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
零基础学plc梯形图
零基础学plc梯形图学PLC时要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这个型号PLC的输入输出点数、接线方法等。
再下载安装PLC的编程软件,熟悉软件的操作和常用指令的使用。
再把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成梯形图,转换后就可以在软件上编写梯形图,这个过程和接继电器的线路一样,只不过是把电线换成了软件里的连接线。
程序写好后,下载到PLC里,接上外部的电路就可以运行了。
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如果你想学好,那么你就必须要去实践。
在学习PLC 书本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对许多指令不是很了解,如果看不懂指令的话,那么这将是学习PLC的最大障碍。
因此进行实际应用,逐一攻破,这样,你的PLC知识不但会学得牢固,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掌握了实际使用。
学习plc编程首先需要从理论基础开始。
1)学习PLC的基本原理。
硬件:搞清楚输入和输出端的基本结构,熟悉端口的基本电气要求。
软件:对于PLC系统,必须搞清楚什么是I/O刷新,这是编程的基础,知道PLC的工作循环。
2)2)学习基本指令可以先从梯形图语言开始,先练习基本的逻辑指令;学些各种逻辑指令块。
3)3)实践可以在模拟器上模拟练习:(一般plc编程软件都有模拟的功能)编写PLC程序,编译运行,手动输入一些信号,观看输出端口的信号变化是否满足程序的要求。
最后实战。
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三点:❶必备基础知识学习PLC,必须具备初级电工知识,同时最好具备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样学起来会更容易掌握。
❷学习目标学习完初级入门方面的课程后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知道PLC的工作原理,结构掌握编程软件,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基本的逻辑指令,能够利用这些指令进行编写简单的逻辑控制程序掌握如何把程序下载到PLC里面。
把PLC的程序上载电脑❸学习步骤学习PLC的学员可选择自己想学的品牌的PLC来进行学习对于学PLC的学员来说,最好要用继电器方面的知识,这些是跟PLC梯形图编程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所以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零基础学习PLC入门,6个指令完成模拟量程序梯形图(附程序)
零基础学习PLC入门,6个指令完成模拟量程序梯形图(附程序)这一节讲述4-20mA的模拟量信号进入西门子S7-200PLC以后,PLC怎样通过程序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实际数值。
虽然这节讲的是西门子PLC的模拟量处理程序,但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只要把程序的原理弄明白了,在其他品牌的PLC上应用也是一样的,不管是三菱的还是施耐德的都一样。
所以文章最后我会附上本节所讲的程序的下载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下载研究。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模拟量其实就是一个在一定数字范围内连续变化的数值。
这个数字范围绝大多数都是用4-20mA这个电流信号作为标准范围,至于为什么这样用,上一节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这里不再重复。
接下来看图1。
图1,的左边是一个量程范围为0-10kpa的压力变送器,它的输出电流就是0-10kpa对应4-20mA,所以压力在5kpa时对应的电流就是12mA,我们只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数字万用表就能看到电流的读数,然后我们通过这个读数,拿一个计算器通过加减乘除就能算出实际的压力是5kpa。
这就是手动的算法,如果用这种算法去算实际压力值,简直就是太老土了。
这些活只要交给PLC去干就行了,你只要把程序写好PLC就会不知疲倦的去算还不会出错,我们腾出时间看点自己想看的片片多好呢。
那怎么让PLC去算呢?很简单,我们只要做两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硬件部分,看图1的右边,我们只要在原来接数字万用表的地方,接一个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就行了,你没看错,原理就是这样的。
它实际的接线图就是下面的图2。
在图2我们看到压力变送器和PLC的模拟量模块串联在一起,模拟量模块把接收到的4-20mA电流信号经过处理传送给PLC,这样PLC就能通过程序计算出实际的压力值了。
它的内部处理过程如下。
图3,是模拟量信号在PLC内部的处理过程和工作原理,只要能看明白这张图,我下面讲程序时你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其实模拟量模块内部和压力变送器内部一样,都是有一块电路板。
PLC 梯形图程序基本原理及简码指令的转译法则
【指令篇】 第 1 章 : PLC 梯形图程序基本原理及简码指令的转译法则本 章 将 介 绍 PLC 梯 形 图 程 序 的 基 本 原 理 , 以 及 将 梯 形 图 程 序 转 换 成 简 码 指 令 ( MNEMONIC) 的 转 译 法 则 .1.1梯形图工作原理梯 形 图 为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所 发 展 出 来 的 自 动 控 制 图 形 语 言 ,是 历 史 最 久 ,使 用 最 广 泛 的 自 动 控 制 语 言 , 最 初 只 有 A( 常 开 ) 接 点 , B( 常 闭 ) 接 点 , 输 出 线 圈 , 定 时 器 , 计 数 器 等 基 本 机 构 组 件( 今 日 仍 在 使 用 的 配 电 盘 即 是 ) ,直 到 微 电 脑 P L C 出 现 后 ,梯 形 图 的 组 件( 语 言 ) 除 上 述 组 件 外 还 增 加 了 诸 如 微 分 接 点 , 保 持 线 圈 等 组 件 ( 请 参 考 1-6 页 的 组 件 类 别 ) 以 及传统配电盘无法实现的应用指令. 无 论 是 传 统 梯 形 图 还 是 PLC 梯 形 图 其 工 作 原 理 都 相 同 , 只 是 在 符 号 表 示 上 传 统 梯 形 图 比 较 接 近 实 体 的 符 号 表 示 , 而 PLC 则 采 用 较 简 明 且 易 于 计 算 机 或 报 表 上 表 示 的 符 号 表 示 . 在梯形图逻辑方面可分为组合逻辑和顺序逻辑两种,现分述如下:1.1.1组合逻辑组 合 逻 辑 的 梯 形 图 是 单 纯 地 将 单 一 或 一 个 以 上 的 输 入 组 件 组 合( 串 ,并 联 等 )后 再 将 结 果送到输出组件(线圈,计时/计数器或应用指令等)的回路结构. 实 际 配 线 图A C 11 0 AC110VVX0 X0Y0 Y0回路 1NC(A)NO(A)X1X1Y1 Y1回路 2NC(B)NC(B)X2 2 XX4 4 XY22 X回路 3NCNC NONOX3 X3NONO1-1本 例 为 组 合 逻 辑 分 别 以 实 际 配 线 , 传 统 梯 形 图 及 PLC 梯 形 图 表 示 的 范 例 , 其 中 回 路 1 使 用 一 个 常 开 开 关 ( N O : Normally Open) 也 就 是 一 般 所 谓 的 " A ″ 开 关 或 接 点 . 其 特 性 是 在 平 常 ( 未 压 下 ) 时 其 接 点 为 开 路 ( OFF) 状 态 , 故 灯 泡 不 亮 , 而 在 开 关 动 作 ( 压 下 按 钮 ) 时 其 接 点 变 为 导 通( O N ) ,故 灯 泡 点 亮 .相 对 地 ,回 路 2 使 用 一 个 常 闭 开 关( N C :Normally Close) 也 就 是 一 般 所 称 的 " B″ 开 关 或 接 点 , 其 特 性 是 在 平 常 时 其 接 点 为 导 通 , 故 灯 泡 点 亮 , 而 在 开关动作时其接点反而变成开路,故灯泡熄灭. 回 路 3 为 一 个 以 上 输 入 组 件 的 组 合 逻 辑 输 出 范 例 , 其 输 出 Y2 灯 泡 只 有 在 X 2 不 动 作 或 X3 动 作 且 X4 为 动 作 时 才 会 点 亮 . 传统梯形图X0 Y0PLC 梯 形 图 回路 1X0 X1 Y0 Y1 Y2回路 1X1 Y1 X4回路 2X2 Y2回路 2X2 X4回路 3X3回路 3X31.1.2顺序逻辑顺 序 逻 辑 为 具 有 回 授 结 构 的 回 路 ,也 就 是 将 回 路 输 出 结 果 拉 回 当 输 入 条 件 ,这 样 在 相 同 输 入 条 件 下 ,会 因 前 次 状 态 或 动 作 顺 序 的 不 同 ,而 得 到 不 同 的 输 出 结 果 ,现 就 下 图 具 自 保 持 功能的电机启动/停止回路作说明. 