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宽阔的胸怀(第三篇)
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
![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b1f8bb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c.png)
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要有广阔的胸襟才能交八方的朋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1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4、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7、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1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13、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16、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1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19、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2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2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2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4、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2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26、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28、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形容胸怀宽广的'诗词21、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关于襟怀宽广的诗句
![关于襟怀宽广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5a1b755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0.png)
关于襟怀宽广的诗句1.关于胸怀广阔的诗句有哪些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白话文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自清代:徐锡麟《出塞》白话文释义: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白话文释义: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写怀》白话文释义: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再来重新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白话文释义: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6d12eec281e53a5902ff35.png)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327 爱国,励志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展开阅读全文 V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①立:成。
②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③九垓(gd )。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④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⑤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适合吟诵的经典古诗词(3篇)
![适合吟诵的经典古诗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a300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7.png)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辽阔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此刻,无论天涯海角,我们都共同仰望。
远方的亲人啊,你们在漫长的夜晚里,是否也在思念着我?我熄灭了蜡烛,却怜爱那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走到户外,却感受到露水的湿润。
如此美好的月光,我无法捧在手心赠予你,只能希望今晚的梦境能让我们相聚。
【赏析】这首诗以“望月”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怀人诗。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景象,月光照耀着海面,诗人与远方亲人虽然相隔天涯,但此时此刻都能仰望同一轮明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以“情人”自指,将思念之情与爱情相结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描绘了诗人夜晚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情景,熄灭了蜡烛却仍然怜爱那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走到户外,却感受到露水的湿润,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以“不堪盈手赠”为转折,表达了诗人无法将月光赠予远方亲人的无奈,只能寄托于梦境,期盼在梦中与亲人相聚。
整首诗以“望月”为线索,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流传千古的怀人佳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它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四周壮丽山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渴望远大的抱负。
下面,我将从词句、意境、哲理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词句赏析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描绘了鹳雀楼周围的自然景观。
诗人用“白日依山尽”来形容夕阳西下,太阳慢慢沉入远处的山峦之中,形成了美丽的景象。
而“黄河入海流”则描绘了黄河奔腾不息,最终汇入大海的壮观景象。
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有哪些
![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b3faee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2.png)
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有哪些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有哪些心胸开阔是指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希望大家喜欢!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4、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7、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1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13、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16、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1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19、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2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2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2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4、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2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26、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28、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2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3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01458f5acfa1c7ab00cc3a.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观沧海》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2、主题: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4、全诗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表达作用?点明时间,暮春时节,写“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该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1、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与江岸齐平;顺风行船,风正且顺,一叶白帆高悬。
3、赏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该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7fe240240c844769eaeeab.png)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胸怀广阔的诗句
![胸怀广阔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c6ee45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1.png)
胸怀广阔的诗句
胸怀广阔的诗句,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开阔和豁达。
它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容纳各种思想和情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理解力。
下面是一些胸怀广阔的诗句,以此来展示这种内心的境界。
1. '山川草木皆诗意,心灵自由放浪行。
' 这句诗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自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他能够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美丽的诗句。
2. '世界千般风景,皆可容纳我心。
' 这句诗强调了一个人能够包容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他不会被狭隘的思维所限制,而是愿意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3. '星辰大海涵我心,情感如水流不尽。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内心的辽阔和丰富。
他的情感就像大海一样广阔而深沉,永远不会耗尽。
4. '心灵的旅程无边无际,思想的飞翔自由自在。
' 这句诗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开阔和自由。
他的思想可以在无边的天空中自由飞翔,不受任何限制。
5. '世界如诗,我愿亲身品味每一个字句。
' 这句诗意味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世界
的美好转化为诗句。
以上是一些胸怀广阔的诗句,它们都表达了一个人内心开阔的境界。
胸怀广阔意味着不受狭隘的思维所限制,能够包容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只有拥有胸怀广阔的内心,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生活的美好。
无论是在创作诗歌还是生活中,胸怀广阔都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形容大格局大胸怀的诗句
