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南大学2015年12月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习题解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837fedff00bed5b8f31d4a.png)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3.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5.实际GDP等于()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7.存量是()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D国民债务利息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B马歇尔C马克思D凯恩斯10.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A提高B不变C先增后降D不能确定1.C ;2.D ;3.A ;4.B ;5.B ;6.A ;7.A ;8.D ;9.D ;10.A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账()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下列说法中,()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特征。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3)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1209271fe910ef12df8bf.png)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净值2、BP曲线3、货币需求函数4、.利率效应5、消费价格指数(CPI);二、单项选择题1、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2、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B.垂直C.向右上方倾斜D.不一定3、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C.失业率的下降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4、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6、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为()。
A.6%B.25%C.35%D.5%9、在国民收入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净值C.个人收入D.国民收入10、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A.提高B.降低C.先下降再上升D.先上升再下降11、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9026a763231126fdb111c.png)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c6abc69dc5022aaea0067.png)
(一) 单选题1. 设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则收入增加时()。
(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参考答案: (B)2. 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准备金将会()。
(A) 减少(B) 增加 (C) 不变 (D) 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参考答案: (D)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 私人投资减少(B)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C) 政府支出的减少(D)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参考答案: (B)4.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 (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参考答案: (D)5.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研究的起点是()。
(A) 产品市场(B) 货币市场 (C) 劳动市场 (D) 国际市场参考答案: (A)6. IS 曲线上满足I=s 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 无数个(B) 一个(C) 一个或无数个(D) 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参考答案: (A)7. 自发投资减少10亿元,使IS 曲线()。
(A) 右移10亿元 (B) 左移10亿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参考答案: (D)8. M0包括()。
(A) 债券(B) 铸币和纸币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参考答案: (B)9. 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准备,是因为()。
(A) 没有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B) 吸收的存款太多(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 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参考答案: (D)10. 下面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的是()。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参考答案: (A)11. 如果净税收减少10亿元,会使IS 曲线()。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a023fbc8d376eeaeaa3199.png)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ad626a5e9856a561260e3.png)
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存量分析流量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事后变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4.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2.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答: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即期分析与跨时期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分析法。
4.答:参考第二节。
(撰稿:刘天祥)本章习题一、概念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公司利润税D. 政府企业盈余4. 经济学的投资是指()。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厂房C. 购买一台机器D. 以上都是5. 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73211fc4ffe473368abfe.png)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867097e21af45b207a855.png)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是指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总和。
3、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铲平市场价值之总和。
4、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及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5、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即: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100%=×100%二、填空1、国民生产总值2、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最后供人民使用的产品3、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4、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所得税6、消费,储蓄三、单选1-5 B C B D B 6-7 C B四、多选ABD ABE ABCE ABDE ABCE五、判断1、×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2、×和中间产品3、×钢铁厂炼钢用的煤4、×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5、×应(不应)6、√7、×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总投资)六、简答题3、在国民经济中,总需求代表着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供给代表着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产量或社会总收入。
他们分别由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而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GNP)是一致的,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恒等关系,即:AD≡AS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
2、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是的国民收入3、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即:C=y)4、是指增长的消费在增加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5、是指自发总和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6、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的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7、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存在着通向变动关系的曲线8、流动偏好及货币需求,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就如同一个陷阱或“黑洞”,将大量的货币吸引人们的手头上二、填空题1、潜在国民收入不变,不考虑总供给因素,价格水平不变2、投资水平不变,利率水平不变3、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4、总需求5、自发消费,引致消费6、自发总需求7、增加,减少8、增加,减少9、越大,越小10、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1、物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均衡利率水平12、反向,减少,减少,减少13、向右上方平行,左下方平行14、同向15、交易,预防,投机16、同向,反向17、右下,左上18、右上,增加,上升,右下、增加,下降19、右下方,反向20、减少,上升,减少,减少,减少21、右上,左下22、凯恩斯总供给,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23、增加,不变,增加,上升,不变,上升24、增加,下降25、总供给,总需求三、单选1-5、 C C E C A6-10、B C C C A11-15、B B C C BE16-20、A D C A C四、多选AC BCE ACE CD BD BCE ABD五、判断1、×一定(一般不)2、√3、×自发(引致)4、√5、√6、×任何情况(资源为得到充分利用)7、√8、√9、√10、×物品(货币)11、√12、√13、×平等(平行)14、√15、×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不变)16、√17、√18、√六、简答题5、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量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即M=,亦即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关系,当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会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会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使投资减少,近而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反之亦然,因此,价格与国民收入(总需求)成反向变动关系。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eda167c1cfad6185fa7c2.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总2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概念中最终产品包括()A.有形产品B.无形产品C.自我服务品D.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2.用收入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A.GDP=C+I+T B.GDP=C+I+S C.GDP=C+S+T D.GDP=C+I+G和NI之间的差额是()A.公司利润B.工资C.间接税D.利息4.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是()。
