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努尔哈赤成功之道
身先士卒善于进行谍战的努尔哈赤
身先士卒善于进行谍战的努尔哈赤清朝能够入主中原,清太祖努尔哈赤有着最大的功劳,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军事上更是有着强大的实力和才能,努尔哈赤一生中打过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他屡次以少胜多的秘诀是什么呢?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
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起兵就能统一女真各部,对抗大明也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所能依靠的不过是十三副铠甲、三十余匹战马而已,其实力与影响力均无法与海西女真乃至建州女真中受到明朝扶持的仇人尼堪外兰所匹敌。
在这种境遇下能否以智胜敌,不仅仅是彰显谋略的炫耀,更像是决定生死的条件。
身先士卒,勇武坚毅虽然智取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收益,但在作战中完全依靠以智取胜是不现实的,在冷兵器时代,强攻还是获得胜利的基本手段。
而在强攻的过程中,主帅的意志和偶像作用有时会对士兵的战斗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万历十二年(1584年)征栋鄂部,酋长阿海巴颜“聚兵四百据城以待”,努尔哈赤纵火焚城楼及村中庐舍,又亲自率领12人伏于浓烟中,趁城内以为敌兵已退出城观望之机,“突出击之,斩四人,获甲二副”。
在攻打翁科洛城时他又亲自“登房,跨脊上射城內之人”,不料身中两箭流血不止,众人欲上前扶他时,却被他制止:“尔等勿得近前,恐敌知觉,待我从容自下。
”结果因伤势过重几次陷入昏迷,直至“次日未时其血方止”。
次年二月,努尔哈赤率75人攻打界番寨遇敌400余,在兰岗之野展开战斗,他又单骑迎敌,“奋力一刀挥讷申肩背为两段,随转身射巴穆尼于马下”。
类似的记述在《满洲实录》中还有“太祖四骑败八百兵”、“太祖独战四十人”、“太祖善射救旺善”、“太祖富尔佳齐大战”等等,记录了努尔哈赤“开创艰难自大东”的种种历程。
历史趣谈: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纠葛: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纠葛: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导语: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
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清楚。
诚如我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
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清楚。
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后来人们所愿意相信的那样强大与传奇;而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起于贫寒却曾经百战百胜的将军。
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时,这位英雄却在大明朝万历十年之后扑朔迷离的政局中,如美人迟暮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
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经过,几乎贯穿在李成梁没落的全部过程之中。
双方此种消长的原因何在,正是我们需要在此展开的。
而这种消长的结果,就是大明帝国辽东局势的糜烂日深。
仔细观察一位真正的英雄走向末路,真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体验。
四十岁时,一位巨眼识人的大明巡按御史发现了李成梁。
当时,这位具有朝鲜族血统、出身于中级武将世家的李成梁,正在辽东铁岭卫走投无路,苦度时光。
这里,就是今天出了个赵本山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辽宁省铁岭市。
李成梁,字汝器,又作汝契,号银城。
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鲜人,明朝初年从朝鲜渡江来到中国,定居在辽东铁岭卫。
并且,以军功当上了大明帝国的中高级军官。
按照帝国制度,军职可以由子弟世袭;然而,由于家道中落,到李成梁这一代时,贫困交加,穷得连去北京办理袭职手续的盘缠都没有。
四十岁的李成梁,空怀一身本领和满腔雄心大生活常识分享。
努尔哈赤的逆天崛起:从十三副遗甲白手起家到大明王朝掘墓人
努尔哈赤的逆天崛起:从十三副遗甲白手起家到大明王朝掘墓人序言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位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和重要的人物。
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中原大一统皇帝不同。
努尔哈赤虽然庙号太祖,但却从未成为中华大地的掌权者。
他的主要作用在于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历经二十余年征战,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在关外建立强大的后金政权,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基础,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走向。
努尔哈赤不仅是成吉思汗以后近三百年第二位少数民族军事天才,而且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完成几百年来没有完成的统一女真的事业,并促使女真人与蒙、汉等各个民族的数十万人,融合为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十三副遗甲起兵,一场毫无翻盘的开局公元16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辽宁省新宾县)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
说起来,努尔哈赤家族与明朝渊源颇深。
早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其祖上就向明朝进贡称臣,被授建州卫指挥使的职务,在此后的近二百年间,努尔哈赤的先祖们一直供奉明朝。
明朝对女真的政策也很明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到努尔哈赤出生的时候,明朝镇守东北的是辽东总兵李成梁。
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甚至以暴力手段予以压制,因此李成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牢牢控制当地局势,然而一件意外的发生,彻底打破了现状。
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于1574年叛明,结果被李成梁诛杀,王杲的儿子阿台章京逃脱回到古勒寨,李成梁则率军将这里包围。
恰恰阿台之妻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为使家人免于战乱,便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入城劝说阿台投降。
