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萃取颜色变化及溶液颜色特征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萃取颜色变化及溶液颜色特征

高中化学萃取颜色变化及溶液颜色特征

溶液的颜色都是因为里面有特殊有色离子的存在导致的二价铜离子蓝色或者四蓝绿色
一价铜砖红色
二价铁(亚铁)淡绿色
三价铁黄色
高锰酸根离子紫红色
锰酸根离子绿色
二价锰离子淡粉色
四价锰(二氧化锰)黑色
重铬酸根离子橙色
铬酸根离子黄色
氯化铜浓溶液,硝酸铜浓溶液绿色
特殊的是石蕊酚酞遇酸碱变色就不说了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是三价铁离子遇SCN-变为血红色(重点)
如果遇到什么溶液即可根据对应的有色离子判断颜色.
高考常见的是碘水和溴水的萃取分液
碘水本身是棕黄色,加入密度小于水的萃取剂,例如苯,则上层有机层为紫红色,下层水层为无色;若加入密度大于水的萃取剂,例如CCl4,则上层水层为无色,下层有机层为紫红色.
溴水本身是橙黄色,加入密度小于水的萃取剂,例如苯,则上层有机层为橙红色,浓度更大的话会呈现红棕色,下层水层为无色;若加入密度大于水的萃取剂,例如CCl4,则上层水层为无色,下层有机层为橙红色,浓度大也会呈现红棕色.。

高中化学沉淀颜色

高中化学沉淀颜色

高中常见沉淀的颜色黄色:AgI 、溴水(黄 --橙、 FeS 2、某些蛋白质加硝酸。

淡黄色:S 、 Na 2O 2、 TNT(三硝基甲苯、 AgBr棕黄色:FeCl 3溶液、碘水(深黄 --褐黑色:CuS 、 Ag 2S 、 Cu 2S 、 FeS 、 FeO 、 Fe 3O 4、 MnO 2、 CuO 、 Ag 2O 、 I 2(紫黑、 Si (灰黑、 C 、 Ag 、 KMnO 4(紫黑绿色:CuCl 2溶液、 Cu 2(OH 2CO3、FeSO 4• 7H 2O (浅绿、 F 2(浅黄绿、 Cl 2(黄绿、氯水(浅黄绿红色:CuO 、Cu 、Fe (SCN 2+、甲基橙在酸性环境中、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环境中、酚酞在碱性环境中、品红试液、红磷(暗红、 Br2(深红棕、 Br2在 CCl4溶液中(紫红、苯酚被空气氧化(粉红棕色:固体 FeCl 3、固体 CuCl 2 NO2(红棕、 Fe 2O 3(红棕紫色:KMnO 4溶液、 I 2在 CCl 4溶液中褐色:Fe (OH 3(红褐蓝色:CuSO 4/5H2O 、 Cu (OH 2、淀粉遇碘、紫色石蕊试液在碱性环境中, Cu 2+的稀溶液有色反应产生的沉淀有颜色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浅绿色沉淀:Fe(OH2蓝色絮状沉淀:Cu(OH2白色沉淀:CaCO 3, BaCO 3, AgCl, BaSO4,(其中 BaSO 4、 AgCl 是不溶于 HNO 3的白色沉淀 ,CaCO 3 BaCO 3是溶于 HNO 3的白色沉淀 ,Mg(OH2.淡黄色沉淀 (水溶液中 ----S微溶于水 ------------Ca(OH2,CaSO 4,生成的溶液或气体有颜色1、水溶液中含有 Fe 3+的为黄色 . 如 :Fe2(SO43、 FeCl 3、 Fe(NO3 3溶液2、水溶液中含有Cu 2+为蓝色, 如:CuCl2、Cu(NO3 2、CuSO 4溶液;但是, CuSO 4•5H2O 是蓝色 , 无水 CuSO 4是白色3、红棕色液体 :Br24、红棕色的气体:NO 2; SO 2, 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H 2S,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高中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高中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高中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高中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

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高中化学关于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知识点1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高中化学萃取颜色问题教案

高中化学萃取颜色问题教案

高中化学萃取颜色问题教案
主题:化学实验——萃取颜色问题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溶剂的选择对于颜色萃取的影响。

2.掌握颜色萃取实验的操作方法。

3.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颜色溶液的萃取原理。

2.掌握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化学实验室
2.甲苯、酒精等溶剂
3.色谱仪
4.色素溶液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颜色萃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操作:
a.将两种颜色相间的溶液滴在白纸上,观察混合颜色。

b.将该混合溶液分别加入甲苯和酒精中,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c.使用色谱仪分析两种溶液中的各种色素成分。

