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倒数的认识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个数;二是乘积是1。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特点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如果一个是整数,则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是这个整数。

3.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1)通过计算,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交换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特殊的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1. 只有乘、除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 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四:分数除法的应用题1.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一般方法:方程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3)列出方程并解答;(4)检验并写出答案。

2.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数”的问题的解法:方程法: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已知量”或“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已知量”,设单位“1”的量为 x,列方程解答。

3. 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的问题的解法:有两个量都是未知的,先把谁看作单位“1”都可以,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x,用这个量表示另一个量,然后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出一个量,再解答第二个量。

4. 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工程问题是分数问题的特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都不是具体的数,而是用抽象的分数来表示。

一般地,工作总量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则用完成总量所需时间的倒数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练习题含答案
=1÷ 2017 2018
= 2018 2017
要点提示
化繁为简是转化, 转化是常用的 一种数学方法。
【例 6】如果 大的是(
),最小的是(
,且 )。
均不等于 0。这四个数中最
A.a
B.b
C.c
D.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用假设法来解答分数乘除法中的分数大小比较问题。
解答时, 可以先设
=1,这样我们根据分数乘法或除法的计
4
4
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并单位“ 1”。解答时,要明确的是男生的一半和女
生的 1 +女生的一半和男生的 1 =男生的 3 +女生的 3 =全班的 3 。所以设全班有 x
4
4
4
4
4
人,可以得方程 1 x+ 1 x=16+14,解这个方程得 x=40, 从而求出全班有 40 人。 24
34
34
3
3
解答:
绳子的长度:( 1 + 1 )÷( 1 - 1 )=7(米)
34
34
井的深度: 1 ×7- 1 =2(米)
3
3
答:绳子的长是 7 米,井的深度是 2 米。
11 =30(人),列出综合算式是 55÷( 1+ 1 +1 ) =55÷ 11 =30(人)。
6
23
6
解答: 55÷( 1+ 1 + 1 )=55÷ 11 =30(人)
23
6
答:参加野营活动的共有 30 学生。
要点提示
量率对应的方法是分数除法常用的方法。
【例 13】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 140 个,拿出红球的 1 ,再拿出 7 个黄球, 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易错题专项练习-填空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易错题专项练习-填空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专项训练填空题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1. 8315÷既可以看成把815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说是求( )的( )是多少。

2. 比0.52吨少25吨是( ),比( )千米多78是712千米。

3. 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小组单独做需要12小时,同样的时间第二小组只能完成34,第二小组单独做需要( )小时,两个小组合作需要( )小时。

4. 29的倒数的计数单位是( ),这个倒数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 一件上衣现价165元,比原价降低了25,这件上衣降价( )元。

6. 有3个连续偶数的和的倒数是154,最大的偶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

7. 一本书的14是25页。

这本书的25是( )页。

8. 一条路,甲队单独修10天修完,乙队单独修15天修完两队合修( )天能修完。

9. 一张83dm 2的纸对折,再对折,这样一份是( )dm 2,占这张纸的()()。

10.工程队修-条公路,6天刚好修了这条公路全长的310,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照这样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 )天。

11.4.5吨的23是( )吨;一个数的56是30,这个数是( )。

12.张师傅34小时做了6个零件,张师傅1小时做( )个零件,做1个零件需要( )小时。

13.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 ),0.875与( )互为倒数。

14.一辆汽车行驶34km 耗油225L ,那么行驶1km 要耗油( )L 。

15.在算式914a ÷(a≠0)中,当a ( )时,商大于914;当a ( )时,商小于914。

16.一根铁丝,如果用去它的34,还剩34米,那么原来这根铁丝长()米。

如果用去34米,还剩()米。

17.工程队计划挖水渠2千米,实际比计划少挖16,实际挖了()千米。

18.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5天完成,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练习题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都是已知( )与( ),求( )的运算。

2.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这个整数的( )。

3. 135÷10表示( )。

4. 把98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二、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92×4=9887×43=3221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87÷14= 98÷24=1913÷26= 125÷35=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一个正方形镜框的周长是1716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2. 把一段长109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共锯了3次,平均每段钢管长多少米?五、智力大比拼!小马虎将一个数除以5看成是乘5,计算后的结果是1615,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2、一个数除以分数 ( ) ( ) ( ) ( )一、想一想,填一填。

35分=( )时 50公顷=( )平方千米75dm 2=( )㎡ 400mL =( )L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2. 54÷32=45×32=65。

