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及心得感悟!第一部分《理想国》章节框架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许多篇目都涉及了政治哲学有关的问题,但其中有三篇的多数篇幅用来讨论政治哲学,分别是《理想国》、《政治家》与《法律篇》。

《理想国》一书则是柏拉图壮年时期的代表作。

读完此书,我感觉到柏拉图在书中论述的宽泛,如乔治·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说到的“《理想国》是一部无法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论著。

它既不适合被归入任何现代社会研究的范畴,也不适合被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畴。

这部论著实际上论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书中包含了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等诸多门类。

从书中我们可以一窥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以及书中柏拉图国家理论的线索。

接下来按书中的章节进行梳理:第一卷:苏格拉底与众人就正义展开讨论(引入)苏氏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之父)谈论年龄与财富的话题,克法洛斯渐而提及了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

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应是讲真话与欠债还钱。

苏格拉底又举例疯人朋友在反驳克法洛斯的观点。

玻勒马霍斯也加入讨论,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在平时也有用处。

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

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算是正义。

色拉叙马霍斯插入对话,其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一种较为激进极端的正义观。

接下来的格劳孔的正义观则较为普遍:“正义的人生活的比较有益”。

与色氏谈论最后,苏格拉底则总结:“正义的人生活的好,不正义的人生活的坏”,但是关于正义的定义,苏格拉底还没有作出结论。

第二卷:进一步讨论正义,并从“个人的正义”转到“城邦的正义”以及城邦所需要的人格劳孔接替色氏与苏格拉底讨论,格劳孔提出正义的本质与起源(做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

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

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

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

2023年帕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2023年帕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2023年帕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2023年帕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阐述其政治哲学思想的一部巨著,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是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学等多领域问题,很多学者比喻说这是一部一辈子都可以研读的书。

书中每个章节都充斥着柏拉图的哲学智慧,同时表达了他理想的政治王国。

每个人读《理想国》都有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初读本书,对文中正义、城邦建设及政治体制等概念和论述印象深刻。

本书开篇就讨论何为正义,对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进行了讨论。

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等众多学者以对话形式就何为正义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苏格拉底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进行了反驳,从而提出正义的概念。

柏拉图从中引伸了城邦正义,他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首要原则,将城邦定义为“每个人务必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做好自我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任何人都要服从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应当让位给城邦正义。

从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所谓的城邦是不是公平民主人人平等的城邦,他的城邦是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级别职务,具有等级区分,由此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因此他所谓的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同时他认为只有拥有正义的城邦才是理想的城邦,并提出建设理想城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生产者阶段;二是辅助者阶段;三是统治者阶段。

柏拉图还提出了“政治家就应为哲学王”理念。

他认为在理想城邦之中,应由拥有知识的哲学家担当统治者,并称之为“哲学王”。

柏拉图认为只有政治家是哲学家才能明白什么事真正的正义,而能够让国家秩序井井有条。

柏拉图通过阐述什么是不正义的城邦和不正义的人,并从历史和现实中对政治体制进行划分,他将政体分为五种,即王者政体,民主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

详细讨论了后四种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过程,认为这四种政制都是不正义的,从而总结得出哲学王统治的政体才是正义的,因此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哲学王统治的政体。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学等多个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一)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回到雅典。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国》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但凡目下之人文、社科类学科莫不可追源溯流至此,书中涉及了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神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诸多问题。

故此,欲入西学之门寻奇揽胜,《理想国》堪称首选路径。

该书中文译本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郭斌和、张竹明之译本为最佳,英文译本以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之“The Republic”译笔最为流畅,当为尚未熟谙古希腊文者之宝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回到雅典。

玻勒马霍斯和格劳孔的弟弟阿得曼托斯挽留了他们,来到玻勒马霍斯家里。

第一卷中的有关“正义”问题的所有辩论都是在那里进行的。

首先,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的父亲珂法珞斯交流了拥有财富的老年人的优裕生活,并从而引发了有关“正义”的讨论。

珂法珞斯认为正义就是“为人诚实”和“欠债还钱”。

这一辩论未及深入,玻勒马霍斯起而为其父辩护,但只是坚持“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并进一步把“正义”发展为相当于咱们的雷锋同志那样的精神境界——对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其次,“愤青”色拉叙马霍斯不满于苏、玻二人的“一唱一和、互相吹捧”,挑起了其与苏格拉底之间的激烈论战。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无他,就是强者的利益”,而且强者是从来不会犯错误的。

呵呵,这个诡辩士、愤青子已经颇有些“强权就是真理”的意味了。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8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8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8篇)《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篇一《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

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

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

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理想国》首先开启了对理想国家加以描述的先河。

在该着中,柏拉图本来是要论述个人正义,为了说明个人正义,用城邦正义作为铺垫和比方,但,柏拉图实际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描述理想城邦。

柏拉图的这种证明方式给了后人一个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城邦正义,或者说,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