实 际 配 线 图AC110V ~START switchX X5 5STOP switchX6 X6RelayYY3 3NONCContact 2 Contact 1Motor1-2传统梯形图X5 Y3 X6 Y3PLC 梯 形 图X5 Y3 X6 Y3在 此 回 路 刚 接 上 电 源 时 ,虽 X 6 开 关 为 O N ,但 X 5 开 关 为 O F F ,故 继 电 器 不 动 作 ,而 继 电 器 的 输 出 接 点 1 和 接 点 2 都 为 A 接 点 ( 继 电 器 动 作 时 才 ON) 故 接 点 1 和 接 点 2 都 不 导 , 通 , 电 机 在 停 止 状 态 . 在 启 动 开 关 X5 按 下 后 , 继 电 器 动 作 , 接 点 1 及 接 点 2 同 时 ON, 电 机 开 始 运 转 , 一 旦 继 电 器 动 作 后 , 即 使 放 开 启 动 开 关 ( X5 变 成 OFF) 继 电 器 电 源 因 为 自 身 的接点 1 回授而仍可继续保持动作(即为自保持回路) 其动作可以下表表示: , X5 开 关 (NO) 放开 ↓ 压下 ↓ 放开 ↓ 放开 ↓ 放开 放开 停止 压下 停止 放开 动作 放开 动作 X6 开 关 (NC) 放开电机(继电器)状态 停止由 上 表 可 知 在 不 同 顺 序 下 ,虽 然 输 入 状 态 完 全 一 致 , 但 输 出 结 果 也 可 能 不 一 样 ,如 表 中 的 状 态 和 其 X5 和 X6 开 关 都 为 放 开 , 在 状 态 下 电 机 为 停 止 , 但 状 态 时 电 机 却 为 运 转 ,这 种 继 电 器 输 出 状 态 拉 回 当 输 入( 即 所 谓 的 回 授 )而 使 回 路 具 有 顺 序 控 制 效 果 是 梯 形 图 回 路 的 主 要 特 性 , 因 此 有 人 称 梯 形 图 为 " 顺 序 控 制 回 路 ″ , 而 将 PLC 称 为 顺 序 控 制 器 ( Sequencer) .在 本 节 范 例 中 仅 列 举 A ,B 接 点 和 输 出 线 圈 作 说 明 ,其 它 组 件 的 用 法 和 此 相 同,请参考第 5 章"顺序指令说明″.1.2传 统 梯 形 图 和 PLC 梯 形 图 的 差 异虽 然 传 统 梯 形 图 和 PLC 梯 形 图 的 工 作 原 理 是 完 全 一 致 的 , 但 实 际 上 PLC 仅 是 利 用 微 电 脑( CPU)来 模 拟 传 统 梯 形 图 的 动 作 ,也 就 是 利 用 扫 描 的 方 式 逐 一 地 查 看 所 有 输 入 组 件 及 输 出线圈的状态,再将这些状态按照梯形图的组态逻辑来演算出和传统梯形图一样的输出结 果 , 但 因 CPU 只 有 一 个 , 只 能 逐 一 地 查 看 梯 形 图 程 序 , 并 按 照 该 程 序 及 输 入 /出 状 态 演 算 输 出 结 果 ,再 将 结 果 送 到 输 出 界 面 ,然 后 又 重 新 读 取 输 入 状 态 ,演 算 ,输 出 ,如 此 周 而 复 始 地 循 环 执 行 上 述 动 作 ,这 一 完 整 的 循 环 动 作 所 费 的 时 间 称 为 扫 描 时 间 ,其 时 间 会 随 着 程 序 的 增 大 而 加 长 , 此 扫 描 时 间 将 造 成 PLC 从 输 入 检 测 到 输 出 反 应 的 延 时 , 延 时 时 间 越 长 对 控 制 所 造 成 的 误 差 越 大 , 至 造 成 无 法 胜 任 控 制 要 求 的 情 况 , 时 就 必 须 选 用 扫 描 速 度 更 快 的 PLC, 甚 此 因 此 PLC 的 扫 描 速 度 是 PLC 的 重 要 规 格 , 只 有 靠 计 算 机 及 ASIC( 特 定 用 途 IC) 技 术 的 进 步 , 现 在 的 PLC 在 扫 描 速 度 上 都 有 极 大 的 改 善 , 以 FBs-PLC 为 例 1K step 接 点 的 扫 描 时 间 只 需 0.33ms, 下 图 为 PLC 的 梯 形 图 程 序 扫 描 的 示 意 图 .1-3Input processing (Reading the 从外界读取输入点状态 status of all external input terminals)程 First step 序 按 照 梯 图 组 态 算 出 输 结 果 (还 送 到 外 输出点) 形 演 出 未 界 开 头X0 Y0 M100X1Y0X3X10Y1X100M505Y126周 而 复 始 地 执 行程序最后Last stepOutput processing (Output the resulting 将 输 出to external output terminals) signals 结 果 送 到 外 界 输 出 点除 上 述 扫 描 时 间 差 异 外 ,P L C 梯 形 图 和 传 统 梯 形 图 还 有 如 下 " 逆 向 回 流 ″ 的 差 异 ,如 下 图 所 示 图 中 若 X0, X1, X4, X6 为 导 通 , 其 它 为 不 导 通 , 在 传 统 的 梯 形 图 回 路 上 输 出 Y0 会 如 虚 线 所 示 形 成 回 路 而 为 ON, 在 PLC 梯 形 图 因 PLC 的 CPU 在 演 算 梯 形 图 程 序 的 结 果 时 , 但 是 由 左 而 右 ,由 上 而 下 地 扫 描 .在 同 样 输 入 条 件 下 ,本 图 例 中 的 a 点 状 态 因 X 3 接 点 O F F 故 CPU 认 定 为 OFF, 虽 然 a 点 经 由 X4 接 至 b 点 都 为 ON, 但 因 PLC 梯 形 图 只 由 左 至 右 扫 描 , CPU 无 法 察 觉 , 故 Y0 输 出 为 OFF.传统梯形图的逆向回流X0 X0 X3 X3 X1 X1 X4 X4 X6 X6 X2 X2 X5 X5 Y0 Y0ab1-41.3梯形图组成及其术语定义图一:梯形图程序范例元件 ElementOrigin line 母线 X0 X0 X7 X7 Network 1 网络 1 X10 X10 X11 X 11 Y4 Y4 Network 2 网络 2 X12 X12 M1 M1 Y0 Y0 X16 X16 X14 X14 M6 M6 X20 X20 Y4 Y4接点 Node X1 X1并 联 block Parallel区 块 X2 X2X10 X10Serial block 串联区块 X44 X X5 X5 X6 X6 Y0 Y0 Y2 Y2X3 X3X9 X9分支 Branch/Y5 Y5/Network33 网络(注 : FBs 系 列 PLC 的 网 络 最 大 为 22 行 ×16 列 ) 如 上 梯 形 图 程 序 可 分 为 一 个 个 小 方 块 ( 本 图 例 为 8 列 × 11 行 = 8 8 个 小 方 块 ) 每 个 小 方 , 块 都 可 以 放 置 一 个 组 件 ,将 所 有 组 件 按 照 控 制 需 求 作 成 各 种 不 同 的 连 结 即 构 成 所 谓 的 梯 形 图 程序,现就梯形图程序相关的术语及其意义,分述如下: 接 点 ( Contact) 接 点 为 表 示 导 通 ( ON) 与 不 导 通 ( OFF) 状 态 的 组 件 , 共 有 两 类 . 一 为 " 输 入 接 点 ″ (编号以 X 开头的) ,其 状 态 是 来 自 外 界( 端 子 台 上 的 输 入 点 ) .另 一 为 " 继 电 器 附 属 的 接 点 , ″ ( 请 参 考 项 说 明 ) 其 状 态 是 反 应 ( 来 自 ) 继 电 器 线 圈 的 状 态 . FBs 系 列 PLC 所 提 供 的 接点有 A 接点,B 接点,上/下微分接点,开/短路接点 6 种,请参考 组件的说明. 继 电 器 ( Relay) 正 如 同 传 统 继 电 器 , 它 包 含 线 圈 ( Coil) 和 接 点 ( Contact) 如 下 图 例 所 示 . ,Y0 Y0AB继电器 线圈COILY0 Y0 Y0TU继电器接点TD1-5如 图 示 继 电 器 必 有 线 圈 ,要 使 继 电 器 动 作 ,需 驱 动 其 线 圈( 用 OUT 指 令 驱 动 ) 在 线 圈 , 被 驱 动 后 , 其 接 点 状 态 会 受 到 影 响 . 如 上 图 例 若 将 Y0 以 1 驱 动 ( 使 它 为 ON) 则 继 电 器 的 , A 接 点 为 1, B 接 点 为 0, TU 接 点 只 ON 一 个 扫 描 时 间 , TD 接 点 为 0. 当 Y0 变 成 OFF 时 , A 接 点 为 0, B 接 点 为 1, TU 接 点 为 0, 而 T D 接 点 只 ON 一 个 扫 描 时 间 ( A, B, TU, TD 接点的动作请参考第 5 章"顺序指令说明″) . FBs-PLC 的 继 电 器 有 四 种 , 分 别 为 Y△ △ △ ( 输 出 继 电 器 ) M△ △ △ △ ( 内 部 辅 助 继 , 电 器 ) S△ △ △ ( 步 进 继 电 器 ) 和 TR△ △ ( 暂 存 继 电 器 ) 其 中 输 出 继 电 器 Y△ △ △ 的 状 态 , , 会被送到外部(端子台上的输出点)去. 母 线 ( Origin) 梯 形 图 最 左 侧 的 起 始 线 . : 组 件 ( Element) 组 件 ( 即 线 圈 或 接 点 ) 为 组 成 梯 形 图 程 序 的 最 基 本 单 位 . 