi y -+=?2 (9-2) 在水平路面上(0=?),没有侧向加速度,方程也成立。此时,内侧车轮载重,F zi ,是车总重的一半。另外通过正确选择坡面角度,可以使F zi 保持在具有侧向加速度的汽车重量的一半.,即通过公式:

大客车侧翻原因分析

大客车侧翻原因分析 侧翻事故作为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中致命率极高的恶性交通事故,对国民经济与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危害。汽车侧倾稳定性在行車安全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事故中侧翻事故所占的比例逐年递增。目前国内在防侧翻控制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防侧翻控制技术还不成熟,没有成熟可靠的防侧翻控制产品装配车辆。即使是高端的客车车型,采用的也是国外公司匹配的产品,大部分营运车辆并没有装备防侧翻系统。此外,国内公路交通运输普遍的超载现象,更进一步恶化了车辆的侧翻稳定性。本文对大客车侧翻事故进行研究,对55起交通事故进行了调查以及对导致侧翻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对侧翻阈值的分析来评价大客车的侧翻稳定性,从而为主动控制技术、安全驾驶方面、疲劳监测方面等对其预防进行研究分析打下基础。 标签:侧翻原因;交通事故 一、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体系包含四个子系统,第一为用路者因素,第二为道路因素,第三为交通流与车辆因素,第四为环境因素。 (一)用路者因素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有:感知不准、反应不当、判断失误;间接因素有:生理状况异常、心理状况异常、违章驾驶、驾驶经验不足等。 (二)车辆因素 根据对某高速公路连续三年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由于汽车机械故障所致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占所有事故的12.63%。汽车的新旧、性能优劣、维修好坏等都会影响事故的多少。车辆种类的多样化使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尺寸不一、载重相差悬殊,性能差别很大,而驾驶员并不完全熟悉各种车辆的性能与特点,这些都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三)道路因素 道路上交通事故的形成,其表象与直接的诱因多为驾车者的违章或过失,而潜在与间接的因素涉及到道路的线形设计。线形设计通过对驾车者行为的客观干扰,据事故调查显示,事故在道路上会出现明显的集中分布,这与道路因素有关,而道路因素分为道路等级、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道路横断面构成和交叉口五个方面。 (四)交通流和车辆因素

登高车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75 登高车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475 2 / 2 登高车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酒后上班。 2、下坡时,不许使用紧急制动。 3、行走车速规定:进入工作面时,或道路条件不好,车速不得超过5km/h 。 4、车辆在行驶中,驾驶室外的任何部位不得站人。 5、车辆进入工作面,应停在合适的位置,放下支腿,调整好水平后,方可升起工作平台,并插好保险销,严禁不放支腿升起作业平台。 6、工作时,必须装好平台栏杆,再进行工作。 7、工作完毕,先放下平台,再收回支腿。 8、遇到雷雨、暴风天气时,应立即停止工作,降下平台。 9、检查销子是否可靠,液压管路是否完好,液压油是否足够等。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高空作业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空作业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通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高空作业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一、熟悉掌握本工种专业技术及规程。 二、年满18岁,经体格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高空作业。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和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禁止登高作业。 三、距地面三公尺以上,工作斜面坡度大于45度,工作地面没有平稳的立脚地方或有震动的地方,应视为高空作业。 四、防护用品要穿戴整齐,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准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应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件上或金属结构架上,不准系在活动。 五、检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防护板、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六、高空作业区地面要划出禁区,用栏杆围起,并挂上“闲人免进”、“禁止通行”等警示牌。

七、靠近电源(低压)线路作业前,应先联系停电。确认停电后方可进行工作,并应设置绝缘挡壁。作业者最少离开电线(低压)2公尺以外。禁止在高压线下作业。 八、高空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不准打闹。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以防落下伤人,上下大型零件时,应采用可靠的起吊机具。 九、要处处注意危险标志和危险地方。夜间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施工。 十、严禁上下同时垂直作业。若特殊情况必须垂直作业,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在上下两层间设专用的防护棚或者其他隔离设施。 十一、严禁坐在高空无遮栏处休息。防止坠落。 十二、卷扬机等各种升降设备严禁上下载人。 十三、在石棉(玻璃)瓦屋面工作时,要用梯子等物垫在瓦上行