后来人们在思考国家正义、法律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成果。

而我国古代没有关于国家正义问题的思考。

我国古代虽然有对个人正义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涉及个人义务、行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的正义问题,所以,其思考的深度远不能同西方的正义思考相比。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1、标题2、下面写书名、作者、全书字数、出版社等资料以及你的阅读日期。

3、介绍一下整本书,比如是传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写这本书的特色。

可参看目录、序言或简介等资料。

4、重点写你看过的内容,做些摘录,写写感受。

补充: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摘录的后面,最好对摘录内容进行点评、比较、分析等。

《理想国》是著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

该书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篇1最近摆渡了柏拉图的名作《理想国》。

可能由于柏拉图所处时代与现今大不相同,书中又大量使用近乎诡秘的言辞来描述一些虚幻的精神理念,所以看完后仍有一些茫然,只有一些零乱琐碎的片段从脑海中闪过,零零总总拼凑后,也就这些印象。

有人说《理想国》通篇就是柏拉图自言自语一些完全属于想象的记录。

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免有些过激,但从他那种神秘的说法中,还是让人感到他是在瞎想。

《理想国》谈及了道德、教育、专政、民主、独裁、共产、文艺、宗教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

思想大师怀海特这样评价:“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

”可见其涉面之广、言论之深,叫人称奇。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学科的分支,那么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便是学问的综合,一切分支的源头。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柏拉图对于正义的大量比划。

《理想国》开篇就提到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他用此为我们对正义的理解先入为主地打下了一个基础,有种充满魅力的强势。

接着他从第二卷起,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读书笔记(共7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共7篇)

篇一:《理想国》读书笔记读《理想国》对话plato伯罗奔尼撒战争,遍地兵燹,雅典城邦衰落,疫疠流行,那一位系出名门的伟人,深思自省,于是,有了《理想国》,从此,西方有了一颗堪与《圣经》争辉的明星,震古烁今。

他借苏格拉底之口,以探讨正义为由,创制了一个极尽他心中之美好的理想国度,其中包括国家的组成、成员的分工、管理者的职责、青少年的教育、男女平等、哲人为王以及哲学王的标准和培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还穿插着他一些诸如洞穴比喻和理念论的哲学思想。

在《理想国》中,对于国家与各个阶层,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即正义的国家,是智慧、勇敢、节制三者的和谐有序的结合,三种品质的载体相应的就是社会上的三个阶层。

为数甚少的有用智慧的知识阶层,叫做统治者;处在中间阶层的是拥有勇敢品质的人,叫做护国者,处在最底下的阶层的是那些无知、不能做自己主人的人,在政治上必须由统治者统治。

只要各个阶层实践了与自身相适宜的美德,正义的国家就实现了。

初读不免被其的大胆构建所吸引与感动,然细读之,会发现,在那华丽的语言、缜密的逻辑、丰富的想象、精彩的阐述背后,是唯心主义的对人性的违背,这,使得他的国家,注定只会也只能成为,理想国。

对于教育,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一件大事。

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赖于教育,一个人得到的培养如果不合适,那么最好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甚至会比最差的天赋还要坏。

理想国中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歌词、曲调和故事内容都要经过严格审查,禁止不健康的东西。

10岁时所有男女孩子都被送到乡下去受教育,除识字、阅读。

道德教育外,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

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考察其有无辩证法的天赋。

30岁时,根据第一次被挑选出的人的综合表现,做第二次筛选并进行考试。

被选出的人用五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35岁时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

撇开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不谈,这本西方思想史上最富智慧与影响力的著作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天我们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将教育视为与经济、科技有同等地位的国家进步的重要生产力,有重大帮助。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著名对话体哲学著作,全书共十卷,集中探讨了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教育、艺术等多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其中,第十卷是全书的高潮部分,也是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原则最为全面深入的阐述。

在阅读这卷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观点的独特魅力和启示作用,对理想国的构建及其价值观的认识也因此得到了深化和提升。

在第十卷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对话,详细地阐述了理想国的构建原则和治理方式。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等级分明的,不同的人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同时,这个国家应该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这三种美德。

在这个国家中,哲学家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具有智慧和正义感,能够领导国家走向正确的方向。

而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勇敢的人,他们能够保卫国家不受外敌侵犯。

节制则体现在每个公民都能够安分守己、遵守纪律。

柏拉图在这卷中提出的关于理想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义非常深远。

首先,他强调了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一个国家的整体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这三种美德,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同时也应该注重国家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其次,他强调了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原则,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避免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地位悬殊等问题。

从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理想国》第十卷的文本魅力和启示作用。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对话,用简洁明了的文字阐述了深奥的哲学道理,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思想观点。

