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仪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郎伯-比尔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透过光强度相等
B、吸光度相等
C、吸光系数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C
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3.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同种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厘米吸收池,b溶液用2.00厘米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
A、 b是a的1/2
B、 a是b的1/2
C、 b是a的4倍 D. a等于b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所用的光谱是( C)光谱
A、分子发射
B、原子吸收
C、分子吸收
D、质子吸收
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D
A、200-780nm
B、10-200nm
C、 200-380nm
D、 380nm -780nm
6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A )等
A、峰的形状
B、曲线坐标
C、峰的位置
D、峰的数目
7.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
A、增加、增加、增加
B、减小、增加、增加
C、增加、不变、减小
D、减小、不变、减小
二.多选题(共1题,10.0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的主要元件是(BC )。
A.吸收池 A、检测器B、棱镜 C、光栅
三.判断题(共2题,20.0分)
1.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后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的光称为互补光。√
2.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红色是由于吸收了白光中的绿色光。√
1.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的透光度为25%,待测试液的透光度为16%;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为参比,则待测试液的吸光值为D
A、0.09
B、0.4
C、0.3
D、0.2
2.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时,其透光度T为A
A、0.368
B、0.618
C、0.234
D、0.434
二.填空题(共7题,70.0分)
1.
2.
3一般来说,化合物的顺式异构体的λmax和ε
4.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中,烯醇式异构体的λmax和ε
5.若在210~250nm个共轭双键;若在260~300nm波长范
围内有强吸收峰,则说明该有机物可能含有
6.
7.当待测定组分浓度过高时,测得的吸光度值常常偏离朗伯--比尔定律,此时应该选用方法进行测定。
三.判断题(共1题,10.0分)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作为有机化合物鉴定的首要手段。×
1.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D
A.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D.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生红外吸收谱图,其分子结构必然是 A
A.具有对称性
B.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C.具有不饱和键
D.具有共轭体系
3.醇类化合物中由于分子间氢键增强,o 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D
A.向高波数移动
B.无变化
C.可能向高波数移动、也可能向向低波数移动
D.向低波数移动
4.HC1在红外光谱中出现吸收峰的数目
A.5个
B. 3个
C. 1个
D. 4个
5.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上未见吸收峰,而在红外光谱上360~3200cm:1 有强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是下列化合物中的_B
A.醚
B.醇
C.酯
D.酚.
6.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_B
A. KBr在4000~400 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
B. KBr在4000~400 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
C. KBr晶体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
D.在4000~400 cm-1范围内,KB对红外无反射
7.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A
A.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B.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C.因为分子中有C、H、0以外的原子存在
D.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8.羰基化合物RCOR、RCOCI RCOH和RCONH2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是A。
A. RCOCI
B. RCOH
C. RCOR
D. RCONH2
9.红外光谱法试样可以是A
A.不含水
B.水溶液
C.含结晶水
D.含游离水
10.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 -200cmm 有吸收峰,下列化C
A. CH3-CH0.
B. CH3- 0-CH2-CH3
C. CH3-CH0H-CH3
D. CH3-C0-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