3.实验分析:
a.通过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溶剂对于颜色萃取的影响。

b.帮助学生总结颜色萃取的原理,并得出结论。

4.实验总结: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总结颜色萃取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

5.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于颜色萃取实验的思考和体会。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

教学延伸:
1.让学生自行设计颜色萃取实验,尝试使用其他不同的溶剂。

2.组织学生参与化学实验设计比赛,以颜色萃取为主题。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讨论,考察学生对于颜色萃取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并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他们的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

化学沉淀的颜色

化学沉淀的颜色

[ 标签:化学沉淀颜色]比如说“含有亚离子的溶液是绿色溶液”等等年级化学有了,自己慢慢看我有更好的回答硫酸钡,白色沉淀,不溶于碱,硝酸,硫酸,硫酸微)Al(OH)3Fe(OH)2(Fe(OH)2暴露在空气中会由白色变PbSO4CaSO3CaF2(白色粉末,实验室制HF的原料)黄色沉淀:(卤化银的颜色越来越黄)Ag3PO4红色沉淀:Fe(OH)3Fe2O3(Fe2O3比Fe(OH)3红)(朱砂)HgOCu2O(砖红色,很重要)蓝色沉淀:Cu(OH)2CuCO3绿色沉淀:Cu2(OH)2CO3 Fe沉淀:氢氧化铁(红棕色)氢氧化铜(蓝色)氢氧化亚铁、氯化银、硫酸银、硫酸钡、硫溶液:铁离子(黄色或棕黄色)亚铁离子(浅绿色)硫氰化铁(血红色)铜氯水(黄绿色)溴水(橙色)碘水(碘高锰酸根(紫色)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FeS——黑色固体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SO3—无色固体(沸点度)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镁,铝等均无焰色反应.碱金属及其离子均有焰色反应.如锂焰色为紫红色,钠焰色是黄色,钾焰色呈浅紫色.其它金属及其离子的常见焰色为:铜焰色为绿色,钡焰色为黄绿色,钙为砖红的焰色.而镁,铝等均无焰色反应.钠的焰色常可掩盖其它的金属离子焰色,比如钾,钠离子共同在火焰中灼烧,则只能显黄色.这时可用蓝玻璃(钴玻璃)放于焰前,使其滤去黄光,可清楚地看到钾的浅紫色焰色.在用铂丝蘸取金属盐做焰色反应时,铂丝要事先用酸洗净,更不得用手撸摸铂丝,以防汗液中的Na+影响焰色反应实验.铜离子:蓝三价铁离子:棕红CU2+:浓度低是蓝色,浓度高时绿色.MNO4-:紫红FE3+:棕黄(浓),柠檬黄(浅)FE2+:浅绿CR2O72-:桔红CRO42-:黄色CR2+:天蓝CR3+:紫NI2+:绿MN2+:肉红一、有色的沉淀:Fe(OH)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成灰绿,最后变红褐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Cu(OH)2——蓝色沉淀FeS——黑色沉淀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MnO2黑色沉淀S单质黄色沉淀二、有色液体含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红色溴单质红棕(一般是溴的CCl4溶液)溴水橙色KSCN和Fe3+——血红,苯酚和Fe3+紫色课本后面有个溶解性表,记这个口诀吧!钾钠铵硝(含硝酸根)溶,氯除银亚汞,硫酸除钡铅,理解:钾钠氨是指:钾盐、钠盐、氨盐均溶于水且氢氧根、碳酸根只有这三种盐可溶,氯离子只和银离子、亚汞离子生成沉淀,硫酸根只和钡离子、铅离子生成沉淀。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知识点焰色反应是高考化学选择题中常考知识点,很重要。

而目前的高考方向是原理性考核较多,当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操作问题,以及结论性问题也是常考点,所以,焰色反应原理,操作规范,以及常考元素焰色反应现象是学习的重点。

一、焰色反应原理我们知道,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电子层排布,同种原子每一层的能量都不一样,由内向外,依次降低,不同原子同一电子层上即便有相同电子数,所在电子层的能量也不相同,它们对应的能层间的能量差也不一样。

