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诗句及赏析
关于长城的诗句

关于长城的诗句,有关长城的古诗1、《听筝》唐·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2、《古筑城曲》唐·陆游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5、《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6、《登长城》唐·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7、《阮公体》唐·徐晶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8、《统汉烽下》唐·李益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9、《古意》唐·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10、《至广州第七十七》唐·文天祥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1、《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12、《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13、《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著名的赞美长城的诗句

1、《长城》[唐]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泌。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 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索马屡回。前访昌海驿冠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8、《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9、《至广州第七十七》[宋] 文天祥
南方瘴疗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媒,泪落强徘徊。
10、《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胡兵。
4、《统汉烽下》[唐] 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荆南熊侍御》[唐] 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古筑城曲》[宋] 陆游
关于长城的诗句和意思

关于长城的诗句和意思
1. 万里长城风入甲,百战辛勤终有家。
意思:形容长城守军艰苦卓绝的守卫边疆,表达了保卫家园
的决心与坚定。
2.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征战几人回。
意思:希望每个士兵都能在战争中勇猛奋进,宁愿长时间战
斗不回家,也要将敌人击退。
3. 苍茫古今寻人迹,岂料岳阳楼上楼。
意思:长城虽然遥远,却能见证历史悠久的人类痕迹,如同
岳阳楼一样。
4. 咏长城折桂意无尽,山河万里笑中秋。
意思:赞美长城的伟大,将其比喻为战胜一切困难的象征,
庆祝中秋节时表达欢乐的心情。
5. 长城内外古今人,匆匆过往不胜悲。
意思:长城内外走过了无数历史人物,他们匆匆忙忙的经过,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感伤和悲伤。
北京长城的诗句

关于北京长城的诗句1.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 出自汪遵的《长城》。
注释:此句描绘了秦朝所筑长城的坚固,使得外族不敢轻易侵犯。
翻译:秦朝修筑的长城坚固胜过铁壁铜墙,蕃邦外族不敢越过临洮进犯。
赏析:以长城的坚固象征秦朝的强大防御,突出其军事作用。
作者汪遵是唐代诗人。
2.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 出自陆游的《古意》。
注释:这两句体现了为保卫国家招募战士修筑长城的情景。
翻译:花费千金招募英勇的战士,在万里边境上修筑长城。
赏析:展现了为守护国土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陆游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注释:描绘了放眼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茫茫一片。
翻译: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一片洁白。
赏析:展示了壮阔的北国雪景,气势恢宏。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4.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出自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
注释:“塞上长城”是诗人用典,自比为能守边的将领。
翻译: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如今垂垂老矣,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赏析: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5.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注释:此句写边关愁绪绵绵不断,那高悬的秋月映照长城。
翻译: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听不尽,看那高高挂在天上的秋月笼罩着长城。
赏析:以景结情,寓情于景,烘托出戍边战士的愁苦。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6.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
注释:表达了不登上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好汉的决心。
翻译: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豪杰,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赏析:体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志豪情。
7.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 出自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注释:形容长城绵延不绝。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一、引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一句诗,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咱们这些年轻人的心坎上。
每次读起来,都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二、诗句解析这诗句可是陆游大大的感慨啊!他一心想着自己能成为守卫边疆的长城,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可现实呢?看着镜子里自己两鬓斑白,那壮志雄心还没实现,就已经老了。
这得多无奈,多悲哀啊!咱就说,这“塞上长城”的典故,用得多妙!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那可是战功赫赫,却被皇帝猜疑,最后被杀。
临刑前,他愤怒地喊出“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陆游把自己比作这万里长城,可见他的抱负之大。
三、联系现实咱们现在虽然没有了那种金戈铁马的战争,但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战场”啊!比如说,为了梦想的工作拼命努力,为了考研日夜苦读。
有时候,咱也会觉得自己好像能行,觉得自己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可现实往往给咱泼冷水,努力了半天,可能还是没啥成果。
就像我,一直想着在学校里能拿个大奖,证明自己的实力。
结果呢,参加了好多比赛,都没啥好成绩。
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好像还在原地踏步,那种失落感,真的跟陆游有得一拼。
四、感悟与启示不过,咱也不能就这么灰心丧气呀!陆游虽然壮志未酬,但他的诗流传千古,也算是一种成就吧。
咱们就算暂时没达到目标,也不能放弃。
得继续努力,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而且,咱们得珍惜时间,别等到头发都白了,才来后悔当初没好好拼一把。
趁现在,还有精力,还有梦想,赶紧行动起来!这句诗虽然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但也能给咱们敲响警钟,让咱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让青春留下遗憾!。
有关长城的诗句