![形容大格局大胸怀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c384ea3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3.png)
形容大格局大胸怀的诗句1.关于胸怀的诗句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怀投助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一垂钓碧溪上,忽得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司马将军歌》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2.形容人胸怀心胸的句子,诗句及成语形容人胸怀心胸的句子1、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2、悟道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胸宽广地活着。
3、在这个世界上想有所成就的话,我们需要的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
我一向主张做人要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4、心胸宽广的人没有痛苦,欲望无穷的人没有欢乐。
5、所谓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和牺牲精神,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
6、心胸开阔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些,争不起来;功利稍淡些,争不起来。
欲望让人像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按捺不住蠢蠢欲动。
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利益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
诗人兰德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7、心胸开阔的人,能正确看待自身与他人差别。
不会自轻自贱盲目崇拜英雄和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不会盲目自信无谓贬低他人;不因别人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愿意以自己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是因对手缺陷使自己获胜;不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内心快活与充实。
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句子大全)。
体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的诗句
![体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82a27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c.png)
体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的诗句
诗人是有着博大胸襟和豪迈气度的人,这种气度和气质不仅表现在他们的人格魅力上,更体现在他们的诗句中。
首先,博大胸襟是诗人的基本特质,他们能够包容世间万物,包容人性的善恶和过错,同时也能够欣赏和赞美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其次,豪迈的诗句也是诗人不可或缺的特质,他们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豪迈和决心。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豪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之,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诗句是诗人所具有的基本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表现在他们的人格魅力上,更体现在他们的诗句中,使得他们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 1 -。
形容心胸豪迈的诗词三首
![形容心胸豪迈的诗词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ba93522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9.png)
【导语】⼈⽣⼀世,就该活得豪迈,活得⾃由,活得洒脱。
不计较,才能风轻云淡,才能活得轻松。
下⾯就给⼤家分享下形容⼼胸豪迈的诗词三⾸,欢迎阅读! 【第⼀⾸】:《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魏都接燕赵,美⼥夸芙蓉。
淇⽔流碧⽟,⾈车⽇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剑戟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数百镒,⽩璧有⼏双。
散尽空掉臂,⾼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胸。
此诗为唐代李⽩所作,其中描写⼼胸豪迈不计⽣活愁苦的经典诗句为:“何时更杯酒,再得论⼼胸。
”意思是:何时再见,更尽⼀杯酒,到时候再论⼼胸。
此诗当写于李⽩从梁宋到幽蓟(幽州和蓟州)时。
此诗写和苏明府于淇⽔分别。
诗⼈笔下,淇⽔景⾊壮丽,⼥⼦姣美。
当时的淇⽔下游当是天下较富庶的地⽅,⽔⾯千船竞发,岸上万车争道。
作者以苏秦⽐苏明府,颂扬他为⼈豪爽,仗义疏财。
最后抒写别情,盼再次相见。
【第⼆⾸】:《别董⼤⼆⾸》 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怜,⼀离京洛⼗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今⽇相逢⽆酒钱。
此诗为唐代⾼适所作,其中描写⼼胸豪迈不计⽣活愁苦的经典诗句为:“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意思是:不要担⼼前路茫茫没有知⼰,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此诗在唐⼈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深,但另外⼀种慷慨悲歌、出⾃肺腑的诗作,却⼜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与渭城风⾬涂上了另⼀种豪放健美的⾊彩。
⾼适的《别董⼤⼆⾸》便是后⼀种风格的佳篇。
【第三⾸】:《宿⽢露寺僧舍》 枕中云⽓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拍天浪,开窗放⼊⼤江来。
此诗为宋代曾公亮所作,其中描写⼼胸豪迈不计⽣活愁苦的经典诗句为:“要看银⼭拍天浪,开窗放⼊⼤江来。
”意思是: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般⾼⾼涌过的波浪,⼀打开窗户,滚滚长江仿佛扑进了我的窗栏。
形容胸襟的诗词
![形容胸襟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2b33f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9.png)
形容胸襟的诗词形容胸襟的诗词伟大的胸襟应该如何用诗句去表现呢,下面由店铺为你的分享一下形容胸襟的诗词,仅供参考!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临江仙·赠丁玲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以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开阔的胸襟,豪迈的离别——高适的《别董大》
![开阔的胸襟,豪迈的离别——高适的《别董大》](https://img.taocdn.com/s3/m/a25880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c.png)
开阔的胸襟,豪迈的离别——⾼适的《别董⼤》图⽚来⾃⽹络谢谢开阔的胸襟,豪迈的离别——⾼适的《别董⼤》在唐⼈的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回流连的作品,固然感⼈⾄深,但另⼀种慷慨悲歌,豪迈开阔的诗作,却⼜以它的感情真挚,信念坚贞,热情似⽕,为灞桥柳⾊与渭城风⾬涂上了另外⼀种豪放恢弘的⾊彩,⾼适的《别董⼤》便是这样的⼀种风格的送别诗。
别董⼤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这是⼀⾸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寒,此艺知⾳⾃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
这时的⾼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酒钱”的贫贱的境遇之中。
(他在《别董⼤》之⼆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今⽇相逢⽆酒钱。
”)。
但在这⾸送别诗中,⾼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写得激昂慷慨,给⼈以满怀信⼼的⼒量和⿎舞。
前两句“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遮天蔽⽇,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如同落⽇的余辉⼀般。
⼤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怀绝技却⼜⽆⼈赏识的⾳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知已,天下谁⼈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遇不到知⼰,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和⼒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去拼搏。
在⼀般诗⼈的笔下,多情⾃古伤离别,更可况夜幕降临,北风呼啸,雁群阵阵,⼤雪纷纷,在这样荒寒的环境中,是很难发出豪⾔壮语来宽慰劝慰朋友的,但这位⽓质慷慨的诗坛⽼将,出⼈意料地写出了“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的著名诗句,顿觉天晴地阔,阳光明媚,鸟语花⾹,前途光明,充满信⼼和⼒量。
⾼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世称“⾼常侍”。
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
![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0bfa0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b.png)
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欢迎参考!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篇1形容心胸开阔的诗词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
李白《行路难》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
屈原《渔夫》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4、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
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
屈原。
《离骚》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7、少年心事当拂云——————唐。
李贺《致酒行》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
王冕《墨梅》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
刘禹锡《浪淘沙》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
李世民《赐萧禹》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绝句》1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
郑思肖《画菊》13、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
张孝祥《论治体札子。
甲申二月九日》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
魏。
曹操《龟虽寿》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16、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1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19、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
宋。
鲍照《代白头吟》2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
楚。
