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朗读能力培训
朗读技巧培训心得体会5篇
朗读技巧培训心得体会5篇朗读技巧培训心得体会1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
而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
因为怕学生的朗读课文占用时间,把该讲的重点内容讲不完,所以忽略让学生去朗读、自己去理解,而是老师一味地讲、去灌输、去讲解,让学生机械的来听,来接受。
这样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枯燥无味。
虽然该讲的都讲了,但效果甚微。
9月份有幸又一次聆听了赵介平院长一行的朗读培训后我想:如果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课文,学生不但自己可以把一些内容简单的地方理解清楚,还可以把整篇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作系统的了解。
然后老师把重点内容加以强化,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了影响,这样教师教得轻松的,学生学的也容易。
对于小学生来讲,朗读课文既是读的训练,又是说的训练,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初读的要求概括讲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一定要读正确,读准确文章当中的生字、新词的发音,再读正确的基础上多读几遍,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
这样就能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当了解主要内容后,老师在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色彩加深了理解,这样读起来就会有感情,学习起来就会有兴趣。
如果忽视朗读,强化字、词与课文分析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学生永远禁锢在字、词、句阶段,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组词、造句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影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学生读书的时间少,而多数时间是老师分析、学生听,这样讲的内容肯定不是很全面,学生在理解上也就不是很完全,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多读,是很有必要的。
在朗读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给学生提供较多读的机会,训练其朗读能力,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朗读技巧培训心得体会2为期三天的潍坊市普通话培训班学习结束了,这是潍坊市第一期普通话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
诵读教师培训方案
诵读教师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教师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一周,共计40个课时。
三、培训内容:1.教学理论知识:-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学习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2.学科知识更新:-深入了解最新学科知识和研究动态-学习如何将学科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掌握学科知识的扩展应用3.教学设计与准备:-学习如何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定制-掌握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技巧4.智能技术与教学:-了解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学习如何使用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探索智能技术在课堂互动和个性化学习中的作用5.学习评估和反馈:-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估-掌握不同评估工具和方法的优缺点-学习如何提供及时、准确的学习反馈6.教育心理与行为管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学习如何进行学生行为管理和情绪引导-掌握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四、培训方式:1.专家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解和交流-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和分享经验2.实践教学:-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实时指导和反馈3.观摩学习:-安排教师观摩优秀课堂-分析和总结观摩经验4.学习小组:-组织教师进行小组学习和合作-建立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五、培训评估:1.培训前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和期望2.培训过程评估:-定期进行教师培训满意度调查-收集教师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意见和建议3.培训后评估:-通过教学观摩和学生评价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果六、培训成果展示:1.教学设计作品展示2.优秀课堂观摩3.教学反思和总结交流会七、培训支持:1.提供相关教材和学习资源2.提供培训证书和学时证明以上是本次教师培训方案的主要内容,请各位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希望本次培训能够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普通话培训第六讲朗读
3
找到感觉
通过不断练习,找到朗读的感觉和节奏,形成稳定的朗读习惯。
发音
正确发音每个音节,特别是汉字的声母和韵母。
形声字的朗读技巧
1 音配形
通过正确的发音表达形声 字的含义。
2 意象联想
利用形声字的字形来引导 正确的发音和理解。
3 注重音韵
注意让形声字的发音与整 个句子的韵律相协调。
常见语言错误及纠正方法
1
语法错误
学习常见的语法错误,并通过练习和免口吃的技巧
1 放松呼吸
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来减少 口吃现象。
2 缓慢练习
慢慢练习复杂的句子和音 节,逐渐增加难度。
3 正确认知
建立正确的语音认知,认 识自己的口吃问题,并寻 找合适的方法来改善。
朗读频率与习惯养成
1
每日练习
培养每天练习朗读的习惯,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有选择的练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提高积极性和持续性。
普通话培训第六讲朗读
欢迎来到普通话培训第六讲朗读!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朗读的基本要素,语 调与停顿,发音的力度与音量,以及其他一些朗读技巧。让我们开始吧!
