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诊断学》
胸部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02 胸部影像检查技 术
X线检查技术
原理与设备
X线是一种电磁波,通过人体不同组 织时吸收程度不同,形成不同密度的 影像。X线设备包括X线机、胸片架、 暗盒等。
检查方法
适应症与局限性
X线检查适用于肺部炎症、肿瘤、结 核等疾病的初步筛查。但对于较小或 密度接近的病变,X线检查可能难以 发现。
患者通常站立于胸片架前,按照医生 指示进行呼吸配合,拍摄正位、侧位 等不同角度的胸片。
系统的正常运行。
纵隔及胸膜腔解剖与生理
纵隔位于两侧胸膜腔之间,前为胸骨,后为胸椎,上为 胸廓上口,下为膈肌。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组成的密闭潜在腔隙, 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纵隔内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
胸膜腔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于维持正常呼吸运动具有重 要意义。
04 胸部常见疾病影 像诊断
胸椎
共有12个,与肋骨和胸骨 共同构成胸廓,保护胸腔 内重要脏器。
肺部解剖与生理
01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一,分为左肺和右肺。
02
肺呈圆锥形,具有一尖、 一底、两面和三缘。
03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部 分,负责气体交换,为 人体提供氧气并排出二 氧化碳。
04
肺部具有丰富的血管和 淋巴管,以及大量的肺 泡和肺间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模态影像融合诊断
将不同影像技术融合,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 息。
远程影像诊断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影像传输和诊断服 务。
智能化影像诊断系统
开发更加智能化的影像诊断系统,提高诊断 效率和准确性。
精准医疗与影像组学
利用影像组学技术分析胸部影像数据,为精 准医疗提供支持。
《胸部影像诊断学》课件
超声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功 能和结构异常的重要工具, 可以检测心脏瓣膜病变和 心肌异常。
胸部超声
胸部超声可用于评估肺部 病变、肺内液体积聚和胸 腔积液的存在。
淋巴结超声
淋巴结超声可以检测淋巴 结的肿大和异常回声,有 助于肺癌的诊断和评估。
PET-CT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可以提供全身代谢信息和肿瘤的解剖结构,用于辅助恶性肿 瘤的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2
数字化X射线
数字化X射线技术改进了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同时减少了曝光时间和辐射剂 量。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钼靶片
钼靶片适用于女性乳腺检查,能够检测乳腺肿块和其他病变。
CT扫描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 高分辨率CT
高分辨率CT能够清晰显 示肺部细小病变,有助 于早期诊断肺癌。
2 螺旋CT
螺旋CT扫描速度快,能 够获取连续图像,帮助 评估肺部感染和肿瘤的 特点。
《胸部影像诊断学》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胸部影像学,包括其概述以及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概述
影像学致力于通过多种检查方法,如X射线、CT扫描、MRI、超声和PET-CT,对胸部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和评估。
X射线影像学
1
传统X射线片
X射线片是最常用的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肺部病变、骨骼结构和心脏 体积。
3 多层次CT
多层次CT扫描可提供更 多信息,如血管造影、 肺结构和淋巴结肿大的 评估。
MRI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增强MRI
胸部的CT诊断及治疗必学课件ppt
近肺门处有一充气支气管进入,病理证实为肺泡
癌。
103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左上肺尖(Jian)后段球形病灶略呈分叶密度不均内 有不规则囊泡状空气密度影,病理证实为肺泡癌。 104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右上肺后段胸膜下小结 节影,边缘呈(Cheng)锯齿样 改变,内部密度不均, 有小泡征,肺泡癌。
分期,两种窗位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肺窗可发现肺内小结节,纵隔窗可观察纵隔结构的侵犯 情况,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个别病例甚至需要骨窗以了解骨质有无侵蚀破坏。
第二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正常纵(Zong)隔CT解剖
头臂干动脉
上腔静脉
左头臂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通过弓上(Shang)层 面
1
第三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胸 部CT诊断 (Xiong)
第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肺(Fei)窗
纵(Zong)隔窗
