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讲课讲稿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课堂氛围的营 造
课堂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渗透德 育 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
如何运用课堂管理策略促进德育的发展 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鼓励,营造互 动的课堂环境,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良 好品格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如何在日常生活、校园等环境中渗透德 育元素
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积 极向上的行为,如主动帮助同学、长辈 ,塑造良好的品格
结论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 育是有意义的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在语文教育 中渗透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 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学习文化内涵
学பைடு நூலகம்文化内涵
理解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在启发学生学习文化内涵时渗 透德育
学习文化内涵
例:介绍《古诗十九首》中的文化内涵 ,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道德意义
阅读素材的选 择
阅读素材的选择
合适的阅读素材对渗透德育至 关重要 如何选择阅读素材
阅读素材的选择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 例:选择《小燕飞进校园》作为阅读素 材,从中引发学生对友情、勇气等道德 情感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 育教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学习文化内涵 阅读素材的选择 课堂氛围的营造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结论
引言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的意义: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促进道德素质的 提高
- 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 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引言
本PPT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在小学语 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完整)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完整)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
2.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应用语文教学渗透道德教育,通过选取具有高度道德意义的教材和作品,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发展。
2. 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语言训练活动,如朗读、背诵、表演、写作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 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2. 示范引导法:通过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学生学情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觉性。
3.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以上为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的完整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 实施
设定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道 德价值观和品质目标 课程设计:合理安排德育元素 的渗透与体现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 实施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感教育 等方法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案例分析:如 何渗透德育教
育
案例分析: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
案例一: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引 导学生思考人生道义
案例二:利用语文课堂讨论引 发学生的道德矛盾和思考
案例分析: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
案例三:借助语文作文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小结
小结
总结: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的重要性 总结观点一:德育教育与语文 教学相辅相成
小结
总结观点二: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案 例分析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渗透德学中的实施 案例分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结
引言
引言
引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 育的重要性 观点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 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引言
观点二: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 素养和综合能力
德育教育在语 文教学中的实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PPT

总结
总结
渗透德育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 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 学方法和案例
总结
通过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出品德优良、 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反馈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 他们做出改进
实施渗透德育 教学:通过阅读经典文 言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 道德情操
阅读与写作活动:通过阅读优 秀作品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能力
实施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公民意识
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
渗透德育教育 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文本选择:挑选有助于培养学生德育的 文本材料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探讨 文本背后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作文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写作 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 透德育教育PPT
目录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实施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 总结
引言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重要性 目标: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 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渗透德育教育 的意义
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品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第七部分:案例分析
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品 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小学品德教育的渗 透 第二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 育教育的渗透 第三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 育教育实施的意义 第四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 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五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 育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六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
第一部分:小 品德教育的
如何使品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第三部分:小 学品德教育中 德育教育实施
的意义
第三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实施的意义
增强小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 帮助小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和全 局观念
第三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实施的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部分:小 学品德教育中 德育教育的实
施策略
第四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渗透
第一部分:小学品德教育的渗透
什么是小学品德教育 国家小学品德教育指导方针
第一部分:小学品德教育的渗透
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小 学品德教育中 德育教育的渗
透
第二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区别和 联系
第二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生德育活动的方案设计
第六部分:小 学品德教育中 德育教育的评
估方法
第六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评估方法
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案 建立健全的评估系统
第六部分:小学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评估方法
培养自主评估的意识和能力
第七部分:案 例分析
第七部分:案例分析
基于德育教育的品德教育方案 设计 具体实施方案分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PPT

实施德育教 育的策略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建设德育课程体系 - 结合语文课程设置德育课
程,提升德育教育的系统性与 连贯性
- 设计富有德育意义的课程 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道德观念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注重教师德育素养培养 - 提供专业的德育教育培训和研讨活