谁想这时明军大举攻城,可怜的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不明不白的死于战火中。
这一年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正值血气方刚之年,闻听噩耗,悲痛欲绝,找明军理论质问。
李成梁出于愧疚,把祖父和父亲遗体归还给他,还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努尔哈赤心里即便再愤恨,奈何自己势单力薄,面对明朝百万大军也毫无办法,只能忍气吞声,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
努尔哈赤,揭秘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努尔哈赤,揭秘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本文导读:纵观我国的封建历史,小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特点。
那就是大部分开国之君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甚至出身卑微。
像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都是平民出身。
至于今天小编要说的主人公,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出身卑微,甚至曾做过上门女婿,但这一切并不影响他的传奇的一生,也不会耽误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狡猾、残忍、刚毅甚至嗜血的人,这可能就是所有开国之君共有的性格特征。
在清代的史书中,有记载说,他们的太祖皇帝和先祖生来就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贵族地位。
由于清朝是关外满族人民建立的王朝,在明朝时期,女真,也就是满族仍然是部落奴隶制的统治模式。
所以出身高贵,无非就是像一个部落首领或领袖之类的。
无论关于女真先祖的起源记录是否真实,都可以肯定,等到努尔哈赤之祖父觉昌安和其父塔克世之时已经没落了。
当时他们两父子重要明朝辽东大官与女真部落互通情报。
而努尔哈赤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当然日子就过得非常窘迫。
努尔哈赤是塔克的长子,但当他只有10岁时,他的生母因病去世,成为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继母对努尔哈奇和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舒尔哈齐十分苛刻。
小小年纪的努尔哈赤早早就承担起了谋生的重担,十几岁的他开始翻山越岭去挖人参和狩猎。
即使努尔哈赤小小年纪就为家里贴补家用,在家里仍是遭尽了白眼,但为了自己和弟弟舒尔哈赤能继续生存下去,努尔哈赤只能坚持。
童年的不幸培养了他顽强拼搏的性格,让他适应了在逆境求存的生活环境。
事实证明,这样的童年经历,让他成就了别人不可仰望的伟业。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人生的历练远没有停止过。
他的父亲塔克为了建立明朝辽东将军李成梁,遂将努尔哈赤交给李成梁作为人质。
虽然李成梁并没有打算将努尔哈赤怎样,但寄人篱下委曲求全的日子的确非常难熬。
然而,努尔哈赤在这段被挟持的日子里,与李成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有机会学习了大量的汉人文化,据说努尔哈赤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习惯,就是在这段时间养成的。
这次人质经历,很好地训练了努尔哈赤的情商,努尔哈赤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人质的任务,而且还与李成梁父子私交甚好。
我写我感
读《努尔哈赤》有感作者:近日,我读完另外《努尔哈赤》这本书。
了解了努尔哈赤从平常人到清太祖的艰辛历程,同时也体会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伟大抱负,不禁佩服他的远见卓识,能屈能伸。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的一个小部酋长家里,是女真人的后代。
从小有祖父的赏识与教导,很小就很有胆识,有抱负,懂武术。
后来因为继母的苛刻,被迫离家,自寻出路。
在外受到李将军的厚爱和提拔,但是不久看出努尔哈赤天生资质和后天抱负,怕危及到自己的前途,以“闹事龙”罪名打算将其追捕致死。
因为有知恩图报的范家父女的暗中帮助,才脱离险境。
后在进山的途中碰到寻金五兄弟,便跟他们一起寻金。
这是得知父亲和祖父被惨杀,立誓一定要报仇。
在后来的相处中得到五兄弟的肯定及拥护,为日后称帝打下了人力基础。
在不断努力下,努尔哈赤不仅报仇雪恨,而且自己的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吞并了其他建州部落,建立后金。
称为清太祖。
建国后的努尔哈赤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任人唯贤,惩罚分明,仁爱宽容等原则,使女真逐渐民殷国富,为后金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完《努尔哈赤》后,我被他的能屈能伸,胆识,干劲深深的打动。
他凭着自己的远见卓识,凭着自己的胆识与干劲,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到登上皇帝。
这是何等的不凡啊。
难怪历史给了他那么重的分量,那么大的评价,那么高的地位。
都说逆境中出人才。
果真不错。
瞧,努尔哈赤的一生哪一步是被人给他准备好的?而想想我们自己呢?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不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却忘了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非我们拿衣送饭的人又能送多久呢?终有那么一天我们必须给他们拿衣送饭。
那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自己做,不能做的要努力尝试去做,做好。
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作为大学生,我们一定要鼓十足的勇气,有十足的胆量,再加上十二分的干劲,才能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可能你会说我们现在就很好了。
可是你真的宁愿我们的价值就止在这里吗?这些就让我们满足吗?不是的。
努尔哈赤(清太祖)—搜狗百科
努尔哈赤(清太祖)—搜狗百科政治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
对于早年来投、率军征战、尽忠效劳的“开国元勋”,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五大臣”及杨古利、冷格里等人,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赐给大量人畜财帛,任为高官,封授爵职,联姻婚娶,荣辱与共。
当这些功臣出了差错时,他着重指出“贫时得铁,犹胜于金”,常以其功而从轻处治。
努尔哈赤招徕了许多有才之人,他们献计献策,多次进入大明掠夺使女真部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在军事与外务上,努尔哈赤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和策略。
