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同素异形体: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白磷(P4)和红磷、氧气和臭氧。

2.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单质:O2、Fe、He等纯净物有机化合物:CH4、葡萄糖、酒精(乙醇)等。

化合物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无机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

物质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离子结合。

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溶液:NaCl溶液、稀硫酸等。

混合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

浊液:泥水。

①酸的分类:一元酸:HCl、HNO3、CH3COOH等。

含氧酸:HNO3、H2SO4等。

酸二元酸:H2CO3、H2SO4等。

酸多元酸:H3PO4等。

无氧酸:HCl、H2S等。

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

酸弱酸:H2CO3、CH3COOH、HClO、HF、H2SO3等。

②碱的分类:一元碱:NaOH、NH3·H2O 等。

可溶性碱:四大强碱和NH3·H2O 碱二元碱:Mg(OH)2、Cu(OH)2 等。

碱多元碱:Fe(OH)3、Al(OH)3 等。

难溶性碱:Mg(OH)2、Cu(OH)2 等。

强碱:KOH、NaOH、Ca(OH)2、Ba(OH)2;碱弱碱:NH3·H2O、Cu(OH)2、Mg(OH)2等。

③盐的分类正盐:既不能电离出H+,也不能电离出OH-的盐,如Na2CO3、CuSO4 等。

盐酸式盐:酸根能电离出H+的盐,如NaHCO3、NaHSO4 等。

碱式盐:能电离出OH-的盐,如Cu2(OH)2CO3等。

④氧化物的分类: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及不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iO2等。

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电子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电子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电子

本文档包含了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的完整内容,以
下是各单元课文的简要概述:
第一单元: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分子式、物质的性质等。

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这一单元中,主要讲解了常见物质如水、酸、碱、盐等的性
质和变化过程,涉及了溶解、电离、中和等概念。

第三单元:分子的构造和化学计算
这一单元着重介绍了分子的构造和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摩尔比、氧化还原反应等。

第四单元:溶液和酸碱溶液
在本单元中,主要探讨了溶液的组成和性质,以及酸碱溶液的
常见性质和反应,如酸碱中和、盐的生成等。

第五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包括金属
的常见性质、金属的提取和制备、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等。

第六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涉及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主要包括氢、氧、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第七单元:石油化工与高分子材料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石油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包括石油的提炼与加工过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等。

第八单元:能源与化学
这一单元主要探讨了能源与化学之间的关系,包括化学燃烧反应、储能材料、新能源等内容。

以上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的简要概述。

详细内容请查看相应章节。

2023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梳理

2023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梳理

2023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梳理高中化学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学会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梳理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梳理一、概念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同步练习题】1.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 SO42-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molSO42-,可脱去2molCl2答案:B点拨:该反应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S2O32-,H2O参与反应,但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选B。

2.(2023河南开封高三一模)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RO3-+________+6H+===3R2↑+3H2O。

化学必修一知识清单

化学必修一知识清单
化学必 Nhomakorabea一知识清单
19.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电池 20.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这些是化学必修一中的核心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将为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必修一知识清单
以下是化学必修一的知识清单: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学 4. 气体状态和气体定律 5. 溶液和溶解度 6. 酸碱中和反应和pH值 7.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8. 热化学和热力学
化学必修一知识清单
9.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10. 高聚物和聚合反应 11. 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 12.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13. 能量转化和化学能 14. 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15. 化学键的性质和种类 16. 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 17.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18.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Le Chatelier原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知识点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知识点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知识点内容勤奋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

完成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

而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呢?只有努力,才可以成功,才可以达成目标。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知识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知识点1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 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 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知识点2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共4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共47页)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混合物。

和KNO3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和2的混合物。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全部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全部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全部高中化学作为理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掌握必修一的化学知识点是打好化学基础的关键。

本文将系统地梳理高一必修一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化学知识体系。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 物质的宏观与微观概念: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从宏观上看,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从微观上看,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决定。

3.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和族进行分类,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通常位于同一族。

二、化学反应基础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理解各类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能够清晰地表达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是描述化学反应的基本工具。

3. 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这些守恒定律是化学计算和实验设计的基础。

三、溶液与化学计量1.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溶剂通常是水。

2.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百分浓度、体积百分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了解不同浓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实验操作和化学计算至关重要。

3. 化学计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体积关系等。

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和分析化学反应的结果。

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 pH值: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一个参数,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pH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又可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如熔化、冻结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如燃烧、腐蚀等。