同时,这些思想观点也让我对理想国的构建及其价值观的认识更加深入和执着。

我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中,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理想国》读书笔记(通用6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通用6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通用6篇)《理想国》读书笔记(通用6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想国》读书笔记1理想国》的开篇从最日常的对话引入,苏格拉底在献祭和观看表演后回城的路上被普来马库斯拦住留下谈话,经过来回的对话,苏格拉底提出“正义者是快乐,而不正义者是痛苦的”这一观点,虽然这一观点虽然是辩论结论,却是未经详细审察的,因为连基本的“什么是正义”还未有定论。

所以接下来应该首先去看什么是正义。

此时柏拉图大开脑洞,提出了先探讨城邦里的正义是什么,然后再来看个人的正义。

如何评价这种“由大见小”的方法呢?我直观的感受是赞叹柏拉图的智慧。

看到二者不仅在静态的内部结构上是一致的,不同政体和对应着的不同灵魂,而且在各自动态的转换也是非常巧妙地吻合。

对我个人而言,从大的国家来看个人,以及从个人来看国家也都是非常新颖和有趣的视角。

这种方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理想国》到底是一部关乎个人幸福的伦理说著作还是关乎城邦幸福的政治学著作,自由主义者和极权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

但是回到柏拉图的论述,庆幸在当时还没有对哲学有着像现在这样对于哲学的分门别类,他的思考是问题而非学科框架驱动的。

在《理想国》第四卷434E中,他提出不仅仅是要由大见小,还要将“两处所见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以便可以“照见了正义”。

由此可见柏拉图并不囿于某一类学科的限制,他最终的落脚点的不止是个人或者城邦的幸福,而是他认为更实在的关于正义的理念。

在柏拉图看来,城邦的建立源于单个的人不能自足。

基于对日常的基本需要,不同职业的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各自的工作来相互满足生存需要,一个“猪的城邦”建立起来了,随着城邦的扩大,不断有新的职业产生,新的阶层也出现了。

城邦基本的三个阶层为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每个阶层都最善于从事他们的工作。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的经典之作。

第十卷是《理想国》的最后一卷,它探讨了哲学家在政治中的地位和责任,以及理想国的实现方式。

读完这一卷,我深受启发,对于理想国的构想和实现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第十卷中,柏拉图提出了哲学家统治者的概念。

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了解真理,他们具有智慧和道德上的优势,因此应该成为统治者,引领国家走向理想国。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哲学家作为统治者的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中,政治领袖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如果能够让具有智慧和道德的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许能够改变这种现状,让国家走向更加理想的状态。

另外,柏拉图还提出了理想国的实现方式。

他认为,理想国需要建立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政治制度应当是以哲学为导向,实行精英统治。

这种精英统治并不是独裁统治,而是建立在智慧和道德之上的统治方式。

这种理想国的构想让我深受启发,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建立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而不是靠权力和利益。

通过阅读《理想国》第十卷,我对于理想国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理想国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的选择来实现的。

哲学家作为统治者,精英统治,公平正义的基础,这些都是实现理想国的关键。

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而《理想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让我们知道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努力,才能够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

总的来说,读完《理想国》第十卷让我受益匪浅。

柏拉图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启发性,他对于理想国的构想和实现方式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观点。

通过深入理解《理想国》,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政治的本质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理想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理想的国家,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柏拉图)读书笔记作者简介: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贵族,曾执教40年。

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他一生着述颇丰,其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作品简介:《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着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正文概要第一卷概要:本卷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正义观作了逐一分析和批判。

开卷以苏格拉底的提问开始,被问者是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一个爱上机智的清淡、清心寡欲的受人尊敬老者。

他认为,一个人即使忍受贫困和年老,但做人要是遵循“中庸适度,心平气和,做到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就是幸福的”。

谈话中,他们谈到了正义,他倾向于把正义等同于讲真话和欠债还债。

苏格拉底打个比方反驳了他,即“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醒时曾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

如果还给他,那倒是不正义的。

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

因此,“有话实说,拿了人家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

接着,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起为其父的意见辩护,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友人,把恶给敌人”。

对于这一点,苏格拉底指出,“朋友”和“敌人”的标准时难以定义的,况且如果“朋友”是坏人,而“敌人”是好人的话,那么,帮助朋友去伤害敌人就是不正义的。

这时,色拉叙马霍斯插上话,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6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6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6篇)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读书笔记1柏拉图构建了自己的理想国家模式,并宣称理想的国家应该是有着学家莱领导的,在这一章节中他具体的论述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从寻求正义出发,来阐述了幸福国家的模型。

首先,谈到了生产者应自觉的、全心全意为国家生产粮食服务;其次谈到了商人的贸易;最后阐述了战士应当勇敢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谈到了每个人应该掌握好自己行业的技能。

归根到底,各个行业的人都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从而使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感到幸福,运用各个行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明:国家大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为了国家和政治的建构,我们应该服从于国家的需要。

这一章节更多的是具有政治学意义,马克思的国家观也颇近似于柏拉图,但时代不同,这种国家观产生于城邦之间分散的时代,而今我们的国家过于膨大、强盛,对于个人的压制太多,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怎样在当下寻找强大的国家下的解放人性,这就使得本章节对中国的现实具有了深刻的意义。