有关长城的诗句导读:1、《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长城最霸气十首诗

长城最霸气十首诗(1)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简评:这首著名词作中的长城,是在大雪纷飞、千里冰封的北国中,呈现出一片雪海莽莽、巨龙静卧的壮观景象。
(2)书愤五首·其一(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简评:当年在长城上许下的誓言,如今已成空,且头已白,人已老,其中蕴含的壮志难酬之憾,极其悲凉。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的一首《破阵子》中,化用此句,成了“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来表达萧峰与阿朱塞上牧羊誓言成空的无尽遗恨。
(3)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简评:玉门关是古长城上一个著名的关隘。
连春风不度的玉门关,成了气候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4)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简评:这首著名的边塞诗写长城上的玉门关,用的是长镜头(遥望),呈现出远望中的长城雄浑苍茫之美。
(5)望江南(宋)金德淑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玉带。
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
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阳关。
简评:万里长城横玉带,是非常具有视觉感的一句诗。
此句把积雪的长城,比喻成横在群山之中的玉带,意象鲜明,呈现出雪中长城的壮阔之美。
(6)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长城诗句大全集

关于长城的诗句古诗大全1、《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寒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阮公体》【唐】徐晶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孥,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4、《统汉烽下》【唐】李益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家月,却照汉家营?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长城下【唐】曹邺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14、长城【唐】罗邺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15、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6、长城闻笛【唐】杨巨源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17、长城【唐】于濆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关于长城的诗有哪些

关于长城的诗有哪些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长城的诗,欢迎大家阅读!关于长城的诗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出自唐代汪遵的《长城》译文:秦朝时期修筑的长城比用钢铁修筑的牢房还要牢固,蕃戎等少数民族国家根本无法度过临关和珧关,延绵万里的长城在远处和天际连成了一体。
比当年尧帝的台阶还要高三丈。
3、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出自宋代陆游的《古意》。
译文:重金招募战士征讨敌人,修万里长城抵御外敌。
曾经照着昭君墓地的月光,现在正照着汉军的军营。
4、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至广州第七十七》译文:在长城清扫剩余的城垛,来回走动不禁落下眼泪。
5、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出自唐代李益的《统汉烽下》。
译文:在统汉峰西的降户营一带,是黄沙白骨堆起来的长城。
扩展资料: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有关长城的诗句

有关长城的诗句1、《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关于长城的诗词和名句

长城的诗词和名句关于长城的诗词和名句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长城的诗词和名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0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02、【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
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03、【紫骝马】(唐·卢照邻)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04、【雨雪曲】(唐·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05、【送人之军】(唐·贺知章)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06、【塞下曲】(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08、【塞下曲】(唐·常建)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09、【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10、【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11、【关山月】(唐·徐九皋)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
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古诗词中关于长城的诗句(50条)

古诗词中关于长城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50条长城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韩翃《寄哥舒仆射》▶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李益《统汉峰下》▶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关汉卿《窦娥冤》▶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
——陈子良《赞德上越国公杨素》▶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高适《蓟门行五首》▶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李白《北风行》▶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卢纶《逢病军人》▶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王维《燕支行》▶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贺知章《送人之军》▶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
——岳飞《五岳祠盟记》▶长城女儿双结丫,陈皇宅前第一家。
——杨维桢《漫兴七首》▶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
——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
关于明长城的诗句

关于明长城的诗句
以下是关于明长城的诗句:
1. 《古意》【明】于谦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千金招募战士,用万里长城来抵御敌人。
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汉家的营垒,让青冢上的月光也照到我的家?
2. 《长城》【明】王越
琵琶羯鼓对春宵,烽火城西百尺楼。
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这首诗的意思是:琵琶和羯鼓在春夜里弹奏,烽火台在城西高高耸立。
万里长城就像一条玉带横亘在大地上,元宵节的六条街道上灯火阑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3. 《出居庸关》【明】朱彝尊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居庸关上,杜鹃鸟不停地啼叫,我饮马流泉,夕阳西下,余晖低照。
在千山万壑之外,雨雪纷飞,而榆林只隔着几座山峰而已。
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道边防防线,主要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它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清等朝代不断
加固和扩建,直至现代。
长城的总长度超过2 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
描述长城的诗句

