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地区结构与贸易多元化分析

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地区结构与贸易多元化分析
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地区结构与贸易多元化分析

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地区结构与贸易多元化分析摘要:随着铜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我国铜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本文首先对我国铜矿进口来源地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然后通过对铜矿进口地区结构指数的测算以及贸易多元化分析,阐明我国铜矿进口地区结构日益优化,呈现进口国不断增加和进口份额日趋均等的贸易市场多元化趋势。但同时指出,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出口潜力、国家风险的区别,我们必须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研究,细分市场,并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多元化方式,拓展进口渠道,以保障我国铜资源经济安全。

关键词:铜矿;进口地区结构;贸易多元化

自2000年后,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以重工业化为主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世界主要铜消费国逐渐由欧美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除日本外)已成为世界铜资源的消费中心。据国际铜业协会的统计,2002年全球的铜消费量为1 520万吨,其中中国的铜消费量达到了250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17%,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铜消费国。而到2010年,根据英国商品研究局( CRU)的数据,中国铜消费量达到713万吨,环比增加11. 7%,占全球消费的比重则增长到38. 6%。2011年我国国内铜实际需求量保持在6%以上的增长幅度,预计实际消费量将达到763万吨左右。按照金属矿产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呈S型变化规律,我国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铜消费量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Analy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13203233 吴丹丹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对外贸易结构是衡量已过进出口贸易状况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一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民经济从封闭型逐渐向开放型进行转变,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的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变化趋势,出口地区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

Abstract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ies’ research,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ince 1978, Chinese reform has been opening expanding,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gradually be converted to open from closed, the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lso rising. The early 1990s, China put forward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per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s and avoid the dependence from a few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by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the marke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 With China joined in WTO,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rapidly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world. China became the major processing base places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re of services is also ris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otal exports, export growth trend, exports classified tre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export sinc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reasons for recent changes in export are analyzed on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fa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export Solution strategy

中美贸易关系简介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FDI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背景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收支统计能够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根据测算,美国自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收益约占其贸易赤字的25%~30%。同时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调整后发现,中美贸易顺差根源于FDI,这与现有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 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著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索。 第五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使得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国际商业活动,从而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如郭彦英(2005)强调国际产业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认为中美贸易差额的不平衡实质是国际产业分工所处位置高低导致的利益分配链条上的层级关系;而贾怀勤(2006)和李月芬(2006)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传统贸易统计背离了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这种观点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基础,但是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而姚枝仲等(2006)虽然提出了“中国国民对外贸易差额”的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很粗略的估算,但只能说明中美贸易差额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无法真正揭示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 因而在引进美国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框架的前提下,以所有权为贸易统计原则,通过捕捉FDI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发现中美贸易顺差大部分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致,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不平衡,使得理论界、实务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认识。 所有权原则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失衡 由于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在统计外国附属机构这种更为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数据上的无能为力,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前言: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一、贸易摩擦的概念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摩擦。它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了另一国的产业。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比如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纺织品贸易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则仍然严重存在。尤其近年来,中国刚刚初尝WTO“自由贸易”果实,就饱受欧美“特保”、“反倾销”等一系列举措,有些摩擦甚至逐步升级。 1.贸易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统计也许存在一些小差异,但贸易失衡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最大的的贸易顺差国。美国将中美之间这种

