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合集下载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中国人物画中历来十分注重于心灵之神、特色之神与悟对之神等方面神逸妙趣的艺术修养内涵。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篇1 适用学段:高一或高二年级类型:欣赏课课时:45分钟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活动性教学教学设备:挂图或多媒体一、教学目标a.培养学生全面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b.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独特的艺术传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深入理解的目的,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c.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学习兴趣,通过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并尝试美术实践活动,同时能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表述感受。

d.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a.认识、理解、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b.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三、教学难点a认识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画面构图,以及对作品传神写照之处的理解。

b.如何调动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若干图片和资料,古典音乐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资料:毛笔、纸和自制的笔。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与尝试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用文字、语言描述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用毛笔或自制的笔(树枝、棉签等工具),尝试描绘某位同学的形象,并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同时简要说明该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由自己的绘画作品导入教学,以一系列的设问:这个人物外表有什么特征?他在干什么呢?通过他的形象你能看出他的身份吗?你能通过外表看出人物的心情吗?等,引起学生对作品中的主人公---韩熙载研究的兴趣。

(媒体展示一组韩熙载的头像)活动二:分析与交流单元活动(一) 排序(准备《韩熙载夜宴图》的5个片断)根据老师给出的五个片断,要求同学们按照一定线索把该画串联成一幅完整的长卷(把排列顺序的序号写在各组的答题板上),并且给每个片断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第2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即传神。

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

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

二、发展探究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他曾经画过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

1. 课件放映徐悲鸿《马》的系列作品若干幅。

看:作品图例。

想:徐悲鸿为什么喜爱画马?借马以言志。

抗日战争期间,他画马以抒发其杀敌救国的热情。

建国后他笔下的马矫健英武,豪气逼人,意在激发人民建设祖国、勇往直前。

他画的奔马,昂首扬尾,气宇轩昂,所向无敌。

有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是新中国形象的写照。

徐悲鸿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

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正因如此,纸上笔端,那些自由的马,才能扬起千里飞沙、万里风尘,从思想深处呼啸而出。

2. 课件放映作品《九方皋》。

想: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只有《九方皋》这幅画中的黑色雌马,例外地戴上缰辔,这是为什么?“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word教案

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word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

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

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2~3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

以故事导入,在“七步诗人”曹植的梦境中感受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的绘画功底;再走进南唐大臣韩熙载的家,引导学生在韩熙载的夜宴中感受南唐末期宫廷官员的生活;最后将梁楷《泼墨仙人图》与前两幅作比较,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与写意),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理解。

第二课时: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人物画作品。

从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开始说起,感受画家在绘画中的真情寄寓。

再通过油画《开国大典》的赏析,回顾那段令中国人民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历史。

第三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形写神示例作品一:《洛神赋图》1. 基本信息:东晋,顾恺之(346~407),绢本,全卷27.1厘米×572.8厘米。

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中国人物画》中的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以及演示如何掌握传神写照的技法。

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以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人物形态、特征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理解传神写照的涵义;掌握传神写照的技法,如人物肖像的精细处理、构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分层练习,提高人物画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了解如何细致观察,去发现和抓住人物形态特征;了解如何在画面上构建准确比例的人物形象;了解如何选好适当的颜色和使用技法,使肖像画的形象更加立体明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对人性尊重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2.传神写照的技法及肖像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1.如何观察人物的形态特征,去发现和抓住细节;2.如何掌握传神写照的技法,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五、教学内容1. 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中华文化悠久,人物画也源远流长;•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包含了“形神兼备”和“意境表现”;•精神的人物特征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表现方式。

2. 传神写照的技法•传神写照的含义;•传神写照的构图技巧;•传神写照的色彩运用方法;•分层练习人像画技巧。

3. 练习与实践•学习通过对名人的形态特征分析和练习,掌握传神写照的技法;•观察身边的人物,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了解形态特征。

六、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导读、案例分析、分层练习、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黑板、粉笔、画板、颜料、画笔等。

