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九歌·礼魂翻译赏析
屈原的爱国的诗词
屈原的爱国的诗词关于屈原的爱国的诗词关于屈原的爱国的诗词,江畔,一位衣着华丽的诗人,顶着风,灌着酒在徒步行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屈原爱国诗词,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漫漫:长。
修:长。
兮:语气词,相当与“啊”。
将:将要,还要。
求索:寻找。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汨”指汨水。
“汨汨而过”指时间流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
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意识是说: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
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原文及赏析
九歌原文及赏析原文: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通:蘋)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好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九歌·礼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其内容丰富,抒发了作者华丽的清秀情感,而其注释复杂繁琐,需要逐一解析。
下面将结合各注本,对《九歌·礼魂》进行归纳分析。
一、赎污螟《礼魂注》指出,螟是指蚕茧上的小虫,因为蚕茧上的小虫会腐烂,因此与赎污有关。
而《国风·郑风·十有奇歌》则解释为赎污的一种方法,即先用蚕的茧腐败的味道把赃污清洗掉,再用香草覆盖残留的味道,就可以清除不洁。
二、魑魅魍魉《礼魂注》解释魑魅魍魉为邪恶的精灵。
而《诗经·卫风·木瓜》则解释为一种惧怕的情绪。
这表明作者通过对魑魅魍魉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事的不安和对邪恶力量的恐惧。
三、后土《礼魂注》指出后土是田地的女神,负责农业生产。
而《山海经·海外东经》中,则记载后土是生育和生长的象征,人们把后土看作是大地母亲的代表,祀奉后土,祈求播种、收获、丰收。
四、大盂鼎《礼魂注》解释大盂鼎为殷商时期的器皿,有五个脚、四个环耳等装饰。
而《周礼·天官·大司徒》则解释大盂鼎是祭祀时常常用的器具,象征大地之母的意义。
五、水灵《礼魂注》中的水灵是指女妖,随着水流四处乱窜。
而《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则称“三女瑶姬、女儿国、水母所居,皆有水灵赖之”。
这表明作者让渲染出神秘的气氛,又体现出他对水的敬畏之情。
六、明神宫《礼魂注》中的明神宫指的是神明居住的宫殿,其坐落在大园之中。
而《汉书·律历志》则解释了明神宫的建筑结构,由10余座殿宇相连,有16座亭台相承,建筑规模庞大,让人无法想象。
七、千秋《礼魂注》中的千秋是指永恒的时光,代表了永不消失的爱情。
而《诗经·卫风·木瓜》则表达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思想,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不可持久的,生命也是一样,每一件事都应该趁早做,不要等到时光消逝后后悔。
综上所述,各注本对《九歌·礼魂》所做出的注释及解释,深入浅出,对读者进行对前人对诗的阐述,让读者更深入地探讨诗歌的含义,进而了解其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情感和历史文化。
《九歌》注释赏析译文+英语翻译
《九歌》注释赏析译文+英语翻译词句注释东皇太一①辰良:即良辰的倒文。
穆:肃穆恭敬的样子。
②抚:抚摸。
珥:耳饰,此指古代剑柄的顶端部分,又称剑镡、剑鼻子。
③瑶:美玉名,这里形容坐席质地精美。
一说“瑶”,“营”的假借字,香草名。
“营席”,用营草编织的坐席。
玉瑱(zhèn):压席的玉器。
瑱:通“镇”。
盍(hé):发语词。
将:举。
把:持。
将把:指摆设的动作。
琼:美玉名。
琼芳:形容花色鲜美如玉。
④肴蒸:祭祀用的肉。
藉:衬垫。
奠:祭奠。
“桂酒”、“椒浆”,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⑤枹(fú):鼓槌。
拊:击。
节:音乐的节拍。
安歌:安详地歌唱。
⑥陈:列。
竽:笙类吹奏乐器,有三十六簧。
瑟:琴类弹奏乐器,有二十五弦。
⑦灵:楚辞中“灵”或指神,或指巫。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谓巫曰灵,谓神亦曰灵。
盖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为神之所凭依,故谓之灵,或谓之灵保。
”这里指女巫。
偃蹇(yǎn jiǎn):舞貌,谓舞姿袅娜。
姣服:美丽的衣服。
芳菲菲:香气浓郁。
⑧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
繁会:音调繁多,交响合奏。
云中君①浴:洗身体。
沐:洗头发。
古人祭神之前,必先斋戒,用兰草沐浴。
②灵:指云中君。
连蜷(quán):回环宛曲的样子。
烂昭昭:光明灿烂的样子。
未央:未尽。
③蹇(jiǎn):发语词。
憺(dàn):安。
寿宫:寝堂。
此指云神在天上的宫阙。
④龙驾:龙车,此指驾龙车。
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黄赤白黑之五彩(用郭沫若说)。
⑤灵:指云中君。
皇皇:同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猋(biāo):疾速。
举:高飞。
⑥览:看。
冀州:古代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因以代指全中国。
⑦君:指云中君。
太息:即叹息。
忡忡(chōnɡ):心神不定的样子。
湘君①夷犹:犹豫不前的样子。
②要眇(yāo miǎo):美好的样子。
③沅湘:沅江、湘江。
江水:指长江。
古诗《九歌》(作者屈原)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九歌屈原[先秦]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通:蘋)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屈原《九歌》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大全集,收藏备用
屈原《九歌》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大全集,收藏备用【作品介绍】《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