采取了“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即以抚为主,以剿相辅的方针。
一为抗拒者杀,俘获者为奴。
因纳殷部七村诸申降后复叛,据城死守,“得后皆杀之”。
额赫库伦部女真拒不降服,努尔哈赤遣兵攻克,斩杀守兵,“获俘一万”,灭其国,“地成废墟”。
二是降者编户,分别编在各个牛录内,不贬为奴,不夺其财物。
原是部长、寨主、贝勒、台吉,大都封授官职,编其旧属人员为牛录,归其辖领。
三为来归者奖。
对于主动远道来归之人,努尔哈赤特别从厚奖赐。
当他听说东海虎尔哈部纳喀达部长率领一百户女真来投时,专遣二百人往迎,到后,“设大宴”,厚赐财物,“为首之八大臣,每人各赐役使阿哈十对、乘马十匹、耕牛十头”,以及大量皮裘、貂帽、衣、布、釜盆等物。
对其他随从人员,亦“俱齐备厚赐之”。
这样就缩小了打击面,争取到许多部长、路长带领属人前来归顺。
仅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黑龙江、吉林、辽宁女真酋长统众来归的,就有二三百起之多,因而加速了女真统一的进程,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努尔哈赤还采取了正确的用兵策略,一般是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逐步扩大。
他积极争取与蒙古联盟,尽力避免过早地遭到明朝的打击,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发动叛乱以前,没有受到明军的征剿,这极大地有利于统一女真事业的顺利进行。
充分发挥了军事指挥才干。
努尔哈赤如何在大明与朝鲜的夹击中崛起
努尔哈赤如何在大明与朝鲜的夹击中崛起明朝设立建州卫招抚女真15世纪中叶,朝鲜世宗大王命人用“国言”(谚文)编写了一首名为《龙飞御天歌》的长篇叙事诗,记述李氏朝鲜创建历史。
其中这样描写女真部落与太祖李成桂的关系:东北一道,本肇基之地也,畏威德久矣。
野人酋长,远至移兰豆漫,皆来服事。
常佩弓剑,入卫潜邸,昵侍左右,东征西伐,靡不从焉。
如女真斡朵里豆漫夹温孟哥帖木儿,火儿阿豆漫阿哈出,托温豆漫高卜儿阏。
“移兰豆漫”为满语ilan tumen的音译,汉语的意思是三万,指斡朵里、火儿阿、托温三部,即元朝时蒙古人在女真故地所设的军民万户府。
元朝灭亡后,斡朵里和火儿哈部遭到东海兀狄哈的袭击,被迫转移到朝鲜半岛境内,斡朵里的大多数部众定居在介于兀狄哈和高丽势力间的图们江上游右侧的斡木河(阿木河)一带。
“夹温孟哥帖木儿”,夹温即金、元时期女真之夹谷氏,汉姓曰仝,也作佟或童,正是《李朝实录》中记载的童猛哥帖木儿,也就是后来被清朝追尊为肇祖的孟特穆。
大约在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猛哥帖木儿袭父职为豆漫,领导部族繁衍生息。
元末明初之际,高丽趁乱向铁岭北部推进,招抚女真部落归附。
1374年(明洪武七年),高丽内部发生政变,恭愍王被弑,新上台的辛禑王改变亲明政策,转而支持北元的势力,联络据守辽东的纳哈出集团。
龙飞御天歌明朝为切断高丽与北元的联合,向东北地区挺进,招抚各地女真首领,势力逐渐到达图们江流域。
同时,高丽也展开对图们江流域的渗透,企图将该地的女真人纳至自身的控制范围内,以便要求明朝承认其统治的既定事实。
当时负责开拓东北面的高丽官员便是李成桂,最终“斡朵里、兀良哈万户、千户头目等即便归附”,接受高丽的受职。
据《李朝实录》记载,朝鲜太祖四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时,已有“吾都里(斡朵里)上万户童猛哥帖木儿”的字样出现,这大抵是《龙飞御天歌》中所反映的女真部落与朝鲜早期关系的概况。
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谕:“女真、吾都里、兀良哈、兀狄哈等招抚之,使献贡。
清朝开国皇帝的事迹
清朝开国皇帝的事迹清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在这个伟大的朝代中,开国皇帝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事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清朝开国皇帝的事迹,展示他们的伟大和卓越。
一、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是建立后金政权的奠基人,为清朝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努尔哈赤出生于一个不起眼的部落,然而他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和外交手段,他将满洲各部族统一起来,并击败了明朝的军队,最终建立起强大的后金政权。
二、皇太极:统一东北地区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继续巩固和扩展了后金政权,形成了清朝的雏形。
皇太极以其聪明智慧和勇猛果断著称。
他继续对抗明朝,最终统一了东北地区,并改国号为清。
此时的东北地区已经基本上成为了清朝的势力范围。
三、顺治皇帝:巩固统一成果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
他在继承父亲皇太极的基础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成果。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积极采取内外政策措施,巩固统一成果。
他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改革,增强了清朝的实力,并确保了统一的局面。
四、康熙皇帝:开创鼎盛时期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他开创了清朝的鼎盛时期,并以其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广泛的兼收并包的政策而闻名于世。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和改革。
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他优化了政府机构,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他积极开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康熙皇帝还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为清朝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乾隆皇帝:延续鼎盛时期乾隆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达60年之久。
他继承康熙皇帝的政治遗产,将清朝的鼎盛时期延续至极致。
乾隆皇帝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睿智才智而闻名。
他大力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清朝的文化水平。
略论努尔哈赤成功之道
摘
要 : 尔哈 赤之 于满 族 、 王朝 、 清 历 史 , 重要 性 是. 所 共 知 的 。 索努 尔哈 赤 的 成 功 经验 , 结 历 史经 验 教 训 , 努 清 满 其 人 探 总 对
理 解 明 末 、 清 历 史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 意 义 。 满 关键词 : 真族 ; 女 满族 ; 尔哈 赤 ; 功 之 道 努 成 中图 分 类 号 :2 91 K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8 9 (0 9 0 - 02 0 10 — 4 9 20 )5 0 3 — 3