处于基态的原子,若吸收足够的能量,最内层电子会从低能级跨越至高能级,但此时的原子是不稳定的,紧跟着,该电子会重新释放能量,发生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释放出能量值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光子能量不同,形成的光线焰色就不一样,通过前面讲解可知,每种原子相同能层间的能量差值是不同的,比方说,氧原子中电子从M能层跃迁到K能层,和氮原子中电子从它的M能层跃迁到它的K能层,释放出的能量值是不同的,因为这两种原子,这两层间的能量差不一样,而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值和跃迁的两层间能量差相同,因此,就会释放不同能量的光线(常考的原子发出的光一般是可见光),光线能量不同,所呈现的颜色就不一样。

因此,当将某种物质在火焰上烧时,原子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电子跃迁,释放出不同能量光子,表现为不同颜色的光线。

二、操作规范1.材料准备样本(须为细粉末状)、铂丝2.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铂丝在稀盐酸中蘸洗,目的是除去表层氧化物,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铂,是一种易挥发物质,容易清除,若选用稀硫酸,则会产生硫酸铂,该物质沸点高,不易挥发,若清除不净,会干扰实验。

2)将上述处理过的铂丝,迅速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烧,至火焰颜色与原来火焰颜色一致。

3)蘸取被检验溶液,放在火焰上烧,将呈现特征颜色。

若是含K物质,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看火焰颜色,原因是现实当中,大部分钾离子溶液中,常含钠离子,而钴玻璃可以过滤钠离子的焰色。

高中化学除杂方法

高中化学除杂方法

(1)洗气法:此法适用于除去气体有机物中的气体杂质。

如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稀溴水的洗气瓶,使乙烯生成1,2-二溴乙烷留在洗气瓶中除去。

不能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的方法,因为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O2混入乙烷中。

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2)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较高沸点或水溶性强的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不可用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之反应而转化为乙酸乙酯的方法,因为该反应可逆,无法将乙酸彻底除去。

应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液后用分液的方法除去。

溴苯中溶有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使溴转化为盐溶液再分液除去。

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转化为Ca(OH)2,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

灼3用26.SO2(HCl)——用饱和NaHSO3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7.Cl2(HCl)——用饱和食盐水,HCl易溶而Cl2不溶8.MnO2(碳粉)——1.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C+O2=CO22.通入灼热的氧化钙C+CaO=Ca+CO2↑(条件:高温)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3C+2Fe2O3=3CO2↑+4Fe9.碳粉(MnO2)——加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10.C(CuO)——加稀盐酸CuO+2HCl=CuCl2+H2O11.Al2O3(Fe2O3)方法一: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去氧化铁,留下滤液。

Al2O3+2OH-=2AlO2-+H2O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

AlO2-+2H2O+CO2=Al(OH)3+HCO3-2Al(OH)3====Al2O3+3H2O方法二: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盐酸溶液中,是混合物完全溶解。

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Fe(OH)3,Fe3++3OH-=Fe(OH)3Al3++4OH-=AlO-+2H2O3、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

高中化学实验答题模板

高中化学实验答题模板

2016届高三化学实验规范模板记忆一、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 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不是一定相等,加纸后调平天平;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例如氢氧化钠固体的称取),再放药品。

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 检验SO42-时,先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消耗的氢气量大于实际参于反应的氢气的量)。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 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

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6. 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7. 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高中化学中颜色变化的探究

高中化学中颜色变化的探究

高中化学中颜色变化的探究作者:梁胜军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15期一、研究背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颜色的变化在化学物质的鉴定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课上,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来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用来判断滴定终点。

根据对化合物溶液灼烧时火焰颜色的不同来检验各种不同的碱金属离子。

生活中,漂亮的烟火把节假日的夜空点缀的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各种颜色的变化呢?通过对各种大学资料的认真查阅,我对各种颜色变化的实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二、探究过程通过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钠离子和钾离子不能与其他离子形成沉淀,因此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检验只能用焰色反应。

钠离子的火焰颜色为黄色,钾离子的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为紫色。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灼烧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时,原子核外的电子吸收一定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具有较高能量的激发态,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时,会以一定波长的光谱线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从焰色反应的实验中所看到的特殊焰色,就是光谱谱线的颜色。

每种元素的光谱都有一些特征谱线,发出特征的颜色而使火焰着色,根据焰色可以判断某种元素的存在。

如焰色洋红色含有锶元素,焰色玉绿色含有铜元素,焰色黄色含有钠元素等。

焰色反应只是电子的来回跃迁运动,没有电子的得失,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因此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