A.部门加总法B.增值法C.支出法D.收入法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B.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6.个人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被称为()。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的收入7.在通过国内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不能够()A.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扣除企业的间接税D.扣除折旧8.应计入我国2006年GDP的是()A.2005年生产而在2006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2006年中国人投资于美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C.2006年美国人投资于中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D.某人2006年自制自用的汽车9.国民收入是()A.国内生产总值减资本折旧B.国内生产净值减间接税C.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D.个人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10.在两部门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是()A.I=S B.I+G=S+T C.I+G+X=S+T+M D.C+I+G+(X-M)=C+S+T1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与NDP之间的差额是()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口1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45aa2dd3383c4bb4cd266.png)
(一) 单选题1. 政府购买乘数Kg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之间的关系是()。
(A) Kg <Ktr(B) Kg = Ktr (C) Kg >Ktr (D) 不确定参考答案: (C)2.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亿,X=2亿, M=1.8亿,则()。
(A) NNP=8.7亿(B) GNP=7.7亿 (C) GNP=8.7亿 (D) NNP=5亿参考答案: (C)3. 当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不变时()。
(A) GNP 下降,S 增加(B) GNP 下降,S 不变(C) GNP 和S都减少(D) GNP 不变,S 减少参考答案: (A)4. 若MPC=0.6,则I 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A) 40万(B) 60万 (C) 150万 (D)250万 参考答案: (D)5.用支出法计算的GNP 的公式为()。
(A )GNP=C+I+G +(X-M )(B )GNP=C+S+G +(X-M )(C )GNP=C+I+T +(X-M )(D )GNP=C+S+T +(M-X )参考答案:(A)6. 储蓄曲线向右移动,会使IS 曲线()。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 (C)不发生变动(D) 改变斜率参考答案: (B)7.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A) r 下降和y 减少(B) r 下降和y 增加(C) r 上升和y 增加(D) r 上升和y 减少参考答案: (B)8. 若MPS=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A) 5(B) 0.25 (C) 4 (D)2 参考答案: (A)9. 在IS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m )减少会引起()。
(A) y 增加r 下降(B)y 增加r 上升(C) y 减少r 下降(D)y 减少r 上升参考答案: (D)10. 为交易动机所持有的货币需求产生于()。
(A) 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B) 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差异性 (C) 对未来利率变动趋势的预期 (D) 货币的流动性参考答案: (B)11. GNP 与NNP 之间的差别是()。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77536580216fc700afd66.png)
(一) 单选题1. 如果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价上升得比美国的快,那么()。
(A) 美元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会增强 (B) 外国货币将相对于美元升值 (C) 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将恶化(D) 美国将能通过使用限制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抵销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参考答案: (A)2. 充分就业条件下,最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A) 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工资不变 (B) 出口增加 (C) 出口减少(D) 税收减少但政府支出不变参考答案: (B)3. 一家日本厂商向美国出口商品,并把所得到的10万美元的收入存入美国的银行,这样,应该在日本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作()的反映(A) 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借方同记人10万美元 (B) 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贷方同记人10万美元(C) 经常账户的借方记人10万美元,资本账户的贷方记人10万美元(D) 经常账户的贷方记人10万美元,资本账户的借方记入10万美元参考答案: (D)4.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
(A) 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 规模经济理论(D)资源禀赋理论参考答案: (B)5. 非均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A) 仅影响收入分配(B) 既影响收入分配也影响就业与产量 (C) 仅影响就业和产量(D) 既不影响收入分配也不影响就业与产量参考答案: (A)6. 货币工资上涨一定导致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这句话()。
(A) 肯定对(B) 肯定不对(C) 由具体情况而定(D) 无法确定参考答案: (C)7.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护了()。
(A) 浮动汇率(B) 金本位制(C) 金块本位(D) 固定汇率制制 制参考答案: (D)8. 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
(A) 人为制造衰退(B) 减少货币发行量(C) 降低实际GNP(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B)9. 中国外汇标价采用的是()。
(A) 直接标价法(B) 间接标价法(C) 美元标价法(D) 人民币标价法参考答案: (A)10. 在外汇市场中,下列各方中()是英镑的供给者。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173b5af45b307e9719788.png)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以及复习要点汇总(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以及复习要点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ee4fef9b89680203d8257a.png)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高鸿业第五版全】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P446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P4866.IS 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
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P4958.LM 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 曲线。
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517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P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P5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c4b38df121dd36a22d8216.png)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工程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40defcaf45b307e9719703.png)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D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3.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5.实际GDP等于()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7.存量是()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 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 D国民债务利息 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马克思 D凯恩斯10.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1A提高 B不变 C先增后降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以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可以称为___________理论或___________理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关键的市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6df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6.png)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实际余额效应件;2、黄金分割律;3、挤出效应4、奥肯定律;5、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1、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2、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A.为负B.为正C.为零D.等于13、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推迟经济的衰退4、.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B.受影响,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C.下降D.上升5、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7、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8、在汇率自由浮动、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情况下,若一国国内收入增加将导致()。
A.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而使货币升值B.该国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使该国货币贬值C.缩减国外商品的进口,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D.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该国货币币值不变。
9、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 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10、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宏观经济学精彩试题库及问题详解94146
![宏观经济学精彩试题库及问题详解94146](https://img.taocdn.com/s3/m/9faa1caa08a1284ac85043ee.png)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第一单元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宏观经济学课后重点题目答案-11页精选文档