理想国读书笔记2这本书读的差点让我抽过去,要不是我们那个操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的熊老师笑眯眯的给了我七八本书,而且规定每本书要写至少一千五百字的读后感,要不不给学分,我是打死都不会读这些书的,可是你看。

可是英雄气短呀,为了不重修这门课,我只能忍了。

初读这本书时,因为书中有的字句拗口,再加上哲人的思想和思维着实让人捉摸不透,便没坚持下来。

不过,在仔细读了关于柏拉图的生平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便重读。

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求甚解,但是仍旧被他的一些先进思想,还有他所向往的那个理想世界,深刻震撼着了。

不得不承认柏拉图确实是朵奇葩。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老师则是与他同样举世闻名的苏格拉底。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及心得感悟!第一部分《理想国》章节框架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许多篇目都涉及了政治哲学有关的问题,但其中有三篇的多数篇幅用来讨论政治哲学,分别是《理想国》、《政治家》与《法律篇》。

《理想国》一书则是柏拉图壮年时期的代表作。

读完此书,我感觉到柏拉图在书中论述的宽泛,如乔治·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说到的“《理想国》是一部无法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论著。

它既不适合被归入任何现代社会研究的范畴,也不适合被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畴。

这部论著实际上论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书中包含了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等诸多门类。

从书中我们可以一窥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以及书中柏拉图国家理论的线索。

接下来按书中的章节进行梳理:第一卷:苏格拉底与众人就正义展开讨论(引入)苏氏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之父)谈论年龄与财富的话题,克法洛斯渐而提及了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

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应是讲真话与欠债还钱。

苏格拉底又举例疯人朋友在反驳克法洛斯的观点。

玻勒马霍斯也加入讨论,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在平时也有用处。

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

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算是正义。

色拉叙马霍斯插入对话,其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一种较为激进极端的正义观。

接下来的格劳孔的正义观则较为普遍:“正义的人生活的比较有益”。

与色氏谈论最后,苏格拉底则总结:“正义的人生活的好,不正义的人生活的坏”,但是关于正义的定义,苏格拉底还没有作出结论。

第二卷:进一步讨论正义,并从“个人的正义”转到“城邦的正义”以及城邦所需要的人格劳孔接替色氏与苏格拉底讨论,格劳孔提出正义的本质与起源(做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

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

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

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2024-07-05 09:25:32《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精彩5篇)推荐度:理想国读书笔记(精彩7篇)推荐度:《理想国》的读书笔记(7篇)推荐度:热点范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理想国》第十卷

《理想国》第十卷

《理想国》第十卷第十卷主要议题——对诗歌等模仿艺术的批判;灵魂不朽说苏:我们建立的国家应拒绝任何模仿,这种艺术对于不知其详的人的心灵,具有腐蚀性。

虽然我们从小对荷马怀有敬爱之心,他被看做所有美的悲剧诗人的祖师爷。

我们还用惯常程序开始讨论。

凡是能用同一名称称呼多种事物的,我们总假定它们只有一个理念或形式。

例如有许多的床或桌子,这些家具的理念只有两个:一个是床的理念,一个是桌子的理念。

格:是的。

苏:工匠注视这些理念或形式分别造出具体的桌子和床,至于理念本身则任何工匠都造不出来。

然而画家在某种意义上“制作”一张床,我们假设有三种床,一种是床的理念,由神创造,一种是木匠造的床,一种是画家画的床。

床的理念是神的创造,木匠也可以叫床的制造者。

画家则是床的模仿者。

作品的制作与其理念隔着两层,画家被称为模仿者。

同样就可以理解,悲剧诗人同样是模仿者,他和王者隔着两层。

格:看来是这样。

苏:画家在作画时,从不同角度看事物,是在模仿事物看上去的样子,因此是对影像的模仿。

模仿术和真实距离是很远的。

虽然画家对木匠或其他工匠的技术一窍不通,不过优秀画家只要把画儿陈列得与观众有一定距离,还是能骗过小孩和笨人。

下面我们必须考察悲剧诗人及其领袖荷马。

有人说,诗人知道一切技艺、与善恶有关的人事、神事,因为一个优秀诗人想正确描述事物就必须具备知识,然后去创造。

对此我们需要想想,他们的作品跟真实隔着两层,是他们不必有知识也制造得出来呢,还是有真知呢,格:我们一定要考察一下。

苏:如果一个人既会造东西,又会模仿这东西,他真会热心献身于制造影像的模仿工作,以此作为最高生活目标吗,我认为如果他对模仿的事物有真知的话,一定宁可献身于真东西而不献身于模仿。