三价铁离子通常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加入硫氰化钾能显血红色。

通过对大学课本的查阅,才知道显血红色的原因是生成了新的络合物K[Fe(SCN)6],红色是K[Fe(SCN)6]的颜色。

[Fe(H2O)6]3++6SCN-==[Fe(SCN)6]3-+6H20根据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氯化铜溶液为绿色。

为什么同样是铜盐,但他们的颜色却截然不同呢?如果仅仅用酸根离子不同作理由来解释,是不足以服人的。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内容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1-1】实验内容:思考分析:仅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固体仍然是不纯的食盐,因为从海水晒制的粗盐中除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

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

大多数硫酸盐都溶于水,而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可用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盐。

但钡盐除BaSO4外,还有BaCO3等,BaSO4不溶于稀盐酸,BaCO3等溶于稀盐酸。

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

同理,可用Na2CO3溶液检验CaCl2,用NaOH溶液检验MgCl2。

【实验1-2】实验内容:取【实验1-1】得到的盐约0.5克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水配成溶液,先滴入几滴稀硝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氯化钡)溶液。

观察现象。

思考分析:在进行物质检验时,一般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确定其颜色、状态、气味等,然后准备试样进行检验。

当试样是固体时,一般应将固体试样溶解,观察溶解后溶液的颜色、在溶解过程中有无气体产生、有无沉淀生成以及沉淀的颜色等。

如需要加鉴别试剂检验时,应从溶液中取出一小部分,再滴加几滴试剂进行检验,观察现象。

检验硫酸根离子所用的试剂是BaCl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

加入顺序可先加酸、再加BaCl2溶液,也可先加BaCl2溶液、再加酸。

实验现象:若先加酸、再加BaCl2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SO42-存在;若先加BaCl2溶液、再加酸,应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SO42-。

【实验1-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

2.在烧杯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从素材选取看2020年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实验题立意