高空作业车使用说明书

高空作业车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湖北楚胜汽车高空作业车以东风小霸王、江铃五十铃、福田奥铃、东风140、东风145 系列等底盘(也可采用其他车辆改装),全回转三折臂式液压多功能工程作业车,它能将工作人员平稳,安全的送到14-20 米的高空作业,进行维修、安装、清洗、摄影、造船、化工、电力、剪枝、更换路灯及其他工程抢修作业。该车的主臂上还设有起重结构,故该车的使用领域较宽。 该车驾驶室外型美观,内部舒适,可载(座)3-6 人,整车外形尺寸小于国内同类产品,整车移动方便,能适合狭窄的地段,小街小巷作业。该车的上臂、下臂、回转和起重液压系统均为独特无级调速系统,具有节能和动作灵活,平稳安全可靠的特点。该车的支腿分单独、可调,能实现整车在平路上调平。该车液压和电器控制系统均设有各种限位装置及发动机紧急熄火装置。能在操作人操作失误,出现故障自动切断电源或紧急停止发动机,及时停止危险动作,确保安全可靠。该车电动操作系统均采用防水开关,避免了开关易进水,锈蚀漏电的问题,工作斗采用管状工作斗,外形美观,在工作斗和转台实行双位置操作,使用方便,维修简便,安全可靠。 二、结构简图(如图1):

三、操作步骤 步骤1.根据如下指示牌先伸出后横,然后伸出后左右脚及前左右脚 如图2: 步骤2.按住上述操作指示牌的“升臂操作”换向阀向里推,然后准备 操作各臂; 步骤3.操作各臂时分为站臂操作和吊栏操作 H 價T"wf In 弔 Gmimk Hrm £ 后右 JD 磁略 后榛 in 右ai 丁左岂 3dlh Mr ,JQ 啊■r H| ' ?囚 ■ ■*JJ _ r 1 x . 亠 呼 w ?? # ■ EH L L L 支落亍> mu 丨* \ j j- fiuppenfiQ L*? . j g 4 W i? unww-*" — ■ wh teta A r£6:先钟出盍BL : h lifi rai 胃空作业车2損作指示 牌 、

登高车安全作业规范

高空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1、当登高车到达需要登高作业区域后应首先对现场进行勘察,选择地面空旷如附近发现有电线等高空障碍物,不得在该区域进行登高作业。 2、检查一切正常并确认周围无障碍物及人员后,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拉紧手制动,然后用钥匙接通电源(将钥匙转至ACC档) 3、踩下离合器踏板,继续转动钥匙开关启动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启动困难,钥匙在启动位置的时间不准超过20s,两次启动间隔不准少于2min,如果连续3次不能启动,应检查油路、电路。 4、启动发动机以后,立即松开钥匙,缓慢松开离合器踏板,把PTO 搁在(ON)的位置上,怠速运转3-5min,检查发动机等有无异常响、异味、异常振动和渗漏,观察发动机排气颜色是否正常。然后逐渐增大发动机油门,使转速至中速,以使发动机升温。(操作时请不要用驾驶室内的加速器踏板和长方形按钮来增加发动机的旋转次数。) 5、发动机预热完毕后,检查确认周围无障碍物及人员后操作水平支腿控制手柄将水平支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张开。随后准备设置垂直支腿。 6、在设置垂直支腿前,先确认周围地面的净空状况,操作时不要猛烈操作操作杆且应尽量避免支撑在两侧的沟槽等上面(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使用登高车自带的枕木)。垂直支腿接触地面时,注意不要使车辆倾斜的太大。车辆在有屋顶的停车场上撑起垂直支腿时,不要使工作斗碰撞到屋顶。 7、高空作业人员(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等)进入工作斗后使用安全带,并把安全带钩子牢牢地系在工作斗上。插入总控制器开关钥匙,准备升高作业。(工作斗上不得搭载与登高作业无关人员且