动 - 激发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 提升教师的道德意识和专业素养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推崇优秀文学作品 - 选择篇幅适当、内涵丰富
的优秀文学作品 - 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
生关注作品中的德育主题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道
德情感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融入情感教育 - 创设情感体验的环境和氛围 - 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情感认
知和情感态度 - 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PPT
目录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结论
引言
引言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重要性
渗透德育教 育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 着重讲解文本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文本背后的道
德价值观 - 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道德启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主
动参与与思考 - 开展游戏化学习,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 断力
结论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和方法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教学文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地位,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手段,以切合实际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真正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而培养起学生的语文能力,终身学习的目的,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尤其是语文天地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更利于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在语文学科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从中渗透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在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能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
学好语文,练出硬笔杆,赞颂祖国美丽山水,歌颂人民的新风尚,像画家那样,把祖国的未来描绘的更加绚丽多彩。
在语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自觉锻炼意志品质,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培养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祖国优美风景名胜,陶冶美的情趣。
三、具体措施:1、在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教学渗透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品质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5、了解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6、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
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教学文稿

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
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
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
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
《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
《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
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上的常见问题,如拖延、不认真、粗心等,并能尝试从自己做起改正。
2.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3.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故事和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4.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遵守主人公的端正言行,正确认识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教学准备:道德故事、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图片和例子。
教学过程:第一节:道德故事1.教师讲解“别人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的道德故事,并总结故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观和道德精神。
2.学生分组讨论:做人为什么要守规矩?什么是规矩?怎样守规矩?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三字经》中的“入国门而仁、养吾贤而足、教民安而乐”等道德章节,并与道德故事结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做人、如何守规矩。
第二节:学习方法和技巧1.教师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图片和例子,并带领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探究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学生写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与同学分享,相互交流和学习。
第三节:渗透德育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遵守主人公的端正言行,如何正确识别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教师讲述“尊重他人、爱护生命、友善对待动物、讲诚信、不打骂他人、不说谎话等”道德规范,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理解并遵守道德规范。
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不道德的行为?如何改正?”并将答案汇总给全班同学分享和学习。
教学总结:通过以上三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学习问题和学习方法、技巧,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达到了渗透德育的目的。
同时,通过表达、讨论和分享,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是学科教学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但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有效地、合理地、贴切地进行教育却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如语文科的教学,新课标就给我们指出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
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施这几个转化并非易事。
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动脑,善于设计并善于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德育内容“随风潜入夜”,让德育对象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悄然的变化。
我们的新课标、材,它的人文内涵十分的丰富。
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它们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
下面我就在实施新课标、材下找准切入点,渗透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探究的感受。
一、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XXX与洗礼,达成德育教育。
文本如一座矿藏,可让我们充分地去挖掘,一定可以挖到金子的。
二、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实践,从而让学生树立切实的理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达成德育教育。
找准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确实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好。
三、拓展延伸,接受感染熏陶,从而提高品德修养,告竣德育教育。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也许我们出生穷乡僻壤,也许我们的父辈也还带着无法根除的小农意识,总之,也许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能带给我们很好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很大的改变,仔细思考一下,可以恍然大悟地说,我们得益于阅读,得益于那一本本好书。
今天,我们的学生们更需要这些精神食粮,把课内常识作适当的拓展延伸,有机结合,学生定会在和很多高尚的人的谈话中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新课标下新课程德育教育的内容实在是太厚实了,找准了切入点,就找到了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的路。
我愿不断探索寻求。
下册(1):在语文研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厚实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谊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头脑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开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列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厚实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培养出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课外活动和教师言传身教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课堂上的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德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营造出浓厚的德育氛围。
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正误。
在阅读课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学会感知人物的品质,学会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出正直、善良、坚强的品质。
在语文课上,老师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从中间吸取正能量,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学生的语文作文来实现。