从素材选取看2020年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实验题立意

命题大参考Җ㊀北京㊀左京平1㊀陈㊀昊2㊀刘松伟3㊀王耀宗4㊀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北京各中学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也十分突出化学实验情境.2020年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以下简称 等级性考试 )化学试卷共有19道试题,其中涉及化学实验内容的试题就有6道,分值占总分值的13还多,从其情境素材选取角度分析命题立意,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㊀情境素材源于教材原型实验引导教学落实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 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 的教学建议,特别是«课程标准»将学生必做实验索引以附录形式单独列出,明确显示国家层面对化学实验的高度重视.2020年等级性考试实验试题情境素材选择教材原型实验,将其整合在某一主题下呈现,一方面体现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的«课程标准»要求,一方面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例1㊀(2020年第7题)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㊀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AB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分离酒精和水C D㊀㊀分析㊀试题情境素材全部源于教材,其中选项A 源于«必修1»中配制溶液的学生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是现行高中教材«必修1»中第一个定量实验,考生若具有配制此溶液的亲身经历,很容易对转移溶液的操作做出判断.选项B 源于«必修1»中硫酸的教学内容.从物质性质的视角看,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证据之一;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通入品红溶液,使溶液褪色(加热后可恢复红色)㊁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可分别用于二氧化硫的检验和吸收.从实验装置的视角看,利用装置中可抽拉的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项C 源于«选修5»中关于溴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探究.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经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乙烯逸出时,溶剂乙醇可一同挥发出来,二者的共性是均具有还原性,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乙醇的存在会干扰乙烯的检验;二者性质的差异是乙醇溶于水而乙烯不溶于水,因此经过水洗可将乙醇除去,再进行乙烯的检验.试题不仅隐含考查了溴乙烷的制备,还着重考查了通过比较物质性质的异同进行混合物分离(除杂)检验的实验思路和方法.选项D 源于«必修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分液操作.萃取㊁分液是高中常见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分液漏斗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玻璃仪器.分液的前提是两种溶液互不相溶并且不发生反应,能自然分为两层.由于乙醇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根据乙醇和水的沸点差异,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答案为D.此类试题常将多个实验整合在同一主题下进行考查,内容基础但常涉及多种物质的不同性质,可谓点多面广.试题通过采用教材装置原图,辅以文字叙述的呈现方式,清晰地考查相关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㊁思路㊁方法,引导教学重视学生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认识物质,理解原理,同时也引导教学重视教师实验的演示,使学生在观察中不断认识物质,完善思维.56命题大参考2㊀情境素材源于教材变式实验深入挖掘教材原型实验内在隐含价值变式实验是指基于教材实验演变出来的实验,是教材实验按照新的视角㊁新的逻辑呈现的新实验.也就是说,教材变式实验只有教材实验的 形 或 影,而其 神 已变.基于教材变式实验的试题情境素材中,虽有考生熟悉的物质和操作,但更多的是考生感到陌生的实验现象㊁实验结论和实验方法,突出考查考生平时学习中对实验知识的积累㊁对实验现象的观察㊁对实验方法和原理的思考以及对实验结论的评价和质疑,突出考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2㊀(2020年第14题)某同学进行如表1所示实验.表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Ⅰ将N H 4C l 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将湿润的p H 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底部进行加热试纸颜色变化:黄色ң蓝色(p Hʈ10)ң黄色ң红色(pHʈ2);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Ⅱ将饱和N H 4C l 溶液滴在p H 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黄色ң橙黄色(pHʈ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㊀㊀).A.根据Ⅰ中试纸变蓝,说明N H 4C l 发生了分解反应B .根据Ⅰ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C .Ⅰ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于N H 4C l 水解造成的D.根据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不宜用加热N H 4C l 的方法制备N H 3分析㊀本题以中学生熟悉的氯化铵分解反应为切入点,考查的核心内容是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以及对照实验方案的理解应用.铵盐的热分解是铵盐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中N H 4C l 固体受热分解为N H 3和H C l 是考生熟悉的分解反应.从教材看,N H 4C l 的分解并没有以实验的方式呈现,但 N H 3和H C l 气体化合 的实验在教材中以图示方式呈现出来.在进行N H 3和H C l 气体化合的实验中,仔细观察会发现 白烟 开始出现的位置并不在两根玻璃棒的正中间位置.对此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实验设计,联想到初中所做气体扩散实验使用的是浓氨水,而不是稀氨水,推测气体扩散速率可能与溶液浓度有关,为了排除溶液浓度对气体扩散速率的影响,拓展出本题实验.N H 4C l 固体分解产生N H 3和H C l 两种气体,利用其溶于水后溶液的酸㊁碱性不同,用湿润的p H 试纸检验.根据p H 试纸颜色变化可知:N H 4C l 分解同时产生两种气体,它们的扩散速率有差异,相对分子质量小的N H 3的扩散速率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H C l .因在扩散过程中,不能排除N H 3和H C l 化合生成N H 4C l 的可能,而N H 4C l 溶于水因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会对试纸颜色变红产生干扰,自然引出测定N H 4C l 饱和溶液p H 的对比实验,同时显示出p H 试纸的定量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盛放N H 4C l 固体的试管口要向下倾斜,以免因气体密度差异对扩散速率造成影响.答案为C .源于教材变式实验的试题情境素材,可以引导中学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实验教学不但要重视具体物质性质的呈现,也要重视实验原理的揭示,以及实验方法(对比实验变量控制)的渗透,要充分挖掘实验所隐含的内在价值.