朗读的基本要素
语速
掌握适当的语速,使听众更容易理解你的朗读 内容。
停顿
在适当的位置停顿,以帮助句子的表达更加准 确。
语调
准确使用相应的语调来表达句子的意思与情感。
1 情感真实
通过声音表达情感,使听众更容易被 感染。
2 语速变化
适时变换语速,以突出句子的重点和 情感。
3 音量控制
根据朗读内容的需要,适度控制音量。
长段落朗读的技巧
分段落
将长段落分成短小的意思单位, 一段一段地朗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一、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模仿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增强语感。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朗读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理解深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朗读能力培养策略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朗读范本。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或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课文,要求学生模仿其语调、节奏、语速等朗读技巧,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反馈。
2. 组织朗读比赛或朗诵活动。
通过举办朗读比赛或朗诵活动,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朗读表现力和自信心。
3. 注重日常练习。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果。
4. 营造轻松和愉快的朗读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故事讲解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为了验证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本研究设计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朗读能力的前后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实验组在语文课堂中实施了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对照组继续按传统教学方式进行。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而对照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取有效的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建议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进行朗读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朗读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1)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掌握不了读与不读的尺度,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去读?怎样范读出最佳的效果?今天经过杨修宝老师的培训和指导后,开始对朗读及朗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培训时杨老师就朗读的方法和朗读教学十二种策略进行详细地讲解和指导。
朗读时首先要调整好气息,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朗读时还要处理好重音,而处理重音的方法有加强音量;增加音高;增加音长;重音轻读。
没提到一种策略时,杨老师都举出恰当的例子,引导我们去试读体会。
说句实话,在如此专业的老师面前,一向还自诩朗读不错的我,竟然多了几分怯意。
每次朗读例句总是小声的尝试着。
等听过杨老师的示范朗读后才知道了自己在朗读上有多么大的差距。
虽然很多理论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实践去检验,不过通过这一下午的培训到使我对朗读产生了极浓的兴趣。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环节,课上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师就要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低年级的课文多以童话故事为主,情节生动,人物的对话内容较多,最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其中最能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因为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参与,这时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
这样读出来的语句必然趣味横生。
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诵读,美读等。
不同的形式也给学生提供了朗读的机会。
配上乐曲来朗读,又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朗读作为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象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愿借这一次的培训,提高自己对朗读的认识。
教师朗诵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朗诵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这次朗诵技能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课堂上,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声音和情感来表达文字的内涵,如何调节语调和节奏,如何掌握停顿和呼吸,让自己的朗诵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动,我发现自己在朗诵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渐改进和提升。
我学会了如何放开自己,融入到诗歌或散文中,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
在朗诵比赛中,我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这是最重要的。
我会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技能,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表达文字的美丽和力量。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成长。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摘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大基本要求,其中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常用的训练方法。
朗读指的是通过人的不同感官对文字进行理解的一项活动,同时是小学中髙年级阶段,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和作者表达意图的理解。
学生把朗读输入的知识进一步和口头以及写作表达相结合,获得综合语文能力。
不难看出,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引言:朗读是专门针对读书的一种方法,发出声音来就是朗读。
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朗读是一直在被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频繁朗读书面文字,在朗读的同时,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作者文字运用的技巧,也能够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讲解和分析特定语句,提升文章主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反复设计和实践之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教师对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知。
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掌舵者,主观意识很多程度上决定了朗读教学的效果好坏。
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朗读教学效果好坏目前还不是教学考核的重点之一,加上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重,所以高年级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首先需要让教师明了朗读教学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文知识。
所以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课堂上多给学生朗读文章,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培养朗读的自信心;也可以开展关于朗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朗读乐趣,踊跃实践朗读。
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草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朗读,第一次让学生感受草原的旖旎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然后让学生一起模仿教师的断句和发音朗读整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把重点语句进行讲解剖析,升华主旨;最后学生再一起朗读全文。
教师朗诵作品训练实施方案