贸易失衡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头等问题”,甚至有人想把这种问题政治化。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之前增长了一倍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着增加了。 2.反倾销问题 2.1 倾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为开拓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出口企业往往以低于正常价值,或者“公平市场价值”的价格向国外进行销售产品,被称为倾销。 界定是否倾销相当困难:寻找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来估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产品的成本是公司的机密 2.2 迄今为止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一百多项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不仅次数最多,而且金额也较大。据统计表明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特点非常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中国是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比位居第2的日本多70%以上。 (2)以反倾销案件中唯一被调查国家这一指标看,无论以案件总数还是所占比例衡量,中国均为首位。 (3)美国对中国征收了最高的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平均反倾销税率为127%。这些特点着实地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歧视。 2.3 具体案例: (1)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油井管征收反倾销关税 时间:2009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5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2)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钢丝层板、钢格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石油管材展开反倾销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吴蔚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高科 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不仅推动了时代的变革而且前瞻性地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一国经济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旧产业的逐步衰亡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产业 结构演变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1 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使经济得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根据著名的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进一步指出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将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根据这一定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否顺 利地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是决定一国增长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重要的 2 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使 用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转移向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而实现的经济总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结构转变的成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现代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各国经济中更多的有形 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越来越重要作为与劳动资本并列的一个生产要素知识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使技术进步对世界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感受到新增长理论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 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服务业特别是其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二是由于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改造更新和发展这两者的合力不仅会成为导致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对于 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就可以把握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 二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1 1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 从技术范畴考察高技术是高层次的核心的前缘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 回顾科技发展史一般认为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中叶高技术不等于高技术产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Abstrac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3、中美贸易结构分析

图表分析: 对美国出口总额高,增长快。对美国进口总额低,增长慢。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对美出口中,农产品比重和矿物产品比重较小,主要为工业制成品,而且比例结构较为稳定。

对美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器和交通设备等比重稳步上升,其他消费品比重显著下降,其余类型比重基本不变。 进口结构来说农产品进口有所上升,矿物类略有上升,工业制成品比重略有下降。 在对美进口工业制成品种,机械和交通工具类明显下降,化学类制成品略有上升。

结论: 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从初级产品为主逐渐转向以工业制品为主。在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持续大幅度下降,而工业制品的比重持续上升。这说明,在外贸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外贸结构发生不断的变化。同时初级产品出口的内部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了以食品及活动物为主、以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为辅的良性出口结构。另一方面,我国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也得到优化,改变了过去以轻纺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形成了以机械运输设备及杂项制品并重的出口结构。我国的出口制成品正朝着以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高级制成品为主的方向发展。工业制成品一直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而进口的初级产品结构也在逐步提升。 美国贸易结构水平属典型的水平分工型,这种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由于国际分工高度化和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制成品在出口和进口中均占很大比重。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商品贸易结构水平非常低,属中级垂直分工。因此,我国的货物贸易结构中出口结构以轻纺制品为主,重化工业制品比重较低,机电产品出口比较低,进口结构则以重化工业制品尤其是机电设备为主,初级产品所占份额很小。这样的贸易结构使我国在两国的国际贸易分工中处于低层次。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大国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项卫星 〔内容摘要〕中美建交20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目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最惠国待遇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增长强势国家与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市场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经济贸易关系 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纽约开往广州的航程;而现代中美经贸关系则始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发表。特别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在中美建交20周年和《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20周年之际,对2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2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 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两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中美经济贸易从此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据中国方面的统计, 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415亿美元,到1998年增至54914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22倍多。在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双边贸易额累计达到3645亿美元(而美方统计显示,双边贸易在20年内增长了35倍)。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弥补了美国市场因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低档消费品停止生产或生产不足造成的需求缺口;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努力则为美国的技术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1979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1996年成为第2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在1980年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目前已上升为第4大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美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为26581个,协议金额为46218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21411亿美元。以协议金额排序,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居各国对华投资首位。至于美商对华投资的领域,则涉及中国的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农业、医药、房地 东 北 亚 论 坛1999年 第3期

最新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论文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不平衡;双边贸易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 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 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从近年来这

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 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1.3%,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的1.8%和去年第四季度的 2.5%,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会随着美国大选而呈周期性。 3.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正