学生在学习中要细致观察实验现象,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及时弄清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切实理顺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3㊀情境素材源于陌生实际问题 突出考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源于陌生实际问题的情境素材,是指实验情境在教材中未以化学实验面目出现过的素材.源于陌生实际问题的实验试题,需要考生将情境中的复杂实际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在转化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㊁归纳论证能力和理解辨析能力,突出考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例3㊀(2020年第17题)用如下方法回收废旧中的单质(金)㊁和图1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A u 溶解.②H A u C l 4=H ++A u C l -4.(1)酸溶后经操作,将混合物分离.(2)浓㊁稀H N O 3均可作酸溶试剂.溶解等量的C u 消耗H N O 3的物质的量不同,写出消耗H N O 3物质的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 N O 3GN a C l 与王水[V (浓硝酸)ʒV (浓盐酸)=1ʒ3]溶金原理相同.①将溶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66命题大参考A u +㊀N a C l +㊀H N O 3=H A u C l 4+㊀+㊀+㊀N a N O 3.②关于溶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用到了H N O 3的氧化性B .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C .用浓盐酸与N a N O 3也可使Au 溶解(4)若用Z n 粉将溶液中的1m o lH A u C l 4完全还原,则参加反应的Z n 的物质的量是m o l .(5)用适当浓度的盐酸㊁N a C l 溶液㊁氨水与铁粉,可按照如图2所示方法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 u 和(图中标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图2试剂1是,物质2是.分析㊀本题向考生完整地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实验过程:以C P U 中贵金属的回收为情境素材,以A u㊁A g㊁C u 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转化为线索,突出考查氧化还原概念㊁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应抓住几种金属在C P U 中和回收物中的存在形式 单质,判断在回收过程中金属元素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因此弄清氧化还原转化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其次,应注意到物质分离和回收中必然涉及除杂问题,而除杂问题一般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第三,还应关注试题给出的回收A u 的表达方式,转化关系图中方框内是核心元素的存在形式,箭头上方是加入的转化试剂,箭头下方是核心元素发生的反应以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从3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很容易判断出物质的分离方法是过滤.(2)同时考查浓㊁稀H N O 3与C u 的反应,考生需要进行定量对比后作答.(3)①从A u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找到得失电子的关系,结合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关系补全方程式.由于本问中没有明确硝酸的浓度,因此答案不唯一,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设问.②以选择的方式引导考生思考反应的本质,从A u 的转化过程看,HN O 3溶液不能单独溶解A u ,而H N O 3GN a C l 混合溶液可以溶解A u ,从微观角度分析,C l -一定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推断H +㊁N O -3㊁C l-是溶金过程必须存在的粒子;从宏观角度看,产物H A u C l 4对溶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H A u C l 4的生成增强了Au 的还原性),也就是说单独HN O 3溶液或者含Cl -溶液均不可将A u 溶解,而H N O 3GN a C l ㊁王水㊁浓盐酸GN a N O 3等溶液均同时具备H +㊁N O -3㊁C l-,均可成为溶金试剂.(4)以确定反应物用量的方式,考查考生对H A u C l 4电离方程式的辨识与理解,对所得粒子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和转化关系的推测,从而全面分析出H A u C l 4与金属Zn 的所有反应.这两道小题的共同之处是侧重考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学科思想.(5)是对题干转化关系的后续补充,以及对物质分离提纯图示表示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因为可将C u2+还原的铁粉也可以将A g +还原,所以先选用C l -将A g +转化为A gC l 沉淀.过滤后,再利用过量F e 将C u 2+还原,最后用盐酸溶解剩余F e 后过滤即得C u .由于限定试剂使用次数,所以沉淀A g +时用Na C l 溶液.本题情境素材陌生,但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大多熟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原理全部学过,只是因为试题情境新㊁试题形式融合性强,对考生 定性定量相结合 的学科思想方法及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较高要求.因此要重视学习过程,不断建构学科观念㊁学科思想方法等,逐步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综上,2020年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实验题的情境素材,主要源于突出基础性的教材原型实验㊁突出深刻性的教材变式探索以及突出创新性的陌生实际问题.以素养立意为命题导向的化学实验试题强调实验情境㊁实验知识㊁实验能力及实验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试题中情境素材的多样化呈现方式,引导考生挖掘情境中的隐含信息,发现并解决情境所拓展出的化学问题,最终达到情境所指向的考查目标,从而展示考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显考生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教材文本中基础实验的深入挖掘,同时考生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知识的积累㊁实验原理的反思,在融通教材的基础上,夯实思想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科观念的内化.(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三五 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高考命题研究 (课题批准号:B H A 180149)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1.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北京教育考试院)76。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观察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观察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观察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观察引言:实验证明,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实验中的试剂。