热心于制造出色的真的制品留下来作为身后纪念。

有哪个诗人帮助过病人恢复健康,传授艺术给学生,指挥战争,治理城邦、教育人民。

如果荷马真能教育人提高人的品德,他确有真知而不是只有模仿术的话,就会有许多青年跟他学习。

理想国第十卷解读与反思

理想国第十卷解读与反思

理想国第十卷解读与反思
理想国第十卷是唐宋文学大师舒丹诗的杰出著作,也是中国古典
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文学杰作。

在文学史上,这部作
品可谓独树一帜:它的画面生动、抒情丰富、神秘而又新奇;它的思
想富有理性色彩,探索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它的文学风格独特,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复杂的社会现实。

理想国第十卷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写了一个叫“篤国”的传说王国,它是一个和谐繁荣的完美社会,没有疾病、暴力、意识
形态矛盾,人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女性地位平等,并营造出一种
理想的生活方式,使社会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幸福和
安宁。

理想国第十卷不单单是一部文学杰作,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告诉我们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
和谐繁荣适宜人类生存的社会。

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激
发我们反思现有的社会制度,寻求实现幸福社会的有效途径。

因此,理想国第十卷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在文学艺术上
还是在社会意义上,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
启示,启发我们反思社会制度,努力营造优美的社会氛围,构建公平
公正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繁荣、人人乐享幸福的理想国度。

理想国名著阅读笔记范文

理想国名著阅读笔记范文

理想国名著阅读笔记范文理想国名著阅读笔记范文1《梦想国》为柏拉图著,其资料是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口吻讲述的,主要有《苏格拉底的申辩》,《裴多》,《克里多》,《国家》,《巴门尼德》,《智者》,《法律》等。

是一本辩论的记述书。

《梦想国》有很多版本,我读的是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的。

虽然比较旧,可是比较全,这样保留了更全面的思想。

说实话,这是我读得十分痛苦的一本书,大概哲学类的书籍皆如此吧,之前花了八九个月时间读完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祥龙著的《西方哲学笔记》并且做了笔记,感觉也不是很难。

我感到,在短时间内读完《梦想国》是很难的,这正是我感到痛苦的原因。

远不如读小说趣味,一本200多页的小说,我能够在一天内读完。

但这本《梦想国》我花掉了一周的时间,才算是粗略的读了一遍。

首先,我要说,苏格拉底在书中大部分都在讲一个梦想的世界,梦想国。

这个梦想国过去没有,此刻也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出现。

就和共产主义社会似的,不大可能实现。

书中提到,妇女儿童公有,这种想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妇女、儿童他们是财务吗苏格拉底站在男性主义的角度上,做出此等事来,简直是荒谬。

为什么不说男人儿童公有这是一个父系社会的产物,男权的产物。

说实话,在公元前,古希腊是公认的民主之地,民主程度在那里很高。

古希腊所在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民主辉煌的时代。

那里有很多城邦,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相比于同时期的中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民主程度,与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切入正题,我读《梦想国》,感受到的是苏格拉底那让人无可奈何的辩论之术,不明白有没有诡辩的成分,还有通本书上其他几个人,其回答完全是赞同的。

也就是说,是苏格拉底一个人在说教。

别人随声附和。

他给自我提问,然后自我早有准备,给自我回答,无头无尾。

书中很多论点有其历史局限性,作为一个在儒教影响下的中国人,我要批判的是:“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只做自我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有自我的东西干自我的事。

”这与中国儒学进取入世完全背道而驰。

理想国第十卷

理想国第十卷

1 《理想国》第十卷“模仿”与“驱逐诗人” 595I607B 1 何为“模仿”×××××××××××××× 苏那么下面我们还是用惯常的程序来开始讨论问题好吗在凡是我们能用同一名称称呼多数事物的场合我认为我们总是假定它们只有一个形式或理念的。

你明白吗格我明白。

苏那么现在让我们随便举出某一类的许多东西例如说有许多的床或桌子。

格当然可以。

苏但是概括这许多家具的理念我看只有两个一个是床的理念一个是桌子的理念。

1 格是的。

苏又我们也总是说制造床或桌子的工匠注视着理念或形式分别地制造出我们使用的桌子或床来关于其它用物也是如此。

是吗至于理念或形式本身则不是任何匠人能制造得出的这是肯定的。

是吗2 格当然。

苏但是现在请考虑一下下述这种工匠你给他取个什么名称呢格什么样的匠人苏一种万能的匠人他能制作一切东西——各行各业的匠人所造的各种东西。

格你这是在说一种灵巧得实在惊人的人。

苏请略等一等。

事实上马上你也会像我这么讲的。

须知这同一个匠人不仅能制作一切用具他还能制作一切植物、动物以及他自身3。

此外他还能制造地、天、诸神、天体和冥间的一切呢。

格真是一个神奇极了的智者啊苏你不信请问你是根本不信有这种匠人吗或者你是不是认为这种万能的工匠在一种意义上说是能有的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是不能有的呢4或者请问你知不知道你自己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制作出所有这些东西5 格在什么意义上苏这不难方法很多也很快。