八、教学评价方法通过分层练习作品、口述或书面作品分析和评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1.介绍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2.分析传神写照的技法及肖像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方法;3.分层练习人像画技巧,并让学生观察身边人物形态特征;4.总结课程内容,进行交流和反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重点和难点: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

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

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

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

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佳作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提高鉴赏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3.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4.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人文化相关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醒来之后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即取材于此。

二、新授课程(一)欣赏感悟多媒体课件放映《洛神赋图》。

1. 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

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

画面中紫色伞下站立的就是曹植,他表情肃穆,双眼望着水面,仿佛见到了思念已久,变成洛水女神的甄氏,远处凌波而来的洛水女神,衣带飘逸,婉约动人。

2. 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洁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构图:顾恺之在这幅长卷的构图上采用了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

画中以人物为中心,安排了各个场景,有分、有连、有起、有伏,洛神多次反复以不同姿态出现,给人以漂浮、游离不定之感。

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和时间上给人一种不断的“运动感”。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教案名称: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年级:初中二、三年级教学科目:美术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理解传神写照的含义和重要性。

3.学习人物画的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运用。

4.通过观看名家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传神写照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人物画的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运用。

教学难点:1.理解人物画与传神写照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板书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2.通过观看名家作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传神写照人物画是绘画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时代和社会的记录,更是传达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传神写照是人物画中最核心的理念,它强调画家要通过形象的表现来传达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外在的特征。

二、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最初是通过在墓室内壁上绘制天神等形象来表达精神信仰和宗教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画越来越成为表现世俗生活和历史故事的主要方式。

在唐代,人物画的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很多优秀画家如吴道子、顾恺之、皮日休、张萱等人的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到了宋代,人物画的发展更加繁荣。

宋代画家赵伯驹、李唐、马远等人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元代又先后出现了僧人画、民间画和宫廷画等不同的流派,标志着中国人物画的多元化发展。

明清时期,人物画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这一时期的画家更加注重真实的表现和细节的描绘。

明代画家阮元的《仪容图册》和清代画家石涛的《清明上河图》都是中国人物画的代表作品。

三、人物画的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运用1.构图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观赏起来也更加有感染力。

在画人物时需要注意场景的安排、人物的排列等因素。

例如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打斗场面通常采用斜线构图的方式,而文艺戏曲则采用直线构图的方式。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学设计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学设计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人物画,是绘画中的一大类别,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审美形式。

人物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需要学生掌握人体结构、肌肉构造、角度和神态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

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人物画的学习与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生对人物画的学习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和绘画技能,具体实现以下目标:1.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知识和技法;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与思维能力;3.以人物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审美领域,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的人物画作品;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人体结构与构图的基本知识;2.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气质;3.人物肢体动态的表现。

2. 教学难点1.人体结构与肌肉构造的表现;2.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形象特征的表现;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人体结构、肌肉构造及构图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画的要领。

2.指导法老师对学生进行绘画技法及创作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和技巧。

3.示范法教师现场作画以示范合理的绘画思路和技巧,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创作示范。

五、教学流程1. 教学前期准备1.准备教学材料:画纸、颜料、调色盘、画笔等。

2.给学生简单介绍人物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人物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步骤讲解1.讲授人体结构知识,比如头、手、身体和腿等各个部位的比例和构造。

2.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包括面部特征、身体的骨架和重心、人物的气质等。

3.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如人物的轮廓、肌肉、衣服和发型等。

4.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与自主创作能力。

3. 教学总结在教学的最后,教师为学生总结人物画的基本要素,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创作和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六、教学评价1.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2.学生对于人物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七、教学后期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神写照人物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掌握传神写照人物画技法,能够用线条、色彩准确地表现人物形象;3.能够运用所学技法,绘制出传神写照的人物画作品;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传神写照人物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线条和色彩运用技法;3.把握画面的构图和形象选择。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技法,准确表现人物形象;2.把握画面的构图和形象选择。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传神写照人物画介绍–传神写照人物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中国传统人物画和西方肖像画的区别2.传神写照人物画技法–线条运用技法(灵活运用笔画,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和面部表情)–色彩运用技法(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气质)3.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欣赏和绘制–运用所学技法,绘制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4.小结–回顾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总结所学技法和对传神写照人物画的理解五、教学评价方法1.绘制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评分标准包括:线条和色彩运用技法是否准确、画面构图和形象选择是否恰当;2.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评分标准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具:画纸、铅笔、毛笔、水彩颜料等;2.网络资源: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欣赏和介绍、人物画技法视频教程等。

