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腮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恶性肿瘤的影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腮腺肿瘤中恶性较少,约20%,80%为良性。 • 较常见的有恶性混合瘤、黏液表皮样癌、腺癌、 腺泡细胞癌和乳头状囊腺癌。 • 男女发病率、左、右侧发病无明显差别,年龄分 布较广泛。

临床表现
• 临床上表现为较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部分伴有 疼痛,边缘不清。
包膜向外生长或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分叶状,呈浸润性生长。 • 稍低或等密度,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密度、信号多不均匀。 • 囊变、出血多见,钙化少见。 • 增强多呈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腮腺混合瘤
• 常见于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生长缓慢。 • 临床上为腮腺内无痛性肿块,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活动,境界
嗜酸性。 • 细胞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 多呈不规则分叶状,低度恶性者边界清晰,高度恶性者边界模糊。 • 可见不规则坏死、囊变区,一般无钙化。 • 增强为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表现为早期强化的特点。
腺泡细胞癌
• 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多见于40~60岁,男女发病率约2:3。 • 临床上常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偶尔有疼痛或神经受累。 • 病理上分为实体型、多发微囊型、乳头囊状型、滤泡型。 • 肿瘤<3cm时,呈膨胀性生长,常有包膜,边缘较光整。体积>3cm,常突破
弥漫性肿大,密度增高。 • MRI上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至高信号,病灶中央可见囊变、坏死信号,
增强呈中等至明显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呈早期强化。
腮腺黏液表皮样癌
• 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与腮腺混合瘤十分相似。 • 以30~50岁多见,临床上为固定无活动的无痛性肿块,浸润性生长。 • 一种以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兼有柱状细胞、透明细胞、和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论坛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论坛
腮腺易发多种类型的良、恶性肿瘤 。 影像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的大小、 数目、位置 、形态 、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 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根据影像 学特点确定肿瘤的性质 。
医学影像论坛
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5年) 一 、上皮来源 (一)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肌上
增强后呈缓慢渐进性强化(轻-中度)
多形性腺瘤-1、2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多形性腺瘤-3
……
医学影像论坛 多形性腺瘤-4
……
医学影像论坛 多形性腺瘤-5
多形性腺瘤-6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2、腺淋巴瘤 较常见,仅少于多形性腺瘤,约占腮腺
良性肿瘤的10%。 肿瘤起源于腮腺内、外淋巴结内异位的
基底细胞腺瘤-1
……
医学影像论坛
基底细胞腺瘤-1
……
医学影像论坛
基底细胞腺瘤-2、3
…… ……
医学影像论坛
基底细胞腺瘤-4、5
……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4、肌上皮瘤 是一种较罕见的涎腺肿瘤。由肌上皮及其衍生物组成
。50%发生于腮腺,40%发生于腭 部。 好发于40岁以上 的女性。临床表现类似多形性腺瘤 , 但具有侵袭性生长 特性及恶性潜能,如切除不彻底可复发 ,并发生区域淋 巴结转移 。
肌上皮瘤-1
医学影像论坛
肌上皮瘤-2
……
医学影像论坛
……
医学影像论坛 肌上皮瘤-2
医学影像论坛
5、 嗜酸细胞腺瘤 罕见,约占腮腺肿瘤的1 %。肿瘤细胞完全由
嗜酸细胞构成并且包膜完整。好发于 50~ 80岁中 老年人 ,无明显性别差异 。

