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4578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c.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劳动与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第三课时:劳动与技术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4. 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评价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3. 实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讨论劳动与技术的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安全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7. 评价环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方法和安全常识。
2. 讨论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劳动与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互评:评价他人的表现,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2. 教具:劳动工具、实践材料、安全装备3. 课件:劳动与技术的相关图片、视频4. 网络资源:劳动与技术的相关资讯、案例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整洁、安全,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实践材料2. 实践场地:安全、宽敞,具备劳动与技术实践的条件3. 网络环境:畅通,便于查找相关信息八、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注重实践:安排充足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3. 分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 巡回指导:教师在实践环节中巡回指导,确保学生安全、正确地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劳动与技术的方法3. 第三周:劳动与技术实践4. 第四周: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5. 第五周:劳动与技术评价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劳动与技术的各个方面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表现4. 反思教学进度:是否按照计划顺利地进行教学十一、教学拓展1.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a8c13fbfad6195f302ba667.png)
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教具准备: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1.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位同学上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岀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XX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X X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学习新课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小结: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一)、学生交流: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里面有序吗?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977c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a.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简单的劳动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整理书包等。
2. 学习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扫帚、拖把、擦窗器等。
3. 学习如何保持劳动工具的清洁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和保持劳动工具的清洁和维护。
四、教学准备:1. 劳动工具:扫帚、拖把、擦窗器等。
2. 教学场地:教室、走廊、窗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教师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4. 保持劳动工具的清洁和维护:教师讲解如何保持劳动工具的清洁和维护,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劳动学习的收获,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一项简单的劳动任务,并保持劳动工具的清洁和维护。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使用技巧,如剪刀、胶水、画笔等。
2.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劳动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3.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提高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品质。
七、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剪刀、胶水、画笔等。
2. 通过劳动创作有趣的作品,如剪窗花、做手工艺品、画画等。
3. 学习如何整理和保存劳动作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提高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品质。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24ee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b.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钳子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姿势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演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其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劳动工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作业与评价:1. 学生回家后,尝试向家人介绍所学的劳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准确性。
第二章:整理与清洁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整理和清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如分类、排序、收纳等。
2. 学习清洁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拖把、扫帚、清洁剂等。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整理和清洁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2. 学生分组进行整理和清洁的实际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作业与评价: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整理和清洁方法,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和清洁。
2. 教师对学生的整理和清洁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效果。
第三章: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基本的种植和养护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的基本步骤,如挖坑、播种、浇水等。
2. 学习植物的养护知识,如施肥、除草、修剪等。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种植和养护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2. 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和养护的实际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作业与评价: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在家中的花坛或阳台进行种植实践。
2. 教师对学生的种植和养护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效果。
第四章:制作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简单的制作和创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发挥创意,培养艺术修养。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精品范文).doc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精品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56f4166487c24028915fc3d5.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学校:芒市镇信通小学教师:俸智勇2016年9月1日云南省小学劳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家居卫生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8bf7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d.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清洁、维护等。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课文:《劳动的乐趣》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实践:班级卫生打扫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课文:《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内容:整理、清洁、维护等基本劳动技能实践:教室环境布置3. 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课文:《科技改变生活》教学内容:简单工具的使用、电子产品的基本操作实践:制作小手工,如纸飞机、风车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劳动与技术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动手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设计、功能、创新等方面。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2. 教具:清洁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等3. 课件:PPT、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文章、案例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2课时)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4课时)3. 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4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3. 第三周: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0a2b0bc281e53a5802ff77.png)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学校:芒市镇信通小学教师:俸智勇2016年9月1日云南省小学劳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家居卫生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944e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b.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劳动与技术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方式:学生分享和案例分析的表现。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
2.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如观察、实践、反思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合作经验。