七、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1.传神写照人物画介绍(25分钟)–介绍传神写照人物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分析中国传统人物画和西方肖像画的区别–展示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2.传神写照人物画技法(30分钟)–线条运用技法•灵活运用笔画,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和面部表情–色彩运用技法•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气质3.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欣赏和绘制(60分钟)–运用所学技法,绘制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4.小结(5分钟)–回顾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总结所学技法和对传神写照人物画的理解八、教学参考1.《岭南社版美术八年级上册》2.网络资源:传神写照人物画作品欣赏和介绍、人物画技法视频教程等。

八年级美术上册《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上册《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人物画的传神写照技法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还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人物画作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表现生活。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通过学习人物画,使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美术人才。以下是本章节的具体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布置以下任务: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传神写照的技法绘制一幅人物画。
2.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会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他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互相欣赏、评价,提高绘画水平。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观察、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作业提交时,附上创作心得,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4.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最新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1.doc

最新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1.doc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一、授课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二、授课时间: 2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及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传统。

2、能力: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性格的刻画,及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体会韩熙载少年励志读书习武胸怀远大抱负,年老时南唐统治岌岌可危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时郁郁寡欢,忧国忧民的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五、教学难点: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六、课业类型:讲授,提问探究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探究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韩熙载夜宴图》提问1:看看这个名字——《韩熙载夜宴图》什么意思?v 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绘写的是夜宴的全过程。

提问2:猜猜韩熙载是谁?介绍韩熙载生平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志向。

问题3:猜想一下夜宴应该是什么样子?v 夜宴只是家里人吗?v 表现的是一个场面吗?v 猜猜画家画了多少个人?v 宴会上都做什么事情?v 气氛什么样子?二欣赏《韩熙载夜宴图》v 顾闳中五代,绢本,宽28.7——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提问1:顾闳中为什么要画这幅画?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

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第一段欣赏:琵琶曲音频配合欣赏提问思考:出现的宾客较多。

猜一猜画面整体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第一段是“听琵琶演奏”,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

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

但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

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

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传神作为人物画的创作理论,最早在绘画界明确地使用这个概念并系统地加以论述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篇1 教材分析《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二课。

教材前面两课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宗教壁画,前两课的鉴赏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中国人物画有了一定的感知,另外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也曾经鉴赏过中国人物画。

内容设置主要是赏析几件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学生分析高中的学生对中国人物画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如从画法样式上能分出工笔,写意,白描等,在题材分类中知道风俗,仕女等,但认识不够全面,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但这并不是本课的重点。

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积累。

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高中学生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但显得力不从心。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的内涵。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

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鉴赏,要求高于一般的欣赏水平,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多的展开自主学习、讨论。

本课抛弃了以美术史为线索的教学思路,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在教学中选择与学生其它相关学科相联系的方式(历史、文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中国人物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掌握鉴赏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教案标题: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历史、特点和发展;2. 学习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中国人物画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展示一些中国人物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兴趣。

知识讲解:1. 讲解中国人物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风格;2. 介绍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人物形象的表达等;3. 分析一些著名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技法和艺术手法。

实践操作:1.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中国历史人物或文化代表人物作为绘画对象;2. 指导学生观察所选择人物的特点和表情,了解其生平和背景;3. 介绍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的技巧和方法,如线条的运用、面部特征的表达、服饰和姿势的绘制等;4.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方法,进行人物画的绘制实践;5.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的发挥,展示个人的艺术特点和创造力。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人物画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3.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中国人物画艺术家或美术教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欣赏能力;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美术馆,了解更多中国人物画的作品和艺术家。

教案评估:1. 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展示和评价;2. 学生对中国人物画历史和特点的理解和表达;3.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的展示。