都 督 佥 事 、龙 虎 将 军 。他 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 祖 父 觉 昌安 遗 留 下 的 十 三 付 铠 甲 , 力 不 足 百 人 , 始 积 蓄力 量 , 展 宏 图 , 经 3 兵 开 大 历 O余 年 时 间 的艰 苦 斗争 , 后 统 一 了建 州女 真 各 部 。年 近 6 先 0岁 时 立 国
¥ 水 2 第 9卷第 5期
Vo 2 No 5 l 9 .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S iu ie s y o r a uh aUnv ri o t
20 0 9年 l 0月
0c . 0 9 t 20
略论努尔哈赤成 功之道
王 景 义
( 绥化 学院 黑 龙江绥 化 10 6 ) 5 0 1
特 公 53 努 尔 哈 赤 , 清王 朝 的 奠 基 人 , 是 满 族 形 成 的 创 始 人 。 补 误 杀 觉 昌安 父 子 , 报 请 明 庭 皇 帝 于万 历 ¨ 年 ( 元 18 是 也 他的一生 , 战斗 的~生 , 是 为女 真 族 的 统 一 和 社 会 进 步 , 出 年 ) 任 2 做 委 5岁 的 努 尔 哈 赤 为 建 州 左 卫 指 挥 使 , 以后 又 晋 升 为 了 重 要 贡 献 , 对 其 “ 功 之 道 ” 简 略 的 论述 。 现 成 做
历史趣谈:努尔哈赤为何能做到唐太宗都做不到的事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努尔哈赤为何能做到唐太宗都做不到的事情?导语:外族人常常发现,用任何直接方式统治蒙古人都是极其困难的。
在清王朝之前,没有一个民族做到这一点,如果有例外的话,突厥和契丹等北方其他外族人常常发现,用任何直接方式统治蒙古人都是极其困难的。
在清王朝之前,没有一个民族做到这一点,如果有例外的话,突厥和契丹等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之前也许做到过,那时蒙古人数量极少,无足轻重。
满族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清王朝对蒙古人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即为明证:起初蒙古人问题是一个外部问题,但到1911年,蒙古人问题已成为内部问题,虽然是一个特殊问题。
要解释这种成功,我们有必要考察满族国家的创始人努尔哈赤(1559—1626年)和阿巴亥(逝于1643年)时代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清王朝蒙古政策的许多先例都形成于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前的数十年间。
1619年,努尔哈赤对明王朝感到极为愤怒:汉人一直干涉满洲部落的事务,并成功地诱使叶赫部落离他而去。
他向天地发誓要攻袭中国,重新夺回叶赫部落。
但是,实施这样大的一项行动,他需要有人帮忙。
他求得了西南方一个蒙古人联盟(名叫喀尔喀五部)的王公们的支持。
他有充分的理由做这样的选择。
喀尔喀五部既富裕又有实力,努尔哈赤自1594年以来就一直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那年蒙古王公中的罗卜桑诺颜开始定期向他派遣使者;他送女孩子给他们,也娶他们送来的女孩子作妻妾——这是内亚必不可少的外交手段。
1605年,喀尔喀五部的另外一位王公——巴尤特部落的达尔汉?巴图鲁诺颜派他的儿子恩格德尔台吉前来向努尔哈赤叩首请安,并献上良马20匹。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努尔哈赤把自己的皇帝(满族称“汗”,蒙古族称“可汗”或“汗”)称号归功于喀尔喀五部;1607年,恩格德尔台吉亲率由生活常识分享。
【名人故事】努尔哈赤:十三副甲起兵夺天下
【名人故事】努尔哈赤:十三副甲起兵夺天下,努尔哈赤(1559-1626),爱新觉罗氏。
满族。
即清太祖。
明朝后期,女真族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公元1582年至1588年,努尔哈赤首先统一了建州各部。
以后又合并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长白山东北的东海诸部。
在统一过程中,创建了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
1616年2月17日(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努尔哈赤宣布自己为金国汗,割据辽东,建元大命,定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于明天启六年(1626),活了67年,大半生的时间他都在战斗。
曾经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最终却一败而逝;其经验、教训都足为后人鉴戒。
生逢不幸堪励志努尔哈赤是明朝治下辽东建州女真人,姓爱新觉罗氏。
努尔哈赤的祖父是觉昌安,父亲是塔克世,生有五子,努尔哈赤为其长子,生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永陵老城)。
努尔哈赤幼年不幸,10岁丧母,后母又对他不是很好,但他一直艰苦自立,磨砺意志。
他的童年,正好见证了一句千古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努尔哈赤的成功不能不说与他童年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正是从小的奋发有为,为以后成就大业打下了基础。
明朝后期,东北的女真分成了三大部分,其大致范围是: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海西女真、浑河上游及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及黑龙江下游及其以北以东地区的野人女真。
当时,辽东女真各部不仅同明朝之间矛盾加剧,而且各部之间也互相争斗,所谓“强凌弱、众暴寡”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其实这正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辽东各族主要是女真族人民,已厌倦长期以来一盘散沙的状态,强烈要求统一、要求进步。
因此,努尔哈赤出现了,并且在这种需要下,他成功了。
不过,这成功来得并不容易。
因为女真各部中,奋起从事这一事业的不乏其人,然而却都以败亡告终,最后,只有努尔哈赤成功了。
如海西女真首领竹孔革、仰迦奴、逞迦奴,建州女真的王杲、王兀堂等,大都落得个身死事败。
开天辟地之努尔哈赤的成功要诀
开天辟地之努尔哈赤的成功要诀巍巍中华,泱泱华夏,人才济济,漫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只有清之始祖——努尔哈赤——在历史的长河中方可觅得一丝英雄的足迹。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
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女真族的杰出领袖,清朝政权的奠基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
”这是权威资料对努尔哈赤的生卒之简介。
那么其英雄之处何在?历史学家研究统计了他的十大功:统一女真,统一东北地区,制定满族文字,创八旗制度,促进满族形成,建立后金政权,丰富兵坛经验,制定抚蒙政策,推进社会改革,决策迁都沈阳。
由后人给其冠名“政治家”“军事家”就可以想象其雄才伟略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有如此之才能不能“黄衣称朕”的话,又怎么会成为历史中的浓重一笔呢?那么究竟他的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呢?“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天合所谓天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