腮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腮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影像表现:呈实性或囊实性肿块, 缺乏特异。增强检 查有两种强化方式 : ①动脉期显著边缘强化或边缘结节 状强化, 静脉期可见对比剂向中心填充,病灶逐渐均匀 强化 . 静脉期增强幅度略低于动脉期 , 以涎腺病例居多 ; ②动脉期 、静脉期均逐渐强化 ,对比剂亦逐渐向中心 填充 ,静脉期增强幅度高于动脉期 ,以腭部病例居多。
核素检查表现为“ 热结节”。
腺淋巴瘤-1、2
……
腺淋巴瘤-3
……
腺淋巴瘤-4
腺淋巴瘤-5
……
腺淋巴瘤-6
……
腺淋巴瘤-7
3、 基底细胞腺瘤
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由单一的基底 样细胞构成,又称为单形性腺瘤。常见于老年 (50~60岁)女性(男:女≈1:2)。
影像表现:好发于腮腺浅叶,尤其是包膜 下;一般 较小(多小于3cm);多为类圆形 无 或浅分叶状;边界清楚;有稍低密度(或低信号) 包膜;囊变发生率高 。肿瘤的实性部分为T2WI 多为低信号。肿瘤持续性显著强化(动、静脉 期强化程度基本一致)。,囊壁易见到明显强 化的壁结节。
有研究者指出T1及T2加权图像上均表 现为低信号强度的病变应怀疑可能是高度 恶性的肿瘤 。
腮腺恶性肿瘤均是富血供,因此表现动 静脉期持续显著强化 (密度明显高于颈部 肌肉,大于50Hu提示恶性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
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Βιβλιοθήκη 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10 11
10
二、恶性肿瘤
(一)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腮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相对少见,但种类多, 其中以粘液表皮样癌样癌最多见,此外相对较多 见的还有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腺癌、鳞癌 及恶性混合瘤等等。它们的临床特征为生长快, 结节坚硬、固定,常无明确的边界,易侵及神经 ,甚至累及皮肤或粘膜出现溃疡、疼痛等。周围 可见转移性肿大淋巴结 。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嗜酸细胞腺瘤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二)非上皮性良性肿瘤 几种比较常见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瘤及
脂肪瘤等影像表现上具有各自的特征。 1、血管瘤
腮腺血管瘤发生于婴幼儿,是婴幼儿腮腺最常见的肿瘤 (50%以上)。女孩多见。
若腮腺区皮肤有红色斑点或呈青蓝色,且腮腺区肿大明 显,诊断较容易;对皮肤无改变,肿大不明显者,易误诊。 腮腺血管瘤的特点:患儿出生时就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哭闹时明显增大;用力挤压时肿胀区缩小。影像学表现为外 生性,可占据整个腮腺,彩色多普勒示血流信号丰富,患儿 头低位时,肿块增大(淋巴管瘤无上述特)。CT为均匀软组 织密度;MRI 呈长T1、长T2WI信号,并可见不规则血管流 空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腮腺肿瘤约占涎腺肿瘤的80%,其中75%~80%为良性肿 瘤。
医学影像论坛
一、良性肿瘤 (一)上皮性良性肿瘤 1、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约占腮腺良性肿瘤 的 80%。多发生于30~50岁(约80%),女性多见。
肿瘤中含有肿瘤性上皮组织 、粘液样组织及软骨样组 织 。在生物学特性上属临界瘤 ,即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 瘤 。有恶变可能 。
医学影像论坛
3、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很少见的慢性炎性
……
医学影像论坛
腺淋巴瘤-6
……
医学影像论坛
腺淋巴瘤-7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3、 基底细胞腺瘤 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由单一的基底
样细胞构成,又称为单形性腺瘤。常见于老年 (50~60岁)女性(男:女≈1:2)。
影像表现:好发于腮腺浅叶,尤其是包膜 下;一般 较小(多小于3cm);多为类圆形 无 或浅分叶状;边界清楚;有稍低密度(或低信号) 包膜;囊变发生率高 。肿瘤的实性部分为T2WI 多为低信号。肿瘤持续性显著强化(动、静脉 期强化程度基本一致)。,囊壁易见到明显强 化的壁结节。

腮腺混合瘤的影像诊断

腮腺混合瘤的影像诊断

腮腺混合瘤的影像诊断
•⼜称腮腺混合瘤。

•是唾液腺肿瘤最常的类型, 也是腮腺最常的肿瘤,约占60-80%。

•40-50岁⼥性多。

•多为良性,⽣长缓慢,单发多见。

•临床症状:腮腺区⽆痛性肿块。

•成分复杂,由腺上⽪细胞、肌上⽪细胞、黏液样物质、软骨组织等组成。

腮腺混合瘤-影像表现CT
•多位于浅叶,单发多见。

•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分叶与肿瘤多中⼼⽣长有关。

•肿块密度⼀般⾼于腮腺。

•⼩病灶密度均匀、强化明显。

⼤病灶不均匀,可有坏死,强化较不明显。

•增强CT:渐进性强化为特征性改变。

•常见⼩钙化,囊变较少。

腮腺混合瘤-影像表现MRI
•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楚,有包膜,信号不均,瘤体内可条索状低信号的胶原纤维间隔或低信号钙化灶。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信号明显增⾼(粘液成分)且信号不均匀。

