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精选)
复习课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史论归纳】早期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关联
——传承与创新
【概念理解】官僚政治
1、含义: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 以后的“官”则 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 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 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 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韩非主张“主 卖官爵,臣卖智力”,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 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3)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 皇帝独尊 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
”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至上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帝集行政权、 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
【概念理解】官僚政治
2、特点: (1)权力来源:由皇帝授予。 (2)权力运作:以皇权为中心。 (3)权力机构:各机构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 (4)收入来源:实行俸禄制。 (5)官吏选拔:由皇帝任免,由察举、科举制等形式产生。
3、意义: (1)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3)思想文化:有利于促进古代思想与教育发展。 (4)社会观念:对形成官本位的社会观念、官僚主义的作风产 生影响。
(3)特点: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分工明确,互相牵制; ③充分体现“家天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 “学思之窗”
政治上:诸侯兼并,形成局部统一;
皇帝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2.概况(设置、任免方式) 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易产生暴政从而激化阶级矛盾
有何作用?
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辩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A 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积极性、局限性)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唯上幸许。
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失 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2.概况(设置、任免方式) C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误。 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历史纵横)
(2)皇权至上(材核心)料一:P9“历史纵横”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3)从材料二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P10(历史纵横)
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1、时间:BC221年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P10(历史纵横)
C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皇权至上(核心)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主。
❖ 相互配合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辽东
全长一万多公里
临洮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A 有利于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 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
C 对后世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 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高度专制的皇帝权威 必然会激化阶级矛盾,从而引发农民起义, 导致统治土崩瓦解。
主观
经商鞅变法,秦实现富国强兵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专制主义: 一种君臣关系,尤其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 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 制统治。 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 员的任用和监督。
最终判决: 功大于过
• 小结: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御 史 大 夫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原因分析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
诸侯势力 强大,礼 崩乐坏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秦商鞅变法 成效最大
秦的统一
(战国) 各国掀起 自上而下 变法运动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 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 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 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①秦始皇为何如此在意丞相出行车骑的多少? 秦始皇害怕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②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核心问题? 说明了中央集权制下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辩论的焦点是什么? 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求其宁息,采取的 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李斯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 全面推行 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郡县制
第二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统一的原因 探究一:秦国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条件有哪些? 客观原因:
①社会基础: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分裂阻碍经济发展) ②政治基础: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 ③民心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④理论基础: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⑤民族融合:春战时期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统一
主观原因:
①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②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任用外来人才; B、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
第二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概念
准确说,秦朝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 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 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 地位。 “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 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 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⑴建立: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其权势和地位,就把传说中三皇、五帝的称 号合而为一,采用“皇帝”称号。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
甲兵之符 右在皇帝 左在阳陵 Nhomakorabea⑶发展: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后世不断充实和完善。
⑷影响: ①在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经 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②但是,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唯一的最高决策者,具有独 断性和随意性;皇帝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政局是否稳定; (岳麓)皇帝制度是政治动荡、统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根源。
0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
相同点: ①目的: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相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②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③作用: 都曾起到积极作用
★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盛行时代
奴隶社会
世袭
封建社会 任命 任期制 才能
官员产生方式
官员任职时间
终身制 血缘
选官标准
★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经济来源
封邑
诸侯国具有 相对独立性
俸禄
郡县长官 听命于中央
中央与地方关系
官员体制
贵族政治
造成诸侯割据
官僚政治
利于国家统一
主要影响
如何评价秦始皇?