胸部检查包括肺窗及纵隔窗(又称为软组织窗),这两种观察方法对肺部病变的观察 尤为重要。对肺弥漫性病变用单纯肺窗即可,而对孤立结节,肺窗和纵隔窗均需 要,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的界面,后者可仔细分析病灶的内部结构。对肿瘤病人的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3
左肺下叶背段肺不(Bu)张
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4
左下(Xia)叶支气管闭塞
左肺下叶肺不张并胸腔(Qiang)积液
55
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左肺上叶前段(Duan)肺不张
第四十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6
肺部结节性病 变 (Bing)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40
右位降主动(Dong)脉
胸部疾病CT诊断学课件
演变过程:
TB菌入肺→肺泡炎↙→完全吸收 →TB性肉芽肿(增殖病变)→纤维化、钙化 →干酪样坏死→空洞→播散等→空洞瘢痕性 愈合、空洞净化。
分类
1.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 巴结结核。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润、
周围型肺癌: 文献 报告CT表现:
a、边缘分叶: 占70-80%; b、棘状突起: 长、宽各为2-6mm,约占40%; c、边缘毛刺: 占25%,肺窗观察较好,是由于
癌细胞呈放射状浸润肺组织所致; d、密度: 大多均匀,可见小低密度灶; e、含气支气管征: 占40%左右; f、小结节堆聚: g、胸膜凹陷征: 约占60%,
(5)胸膜肿块阴影: 包裹性脓胸,称“胸膜结核 瘤”。常多发。特点: ①多位于外侧胸壁下部。 ②扁平状、半圆形,边清。③2~5cm,可更大。 ④密度不同,可钙化。⑤多有胸膜炎史。
(6)两中下肺野多发片状阴影: 难与肺炎鉴别。
两 肺 结 核 伴 纵 隔 淋 巴 结 结 核
2.肺癌: 定义: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
四、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Ⅳ型)(tuberculosis pleuritis)
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 可与肺结核同时出 现或单独发生, 是弥散至胸膜的结核菌体 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
CT: 较易显示 a.少量游离性积液: 沿后胸壁的
弧线状或新月形均匀致密影。
b.中量积液: 可压迫肺向内形成 不同程度的不张。
①锁骨上、下区形状不规则慢性纤维空
洞,
②周围伴有较广泛的条索状纤维性改变
和散在新老不一的病灶。
③B播散病灶伴支扩及代偿性肺气肿表现。
胸膜增厚, 同侧胸廓塌陷, 邻近肋间隙变窄, 纵隔
向患侧移位, 肋膈角变钝。
胸部CT诊断学ppt课件
肺癌的CT诊断通常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肺癌的典 型CT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缘不规则,有时伴有毛刺或分叶状。同时,CT 扫描还可以观察到肿瘤对支气管的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胸膜受累等情况。
肺结核的CT诊断
总结词
肺结核的CT诊断可以观察到肺部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和 周围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结核。
咳嗽等症状。
肿瘤
胸部的肿瘤可来源于上皮细胞、间 叶组织等,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 瘤。
循环障碍
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血 液循环障碍,引起胸闷、气短等症 状。
03 胸部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胸部CT影像学表现
肺脏
正常肺脏在CT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纹理细腻的软组织影,肺门结 构清晰,无淋巴结肿大。
纵隔
详细描述
肺结核的CT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部结节、斑片状阴影、空 洞和支气管播散等。病灶通常位于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 段,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同时,CT还可以发现肺门淋巴 结肿大和胸膜病变等。
胸腔积液的CT诊断
总结词
胸腔积液的CT诊断可以观察到胸腔积液的位置、量和胸膜改变,有助于判断积 液的性质和病因。
发展阶段
1980年代,CT技术逐渐 应用于胸部,但由于辐射 剂量较大,限制了其在临 床的广泛应用。
成熟阶段
1990年代至今,随着技术 的进步,低剂量CT扫描成 为可能,广泛应用于肺癌 筛查和诊断。
胸部CT在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诊断
CT能够发现早期肺癌,观察肿 瘤大小、形态、位置及淋巴结
转移情况。
肺结核诊断
与MRI比较
与PET比较
PET能够显示病变的代谢活性,但价 格昂贵,且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不 如低剂量CT。
胸部CT诊断课件
诊断:通过胸部CT扫描可以初步判断肺结节的性质,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病理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进一步确诊。
3
治疗:肺结节的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包括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手术治疗等。