虽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只要是利用好了这个天时,天也未尝不可因桀而亡。
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例证: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年仅25岁,一生戎马,除了在天命11年大败于宁远之战,其他战役无不是完胜。
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赫图阿拉城之战。
当时明军率领四路大军攻打赫图阿拉城,共计47万之众,而当时的清兵只有8万不足,在力量如此悬殊之下,努尔哈赤很好的利用了当时的天气状况。
因为当时恰逢雨季,明军四路大军无法同时到达城下,从而合力攻打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抓住这个机会依次各个击破,杜松、马林、刘綎等四路大军,双双败北,仓皇溃逃。
这个战役奠定了努尔哈赤南下的基础。
这就是天合。
本来一场上天注定要败的仗,就这样被女儿哈赤力挽狂澜,从而扭转乾坤,进而徐徐图进关内。
天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算一个,努尔哈赤算一个,除此外,无他!地合地合即地利。
努尔哈赤就是利用地理状况的优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努尔哈赤在打败杨镐取得萨尔浒大捷后遂进攻沈阳和辽阳,辽阳和沈阳两座城池的坚固程度依靠山地的地理形势真可谓是固若金汤,而常年骑在马背上习惯于野战的清兵怎么又能耐拿下呢?以平常人的想法,也只有望“城”兴叹吧?可是努尔哈赤却极力发挥其军事才能,拿出已部分兵力引诱明兵出城,从而在城外的平原上打一场野战,如此,胜败或可一赌。
努尔哈赤为何屡克强敌,战前镇定,战时身先士卒,战后赏罚分明
努尔哈赤为何屡克强敌,战前镇定,战时身先士卒,战后赏罚分明清太祖努尔哈赤原本只是建州女真一个小部酋长的后代,在父祖惨死、族人离叛的境况下,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开启了戎马倥偬的一生。
在此过程中,努尔哈赤多次面临数倍于己的敌人和九死一生的险境,都几乎每次他都能率领部下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大战之前,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九月,叶赫国主布斋贝勒纠合哈达、乌拉、辉发、蒙古科尔沁等九部联军3万兵马,汇聚一处向建州进发,意图剿灭努尔哈赤势力。
得知这一情报后,大家“皆失色”,唯有努尔哈赤镇定自若,下令道:“我兵夜出,恐城中人惊,待天明出兵”,“言毕复寝”。
对于大兵压境,依然能够安然入睡的原因,努尔哈赤解释道:“畏敌者,必不安枕,我不畏彼,故熟睡耳!…我乘天命,各守国土,彼不乐我安分,反无故纠合九部之兵,欺害无辜之人,天岂佑之?”努尔哈赤这种胸有成竹、蔑视强敌的无畏精神,使得部下军心大振,后来果然在古勒山之战中大破九部联军。
战阵之中,有身先士卒的英勇气概在努尔哈赤数十年的征战中,经常不顾及自己最高统帅的身份,亲冒滚木飞矢,纵马挥刀率众前进。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进攻哲陈部时,起兵仅两年的努尔哈赤依然实力弱小,当时身边仅有80人,不料哲陈部集合800余人相抗,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从行之人都胆怯不动。
在这军心即将动摇的紧急关头,努尔哈赤毫不畏惧下马步行,直入重围,奋勇射杀,连杀20余人,敌兵不能抵挡,涉河而逃,努尔哈赤又率兵追杀60余人,全胜回师。
在征讨乌拉部时候,“两军之矢风发雪落,声如群蜂,杀气冲天。
”努尔哈赤依然亲自带头冲锋,最终一举灭亡了乌拉部。
大战之后,功必赏,过必罚努尔哈赤始终坚持优待部下的方针,终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无论是长期跟随征战的八旗劲旅,还是后来投降的明朝官吏,凡有善行的,“随系仇敌,亦不计较,而以有功升之”,最大限度满足部下对财富、荣誉和权力的追逐之心。
努尔哈赤善于以少胜多,只因其有几大秘诀
努尔哈赤善于以少胜多,只因其有几大秘诀努尔哈赤在历史上曾有两个谥号,分别为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即“太祖武皇帝”),和康熙元年(1662年)所定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即“太祖高皇帝”)。
后者最终成为历史上字数最多的皇帝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不知这位略通汉文的女真民族英雄若真泉下有知,对此会作何感想。
“高”字在谥法中被解释为:“德覆万物、功德盛大、覆帱同天”,被渐行儒道的朝廷选中作为对开基创业祖先的溢美虽然无可厚非,但从谥号作为对前人盖棺定论评价的角度来讲,“高”字确实没有“武”字更能概括出努尔哈赤的一生。
当年取得宁远大捷的袁崇焕曾评价他“屡战屡胜,熟于用兵”,就连遍览努尔哈赤的一生“没有看出进步、发展,只看到抢劫、杀戮和破坏”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战役指挥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劳己,不顿兵”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所能依靠的不过是十三副铠甲、三十余匹战马而已,其实力与影响力均无法与海西女真乃至建州女真中受到明朝扶持的仇人尼堪外兰所匹敌。
在这种境遇下能否以智胜敌,不仅仅是彰显谋略的炫耀,更像是决定生死的条件。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在针对尼堪外兰的复仇行动中曾与萨尔浒城城主诺米纳结为盟友,但此人却“阴助尼堪外兰”,几次将努尔哈赤的行动计划透露给后者,引起努尔哈赤的不满。
适逢诺米纳想诓骗努尔哈赤为自己攻打巴尔达城,努尔哈赤将计就计,以自己兵械寡少为由令其领兵先攻,诺米纳不从,努尔哈赤又诱骗其将兵器悉数交出,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萨尔浒城。
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的计袭抚顺也是较为典型的以智取胜的战例之一。
抚顺城濒临浑河,是明朝在辽东的重要关隘,也是马市贸易的集散地。
作为起兵35年来第一次与明朝军队的正面交锋,努尔哈赤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以智取不以强攻。
努尔哈赤的法制建设及评价
努尔哈赤的法制建设及评价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努尔哈赤的法制建设及评价,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法制思想的历史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改变而改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制思想,反映着其相应社会的物质生活特点。
作为一个政权创建者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正是因为他重视法制,善于运用法制工具进行阶级社会的创建和改革,才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君主之一。
努尔哈赤从一个女真族小部落的酋长,经过30多年的奋斗成长为一国之君,其成长过程也正是他的法制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