屈原《涉江》2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
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2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
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宽容房龙精彩文段赏析
![宽容房龙精彩文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d0a2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3.png)
宽容房龙精彩文段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宽容房龙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字著称,被誉为“文学巨匠”。
在他的作品中,宽容房龙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让人们不禁为之倾倒。
下面我们将对宽容房龙的几篇精彩文段进行赏析,一起领略他的文学魅力。
第一篇文段来自宽容房龙的《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以春江花月为题材的诗歌,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几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江和明月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宽广和深邃。
第二篇文段来自宽容房龙的《岳阳楼记》,这是一篇以岳阳楼为题材的散文,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和历史渊源。
文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几句话以悲壮的语调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深邃感悟。
作者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宽容和深邃。
第三篇文段来自宽容房龙的《滕王阁序》,这是一篇以滕王阁为题材的散文,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观和历史渊源。
文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几句话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深邃感悟。
作者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宽容和深邃。
通过对宽容房龙的几篇精彩文段的赏析,我们不仅领略了他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也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宽容房龙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如今仍然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豪情满怀攀高峰——杜甫《望岳》赏析
![豪情满怀攀高峰——杜甫《望岳》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fe23a8ad02de80d5d840a8.png)
激情满怀凌绝顶——杜甫《望岳》赏析望岳(东岳泰山)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望岳》是唐朝有名诗人杜甫的名篇,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杜甫于东都洛阳应举落选,遨游齐赵,路过泰山,望泰山而做此诗,是现存杜诗中年月最早的一首。
《望岳》表达了青年诗人不因挫折而灰心的蓬勃向上的气度意气和激情壮志。
该诗经过描述泰山宏伟澎湃的气象,热忱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概和奇特艳丽的风景,表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巅峰、俯视全部的壮心随和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激情壮志。
简析与鉴赏:诗题为《望岳》,“望”字贯串全诗。
首联为眺望:“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岱是泰山的又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
“夫怎样”,究竟怎么样呢?“夫” ,在这里无实在乎义。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概,放眼望去,一片翠绿苍郁,绵延不停。
“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区的简称。
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翠绿苍郁,从齐到鲁看不到终点。
这一句是眺望,摹写泰山卧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宏伟宏阔的气概。
第一句设问,是诗人初见泰山时又惊又喜,情急之中一时居然找不到适合的语言来形容,自然免不了心口相商地斟酌沉吟起来。
第二句写泰山赐予眺望中的诗人的突出印象,“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堪称别开生面:那清翠的山色绵延不停,没有终点。
由鲁地到齐地,囊括无遗。
这是何等气象!颔联为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四句以南北切割“昏晓”的情景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峻。
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奇特秀美的风景都齐集在泰山了。
泰山的山岳把世界分红两大多数:阳坡是明朗的清早,山后还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观的情景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范仲淹博大胸怀的诗句
![范仲淹博大胸怀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6cea3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7.png)
范仲淹博大胸怀的诗句(原创实用版)目录1.范仲淹简介2.范仲淹的诗歌创作3.范仲淹诗歌中的博大胸怀4.范仲淹诗歌的影响和价值正文【范仲淹简介】范仲淹(989 年-1051 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多次上书言事,力主改革,不畏强权,以国家利益为重,有“铁面无私”之称。
范仲淹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范仲淹的诗歌创作】范仲淹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等主题为主。
范仲淹的诗歌在形式上以五言、七言古诗为主,也有不少词作品。
他的诗歌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范仲淹诗歌中的博大胸怀】范仲淹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博大胸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忧国忧民之情:范仲淹的诗歌中,饱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关心民生,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为国家和人民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精神。
2.咏史抒怀:范仲淹在诗歌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抒发个人的感慨和抱负。
如《渔家傲·秋思》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了他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3.山水田园:范仲淹的诗歌中,也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苏幕遮·碧云天》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范仲淹诗歌的影响和价值】范仲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成为后人学习和传颂的典范。
范仲淹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对于研究北宋历史、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范仲淹的诗歌也传递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部编版七上语文古诗词赏析古代诗歌阅读理解
![部编版七上语文古诗词赏析古代诗歌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14fdf3bcd126fff6050b69.png)
七上古诗词理解(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旨:通过对登山观海所见景物的描述,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中的“观”字。
“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既写眼前实景,又借奇特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进取精神、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4.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5.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主旨: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1.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
借景抒情,通过“杨花”“子规”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的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
感悟
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此刻此景此情, 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了尘世一切烦恼,像 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 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 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 处,领略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赏析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诗人大概是站在一座山头 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 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一个“圆”字 准确地描绘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 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 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最 后两句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 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这首诗虽是纪行,但或 抒感慨,或叙异域风光,一路写来,自然天成。“长 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 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 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 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延伸阅读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前两句交代了诗缘何而作,以及何地而作。“欲问边”, 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 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而 来。“居延”则交代了地点,这特殊的地域,成为诗中描绘 风光景物的依据。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 词可知,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 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诗人借蓬草自况,写 飘零之感。“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突显出异 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就加深了飘零之感。诗人这次出使, 心境不佳,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汉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 那样的威风、气派。这或许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 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被贬为荆州长史。