第二章:分子构造与化学键第二章介绍了分子构造与化学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有电子对形成的一个电中性的结构。

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参与单位,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式和分子量: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组合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用于表示分子的质量大小。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一种力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共用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的种类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要素。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实现。

•化学计量的计算:化学计量是指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其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绕着原子核轨道运动。

- 原子的质量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元素由其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相同)标识。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原子在化合物中保持结合。

- 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共用电子对的键。

- 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键。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

-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能量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酸是一种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一种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

溶液和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稳定体系。

-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或质量之比。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反应中物质浓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反应方程式来确定。

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基本概念总结,内容涵盖了原子结构、元素和化合物、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方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每章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化学每章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化学每章知识点必修一高一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科目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学生会学习到必修一的各个章节。

必修一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方面。

下面我将逐章对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括。

第一章是《物质的组成》。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到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单质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

我们还学习了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第二章是《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离子及其产生的反应。

我们学习到了离子交换反应和双离子交换反应等,了解了离子反应的原理和示例。

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可以清晰地表示离子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是《物质的性质及表征》。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如颜色、形状等;而化学性质则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如质量分析、体积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

第四章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物质的量,而化学平衡则是指反应物质的浓度在某一范围内保持不变的状态。

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并通过实例学习了如何进行化学平衡的计算和分析。

第五章是《溶液及浓度》。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性质和浓度的计算方法。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我们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我们还学习了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的相关性质和计算方法。

第六章是《化学反应原理》。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现条件。

通过学习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化学计量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上)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laws化学:研究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质:具有一定质量和形状,能够独立存在并参与物质变化的实体。

物质分类: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元素是同位素。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有稳定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一定比例物理混合而成的物质,没有定量组成和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只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形成新的物质的变化。

基本 laws1. 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的体系中,物质的质量不变。

2. 恒量比例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例是恒定的。

3. 多比例定律:同种元素与同种元素化合时,固定质量的每一种元素的质量比例,均为整数比例或其最简整数比例的多个比例。

4. 互补比例定律:当两种元素分别与另一种元素化合时,固定质量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例,分别与另一种元素化合的质量比例,成为互补比例。

5. 等量比例定律: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其元素间立方体的比例是恒定的。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序数(Z):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质子数(p):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

中子数(n):原子核中中子的数目。

质量数(A):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同位素:同一种元素中,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电子:质量极小,带负电的粒子,电荷量等于元电荷(-1.6022×10^-19C)。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n=1,2,3……基态电子:在最低能级中运动的电子。

激发态电子:从基态到高能级激发的电子。

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排列方式为周期性的。

周期:按照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不断重复的行。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知识框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
1.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2. 金属元素:重点掌握钠、铝等活泼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物及其相关计算。

3. 非金属元素:掌握二氧化硅和硅酸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的实际用途。

4. 氯及其化合物:了解氯气的性质和氯水的成分,掌握氯气与水、碱的反应,以及氯的相关化合物。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内容,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高中化学教材或教辅资料,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生版)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生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子: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呈电中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3、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4、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5、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7、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注意:常见的混合物举例:①气体混合物水煤气爆鸣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主要成分CO、H2H2、O2CH4H2、CH4等CO、CO2、N2等丙烷、H2等②液体混合物氨水王水硬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汽油主要成分NH3·H2ONH3、H2O 盐酸、硝酸含Ca2+、Mg2+较多的水Na2SiO3、H2O甲醛、H2OC5~C11的烃③固体混合物碱石灰漂白粉玻璃水泥铝热剂主要成分CaO、NaOH Ca(ClO)2、CaCl2Na2O·CaO·6SiO2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Al、金属氧化物常见物质的俗名:物质俗名物质俗名Na2CO3纯碱、苏打KOH 苛性钾NaHCO3小苏打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8、分类的方法(1)树状分类法: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

应用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采用交叉分类法能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9、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高中必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中必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中必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高中必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篇1)一、金属活动性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 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l2O3为__氧化物,Al(OH)3为__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HCO3—H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Ca2++CO32—=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高中必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梳理(篇2)(一)观观即观察。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反应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反应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32-,HCO3-,SO32-,OH-和NH4+等C、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有颜色的离子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与H+不共存(弱酸根)OH-、CO32-、SO32-、SiO32-、AlO2-、S2-、F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H+、Fe3+、Fe2+、Fe3+、Cu2+、Al3+、Mg2+、NH4+与H+和OH-都不共存HCO3-、HSO3-、HS-、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H CO3—H 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 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 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