教师朗诵作品训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教师朗诵是指教师用声音、语音、语调等声音语言形式,将文学作品或其他教学内容进行表演、演绎的一种教学形式。
朗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开展教师朗诵作品训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训练目标。
1. 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2. 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训练内容。
1. 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其他适合朗诵的教学内容;2. 学习朗诵技巧,如语音语调的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等;3. 进行朗诵训练,不断提高朗诵的水平和效果;4. 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师朗诵课堂教学。
四、训练方法。
1. 个人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录音自我检查等方式进行个人训练;2. 小组训练,教师可以组织教研小组或班级小组进行朗诵训练,相互交流、互相学习;3. 教学实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朗诵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朗诵的魅力。
五、训练步骤。
1. 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其他适合朗诵的教学内容;2. 学习朗诵技巧,如语音语调的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等;3. 进行个人训练,反复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4. 参加小组训练,相互交流、互相学习;5. 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朗诵课堂教学。
六、训练评价。
1. 教师个人训练成果展示;2. 小组训练成果展示;3. 朗诵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七、训练效果。
1. 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2. 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八、总结。
通过教师朗诵作品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因此,开展教师朗诵作品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推广和实施。
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
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作为一名新教师,一段时间的朗诵培训活动快要结束了,但是这段时间的朗诵培训活动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以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朗诵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朗诵培训心得体会1在培训中,有经验的前辈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
各位前辈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一多听课,多学习有位师兄在一年里听了400多节课,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做任何事难在坚持。
他告诉我们要多去观察聆听优秀老师他们是怎么去上课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听的同时还要去学会思考,思是最关键的一步。
二学会反思1.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
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坚持每节课写反思小结给我们指点经验的学长告诉我们,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案和课堂,这样进步会很快。
邹老师也提到坚持每天写反思小结,无意中你的教学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听课后的体会1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
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
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2要学会欣赏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3教师要有好口才,口齿清晰,说话抑扬顿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一、课前准备: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如儿童文学、童话故事、名著等。
2.准备好教学工具:麦克风、录音机等,以便学生朗读时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及时进行纠正和反馈。
二、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教师可以先朗读一段文字,让学生听一听,对比自己的朗读,从教师的朗读中学习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
2.纠正发音: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音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并指出具体的发音规则。
3.训练语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句的意味和情感,适当调整语调,让朗读更加生动有力。
4.掌握节奏: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进行朗读,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语速和停顿的位置。
三、朗读活动:1.小组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朗读,其他同学则进行评选,由大家共同评价朗读的优劣,并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话、剧本等材料,让学生化身为其中的角色进行朗读,模仿角色的语调、情感等。
3.课文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4.录音评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录音,并互相交换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四、注意事项:1.注意情感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文字所描述的情感,使朗读更加真实和感染力。
2.适当提高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适当提高阅读材料的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鼓励学生:教师应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认可,激发他们继续努力朗读的动力,同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准确表达、情感表达等综合语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研组朗读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为了提升语文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增强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特举办本次朗读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激发教师对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强化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
2. 增强教师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朗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4.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活动主题“朗读的魅力:共筑语文教学新篇章”四、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X月X日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七、活动内容1. 朗读技巧培训(1)邀请专业朗读教师进行讲座,讲解朗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组织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分享优秀朗读案例。
2. 朗读比赛(1)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每组选派一名教师参赛。
(2)比赛内容为经典文学作品、现代诗歌、散文等。
(3)评委由教研组长、资深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
3. 朗读心得分享(1)参赛教师分享朗读心得,交流朗读教学经验。
(2)非参赛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对朗读教学的感悟。
4. 朗读教学研讨(1)针对朗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如朗读节奏、语气、情感表达等。
(2)探讨如何将朗读教学与课堂其他环节有机结合。
5. 优秀朗读作品展示(1)展示教师及学生的优秀朗读作品,包括录音、视频等形式。
(2)邀请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八、活动流程1. 开幕式(X月X日)(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校领导致辞,对活动表示支持和期望。