其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质,从而提供了对溶液酸碱性质的判断依据。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掌握不同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特征;2. 观察不同酸碱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3. 掌握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实验的方法。

实验器材:1. 酸碱指示剂:苏丹红、酚酞、甲基橙、酚酞鳞片等;2. 酸性溶液:盐酸溶液;3. 碱性溶液:氢氧化钠溶液;4. 平底烧杯、滴管、试管架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将酸性溶液倒入平底烧杯中;b. 将碱性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实验操作:a. 取少量酸性溶液,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b. 取少量碱性溶液,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针对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和不同的酸碱溶液,我们观察到以下颜色变化现象:1. 苏丹红:a. 在酸性溶液中,苏丹红呈现红色;b. 在中性溶液中,苏丹红呈现橙色;c. 在碱性溶液中,苏丹红呈现黄色。

2. 酚酞:a.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现红色;b.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酚酞呈现无色。

3. 甲基橙:a. 在酸性溶液中,甲基橙呈现红色;b. 在中性溶液中,甲基橙呈现橙色;c. 在碱性溶液中,甲基橙呈现黄色。

4. 酚酞鳞片:a.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鳞片保持红色;b. 在碱性溶液中,酚酞鳞片逐渐变为无色。

通过观察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1. 不同酸碱指示剂对应的颜色变化范围不同;2. 酸性溶液中,酸碱指示剂呈现红色;3. 中性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较小;4. 碱性溶液中,酸碱指示剂呈现黄色或无色。

进一步讨论: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质导致的。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含氧酸↓↓盐盐3、氧化物的酸碱性: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④2Na+S==== Na 2S(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化学中的显色反应、颜色反应和焰色反应

化学中的显色反应、颜色反应和焰色反应
特别注意: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元素符号
As
B Ba
Ca
Cs Cu(I) Cu(II) Cu(II) Fe(III) In K Li Mn(II) Mo Na P Pb Rb Sb Se Sr Te Tl Zn
元素名称

硼 钡

铯 铜(没卤素) 铜(II) (没卤素) 铜(II) (有卤素) 铁(III) 铟 钾 锂 锰 钼 钠 磷 铅 铷 锑 硒 锶 碲 铊 锌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 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 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 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三、焰色反应
1,定义: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 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 色的反应。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 于化合物。同时利用焰色反应,
2,实质:离子跃迁 焰色反应是个元素的性质。 是原子中电子跳跃所引起的光现象
3,焰色反应的实验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 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 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重难点十一Fe2+、Fe3+、Fe的相互转变-“铁三角”(含解析)新人

高中化学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重难点十一Fe2+、Fe3+、Fe的相互转变-“铁三角”(含解析)新人

重难点十一 Fe2+、Fe3+、Fe的相互转变-“铁三角”【要点解读】1.Fe只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1)与弱氧化剂反应Fe能被S、Fe3+、Cu2+、H+等较弱氧化剂氧化为Fe2+,如:Fe+S FeS,Fe+2Fe3+=3Fe2+。

(2)与强氧化剂反应Fe能被Cl2、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为Fe3+,如:2Fe+3Cl22FeCl3。

2.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1)与氧化剂反应当Fe2+遇到强氧化剂(如Cl2、HNO3、KMnO4)时,被氧化为Fe3+,如:2Fe2++Cl2=2Fe3++2Cl -(2)与还原剂反应当Fe2+遇到C、Al、Zn、CO等还原剂时,可以被还原为Fe,如:Fe2++Zn=Zn2++Fe,FeO +CO Fe+CO23.Fe3+具有较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Fe2+或Fe(1)Fe3+被C、CO、Al等还原为Fe,如Fe2O3+3CO2Fe+3CO2,Fe2O3+2Al2Fe+Al2O3(2)Fe3+被Fe、Cu、I-等还原为Fe2+,如2Fe3++Cu=2Fe2++Cu2+【温馨提示】(1)不同价态的铁及铁的化合物在相互转化时,注意所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不同。

(2)亚铁盐保存时,为了防止被氧化为铁盐,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还原铁粉或铁钉。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Fe和Fe3+的反应【例1】将1.12g铁粉加入25mL 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黄色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答案】C【名师点睛】先根据2Fe3++Fe=3Fe2+进行计算,确定溶液的成分,再结合Fe2+、Fe3+的性质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重难点考向二】Fe2+转化为Fe3+【例2】向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应该是( )A.无变化 B.颜色变浅 C.变为棕黄色 D.变为红褐色【答案】C【解析】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0,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C。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要点】二、溴、碘的提取(一)卤素单质的相互置换1.卤族元素:氯(Cl)、溴(Br)、碘(I)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同一纵行(族)里,这三种元素都属于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2.卤族元素的单质结论: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2)化学性质的比较Cl2能置换出Br2:Cl2 + 2Br- == 2Cl- + Br2Cl2能置换出I2:Cl2 + 2I- ==2Cl- + I2Br2能置换出I2:Br2 +2I- == 2Br- + I2结论: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Cl2 > Br2 > I23.溴的用途(1)工业上:制造燃料的抗爆剂,溴化银(见光易分解)用作感光材料;(2)农业上:制含溴的杀虫剂;(3)医药上:红药水(含溴和汞的有机化合物),镇静剂(溴化钠和溴化钾)。

(二)氧化还原反应1.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1)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1)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3.氧化剂和还原剂(1)从化合价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2)从电子转移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偏近)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化学颜色及现象大全

化学颜色及现象大全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 (OH)2CO3 —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 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三、现象: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一、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1、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易溶于水)与乙酸乙酯、乙醇(能与水任意比混溶)与氯乙烷、甘油(丙三醇)与油脂等。

【有机物所含烃基(-R)均属于憎水基,具有亲油性;有机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可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但对有机物的水溶性基本没有促进作用。