语文作文是学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好机会,也是锻炼学生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育性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人生感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共鸣,倡导善良、正直、关爱、助人为乐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德育渗透还可以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和讨论来实现。
语文教学要注重文以载道,通过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针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质,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不断增长道德情操。
除了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实现。
例如:语文社团、课外读书会、朗诵比赛等,都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有效途径。
语文社团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在阅读、写作、讨论中,可以培养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三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第一课:学习好习惯,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课题:学习好习惯,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好习惯的重要性,知晓普通话和禮儀的基本知识。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举止得体,言语文明,懂得尊重师长、父母和他人。
3.能够用普通话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每天的生活习惯和礼貌表现。
2.通过互动引出好习惯和礼貌的重要性。
二、学习(25分钟)
1.学习好习惯的基本知识,包括早睡早起、勤洗手、节约用水等。
2.学习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语调、发音等。
3.学习礼貌的基本知识,包括对长辈、敬老爱幼、尊重他人等。
三、实践(20分钟)
1.让学生用普通话自我介绍。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礼貌。
3.演示正确的举止姿势和礼貌用语。
四、总结(10分钟)
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总结好习惯和礼貌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2.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互动,评价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是否懂得尊重他人。
3.通过学生的听课笔记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PPT

总结
总结
渗透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 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在语文 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助力学生 全面发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பைடு நூலகம்
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精心挑选的 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审美情操,培养情 感、情绪与道德修养。
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培养学生正 确认识、评价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通过设 计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责 任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 透德育教育PPT
目录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的实施 总结
引言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语文 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 关键环节之一,渗透德育教育 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PPT旨在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德育教育 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 的实施
渗透德育教育的实施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适当引导学生发挥 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培养独立思考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关注社会 问题、讨论公共事务,引导学生关爱他 人、关心社会环境。
渗透德育教育的实施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 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 和信任中感受到关爱,激发他 们的学习动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摘要:德育是培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途径,是实现学生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手段。
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的探究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材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本文以德育教育为基础,重点研究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式。
文中主要介绍了五种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即挖掘教材内德育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德育教育;渗透小学三年级阶段是学生吸收知识和奠定思想基础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接受外界的信息以及教师的指导。
因此,小学三年级阶段的教师需要肩负起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节,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重任。
以此来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虽然上述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都非常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倾向于对语文知识点的传递,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是日常教学中严重缺乏德育教育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挖掘教材德育内涵,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实现思维质的提升的关键,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落实德育教育。
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度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内涵,再通过巧妙的教学方式设置,能够强化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培养[1]。
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这篇寓言故事巧妙的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进行诠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文章的特点,这也正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知识内涵。
在此基础上,有能够让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课件

总结
总结
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中,需要注重学生 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 习氛围,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德育 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只有将德育教育 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才 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人 才。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第一部分:教师指导德育 教育的培养
德育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
、有情感、有道德、有美感,能够在适 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才。
-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第一部分:教师指导德育 教育的培养
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美德 - 引导学生思考节约、廉
洁、诚实、勇敢等美德。 - 找准时机,将这些美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件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教师指导德育教育 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师积极渗透德育 教育 第三部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 的情感共鸣 总结
引言
引言
本PPT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 一些方法和实践,如何在日常 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进 去。
第一部分:教 师指导德育教
育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师积极渗透
德育教育
具体教学方法 -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需要教师巧妙地渗透。 - 每日一句,可以将每日
一句作为签到,教学开始后第 一时间向学生传递此日德育内 容。
- 教学过程中与不良行为 对话。对于不良的言行,需要 依据严谨的行为分析方法进行 批评,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 。
第三部分:教 师如何激发学 生的情感共鸣
渗透到教学中。 - 在教学中,分享好的故
事、成语、名言警句等,让学 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
三年级语文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王晓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背诵。
③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掌握,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②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情,读出诗的韵味,进行诗意的理解与体会,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诗句情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诗句。
难点:体会诗句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苏轼、杭州西湖的资料;2.教师准备西湖晴雨时视频。
背景音乐,西施图。