(3)宣布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朗读技巧培训(X月X日)(1)专业朗读教师进行讲座。
(2)教师进行朗读示范。
3. 朗读比赛(X月X日)(1)分组进行朗读比赛。
(2)评委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一门学科,而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朗读,小学生能够培养语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增强语文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朗读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或文章进行朗读示范,要求学生在听老师朗读的用心感受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
2. 分段练习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较长的诗歌或文章进行分段练习。
教师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示范朗读,并对重点段落进行重点讲解。
然后,将全文分成若干小段,让学生依次进行朗读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思想表达能力。
3. 听力朗读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听力朗读,即通过听音音频进行朗读模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音语调的变化,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4. 合唱朗读合唱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朗读一部分文字,然后全班一起进行合唱朗读。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 背诵朗读背诵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诗词或文章进行背诵,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表演。
通过背诵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语文素养。
二、朗读能力培养1. 学习音韵朗读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韵感。
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音韵美感,帮助他们领会诗词或文章中蕴含的音韵之美。
2. 训练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朗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和练习朗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提高表达能力4.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朗读培训范文
朗读培训范文朗读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而朗读培训则是帮助人们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
在当今社会,朗读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字的内涵。
本文将介绍朗读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培训。
首先,朗读培训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朗读培训,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使自己在社交场合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朗读培训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字的内涵,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朗读培训还可以培养人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使他们更加懂得欣赏和表达音乐的美妙。
其次,进行有效的朗读培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朗读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其次,要注重声音的练习和调节,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再次,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朗读表达出文字的情感和内涵,使听者更加容易被感染和打动。
最后,要注重节奏的掌握,使自己的朗读更加生动有力。
在进行朗读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和提高。
其次,要注重自我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和解决。
再次,要多参加朗读比赛和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比较,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能力。
最后,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保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朗读表达。
总之,朗读培训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进行有效的朗读培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声音的练习和调节、情感的表达、节奏的掌握等方面。
在进行朗读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反思和总结、多参加比赛和活动、注重身体的锻炼和保养等方面。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朗读者。
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生命线——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之朗读与演讲训练
却难 以表 达 或 者 正 确 、 确 地 表 达 出来 。由此 看 准 来, 提高 口语 表 达能 力 的重要 性就 显得 尤为 突 出 。 根据 多年 来 的观 察 和 教 学 实 践 , 们 发 现一 个 人 我
的“ 口才 ” 好坏 并 非 天 生 的 ( 生 聋 哑 者 除外 ) 良 天 , 好 的 口才 完 全可 以训 练 出来 , 至少 可 以在原 有 基
【 关
【 图 分 类 号 ] 1 中 G7 2
O r lEx e sn b lt s t e Liei fCa e ro a pr s i g A iiy I h f lne o r e f a Chi e e Te c e n s a h r
— —
Re di g a d Sp a i a ni n t e Tr i i s e o c to lSkil a n n e k ng Tr i ng i h a n ng Sy t m fVo a i na ls
而一 个人 心 理素 质 是 否 良好 , 定 着人 们 的 口才 决
能 否在需 要 的时候 得 到应 有 的显现 。思 维能力 在 语文 教 育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中 既 是 “ 又 是 因” “ ” 是 口头 表达 能力 的以提 升的保 障 , 果 , 又是 口语 表达 能力训 练的 目的之一 。我们 要培 养学 生的创 新 思 维 , 师 自己首 先必 须更新 观念 、 教 提高 自身 素 质 、 挥课 堂作 用 、 发 开展适 当活 动 。从 关 系到 国家 和 民族 兴盛 存 亡这个 高度来 认识 培育 开发创新 能
第2 7卷 第 5期
21 0 1年 9月
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
”新课标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也更进一步启发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范读,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的范读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作调,应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教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在互动中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使他们都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
如在范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老师启发学生注意,老师读的与自己读的有什么不同,老师为何这样读。
朗读中,老师那饱含激情的语调很快便把学生带到了文章的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浮现在他们的面前,有几个女生的眼眶里还噙着泪花,同学们都涌起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读完后,一位学生说:“老师读的很有感情,读课文的感情也与我们不一样。
我课前预习,读‘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这一段怎么也抓不住感情,现在听老师读完后,我知道应该怎样来读了。
”当然,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不能让学生机械的模仿教师的语调,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把一个个汉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样读出的感情才真挚自然。