如果你愿意拿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话你就能最快地做1 从具体的对象上来说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类”上来说这些种种具体的多样的床都归属于“同一个”类别、同一个理念、形式和名称。

2 这里涉及到三者组成的关系理念被模仿者、原型、具体事物模仿者、工匠模仿活动的实行者。

注意“工匠”是“模仿说”和“分有说”的一大区别从“分有”的角度来说只有二元组成的关系“分有者”和“被分有者”但是除了我们前面讲过的“分有”的难题之外“理念”是“一”因此不具有部分还有一点就是“分有”并没有真正澄清“如何分有”的问题而在“模仿说”的模型之中“工匠”的出现就使得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个“中介”的环节它建立起了二者之间的关联。

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篇一: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苏格拉底先表达了他对荷马的尊敬,但是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对个人的尊敬看得高于真理。

从根本上来说,苏格拉底是拒绝模仿的。

苏格拉底认为凡是能用一个名称称呼多个事物的场合,都有一个理念存在。

工匠可以做出桌子但是无法做出桌子的理念。

接着苏格拉底说我们可以利用镜子制造出万物的影像,但这个只是对实物的模仿。

苏格拉底认为影子是对实物的模仿,而实物则是对理念的模仿。

因此,诗人画家一类的模仿者不是直接模范理念而是直接模仿实物,他们与理念隔着两层。

接着苏格拉底开始考察荷马,他认为虽然从诗人的诗歌里看他们似乎很了解他们所描绘的,但是荷马不曾打过胜仗不曾治理过国家,他们并不了解他们所模仿的东西。

苏格拉底觉得对于任何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而只有任何事物的使用者才对它最有经验,模仿者对于自己多模仿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模仿只是利用了人的错觉,模仿人的苦乐感受,引导人们回忆受苦和悲叹,而理性则要求人们节制悲伤,因此模仿诗人并非是模仿心灵的这个善的部分。

更进一步,苏格拉底认为是个最大的罪状是腐蚀最优秀者的心灵,它能诱导激情统治我们的理性,因此在理想国里面只允许神明或好人被歌颂,并且史诗和抒情诗都该被禁止。

苏格拉底告诉格劳孔说人的灵魂是不朽的,他认为,一切能破坏的都是恶,一切保存能助益的都是善。

每种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善和恶,而每种事物的恶都毁坏事物本身并且事物只能被自身的恶毁坏。

而如果事物自身的恶都不能毁坏事物的话,那么这种事物必定是不朽的。

灵魂会被恶变坏,而如果灵魂被恶毁灭的话,那么恶自身就得到了毁灭,这是不利于恶的存在的。

因此,灵魂是不会被自身的恶所毁坏的,即是说它是永恒存在的。

最后苏格拉底讲述了厄洛斯的故事,来使得大家相信灵魂是不死的,并且善恶都有自身的回报,只有坚持正义与智慧才能够在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诸事顺遂。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悟十篇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悟十篇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悟十篇《抱负国》读书笔记1如何评价这种“由大见小”的方法呢?我直观的感受是赞美柏拉图的才智。

看到二者不仅在静态的内部结构上是全都的,不同政体和对应着的不同灵魂,而且在各自动态的转换也是特别奇妙地吻合。

对我个人而言,从大的国家来看个人,以及从个人来看国家也都是特别新奇和好玩的视角。

这种方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抱负国》究竟是一部关乎个人幸福的伦理说著作还是关乎城邦幸福的政治学著作,自由主义者和极权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

但是回到柏拉图的论述,庆幸在当时还没有对哲学有着像现在这样对于哲学的分门别类,他的思索是问题而非学科框架驱动的。

在《抱负国》第四卷434E中,他提出不仅仅是要由大见小,还要将“两处所见放在一起比较讨论”,以便可以“照见了正义”。

由此可见柏拉图并不囿于某一类学科的限制,他最终的落脚点的不止是个人或者城邦的幸福,而是他认为更实在的关于正义的理念。

这里值得留意的是,城邦内建立了分工原则,分工的依据则是依据各人的天赋,每个人发挥自己所长,特地做一项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柏拉图特殊谈到统治者应当是年纪大一点的最好的人,护卫者应当具有护卫国家的才智和力量,而且应当真正关怀国家的利益,在随时的考察中也能保持护卫国家的信念。

这些特征为后面的美德尤其是正义的绽开做了铺垫。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抱负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具体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抱负,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珍宝。

这个学期,我专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抱负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抱负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柏拉图心目中的抱负国实质应当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肯定是才智的、英勇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抱负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把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把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阔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把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需是有护卫国家的才智和力量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怀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

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理想国》第十卷读后感《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为十卷,是柏拉图对于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理想的描述。

第十卷是整部著作的结束部分,也是柏拉图对于哲学王的思考和对于理想国的总结。

在读完《理想国》第十卷之后,我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对于哲学王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王应该是具有智慧、公正和善良品质的人,他应该是最有智慧的统治者,能够以理性和智慧来统治整个国家。