一、重视法律,神化法理法律作为统治阶级强化统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而努尔哈赤时期的法制建设也是在定国政的过程中渐进的。
多年的军政实践使努尔哈赤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他曾告诫诸子和众侄若谓为国之道何认为坚,则事贵乎诚,法令贵乎严密完备。
毁弃良谋,轻慢所定之严格法令者,乃无益于政,国之鬼祟也因此,努尔哈赤把立法提到了立国之道的高度。
清太祖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以前,其社会大致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当时尚无法制可言,所有的至多不过是一些原始的习惯法而已。
起兵后的第五年即1587年,由努尔哈赤亲定的第一条法律诞生了:定国政,凡作乱、窃盗、欺诈、悉行严禁。
这是走向法制社会的第一步。
等到公元162020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后金政权之后,军政法律制度也随之得以逐步建设。
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对于后金的发展、壮大,乃至于而后清朝入主中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使国人守法,努尔哈赤还利用满洲族人的迷信心理,从天道观上论证他的法律制度,他说:治国家者,尚宽大,秉公诚,乃能传业久远,基业巩固,故人存心公正,天赐百福,存心邪匿,天降百殃,认为公平地执行审判,是顺天意,如果改变天的法度,违天背理就要遭到天灭,指出明朝的衰败就是一个例证。
努尔哈赤的法治理念中有了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接受了儒家的君权神授思想。
努尔哈赤经历了由家而国、由族长到汗的发展过程,王权和族权的双重支柱,使得他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专制主义的权威。
努尔哈赤崛起涉及的历史因数
努尔哈赤崛起涉及的历史因数今天想说努尔哈赤了,不是别的因素,就是想说说。
原因就是想写这样一个标题,姑且称之为创造者的任性吧。
之前在民国梦与民国篇的《帝国模型中》写过一篇努尔哈赤的文章,这里试着说一些不一样的。
谈论努尔哈赤崛起与明清更迭的文章有很多、争论也很大,条条框框一箩筐论者有之,蜻蜓点水两三句者有之。
我呢,在这里只追求简简单单两三条。
要说的第一条,就是强人崛起会有历史宿命。
努尔哈赤的崛起,看似源于李成梁的放纵,因果则是“李成梁必须放纵努尔哈赤”。
这可不是讲玄学,而是历史大周期运行过程中的概率问题。
大凡一个强人崛起,都会在历史周期中发生动荡。
这就是明帝国宿命之所在。
历史宿命何在?上一篇解战简单说过,就是帝国的边疆总是动荡不堪。
帝国宿命大致可以理解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帝国犹如一部机器,需要每一个零件各司其责,越往边界走,零件的分量越轻。
但人终究不是零件。
但边界少数民族却一直动荡不安,因为他们不甘心做帝国分量很轻的零件。
为什么帝国边界少民分量一定要轻?因为这牵扯到成本和收益。
第二部分,帝国犹如一个公司,需要收支平衡才能健康运营。
农耕文明时代,帝国的边界往往贫穷落后,需要输血。
又因为非常贫穷落后,帝国即便输血也未必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因此更为现实的办法,只能是拉一派打一派。
因此明朝在辽东的政策就是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
李成梁在利用努尔哈赤的过程中,终于玩火自焚。
其实并不是李成梁不行,首先他在辽东必须玩火。
不玩火,就没有足够的银子,就无法完成大明公司交予的业务。
因此他必须利用一部分女真人去统治另一部分女真人。
这是一种悲哀,既是大明帝国的悲哀(无法有效治理边境少数),也是女真人的悲哀(不想做帝国机器上无足轻重的零部件,只能奋起反抗自己创业才能获得更大收益)。
李成梁能在辽东玩那么多年火,已经很行了。
其实也不是李成梁大意。
仔细观察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发现李成梁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如果仔细观察历史长河就会发现,努尔哈赤在李成梁身边壮大的过程和安禄山在张守珪身边壮大的过程非常类似。
形容努尔哈赤的词
形容努尔哈赤的词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形容努尔哈赤的词:
英勇善战:努尔哈赤是一位非常勇敢和善于战斗的领袖。
他在军事上非常有才能,能够领导部族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雄才大略:努尔哈赤具有雄伟的才能和高超的策略,他能够制定出非常明智和有远见的计划,并为实现这些计划而努力奋斗。
精明睿智:努尔哈赤非常聪明和智慧,他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开明君主:努尔哈赤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重视文化和教育,努力推动女真族的发展和进步。
民族英雄: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他为女真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治家:努尔哈赤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政治斗争中非常有手腕和经验,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
军事家:努尔哈赤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善于运用战术和策略,指挥部族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改革家:努尔哈赤是一位改革家,他不断推动女真族的文化和教育发展,努力让女真族走向现代化。
领导者:努尔哈赤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他能够激发部族的斗志和凝聚力,带领部族走向繁荣和强大。
通向古勒山之路——努尔哈赤对女真早期的征服
通向古勒山之路——努尔哈赤对女真早期的征服文/佑陵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在这一年的五月以给父祖报仇的名义,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
在其后的时间里努尔哈赤逐渐壮大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
但统一女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充满坎坷,在努尔哈赤统一战争中最大对手是位于海西女真的叶赫部,而两个部落最大的决战就是古勒山之战。
统一建州,羽翼渐丰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与明朝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
努尔哈赤早年曾经做过李成梁的家丁,在其父祖被明军误杀之后,明朝立刻赏赐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马匹三十匹。
努尔哈赤起兵之后首先拿尼堪外兰下手。
尼堪外兰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代理人,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明朝希望扶持尼堪外兰统治建州女真,而且尼堪外兰是导致努尔哈赤祖父,父亲死亡的直接推手。