教学资源:1. 中国人物画的经典作品图片;2. 绘画工具和材料;3. 中国人物画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人物画的技巧和方法,尝试绘制其他主题的绘画作品,如风景画、动物画等;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媒介,如水彩、油画等,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初中美术_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由学生喜欢的、正能量的TFboys图片导入,询问了解他们生活情况通过的方式,引出一千多年前的小朋友的生活情况,导出本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欣赏感悟1、童年生活《小庭婴戏图》宋佚名引出中国人物画的核心:传神,指生动逼真的刻画出人或物的神情。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传神,通过一个演员的演技来更好地了解传神。

2、演技传神陈坤,电影《龙门飞甲》里扮演雨化田,带着问题观看电影片段。

小组讨论:(1)、你觉得雨公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从哪几方面感知到其性格特征的?师总结:自傲、话语里不给人留情面、比较刻薄、甚至有些狂妄。

从语言、动作、表情、情节。

(二)发展探究1、画笔传神官员的生活《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1)画面时代背景。

(2)画作内容:听乐、观舞、休憩、轻吹、告别。

(3)夜宴中的主要宾客。

(4)韩熙载在画面中出现了几次?怎样的神奇?师总结:我们看到画面中乐曲悠扬、舞姿曼妙、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更突出了韩熙载的心事重重、忧郁寡欢的精神状态,揭示了主人公在当时形势下之身置华宴歌舞中的苦闷、空虚、无可奈何的复杂心境。

(三)深入研究1、“神仙”的生活(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师介绍:画作时代背景及内容。

(2)《泼墨仙人图》南宋梁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小组讨论:对比分析两幅作品画法的不同。

师总结:中国画按技法分,工笔:造型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致素雅。

写意:笔意恣意奔放,造型洒脱简约,不拘一格,言简意赅。

2、军旅生活《免胄图》北宋李公麟师介绍:画作相关背景、画面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其绘画手法,不同于《洛神赋图》和《泼墨仙人图》,得出中国画的另一种特别画法:白描,用细笔勾勒一些轮廓,纯用墨线勾勒形象,不施色彩。

3、帝王生活(1)《步辇图》唐阎立本师介绍画面内容及相关背景,生观察画面右侧(李世民)这一局部。

(2)《历代帝王图》(局部)唐阎立本作品中的两位,晋武帝司马炎和陈后主陈叔宝,把司马炎的脸、身形与周围的人物对比。

岭南美 八上 6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教案设计(1)

岭南美 八上 6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教案设计(1)

挑战二:师:下图中你最喜欢哪个人?分析他(她)的动作。

【小组内挑选的人物不可重复】生:我选择的人物是打节拍的人,他拿着节拍板跟着音乐演奏。

头看着哪里,手怎么放,身体如何转动。

师:请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挑战三:师:感受下图中一种音乐的节奏感,从技法上如何表现?从衣饰线条、色彩方面谈谈。

神态去感受人物的内心特征。

3min学生通过分析动作,感受这个人的当时的状态。

讨论3min ,回答表演3min。

小结1min了解工笔人物挑战四:1、请同学想象如果自己也参加了这个宴会,在听弹琵琶的场景里。

请用心“听”一下琵琶,你觉得这位演奏者所弹奏的曲子如何?哪些细节能体现?2、下图中人物的造型都非常丰富,请挑选1~2人谈谈他(她)的造型。

3、如果你参加了这次宴会,你有什么感受?四、总结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师:刚刚的挑战,同学们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去欣赏感受这每一个人物。

你觉得这还是一幅简简单单的夜宴图吗?不,这是一幅具有深度的夜宴图。

无论从人物造型、动态、线条、技法、各种布局无不传递出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传神写照、形神兼备。

画写意人物画,并学会区分。

5min四、学生活动环节师:同学们也许会学的不知道如何去欣赏感受一幅画,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挑战自己内心的难关。