组 件 的 表 示 分 : 为 两 部 分 , 一 为 组 件 的 符 号 , 称 之 为 运 算 码 ( OP Code) 另 一 为 数 字 部 , 分 , 称 之 为 操 作 数 ( Operand) 如 下 图 所 示 . , 操作数X100 Y15运算码 FBs 系 列 PLC 的 组 件 有 下 列 9 种 : 组 件 类 别 符 号 简 码 指 令 表 示 方 式 备 注A 接点 (常开接点) B 接点 (常闭接点) 上微分接点 下微分接点 开路接点 短路接点 输出线圈 倒相输出线圈 保持型外部输出线圈□△△△△ □△△△△ □△△△△ □△△△△(ORG, LD, AND, OR) □ △ △ △ △ (ORG, LD, AND, OR)NOT □△△△△ (ORG, LD, AND, OR)TU □△△△△ (ORG, LD, AND, OR)TD □△△△△ (ORG, LD, AND, OR)OPEN ( O R G , L D , A N D , O R ) S H O RT□ 可 为 X, Y, M, S, T, C ( 请 参 考 3.2 节说明)□ 可 为 X, Y, M, S□△△△△ □△△△△ Y△ △ △LOUT □ △ △ △ △ OUT NOT □ △ △ △ △ OUT L Y△ △ △□ 可 为 Y, M, S注 : X, Y, M, S, T, C 等 接 点 或 线 圈 范 围 请 参 考 3.2 节 , 其 组 件 特 性 请 参 考 5.2 节 . 另 外 尚 有 三 个 特 殊 顺 序 指 令 ( OUT TRn, LD TRn 及 FOn) 也 属 组 件 的 一 种 , 但 却 不 显 示 在 梯 形 图 上 , 请 参 考 第 1.6 节 " 暂 存 继 电 器 ( TR) 的 使 用 ″ 及 第 5.1.4 节 " 功 能 输 出 FO ″的说明.1-6节 点 ( Node) 任 意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组 件 相 连 接 的 点 ( F B s - P L C 可 对 节 点 状 态 作 运 作 , 请 : 参 考 第 4.3 节 " 节 点 运 作 指 令 ″ 的 说 明 ) . 区 块 ( Block)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组 件 组 合 成 的 回 路 称 之 为 区 块 . : 基本的区块有两种: 串联区块:两个或两个以上组件串接而成的单列回路. 例: 并联区块:由组件或串联区块并联组成的平行(矩形)封闭回路称之为并联区块. 例:注 :由 组 件 ,串 联 区 块 及 并 联 区 块 等 三 种 基 本 单 元 可 以 组 成 许 多 更 复 杂 的 串 并 联 区 块 回 路 . 在 梯 形 图 程 序 输 入 时 ,若 以 简 码 指 令 输 入 ,必 须 先 将 所 有 网 络 拆 分 成 上 述 的 组 件 ,串 联 区 块 , 并 联 区 块 等 基 本 单 元 后 才 能 输 入 , 请 参 考 1.5 节 " 梯 形 图 网 络 的 拆 解 ″ 说 明 . 分 歧 ( Branch) 任 一 个 网 络 中 的 垂 直 线 右 方 有 两 列 或 两 列 以 上 的 回 路 连 接 , 这 就 是 分 歧 , : 而该垂直线称为分歧线或称为支线. 例:分支 分 歧 线 的 右 边 若 有 另 一 垂 直 线 将 分 歧 的 两 列 回 路 合 并( 该 垂 直 线 称 为 合 并 线 ) ,则 此 回路即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形成并联区块) 此回路即非分歧回路. ,分支线合并线若垂直线左,右边都有两列以上的回路连接,则该垂直线既是合并线,又是分歧线. 如下例:Parallel block 1 Parallel block 2区块 1 的合并线区块 2 的分支线1-7网 络 ( Network) 由 组 件 , 分 歧 , 区 块 组 成 一 个 能 执 行 特 定 功 能 的 回 路 , 称 为 网 络 . 网 络 是 : 梯 形 图 程 序 中 能 执 行 完 整 功 能 的 基 本 单 位 ,而 梯 形 图 程 序 就 是 由 一 连 串 网 络 所 组 成 .网 络 的 起 始 必 须 由 母 线 开 始 ,任 一 个 无 垂 直 线 连 接 的 两 列 回 路 即 属 于 不 同 的 两 个 网 络( 有 垂 直 线 相 连 的 则 属 于 同 一 网 络 ) 根 据 该 法 则 , 如 图 一 可 区 分 成 网 络 1~ 3 三 个 网 络 . .1.4梯形图程序转成简码指令的转译法则(梯 形 图 大 师 用 户 请 跳 过 本 节 )F B s - P L C 如 果 以 梯 形 图 大 师 软 件 包 当 规 划 工 作 , 则 可 由 C RT 屏 幕 直 接 以 梯 形 图 输 入 , 使 用 简 易 ,方 便 .但 如 果 使 用 F P - 0 7 C 当 输 入 工 具 ,则 因 F P - 0 7 C 没 有 C RT 屏 幕 来 供 绘 图 输 入 , 用 户 必 须 按 照 本 节 至 1.6 节 所 述 的 法 则 以 人 工 方 式 先 将 梯 形 图 转 译 成 等 效 的 简 码 指 令 ( MNEMONIC) 后 才 能 输 入 . 以 下 为 其 转 译 法 则 : 程序编辑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故网络的开头一定在回路的最左上角,网络开头指令必 须 用 ORG 指 令 , 且 一 个 网 络 只 能 有 一 个 ORG 指 令 ( 无 输 入 控 制 的 应 用 指 令 除 外 , 请 参 考 第 6.1.1 节 的 说 明 ) . 例:X0 X2 X3 X1 X4 X5ORG AND LD OR AND ORLD ANDX X X X X X0 1 2 3 4 5接 在 垂 直 线 ( 母 线 或 支 线 ) 的 指 令 用 LD 指 令 ( 网 络 的 开 头 除 外 ) . 例 1:M0 X0 X1ORG LD AND ORLDM X X0 0 1例 2:Y0 M0 X0 M1 X1AND LD AND LD AND ORLDY M M X X0 0 1 0 1注 1: 如 果 支 线 上 仅 串 接 一 列 组 件 则 直 接 用 AND 指 令 .例:Y0AND ORLD ANDX Y0 0X01-8注 2: 果 支 线 上 已 使 用 OUT TR 指 令 将 节 点 状 态 暂 存 起 来 分 歧 回 路 用 ) 则 也 用 AND 如 ( , 指令. 例:M0 X0 Y0 Y1AND AND OUT LD ANDM X Y TR 0 Y0 0 1 0OUT TR 0OUT TR0 LD TR0单 一 组 件 串 联 用 AND 指 令 . 例:X0 X1ORG ANDX X0 1单 一 组 件 并 联 用 OR 指 令 . 例 1:X0 X1 X2ORG OR ANDX X X0 1 2例 2:X0 X2X1X3ORG AND OR ANDX X X X0 1 2 3并 联 组 件 为 串 联 区 块 时 必 须 使 用 ORLD 指 令 . 例:X2 X0 X1 X3ORG LD AND ORLD ANDX X X X2 0 1 3注 :若 并 联 区 块 不 只 两 列 ,则 应 由 上 而 下 , 先 并 联 第 1 , 第 2 列 后 再 和 第 3 列 并 联 ,其 余依此类推. 例: LD X 0X0 X1 X2 X3 M0 M1 M2 M3AND LD AND ORLD LD AND ORLD LD ORLDM X M0 1 1X M X M2 2 3 31-9并 联 区 块 和 并 联 区 块 串 联 需 用 ANDLD 指 令 . 例:X1 X2 X3 X5 X4 X6 X7ORG OR LD AND LD AND ORLD ANDLD ANDX X X X X X1 2 3 4 5 6需 用 ANDLD 指 令X7组 件 或 串 联 区 块 和 并 联 区 块 串 联 时 , 果 组 件 或 串 联 区 块 在 前 , 联 区 块 在 后 须 用 ANDLD 如 并 指 令 . 如 果 并 联 区 块 在 前 , 组 件 或 串 联 区 块 在 后 则 直 接 用 AND 指 令 将 并 联 区 块 和 组 件 或 串 联 区 块 AND 起 来 即 可 . 例:Serial Block X0 X1不 需 用 ANDLD 指 令X2 X3 X4ORG AND LD OR ANDLD ANDX X X X0 1 2 3X4并 联 区 块 需 要 用 ANDLD 指 令 注 : 如 果 区 块 的 串 联 不 只 两 个 ,则 应 由 左 到 右 先 将 第 1, 第 2 个 串 联 起 来 后 ,再 和 第 3 个区块串联,其余依此类推. 例: ORG X 0LDX0X X1 2ORX1 X2 X3 X5 X7 X4 X6ANDLD LD AND LD AND ORLD OR ANDLD X 7 X X X X 3 4 5 6输 出 线 圈 指 令 ( OUT 指 令 ) 只 能 放 在 网 络 的 最 后 ( 最 右 边 ) 即 其 后 不 能 再 接 任 何 组 件 . , 输出线圈不能直接接在母线.若有此需求可用短路接点串接.如下例:Y0ORG SHORT OUT Y 01-101.5梯形图网络的拆解(阶 梯 图 大 师 用 户 请 跳 过 本 节 )网 络 拆 解 要 领 是 将 介 于 任 意 两 垂 直 线 间 的 回 路 区 分 成 独 立 的 组 件 或 串 联 区 块 ,再 按 照 上 节 所 述 的 简 码 转 译 法 则 转 译 成 简 码 指 令 ,再 由 左 而 右 ,由 上 而 下 ,由 小 而 大 将 它 们 连 结 成 并 联 区 块 或 串 并 联 区 块 ( 用 ANDLD 或 ORLD 指 令 ) 直 到 整 个 网 络 都 连 结 完 成 , 如 下 图 范 例 : ,13 ANDLD( 9 912)AND(78)3 6 27 ANDLD() )6 ORLD( 453 ORLD( 1 1)12 OR( 1011 )X0X14X4X58X810X9X1014Y02X2X35X6X711X11ORG AND LD AND ORLD LD AND LD AND ORLD ANDLD AND LD AND OR ANDLD OUTX0 X1 X2 X3串联区块串联区块 形成并联区块X4 X5 X6 X7串联区块串联区块 形成并联区块 形成串联区块Y0Y0X8 X9 X10 X 11串联区块AND 组 件串联区块 OR 组 件 形成串联区块Y0将的 结 果 送 到 Y01 - 111.6暂 存 继 电 器 (TR)的 使 用(梯 形 图 大 师 用 户 请 跳 过 本 节 )对 分 歧 回 路 或 分 歧 区 块 而 言 ,无 法 单 纯 地 利 用 1.5 节 所 述 的 方 法 来 拆 解 输 入 ,必 须 利 用 暂 存 接 点 先 将 分 歧 点 的 节 点 状 态 存 起 来 ,再 利 用 1.5 节 的 方 法 进 行 输 入 .