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 1教学记 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面包发霉的原因。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包、盘子、水、显微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面包,盘子,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新鲜的面包,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面包上的霉菌,并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面包上的霉菌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包放在盘子里,用水湿润面包,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面包发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会发霉?发霉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食物:面包发霉了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他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
3.研究面包上霉菌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面包长出霉菌?
(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吗?
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的方法.设计一种研究霉菌的生长与温度关系的实验,学生小组操作.
提问:为什么要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3)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吗?
小学科学(常识)备课电子教案
编写者:
执教者:
执教时间:年月日(周)
课题
3.5面包发霉了
共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发霉的面包,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会长出霉菌这一现象.
2.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重点小组讨论、汇报实验的方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4)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修改意见
教
学
过
程
4.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
糖类
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糖类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糖类也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我们吃的粮食,如米、麦、玉米、高粱、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食物是熟悉的,对发霉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但是对于霉菌几乎是认知少之又少,是陌生的,教师可以以“面包是如何发霉”为切入点,以进行霉菌生长条件的探究。
基于这个前提,个人认为,霉菌的探究可视为微项目学习,可以用STEM的融合理念,分课时长期观察、统计、分析、评价地进行探究霉菌及其生长环境。
上节《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一课与本节《面包发霉了》一课都是在研究食物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要始终把握一点,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与我们的健康。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不要被发霉变质的食物带来的不良感受所干扰。
要让他们在观察霉菌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袍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为找到“霉菌的生长条件”的证据而兴奋。
如果这样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就让他们对发霉的面包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每组两块小面包,两个密封袋、滴管、水、发霉的面包、牙签、放大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霉菌无处不在1.图片激趣:(1)(PPT出示青霉菌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生物,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2)师介绍:这种生物是青霉,青霉是生物界霉菌的一种。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面包发霉了_教科版-最新教育文档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面包发霉了教科版一、观察发霉的面包出示新鲜面包师:面包时间放长了会怎么样?生:会变质、发霉。
生:会变硬。
生:会霉变。
师:你有没有仔细看过发霉的面包?生:没有。
生:我看过。
师:你看过的发霉的面包是怎么样的?生:上面有小毛。
生:黑黑的。
生:硬硬的,像粉末一样的会掉下来。
师:会长毛、变色、变硬,想仔细看看发霉的面包吗?生:想。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发霉的面包,仔细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肉眼观察发霉的面包,还不时地讨论,有的捂着鼻子,教师参与小组的观察活动。
约3分钟后。
师:刚才我们分小组观察了发霉的面包,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有毛,而且有好几种颜色。
生:我用摸一摸这个绿颜色的,结果手也变颜色了。
师:真的吗?(故作惊讶)我也来摸摸,真的!我的手也变色了。
你真会观察!师: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生:我发现杯子的边上有很多毛,这个面包一定有很多天了。
生:我用牙签戳一下面包,面包没有变硬,反而变得很软很软。
生:我闻到了一股酸酸的味道。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了发霉的面包,用鼻子闻有一股酸酸的味道,上面有毛毛,还有许多种颜色。
如果我想更进一步看清面包上的霉菌,你有什么方法?生:用放大镜。
生:用显微镜。
师:放大镜和显微镜老师都给你准备好了。
1号和2号小朋友先用放大镜看看面包上霉菌,看看有什么新发现?3号4号小朋友用显微镜看,等回儿交换。
师简单说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后,学生分头行动,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面包上的霉菌。
大约8分钟后,学生整理器材准备汇报。
师:刚才你用放大镜观察时有什么新发现?生:我看到的霉菌像头发丝一样。
生:霉菌上有一个个黑色的小点点。
生:我发现很多的丝都粘在一起。
师:观察得很仔细。
显微镜下有什么新发现吗?生:细细的,一点点的小黑点。
生:我发现的显微镜下有细微的东西在动。
生:里面有一根根的东西,这些一根根的东西有些透明。
生:我看到的显微镜下的霉菌一根根的、一点点的都有。
生:显微镜下的霉菌像墨汁倒出一样。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word教案(7)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食物5.面包发霉了一、教材简析:《面包发霉了》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吃剩的食物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以及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主要由两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发霉的面包,二是霉菌的生长实验。
二、教学背景:生活中食物放置了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毛”叫做霉菌以及通过亲身的观察实验清楚霉菌在什么条件下适宜生长为后续的如何防止食物变质打下基础。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科学词汇:霉菌(二)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科学方法:观察对比(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2.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核心价值观:培养对周边事物持续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发霉的面包必须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