(教师发放任务卡)1、挑战一:师:请同学们拿出任务一,讨论1分钟。

1、猜猜他们在做什么?2、通过两者的神态,描绘这两个人的内心活动?2、挑战二:师:你觉得哪一个人最有趣?从形、神两方面去谈谈。

感受人物当时的内心的感受。

生:我选择的人物是打节板的人,他拿着节板跟着音乐演奏。

头看着哪里,手怎么放,身体如何转动。

师:请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3、小结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师:刚刚的挑战,同学们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去欣赏感受这每一个人物。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引言中国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艺术家的笔墨和技巧,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特征。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探索中国人物画的原理、技巧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人物画,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掌握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和特点(300字)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国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学生将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历史背景和与国际艺术的关系,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画的影响等等。

此外,我们还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物画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物画的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中国人物画的基础技巧(400字)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中国人物画技巧,例如线条的运用、造型的表现以及色彩的运用。

学生将通过练习不同的中国人物画技法,如写意、工笔等,熟悉这些技巧并逐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第三部分:中国人物画的创作过程(400字)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向学生介绍中国人物画的创作过程。

首先,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和构思一个好的题材,并了解如何进行素描和草图的练习。

然后,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用墨和颜色对人物进行描绘,以及如何加强人物的神态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原理、技巧和创作过程。

•实践:通过学生的实际绘画活动,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绘画心得和想法,并互相学习。

教学评估•学生绘画作品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了解学生掌握了中国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并对他们的绘画水平进行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中国人物画的历史、特点和技巧。

第6课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

第6课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水墨肖像漫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广州电视课堂”中学八年级美术课程第三单元的线上教育课程。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在家也可以愉快地学习。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在中学的教学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带领孩子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与独特的艺术天地。

三、教学目标1.认识人物画的特点,感受中国人物画的趣味。

2.绘画出生动的水墨肖像画。

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利用国画的工具绘画出人物头像作品。

五、工具及资源准备墨汁(建议一得阁或中华墨汁)。

颜料:12 色中国画颜料。

宣纸:生宣纸八开一张,注:宣纸主要分熟宣纸(不化水,用于绘画工笔画)生宣纸(化水,用于绘画写意画)。

毛笔两支:建议加健大白云(用于上色),中狼毫(用于画墨)。

小画毡一张、小水瓶(装水用的)、吸水布。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写意传神的中国人物画与西方最求写实性的人物画作为对比。

(二)中国人物画分为1.工笔人物画:工笔人物画则是以极为细腻的笔画对人物的描绘,造型严谨力求于形似。

2.写意人物画:是以精简的手法对人物的描写,讲究笔墨的浓淡效果。

(三)人物画表现技巧1.人物的动态表现——多变的动态捕捉各种优美、自然的动态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好看2.人物的五官表情——丰富的五官表情所以通过五官的绘画既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神韵特征又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情绪和感受。

3.着重介绍人物的眼神与嘴巴的变化。

眼球位置的变动会呈现出不同的眼神。

提示不同的表情嘴巴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四)肖像漫画的提点夸张的五官、幽默的表情。

1.肖像漫画的作品欣赏学生色彩肖像作品与水墨肖像作品欣赏2.头部比例人物头像的比例:三庭五眼(五)水墨肖像漫画绘画步骤:(示范环节)1.调出皮肤的肉色。

——白色(最多)+藤黄(较多)+硃磦(少量)+三绿(最少)2.画出头的形状。

3.五官的刻画4.身体细节的添加(插入示范的视频)(六)思维拓展——学而思……1.写意人物画中的笔墨。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2.学习人物画的构图、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唐代以前的人物画;–唐代至宋元时期的人物画;–明清时期的人物画;–近代以来的人物画。

2.人物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人物比例、体形和动态;–线条和笔法的运用;–眼、鼻、口、耳等面部特征的描画;–衣饰和饰品的描绘。

3.人物画的色彩运用:–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色彩运用;–彩色人物画的色彩运用;–彩墨兼用的人物画的色彩运用。

4.人物画的创作实践:–观摩和学习古今人物画;–模仿和练习人物画的构图、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完成一幅自己的人物画作品,并进行分享。