•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谢谢。

腮腺增大ct诊断标准

腮腺增大ct诊断标准

腮腺增大通常是由于感染、结石、肿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腮腺的结构、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腮腺增大的CT诊断标准可能根据病因和临床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诊断腮腺增大的CT特征:
1. 腺体积增大:CT图像显示的腮腺体积相对于正常范围的增大,通常通过测量腮腺的横截面积或体积来评估。

2. 腺体密度改变:异常的密度特征,如增强或低密度区域,可能与感染、结石或肿瘤等腮腺疾病相关。

3. 边缘模糊度:腮腺边缘的模糊度或不规则性可能是一些病变的指示,如肿瘤。

4. 邻近结构受压:腮腺增大可能导致周围组织的受压,如颌下淋巴结、口腔内结构等。

5. 病变的位置:病变的位置(腮腺的上、中、下部)以及是否呈现为单侧或双侧增大,有助于确定可能的病因。

6. 强化特征:对于CT增强扫描,增强剂的分布情况和速度可以提供关于病变性质的信息,如肿瘤。

7. 结石:腮腺结石在CT图像上呈高密度,可以清晰地显示。

需要强调的是,CT仅为腮腺增大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最终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如果存在腮腺增大的症状,建议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

腮腺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腮腺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见低信号包膜,T2WI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纤 维分隔; ➢ 小者密度和信号多均匀,大者常可见出血、坏死、 囊变偶见钙化。 ➢ 弥散多不受限,ADC值高于恶性肿瘤和腺淋巴瘤 ➢ 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延迟强化,表现为“慢进慢出”
WHO (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
良性肿瘤 多形性腺瘤 肌上皮瘤 基底细胞腺瘤 Warthin 瘤(沃辛瘤) 嗜酸细胞瘤 淋巴腺瘤 囊腺瘤 乳头状诞腺瘤 导管乳头状瘤 皮脂腺瘤 管状腺瘤及其他导管腺瘤
非肿瘤性上皮病变 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结节性嗜酸细胞增生 淋巴上皮样涎腺炎 闰管增生
软组织良性病变 血管瘤 脂肪瘤/涎腺脂肪瘤 结节性筋膜炎
定位腮腺
➢ 咽旁前间隙的肿瘤常致咽旁脂肪带外移,在肿瘤和腮腺深 叶间有脂肪间隔
➢ 咽旁后间隙肿瘤致二腹肌后腹前移
➢ 影像上难分辨面神经,所以以以下两种划线划分深 浅叶
➢ U线法: 以下颌后静脉最背侧和同侧椎体最背侧的连线
估计面神经的位置而进行深浅叶的划分(橙色虚线):
➢ 以下颌支内侧缘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连线进行划分 (绿色实线)
肿瘤侵犯的范围,与面神经的关系
组织来源
定位——是否腮腺来源
➢ 腮腺肿瘤外缘与腮腺之间有无脂肪层存在 ➢ 咽旁间隙内脂肪向内移位,呈“C”形、裂隙状或消失
➢ 茎突与下颌骨间隙增宽
定位——腮腺分区
➢ 腮腺深叶肿瘤多呈哑铃状
当肿瘤突破包膜侵犯咽旁间隙 ➢ 茎突向内前移位,致茎突和下颌支距离增宽 ➢ 二腹肌后移、咽旁间隙变窄
影像学表现 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CT: ➢ 平扫呈等低密度、肌肉密度密度,较均匀,较大者可
有出血、、均匀或环状轻度强化,渐进性、
延迟强化。
影像学表现 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囊肿的影像表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密度均匀 腮腺囊肿的CT表现:囊肿壁薄囊液密度均匀无强化 腮腺囊肿的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腮腺囊肿的鉴别诊断:需要与腮腺肿瘤、腮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腮腺炎:表现为 腮腺肿大边缘模 糊内部回声不均 匀
腮腺肿瘤:表现 为腮腺肿块边缘 清晰内部回声均 匀
原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腮腺进行无创检查 优点:清晰度高能够显示腮腺内部结构 适应症:腮腺肿瘤、腮腺炎、腮腺囊肿等疾病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去除金属物品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动
超声检查原理:利用超声波穿透组织形成图像 超声检查优点:无创、无辐射、实时、动态 超声检查适应症:腮腺炎、腮腺肿瘤、腮腺囊肿等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空腹检查时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操作
检查目的:了解腮 腺的形态、位置、 大小、密度等
检查结果:正常腮 腺的X线表现、异 常腮腺的X线表现
诊断意义:辅助诊 断腮腺疾病如腮腺 炎、腮腺肿瘤等
CT检查是腮腺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腮腺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CT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腮腺肿瘤、炎症、囊肿等疾病 CT检查可以评估腮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Prt Four
腮腺炎的诊断方法:超声、 CT、MRI等
腮腺炎的影像表现:腮腺肿 大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
腮腺炎的鉴别诊断:与其他 腮腺疾病进行鉴别
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抗炎、 抗病毒、支持治疗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表现:肿块、钙化、囊变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CT、MRI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要点:肿块大小、位置、形态、边缘、密度等 腮腺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与其他腮腺疾病、颈部肿块等相鉴别
病例4:女性25岁 双侧腮腺肿大CT显 示腮腺内占位性病 变诊断为腮腺结核。