教学流程观察新鲜面包观察霉菌设计实验课外实验验证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验材料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于食品的保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以及如何有效防止食品腐败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2.学会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难点: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实验。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微生物观察箱,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2.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品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面包的发霉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食品,记录其保质期,思考如何有效保存食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情境分析:在《面包发霉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首先,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食物是熟悉的,对发霉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但是对于霉菌几乎是认知少之又少,是陌生的,教师可以以“面包是如何发霉”为切入点,以进行霉菌生长条件的探究。
基于这个前提,个人认为,霉菌的探究可视为微项目学习,可以用STEM的融合理念,分课时长期观察、统计、分析、评价地进行探究霉菌及其生长环境。
上节《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一课与本节《面包发霉了》一课都是在研究食物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要始终把握一点,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与我们的健康。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不要被发霉变质的食物带来的不良感受所干扰。
要让他们在观察霉菌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袍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为找到“霉菌的生长条件”的证据而兴奋。
如果这样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就让他们对发霉的面包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每组两块小面包,两个密封袋、滴管、水、发霉的面包、牙签、放大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霉菌无处不在1.图片激趣:(1)(PPT出示青霉菌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生物,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2)师介绍:这种生物是青霉,青霉是生物界霉菌的一种。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面包发霉了_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面包发霉了教科版一、观察发霉的面包出示新鲜面包师:面包时间放长了会怎么样?生:会变质、发霉。
生:会变硬。
生:会霉变。
师:你有没有仔细看过发霉的面包?生:没有。
生:我看过。
师:你看过的发霉的面包是怎么样的?生:上面有小毛。
生:黑黑的。
生:硬硬的,像粉末一样的会掉下来。
师:会长毛、变色、变硬,想仔细看看发霉的面包吗?生:想。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发霉的面包,仔细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肉眼观察发霉的面包,还不时地讨论,有的捂着鼻子,教师参与小组的观察活动。
约3分钟后。
师:刚才我们分小组观察了发霉的面包,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有毛,而且有好几种颜色。
生:我用摸一摸这个绿颜色的,结果手也变颜色了。
师:真的吗?(故作惊讶)我也来摸摸,真的!我的手也变色了。
你真会观察!师: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生:我发现杯子的边上有很多毛,这个面包一定有很多天了。
生:我用牙签戳一下面包,面包没有变硬,反而变得很软很软。
生:我闻到了一股酸酸的味道。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了发霉的面包,用鼻子闻有一股酸酸的味道,上面有毛毛,还有许多种颜色。
如果我想更进一步看清面包上的霉菌,你有什么方法?生:用放大镜。
生:用显微镜。
师:放大镜和显微镜老师都给你准备好了。
1号和2号小朋友先用放大镜看看面包上霉菌,看看有什么新发现?3号4号小朋友用显微镜看,等回儿交换。
师简单说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后,学生分头行动,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面包上的霉菌。
大约8分钟后,学生整理器材准备汇报。
师:刚才你用放大镜观察时有什么新发现?生:我看到的霉菌像头发丝一样。
生:霉菌上有一个个黑色的小点点。
生:我发现很多的丝都粘在一起。
师:观察得很仔细。
显微镜下有什么新发现吗?生:细细的,一点点的小黑点。
生:我发现的显微镜下有细微的东西在动。
生:里面有一根根的东西,这些一根根的东西有些透明。
生:我看到的显微镜下的霉菌一根根的、一点点的都有。
生:显微镜下的霉菌像墨汁倒出一样。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word教案(4)
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吃剩的食物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以及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主要观察发霉的面包和设计霉菌的生长实验方案。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四年级的学生对于食物存放时间长了会发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也了解发霉的食物是不能够食用的。
但对于食物为什么会发霉,以及影响发霉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并不是很清楚,也没有仔细观察过发霉的食物到底具有哪些细微的特征。
以上这些学生的认知基础就是本课的教学起点,间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概念。
三、设计构想构想一: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进行教学。
教学活动从孩子熟悉的面包出发,引导孩子回忆生活中的面包发霉现象,激发孩子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导孩子认识到面包发霉其实与霉菌的生长有关,将生活中的现象搬到课堂中进行研究探讨,使孩子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得到发展。
构想二:基于发展孩子的探究能力进行教学。
通过课堂观察,让孩子初步了解霉菌,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对霉菌的生长条件进行合理推测,让孩子认识到要验证推测必须进行实验的验证,如何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则需要拟定合理的实验计划,并不断加以完善和修改,最终按照自己的实验计划落实观察活动。
让孩子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的过程,提高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构想三:验证平板教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每个孩子都配有一台平板电脑,如何利用好这一技术优势,是这节课的探索。
发挥平板在教学信息呈现、搜集、展示、反馈与处理等环节的内在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的参与面,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检测,最终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
