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市三中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成都市三中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三种细胞内基因、mRNA都不相同
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2. 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细胞能合成RNA聚合酶,说明该细胞已高度分化
B.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基因有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可被溶酶体降解而清除
D.自然界中多数生态系统都不需要通过植物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3.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紊乱
B.pH偏离正常范围
C.渗透压下降
D.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4. 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

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

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 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 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 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发挥了协同作用
5.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6. 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 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具有流动性
C.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含量越高,细胞抵抗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D. 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
7. 下列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是()
A.Zn Cu B Mn
B.Zn Cu K Ca
C.Fe Mn Zn Mg
D.S Mn Cu Mo
8.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①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①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①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①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B.酶只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
C.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D.蛋白酶的合成不需要酶的催化
10. 如图所示为有氧条件下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①①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
C.①过程消耗ATP和NADPH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1. 如下图,科学家在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 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12. 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C.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3.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

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冰和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变
B.在解冻以后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
C.巯基(—SH)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D.抗冻植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的能力
14. 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①是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载体
C.①位于细胞核的中央,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
D.①是大分子物质如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15. 糖类和脂肪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细胞先氧化分解糖类,为细胞提供能量
B.糖类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糖类中的淀粉和糖原都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7.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是人体内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但是功能不同,与此有关的是()
A. 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C.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 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18.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9. 研究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异色飄虫、螳螂等;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等。

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
B.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
C.中性昆虫在果园生态系统中是多余的
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20. 图为某草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C.DDT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狐和鹰体内富集
D.狐的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兔、鼠的同化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①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图①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

(2)图①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3)图①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_(用图①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图①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22. 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Bcl2是一个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调控,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中,mRNA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过程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结束后,图中形成的①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某科研小组欲研究改良小麦品种甲、乙光合作用的强弱,将长势相同、数目相等的甲、乙小麦分别放置于两个大小相同的密闭透明容器内,给子适宜的光照,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两容器中CO2含量变化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分析,在实际生产中大田种植甲、乙两种小麦时,种植密度能更大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影响植物的CO2吸收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

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b时35①条件下光合作用CO2利用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25①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4. 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

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

25. 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B液、C液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原因是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液内存在着缓冲物质。

(3)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液。

(5)在一些病理条件下,A液、B液、C液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

请举出由病理原因引起A液增多的实例(试举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C
3. A
4. B
5. C
6. C
7. A
8. B
9. C
10. D
11. D
12. C
13. A
14. A
15. B
16. AD
17. ABC
18. AC
19. AD
20. AB
21.
(1).DNA复制
(2).受精作用
(3).流动性
(4).次级精母
(5).IJ
(6).GH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D
(9).不同
(10).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
22.
(1).细胞核
(2).4种核糖核苷酸
(3).能显著提高翻译效率(短时间内能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4).合成多肽链的模板相同(mRNA相同)
23.
(1).乙
(2).乙种小麦能利用更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
(3).温度和光照强度
(4).大于
(5).光照强度为b时,两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35①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大于25①条件下24.
(1).S
(2).a/2
(3).减小
(4).不变
(5).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25.
(1).内环境
(2).血浆和组织液
(3).不会
(4).B
(5).毛细血管内CO2的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CO2的浓度
(6).A
(7).营养不良
(8).花粉过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