描述长城的诗句1.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赏析:诗人见到檀道济故垒,回想檀道济被枉杀一事,顿生感慨,故首两句即以“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伤之,对檀道济的无罪被杀这一深悲极痛之事一掬同情之泪。
2.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塞下曲》赏析:本诗讲述了一幅秦筑长城被摧毁,汉武北上保家卫国的壮烈情景。
表达了大汉国力强盛,威震单于的豪迈气势。
3.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张祜《听筝》赏析: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
这句表示离愁的哀怨,仿佛雁声与筝声同说:“水咽云寒一夜风”。
秦筝音色沉伏,长于怨调慢声,既表现了雁的飞行缓慢,也表现筝声的低沉。
4.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赏析: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5.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赏析:牵马饮水度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6.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顾况《梁司马画马歌》赏析:顾况的“低头欲饮长城窟”一句极有气骨,是大雅之音,体现了诗人的不惧艰难、不障碍的大无畏的情操。
7.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 扶苏先授首。
——陆游《古筑城曲赏析:这首诗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
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体现了长城的宏伟豪放,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缅怀。
8.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描写长城诗句或典故

描写长城诗句或典故1.关于长城的典故和名句1、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唐·汪遵《咏长城》释义: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2、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宋·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释义:万里长城之上撒满雪花,好像一条横陈的玉带,街上是灯火阑珊。
而人,却倾立在蓟楼之间。
何等的惆怅,何等的凄凉。
3、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释义: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4、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唐·卢纶《逢病军人》释义:在这生病之际,他头发蓬乱,在长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5、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
——宋·王安石《桃源行》释义: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
2.关于长城的故事诗句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
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
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
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
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
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
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
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
关于八达岭长城的诗句

关于八达岭长城的诗句
1、《咏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释义:秦朝建的长城比铁还要坚实牢固,匈奴不敢过临洮(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虽然长城万里连到了云边,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2.《古筑城曲·长城高际天》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释义:长城高的和天一样,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有一天诏书来了,扶苏被杀曰授首,犹言予人以首也。
3.《八达岭》明·徐渭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尺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噀黄。
释义:此诗写出了八达岭的高大险峻,八达岭连着北国的大漠,向上看不到天日,眼前只能看见碧绿的山崖,长城上的敌台,终年被黄色的雾气笼罩。
4.《登八达岭》清·沈用济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释义:策马出行,在迂回曲折的步步登高,到了八达岭向下望,像窥井一般,将京城尽收眼底,曲折的长城上,心事重重,夕阳落到遥远的游牧民族的帐篷上,强烈的寒风像是要折断万根松柏一样。
最后借云气成龙,歌颂盛世。
5.《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释义:用千金招募战士讨伐敌人,建造万里长城抵御入侵,曾经照着昭君墓地的月光,现在正在照着汉军的军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诗句及赏析【篇一:长城诗句及赏析】关于描写长城的古诗作者:1、《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篇二:长城诗句及赏析】《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导学案描写长城气势磅礴的诗句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思维激活】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怎样修筑的?长城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重大历史地位?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一、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1.评价(1)中国的长城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军事工程和最大的历史文物。
(2)历经两千多年,中国现存长城建筑及其遗迹的实际长度仍在5000公里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2.修建(1)春秋战国时诸侯林立,争战频繁,各诸侯国在边境修建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及互相防范。
(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防御匈奴,派大将蒙恬率30万人在北方修筑长城,最终形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秦长城。
(3)汉朝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既采取“和亲”,又依托长城作军事防御和打击。
汉朝长城向西延伸,保护了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往来,汉长城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4)魏晋至隋,对长城只是小修补,以后长城的的修建停顿下来。
(5)今天所见长城主要是明长城,东起辽宁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
明朝建立后,蒙古人退到蒙古高原北部,但长期对明朝构成军事威胁,在辽东崛起的女真人人更是明朝的头号劲敌。
因此长城的修建几乎贯穿整个明代。
(6)清代对蒙古贵族采取安抚、笼络的政策,不再需要用长城作为军事防御,长城的修建史至此结束了。
二、宏伟的军事防御建筑1.建筑特点(1)建筑布局主要是“因地形,用险制塞”,以连绵漫长的城墙为主体建筑,再于重要地段设置关隘、城堡加强防御。
(2)长城线上还建有大量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
(3)这些军事设施相互依托,构成了古代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4)明代以来,由于火器广泛用于战争,长城也由过去的夯土版筑墙为主改为以砖砌和砖石混砌为主。
2.关隘(1)关隘是重要驻兵据点,多设于咽喉要道,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战时反击敌人的通道。
城门上的城楼是军事指挥所、观察所和战斗据点,瓮城形成第二道城墙,罗城形成第三道城墙。
(2)著名的关隘有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嘉峪关等,是长城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3.烽火台:有关长城的传说、诗歌等相关资料合集描写长城气势磅礴的诗句(二)一、传说【描写长城气势磅礴的诗句】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
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
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
”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
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定城砖的传说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
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
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
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
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
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冰道运石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
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
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
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万年灰与燕京城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
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
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
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
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
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
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
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
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
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
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
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
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
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
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二、诗歌出嘉峪关感赋二首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于占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