这种理想的统治者不仅要有卓越的智慧,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能够为整个国家带来和谐、公正和幸福。

这种对于哲学王的描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柏拉图对于理想国的追求和对于统治者的期望。

其次,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对于理想国的总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理想国应该是一个以公正、智慧和善良为核心的国家,所有的制度和规范都应该围绕着这些核心价值来建立。

在理想国中,人们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追求道德和品德的完善,而不是追求金钱和权力。

这种对于理想国的总结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柏拉图对于一个理想社会的构想和设想,也让我对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看来,教育是塑造人的品质和道德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智慧和善良品质的统治者和公民。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围绕着培养人的品质和道德来展开。

这种对于教育的重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柏拉图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让我对于现实社会中教育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总之,通过阅读《理想国》第十卷,我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他对于哲学王的描述、对于理想国的总结以及对于教育的重要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于现实社会和个人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篇一: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理想国第十卷读书笔记苏格拉底先表达了他对荷马的尊敬,但是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对个人的尊敬看得高于真理。

从根本上来说,苏格拉底是拒绝模仿的。

苏格拉底认为凡是能用一个名称称呼多个事物的场合,都有一个理念存在。

工匠可以做出桌子但是无法做出桌子的理念。

接着苏格拉底说我们可以利用镜子制造出万物的影像,但这个只是对实物的模仿。

苏格拉底认为影子是对实物的模仿,而实物则是对理念的模仿。

因此,诗人画家一类的模仿者不是直接模范理念而是直接模仿实物,他们与理念隔着两层。

接着苏格拉底开始考察荷马,他认为虽然从诗人的诗歌里看他们似乎很了解他们所描绘的,但是荷马不曾打过胜仗不曾治理过国家,他们并不了解他们所模仿的东西。

苏格拉底觉得对于任何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而只有任何事物的使用者才对它最有经验,模仿者对于自己多模仿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模仿只是利用了人的错觉,模仿人的苦乐感受,引导人们回忆受苦和悲叹,而理性则要求人们节制悲伤,因此模仿诗人并非是模仿心灵的这个善的部分。

更进一步,苏格拉底认为是个最大的罪状是腐蚀最优秀者的心灵,它能诱导激情统治我们的理性,因此在理想国里面只允许神明或好人被歌颂,并且史诗和抒情诗都该被禁止。

苏格拉底告诉格劳孔说人的灵魂是不朽的,他认为,一切能破坏的都是恶,一切保存能助益的都是善。

每种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善和恶,而每种事物的恶都毁坏事物本身并且事物只能被自身的恶毁坏。

而如果事物自身的恶都不能毁坏事物的话,那么这种事物必定是不朽的。

灵魂会被恶变坏,而如果灵魂被恶毁灭的话,那么恶自身就得到了毁灭,这是不利于恶的存在的。

因此,灵魂是不会被自身的恶所毁坏的,即是说它是永恒存在的。

最后苏格拉底讲述了厄洛斯的故事,来使得大家相信灵魂是不死的,并且善恶都有自身的回报,只有坚持正义与智慧才能够在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诸事顺遂。

【篇二: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读书笔记前言:阅读了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一版的《理想国》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理想国》,以第一本书为主。

译书分为十卷。

全文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克法洛斯等人对话的形式展开。

译序:通篇大义,在于介绍苏格拉底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过程和理想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格拉底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时期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

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创建雅典学园时期,在这个时期,苏格拉底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

第三个部分是讲述理想国的深远影响,理想国出笼后即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很多国家乃至城邦的统治者视其为瑰宝,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第一卷: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

” 而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应该由道德原则来审定,法律是要整合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将正义最大化。

色的观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但是色拉叙马霍斯把正义和利益牵扯到一起,是不可能使人信服的,苏格拉底的观点则是理想国中的正统的正义。

第二卷:格劳孔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好,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好,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结果好。

一般人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

阿德曼托斯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是惧怕因果报应。

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

从个人正义过渡到城邦正义,在城邦在各个组成成分中,苏格拉底重点谈到的是护卫者,他将卫士与狗作比喻,认为”两者都应该有敏锐的感觉?昂扬的精神斗志?对敌人凶横,对朋友温和。

”这些强调的是他们的天赋品质。

苏格拉底注重教育,主张禁止宣扬神的秽迹,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

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然而,苏格拉底过分关注对城邦里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采取净化这种极端的措施,强迫改变居民的精神世界与思想认知。

这种净化的措施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无异,会极大地限制居民的创造性,不利于城邦的持续发展。

第三卷:开篇谈到死亡与地狱,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

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

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最主要是指酒、色、财这三者。

苏格拉底然而,苏格拉底认为不应去医治体质不合格的病人,这严重违反了人道精神。

苏格拉底为了城邦国家的发展,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凡是阻碍城邦发展的人,对城邦无益的人,均毫不犹豫的抛弃。