( ) 3.1615÷85=1615×58=23。

( )三、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6÷43=( )○( )=( ) 98÷32=( )○( )=( )8÷52=( )○( )=( ) 125÷65=( )○( )=(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把42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长76米,可以截成几段?2. 王老师每天骑车去上班,每分钟行154千米,从家到学校共316千米,需要用多少分钟才能到达?3. 用85吨玉米可制成淀粉207吨,照这样计算,1吨玉米可以制成淀粉多少吨?制1吨淀粉需要多少吨玉米?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想一想,填一填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都是先算( ),后算( ),有( )的先算( )里面的。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18练习十八 附答案》教学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18练习十八 附答案》教学课件

17%17%
323%2%
41%41%
4.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出上述分数吗?
1 5

1×20 5×20

20 100
=20%
4 5

4×20 5×20

80 100
=80%
1 15

0.067
=6.7%
5.榨油厂的李叔叔告诉小静:“2000kg花生仁能榨 出花生油760kg。”这些花生仁的出油率是多少?
95%
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 23
5%
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滨海小学的学生总人数: 437÷95%=460(人)
760÷2000×100% =0.38×100% =38%
答:这些花生仁的出油率是38%。
6. 生物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实验,每次实验结 果如下。请你计算每次实验的发芽率。
实验次数 1 2 3 4
实验种子数/粒 300 300 300 300
发芽种子数/粒 285 282 294 291
发芽率 95% 94% 98% 97%
数还有很多。例如,一杯糖水
这罐饮料上写着 “100%橙汁”,
的浓度为8%,是指杯中糖的质 表示……
量占糖水总质量的百分之八。 (合理即可)
12.据医学测试,人静止不动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
很多。在穿得暖和但不戴帽子的情况下,气温为
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散失总热量的
30%,气温为4℃时占
3 5
,气温为零下15℃时占
3 4

因此,俗话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处于
上面哪个气温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最多?怎样比较
更快一些?3 5
=6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三)》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三)》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三)》的练习题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4 ×2= 1516 ×0= 34 ×47 = 43 ×34 = 9×43= 2.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3×79 =2×79 =149411 +211 ×116 =611 ×116=1 3.烤一炉点心需14盆面粉,烤5炉点心需几盆面粉?6炉呢?4.把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

(1) 1522 ×25 ×52 (2) 15 ×(1+12 ) (3) 13 ×3A 611 ×54B 1009 ×9100C 65 ×112×3 5.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150吨,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6.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1124 ×16 14 ×27 712 ×6+512 ×6 35 ×56 513 ×47 ×14 49×5×18 7.咱们班有36人,有13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老师,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相当于相当老师人数的34,有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答案;1. 12 0 37 1 12 2.错 =5-73 =83错 =411 +13 =23333. 14 ×5=54 (盒) 14 ×6=32 (盒) 4.(1)A (2)C (3)B 5. 150 ×42×100=84(吨) 6. 223 114 6 12 4013 407.36×13 ×34 =9(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 识 技 能 (65分)一、我会填。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分数除法》精品教学课件及课后练习讲解(163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分数除法》精品教学课件及课后练习讲解(163页)




=×
= (g) 答: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 g钙质。
看图列方程计算
36分钟 一场足球赛共x分钟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解题的方法可以用方程法,也可以用算术法。用算术 法解答时,用除法计算。用方程法解答的步骤:①找出
单位“1”,设为x。②找出数量关系。③列方程解答。
1 分钟=60 秒 60÷ 1 =60×25=1500(个)
25
答:一分钟可以检测1500 个瓶子。
照这个速度,老爷爷每天慢跑要用 多少时间?
半圈就是 21圈; 半圈用2分钟,那么一圈用4分钟。
方法1:6÷ 1=12(个)
2
2×12=24(分)
方法2:2÷ 1=4(分)
2
4×6=24(分)
答:老爷爷每天慢跑要用24 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 的倒数。
除法转化乘法。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3 分数除法
分数混合运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说出运算顺序,不用计算。
100+30÷5 除法 加法 (29+7)×4 加法 乘法
3 分数除法
练习七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复习旧知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小提示
被除数不变 除法转化成乘法 除数转化成它的倒数
跟踪训练 计算下面各数
复习旧知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 加减。有括号先算括 号里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选择题练习3一.选择题1.一瓶饮料,喝了25L后,还剩下25瓶,由此可以知道,原来一瓶饮料()A.大于1L B.小于1L C.等于1L D.无法确定2.一个书包,降价12元后,现在的售价比原价降低了27。