因 此 回 路 设 计 应 尽 量 避 免 形 成 分 歧 回 路 或 区 块( 请 参 考 下 节 " 程 序 简 化 技 巧 " 所 述 ) .现 就 必 须 使 用 T R 的 两 种 回 路叙述如下: 分歧回路:分歧线的右边无合并线的,或虽有合并线但和分歧线不同列的. 例: *表 示 需 要 设 定 TR 点 无合并线的此分歧虽有合并线但不 同列,也属于分歧回路 分歧区块:虽为平行(矩形)的并联区块,但区块的任意一列有分歧的. 例: 合并线分歧线注 1: TR 点 的 设 定 必 须 在 分 歧 回 路 或 分 歧 区 块 的 分 歧 线 的 第 一 列 ( 最 顶 端 ) 处 , 而 第 二 列 以 后 的 回 路 开 始 前 必 须 先 用 L D T R n 指 令 取 回 该 分 歧 线 的 状 态 后 ,才 开 始 串 接 ( AND) 该 列 的 第 一 个 组 件 ………. 在 OUT TRn 或 LD TRn 指 令 后 的 第 一 个 ( 组 件 必 须 用 AND 指 令 , 不 能 用 LD 指 令 ) . 注 2:一 个 网 络 最 大 可 有 40 个 TR 点 设 定 .TR 点 的 号 码 可 任 意 选 用 ,只 要 不 重 复 即 可 ( 为 易 读 起 见 最 好 由 0,1, 2, ………顺 序 排 起 ) 同 一 分 歧 线 其 TR 号 码 必 须 一 . 致( 例 如 一 分 歧 线 用 O U T T R 0 ,在 该 分 歧 线 的 第 二 列 起 必 须 用 L D T R 0 来 接 续 ) . 注 3: 分 歧 回 路 或 分 歧 区 块 的 分 歧 线 若 为 母 线 , 则 无 需 使 用 TR 接 点 , 直 接 用 ORG 或 LD 指 令 即 可 . 注 4: 分 歧 回 路 若 有 任 何 一 列 非 直 接 接 输 出 线 图 ( 中 间 有 串 接 组 件 ) 且 其 下 方 ( 第 二 , 列 以 后 ) 尚 有 回 路 , 则 该 分 歧 点 必 须 使 用 TR 接 点 .1-12例 1:OUT TR0 X0 X1 X2 LD TR0 Y0 Y1 Y2AND OUT AND OUT LD AND OUT LD OUT TR TRX TR 0 X Y 0 X Y 0 Y X X X TR 0 X TR 1 X X TR TR 1 X 0 X X Y0 1 0第二列开始2 1第三列开始2 1 2 3 4例 2:ORG AND LDOUT TR1 X1 X2 X5 X6 Y0OUT AND ORLD OUT AND AND LD AND LD AND ORLD AND ORLD OUT*block 区块 1 1 X3 X4 block 2 2 区块 X7 X85 6TR 指 令 后 用 AND 回 TR 点 用 LD TROUT TR0 X9 LD TR0LD TR1区块 block 337 9 8 0TR 指 令 后 用 AND上 图 例 2 的 区 块 1, 2 原 本 为 典 型 的 两 个 并 联 区 块 串 联 . 但 X9 组 件 介 入 后 不 但 形 成 区 块 3, 还 使 区 块 1, 2 由 原 来 单 纯 的 并 联 区 块 变 成 分 歧 区 块 . ( *) 处 因 为 是 母 线 , 故 不 需 要 使 用 TR 指 令 . 两 区 块 串 联 如 果 已 经 使 用 TR 点 作 转 接 , 则 无 须 使 用 ANDLD 指 令 .1.7程序简化技巧单 一 组 件 和 串 联 区 块 并 联 , 请 将 单 一 组 件 放 在 下 方 可 省 去 ORLD 指 令 .X0X1X2X1X2X0LD LD AND ORLDX X X0 1 2LD AND ORX X X1 2 01-13单 一 组 件 或 串 联 区 块 和 并 联 区 块 并 联 时 , 请 将 并 联 区 块 放 在 前 方 可 省 却 ANDLD 指 令 .X0 X1 X2X3 X4 X0 X1X3X4X2ORG AND LD LD AND ORLD ANDLDX X X X X0 1 2 3 4ORG AND OR AND ANDX X X X X3 4 2 0 1分 歧 回 路 的 分 歧 点 如 果 直 接 接 输 出 线 圈 ,应 将 该 输 出 线 圈 放 在 分 歧 线 的 最 上 面( 第 一 列 ) .X0 Y0 Y1X0 Y1 Y0OUT TR 0 AND OUT LD TR OUT X Y 0 Y 1 0 0OUT AND OUTY X Y1 0 0下 图 例 可 省 去 TR 接 点 及 ORLD 的 使 用 .X0 X1 X2 Y0X1 X0X2Y0OUT TR0X3Y1X1X3Y1ORG LD AND ORLD OUT LD TR AND OUTX X X Y 0 X Y0 1 2 0 3 1ORG AND OR OUT ORG AND OUTX X X Y X X Y1 2 0 0 1 3 1OUT TR 01-14桥式回路须作如下的转换.X1 X0 X2 Y0X0 X1 X2Y0 Y1X0X2Y1PLC 程 序 不 允 许 这种网络结构X1ORG AND OR OUT ORG AND OR OUTX X X Y X X X Y1 2 0 0 0 2 1 11-15MEMO。
第六章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3.设计顺序功能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两个步之间必须有转换条件。如果没有, 则应该将这两步合为一步处理。
(2)两个转换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步将 它们分隔开。
(3)从生产实际考虑,顺序功能图必须设置初 始步。
(4)顺序功能图应该是一个或两个由方框和有 向线段组成的闭环,也就是说在顺序功能图中不能
4.动作(或命令) 可以将一个控制系统划分为被控系统和施控系 统。对于被控系统,在某一步中要完成某些“动作” (action)。对于施控系统,在某一步则要向被控系 统发出某些“命令”(command)。
为了叙述方便,将命令或动作统称为动作,它 实质是指步对应的工作内容。动作用矩形框或中括 号上方的文字或符号表示,该中括号与相应的步的 矩形框通过短线相连。
有“到此为止”的死胡同。
(5)要想能够正确地按顺序运行顺序功能图程 序,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将初始步置为活动步。一般
用特殊存储器SM0.1的动合触点作为转换条件,将初 始步置为活动步。
(6)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支持SFC的编程软件 进行编程时,顺序功能图可以自动生成梯形图或指
令表。
三、顺序功能图设计法与经验设计法的比较
10.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车”控制系统设计
(1)控制要求 现有三台电动机M1、M2、M3,要求启动顺序 为:先启动M1,经过8s后启动M2,再经过9s后启动 M3;停车时要求:先停M3,经过9s后再停M2,再 经8s后停M1。
(2)分析控制过程 根据上述控制要求的描述,本程序需要设置四 个定时器,此处选用T50~T53。 T50计时起点为启动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0.0 T52计时起点为停止信号I0.1。 T53计时时间到后,复位两个辅助继电器,辅助 继电器的OFF会使T50~T53的位为OFF,致使 Q0.0~Q0.2全部OFF。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 附plc梯形图中各符号的含义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初学PLC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面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LC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PLC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PLC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X005与其它接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
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所有的去路。
如图(b)所示: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
这样做,程序简洁,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
如下图所示: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
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
