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中考2019年吉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2019年吉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a9a163cc7931b764ce1547.png)
中考2019年吉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C1-35.5 K-3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A. 侯德榜B. 屠呦呦C. 门捷列夫D. 拉瓦锡【答案】C【解析】【详解】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错误。
B、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
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A. 很小B. 不断运动C. 有间隔D. 不可分【答案】D【解析】【详解】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故选: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B. 塞紧胶塞C. 倾倒液体D. 过滤【答案】A【解析】【详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378713d4d8d15abe234ecd.png)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答案(科目代码:4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B.Fe2+、OH—、SO42—、MnO4—C.K+、Mg2+、NO3-、SO42—D.Na+、Fe3+、Cl—、AlO2—答案解析:正确答案:C。
A选项会生成碳酸钡沉淀,B选项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D选项的:Fe3++3AlO2-=Fe(AlO2)3↓。
2、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说法错误的是()A. 漂粉精作消毒剂,利用其还原性B.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C. 过氧化钠可以在防毒面具中做供养剂。
D. 明矾作净水剂答案解析:A.漂白精有效成分是NaClO,ClO-在溶液中和H+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消毒.,是氧化性化合价从-1到0升高了,应该是氧化性,故A选;B.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利用Fe的还原性,起还原作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没有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
C.过氧化钠可以在防毒面具中做供养剂。
因为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可在防毒面具中作供氧剂.D.臭氧消毒的原理是臭氧在水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瞬间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微生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范试纸可以将pH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B、对化学平衡进行研究并提出平衡移动原理的化学家是门捷列夫。
C、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对颜色有变化的样品的浓度。
D、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看物质的分子运动。
答案解析:A、广范试纸,此试纸测量范围是1—14,它只能是大致测量水的酸碱性;而精密pH试纸可以将pH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B、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模考卷一【化学】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模考卷一【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a76ab2e26fff705cd170a56.png)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模考卷一【化学】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B.1mol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在标准状况下,NA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D.在标准状况下,1molNH3和CO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是气体,水是液体,故A错误。
B.在标况下,1mol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没有前提条件,故B错误。
C.未注明该物质的状态,不能确定其体积,故C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任何气体既指纯净物又指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2.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3.在100mL 0.10mol/L的 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0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正确答案)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答案解析:4.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
[单选题] *A.200mL2mol/LMgCl2溶液B.1000mL2.5mol/LNaCl溶液C.300mL5mol/LKClO3溶液(正确答案)D.250mL1mol/LAlCl3溶液答案解析:【答案】C。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题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7bd03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4e.png)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 分,共60分。
1.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B.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C.过氧化钠用于防毒面具是因为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D.臭氧用于餐具消毒是因其具有氧化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试纸有广范和精密两种,广范pH试纸测量范围较广,测量精度高B.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总结了平衡移动原理C.用于比色分析的分光光度计可用在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中D.人类先后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HO3稀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D.向NaClO溶液中通入NH3: 3ClO−+2NH3=== N2+3Cl−+3H2O5.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得到纯净氯气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固体和溶液的混合物D.用装置丁做粗盐提纯时应将食盐水蒸干后停止加热6.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均不是稀有气体元素,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1、2,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3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为直线形分子C.W、X和Y三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7.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
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特岗】2017-2019年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特岗】2017-2019年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48bf9a4028915f804dc2ce.png)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一、单选题1.歼-20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战斗机,于2018年2月9日开始列装我国空军作战部队,其隐身材料备受关注,间苯二胺(C6H8N2)是生产这种材料的原料之一。
下列关于间苯二胺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三种元素组成C.含有一个氮分子D.分子中碳、氢、氮原子个数比为3:4:12.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化。
取4.65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跟36.5g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 )A.11.7g B.5.85g C.4.65g D.8.3g3.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 C.D.4.将一定质量的NaC1和MgCl2的混合物投入到盛有88g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100g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200g10%的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原固体中NaC1和MgCl2的质量分别为()A.5.85g、10g B.8g、6.5g C.8.3g、9.5g D.11.7g、11.2g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C.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氧气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6.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56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2.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Fe与Zn B.Mg与Cu C.Mg与Al D.Cu与Fe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化学】2018最新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化学】2018最新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9196a0941ea76e58fa04c5.png)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一、单选题1.