四、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鲜的方法。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食物发霉的微观过程和食品保鲜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发霉的原因,食品保鲜的方法。
2.难点:食物发霉的微观过程,食品保鲜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面包、容器、显微镜等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自带面包,提前了解食物保鲜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为什么会发霉,怎样才能防止食物发霉。
2.呈现(5分钟)展示面包发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发霉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食物发霉的原因。
5.拓展(10分钟)讨论:怎样才能防止食物发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食品保鲜方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品保鲜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食品保鲜的方案,回家后实践。
8.板书(5分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方法:低温保存、干燥、密封等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食物发霉的原因和食品保鲜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面包发霉了》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五课。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与前面《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两课都是研究食物的变化,本课分为“观察发霉的面包”、“面包发霉的条件”、“哪一块面包容易发霉”三个学习活动,其中通过实验活动来研究发霉所需要的条件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当我们把吃剩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食物常常会发霉。
发霉这一现象,孩子们或多或少有所感知,但很少有学生仔细去观察研究过。
当面包发霉这一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可能会提出很多的问题与疑惑,他们可能会问:面包上怎么会有霉菌?霉菌是什么样的?长了霉菌的食物还能吃吗?……当学生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观察活动也就开始了,学生的观察活动就是围绕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的。
观察完面包上的霉菌后,“为什么会生长霉菌呢?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的问题就会成为学生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内容了。
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怎么才能比较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需要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认识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展开讨论,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猜测。
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需要孩子们对霉菌的生长条件作出假设或猜想,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由于实验操作无法在课堂内进行,所以实验设计是这课活动的重点。
【学情分析】对于“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的实验设计,几个实验很容易受到变量的影响,教材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如此周全严密地思考能力,所以设计了实验表格帮助学生进行猜想验证,但我们的学生对于对比实验并不陌生,像四年级上混合单元“溶解的快与慢”等都有过训练,可以经历简单的实验设计。
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习得实验方法,在思维碰撞中更能让学生领悟到严谨周密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教科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方案)(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教学思路面包是小学生喜欢吃也很熟悉的食物,当我们把吃剩的面包放置一段时间后,面包会有什么变化?把学生引入到本课的研究问题上来。
要研究霉菌,就要对霉菌进行观察,霉菌是一种微生物,需要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来进行观察。
观察完面包上的霉菌,学生自然会想了解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这就需要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展开讨论,因为先前已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所以学生同样也会想到比如:水、空气、温度等条件。
学生的讨论和假设要得以验证,就要做实验,设计实验时注意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教师也可提供方案供学生参考,因为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限制,课上完不成,所以教师还要督促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要耐以和细心,要有持久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每组6块面包片,写有1、2、3、4、5、6的号码纸片,4个塑料袋、纸袋内放(发霉的面包)、水、滴管2.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面包、揭示课题1.师出示新鲜的面包,“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欢吃的食物,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想和大家分享,你们看这是什么?”(面包)“想吃吗?不过吃了之后还要完成一项任务,就是要来描述一下你吃的这块面包,所以吃之前要看清,吃得时候要品味哦?”(学生品尝并描述)2.出示发霉的面包: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的表现,老师这还有一块面包,谁想来尝一尝?学生上前但不敢吃,请他说一说为什么?3.当众出示发霉的面包,面包怎么啦?揭题:面包发霉了!(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对新鲜面包的特点和时间长了会有什么变化,使学生对发霉这件既普通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养成留意和研究自己身边现象的良好习惯)二、观察发霉的面包1.初步观察发现霉菌发霉的面包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们像刚才一样充分得运用我们的五官朋友仔细观察,当然不能用嘴尝了,为了观察清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放大镜,观察之后请描述一下。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名师课件(1) 教科版
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 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 环境。
改变的条件:干燥和湿润 改变的条件:低温和高温
后续观察: 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由小组长带回家并
做好记录。其他同学就根据你们小组的设计 方案回家自己准备材料,每天观察面包上霉 菌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疼霉菌的样子以及颜色。 观察时要一定仔细认真! 观察中要注意卫生,可以使用镊子夹 食物。 观察完后,马上回小组内交流,记录 员及时做好记录,并派代表上台汇报。
菌丝
显微镜下的霉菌
孢子囊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
对人体有害物质,所以发霉变 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 的!