这是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PLC的CPU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如图所示):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当方式开关处于STOP时,只执行前两个阶段: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
1,输入采样阶段PLC顺序读取每个输入端的状态,并将其存入到我们称之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在单元中。
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如输入端状态发生改变.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并不会跟着改变,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才会改变。
因此,PLC 会忽视掉小于扫描周期的输入端的开关量的脉冲变化。
PLC梯形图基础知识
PLC梯形图基础知识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开发的装置,其主要使用者是工厂广大电气技术人员,为了适应他们的传统习惯和掌握能力,通常PLC不采用微机的编程语言,而常常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编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94年5月公布的IEC1131-3(可编程控制器语言标准)详细地说明了句法、语义和下述5种编程语言:功能表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梯形图(Ladder diagram)、功能块图(Function black diagram)、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结构文本(structured text)。
梯形图和功能块图为图形语言,指令表和结构文本为文字语言,功能表图是一种结构块控制流程图。
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梯形图与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电气人员掌握,特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
梯形图常被称为电路或程序,梯形图的设计称为编程。
梯形图编程中,用到以下四个基本概念:1.软继电器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软继电器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
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状态。
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
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件。
2.能流如图5-1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 Flow)从左向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
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
PLC的程序设计基础
标准中有两种图形语言——梯形图和功能块图; 标准中有两种文字语言——指令表和结构文本。
1.顺序功能图 是一种位于其它编程语言之上的图形语言,用来编制顺 序控制程序。它提供了一种组织程序的图形方法,步、转 换和动作是顺序功能图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有三种基本结 构:顺序结构(单系列)、选择系列和并行系列。 对目前大多数PLC来说,顺序功能图 还仅仅作为组织编程的工具使用, 尚需用其它编程语言(如梯形图) 将它转化为PLC的可执行程序。 因此,通常只是将顺序功能图 作为PLC的辅助编程工具, 而不是一种独立的 编程语言。
2.梯形图程序
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是用梯形图的图形符号来描述程 序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是使用得最多的PLC图形编程语 言。梯形图与工厂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相似,具 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熟悉继电器控制的技 术人员掌握,特别适合于开关量逻辑控制。
SB1 SB2 KM +
I0.0 Q0.0 I0.1 Q0.0
6.编程语言的相互转换和选用
在S7-200的编程软件中,用户可以选用梯形图、指令表和功能块 图来编程,编程软件可以自动切换用户程序使用的编程语言。 梯形图程序与继电器电路图的表达方式极为相似,梯形图中输入 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易于理解,程序可读性 强。而指令表程序逻辑关系难于一眼看出,程序可读性差。在设计 复杂程序时建议使用梯形图编程。但指令表输入方便快捷,还可以 为每一条指令加上注释,便于复杂程序的阅读。在设计通信、数学 运算等高级应用程序是时可以采用。 梯形图中一个网络只能有一个独立电路。语句表中,几块独立电 路对应的语句可以放在一个网络中,但是这种网络不能转换为梯形 图。梯形图程序一定能转换为指令表。
图3-4 位数据的存放 “字节. 位”寻址方式:S7-200的位存储单元地址由字 节地址和位地址组成,例如I3.2,其中的区域标识符I表 示输入(Input),字节地址为3,位地址为2。
plc梯形图课程设计
plc梯形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梯形图的概念;2. 学生能掌握梯形图的常用符号、指令及其功能;3. 学生能运用梯形图进行基本的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控制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梯形图程序;2. 学生能够利用PLC软件进行梯形图的编程、仿真和调试;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梯形图程序应用于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LC梯形图,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结合理论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气基础和PLC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回顾:包括PLC的定义、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重点强调梯形图在PLC编程中的应用。
(对应教材第一章)2. 梯形图基础知识:介绍梯形图的组成、符号、指令及其功能,使学生掌握梯形图的基本元素。
(对应教材第二章)- 常用逻辑指令:如与、或、非、定时器、计数器等;- 特殊功能指令:如比较、转换、移位等。
3. 梯形图编程方法:讲解梯形图的编程规则、步骤,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编程方法。
(对应教材第三章)4. PLC软件应用:介绍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梯形图绘制、程序下载、仿真调试等。
(对应教材第四章)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设计简单的逻辑控制程序,如交通灯控制系统、电机启停控制系统等。
(对应教材第五章)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回顾PLC基本原理,介绍梯形图基础知识;第二课时:学习梯形图常用逻辑指令和特殊功能指令;第三课时:讲解梯形图编程方法和实例分析;第四课时:PLC软件应用与实践操作指导;第五课时:学生实践操作,教师辅导。
PLC原理与实验第四章梯形图与顺序功能图设计简介方案
3、定时器应用程序
(1)周期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占空比--指脉冲信号的接通时间与断开时间之比。
(2)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X0常开闭合后,定时器T0线圈得电,延时2s后T0常开触点闭合,于是定时器T1线圈得电,同时Y0线圈得电;3s后T1定时时间到,T1常闭触点断开,于是T0断电复位。
(3)顺序脉冲发生器