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是属于无机化合物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2.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CaO和Ca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一定温度下,得到228g不饱和溶液。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4.6% B.7.3% C.18.25% D.10.0%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9g;③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实验①可以确定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C.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不可能是4.4g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溶于水中,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或蒸发的方法D.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顺序:甲>丙>乙5.下列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B.过滤C.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倾倒液体6.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B.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7.甲、乙、丙三种物质间的反应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A C CO CO2B Fe2O3Fe FeSO4C CuSO4Cu(OH)2CuCl2D Na2CO3CaCO3CO2A.A B.B C.C D.D8.下列关于氮化硅(34Si N)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硅是由三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构成B.1mol氮化硅的质量与10mol氮气质量相等C.氮化硅中硅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70克氮化硅中含有硅元素30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一定是单质C.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有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ee43f5f0e7cd1842536b2.png)
⑥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⑦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考点·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①自主性:学生不仅仅要接受知识,更应该主动去探索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内容,然后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全过程当中,所学知识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②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③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④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②民主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展示、讨论、实验、提升来得出的。
③合作性:有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
④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过程提到相同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2018年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2018年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545e636137ee06eef91805.png)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一、单选题1.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 18H34O2,下列反式脂肪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不属于有机物B.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D.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2.向CuSO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2溶液与一定量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B.d点溶质的成分为一种C.m=3.31D.原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 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B NaCl 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C C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D KCl MnO2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A.A B.B C.C D.D4.实验室有一包氧化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克,加入到300克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276克的水,得到固体混合物。
求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A.24% B.44% C.64% D.76%5.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6.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7.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己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fe53a2a5e9856a57126043.png)
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C1-35.5 K-3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A. 侯德榜B. 屠呦呦C. 门捷列夫D. 拉瓦锡【答案】C【解析】【详解】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错误。
B、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
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是A. 很小B. 不断运动C. 有间隔D. 不可分【答案】D【解析】【详解】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故选: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 B. 塞紧胶塞C. 倾倒液体 D. 过滤【答案】A【解析】【详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2019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卷(精编复习必备资料)
![2019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卷(精编复习必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07fdd7f8c75fbfc77db250.png)
2019年全国公开招聘特岗教师试卷历年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编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2018年3月21日,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 )来源国。
A.第一大B.第二大C.第三大D.第四大答案:B2.某老师对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说:“你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
”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哪一要求( )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答案:B3.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答案:A4.有大器晚成者,也有少年早慧者。
这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阶段性5.对于复杂的知识,有效的精细加工策略是( )。
A.记忆术B.做笔记C.复述D.编码和组织答案:B6.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慢慢能看清事物。
这种现象属于( )。
A.视觉明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视觉暗适应答案:D7.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
A.群众性活动B.课堂教学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答案:B8.电磁感应现象是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最先发现的?( )A.奥斯特B.法拉第C.安培D.焦耳答案:B9.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江雪》,其作者是( )。
A.王维B.韩愈C.柳宗元D.李商隐10.2018年3月19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阿根廷首都( )开幕。
A.罗萨里奥B.科尔多瓦C.马德普拉塔D.布宜诺斯艾利斯答案:D1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①膝跳反应②谈梅生津③蜘蛛织网④儿童模仿成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12.某位新教师非常关注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是否被学生喜欢,属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 )。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答案:B1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019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教师用卷
![2019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14357b36bb68a98270fefa00.png)