3.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价方式:小组讨论和实践练习的表现。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意义。
2. 家庭劳动技能的培养。
教学活动:1. 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如培养责任感、独立性等。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劳动经验和感受。
3. 家庭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技能训练,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
评价方式:学生分享和家庭劳动技能训练的表现。
第四章:学校劳动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学校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的意义。
2. 学校劳动技能的培养。
教学活动:1. 讲解学校劳动的意义:如培养团队合作、自律性等。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中的劳动经验和感受。
3. 学校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学校劳动技能训练,如整理教室、种花等。
评价方式:学生分享和学校劳动技能训练的表现。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案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1e6a0b14e852459fb572d.png)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学校:芒市镇信通小学教师:俸智勇2016年9月1日云南省小学劳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家居卫生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docx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云教版上册).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a38a48410661ed9ad51f3cc.png)
云南省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验课本劳动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家居卫生第 1 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内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教学内容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fa0440a69eae009581becff.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内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云南省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
![云南省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eaadb728ea81c758f578d5.png)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1课纸工初步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
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准备:各类纸工工具、投影仪、纸工作品图片、劳动vcd光教学过程:一、课程内容说明:师: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二、了解纸的知识: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曾先后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写字记事。
直到西汉时期,简牍、缣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书写材料。
但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于是寻求廉价、方便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成了迫切的社会要求。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的方法,这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
纸的诞生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工具。
198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巴滩汉墓中发现一幅纸质地图。
其纸质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这次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纸实物。
另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故纸堆中也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
这表明早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发明了纸。
(2)早期的造纸方法: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皮,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853a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8.png)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我们的手最灵巧》第一节《剪贴的艺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剪贴的基本技巧,掌握简单的图形剪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贴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图形剪贴。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展示板。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展示板展示各种剪贴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技巧示范(10分钟)讲解剪贴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如何剪贴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模板剪贴出简单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实践(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剪贴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创新,给予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剪贴的艺术》2. 内容:剪贴的基本技巧简单图形剪贴步骤创新实践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剪贴作品,主题为“我的家庭”。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一幅剪贴作品,作品中包含家庭成员的简单图形,以及相关装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剪贴技巧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开展家庭剪贴活动,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20200514103812)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20200514103812)](https://img.taocdn.com/s3/m/eb64ad44360cba1aa811daa2.png)
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内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cd3e0770bf78a65295456.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内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6f03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0.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3. 小组讨论: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与技术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学生分组实践,掌握基本技能。
3. 学生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评价方法:1. 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实践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
3.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价方法: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2.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1.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意实践主题。
3.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创意实践项目。
评价方法:1. 学生创意实践的成果。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方法。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6e92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7.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3.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劳动工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3. 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进行操作演示。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认识和了解。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4.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培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
3. 家庭劳动的安全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2. 演示法:展示家庭劳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家庭劳动。
2. 展示家庭劳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4.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家庭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90fc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d.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熟悉的劳动场景,引发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3.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口头陈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如观察、分析、计划、执行、评估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
2. 学生口头陈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了解他们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违反安全规范可能导致的后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培养他们遵守安全规范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遵守安全规范。
2. 学生口头陈述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理解,评估他们对安全规范的认知程度。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9f5f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e.png)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的乐趣;(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设计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勇于尝试的精神;(3)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1)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讨论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第二课时:动手实践,体验乐趣(1)分组进行动手实践,如制作小手工、种植绿植等;(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组织学生分享实践心得,交流劳动与技术的乐趣。