二、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想象,便于学生感知学习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影响着科技发展,推动者社会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良好的朗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记忆。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美的朗读作品、讲解优秀的朗读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朗读材料,如儿歌、诗歌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朗读活动。
二、模仿与跟读学生朗读的基本技能是模仿与跟读,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跟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朗读能力。
在选择朗读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短文或者句子,并且要求学生先模仿教师的朗读,再进行跟读。
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并且模仿教师的朗读表情。
三、背诵与朗读背诵与朗读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并且要求学生在背诵完成后进行朗读。
在背诵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结构,而在朗读中能够通过声音的表达来展现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四、分段朗读对于较长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段朗读。
教师可以将文章分为若干段,然后指导学生进行逐段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段落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变化,恰当地调整声音的语调、语速和力度。
通过分段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朗读比赛和表演举办朗读比赛和表演是激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比赛和表演,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扩大朗读范围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要读课本中的文章,还应该扩大朗读的范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诗词等,让学生多读优秀的朗读材料。
普通话朗读、说话培训
普通话朗读、说话培训标题:普通话朗读与说话培训:提高沟通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引言: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许多人发现,尽管他们可以流利地说话,但在朗读和表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普通话朗读和说话培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读者提高沟通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普通话朗读的重要性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可以锻炼发音器官,提高发音准确性,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流畅。
2. 增强语感: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使说话者能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提高说话的感染力。
3. 提升自信心: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改进,说话者在朗读过程中逐渐积累信心,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场合的说话任务。
二、普通话说话培训的策略1. 发音准确性:正确的发音是普通话说话的基础。
说话者应该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并避免地方音的干扰。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参加语音训练课程等方式提高发音准确性。
2. 语调与语速:语调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起伏,而语速是指说话的快慢。
说话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表达内容,调整语调和语速,使说话更加自然、生动。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演讲者的语调和语速,或者请教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3. 词汇丰富性:丰富的词汇是表达清晰、准确的基础。
说话者应该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不准确的表达。
4. 语法正确性:正确的语法结构是表达清晰、准确的关键。
说话者应该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避免语法错误,使说话更加规范。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书籍、参加语法课程等方式提高语法水平。
5. 沟通技巧:说话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说话者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提问和引导对话,使沟通更加顺畅。
6. 自信与表达:自信是说话成功的关键。
说话者应该克服紧张和恐惧,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朗读
一、活动背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朗读教学往往存在重视不够、方法单一、评价不科学等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探索,找到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朗读教学方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探索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丰富朗读教学手段。
3. 提高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朗读教学理论学习(1)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朗读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朗读教学实践探索(1)组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不同风格的朗读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朗读教学手段,如音乐、表演、游戏等。
(3)开展班级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3. 朗读教学评价研究(1)制定科学的朗读教学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朗读技巧、朗读效果等方面。
(2)开展学生朗读水平测试,分析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情况。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1)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朗读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实践探索阶段(1)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不同风格的朗读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朗读教学手段,如音乐、表演、游戏等。
(3)开展班级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3. 评价研究阶段(1)制定科学的朗读教学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朗读技巧、朗读效果等方面。
(2)开展学生朗读水平测试,分析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情况。
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教师朗诵培训心得体会(1)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掌握不了读与不读的尺度,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去读?怎样范读出最佳的效果?今天经过杨修宝老师的培训和指导后,开始对朗读及朗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培训时杨老师就朗读的方法和朗读教学十二种策略进行详细地讲解和指导。
朗读时首先要调整好气息,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朗读时还要处理好重音,而处理重音的方法有加强音量;增加音高;增加音长;重音轻读。
没提到一种策略时,杨老师都举出恰当的例子,引导我们去试读体会。
说句实话,在如此专业的老师面前,一向还自诩朗读不错的我,竟然多了几分怯意。
每次朗读例句总是小声的尝试着。
等听过杨老师的示范朗读后才知道了自己在朗读上有多么大的差距。
虽然很多理论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实践去检验,不过通过这一下午的培训到使我对朗读产生了极浓的兴趣。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环节,课上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师就要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低年级的课文多以童话故事为主,情节生动,人物的对话内容较多,最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其中最能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因为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参与,这时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