这个书包原价多少元?列式正确的是()A.2127÷B.2127⨯C.212127÷+D.212127÷-3.一双运动鞋七折出售,现价是120元,原价是多少元?列式为()A.712010⨯B.7120(1)10⨯-C.712010÷D.7120(1)10÷-4.一段公路修了全长的49后,还剩下1800米,求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正确列式是()A.41800(1)9⨯-B.41800(1)9⨯+C.41800(1)9÷-5.一种糖水,糖占糖水的111,已知糖有40克,水有()克。

A.440B.400C.5006.59千克黄豆可做豆腐32千克。

照这样计算,做一千克豆腐需黄豆()千克?A.1027B.2710C.56D.657.下列各题不可以用算式260603+÷解答的是()A.师徒两人加工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60个,是师傅的23,师徒两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B.王师傅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李师傅23小时生产60个零件。

王师傅和李师傅1小时共生产多少个零件?C.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行了60千米是全程的23,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D.修路队修路,已经修了6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23,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8.下面问题中能用6354÷解决的是()①李叔叔34小时走了65千米,李叔叔1小时行多少千米?②一堆苹果重65千克,一堆梨的重量是这堆苹果的34,梨有多少千克?③一批零件,工人用65小时加工完成了34,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小时?A.①②B.①③C.③9.一台洗衣机降价25后是2100元,这台洗衣机原价是多少元?列式正确的是()A.221005÷B.22100(1)5÷-C.22100(1)5÷+D.22100(1)5⨯+10.果园里叔叔们正在装车,已经装了450千克,占这辆小货车载重量的3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 《比的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 《比的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一、填一填。

1.六(1)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女生占全班的(),男生占全班的()。

2.甲、乙两数的比是3:2,两数的和是75,甲数是(),乙数是()。

二、有两块实验田,第一块的面积是180㎡,第二块的面积是240㎡,把154㎏化肥按面积比施入这两块实验田里,每块试验田各施化肥多少千克?三、图书角中文艺书与故事书本数比是3:5,如果故事书有60本,文艺书有多少本?四、爸爸用一根长108㎝的铁丝给亮亮做了一个长方体模型。

这个模型长、宽、高的比是4:3: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4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1.12∶15=5( )=24÷( )=( )(最后一空填小数)2.一个比是38∶x ,当x=时,比值是1;当x=( )时,比值是38;当x=( )时,这个比无意义。

3. 5g 盐完全溶解在50g 水中,水与盐的质量比是( ),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水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4.在5∶8中,如果前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或乘( )。

5.一份工作,甲独做8小时完成,乙独做12小时完成,甲与乙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甲与乙的工作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是一个( )三角形,最大的角的度数是( )°。

7.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5,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8.小红家养的白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5∶2,白兔的只数占两种小兔总只数的( )( ),灰兔的只数占两种小兔总只数的( )( );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 ),白兔的只数比灰兔多( )( ),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少( )( )。

9.a 是b 的35,则a ∶b=(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_分数除法》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F(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_分数除法》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F(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 分数除法》同步练习卷F (二)一、想好了再填.1. 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一根木料的13是2米。

________(2)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47.________(3)妈妈体重的35相当于小红的体重。

把________(4)实际比计划节约16.把________.2. 一批大米吃了57,还剩40千克。

一批大米吃了57,还剩40千克。

(1)表示单位“1”的量是________.(2)剩下的大米千克数相当于总数的________.(3)基本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40千克大米。

3. 某学校,九月份用电比八月份节约15,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列出数量关系式是:________,如果设八月份用电x 度,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4. 一个数的58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5. 一根木料锯下2米,正好是全长的25.假设全长x 米,列方程为________. 6. 比30公顷多15的是________公顷,30公顷比________公顷多15.7. 本月用电量比上月节约17,把________看作单位“1”,本月和上月用电量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8. 从甲桶油里取出15倒入乙桶里,则甲乙两桶油重量相等,原来乙桶里的油的重量相当于甲桶的()().9. 排球个数比足球多15,足球比排球少6个,排球有________个。

二、理清了再判断.(对的画“√”,错的画“×”)一堆糖块,小朋友吃了35,还剩下了25.________. (判断对错)一堆煤的13与这堆煤的12合起来是40吨,这吨煤共有48吨。

________. (判断对错)一个数乘211与这个数除以112的得数相等。

________. (判断对错) 二、看图列式计算.看图列式计算。

看图列式计算。

看图列式计算。

看图列式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4个课时,分别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这4个课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解决问题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同步练习1. 口算。