腮腺结节CT报告

腮腺结节CT报告

腮腺结节CT报告1. 引言腮腺结节是指在腮腺区域内出现的肿块或肿瘤。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腮腺结节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份典型的腮腺结节CT报告。

2. 检查详情本次CT检查使用了X光技术,产生了横向切片图像,以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诊断。

下面是具体的检查细节:•检查部位:腮腺区域•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扫描方式:螺旋CT扫描•对比剂:使用了XXX对比剂•扫描层数:共扫描了XX层,层厚为XX毫米•其他: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头部稳定3. 影像描述根据CT图像,我们对腮腺结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结果:•形态特征:腮腺结节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

•结节大小:结节的最大直径为XX毫米。

•内部密度:结节的内部密度均匀/不均匀。

•强化表现:在使用对比剂后,结节的强化程度为XX。

4. 诊断结果基于CT影像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诊断结果:•腮腺结节:在腮腺区域发现了一个单个结节,结节大小为XX毫米。

结节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密度提示可能为腮腺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可能性:结节的形态特征和均匀的内部密度符合良性肿瘤的特征。

然而,为了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5. 建议与注意事项基于我们的诊断结果,我们提供以下建议和注意事项:•进一步检查:建议进行腮腺结节的穿刺活检,以确定其良性或恶性性质。

•随访:如果诊断结果确认为良性肿瘤,建议定期进行随访CT检查,以监测结节的生长情况。

•与医生讨论:请与您的医生进一步讨论,并按照其建议进行进一步操作和治疗。

6. 结论腮腺结节CT报告提供了对腮腺结节的详细描述和建议。

请您及时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讨论,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份报告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为您提供最佳的治疗关怀。