4
肺癌
A
肺癌是胸部CT诊断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B
肺癌的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C
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
胸部CT图像分析
胸部CT图像类型: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
胸部CT图像特点:分辨率高、对比度好、空间分辨率高
胸部CT图像分析方法:图像处理、图像分割、图像识别
胸部CT图像分析应用:肺部疾病诊断、心脏疾病诊断、胸部肿瘤诊断
胸部CT诊断流程
报告撰写:根据诊断结论,撰写诊断报告,并提交给医生
06
影像后处理:对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如三维重建、血管造影等
D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4
胸部CT诊断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典型案例
4
3
案例三:肺栓塞
案例四:肺癌
2
1
案例一:肺部结节
案例二:气胸
疑难案例
案例一:患者A,男性,50岁,胸痛、呼吸困难,CT显示肺部阴影,诊断为肺癌
2
胸部CT诊断方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胸部CT扫描技术
胸部CT扫描设备:包括CT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
扫描方式:包括平扫、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等
扫描参数:包括扫描层厚、扫描范围、扫描时间等
胸部CT诊断-书稿修改1
---------------------------------------------------------------最新资料推荐------------------------------------------------------胸部CT诊断-书稿修改1第四篇胸部 CT 诊断第一章检查方法一、检查前准备1.详细的病史、体征、实验室资料对于胸部 CT 的正确诊断至关重要,因此要求临床医师能够比较详细地填写申请单,必要时 CT 室医师应补充追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2.需增强扫描者应禁食 4-6h,增强前作碘过敏试验。
3.检查前要求患者胸部无产生伪影的物品,如膏药、金属物品等。
4.扫描前要训练病人呼吸,以取得配合,避免遗漏病灶。
二、扫描与技术 (一)体位一般情况下,采用将双手置头上的仰卧位,如需观察胸腔积液的流动情况,可取侧卧、俯卧等体位。
CT 导向穿刺定位时,可采取方便操作的体位。
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响,肺内血流分布会随体位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即所谓坠积效应,应注意识别。
(二)扫描定位片胸部 CT 扫描前一般应先获取扫描定位片(类似常规胸片),根据定位片而确定扫描范围,制定扫描计划;摄取定位片也有利于临床医师阅片与定位。
常规应包括肺尖至肺底,不宜采用区域扫描。
例如仅扫下胸部则无法了解上纵隔有否淋巴肿,而这一征象又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CT的优势之所在。
1 / 3上胸部病变仅扫上胸部则可能遗漏下肺播散病灶或转移灶,甚至把上纵隔淋巴肿当作纵隔肿瘤而忽略了平片未能显示的纵隔旁、心后、后肋膈区肺组织的原发灶。
(三)扫描层厚和层距CT扫描发现病灶的大小取决于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密度差越大就越容易发现较小病灶。
正常肺实质CT值极低,而肺内病变密度较高,纵隔则有良好的脂肪对比,因此都能在适当的厚层显示较小的病灶,常规采用 10mm 层厚,10mm 层距连续扫描,肺内可发现 2mm,纵隔可发现 3mm大小的软组织密度病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6 左上叶舌段支气管层面
20
图17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21
2 正常解剖
• (3)正常胸膜的CT表现
22
图18 叶间裂(斜裂)
23
图19 叶间裂(水平叶间裂)
24
图20 下肺韧带(左侧)
25Leabharlann 2 正常解剖• (4)胸内淋巴结的分布
26
图21 纵隔淋巴结示意图
符号
名称
2R/L
高位气管旁LN
9
图7 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
10
图8 左心房层面
11
图9 左心房层面(增强)
12
图10 左心房层面(增强)
13
图11 四腔心层面
14
图12 心室层面
15
2 正常解剖
• (2)正常肺门的横断解剖
16
图13 气管分叉层面(肺窗)
17
图14 右主支气分叉层面
18
图15 左主支气管层面
4R/L
低位气管旁LN
5
主肺动脉窗LN
6
前纵隔LN
7
隆突下LN
8
食管旁LN
10R
右气管支气管LN
10L
左支气管旁LN
11R/L 肺内LN
14R/L 膈上LN
美国胸科协会胸内淋巴结分区表
27
本 节 结 束
28
胸部CT诊断学(一)
1 检查方法 2 正常解剖
湖南中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制作 作者 李平
1
1 检查方法
• 1)胸部CT扫描常规用平扫,扫描范围从 肺尖至肺底。常规CT层厚、层距10mm。 螺旋CT层厚7-10mm,P值根据扫描速度选 用1-2,原则是一次屏气完成全肺扫描。
• 2}观察纵隔病变、大血管、淋巴结及肺 内结节灶的鉴别诊断使用增强扫描。
• 3)弥漫性肺疾病用高分辨力扫描,层厚12mm,间隔10-20mm,或作局部扫描。
2
2 正常解剖
• (1)正常纵隔的横断解剖
3
图1 胸骨切迹层面(六血管层面)
4
图2 胸锁关节层面(增强)
5
图3 主动脉弓上层面(五血管层面)
6
图4 主动脉弓上层面
7
图5 气管分叉层面
8
图6 气管分叉层面(增强 显示该层面大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