有机物所含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醛基(-CHO)、羰基(-CO-)都是亲水基。

在有机物分子中含亲水基越多、烃基越小,水溶性越好;反之,水溶性越差。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代替所形成的化合物密度都比对应烃的密度大,而绝大多数烃类物质的密度均小于水。

在卤代烷中,除一氯代烷的密度小于水外,二氯代烷、溴代烷、碘代烷的密度都比水大。

氯苯、溴苯、硝基苯的密度也均大于水。

】【例1】下列各组有机物中,用水即可鉴别出来的是()A、乙醇、乙酸、乙醚B、环己烷、溴苯、甘油C、溴苯、硝基苯、甲苯D、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酯【解析】在中学,这类题通常不主张通过气味来识别。

因此,就只有通过有机物的水溶性及密度来比较了。

A中乙醇和乙酸均能与水混溶,故无法区分开;B中环己烷、溴苯均不溶于水,但环己烷比水密度小而溴苯比水的密度大,甘油能与水任意比混溶,故可用水鉴别它们;C中的三种有机物均不溶于水,且溴苯和硝基苯密度都大于水,故无法鉴别;D中溴乙烷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但溴乙烷密度比水大,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醇能与水混溶,故可用水鉴别它们。

【答案】B D3、检查有机物燃烧情况:如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数有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已烯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时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和蛋白质)。

高中化学指示剂总结

高中化学指示剂总结

高中化学指示剂总结篇一:高中化学常识总结常见的试剂显色1.石蕊试液: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2.酚酞试液:遇酸,不显色遇碱:显红色3.碘水遇淀粉溶液:显蓝色4.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显蓝色5.湿润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显红色6.PH试纸:遇碱,显蓝色遇酸,显红色7.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遇I2、Cl2 、FeCl3等显蓝色中学化学试剂归纳1.氧化剂:指得到电子的物质。

中学化学中的氧化剂有:Cl2、KMnO4、浓H2SO4、HNO3、FeCl3等。

2.还原剂:指失去电子的物质。

中学化学中的还原剂有:Na、Al、Zn、CO、C等。

3.干燥剂:指能从大气中吸收潮气同时与水化合的一种媒介。

中学化学中的干燥剂有:粘土(即蒙脱石)、硅胶、分子筛、无水CaCl2、碱石灰、P2O5、浓硫酸等。

4.漂白剂吸附型:活性炭氧化型:过氧化钠、次氯酸、过氧化氢,臭氧,过氧化氢.化合型:二氧化硫5.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

如KClO3分解中的MnO26.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在其特定的PH值范围内,随溶液PH值改变而变色的化合物,通常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

中学化学中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酚酞、甲基橙等。

7.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

中学化学中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次氯酸钠、甲醛、戊二醛、乙醇、异丙醇等。

8.防腐剂:指可防止、减缓有机质的腐败变质(如蛋白质的变质、糖类的发酵、脂类的酸败等)的物质。

中学化学中的防腐剂有:无机防腐剂如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及二氧化硫等;有机防腐剂如苯甲酸(安息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9.吸附剂:固体物质表面对气体或液体分子的吸着现象称为吸附。

其中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

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等。

10.脱水剂:指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屑、棉花、锯末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颜色都是因为里面有特殊有色离子的存在导致的
二价铜离子蓝色或者四蓝绿色
一价铜砖红色
二价铁(亚铁)淡绿色
三价铁黄色
高锰酸根离子紫红色
锰酸根离子绿色
二价锰离子淡粉色
四价锰(二氧化锰)黑色
重铬酸根离子橙色
铬酸根离子黄色
氯化铜浓溶液,硝酸铜浓溶液绿色
特殊的是石蕊酚酞遇酸碱变色就不说了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是三价铁离子遇SCN-变为血红色(重点)
如果遇到什么溶液即可根据对应的有色离子判断颜色.
高考常见的是碘水和溴水的萃取分液
碘水本身是棕黄色,加入密度小于水的萃取剂,例如苯,则上层有机层为紫红色,下层水层为无色;若加入密度大于水的萃取剂,例如CCl4,则上层水层为无色,下层有机层为紫红色.
溴水本身是橙黄色,加入密度小于水的萃取剂,例如苯,则上层有机层为橙红色,浓度更大的话会呈现红棕色,下层水层为无色;若加入密度大于水的萃取剂,例如CCl4,则上层水层为无色,下层有机层为橙红色,浓度大也会呈现红棕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