3. 第三课时:创新设计,解决问题(1)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2)分组进行创新设计,如制作实用的工具、改进生活用品等;(3)组织学生展示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4.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共同进步(1)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集体种植、环保公益活动等;(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组织学生总结团队合作的经验,培养团队精神。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1)讲解劳动与技术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劳动与技术,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2. 学生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4.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2. 教具:实物模型、工具、材料等;3. 课件:教学课件、视频等;4. 场地:实验室、操场、教室等。
云南省小学劳动及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云南省小学劳动及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fce3d3647d27284a735175.png)
. ..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代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拟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展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展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内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第2课拖地板教学目标1、认识擦地板的作用,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参加家里和学校的擦地板活动。
2、学会正确用运常用工具去擦地板。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拖把一把,抹地布一条,水桶一个。
洗衣粉少许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表扬在家在校经常参加擦地板活动等各种劳动的学生。
提问学生擦地板的作用你会拖地板吗(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9至12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和直观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个步骤的道理和操作方法。
擦地板过程:第一步:打扫地面,整理桌凳物品第二步:浸泡拖把。
第三步;有次序地拖地两次。
双手一上一下握住拖把柄,身体向前微倾,量比均匀用力来回移动拖把,从一个角落开始,一边拖一边往后退,一般要拖两次。
第四步:整理桌凳,晾晒拖把。
将拖把清洗干净,拧干,挂在通风的地方晾晒,等地板干了,再把移动的物品放回原处。
(2)实践练习。
按各组分定的区域学习擦洗地板。
温馨提示:a、特别脏的地方要放少许洗衣粉去擦。
b、拖把、抹布要勤洗,水脏了要及时更换,最后要换上一桶清水,把地板重新擦洗一次。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拖得最干净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小结:积极参加家里和学校的擦地板活动不仅能使地面保持清洁卫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而且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娴熟的劳动技能。
(2)回家后按照拖地板的步骤方法做一次家务劳动。
第3课洗鞋教学目标1、认识洗鞋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洗鞋,保持鞋子卫生;2、了解洗鞋常识,学会洗鞋。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布鞋或胶鞋一双,鞋刷一把,盆一个,肥皂一条或洗衣粉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谈话:当布鞋和胶鞋弄脏或穿了一段时间后,不仅外观不好看,而且气味也不好闻,这是就要换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洗鞋。
(2)阅读课本15只17页,弄清洗鞋的步骤和方法。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示范洗鞋的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洗鞋方法。
第一步:浸泡初洗。
在水中轻轻洗刷,刷掉鞋帮表面和鞋底上的泥土。
第二步:细洗。
在鞋内、斜面、鞋帮擦上肥皂或洗衣粉再用鞋刷依次刷洗。
第三步:清水漂洗。
一般要漂洗两三次。
第四步:晾晒。
将鞋帮撑起,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胶鞋不要放在烈日下暴晒或火炉旁烘烤。
(2)实践练习。
各小组学习洗鞋子。
温馨提示a、换水时不要把水撒泼在地板上。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小结:经常换洗鞋子既卫生,又可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还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娴熟的劳动技能。
(2)回家后按照洗鞋的步骤方法帮爸爸妈妈洗一次鞋。
第4课洗衬衫教学目标1、认识洗衬衫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换洗衬衫;2、了解洗衬衫常识,学会洗衬衫。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衬衫一件,盆一个,肥皂一天或洗衣粉少许,软刷一把,衣架一个。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说说你知道的洗衣服的常识。
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等。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1至23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示范洗衬衫的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第一步清水浸湿泡。
注意不要把不同颜色的衬衫一起浸泡,第二步:洗涤剂溶解、浸泡、揉搓。
袖口、领口、腋下、下摆和前襟是易脏的地方,要多用一些洗涤剂,然后用手揉搓。
硬领衬衫要用软刷刷洗。
第三步漂洗。
在清水中加小半勺盐,反复漂洗两三次,有污渍的地方再用手搓一搓。
第四步:挂晒:不能拧得太干,挂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晾晒。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A、为了节省时间,妈妈把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三件衬衫放在一起同时洗。
()B、漂洗时在清水中加点盐,可以防止衣服褪色。
()C、硬领的衬衫,领子上污渍特别多,要用手反复揉搓。
()(2)回家后自己洗小件衣物。
第5课整理卧室教学目标1、认识整理卧室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整理卧室,保持整洁卫生;2、了解整理卧室基本常识,学会整理卧室。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被子一床。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说一说:早晨起床后你都做那些事。
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6至29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整理房间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开窗、整理床铺第二步打扫房间第三步整理物品及文具(2)教师讲解示范折叠被子的方法。
(3)小组学习折叠被子,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折叠得最整齐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参观学生宿舍(2)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第6课纸编小花篮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编织是中国的传统工艺,纸编小花篮不仅可供欣赏,也具有实用价值。
2、让学生能从编花篮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美工刀、直尺、双面胶。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教师展示已经做好的纸编小花篮一个,让学生欣赏。
(2)说明纸编小花篮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去做。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裁剪纸条。
(2)编织。
(3)围框。
(4)横向编织。
(5)插贴。
(6)做提手。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让学生把自己的纸编小花篮上台展示给大家看,并让全班同学评一评看看谁的花篮最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运用这种编织方法,设计并编织一个好看又实用的物品。
第7课彩色拉花教学目标1、认识制作拉花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色纸若干、彩线一根、剪刀一把、固体胶一瓶、铅笔一支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
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4至4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明确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2)讲解示范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3)实践操作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并展示欣赏。
(2)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3)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动手剪一个拉花,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2)用同学们自己制作的彩色蜡花装扮我们自己的教室。
第8课纸做大红花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大红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喜庆装饰工艺品。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红色皱纹纸3张,剪刀一把细绳一根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朗读小诗《大红花》(2)阅读教材51至53页,感知大红花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示范大红花的制作步骤方法。
第一步、裁纸。
把纸裁成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正方形。
第二步、折叠。
把3张裁好的皱纹纸叠放在一起并对齐,然后一正一反来回折叠成宽2厘米的长条。
第三步、扎紧。
用细绳从中间扎紧。
第四步、剪角。
把两头剪成圆角或箭头状。
第五步、展开。
把纸一层一层地拉起展开,大红花就做成了。
(2)学生动手操作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展示学生制作的大红花。
(2)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3)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红花代表关荣,戴上大红花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骄傲的事。
你最想把大红花献给谁第9课自制七巧板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七巧板,并能根据图例制作七巧板。
3、学会使用“七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一块,颜料一盒,直尺一把、剪刀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了解七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在国外被称为“唐图”(2)自主阅读教材第57页。
(3)看图学习制作七巧板的方法。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5块,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1块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2)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怎样才能拼摆好七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七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