4、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1、梯形图中各编程元件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每个继电器线圈即对应一个逻辑行(或一层阶梯),每一个逻辑行起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元件的连接,最后终止于线圈或右母线。
二、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注意:左母线和线圈之间一定要有触点,而线圈和右母线之间不能有任何触点。
2、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联或并联,但继电器线圈只能并联不能串联。
2、有向连线、转换与转换条件
③ 转换条件:是与转换相关的逻辑条件。 转换条件可以用文字语言、布尔代数表达式或图形符号标注在表示转换的短划线的旁边。 符号X和X分别表示逻辑信号X为“1”和“0”态时,转换实现。 符号X↓和X↑分别表示信号X从0→1和从1→0状态时,转换实现。 布尔代数表达式(X0+X3)·C0表示该表达式逻辑运算结果为“1”态时,转换实现
2、互锁程序
思考:电动机正反转的PLC控制电路采用了哪些互锁? --硬件互锁和软件互锁。
当X0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一次扫描到常闭触点T0时,T0线圈得电延时1s后T0常闭触点断开,定时器复位,同时T0常闭触点闭合。当第二次扫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因此每隔1s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1、步的概念及步的划分
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Step)。
第一步:所有灯灭 第二步:红灯亮,其余灯灭,持续时间5s 第三步:红灯灭,绿灯亮,黄灯灭,持续时间10s 第四步:红灯灭,绿灯亮,黄灯亮,持续时间5s
PLC梯形图基本编程规则
梯形图程序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编程方法。
掌握了plc的基本编程指令之后,就可以根据控制要求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了。
为了提高编程质量和编程效率,必须首先了解编写梯形图程序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编程方法。
1、基本编程规则①梯形图中的每一行都是从左侧母线开始画起,线圈或指令画在最右边,线圈或指令右边只能画右母线(OMRON PLC 梯形图的右母线省略)。
②线圈或指令不能直接与左侧母线连接(除极少数没有执行条件的指令,如END 等)。
如果必须时,可以通过特殊辅助继电器 25313 (常ON )的触点连接,如图1所示。
图1③用OUT 指令输出时,同一编号的继电器线圈在同一程序中使用两次以上,称为双线圈输出。
双线圈输出容易引起误动作或逻辑混乱,因此一般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例如,在图2( a )中,设00000 为ON 、00005 为OFF 。
由于PLC是按扫描方式执行程序的,执行第一行时01000 为ON ,而执行第二行时01000 为OFF 。
在I/O 刷新阶段01000 的输出状态只能是OFF 。
显然前面的输出无效,最后一次输出才是有效的图2又如,在图2 ( b )中,设00000 为ON 、00001 为OFF 。
在执行第一行程序后01000为ON ,执行第一行后01001 为ON ,执行第三行后01000 为OFF 。
因此在I/O刷新阶段,01001为ON , 01000 为OFF 。
但从第二行看,01000 和01001 的状态应该一致。
这就是双线圈输出造成的逻辑混乱。
④梯形图必须遵循从左到右、从仁到下的顺序编写,不允许在两行之间垂直连接触点。
如果不符合上述顺序,就要进行转换。
如图3( a )若转换成(b )图就符合顺序要求了。
⑤程序结束时一定要安排 END 指令,否则程序不被执行。
图32、基本编程方法: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或指令可以并联输出。
②触点组与单个触点相并联时,应将单个触点放在下面。
例如图4( a )变成图(b ) 从语句表看出节省了一个OR LD 语句。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
梯形图仿真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梯形图S7-200所接输入/输出设备图与S7-200梯形图关系的图示PLC控制的基本电路1 单输出自锁控制电路启动信号I0.0和停止信号I0.1持续为ON的时间般都短。
该电路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
多地控制2 多输出自锁控制电路(置位、复位)多输出自锁控制即多个负载自锁输出,有多种编程方法,可用置位、复位指令3 单向顺序启\停控制电路1. 单向顺序启动控制电路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序动作。
只有Q0.0启动后,Q0.1方可启动,Q0.2必须在Q0.1启动完成后才可以启动。
2. 单向顺序停止控制电路就是要求按一定顺序停止已经执行的各机构。
只有Q0.2被停止后才可以停止Q0.1,若想停止Q0.0,则必须先停止Q0.1。
I0.4为急停按钮。
4 延时启\停控制电路1.延时启动控制设计延时启动程序,要利用中间继电器(内部存储器M)的自锁状态使定时器能连续计时。
定时时间到,其常开触点动作,使Q0.0动作。
2.延时停止控制定时时间到,延时停止。
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止按钮。
3.延时启\停控制电路该电路要求有输入信号后,停一段时间输出信号才为ON;而输入信号0FF后,输出信号延时一段时间才OFF。
T37延时3 s作为Q0.0的启动条件,T38延时5 s作为Q0.0的关断条件。
5 超长定时控制电路S7-200 PLC中的定时器最长定时时间不到1 h,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或更长时间的定时控制,这样仅用一个定时器就不能完成该任务。
下例表示在输入信号I0.0有效后,经过10 h 30 min 后将输出Q0.0置位。
T37每分钟产生一个脉冲,所以是分钟计时器。
C21每小时产生一个脉冲,故C21为小时计时器。
当10 h计时到时,C22为ON,这时C23再计时30 min,则总的定时时间为10 h 30 min,Q0.0置位成ON。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4.2.2 梯形图仿真继电器控制电路
可 编 程 控 制 技 术 与 应 用
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
电动机启、停控制梯形图
S7-200所接输入/输出设备图 与S7-200梯形图关系的图示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梯形图中的基本编程元素:触点、线圈和方框 可 编 程 控 制 技 术 与 应 用 触点: 代表逻辑控制条件。触点闭合时表示能量可以流过。触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4.1 语言与结构
可 编 程 控 制 技 术 与 应 用 4.1.1 编程语言 S7-200 PLC有两种指令集:IEC 1131-3指令集 SIMATIC指令集。 IEC1131-3指令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PLC国 际标准1131-3 ProgrammingLanguage(编程语言)中推荐的 标准语言。 SIMATIC指令集:西门子公司为S7-200 PLC设计的编 程语言。 本章着重介绍SIMATIC指令集。
可 编 程 控 制 技 术 与 应 用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2)梯形图中流过的是“能流”,它只能从左到右、自上 而下流动。“能流”不允许倒流。能流到,线圈则接通。能 流是用户程序运算中满足输出执行条件的形象表示方式。继 电器控制系统中的电流是不受方向限制的,导线连接到哪里, 电流就可流到那里。 (3)梯形图中的常开、常闭触点不是现场物理开关的触点。 它们对应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或数据寄存器中的相应位的 状态,而不是现场物理开关的触点状态。因此在梯形图中同 一元件的一对常开、常闭触点的切换没有时间的延迟,常开 常闭触点只是互为相反状态。而继电器控制系统大多数的电 器是属于先断后合型的电器。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4.1.2 用户程序的结构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及实例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及实例你的朋友关注了一电气学习笔记2020-10-13
弃r 朋友,内夫注;
忠朋友,,,肯仿、客I
G 以移浅,t ¾a ;'78之幻疡@眢.乙0¥11
更多低压电气文章请戳下面!! !! !