腮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2023年学习资料

腮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2023年学习资料

Lateral nasal cartilage-Major alar cartilage-Nasal ca ity-Cavernous plexus●-●Orbicularis oculi-Middle nasal concha-Maxillary sinus-Inferior nasal meatus-●Angular vein-Orbicularis oculi●-●Angular artery-●Zygomaticus ajor-Zygomatic arch-Temporalis-Buccal fat pad-Coronoi process-●Temporalis-Lateral pterygoid●-鲁Masseter-Lin ual nerve●-量Lateral pterygoid-Inferior alveolar nerve -●Masseteric nerve-Condylar process-Ramus of mandible 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Medial pterygoid-Superfici l temporal artery-Inferior alveolar artery-Auricular artilage-Parotid gland-●Maxillary artery-Auriculotemp ral nerve-Mastoid process-●Maxillary vein-●Lingual ne ve-Occipital artery-腮腺咬肌筋膜:颈深筋膜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深、-浅两层,包绕腮腺 成腮腺鞘,并在腮腺前缘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形成咬肌筋膜。腮鞘与腮腺接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腺实质内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腮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腮腺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腮腺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腮腺解剖及常见疾病的 影像学诊断
2017.11.1科内学习-刘斌
一 腮腺解剖
耳屏、下颌角、 颧弓组成的三 角形区域内
腮腺(parotid gland)
(一)形态与分部
腮腺呈不规则的楔形,底朝向外侧,尖伸向内侧,突
入咽旁,左右基本对称 以下颌支后缘或腮腺内的面神经丛平面为界,分为浅 、深两部 浅部:多呈三角形或不规则的卵圆形,向前延伸,覆 盖于下颌支和咬肌后份的浅面 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深面,向内侧可延伸 至咽侧壁旁
病变多位于腮腺区浅表部位 圆形、类圆形病变 CT表现为单发/多发单囊性均匀的水样密度
,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后囊壁可强化 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
病例: 右侧腮腺 表皮样囊肿
2.腮腺炎
(inflammatory)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症(inflammatory)
U线:通过下颌 后静脉最背侧点
与同侧颈椎骨最 背侧点的连线 以U线代替面神 经来划分,便于 确定位置 以下颌后静脉的 移位方向划分
3.MRI:
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等优点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其对肿瘤 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显示优于CT; 对确定恶性肿瘤的侵及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的定位具有较大的价值,此外对范围较大的肿瘤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 实验室检查:WBC计数升高↑
CT表现:
①腮腺体积弥漫性肿大; ②腮腺正常腺体脂肪性低密度消失,被炎性 增生结节代替;叶间间隔及包膜增厚; ③周围渗出;皮肤增厚。
(一)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多发生于儿童,男性多见,期间可多次反复发作 ,至青春期多可自愈。 病因不明,可能与涎腺导管逆行性感染、儿童免 疫功能低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临床表现腮腺反复肿胀,进食后尤为明显,成年 后一般不再发作。 检查:涎腺X线造影是诊断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主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医学影像论坛 多形性腺瘤-4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医学影像论坛 多形性腺瘤-5
多形性腺瘤-6
医学影像论坛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多形性腺瘤多为无痛性肿块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若生长迅速 、与周围组织粘连 、不活动或出现疼痛 、 面瘫 、破溃 ,应考虑恶性变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医学影像论坛
影像表现 : 体积相对较大;密度均或不均;有时可
见斑点状或较大钙化(有一定特征性); 肿瘤呈分叶状 (约占25%)、类 圆形或 椭 圆形;边界较清楚 。
医学影像论坛
影像表现: 多发生于腮腺浅叶的后下极(70~80%);单发或多
发,多发(单侧或双侧、约占20%)为特征性表现,且呈 簇状分布,无融合表现;肿瘤相对较小(<3cm);形状 规整(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直径大于2cm者,密 度多不均匀,低密度区典型者为裂隙状,边缘较清楚。
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明显高于较其他类型 的肿瘤 、多大于100Hu),静脉期及延迟期快速流出,呈 快进快出型,动态增强曲线较光滑。肿瘤包绕征及贴边血 管征较多见。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医学影像论坛
一、良性肿瘤 (一)上皮性良性肿瘤 1、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约占腮腺良性肿瘤 的 80%。多发生于30~50岁(约80%),女性多见。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但个别有恶变倾向。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的
5.9%。 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现
局部肿大,疼痛,面部麻木等。
腮腺区神经鞘瘤
[病史摘要] 女性,38岁。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 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 右侧肿大,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但无 任何不适感,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并有压 痛。查体: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较固定,表 面皮肤正常,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 左腮腺肿物,直径2.5cm。
MRI表现
混合瘤较小时,信号均匀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 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 发生坏死、囊变时信号不均,长T1长T2 T2WI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 极低信号为钙化
CASE--1
[病史摘要] 男性,53岁。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包 块来医院就诊,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块, 界清,有轻度压痛。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一 致,边缘清晰
腮裂囊肿CT
腮裂囊肿MRI
腮腺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 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 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
近期迅速增长 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组
人胚第4周初出腮弓,左右对称,第4周末可见第 1~4对腮弓出现,第5、 6对腮弓在人几乎形 不成。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共5对。第1对腮
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面 的形成。第2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 第2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3、4腮弓, 第2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称为
织或皮肤