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
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
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
2.我就通过视频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风光,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
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
在此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
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学法,学会学习。
3.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随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上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是学科教学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但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有效地、合理地、贴切地进行教育却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如语文科的教学,新课标就给我们指出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施这几个转化并非易事。
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动脑,善于设计并善于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德育内容随风潜入夜”让德育对象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悄然的变化。
我们的新课标、新教材,它的人文内涵十分的丰富。
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它们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
下面我就在实施新课标、新教材下找准切入点,渗透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探究的感受。
一、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治与洗礼,达成德育教育。
文本如一座矿藏,可让我们充分地去挖掘,一定可以挖到金子的。
二、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实践,从而让学生树立切实的理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达成德育教育。
找准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确实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好。
三、拓展延伸,接受感染熏陶,从而提高品德修养,达成德育教育。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也许我们出生穷乡僻壤,也许我们的父辈也还带着无法根除的小农意识,总之,也许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能带给我们很好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很大的改变,仔细思考一下,可以恍然大悟地说,我们得益于阅读,得益于那一本本好书。
今天,我们的学生们更需要这些精神食粮,把课内知识作适当的拓展延伸,有机结合,学生定会在和许多高尚的人的谈话中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新课标下新课程德育教育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找准了切入点,就找到了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的路。
我愿不断探索寻求。
下册⑴: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二、各单元语文德育渗透目标1、学习第一组专题教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叮咚流淌。
本组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我们从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第二组专题教材,学习爱护周围环境。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3、学习第三组专题教材,教给学生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为和目的相反的人。
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的判断等等。
4、学习第四组专题教材,感受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的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它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5、学习第五组专题教材:感受、体验可贵的亲情、友情。
生活中处处有父母之爱,有真挚的友情,有博大的爱。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体现了爱与真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感受、体验人间的真情。
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真如导语所提示的回想是否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
6、学习第六组专题教材,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科技的发展,帮助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7、学习第七组专题教材,懂得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太阳是大家的” 世界也是大家的。
全世界人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学习该组教材,了解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充满信任。
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8、学习第八组专题教材,在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下册⑵: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
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
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下面从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写作方面说说我的做法:一、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
它一方面集听、说、读、写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到综合性学习之中;另一方面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许多人都不知道环保的重要性,特别的垃圾处理这一事例最为突出。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也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因此,为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我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贯穿了这一教育理念。
比如,在上口语交际教学课时,就先请学生回家作调查,可以调查周围的花、草、树、木,空气,水等。
一周后,学生把调查到的情况在班上作了汇报。
我追问道: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那你又想做点儿什么?”就在这一次次追问中,学生明白了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紧扣活动,自然渗透。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在写作中净化思想。
写作是德育的又一良好途径。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把写作溶入综合性学习之中,这时的写作应是参与各种活动后的情感积淀。
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记自己想做或做过的事,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感。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欢也写,苦也诉。
作为老师也不应仅用优良'或分数来评判学生的作文, 而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分忧,为学生提供无偿的帮助。
如结果从作文中看出,许多学生经过对母亲的采访,理解了母亲的许多行为;在一些事上谅解了自己的母亲并称颂母亲,激起了自己对母亲的绵绵孝心。
在作文的评判上,我把评判权交给了学生的母亲。
从反馈的信息上看,亲情在热烈地流淌。
让作文成为学生美好思想感情的倾诉地,爱母亲、爱祖国;爱山川、爱社会。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
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下册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文道结合,教书育人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的可以着为德育渗透的内容。
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地阅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就不断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学科教学中,我对每篇文章都注意德育渗透。
第一单元:主要有《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学习,激发注意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热爱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第二单元:主要有《翠鸟》、《燕子专列》、《一个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要热爱动物、植物,同时留心周围的环境,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主要有《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有想到的》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学会思考冋题、解决冋题的方法。
第四单元:主要有《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等课文,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感受童年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纯朴、勤俭、热爱劳动、努力向上、不怕困难的好品质第五单元:主要有《可贵的沉默》、《他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间真情,感受父母疼爱;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同时懂得关爱他人,当有人遇到困难时能给予真诚的帮助。
第六单元:主要有《太阳》、《月球之谜》、《我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果园机器人》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以及有那些科学成果。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注意观察留心科学技术新发展。
第七单元通过《太阳是大家的》《一面无星红旗》、《中国国际队真棒》等课文的学习,体会世界充满信任,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第八单元的《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古老的、生动的神话故事中,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