这种种族净化的方式与当年的纳粹行为无异,是十分不可取得。

第四卷: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不仅仅是一个少数人幸福的国家,个体的利益不能代表整体的幸福。

过多或者过少的财富都会损害护卫者的品质,在苏格拉底看来国家的规模不宜太大,因为规模大了以后,意志难以统一。

苏格拉底的”善”的城邦建立起来了,它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因此它也是正义的。

城邦的智慧掌握在少数统治者之中,而其他具体知识不能称之为智慧。

城邦的勇敢,在苏格拉底的理解,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有所畏惧,有所不惧的信念。

勇敢往往掌握在城邦的战士之中。

节制,表现在城邦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自己的奴隶。

城邦的节制也存在于城邦的统治者之中。

正义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

”第五卷:苏格拉底主张给予儿童以同等的教育,无论男女,教育强调的是公共的性质。

在婚姻问题上,苏格拉底提出,卫国者妻儿公有,计划生育同时还要优生,对最好的后代予以培养,最坏的不予以培养;卫国者必须抛弃一切个人利益,不该有私人财产,包括家庭,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是财产、儿女以及亲属的私有。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少。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使之符合正义,而不要奢望与正义的理念别无二致。

一个人爱好一件东西,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哲学家爱好的是智慧的全部而非部分。

真正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事物的理性本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他们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意见,哲学家最适合当统治者。

苏格拉底注重智慧的力量,“哲学王”即起用有智慧的哲学家担任统治者,这种对智慧的重视使得城邦有更大的机会走正确的发展道路。

然而,共产共妻的生活与居民所接受的现有伦理道德脱离,放在现在,也是无法接受。

苏格拉底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共产共妻,子女共同抚养,优胜劣汰,居民完全成为城邦发展的工具。

在城邦里居民的自由没有得到满足,不应是理想国中影出现的现象。

第六卷:苏格拉底认为终生研习哲学有益于现世甚至来生的幸福,对大众表示了适度的悲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的话成为现实,他们看到过的是一种认为的、生硬的堆砌词语的哲学。

”他们经常听到意见,很少接触真理。

哲学家所要接受的教育,在要求上要高于城邦护卫者的水准,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的基础上要上升到善的理念。

善的理念赋予人理智,人利用理智认识外在事物。

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在深刻程度上远远超过真理和知识。

苏格拉底将人的整个理性认识分为四个层面: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

第七卷:苏格拉底提出了“洞喻”。

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

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

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的人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解开人们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

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

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

他们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

第八卷:第八卷谈到的是五种政体:贵族政制、荣誉政制、民主政制、寡头政制、僭主政制。

贵族政制的统治者由于内部素质的降低,出现不统一、不和谐,导致好大喜功、爱好战争的人占据统治者地位,贵族政制就向荣誉政制转变。

爱好荣誉,在自制力越来越弱的城邦风气中,很容易就会接着转变为爱好财富,这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就由荣誉政制进一步转向寡头政治了。

寡头政制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城邦统治者的选举的财产最低准入机制:拥有一定的财产,才可能成为统治者。

在这样的城邦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

在贪欲的驱动下,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无耻而怯懦,而贫民最终只有走向一条唯一的出路——暴力革命。

暴力革命后,在建立起来的民主政制中,每个公民被赋予充分的自由,从而导致每个人各行其是。

可是,“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向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

”这种情况现在仍然存在。

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

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慢慢发展成为僭主,走向独裁。

民主政治在柏拉图的眼中是政治体制下滑中的一个阶段,可见他对民主政治的不满,在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被处刑后不满更是深刻。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现在的民主政治所带来的好处,民主政治和其他政治制度相比代表了更广大人民的利益,各个阶层之间的流通更为频繁,民主政治应是五种政治制度中最好的制度。

第九卷: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是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是更幸福的。

”又因为“城邦和个人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

”推断出哲学王最幸福,僭主最不幸。

城邦分为三个等级,人的心灵也分为三个部分,“爱智”、“爱胜”以及“爱利”。

相应的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胜者以及爱利者。

这三种人中只有哲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因为接触事物本质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而且哲学家的手中掌握着判断、推理这些工具,这更有利于他们体验到真是的快乐。

苏格拉底一直在坚持智慧对人的巨大作用,智慧者领导者城邦,智慧者最快乐。

呼吁居民追求智慧,减少对荣耀胜利和利益的追逐。

在精神与物质方面,苏格拉底显然更注重精神层次。

第十卷:诗人崇尚模仿,但是他们模仿的却并非事物的本质(理念),他们模仿的是理念外化的具体事物,所以,他们距离真理隔了两层。

对于一个事物来说,真正的知识掌握在它的使用者手中,制造者则是遵从使用者的教导来获得正确的信念,至于模仿者(诗人、画家),他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或者正确的意见。

所以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