低压电气文章列表
第一节梯形图程序设计「一、梯形图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1.软继电器每一个软继电器都与P L C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某一位相对应。
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
'
称为编程元件。
2.能流如图6-1所示,触点10.1、Cl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念电流”或“
能流"(Pow er , J o"r )从左向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
I
J
I
I
I
I
l I
A , 。
.。
q cl 言
血
口丘3
郎_
_ 丸,俨)立-----T h e E n d -----
电气学习芼记
一个于货涡涡的电气等习亏/
点个“在看“
心情爽,天天点天天爽!阅读261
分享收藏赞3在看3写下你的留言。
PLC基础知识系列:PLC梯形图怎样编程
PLC基础知识系列:PLC梯形图怎样编程使用PLC梯形图编写程序时,可采用编写电气控制电路图类似的思路进行编写,首先对系统完成的各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并对PLC的各个I/O点进行分配,然后根据I/O分配表对各功能模块逐个进行编写,再根据各模块实现功能的先后顺序对其模块进行组合并建立控制关系,最后分析编写完成的梯形图并做调整,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编程工作。
我们看到的PLC梯形图中,一条条程序基本上都是由触点或线圈的串联、并联或某部分程序块的串联、并联等构成的,这些串并联关系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因而能够实现特定的控制结果,那么在编程过程中,如何确定触点间或程序块之间是串联关系还是并联关系,是梯形图程序的编程关键,也是程序编写的核心过程。
编程元件初始状态的确定编程元件的初始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确定触点为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
确定触点的初始状态取决于触点动作时对线圈的控制关系,一般来说,若需要闭合时,线圈才执行动作,则其初始状态为常开触点;若需要其断开时,控制线圈执行某一动作,则其初始状态应为常闭触点。
例如,编程中需要实现触点I0.0闭合时,线圈Q0.0得电。
由此可知,在保持初始状态下,所编写的程序应是断路的状态,根据分析,输入继电器触点初始状态应为常开触点,程序编写如下图所示,在该程序下可实现只有当操作外部条件使I0.0闭合,才能接通线圈Q0.0。
编程元件或程序块间串联关系的确定PLC梯形图程序编写时,一般将控制同一个输出继电器线圈的触点,称为控制这个线圈的条件,当这些控制条件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才能够完成对线圈的控制时,即构成“与”逻辑关系时,这些触点构成串联关系。
例如,要求起动按钮SB1控制电动机M起动,停止按钮SB2控制电动机M停止,电动机M起动与停止受接触器KM1控制,编写该控制过程梯形图。
根据控制要求可知,编写程序中有两个控制条件SB1、SB2,且为输入继电器,为其分配地址为I0.0、I0.1,PLC外接接触器KM1为执行元件,作为输出继电器,分配其地址为Q0.0,其程序编写过程如下图所示。
梯形图程序的设计的技巧
反转接触器KM2得电的条件为按下反 转按钮SB2,反转接触器KM2失电的条件 为按下停止按钮SB或热继电器动作。因此, 可用两个起保停电路叠加,在此基础上再
在线圈前增加对方的常闭触点作电气软互 锁。
另外,可用置位、复位指令进行编程, 若按正转按钮I0.1,正转接触器Q0.1置位 并自保持;若按反转按钮I0.2,反转接触 器Q0.2置位并自保持;
逻辑函数表达式与梯形图的对应关系
逻辑函数表达 式
逻辑“与” M0.0=I0.1 ·I0.2
逻辑“或” M0.0= I0.1+I0.2
逻辑“非”
M0.0=/I0.1
梯形图
逻辑函数表达式
“与”运算式 M0.0= I0.1·I0.2…I0.n
“或/与”运算式 M0.0= (I0.1+M0.0)·I0 .2·
图5-36 电动机正反转的外部接线图
图5-37 电动机正反转的继电器电路图所对应的梯形图
优化后的程序
二、逻辑法
1.基本方法
用逻辑法设计梯形图,必须在逻辑函 数表达式与梯形图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 关系,即梯形图中常开触点用原变量(元 件)表示,常闭触点用反变量(元件上加 一小横线)表示。
表5-11
(4)确定了关键点后,用起保停电路 的编程方法或基本电路的梯形图,画出 各输出信号的梯形图。
(5)在完成关键点梯形图的基础上, 针对系统的控制要求,画出其他输出信 号的梯形图。
(6)在此基础上,审查以上梯形图, 更正错误,补充遗漏的功能,进行最后 的优化。
3.经验法的应用
例5 用经验法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 制的梯形图。控制要求为:若按正转按钮SB1, 正转接触器KM1得电,电动机正转;
若按停止按钮I0.0或热继电器I0.3动作, 正转接触器Q0.1和反转接触器Q0.2复位并 自保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对方的常闭触 点作电气软互锁,
PLC的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
02
确定输入输出点
03
制定控制逻辑
根据控制需求,确定PLC的输入 输出点,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
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制定 相应的控制逻辑,如顺序控制、 条件控制等。
设计控制逻辑
选择合适的PLC
01
根据控制需求和输入输出点数量,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和规格。
梯形图设计工具
01
梯形图设计工具是用于辅助设计PLC控制逻辑的软件, 具有图形化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02
常见的梯形图设计工具包括PLC编程软件、组态软件 等。
03
使用梯形图设计工具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减少 错误率,并方便后期调试和维护。
CHAPTER 02
梯形图设计流程
确定控制需求
01
了解工艺流程和设 备
电机启动停止控制
总结词
通过PLC的梯形图编程,实现对电机 启动和停止的控制。
详细描述
利用PLC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电机 的启动和停止按钮,通过编写梯形图 程序,实现对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控制。 程序中需要设置适当的延时,以防止 电机频繁启动和停止。
温度监控系统
总结词
通过PLC的梯形图编程,实现对温度监控系统的控制。
行业发展趋势
标准化与模块化
推动PLC梯形图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降低设 计成统的集成与一体化, 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
绿色与安全
加强PLC梯形图设计的绿色与安全性能,满足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HAPTER 04
梯形图设计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图仿真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梯形图S7-200所接输入/输出设备图与S7-200梯形图关系的图示PLC控制的基本电路1 单输出自锁控制电路启动信号I0.0和停止信号I0.1持续为ON的时间般都短。
该电路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
多地控制2 多输出自锁控制电路(置位、复位)多输出自锁控制即多个负载自锁输出,有多种编程方法,可用置位、复位指令3 单向顺序启\停控制电路1. 单向顺序启动控制电路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序动作。
只有Q0.0启动后,Q0.1方可启动,Q0.2必须在Q0.1启动完成后才可以启动。
2. 单向顺序停止控制电路就是要求按一定顺序停止已经执行的各机构。
只有Q0.2被停止后才可以停止Q0.1,若想停止Q0.0,则必须先停止Q0.1。
I0.4为急停按钮。
4 延时启\停控制电路1.延时启动控制设计延时启动程序,要利用中间继电器(内部存储器M)的自锁状态使定时器能连续计时。
定时时间到,其常开触点动作,使Q0.0动作。
2.延时停止控制定时时间到,延时停止。
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止按钮。
3.延时启\停控制电路该电路要求有输入信号后,停一段时间输出信号才为ON;而输入信号0FF后,输出信号延时一段时间才OFF。
T37延时3 s作为Q0.0的启动条件,T38延时5 s作为Q0.0的关断条件。
5 超长定时控制电路S7-200 PLC中的定时器最长定时时间不到1 h,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或更长时间的定时控制,这样仅用一个定时器就不能完成该任务。
下例表示在输入信号I0.0有效后,经过10 h 30 min 后将输出Q0.0置位。
T37每分钟产生一个脉冲,所以是分钟计时器。
C21每小时产生一个脉冲,故C21为小时计时器。
当10 h计时到时,C22为ON,这时C23再计时30 min,则总的定时时间为10 h 30 min,Q0.0置位成ON。
经验设计法及注意事项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应正确选择能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参数作为控制参量进行控制;应正确处理各执行电器、各编程元件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关系,即互锁关系。
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经验设计法、顺序功能图法等。