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
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
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
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
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男)与山鬼(女)。
《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楚辞校补》)。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
《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
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
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九歌》意思-赏析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九歌》意思|赏析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云中君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湘君你犹豫不决迟迟不来,为谁停留在水中沙洲?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湘夫人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鸟儿为啥聚集水草里,鱼网为啥挂在树枝头?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屈原《九歌》赏析
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屈原《九歌》赏析《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九歌》原文:作者: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赏析:《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
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
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九歌·礼魂》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诗歌,作者是屈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这篇诗通过描述神仙妖怪、豪杰伟人等各种形象来揭示人类的命运和情感,以及对礼仪和道德的追求。
下面是对这篇诗的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中通过描绘多种神仙妖怪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神仙和妖怪形象具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他们可以掌控风雨雷电,掌握神秘的道法,并对人们的命运有所调整。
作者通过描绘这些形象,表达了人类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超越自身力量的追求。
《九歌·礼魂》中揭示了人类的情感世界。
诗中通过描绘豪杰伟人的形象,展现了人类的勇气、智慧和爱情。
其中的豪杰形象有荆轲、伍员、勾践等,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爱情方面,诗歌通过描述女子的美丽和爱慕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和渴望。
《九歌·礼魂》中对礼仪和道德的追求贯穿全文。
诗中通过描绘祭祀仪式,讲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传统礼仪的坚守。
诗中还提到了“礼义廉耻”等道德观念,展示了作者对道德正直和公正的追求。
通过描绘这些形象和场景,诗歌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应当具备的品质和价值观的认同。
《九歌·礼魂》整体风格优美、雄浑,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流畅、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情上的冲击。
《九歌·礼魂》通过多样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思考,揭示了人类的命运、情感和对礼仪和道德的追求。
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审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发。
《屈原·九歌》原文+翻译
《屈原·九歌》原⽂+翻译《屈原 · 九歌》原⽂+翻译九歌朝代:先秦作者:屈原原⽂:东皇太⼀吉⽇兮⾠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兮忡忡;湘君君不⾏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令沅湘兮⽆波,使江⽔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中,搴芙蓉兮⽊末;⼼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帝⼦降兮北渚,⽬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登⽩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上?