这样读出来的语句必然趣味横生。
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诵读,美读等。
不同的形式也给学生提供了朗读的机会。
配上乐曲来朗读,又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朗读作为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朗读能力培训》学习有感乐平十小王金妹10月15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语文教师课文朗读能力培训,首先由我们的校长总结了一些语文教师在课文朗读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欣赏了优秀老师朗读比赛的视频和名师的点评。
每参加一次学习都有不少收获。
(一)注意朗读手段,教会学生正确朗读朗读过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学生反复朗读,但效果甚微——只有朗读要求,没有朗读指导——过分看重概念,孤立强调技巧——朗读目标重复,缺乏针对性我们语文教师过分关注学生是否大声读,却没有教会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方法。
很多学生唱读现象严重,部分同学读书甚至在嚎叫,这样又怎么能读得有感情呢?其实读书就像说话,就是用适量的声音读出书面文字。
朗读要注意基本的表达手段,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⒈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
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⒉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⑴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⑵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读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⒊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⒋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
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
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
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二)把握作品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我们一起欣赏了优秀教师精彩的朗读视频,最吸引我们耳朵的是名师的点评,讲得最多的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读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固然,朗读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⑴正确、深入的理解朗读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⑵深刻有的朗读,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
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
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⑶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张颂教授在《朗读学》中指出:理解是基础——不理解或理解不深,文字作品就不可能化入朗读者的内心,就不可能变成朗读者自己要说的话;感受是关键——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其中一定要饱含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有思维过程、心理变化,特别是感受过程,才能为形之于声准备好有机性依据。
只有准确理解、分析作品,把握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有感情的朗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朗读要求也不同: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可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这足见它的重要性。
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老师的困惑。
显然,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1、朗读的感情从哪里来不少老师认为“感情”从认识中来,只要“读懂”了内容,也就能读出感情来。
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呈现(确定)读的内容--理解意义--读出感情来。
2、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是朗读指导的主要途径语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
阅读则是“披文而入情”,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感知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审美中受到情感熏陶。
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
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第二步感受形象,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感情朗读,激情在朗读声中得到释放。
“感情”一词由“感”与“情”所组成,朗读先“感”(感知课文)而生“情”;再者,情用读的形式来宣泄,变成“情感”了。
其中,感受课文形象、体验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读指导的关键环节。
由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一种高峰体验。
如同登山,一步一步,才能登临险峰观赏到奇丽的景色。
孤立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蜻蜓点水式感知课文,游离于课文语言文字、课文形象之外,学生少有真情实感,用一种矫情、虚情来朗读,是有悖朗读的规律和目的的。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的具体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课文、教师自身条件有异而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3、范读是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亲身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
教师范读有这样一些好处:一是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便于学生学习模仿。
范读很受学生欢迎,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是以情激情。
范读让学生一下子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
教师读毕,学生情绪激昂,跃跃欲试。
大凡名师都是范读的高手。
如果你感到有感情朗读指导乏术,那么你的范读就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张“王牌”。
(三)名篇朗读指导朗读视频中,名师对几篇美文还做了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我也多多少少记录了下来,例如:1、《春》片段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语调上扬,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不时有舒缓型节奏交错,形成文章回环往复的特点。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一段是对盼春的描写,是舒缓型节奏,为下文轻快型节奏做铺垫。
此时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手法的运用,将渴望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这两个小短句的层次性,中间不停顿,就情感而言,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语调上扬。
“东风来了”表明春天已近,“春天的脚步”进了表明春天确实到了,读时应重读“来”“近”,读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绘春图首先从草写起,节奏为轻快型。
“偷偷地”“钻”为强调性重音,写出了春天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又带着可爱的神态。
“嫩嫩的”“绿绿的”为比喻性重音,写出小草生长的清新、颜色的可爱。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重读“满”读出草迅速蔓延的情景。
随后写人物的活动,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节奏愈快,就越能体现出在春景中尽情欢乐。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应放慢速度,读出在春景中陶醉的情形。
2、《山雨》片段“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朗读时应将山雨渐行渐清、渐行渐响的感觉读出来,有一种推动的韵律。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
在这部分,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朗读中,应幻想出那岩石、那树叶、那绿草在雨丝的抚慰下轻摆、舞蹈,展现一种动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