①功:
完成国家统一,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 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
推行暴政,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主要特征
二、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主要制度: ⑵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①内容:
♥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 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但秦朝时虚设,即军权由皇帝亲 自掌握 ♥ 九卿是丞相之下管理具体事务的中央各职能部门,九为虚 数
①推行: 郡与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时全国推行,郡下辖县,
县之下还设有基层机构 ②原因: ♥ 吸取分封制导致国家分裂的教训; ♥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措施提供借鉴
二、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主要制度: ⑶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③特点: 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集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选修四,P5—6)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三公九 政治上: 卿制以集大权于皇帝,地方实行郡 县制以避免国家重新分裂。 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各地经济 经济上: 文化交流
军事上: 北击匈奴,南征越族;修筑长城和
“直道”
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一、秦的统一
前221年、嬴政、秦统一全国、咸阳 1、秦统一的过程? 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3、秦统一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1、 秦 统 一 的 过 程:
秦
1、秦统一的过程:
北到长城
辽东
西 到 陇 西
北击匈奴
临洮
西南夷
南攻百越
东 到 大 海
南到南海
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提示:社会基础、人民需要、秦国实力、个人努力
(顶峰并走向衰落)
明朝(强化)
元朝(发展)
第二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考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
制建立的史实;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
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
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 成为秦王朝政 材料一 丞相绾……等皆曰:‚……命为‘制’,令为 治制度的基本 ‘诏’,天子自称曰‘朕’。‛……制曰:‚可。‛ 特征 皇帝独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 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 权力高度集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 的标志 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家天下”的皇位继 皇权至上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的另一体现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要控制地方,地方须 服从中央(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 4.君主专制即皇帝专制独裁(国家事务由皇帝决策)。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西周灭亡与东周建立 周幽王被少数民族所杀标志着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 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诸侯争霸 (1)原因:①周天子大权旁落; ②宗法制、 分封制遭到破坏。 (2)目的: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
3.战国大国称雄 (1)目的: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2)措施:诸侯纷纷称王;进行改革(变法);进行兼并战争。
4.秦国统一和秦朝建立 (1)秦国完成统一 条件: ①战国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成了最终的全国统一; ③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 ④各民族初步融合,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最重要原因); ⑥秦国的统一策略正确(远交近攻等); ⑦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过程: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 齐六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分裂局面,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 政治时代。 (2)秦朝建立 过程: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意义: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职责 (1)三公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 责监视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太尉是虚设的,军权实际上由皇帝 亲自掌握)。 (2)九卿: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具体事务,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点知识)
(一)皇帝制度 1.确立背景:秦国统一全国,秦朝建立。 2.确立过程: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 自己的尊号,创立了皇帝制度。 【注意】皇帝制度影响深远,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模块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1、秦统一天下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B.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3、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4、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人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之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 )A.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5、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6、秦朝法律《效律》中规定凡是出现调动或离职的官员.其在任时的钱财物资和账目要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后进行工作交接,实行各负其责的原则。
这一做法( )A.杜绝了国家权力滥用误用B.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C.有利于监督官员廉洁从政D.增强了民众监督意识7、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8、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1)秦的建立:1、前提: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增强。
2、过程:秦王羸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由来: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从而确立了“皇帝制度”称号,总揽天下大权。
目的:秦王赢政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权和地位特征:皇位世袭,皇权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书,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关系: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2、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郡:中央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行政长官称郡守。
县:是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把握重点明确方向夯实基础厚积薄发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纲要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备考提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其中的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的内容考查较多,在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2011年福建、浙江文综在主观题上都考查了郡县制的影响(材料选择上是多元的);2010年安徽省在选择题上考查了郡县制的历史作用。
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意义: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以后王朝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其它的配套措施:法律:秦始皇颁布师秦律通行全国;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文化:统一文字。
(3)影响:1、积极作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都起到重要作用;形成以华复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作用:推行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秦朝灭亡。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郡
县
御史大夫
三、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 3、修驰道、开灵渠 4、修长城、移民实边
秦律: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地虎出土的竹简,第一次 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 内容。 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 要处刑。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 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三十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 刑名计有斩首、碟(断裂肢体)、弃市等。
想一想 说一说 有人说秦始皇 是千古一帝,有人 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 什么看法?
如何评价秦始皇?