不得超重装载货物) 8、操作工作臂升降控制手柄,将工作臂慢慢升高,于此同时操作工作臂伸缩及左右旋转手柄调节至需要升高作业的位置。(如果工作斗平衡装置出现动作不良时,应立即把起伏操作杆或开关回到中立位置,使工作臂的运行停止下来。)操作中不要把身体从工作斗中伸出来,操作工作臂和工作斗时,绝对不要碰到或拉住了建筑物等。 9、在工作臂作业中,需有专门人员对周围情况进行实时查看并提醒警告斗内作业人员与作业无关的闲杂人员不得进到工作臂下面。 10、在工作斗中进行生产作业时应防止任何物品从工作斗内掉落且不得从工作斗移动到别的建筑物上;不能利用梯子和脚架等来进行作业;进行气割和焊接等工作时,为了不让碎片和焊渣损坏液压软管、油缸的活塞杆等部分,请盖上防护罩等,采取不损坏车辆的措施;不要用起伏、伸缩操作来抬起或用回转的操作来横向移动建筑物品;在做起伏、伸缩和回转操作时,要避免工作斗被碰撞。(工作斗内严禁烟火) 11、作业完毕后,操作工作臂伸缩及左右旋转手柄调节至登高车头正上方后,操作工作臂升降控制手柄,将工作臂慢慢降下,确定停放妥当后拔出电源开关钥匙,离开工作斗。(操作前再次查看工作臂下是否净空,如有人员或障碍物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待净空后操作)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86 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监测与诊断 中国设备工程 2018.02 (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工业和道路建设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汽车的运行速度和制动性能等动力学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使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过程中使用的普通、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但也应该认识到汽车对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本文将重点研究汽车失稳的原因以及汽车稳定性应对策略。 1?汽车失稳原因分析 区分不同转向特性的车辆,如果某一汽车是转向过度特性的汽车,当车度过高,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即便其是处于线性区域内也非常可能会出现失去稳定的情况。而对于转向不足特性的车辆来说,相比转向过度的汽车,在较高的车速时其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车辆在线性区域内能够得到较好的操控稳定性。具体来说,在非线性区域内由于侧偏角的增大,轮胎的侧向力会逐渐地趋于饱和,从而导致在非线性区域内车辆失去稳定性的概率较大。车辆后轴的侧向力达到一定极限时,这时车辆的后轴会出现横向移动,引发车辆甩尾等其他十分严重事故;在车辆前轴侧向力达到一定极限时,前轴就会出现横向运动,从而导致汽车的驾驶方向出现偏差,方向失控。与此同时,导致车辆失稳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不同路面u 值的摩擦系数,自然界的侧向风,不同的驾驶操纵等。下面列举了一些致使汽车失稳的一些主要因素。 (1)在驾驶员进行紧急刹车或者突然加速等紧急操纵而致使车辆进入非线性区内,这时质心侧偏角会增大,车辆会失去稳定性,驾驶员不能通过操纵方向盘来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2)转向不足的汽车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运行时,车辆的轴荷会因为过度的速度变化而转移,在某些情况 下会导致车辆由转向不足转变为转向过度,车辆也会因此失稳。 (3)由于不同的路面其附着系数u 值是不同的,它对汽车行驶特性影响较大。另外,自然界等产生的横向力,道路的纵横曲线同样会对汽车的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质心侧偏角的增大使车辆失稳。 (4)当汽车突然要变更车道时,往往会产生较高的质心侧偏角。汽车实际的横摆角速度总是滞后于驾驶员对汽车的操作,汽车转向时这种滞后会导致汽车出现相对较高的横摆力矩,在横摆力矩的影响下车辆往往会失去稳定性。 上述主要分析了4条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从上述分析来看,影响车辆稳定性的变量主要包括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的侧偏,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也主要用这两个参数作为理想变量来描述车辆的运行情况。 2?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分析 汽车稳定性控制技术包括汽车动力学建模、行驶状态观测、失稳控制策略和控制技术产业化。动力学建模则包括面向控制和面向仿真的建模。面向仿真的建模通常采用Carsim、ADAMS 等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面向控制的建模可采用两轮、四轮模型。状态观测通常是指对汽车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参数的观测,包括对轮缸压力、摩擦系数、轮胎侧向力、纵横向车速等进行的实时观测。在产业化方面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国内汽车的生产线中,稳定性控制技术的产业化在逐步实现。控制车辆稳定性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由于车轮在边滚变化状态下与地面的附着力大于车轮处于抱死状态下的附着力,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车辆发生侧滑,还可以最大限度缩小制动距离,从而控制车轮的滑移率在20%,制动达到最安全的效果。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杨昌伟,王志荣,冯迪 (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陕西?西安?710034) 摘要: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是汽车驾驶过程中保持汽车安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安全行业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侧滑、偏移和侧翻的性能。因此,深入分析汽车在实际运行工况中发生侧滑、偏移、侧翻等危险状况的内在机理,积极研究解决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的有效应对策略对汽车驾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汽车安全;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U4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8)02(上)-0086-02

高空作业车的管理制度实用版

YF-ED-J926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高空作业车的管理制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高空作业车的管理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高空作业车管理制度(high altitude work vehicle)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了改变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防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高空作业车操作规程