腮腺肿块的影像学诊断探讨

腮腺肿块的影像学诊断探讨
e a n t n x miai . o
f ywod 】Prt se; g e u nyut su d CT MR Ke r s aoi massHihf q e c laon ; ; I d r r
腮腺病变种 类繁多 ,绝大 多数 以无痛性 渐增性肿块 为特点 ,因病
程 长 , 质较难鉴 别,故腮腺 区肿块 的定性诊断 ,对于 指导临床医师 性 进 一步治疗或制定 手术 方案有着重要 意义。尤其是腮腺 区肿块活检可 导致腮腺包膜破裂 ,造成肿瘤的种植性转移 或复 发,故一般不提倡Ⅲ 。 腮腺 的常 用影像 学诊断技术 ,如彩色 高频超声、C 、MR、核素扫描 T I 检查 有着 重要意义 。本 文回顾性分析 了广 州医学院 附属广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2 0至20 年的作过上述影像学检 查 ,并全部 经手术病理证实 00 07
1 2 I论 著
中国医药指南2 1 年 7月第8 g 2 期 G i f h a d ieJl21,o. N . 00 卷 0 u e C i Mein, y 00V 1 , o 0 do n c u 8 2
腮腺 肿块 的影像学诊断探讨
刘 鸿 艳 柳 建 华 李 芙蓉 林 志立 何 景 光
中 图分 类号 :R 3 . 7 98
(00 0 0 1- 3 6 1 8 9 21 )2 - 0 2 0
I ai m g ng Ana yss i he Par i D i e s l i n t otd s a e
LI Hon ya LI Jan h a* L { o g LI Z —i U g- n. U i — u lFtr n , N hil 一 ,HE Jn gu n ig- a g
用s 序列进行 横断位TWI : ,冠状位 TWI E 。 和TWI ,增强对 比剂采用马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共39页文档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共39页文档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பைடு நூலகம்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局限性突起。囊内大多数呈清亮黄色浆液,
少数为白色乳状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

人胚第4周初出腮弓,左右对称,第4周末可见 第1~4对腮弓出现,第5、 6对腮弓在人几乎 形不成。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共5对。第1对 腮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 面的形成。第2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 第2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3、4腮弓, 第2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称为 颈窦。不久颈窦闭锁,颈部形成。如果在胚胎 发育过程中, 颈窦不闭合, 留有残余的上皮组织, 即可形成腮裂囊肿。并可继发感染和反复发作。 有时未闭合的腮囊与未消失第2腮裂同时存在, 形成有内、外瘘口的第2腮裂瘘管,外口在胸 锁乳突肌前缘(舌骨平面),内口在扁桃体窝。
浸润征象
良性诊断成立,定性仍需病理。
块,界清,有轻度压痛。
CT表现
CT 诊断要点:
①平扫示病变呈圆形,类圆形或轻度不规 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密度高于腮腺实 质。
②少见囊变、坏死及出血征象。 ③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的强化
需鉴别的疾病为
①囊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仅 6~10%,男女发 病率之比为5:1,为囊性肿瘤,好发腮腺下极,
就诊时瘤体往往很大,可为多中心发生,CT

病因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 的5.9%。
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 现局部肿大,疼痛,面部麻木等。

腮腺区神经鞘瘤
[ 病史摘要 ] 女性 ,38 岁。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 医院就诊。患者 1 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 右侧肿大,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但无 任何不适感,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并有压 痛。查体: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较固定,表 面皮肤正常,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B超示 左腮腺肿物,直径2.5cm。
[CT表现]