2019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
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脂,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解析】解: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B.蚕丝是天然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蜡炬成灰”过程中是石蜡燃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脂,是一种酯类物质,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故D错误;故选:D。
A.蚕丝成分为蛋白质;B.天然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C.石蜡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高级脂肪酸脂是酯类化合物,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本题考查了高分子材料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油脂、蛋白质成分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含有的中子数为B. 磷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为C. 被还原为转移的电子数为D. 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答案】B【解析】解:A、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有的中子数为,故A正确;B、磷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离子磷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所以磷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小于,故B错误;C、中铬由价变成价,所以被还原为转移的电子数为,故C正确;D、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13条,所以48g正丁烷和10g 异丁烷,即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所以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故D正确;故选:B。
A、的物质的量为1mol;B、磷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离子磷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C、中铬由价变成价;D、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13条。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最新)2019年中考化学(吉林)解析卷含答案(精品).doc
![(最新)2019年中考化学(吉林)解析卷含答案(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6cc8dcbad15abe23482f4daf.png)
吉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35.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状态C.气味D.硬度【答案】A【解析】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状态、气味和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A。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答案】D【解析】空气中体积分数: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氧气21%,氮气78%。
故选D。
3.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A.沉降B.消毒C.煮沸D.过滤【答案】C【解析】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软化成软水。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把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则装置不漏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
故选A。
5.有关物质的用途, 错误的是()A.石墨做电极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NH4Cl当做复合肥使用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答案】C【解析】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电极;干冰升华吸热,有利于水汽凝华,可用于人工降雨;NH4Cl含有氮元素,可作氮肥使用;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焙制糕点,使糕点膨松。
故选C。
6.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A. FeOB. Fe2O3C. Fe3O4D. FeCO3【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B。
7.“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答案】B【解析】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可以杀死害虫,提高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对人体有害;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工业废水达标处理才能排放到江河里。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模考卷二-化学答案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模考卷二-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5878a81c758f5f61f6764.png)
气的体积为 xL,空气的体积为(1-x)L,则有:
=20,解之得:x= ,则
溶液的体积为 L,n= =
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
硅酸沉淀,则不能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应排除硝酸的干扰,故 D 错误; 故选:B。
4.【答案】A。解析: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92.22 是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 193 的核素的平均值, 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
2019 年陕西特岗教师招聘模考卷二参考答案与解析
《化学》
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答案】A。解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的离子,故 A 正确; B.因 AlO2-、H+能结合生成沉淀,若酸过量会生成 Al3+,则不能够大量共存,故 B 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 MnO4-在水中为紫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 C 错误; D.因 H+、HCO3-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则不能够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故选:A。
(OH-)增大,
增大,故 A 错误;
B.由 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 n(NH3.H2O)减少,n(OH-)增大,
减小,故 B 正确;
C.因加水稀释时,温度不变,则 c(H+)和 c(OH-)的乘积不变,故 C 错误; D.由 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OH-的物质的量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B。 9.【答案】B。解析:由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 CO2 和 H2O,不妨设有机化合物为 CnH2nOx, 若只有 1 个氧原子,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14n=42,则碳只能为 3 个,即为 C3H6O,1 个不饱 和度。若有 2 个 O,那么 58-32=26,14n=26,n 不可能为分数,则不可能为 2 个氧原子,所以分子 式为 C3H6O,再根据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醛一种,酮一种,烯醇一种,三 元含氧杂环,三元碳环一种,四元杂环一种,共 6 种,而由题意可知有机物为单官能团,烯醇应舍去, 故选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纯净物:煤、石油、冰水的混合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有一含CaCO
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
..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
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A.30% B.40% C.50% D.60%
3.现有氧气、水、二氧化碳、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这些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几组()
A.4组B.5组C.6组D.7组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足量的锌、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滳加稀硫酸
C.向一定量混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5.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 B.采用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C.将H
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D.将O
2
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6.烧杯中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2.0g,向其中先后滴加CuSO
4
溶液和稀硫酸各100.0g,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含两种溶质
B.向b点溶液加入锌粒,冒气泡
C.原混合物中铁粉质量为2.4g
D.该CuSO
4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下表中不符合该转化关系的一组物质是选项甲乙丙
A C CO CO
2
B H
2O
2
O
2
H
2
O
C H
2O H
2
O
2
D CuSO
4Cu Cu(NO
3
)
2
A.A B.B C.C D.D
8.在FeSO
4和Fe
2
(SO
4
)
3
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9.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