(苹通:蘋)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兮未敢⾔;荒忽兮远望,观流⽔兮潺湲;麋何⾷兮庭中,蛟何为兮⽔裔;朝驰余马兮江皋,⼣济兮西澨;闻佳⼈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兮为镇,疏⽯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司命⼴开兮天门,纷吾乘兮⽞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飞兮安翔,乘清⽓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兮被被,⽟佩兮陆离;⼀阴兮⼀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愁⼈兮奈何,愿若今兮⽆亏;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兮⾃有美⼦,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忽独与余兮⽬成;⼊不⾔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兮蕙带,儵⽽来兮忽⽽逝;⼣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沐兮咸池,曦⼥发兮阳之阿;望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寻诗两绝句》《郡圃春晚》《九歌 礼魂》《归园田居》《寻西山隐者不遇》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01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阅读理解题目】: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
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试题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试题答案]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诗意]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
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九歌·礼魂》是中国古代长篇抒情诗歌中的一篇,被誉为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超艺术水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宋本《楚辞》宋本《楚辞》是《楚辞》的主要版本之一,整理于宋代。
该版本注重发掘《楚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礼魂》的注释也是如此。
其中,“九畹”的解释指南方天子祭秦穆公时的仪式,为一种庄重优美的大型文化活动。
而“义人”的注解为指豪族名士,是礼制的代表人物。
清本《楚辞》是明清时期《楚辞》的重要整理版本之一。
在该版本中,对《礼魂》的注释主要从音韵、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例如“璀璨”的注解为光彩耀眼,口音高昂;“客子”的解释则指被招待的人,是对古代人际交往及礼仪制度的具体体现。
郭店本《楚辞》是20世纪初在河南郭店出土的文献,也是《楚辞》的最古老版本之一。
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在其注释中体现了当地文化传统。
例如,“灵台”指当时河南人祭祀时供品放置的地方,而“响鹿”则是当地野生鹿的一种,引申为音乐悠扬。
今村与三崎标注本《楚辞》日本现代学者今村与三崎合著的标注本,其注释简明易懂、汉字注音,对于新手诵读《礼魂》颇有帮助。
例如,“丹陛”指红色的石阶或者车前的红帐,而“蕴藉”则是容器内蕴含贵重之物。
大秦本《楚辞》是对《楚辞》进行深度研究的代表性版本之一,对《礼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析。
其中,“马援之节”解释为马援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而崇尚节操,“棠棣”的注释则描绘了秋季寒风下花木的凋零之景。
综上所述,《九歌·礼魂》各注本在解释的角度和角度侧重上存在差异,但从细节和文化内涵出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和礼仪制度。
屈原《九歌》详细译文
屈原《九歌》详细译文屈原《九歌》详细译文东皇太一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云中君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湘君你犹豫不决迟迟不来,为谁停留在水中沙洲?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湘夫人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鸟儿为啥聚集水草里,鱼网为啥挂在树枝头?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九歌·礼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被誉为古代乐府之魂。
本文将对《九歌·礼魂》各注本进行归纳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九歌·礼魂》以歌颂传统的礼制为主题,以叙述故事和抒发感情的方式表达对礼制的赞美和对追求仁义的崇高追求。
下面是对《九歌·礼魂》各注本的归纳分析:1. 重点解读礼制:礼魂,《九歌·礼魂》的核心概念,指的是礼制所蕴含的精神和原则。
各注本都对礼魂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礼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引导作用。
2. 考证文本的真实性:各注本都对《九歌·礼魂》的文本进行了考证,分析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篡改和增删情况。
这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真实意图。
3. 字词解释与义项辨析:各注本对《九歌·礼魂》中的生僻字词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具体意思。
对于读者来说,尤其是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帮助。
4. 传世文献比较:各注本在对《九歌·礼魂》进行解读的还会引用和比较其他相关的传世文献,比如《礼记》、《周礼》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九歌·礼魂》所反映的礼制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 原文翻译与诗意赏析:各注本都会对《九歌·礼魂》的原文进行翻译,并对其中的意象、语言和音韵进行赏析。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之处。
各注本对《九歌·礼魂》的解读有着独到的观点和深入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解途径。