美国贸易地理分析

一、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美国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另外还有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州。本土大致是西经68°到西经124°,北纬33°到北纬48°。 1.气候 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是小麦分布区。亚热带气候分布在美国东南的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2 土壤美国有广阔的黑土,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对农业很有利。 3 地形 中央大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是种植发展的有力因素。 西部高山地区,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一方面向美国其他地区提供瘦的畜类,如一方面还提供其他畜产品如皮毛。 4 河流 以密西西比河为主,不仅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密西西比河形成的冲击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湖泊 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区,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水源,交通等等~~ 二、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特征 1、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以农业为主的时期、实现工业化的时期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二战以后到60年代末:稳定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滞涨、20世纪80年代:复苏、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新一轮的复苏与繁荣、21世纪以后:发展逐渐衰退 2、经济特征 (1)经济持续增长、(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3、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a/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b/先进的科学技术c/雄厚的资本实力d/广阔的国际市场e/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经济增长f/先进的民主政体是政治保障g/人口数量适中,资源丰富,土地幅员辽阔,环境优越h/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海外投资的增加i/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j/全球范围内广泛吸引人才 三、美国的产业及分布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他的工业最初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大西洋沿岸,因为美国最初建国时的13个州都位于那里,当地开发最早,人口最多。后来美国使用战争的手段从西班牙和墨西哥手中夺取了大量的土地,在新的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的矿产,于是美国出现了西进运动,人口和工业想西部扩张,出现五大湖工业区,直到现在一直是美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当地铁矿和煤矿非常丰富,所以他的钢铁和汽车工业最发达,著名的有底特律和芝家哥。2战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IT工业发展迅速,出现硅谷新的工业区它们位于美国

2018-2019-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1)论文-word格式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六年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问题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不再被过多地关注,但是另一些问题却逐渐升级为双边贸易摩擦的新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论文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对策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1X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201X年底,5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27.2%,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201X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201X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16.3亿美元,201X年更达2626.8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市场。201X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9%,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的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1983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1983年为3.2亿美元,到201X年增为2325亿美元,增加了700 多倍,201X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二、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 1.目前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反补贴等微观经济领域,这与中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差异有关。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冲击了美国同类企业,引起了失业和企业效益不佳,而且中国产品的低成本是因为“政府行为扭曲了市场政策”,或者工人的工资不合理,这对美国竞争者来说“不够公平”,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用什么方式干预经济,怎样确定适当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一个国际上的统一标准,尽管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但美国企业却更加关注中国。2.中美贸易间产生摩擦和中美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有直接关系。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超高速增长,导致贸易的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按照美方的统计数字,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而中国产品占美国整个外贸逆差的五分之一,分量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的一些产业,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3.中美贸易摩擦的另一个主要焦点目前集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这与美国国内目前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中国实行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得以美元表现的商品价格偏低,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并且限制了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从201X年以来,美国开始通过美元贬值来改善其经常项目逆差,这项政策提高了美国产品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竞争力。但由于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蒲玉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自1790年美国开始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开始展开,工业的加快发展以致占据主要地位已成为必然趋势。美国通过其农业商业化、制造业的发展、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及扩张等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也为美国日后经济的强盛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美国;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学术界多有研究美国工业化的成果出现。其中有关于各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比较,有西部开发中的工业化发展情况,也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其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都很少具体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的关系。美国自1790年开始工业化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旧的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持经济的飞速发展,于是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新的组织形式也随之产生,美国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过程和影响的分析,进而揭示由工业化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怎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首先,工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以旧代新的过程,当旧的工业部门所生产的主要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时期人产的生活需求时,新的工业部门就随之产生了,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也就开始了。1790年塞缪尔·施莱特从英国引进新式纺织机,并在罗得岛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美国工业化就开始了。“当时美国几乎没有制造业。在面积超过6.8万平方英里的华盛顿准州,只有52家制造业企业,佛罗里达州也只有185家企业。全国大约只有2万家锯木厂,平均每年每家生产价值4750美元的木材。类似的,全国有14000家面粉厂、7500家铁匠铺、以及超过3000家四轮马车和二轮马车制造厂。”[1](P456)当时的工人们都在这些小工业化地区工作。从铁匠铺到面粉厂,许多行业都是为农业部门服务的。而在棉花、木材、面粉、皮革、和毛料衣服这些增加值最高的行业里,都只对基本产品进行一次加工。其他行业主要生产工业化以前的家庭作坊生产的产品,如靴子和鞋子、纺织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钢铁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采矿业等等。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俾斯麦钢铁厂的头20年经营中,美国铁路公司购买了它的大部分铁轨。1840年后,美国的报纸、期刊需求飞速增长,对纸张的需求也日渐急迫,而造纸业中的亚硫酸盐工艺就标志着化学工业的兴起。硫酸又逐渐成为一系列正在迅速发展的产品的重要成分,于是化学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第二,工业化以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组织的变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规模逐渐在扩大。它的扩大也诱发了组织变化。在经济组织的这一转变中,劳动工资变化了,投入和产出的检测手段急剧变化了,技术变化的激烈程度提高了。对此钱德勒作了如下述评:“因为新的大量生产工业成了资本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工业。它引起了固定成本的增加和充分利用其机器、工厂和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资本—劳动比率以及经理—劳动比率的变化,也产生了一股压力,要求把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作业结合于一家工业公司之内……公司都已成为多功能和多单位的企业了。他们介入了制成品的营销以及原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常常还涉及它们的生产)……他们所管理的是从原料供应者开始,经由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一