努尔哈赤很快征服了附庸尼堪外兰的部落,而尼堪外兰却毫无勇气与努尔哈赤对决,最终被明军抛弃。
努尔哈赤在消灭尼堪外兰后向明朝积极进贡,这时的辽东总兵也顺势将努尔哈赤作为明朝在女真新的代理人,并给予扶持。
努尔哈赤在消灭尼堪外兰后,声望急剧上升,又攻占了萨尔浒城,统一了苏克素浒部。
在初步建立根基之后,努尔哈赤采取逐步蚕食,远交近攻的方法,一步步统一了建州女真。
成为女真各部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势力。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向明朝积极靠拢,并在1592年爆发的“万历援朝之役”中主动向明朝提出援朝的请求,最后虽未成行但受到明朝朝野的赞赏。
叶赫与建州的矛盾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之后将目光转向海西女真。
努尔哈赤的扩张势必同海西女真的叶赫产生矛盾。
叶赫部出自于蒙古土默特氏,因靠近明在当地所设的马市镇北关(俗称北关),故明人有时也称叶赫部为“北关”。
在明末叶赫部落在女真称雄一时拥有一支不可小觑的骑兵。
根据明末撰写的《顷见新略》中这样记载“北关马兵最悍,步兵弱。
故奴畏北骑,北畏奴步。
”这里的北关指的是叶赫,而南关指的是努尔哈赤的建州。
但这时叶赫的实力却遭受了明军的两次毁灭性打击。
分别是1583年十二月,明设“市圈计”,将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扬佳努诱至开原中固城袭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努尔哈赤成功之道王景义*[收稿日期]2009-03-12**[作者简介]王景义,黑龙江望奎人,原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离休干部。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也是满族形成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为女真族的统一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对其“成功之道”做简略的论述。
一、努尔哈赤的生平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卒于公元1626年,享年67岁。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女真族,出身于奴隶主家庭,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
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苏克苏护河部人,居住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
10岁丧母,父亲为他取位继母纳拉氏。
他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离家出走,上山挖人参、采野菜、拣臻子、打野兽。
白天翻山越岭、晚上栖于草窝棚,数日去一趟抚顺马市,与汉人交换衣食等物品。
偶而回次家,还遭到继母指桑骂槐的指责。
一气之下逃到广宁(今辽宁北镇),投到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当兵,三年后因故离开广宁,再次到长白山大秃顶子岭。
在这里挖人参、采山货……在此结识了女真年轻人博尔晋、劳萨、额亦都、叶克书、图鲁什、安费扬古等,他们八人学习《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而插草为香,对天盟誓,结拜为兄弟。
觉昌安,是建州左卫指挥使,被女真人图伦城主尼堪外兰陷害,遭明军误杀,同时被误杀的还有塔克世。
李成梁为了弥补误杀觉昌安父子,特报请明庭皇帝于万历11年(公元1583年)委任25岁的努尔哈赤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后又晋升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他接过祖父觉昌安遗留下的十三付铠甲,兵力不足百人,开始积蓄力量,大展宏图,历经30余年时间的艰苦斗争,先后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
年近60岁时立国称汗。
二、统一女真各部,推进女真社会发展努尔哈赤就任建州左卫指挥使时,正值女真族地区陷入极大的混乱、动荡不定之时,“各部峰起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1]。
而这种社会状况给女真族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当时女真人是“人人自危”,“出入者必佩持弓箭,以避相侵害抢掠之患”[1]。
这种分裂状态,严重抵消了民族的凝聚力。
因而广大女真人迫切要求统一,要求制止互相残杀的混乱局面,要求保生存求安宁。
努尔哈赤,顺应民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开始了统一女真的战斗历程。
他统一女真的大致过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步,以报杀父、祖之仇为由,讨伐尼堪外兰。
从明朝万历11年(公元1583年)到万历14年(公元1586年),这三年时间,攻击的主要对象是尼堪外兰和苏克苏护河部等仇敌部落,攻击这些仇敌部落是用战争手段,一城、一寨、一堡,都是摘要:努尔哈赤之于满族、清王朝、满清历史,其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
探索努尔哈赤的成功经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理解明末、满清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女真族;满族;努尔哈赤;成功之道中图分类号:K2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99(2009)05-0032-03(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0061)Vol.29No.5Journal of Suihu a UniversityOct .2009***第29卷第5期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10月32用武力夺取的。
尼堪外兰,从图伦城跑到甲版城(也称嘉班城,位于抚顺以东),后又逃到东河后鹅儿浑城(属浑河部),努尔哈赤以武力攻克这些城堡,最后在哲陈部的谟河城斩杀了尼堪外兰。
第二步,从明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进入兼并长白山部族。
努尔哈赤在讨伐尼堪外兰的三年过程中,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由起兵时不足百人发展到千人以上,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战略手段,一些城堡村寨前来归服,1583年浑河部、1584年董鄂部、1586年哲陈部、1588年完颜部等先后归服。
1589年、1591年又先后攻克长白山鸭绿江部以及王兀堂部。
1593年击败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三万人兵力的进攻,致使海西女真扈伦四部遭受严重打击。
期间努尔哈赤乘胜攻取了长白山讷殷部、珠舍里部,至此,共用11年时间,建州女真基本上统一了。
建州女真的统一,其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为统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和东海女真诸部奠定了基础,也为满族形成、向明朝开战做了准备。