四年级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 1课件 教科版
显微镜下的霉菌
孢子囊
先在面包的中间滴加了10 滴水,用袋子密闭,将 它放在温暖的厨房下水道 旁,过了5天,发现在滴 水的地方,出现了霉菌, 而离面包很近的塑料袋上 却没有霉菌。
霉菌生长条件预测:
准备两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 放一些霉菌),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 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 内,用线扎紧袋口放在桌上。
谢谢观赏
You mad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想研究光会不会影响霉菌的生长,但他不知 道该不怎么做这个实验,请你设计实验?
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在两块烘干的面包中各滴加10滴水,一 块放入透明塑料袋中,一块放入黑色塑 料袋中,包扎紧后放到阳台上。观察变 化。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改变的条件: 干燥和湿润
干燥环境内
湿润环境内
准备两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 放一些霉菌),都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 料袋内,用线扎紧袋口放在桌上让第一块面包 放进冷藏室,将第二块面包放在温暖的室温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记
第三单元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上完《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我把熟的马铃薯放在实验室等着它发霉变质。
为下个星期上《面包发霉了》时学生能看到霉菌,我把4个面包放在盘子里放在厨房间,过了几天,没见面包长霉,用手一摸,很硬,快成石头了。
(说来好笑,我以为面包这么放着时间长了就会发霉。
因为我还没有仔细钻研过教材,不知霉菌发霉的条件。
)这几天天气干燥,风又大,面包这么放着自然干了。
那可怎么办?儿子说往面包上滴几滴水,我就照办,第二天就看到发霉了。
但霉菌不明显,我怪自己太不仔细了,一时去哪里找霉菌去。
放了五天的面包干得成石头,滴水之处有一些霉菌。
星期一到学校,看到桌上的蚕卵竟然孵出小蚕来。
我急忙去实验室拿饲料,打开箱子,意外地看到饲料外面长满霉菌。
长有各种霉菌的饲料,有丝状,有粒状;有黄色、白色、黑色等。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一阵兴奋,今天的课可以上了。
我先拎出一根饲料洗去外面的霉菌送到办公室给小蚕吃,再回到实验室准备今天课的材料。
马铃薯已经变质发霉,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一根牙签,一个盆子,里面一份变质的马铃薯和一根外面长满霉菌的饲料。
发霉变质的马铃薯,气味难闻,有些已腐烂。
为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牙签、放大镜、发霉的马铃薯和饲料。
我看书本插图中有显微镜,用显微镜看霉菌,我是第一次用显微镜,对着说明书看很久,知道反光镜光对着孔,我从饲料中挑一些霉菌放显微镜中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我怀疑显微镜有问题,琢磨来,琢磨去,自己也搞不懂怎么教学生,时间又不多,最后决定不让学生看,只是展示一下,让学生认识了解一下显微镜。
上课:
1、学生回忆食物变质时的情景,猜测食物发霉与什么有关?
你见过变质的食物吗?在哪里见过,是怎样的一种状况?猜测食物变质的原因:与空气、温度、水分、时间长短等有关。
2、介绍霉菌,与霉菌亲密接触观察各种霉菌。
学生观察霉菌实物。
用牙签挑一些在放大镜下观察,描述霉菌的样子、颜色。
3、设计实验,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
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从水分、温度、光照三方面进行考虑。
注意控制变量,哪些条件要相同,
那些条件不同?
回家实验,观察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知道了世界上霉菌约有3万多种,其中大约有200多中可致癌。
霉菌本身并不致癌,致癌物是霉菌污染谷物或食物后,在其繁殖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
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速度最快。
遗憾的是我和学生没能通过显微镜亲眼看到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