左腮腺深部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与腮腺深叶 分界不清,大小约2.3cm×2.0cm×2.8cm,CT
值10.9~18.9HU。

行腮腺造影薄层扫描,可见腮腺管内造影剂显 示正常,于腮腺深层病变区内无造影剂显示, 呈充盈缺损样改变,占据整个腮腺的深叶。
CT表现
左侧腮腺较对侧增大,其内密度欠均匀,并可 见局限性结节状密度增高影,CT值约25HU。颈
自耳屏前,向下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锁骨的一 条线上均可发生。第一鳃裂囊肿,为第一鳃裂 残留胚胎痕迹,即从外耳道至颌下三角,多位 于下颌角后下部, 表现为颈侧上方逐渐肿大的 肿块。第一鳃裂囊肿又分二型,即来源于外胚 层为Ⅰ型,来源于内胚层和外胚层为Ⅱ型。 第二鳃裂囊肿为位于颌下区到甲状软骨水平, 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中部前缘, 表现为颈侧中部 逐渐肿大的包块,第二鳃裂囊肿分为四型,Ⅰ 型位置表浅,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阔肌深 面;Ⅱ型较常见,部位典型,位于胸锁乳突肌 浅面,颈动脉间隙外侧和颌下腺后方;Ⅲ型位 于颈动脉至咽侧面之间;Ⅳ型囊肿位于咽粘膜 间隙。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cm,包膜
较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
肿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软骨、角化物,粘液样组织及
钙化,常有坏死和囊变区,一般有完整 的包膜。
影像学表现

X-ray:平片可显示腮腺区肿块 造影检查:导管及腺体被推压移位征象及腺体 充缺,导管拉长、迂曲、分离呈手握球征,导 管无破坏征象。 CT: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 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块 均匀或环形强化
上密度不如混合瘤高,实质无明显强化。
②腮腺混合瘤恶变:恶变时包膜消失,与周围组 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若表现为周边环
形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则提示有恶变可能,可
有淋巴结转移。
鳃裂囊肿

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 或闭锁不全则形成囊肿或瘘管

病理上鳃裂囊肿为球形囊性肿块,包膜完整光
滑,切面为单房囊腔,囊壁较薄,内壁光滑或


囊壁结构有两种类型:淋巴组织与纤维组织为 主型。

临床上,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
女性。
主要症状为颈部包块,约半数伴疼痛;
另外,半数无痛性包块为偶然发现,表 面皮肤正常,扪诊质地柔软有囊性感, 边界清楚。
行包块穿刺可抽出囊液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颈部圆形、类圆形囊性病灶、

影像学表现

X-ray:下颌骨边缘糜烂、骨质破坏或骨 膜增生

CT: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增强 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 消失 MRI:T1WI较低信号, T2WI较高信号, 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

腮腺导管癌
AX T1WI
压脂像
腮腺神经鞘瘤:

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属良性肿瘤, 但个别有恶变倾向。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
壁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
一致,边缘清晰
腮裂囊肿CT
腮裂囊肿MRI
腮腺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 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 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 近期迅速增长 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 组织或皮肤
动脉鞘周围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密度增高
影,CT值约32HU,边界清或欠清,左侧胸锁乳
突肌较对侧增粗,周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增强扫描: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影呈环状 不均匀强化, CT 值约 31 HU ;颈动脉鞘周围的
结节呈环形强化,分界清楚。
诊断及鉴别诊断
CT平扫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因肿瘤有包膜,肿 瘤界限清楚。周围组织均为受压移位改变,无
腮腺疾病影像诊断
腮腺解剖
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上致颅
底,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下至 下颌角,是茎突前咽旁间隙重要器官
腮腺是脂肪性腺体,CT呈低密度 腮腺内血管显示清楚
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ur)
占75%,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 30-50岁青壮年好发,性别无明显差异 腮腺内无痛性肿块,病程较长,生长缓

MRI表现
混合瘤较小时,信号均匀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
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
发生坏死、囊变时信号不均,长T1长T2
T2WI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
极低信号为钙化
CASE--1

[病史摘要] 男性,53岁。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 包块来医院就诊,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