美国经济崛起和对外贸易

美国的经济崛起与对外贸易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作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对外贸易不仅推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在贸易方面一直以来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严重失衡,贸易逆差连创新高,而中国作为其贸易伙伴,中美贸易也不断摩擦加强。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所以保持长期经贸发展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最大利益,也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美贸易 一、美国对外贸易背景 一、美国对外贸易的产生 自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交替、多边自由贸易和多轨并进自由贸易政策(简称多轨公平贸易政策)。其中保护主义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之中,虽然自由贸易有时偶占上风,但这种所谓的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战后的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奉行完全自由贸易政策,一方面加强本国与西欧国家的贸易利益交流,另外也对冷战对立国实行经济渗透。但是自从世界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国家普遍衰退,美国双赤字严重,导致国内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另一方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西方国家更多的重视经济政策,政治凝聚力减弱,贸易争端和摩擦日益突出。这一背景使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贸易方向做出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1)由全球的多边主义单轨战略逐步转移到全球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并行的双轨战略上,

(2)由主力自由贸易的立场转移到强调平等开放,对等竞争,双边互惠市场的公平贸易立场。美国加强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乌拉圭贸易谈判体制的形成,都是美国双轨战略的实际使用。而1988年对外贸易法的出台则在法律上确定了美国国家贸易政策中公平贸易的原则立场。①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经济体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其贸易发展的方向对直接都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对贸易基本原则的态度和对贸易摩擦的有关态度直接影响这其贸易伙伴的经济贸易环境。 二、美国对外贸易概括 美国不仅是经济大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美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进出口贸易失衡,长期以来进口大于出口,贸易逆差连年创新高。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失去,传统制造将继续向外转移,贸易进大于出的状况不但不会得到改善,反而会进一步加大。 在世界十大贸易国家或地区中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都雄居榜首,尤其是进口贸易额几乎是排名第二位的德国的2倍。 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分不开的。美国的GNP一直占世界总值的25%以上,居世界首位。美国工业发达,制成品占世界的1/5,是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农业也很发达,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均居西方世界的首位,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5,农产品出口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尽管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首位,但美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很小,比不上日本,更不及德国。

最新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摘要:本文从观念转变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研究出发,分析了调整产业结构、树立竞争优势观念、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大幅增长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离将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要求差距还很远,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出口商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等。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于实现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再上新台阶至关重要。如何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谈谈对策: 一、转换出口观念,增强竞争优势意识传统贸易观念认为,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该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其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有很多企业在为诺基亚、摩托罗拉、英特尔等跨国巨头贴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片面追求“出口创汇”,使出口企业竞相杀价“肥水流入外人田”,造成我国出口利润率低下,给中央财政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