![宏观经济学课后重点题目答案-11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2fdf81cbd64783e09122b90.png)
CHAPTER15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 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D.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F.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5.以下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年份牛奶的价格(美元)牛奶量(品脱)蜂蜜的价格(美元)蜂蜜量(品脱)2019 1 100 2 502019 1 200 2 1002019 2 200 4 100 A.把2019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
答:把2019年作为基年时,2019年的名义GDP是200美元,2019年的实际GDP是2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100。
2019年的名义GDP是400美元,2019年的实际GDP是4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
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5年11月20日8:00—12月26日18:00。
试题:(每大题50分,共100分)
一、1961年,当一名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
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在现实中如何有效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宏观经济学》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签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1961年,当一名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
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减税重在调结构、促投资和保出口。
1、调结构
一是调整税收收入结构。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从长远看,享受该政策的企业在新购入设备的折旧期内会增加其企业所得税。
这是因为原来执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企业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虽然不能抵扣,但可以进入固定资产的原值计提折旧,减少折旧期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虽然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却无法再计入折旧额,会增加购入设备折旧期内的企业所得税。
因此,增值税转型虽然减少了固定资产购买当期的增值税额,但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期内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结构中流转税占比过大的局面,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结构。
二是调整成品油价格结构。
此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一次性取消公路养护费等六项道路交通收费,规范了地方政府部门收费行为,逐步取消了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收费,暂不取消一级路和高速路的收费,体现出渐行渐看的改革思路。
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调节机制。
由于其征收方式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还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消费税税源,避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对消费者造成过重的负担。
通过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实现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也有利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促投资
与生产型增值税不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投资所产生的进项税额。
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为实行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了试点时“增量抵扣”的方案,允许一次性全额抵扣,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尤其是促进缴纳增值税的装备制造业、电力、采矿、化工等行业的投
资力度。
3、保出口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和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这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当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有密切关系,目的是为了保出口。
出口退税政策日益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出口退税是被世贸组织认可的没有争议的贸易促进措施。
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国际间重复征税,中性的增值税也决定了出口退税的中性本质。
虽然调整出口退税可以在短期内起到刺激或抑制出口的效果,却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频繁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意识到稳定出口退税政策的重要性,将出口退税政策作为相机抉择调节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工具;二是出口退税制度立法层次较低,政府有关部门即可对退税制度进行调整。
减税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减税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增值税转型的另一直接后果是企业减少了固定资产基数,从而减少了生产单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额,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对通胀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出口型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
减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减税对税收收入有一定影响
减税加大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难度
减税不否定结构性增税
有利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结构性增税政策可以缓解财政收入下降的压力,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一是可以适时开征环境税,扩大现有消费税的实施范围,尤其是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从而降低环境污染,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二是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率,合理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促进节能减排。
通过理顺资源产品的价格结构,增加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的财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性减税加大对个人消费的刺激力度
从长期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目标是建立起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从短期看,对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不应把重点放在税前扣除标准的不断提高,而应考虑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切实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增强个人消费意愿。
首先,应降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并配合以消费税制改革。
中、高收入者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会更多地购买高档消费品,因此,可适当扩大消费税课税范围,提高消费税税率,以配合个人所得税制调整。
其次,可考虑拉大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减少税率档次。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税负。
再次,提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等收入的税前扣除标准。
建议对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报酬和稿酬的独立就业者,提高其税前扣除标准,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从近期看,优化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减少增值税优惠政策,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解决目前增值税优惠政策较多、征收范围较窄的问题;第二,提高出口退税税率,简并出口退税率的档次,建立起规范、稳定的出口退税政策;第三,平衡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退税水平;第四,改进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中央政府全额负担出口退税。
2.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在现实中如何有效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1)、再分配效应
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
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依靠变动收入的人获得收益。
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
对于储蓄者不利。
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
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
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
(2)、产出效应
有3种情况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
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
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不增。
产出可能不变,可能下降。
不存在闲置资源。
(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
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货币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
(3)、通货膨胀的有利论与有害论
有利论:温和通胀利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
幻觉:短期内,当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下降时,人们感觉不到工资下降。
货币幻觉:Monetary illusion
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有害论: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货币政策。
减少货币供应量,压总需求;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刺激储蓄,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均衡。
(2)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使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
削减财政支出,减少转移支付,抑制个人收入增加。
(3)收入政策。
工资物价管理政策,阻止轮番上涨趋势。
(4)收入指数化政策。
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而作出调整。
(5)人力政策。
改善劳工市场,谋求降低与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
(6)对外经济政策。
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
(7)其它政策。
增加有效供给,反托拉斯和垄断,币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