38 ÷54 = 9÷34 = 6×712 = 211 ÷211 = 2. 计算下面各题。

(0.75—316 )×(29 +13 ) 29 ×0.375÷674÷83 —0.6 34 ×56 +34 ×16 3. 解下列方程。

5X=34 821 X=415 X ÷45 =1528 23 X ÷14=124. 李叔叔录一篇论文,3小时才录入了13.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完成?5. 工人阿姨在装水果糖,一共有240千克水果糖,每袋装14千克,一段时间后,装了34,她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6. 一盏60瓦的灯1小时耗电350千瓦时,某个传达室除了一盏60瓦的灯外,没有别的电器。

这个传达室上个月的用电量是6千瓦时,这盏灯上个月共使用多少小时?7. 某种手机的自动化生产线在手机机板上插入每个零件的时间仅为9100秒,3分钟可以插入多少个零件? 8. 医生告诉病人某药的用量如下: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这盒药共12片,可以吃几天?9.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再把最后的得数与开始的数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715 ) ÷23 ( ) ÷34 ( ) ×12 ( ) 答案:1. 310 12 7212. 516 772 0.9 0.75 3. X=320 X=710 X=57 X=9 24. 13 ÷3×8=8/9 1-89 =195.240×34 ÷14 =720(袋)6.6÷350 =100(小时)7.180÷9100 =2000(个)8.12÷(12 ×3)=8(天)10. 710 1415 715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3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5《练习三》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5《练习三》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5《练习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5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教材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分数四则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教师给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巩固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分数乘法》同步试题一、填空1.涂一涂,算一算用加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我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解析: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学习新知的完整过程,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采用动手实践与计算归纳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还要注意在该题的用乘法计算的分析中,应对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加以强调。

2.看图列式计算(求深色阴影部分的面积)我发现:(1)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2)分数乘分数,用相乘的积作,相乘的积作。

考查目的: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

解析:一方面,通过图形强化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重点回顾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对该题的具体分析,可让学生通过在纸上折一折的操作活动进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需要加深他们对单位“1”的理解。

3.在○里填上>,<或者=;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考查目的:主要针对“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积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它本身”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略(小于1的数);略(大于1的数);1。

解析:应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据特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验证加以解决。

所选习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通性,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

4.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1)(2)考查目的:第(1)题考查学生将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第(2)小题重点突出分数乘法计算题中对数据特征的把握,同时对倒数的知识进行了渗透。

答案:解析:分析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1)小题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第(2)小题的分析应从计算结果出发,指向对题目中数据特征的探索,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有什么发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尖子生练习题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尖子生练习题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尖子生练习题3一、单选题1.23÷[1−(12−13)] =( ) A .113B .56C .45D .42.看一本书,已看的是未看的 15 ,又看了49页后,已看的是未看的3倍,则这时还剩下( )页未看。

A .11B .21C .31D .413.男生比女生少 15 ,女生就比男生多( ) A .15B .14C .16D .无法确定4.一部滑动的扶梯从一楼到二楼需要 23 分钟,一个人步行从一楼到二楼需要 34 分钟,如果一个人在运行的扶梯上从一楼步行到二楼需要( )分钟。

A .12B .112C .1712D .6175.13−14÷12×27 =( ) A .123B .421C .45D .16.一堆货物8吨,第一次运走 15 ,第二次运走 34 吨,还剩下多少吨?正确的列式计算是( )A .8×(1−15−34)=0.4(吨) B .8×(1−15)−34=5.56(吨) C .(8−34)×(1−15)=5.8(吨) D .8÷(1−15−34)=160(吨)7.45−45×14 =( ) A .910B .35C .518D .168.畜牧场养黄牛和水牛共48头,其中水牛头数是黄牛的 15 ,这个畜牧场养的黄牛比水牛多()A.32头B.40头C.8头D.22头9.一瓶牛奶,如果喝掉13后,连瓶重800g;如果喝掉一半后,连瓶重700g。

则瓶子重()g。

A.300 B.400 C.500 D.60010.34−25×34÷12=()A.310B.511C.320D.13二、填空题11.小美买了一支钢笔和六支铅笔,一共用了33元,已知一支铅笔的价格是一支钢笔价格的15,铅笔的单价是元/支。

12.计算89×[34−(716−14)] =13.运一批煤,第一天运了全部的1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2吨,第三天运的是前两天的总和,还剩12吨,这批煤有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