通过对各注本的归纳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九歌·礼魂》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欣赏古代乐府之美。
神灵英魂的浪漫赞歌——屈原《楚辞·九歌》品读
神灵英魂的浪漫赞歌——屈原《楚辞·九歌》品读神灵英魂的浪漫赞歌——屈原《楚辞·九歌》品读中条山客传说《九歌》是夏代部落联盟时期宫廷的乐歌,后遗民间。
民间在祭神时进行演唱和表演,各地的演唱内容和表演不尽相同,各居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南郢之邑在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载歌载舞以乐诸神。
屈原根据楚地九歌将其改编与加工,写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歌。
屈原根据所祭祀神灵不同,共写有十一篇,其中《国殇》一篇专门用于祭奠在战争死去将士的英灵。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有人认为是屈原放逐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
但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是组诗,《少司命》祭祀子嗣之神;《东君》祭祀太阳神;《河伯》祭祀黄河之神;《山鬼》祭祀山神;《国殇》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东皇太一》是迎神曲,也是祭祀天神、太阳神;《云中君》祭祀云神、雨神;《湘君》祭祀湘水男神;《湘夫人》祭祀湘水女神;《大司命》祭祀掌管人类寿夭之神;《礼魂》则是送神曲。
对于《九歌》所祭祀神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
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乃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这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活动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
这些歌词是根据楚地民歌创作的,因而极具楚地特色,清新而凄艳,幽渺而情深,绮靡而伤情,夸张而浪漫。
九歌·东皇太一《九歌》的首篇,是楚人祭祀天神中最尊贵的神——太阳神而演唱的乐歌。
“皇”是天神的尊称,楚人立神祠于东方,故称东皇。
“太一”是说神通广大无边。
全诗分三节,首写选择吉日良辰,怀着恭敬的心情祭祀天神;次写祭祀场面,着重写祭品的丰盛,歌舞的欢快;最后写对天神的祝愿。
屈原《九歌》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屈原《九歌》原文及翻译「完整版」屈原《九歌》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
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屈原原文: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通:蘋)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九歌原文及翻译
九歌原文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歌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辞·九歌作者:刘向东皇太一【原文】吉日兮辰良,东皇太一穆将愉兮上皇①。
抚长剑兮玉珥②,缪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③。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④。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⑤,陈竽瑟兮浩倡⑥。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⑦。
五音纷兮繁会⑧,君欣欣兮乐康。
【注释】①辰良:即良辰的倒文。
穆:肃穆恭敬的样子。
②抚:抚摸。
珥:耳饰,此指古代剑柄的顶端部分,又称剑镡、剑鼻子。
③瑶:美玉名,这里形容坐席质地精美。
一说“瑶”,“营”的假借字,香草名。
“营席”,用营草编织的坐席。
玉瑱(zhèn):压席的玉器。
瑱:通“镇”。
盍(hé):发语词。
将:举。
把:持。
将把:指摆设的动作。
琼:美玉名。
琼芳:形容花色鲜美如玉。
④肴蒸:祭祀用的肉。
藉:衬垫。
奠:祭奠。
“桂酒”、“椒浆”,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⑤枹(fú):鼓槌。
拊:击。
节:音乐的节拍。
安歌:安详地歌唱。
⑥陈:列。
竽:笙类吹奏乐器,有三十六簧。
瑟:琴类弹奏乐器,有二十五弦。
⑦灵:楚辞中“灵”或指神,或指巫。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谓巫曰灵,谓神亦曰灵。
盖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为神之所凭依,故谓之灵,或谓之灵保。
”这里指女巫。
偃蹇(yǎn jiǎn):舞貌,谓舞姿袅娜。
姣服:美丽的衣服。
芳菲菲:香气浓郁。
⑧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
繁会:音调繁多,交响合奏。
【译文】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屈原《九歌》“国殇”“礼魂”释译
作者: 蒋南华
出版物刊名: 贵州文史丛刊
页码: 73-75页
主题词: 《九歌》;礼魂;景缺;人民的爱;楚军;屈匄;犀牛皮;壮烈牺牲;原诗;诗赋
摘要:<正> 1《国殇》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追悼楚国陈亡将士而写的一首祭祀诗。
大约作于楚怀王十七年即公元前三一二年秦楚两次大战之后。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秦军大败楚军于丹阳,斩甲八万,虏杀楚军大将屈匄和裨将逢候丑等七十余人,侵占了汉中之郡。
楚怀王大怒,大发国中之军与秦战于兰田,结果又吃了大败仗。
怀王廿八年至三十年间,秦楚之间又进行了好几次大战。
但每次都以楚国的损兵折将、失地而告终(如楚怀王二十八年、秦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而去。
二十九年秦复攻楚,楚军死者三万,杀楚将军景缺)。
诗人屈原为了追悼和慰藉这些为国壮烈牺牲的将士的英灵,颂扬他们勇武刚强,“首身离兮心不惩”的忠烈气节,激励人民的爱国。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各注本归纳分析