1、 评价的方法:一分为二法、分阶段法、两者兼用。 2、 评价的原则: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放在当时的历 史环境下(历史地看待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 景)。 3、评价的模型: (1) 从当时现实需要的角度立论评价(论证其是否解 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如何)
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经济基础来自于小 农经济。 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根本原因),因为封建 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维护或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 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 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发展过程:初步形成于战国, 确立于秦, 巩固于西汉, 完善与隋唐, 加强于北宋, 发展于元, 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课程目标: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条件 1、理论基础: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 2、政治前提: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3、个人因素: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
一、背景——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
楚、秦、晋始大,政由方
伯。”
——《史
记·周本纪》
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 分裂割据状态。
东周的两个分期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秋
战国
诸侯争霸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从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
(西周)周室东 迁 分封制、宗法制
秦的统一
(春秋) 王室衰微,周天子大权旁落 诸侯格局混战
诸侯势力强大,礼崩乐坏
分封制的瓦解和崩溃。
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封 建 经 济 的 发 展
(战国) 各国纷纷掀起富国 强兵的改革变法运 动,人民渴望统一
一、背景
1.政治基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的统一
• 战争的残酷,渴望统一 • 商鞅变法 • 赢政的个人才能
一、背景
1.政治基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的 (1)秦统一的原因
➢ 客观条件: 1.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本原因) 2. 政治:长期争霸,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 3. 军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奠基,利于中国走向统一。 4. 群众: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5. 民族融合,便于统一。 ➢ 主观条件: 1. 个人: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 2. 商鞅变法提高秦国国力,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3)政权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A
二、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一、背景
1.政治基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 (1)秦统一的原因:外因、内因 (2)统一的历史过程:韩、赵、魏、楚、燕、齐
必修一政治史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是一种决策方式)。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即中央王全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秦朝统一原因(1)战国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本原因)。
(2)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
(3) 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4) 法家学说影响。
(5) 秦王瀛政个人的雄才伟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2、秦朝一统:秦王瀛政相继灭掉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秦。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基本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核心);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太尉(虚设) :管理全国军务。
3、地方制度: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1)对秦: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促进封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
(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深远影响)。
2、消极:专制皇权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阻碍社会发展。
★知识拓展——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概念:中央集权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完全等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
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不是古代中国的“特产”,也不是封建社会独有的。
它们不仅在古代世界普遍存在,而且在近代的不少国家也得以实行,如近代的法兰西帝国、日本,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发展,专制主义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而中央集权一直沿用至今。
当今世界,不论是美国式的联邦制还是中国式的省制,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2.形成:①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高无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
(“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
③地方制度:郡县制(郡县制,春秋始,秦始皇,广推行;),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初县比郡大),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
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
与行政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君主专制 ②本质: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大夫 (牵制)
丞 相
太 尉
(统率)
诸卿 特点: 分工明确、牵制配合、权力集中 作用: 减少决策失误,加强君主专制
材料三:《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在皇宫中嘻嘻哈哈、疯颠 颠地闹着,剧中皇帝无可奈何。根据所学知识对该剧剧 情处理,进行评价。
丞相绾言:“诸候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 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群臣皆以为然。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 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 旨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 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 也。置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 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延尉议是。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
划分标准
奴隶社会 以血缘为基础 易割据
封建社会 按地域划分 皇帝任免、有俸禄无封地
产生、与中央关系 世袭 影 响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
◆如何评价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所谓评价实际上是以事实为依据,根据一定标准对某一事物作 出的价值判断 ▲评价应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
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封建论》 “百代都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 反文王。” ——毛泽 东《七律·读封建论》 “大体而言,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秦政不失为 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国史大纲》 ——
三、如何评价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中央集权制度的政府。
中央集权制度即通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的管辖和控制,实现了对整个王国的有效管理和掌控。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成为秦朝强大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给秦朝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秦朝采用的中央集权制度与以往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在封建制度下,地方政府比较自治,并且多由贵族领袖统治。