浸染的诗情——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目
录
第三篇 宽阔的胸怀
15 题破山寺后禅院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7 使至塞上 18 山居秋暝
19 黄鹤楼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独坐敬亭山
15、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创作背景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 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 北虞山上,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 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 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 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 一格的名篇。
诗人简介
常建(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大 约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6年)与王昌龄同榜进 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 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766—779 年)中,曾任盱眙尉。
——出自《全唐诗》
注释
①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②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③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 使……高兴。④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 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 令人俗念全消。⑤ 万籁(l3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 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⑥ 钟磬(q#ng):佛寺中召集众 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 器。
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感悟
名句
游子思乡怀亲、异乡异土生活的孤 独凄然,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 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 之心。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 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 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 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倍”字用得极妙,是联 系上下两句情绪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 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这 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 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 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佳句。
17.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自《全唐诗》
注释
①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②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 车简从。③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④ 属国:有几种解释: 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 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 者的身份。⑤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 境。⑥ 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⑦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 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全唐诗》
注释
①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② 忆:想念。 ③ 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 山东。④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⑤ 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 邪。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比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 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 巢育雏,适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 景况迥然不同。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 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 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 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 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 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 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 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 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此句是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 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 “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赏析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 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 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越 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 亲。
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 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 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所造 成的艺术效果,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诗人 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 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 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 他乡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 定会显露,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 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
闲雅清警,独具一格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悠闲适意 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 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 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 属独具一格。
赏析
欧阳修:“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 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年,一说699—761年),唐朝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 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 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 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 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千古流传的佳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赏析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 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 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 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 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新颖之处。杜甫的 《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 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 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 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 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 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 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赏析
注释
⑧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 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 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⑨ 大漠:大沙漠,此处 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⑩ 长河: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 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⑪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 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⑫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 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⑬ 燕然:古 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