《九歌·礼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辞章作品,它由九首独立但相互联系
的诗歌组成。
每首诗歌以不同的故事情节和抒情主题展开,但又都围绕着“礼魂”的中心
内容而展开,显示了作者对于礼仪和美德的思考和赞美。
诗歌中的“礼魂”一词用来形容人们的美德和仁爱之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社会
秩序和道德观念的追求。
作者通过各种不同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描绘了人们在不同的环境
和处境下展现出的高尚品质和美德。
在《九歌·礼魂》中,作者通过对于宫女和宫妃的描写,表现了她们对于礼仪和美德
的追求。
诗中虽然描写了她们的美貌和娇柔,但更强调了她们内心的高尚品质和仁爱之心。
作者通过描述她们在宫廷中的生活和困境,展现了她们对于周围人的关心和帮助,表现出
了宫女和宫妃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礼魂”。
《九歌·礼魂》通过对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礼仪和美德的追求和
赞美。
诗歌中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思考,更强调了个人品德
和道德修养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描绘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诗歌中
呈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和价值观的追求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九歌·礼魂翻译赏析
《九歌·礼魂》作者为屈原。
其古诗全文如下: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前言】
战国时期屈原作《九歌》,共十一篇,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
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
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
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
【注释】
①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
会鼓:急疾击鼓,鼓点密集
②芭:一种香草
③姱:美好。
倡:同“唱”。
容与:舒缓
【翻译】
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
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鉴赏】
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对此篇的理解,从题目到内容一直分歧较大。
王逸《楚辞章句》云:“言祠祀九(十)神,皆先斋戒,成其礼敬,乃传歌作乐,急疾击鼓,以称神意也。
”今人陈子展以为“这像是说《礼魂》是为祭祀十神成礼之后,又传歌作乐,以娱乐众神而作,不是为祭祀任何一神而作”(《楚辞解题》)。
明汪瑗《楚辞集解》、清张诗《屈子贯》则宣称此篇是“前十篇之乱辞也”。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又认为:“此章乃前十祀之所通用,而言终古无绝,则送神之曲也。
”清吴世尚《楚辞疏》、王邦采《九歌笺略》、王闿运《楚辞释》也持同样的观点,学术界一般认同此说。
而姜亮夫《屈赋校注》又解“礼”为祀,解“魂”为“气之神也,即神灵之本名,故以之概九(十)神也”,“九祀既闭,合诸巫而乐舞,盖乐中之合奏也,……以总告诸神灵之前”。
其说可从。
诗篇以简洁的文字生动描绘出一个热烈而隆重的大合乐送神场面。
一开始,先点出是“成礼”,使它和《九歌》各篇OrG发生了联系。
祀礼完成后,于是响起密集的鼓点,于是一边把花朵互相传递,一边更番交替地跳起舞。
美貌女郎唱起歌,歌声舒徐和缓,从容不迫。
这正是一个祭众神已毕时简短而又热烈的娱神场面。
而春天供以兰,秋天供以菊,人们多么希望美好的生活能月月如此,岁岁如此。
于是,大家从春供到秋,以时令之花把美好的愿望总告于众神灵,并许以长此不绝以至终古的供奉之愿,表达人们敬神事神的虔诚之心。
在“成礼”的鼓声中,读者仿佛看到《东皇太一》中“扬枹兮拊鼓”、《东君》中“縆瑟兮交鼓”、《国殇》中“援玉枹兮击鸣鼓”诸种
或庄肃或雍容或悲壮的场面。
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传花轮舞,读者无疑又会联想起《东皇太一》中“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云中君》中“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东君》中“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那流芬溢彩的神巫之舞。
“姱女”的歌唱情景,自然也有《东皇太一》中“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少司命》中“临风恍兮浩歌”的叠影;而那“容与”之态,风神卓绝,不也宛然可见《湘君》、《湘夫人》中“聊逍遥兮容与”的湘水配偶神的身姿吗?“长无绝”的“春兰与秋菊”,则是对绿色植物所象征的生命力的讴歌。
“蕙肴”、“兰藉”、“桂酒”、“椒浆”、“兰汤”、“桂舟”、“薜荔柏(箔)”、“蕙绸”、“荪桡”、“兰旌”、“桂棹”、“兰枻”、“荷盖”、“荪壁”、“紫坛”、“桂栋”、“兰橑”、“辛夷楣”、“药房”、“蕙櫋”、“荷衣”、“蕙带”、“辛夷车”、“桂旗”、“杜若”、“芙蓉”、“白薠”、“苹”、“茝”、“石兰”、“杜蘅”、“疏麻”、“瑶华”、“麋芜”、“女萝”、“幽篁”、“松柏”,《九歌》中神灵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充满各种芳美植物的郁郁生气,突出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礼赞。
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正可以作为《九歌》祀神祈福的主旋律。
此诗在《九歌》在最短,几乎接近诗里的“风”诗,但寥寥数语,却把一个盛大集会的场面描写得如此激越和恢宏。
随着激烈的鼓点和舞步,传递香草做着游戏上神灵快乐(这就达到了祁神许愿的目的)。
诗末“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两句,完成了组诗的整体布局;用香草美人喻清平世界;用香草美人作为贯穿组诗各篇(除《国殇》)
的联结线。
这个香草即是总谱的五线谱(形式)又是总谱上的各个音符(内容),这种宏观构思是前无古人的。
通过送神,展现了诗人矢志不渝的报国决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