而在秦朝,由于战争的战胜和对周边诸侯的统治,使得国力不断发展,集中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力资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具体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区划的重整秦朝采用了郡县制,将行政区划分为县和郡,使得地方行政更加统一。
秦朝还设立了大小官吏,负责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秦朝还采用了一个道路交通系统,使得政府官员可以快速到达各地,并对地方实行有效管理。
二、推行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即把政府权力交给法律,并强调那些有志于国家进步或亏损的措施要从法律角度出发,依法予以实行。
法家思想的推广主要得益于秦始皇及其丞相李斯的贡献。
李斯制定了多项法律,对地方的统治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律令》。
这一法律体系有效地确立了中央的管辖权。
三、兵制的改革为了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的控制更加稳定,秦朝推行了新的兵制,把原先的封建军戍制度废除了。
新兵制体系下,士兵的来源主要是从中央政府征召,并派往各地。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势力对军队的控制,并使得每个人都对中央政府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使得秦朝的施政更加有效。
具体来说,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有: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政府通过设立大小官吏,以及行政区划的重整,实现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地方势力的干扰,使得政府施政更加有效。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背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政权,其建立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在秦朝统治下,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发展,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分裂到统一—秦朝的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陆分为多个诸侯国,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而当时秦国位于黄河中游,主要以耕作为生,人口较多,实力发展良好。
公元前247年,秦国的统一战争开始,历经二十多年,终于成功实现华夏大陆的整体统一。
而此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开始逐渐形成。
加强中央集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政治官制的调整在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对政治官制的调整。
他取消了各诸侯国的行政区划,而是设立了36个郡,直接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来管理。
此外,他还取消了封建爵位,通过推行法家思想,培养出一大批重视实际能力的官僚,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
中央集权的强化秦朝时期,中央政府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首先就是取消了中央政权下的分封制度,直接派遣官员去管理地方。
同时,他还将诸侯国的领土纳入了秦朝的管辖范围,实现了对华夏大陆的整体统一。
此外,他还建设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长城等,从而筑起了采取“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吸收先进文化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还得益于秦始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他派遣大量的使者到其他的国家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并推广它们,使之成为我国整体的文化理念和技术。
另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整顿和审查,将一些先进的思想及政治制度引进中国。
回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汉、唐、明等王朝,他们都以中央集权的形式来进行治理。
可以说,秦朝正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先河。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什么历 史事件?
秦
兼
并
六 国
秦 咸阳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确立; 2.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3.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
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和影响.
(西周)
诸侯势力强 大“两制”
渐渐崩坏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皇下权至”上的、特中点央集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郡县制 皇帝
①概念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 郡守、郡丞、郡尉
由皇帝任免 县 县令、县丞、县尉
乡 三老、啬夫、游徼
中央集权 里 里典
②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陵远眺
神话?!
<<史记>>对地宫的记载: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 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 久之.”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御史 (牵制) 丞 直
大夫 (统率) 相
接 控
制
(统率)
诸卿
太 尉 (虚设)
三公九卿制
情景分析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 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 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 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 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你认 为谁最有可能向丞相告密?为什么 秦始皇对丞相的车骑这么在意?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导语】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胸怀企图,珍爱时间,奋发学习,立志成才,让青春载着企图飞扬!这篇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作者高一频道为你准备的,期望你爱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2.客观原因:人民期望统一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判:标志着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情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益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位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
这是中国古代*制度的重要特点。
中央集权的基本特点:权利高度集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利: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缺少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地方】实行郡县制影响: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用,而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6、下列对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 立郡县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③郡县制代 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郡县制有利于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B
7、对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作用的评价 正确的是:
3、中国古代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 进行管理,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东晋
4、下列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5、“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
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 C、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利于国家统一 D、造成了秦的暴政,直接导致秦朝灭亡
C
秦代的三公九卿
皇帝
御史大夫 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 帮助皇帝 下达皇帝诏令, 处理全国 并务
廷尉 治粟内史 奉常 典客 郎中令 少府 卫尉 太仆 宗正
分封制
有封地
职位世袭 独立性强 易分裂割据,危及中 央政权
郡县制
分封制
有封地
职位世袭
郡县制
无封地
职位不世袭,由皇帝 任命 没有独立性 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独立性强
易分裂割据,危及中 央政权
3、实质和特点: 君主专制(君主独裁)
三、秦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难点)
①促进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对中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④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 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