第三步,从万历21(公元1593)年至万历44年(公元1616年)兼并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
东海女真,居于乌苏里江流域,他们是:瓦尔喀部、虎儿哈部、窝集部。
在向东海女真进兵的同时,先后招服了乌苏里江下游和黑龙江中下游的使犬部、使鹿部等,同时期在西部兼并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公元1600年)、辉发部(公元1607年)、乌拉部(公元1613年)。
明万历22年(公元1594年)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明安、喀尔喀部贝勒老萨,遣使结盟。
此时除相距边远的个别女真部落和受明支持的叶赫部外的女真人都统一了。
在统一过程中,被合并的女真各部族,大都迁移到浑河流域,并编入军政合一、三位一体的八旗制度中来。
随着女真族的统一、八旗制度的建立,于明万历44年(公元1616年)58岁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宣布建国称汗,定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2](P61)。
建立起五大臣(也有说八大臣)制度,分管军政事务,为严明法纪设立审判官40人,以求公正执法。
建立起以八旗首领额真和五大臣参加的会议制度,每五天召开一次,处理军政事务,集体议出意见,最后由努尔哈赤裁定,具有原始民主共和的性质。
当年,还完成兼并海西女真叶赫部。
后金政权的辖境,东起海岸,西至辽东边墙,北抵嫩江流域,南至鸭绿江。
在此区域内,女真人、汉人、蒙古人、朝鲜人,统统编入三位一体的八旗制度中,受后金统一管理。
[3](P27-29)三、以“七大恨”为由向明朝开战努尔哈赤建国后不久,即以“七大恨”为由,向明朝发动进攻。
“七大恨”的主要内容是:杀其父祖、支持叶赫部、明军借故越界欺凌杀害女真人等。
其中心是,反映了努尔哈赤对明朝的怨愤,怒斥明朝对女真人的歧视。
1618年4月,努尔哈赤率2万精兵攻下东州、马根丹,抚顺三城,明朝守将李永芳投降。
5月至7月又先后攻下清河(本溪东)等12座城堡。
[3](P27-29)1619年明朝辽东经略杨镐,以10万兵力分四路进攻后金首府赫图阿拉,双方在抚顺以东萨尔浒一带展开大战,努尔哈赤以6万兵力迎战。
他采取的战略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凭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拳头打法。
先击败了明军来攻击的中路,指挥官是山海关总兵杜松的三万人马。
随之又击败了马林、刘挺两路明军。
至此,只剩李如伯一路未战即逃脱了。
这就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萨尔浒战役。
这次战役,斩杀明军总兵刘挺、杜松等将领300余人,士兵45800余人。
[3](P27-29)此次战役的结局,改变了辽东的军事形势,明朝由战略进攻而转入防御,努尔哈赤经过短暂休整,又开始了对明军的大进攻。
1621年连续攻下铁岭、开原、沈阳、辽阳等70多座城堡。
建都辽阳(称东京),不久又迁都沈阳。
至此,西起鞍山、海城、熊岳、复县,北抵嫩江,南至鸭绿江,东至海岸,皆属后金管辖。
明朝在辽河以东仅剩旅顺口和沿海一些岛屿。
1622年,努尔哈赤西渡辽河,攻下广宁。
此时,明朝在关外仅有宁远、大凌、锦州等八座城镇。
宁远城是进攻的重点,明军守将袁崇焕,足智多谋,固城坚守,顽强抵御金兵进攻。
努尔哈赤于1626年正月14日开始攻城,二月初,他遭到城上红衣大炮击伤,退回沈阳后,去清河温泉疗养,不幸身体后背生毒疮,急匆返回沈阳,在距沈阳40里的瑗鸡堡病逝,终年67岁。
皇太极继位后,于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葬之于浑河北岸天柱山上,史称沈阳福陵,俗称车陵。
追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4](P427)四、努尔哈赤成功之道从努尔哈赤的戎马一生,可以疏理出他的成功之道有以下五点:(一)坚强的意志和不畏艰苦的拼搏精神。
明末时期,女真各部首领都有统一称雄的愿望,但他们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都远不如努尔哈赤。
更为主要的是,他有一种勤奋好学向上的拼搏精神,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正因如此,才使他从起兵时不足百人的队伍,很快发展成女真诸部中最强大的力量。
不怕挫折、不怕失败。
胜利时,不骄傲,总结经验。
失败时,不气馁,找出教训。
不怨天尤人、不责备部下、不强调客观原因。
战斗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每至攻城,他或乘马而登、或单盾冒矢石而克。
[2](P60)在明万历12年(公元1584年)率部攻打董鄂部翁科洛城时,他身中两箭流血不止,箭拔出还带两块肉下来,他怕乱了军心,严厉告知在场的士兵不许声张,继续坚持战斗。
[2](P60)明万历13年(公元1585年)率75人攻打界番寨,遇到400多敌军,在兰岗之野展开战斗,他单骑迎敌,斩杀了敌军首领,安全脱险撤出战斗。
万历14年(公元1586年),努尔哈赤率军团攻打鄂勒浑城,开战后,他中箭伤多处,仍然奋战不退,终于攻克,取得战斗胜利。
努尔哈赤就是这样一仗一仗打下天下,以六年多的时间,相继征服了建州女真五部,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正因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受到部下兵将的拥戴,使八旗兵形成了33战无不克的坚强队伍。
(二)接受汉文化影响。
努尔哈赤通晓汉文和蒙文,受到汉文化深刻影响。
他常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赞誉其中一些英雄人物的拼搏精神,他身边两位谋士范文程、范文采,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代,常为之讲解孙子兵法和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有很大的影响。
他总结出用兵经验12条:刺探敌情、知敌知我、诱敌于险、设伏围挫、巧用疑兵、出奇拼搏、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用计其间、里应外合。
体现出他对孙子兵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应用。
努尔哈赤崇拜孔夫子和关公,他在辽阳、沈阳建都城的同时建有文庙和关帝庙。
(三)善于用人、重视人才。
努尔哈赤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每聚众议论军国大事时,他都让大家先发表意见,最后他再决定。
如有不同意见,他总是让人把话说完,特别是他在长白山挖人参时结拜的八兄弟,图鲁什、安费扬古等,都是他的重要部将,更是无话不说,毫无拘束。
他视人才为宝。
为了发掘人才,他下令:在八旗牛录中,查访贤士,对有治国、治军之才的,委以重任。
知天文者鉴天、识地理者管土木。
不久,各旗挑选出数千人之多。
特别是他重用范文程、范文采,对他事业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范文程,是明末秀才,努尔哈赤攻克抚顺时,范文程偕兄范文采归降,颇得他的器重。
范氏兄弟好读书、知兵事、善谋略,为努尔哈赤治国治军献计献策。
八旗制度就是他们兄弟建议实行起来的。
努尔哈赤去世后,范文程为太宗、世祖、圣祖三朝献力,官至大学士、太傅、太保、太师等职。
(四)正确的民族政策。
努尔哈赤对女真各部一视同仁,凡归服的女真各部首领仍授其官职,这样就收到了宽容一人团结了一大群体。
这也是他军事力量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