高空作业车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的检查 到作业现场后,应首先检查作业现场,根据需要准备垫块,垫在支脚下面,对整机进行例行检查,查看各转动件连接是否牢靠,各润滑点润滑是否正常,连接螺栓是否牢固,结构件是否有开焊现象,钢丝绳是否有断丝和过度磨损,液压油箱内油面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油面高度,检查悬臂、工作斗及其他部位有无裂纹、变形,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检查各销轴是否润滑良好。检查伸长、收缩钢丝绳,电缆线有无破损。检查完毕、确认正常之后,方可进行作业。 二、操作 1、高空作业车停稳之后,变速杆位于空挡,拉紧手刹车,踏开离合器挂接取力装置; 2、操纵下车手动换向阀,先全伸垂直支腿,抬起车身(前后车轮离地),将整机调整平稳; 3、接通分动箱档位; 4、在选定的操纵位置进行臂架操纵; 5、在任何情况下,上臂起升不准超过70度(与水平面夹角),要特别注意一种上臂间接起升的情况,当落下臂时上臂实质上是起升!当上臂达到70度时,臂架已经接近危险工况。此时只能作“上臂落”和“下臂落”操作。 6、臂架开始展开时,应先起升上臂后起升下臂,臂架收回接近行车状态时,应先将下臂回落,后将上臂落回。 三、停止 1、作业结束后,车辆为行驶状态时,将分动箱档位断开。 2、将上车恢复到行驶状态,操纵下车阀,先收垂直支腿,待垂直支腿收好后再收水平支腿,待上、下执行元件都恢复到原位之后,摘下取力,松开手刹车。 四、维护保养 1、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件连接的禁固情况;着重电器操作开关和手动操作受柄是否灵

活有效。 2、防止四漏,即漏水、漏油、漏气、漏电,检查有无泄露痕迹。 3、按要求润滑各部件。 4、保持机油、空气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 5、保养周期为一个月一次,保持车容整洁。 五、注意事项 1、行驶时严禁挂接取力器。 2、水平支腿没有完全伸出、垂直支腿没有支承好时,严禁作业。 3、高空作业时,斗内不许超载,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 4、禁止起重时偏拉重物,禁止拉拨固定物,吊重时应按本车幅度指示器标定的起重量和相应的幅度吊重,严禁超出,以免损坏下臂。 5、吊重作业时,吊物离臂头较近时,如要伸臂应放低吊物,否则严禁伸臂。 6、在上车作业过程中,不允许调整支腿,如需调整,应先将上车回位,然后再调整支腿,支腿调整好之后,在重新恢复到上车作业状态。 7、操作上车各种动作时,应缓慢、平稳,禁止猛起猛停。 8、斗内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上车操作人员不允许离开工作位置。 9、起重臂下,严禁站人,上车操纵人员工作时,应带好安全帽,以免上面掉下异物砸伤。 10、本机不具备绝缘能力,禁止带电作业。 11、凡未经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者,严禁驾驶车辆。 12、冬季启动前要进行预热。

汽车高等动力学分析

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者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Y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F y,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 Y,F Y即侧偏力。 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 Y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侧偏角:车轮与地面接触印迹的中心线与车轮平面错开一定距离,而且不再与车轮平面平行,车轮印迹中心线跟车轮平面的夹角即为侧偏角。 高宽比:以百分数表示的轮胎断面高H与轮胎断面宽B 之比 H/B×100% 叫高宽比. 附着椭圆:它确定了在一定附着条件下切向力与侧偏力合力的极限值。 转向灵敏度: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是等速圆周行驶。常用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如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这个比值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也就是转向灵敏度。(即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稳定性因数:稳定性因数单位为s2/m2,是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侧倾轴线:车厢相对于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称为车厢侧倾轴线。 侧倾中心:车厢侧倾轴线通过车厢在前,后轴处横断面上的瞬时转动中心,这两个瞬时中心称为侧倾中心。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是指侧倾时(车轮保持在地面上),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总的弹性恢复力偶矩。 转向盘力特性: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况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力特性。 切向反作用力控制的三种类型:总切向反作用力控制,前后轮间切向力分配比例的控制,内外侧车轮间切向力分配的控制。 侧翻阈值:汽车开始侧翻时所受的侧向加速度称为侧翻阈值。 汽车的平顺性: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主要根据乘员的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1.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2.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 3.时域响应与频域响应表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 4.转向盘输入有两种形式:角位移输入和力矩输入。 5.外界干扰输入主要指侧向风和路面不平产生的侧向力。 6.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1)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响应;2)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3)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4)转向半径; 5)转向轻便性;6)直线行驶性能;7)典型行驶工况性能;8)极限行驶能力(安全行驶的极限性能) 7.转向半径:评价汽车机动灵活性的物理量。 8.转向轻便性:评价转动转向盘轻便程度的特性。 9.时域响应:路面不平敏感性和侧向风敏感性。 10.汽车是由若干部件组成的一个物理系统。它是具有惯性、弹性、阻尼的等多动力学的特点,所以它是一个多自由度动力学系统。 11.车辆坐标系:x轴平行于地面指向前方(前进速度),y轴指向驾驶员的左侧(俯仰角速度),z轴通过质心指向上方(横摆角速度) 12.汽车时域响应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响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 13.汽车转向特性的分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