1 经验设计法经验设计法要求设计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较多的典型应用程序的基本环节。
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凭经验选择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其设计过程是逐步完善的,一般不易获得最佳方案。
程序初步设计后,还需反复调试、修改和完善,直至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经验设计法的设计不规范,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可循,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和随意性。
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1)“输入继电器”的状态由外部输入设备的开关信号驱动,程序不能随意改变它。
(2)梯形图中同一编号的“继电器线圈”只能出现一次,通常不能出现,但是它的触点可以无限次地重复使用。
不能双线圈输出能双线圈输出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3)几个串联支路相并联,应将触点多的支路安排在上面;几个并联回路的串联,应将并联支路数多的安排在左面。
按此规则编制的梯形图可减少用户程序步数,缩短程序扫描时间。
(4)程序的编写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至下的顺序排列。
一个梯级开始于左母线,终止于右母线,线圈与右母线直接相连。
①桥式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
②非桥式复杂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2 注意事项(1)先编制I/O分配表,后设计梯形图。
先对输入、输出信号及内部线圈进行编号分配,再确定PLC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的实际接线图。
(2)合理排列梯形图,使输入/输出响应滞后现象不影响实际响应速度。
通常可根据工艺流程图按动作先后顺序排列各输出线圈,同时兼顾内部线圈、时间继电器等线圈的排列顺序,使输入/输出延迟响应不影响实际输出对响应速度的要求。
(3)高速计数指令、高速脉冲输出指令应尽量放在整个用户程序的前部。
由于高速计数器和高速脉冲串发生器与CPU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在I/O扫描时进行的,所以在执行其他命令时就可能影响高速计数器、高速脉冲串发生器与CPU之间的信息交换,甚至有可能丢失脉冲。
(4)在PLC输入端子接线图中,对于同一个发信元件,通常只需选其中某一触点(例如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接入输入端子,即对一个发信元件,它只能占一个输入地址编号。
(5)合理接入输入信号的触点(常开或常闭触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PLC实际I/O接线图中,某输入信号(如按钮)究竟是接入电器的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应从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角度考虑。
当输入端接线故障断线时,设备状态应向着安全的状态发展。
因此,停止按钮应以常闭触点接入PLC输入接线端子,而启动按钮应以常开触点接入PLC 输入接线端子(为便于理解,本书前面章节各图均按常开触点接入处理)。
(6)从安全考虑,重大安全部分不接入PLC的输入端,而做硬件处理。
例如,紧急停车按钮、互锁触点、紧急限位开关、热继电器控制触点等,接至PLC的输出端子上,直接对输出负载(KM1、KM2)进行控制,以保证PLC故障时不损坏设备,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7)应保证有效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
要保证输入信号有效,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必须大于PLC一个扫描周期。
除非对开关量输入信号设置允许脉冲捕捉功能,这样就允许PLC捕捉到持续时间很短的脉冲。
(8)PLC指令的执行条件有信号电平有效和跳变有效的区别,编程时应加以注意。
(9)由电气控制图转换为梯形图时应注意:对旧设备改造时可借鉴原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为梯形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中的电器触点大多为先断后合型,而PLC梯形图中的“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状态的转换是同时发生的。
设计梯形图时可使用延迟电路(如利用内部时间继电器延迟或利用PLC循环扫描工作方式而产生的输入/输出延迟响应)来模拟先断后合型电器的功能。
顺序功能图与设计法功能图及其组成功能表图(Function Chart Diagram)是用图形符号和文字叙述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描述控制系统,含电气、液压、气动和机械控制系统或系统某些部分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通用语言。
在功能表图中,把一个过程循环分解成若干个清晰的连续阶段,称为“步”(Step),步与步之间由“转换”分隔。
当两步之间的转换条件满足,并实现转换,上一步的活动结束,而下一步的活动开始。
一个过程循环分的步越多,对过程的描述就越精确。
功能表图的组成1.步在控制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中,各依次顺序相连的工作阶段,称为步或工步,用矩形框和文字(或数字)表示。
步有两种状态:“活动步、“非活动步”、“初始步”:一系列活动步决定控制过程的状态。
对应控制过程开始阶段的步,每一个功能表图至少有一个初始步,初始步用双线矩形框表示。
2.动作在功能表图中,命令(Command)或称动作(Action)用矩形框文字和字母符号表示,与对应步的符号相连。
一个步被激活,能导致一个或几个动作或命令,亦即对应活动步的动作被执行。
若某步为非活动步,对应的动作返回到该步活动之前的状态。
对应活动步的所有动作被执行,活动步的动作可以是动作的开始、继续或结束。
若有几个动作与同一步相连,这些动作符号可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
3.有向连线有向连线将各步按进展的先后顺序连接起来,它将步连接到转换,并将转换连接到步。
有向连线指定了从初始步开始向活动步进展的方向与路线。
有向连线可垂直或水平布置。
为了使图面更加清晰,个别情况下也叫用斜线。
在功能表图中,进展的走向总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因此有向连线的箭头可以省略。
如果不遵守上述进展规则,必须加注箭头。
若垂直有向连线与水平有向连线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允许它们交叉,但当有向连线与同一进展相关时,则不允许交叉。
在绘制功能表图时,因图较复杂或用几张图表示有向连线必须中断,应注明下一步编号及其所在的页数。
4.转换在功能表图中,生成活动步的进展是按有向连线指定的路线进行的,进展由一个或几个转换的实现来完成。
转换的符号是一根短画线,与有向连线相交,转换将相邻的两个步隔开。
如果通过有向连线连接到转换符号的所有前级步都是活动步,该转换为“使能转换”,否则该转换为“非使能转换”。
只有当转换为使能转换且转换条件满足时,该转换才被实现。
某转换实现,所有与有向连线和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后续步被激活,而所有与有向连线和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前级步均为非活动步。
5. 转换条件转换条件标注在转换符号近旁,转换条件可以用3种方式表示。
(1)文字语句:b、c触点中任何一个闭合,触点a同时闭合。
(2)布尔表达式:a(b+c)。
(3)图形符号:所谓转换条件是指与该转换相关的逻辑变量,可以是真(1),也可以是假(0)。
如果逻辑变量为真,转换条件为“l”,转换条件满足;如果逻辑变量为假,转换条件为“0”,转换条件不满足。
只有当某使能步转换条件满足时,转换才功能表图的基本结构功能表图的基本结构:单序列结构、选择序列结构、合并序列结构选择序列的开始称为分支,转换符号只能标在水平线之下,每个分支上必须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转换条件,且具有优先级。
选择序列的结束称为合并,几个选择序列合并到一个公共序列时,转换符号只能标在水平线之上。
并行序列用双水平线表示,转换符号在双水平线之上,为公共转换条件。
并行序列的结束称为合并。
转换符号在水平线以下,当双水平线之上的所有前级都处于活动状态时,且转换条件成立,则下一步被激活。
同时所有前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
绘制原则及注意事项1.控制系统功能图的绘制必须满足以下规则。
(1)状态与状态不能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相连,必须用状态分开。
(3)状态与转移、转移与状态之间的连接采用有向线段,自上向下画时,可以省略箭头。
当有向线段从下向上画时,必须画上箭头,以表示方向。
(4)一个功能图至少要有一个初始状态。
2.注意事项(1)顺控指令仅对元件S有效,顺控继电器S也具有一般继电器的功能,所以对它能够使用其他指令。
(2)SCR段程序能否执行取决于该状态器(s)是否被置位,SCRE与下一个LSCR之间的指令逻辑不影响下一个SCR段程序的执行。
(3)不能把同一个S位用于不同程序中,例如:如果在主程序中用了S0.1,则在子程序中就不能再使用它了。
(4)在SCR段中不能使用JMP和LBL指令,就是说不允许跳入、跳出或在内部跳转,但可以在SCR段附近使用跳转和标号指令。
(5)在SCR段中不能使用FOR、NEXT和END指令。
(6)在状态发生转移后,所有的SCR段的元器件一般也要复位。
如果希望继续输出,可使用置位/复位指令。
(7)在使用功能图时,状态器的编号可以不按顺序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