三、教学重难点1.人物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2.传统和现代人物画的色彩运用;3.创作一幅自己的人物画作品。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个别辅导和群体讨论结合的教学方法;3.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1.讲授中国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2.分析中国人物画与西方人物画的差异;3.展示中国历代著名人物画家的代表作品;4.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和欣赏其他中国人物画作品。

第二课时:人物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1.讲授人物画的构图要点和表现手法;2.展示中国历代人物画家的构图和表现手法;3.分析学生自己的人物画作品,指导其修改和改善。

第三课时:人物画的色彩运用1.讲授传统和现代人物画的色彩运用;2.展示中国历代人物画家的色彩作品;3.分析学生自己的人物画作品,指导其改善色彩运用。

第四课时:人物画的创作实践1.讲授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和要求;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进行创作;3.督促学生按照前三课时所学知识进行创作;4.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侪评价和师生点评。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表现、作品质量、自我评价和同侪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顾恺之因而在人物绘画上提出了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传神论。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

但有没有
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
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学生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
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2、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
步辇图---阎立本唐簪花仕女图---周昉唐
古代帝王图---阎立本唐太白行吟图---梁楷宋
明代画家徐渭像关天培像孔昭靳清
结果:学生能够把每幅画的特点基本上说出来,还能把有关历史上有关人物功绩说出,能够把部分画的内容通过动作演示。

归纳总结:古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设色富丽用笔精细
3、现代人物画家及作品介绍:
1、(教师简介现代人物画)通过视频文件展示人物画家蒋兆和及作品
2、欣赏蒋兆和传神写照代表作品《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3、周思聪代表作品介绍
总结归纳:现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写实性现实性
无论古代人物画还是现代人物画都具有传神写照的特点,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它们体现了中华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现代人继承、创新的能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创造更加美好。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篇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开阔,学习兴趣高涨,对现代艺术感兴趣,但对中国古老民族艺术了解还不够,因此,教师在课堂要加以引导和促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教学关键:教师的引导、课堂演示和学生的投入程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

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
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学生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
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2、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
步辇图---阎立本唐簪花仕女图---周昉唐
古代帝王图---阎立本唐太白行吟图---梁楷宋
明代画家徐渭像关天培像孔昭靳清
结果:学生能够把每幅画的特点基本上说出来,还能把有关历史上有关人物功绩说出,能够把部分画的内容通过动作演示。

归纳总结:古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设色富丽用笔精细
3、现代人物画家及作品介绍:
1、(教师简介现代人物画)通过视频文件展示人物画家蒋兆和及作品
2、欣赏蒋兆和传神写照代表作品《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3、周思聪代表作品介绍
总结归纳:现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写实性现实性
无论古代人物画还是现代人物画都具有传神写照的特点,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它们体现了中华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现代人继承、创新的能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本课在课前准备还可以,各部分联系布置也可。

在上的过程中在开头引入有些唐突。

课堂提问期待学生回答太快,设问应当具体一些,提问应有助于下一个环节的展开。

缺少鉴的部分,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上尽量把鉴的部分传递给学生,因为学生掌握的美术知识毕竞是有限的。

应当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欣赏古代的人物画作品,才能真正了解它的特点。

此外,还应联系国外
一些人物画作品体现什麽特点作比较。

也可适当按排课上练习。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时
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醒来之后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即取材于此。

(二)欣赏感悟
多媒体课件放映《洛神赋图》。

1. 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

2. 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洁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三)发展探究
走出三国曹植的梦境,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家中,欣赏正在他家举行的夜宴。

多媒体课件放映《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1. 看(画面内容):分段欣赏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

2. 看(人物塑造):观察主、客的不同表情,分析主、客的不同心理。

课件放映图片,观察对比韩熙载在五个不同场景中的脸部表情,解析韩熙载的内心矛盾。

3. 思考交流: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
看:视频播放南唐时代背景(国宝档案)。

说: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想:思考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
(四)深入发展
课件放映《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及《泼墨仙人图》。

1. 看:学生观察它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前两者为写实,后者为写意)。

2. 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

用笔:与传统的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

(五)课堂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

查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一些探究。

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