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题

混凝⼟结构设计原理计算题1 / 91.(15分)钢筋混凝⼟梁截⾯尺⼨b=200mm ,h=500mm ,混凝⼟C30,混凝⼟C30,钢筋采⽤HRB335级,环境类别为⼀级。

梁承担的弯矩设计值M=237.2KN ·m 。

受拉钢筋较多,需布置两排,取mm h 440605000=-=。

求:所需的纵向受⼒钢筋S A 、SA '的值。

已知:3.14=c f /N ,/300,0.1,212mm N f f mm y y ='==α54.0=b ξmm a 35=')5.01(201max 1b b c u bh f M ξξα-= )(02a h f M A y u s'-'='ys y b c s f A f h b f A ''+=01ξα解:(1)计算受压钢筋'SA为使总⽤钢量最⼩,取混凝⼟受压区⾼度0h xb ξ=mkN mm N bh f M b b c u ?=??=?-=-=3.218103.218)54.05.01(54.04402003.140.1)5.01(62201max 1ξξα m kN M M M u u ?=-=-=9.183.2182.237max 12()26026.15535440300109.18)(mm a h f M A y u s =-?='-'='(2)计算受拉钢筋S A2018.2420300.155********.02003.140.1mm f A f h b f A ys y b c s =?+=''+=ξα2.(10分)某钢筋混凝⼟矩形截⾯简⽀梁受均布荷载作⽤,m l 40=,截⾯尺⼨为mm b 200=;mm h 450=。

混凝⼟强度等级C25,箍筋为HRB335型钢筋(yv f =300N/mm 2), 仅配箍筋8@150(双肢箍)。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课程考核试卷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 考核对象:土木工程专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分,每小题2分) 1。

整体式梁板结构中,将支承条件简化为铰支座后会存在一定计算误差,为减小该误差,可以通过荷载调整来解决,解决的办法是( ). A .减小恒载,增大活荷载 B .增大恒载,减小活荷载 C .增大构件刚度 D .减小构件刚度 2。

一般对于N 跨连续梁,有( C )种最不利荷载组合. A .N-1 B .N C .N+1 D .N+2 3。

单层厂房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一般不属于控制截面的是( A )。

A .上柱柱顶截面 B .上柱柱底截面 C .下柱柱顶截面 D .下柱柱底截面 4.对于跨度相对差值小于( A )的不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以近似按等跨度结构进行分析。

A .10% B .20%C .30%D .40% 5.结构设计中,高层建筑的高度是指( C ). A .基础顶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B .基础顶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C .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D .室外地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6.有关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框架梁的跨度应取相邻两根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B .底层柱的长度应取基础顶面第一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C .框架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计算D .不等跨框架简化为等跨框架后,计算跨度应取原框架中的最小跨度值7.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B.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C.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D.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8.D值法是对反弯点法的( A )进行了修正。

A.柱的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B.柱线刚度和弯矩分配系数C.柱的线刚度和侧移刚度D.柱的线刚度和反弯点高度9。

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进行设计,当进行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下面的描述是正确的是( A ).A.恒载始终参与内力组合B.有吊车竖向荷载,必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C.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吊车竖向荷载必须同时考虑D.在对轴力组合时,由于在吊车横向荷载和风载作用下排架柱不产生轴力,可不参与组合10.对柱下独立基础进行底板配筋时,控制截面为( C )处截面.A.基础中轴线B.柱与基础交接处C.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D.基础变阶处11.关于反弯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假定横梁的抗弯刚度无限大B.假定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高的中点C.假定梁柱节点转角为零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12.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侧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房屋高宽比越大,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B.一般对高度超过50m的房屋,不必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对侧移的影响C。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计算题题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计算题题库

1、某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层中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柱高H=6.4m ,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2450kN,采用C30级混凝土,HRB335级钢筋,求柱截面尺寸(设配筋率'0.01,1ρϕ==),并试计算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

(已知:214.3N/mm c f =,21.43/t f N mm =,'2300/y y f f N mm ==)附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ϕ设配筋率'0.01,1ρϕ==,由公式知32''2450101573540.9()0.9 1.0(14.30.01300)c y N A mm f f ϕρ⨯===+⨯⨯+⨯ 正方形截面边长396.7b mm ==,取b=400mm 。

(2)求稳定系数 柱计算长度0 1.0l H =,0640016400l b ==,查表得0.87ϕ=。

(3)计算配筋 由公式知32'2'24501014.34000.90.90.872803.3300c s y N f A mm f ϕ⨯--⨯⨯===2、某梁截面尺寸b×h=250mm×500mm ,M=2.0×108N·mm ,受压区预先已经配好HRB335级受压钢筋2φ20('s A =628mm 2),若受拉钢筋也采用HRB335级钢筋配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求截面所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s A 。

(已知:214.3N/mm c f =,21.43/t f N mm =,'2300/y y f f N mm ==,1 1.0α=,,max 0.55,0.399b s ξα==)解:(1)求受压区高度x假定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按一排布置,则'35mm s s a a ==0500mm 35mm 465mm s h h a =-=-=001N mm 300N/mm 465mm 114.3N/mm 78.2mm<0.550465mm 255.75mmb x h h ξ⎡⎢=-⎢⎣⎡-=⨯⎢⎢⎣==⨯= 且'2235mm 70mm s x a >=⨯=(2)计算截面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222122300N/mm 628mm 14.3N/mm 250mm 78.2mm 1560mm 300N/mmy s c s yf A f bxA f α+⨯+⨯⨯===四、计算题1、已知某屋架下弦,截面尺寸b=220mm ,h=150mm ,承受轴心拉力设计值N=240kN ,混凝土为C30级,纵筋为HRB335级,试计算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一、填空题(共48题)3.多跨连续梁板的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力计算。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1'+=, 折算活载p p 21'=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式中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考试计算题讲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考试计算题讲解
【1】已知梁截面弯距设计值 M90kNm , 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 HRB335,梁的截面尺
寸为 b h 2 0 0 m m 5 0 0 m m , as 35mm 试求: 所需纵向钢筋截面面积As。
已知: h0=500-35=465mm, 1 1 .0 , 10 .8 ,b0 .55
fc=14.3N/mm2,fy=14.3N/mm2,ft=1.3N/mm2。
s1fM cb0 2h1.019 .3 4 0 2 160 0 406 25 0.146
1 1 2s 1 1 2 0 .1 4 0 .1 6 5 0 .5 85
A sb0h ffc y0.15 280 406 1 3.3 5 4 0 7 00 m0 2m
受拉钢筋选用6Φ 22, As =2281mm2 。受压钢筋选用 2Φ 12, As' =226mm2 。配置见下图。
2Φ 12
475
6Φ 22
25 200
【4】已知条件同【3】,但在受压区已配置了2Φ 20, As =628mm2。 求: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
【解】 由已知条件可知:
M u 2 f y A s h 0 a s 3 0 0 6 2 8 ( 4 4 0 3 5 ) 7 6 . 3 1 0 6
【解】 fc=14.3N/mm2, fy= fy=300N/mm2。
由环境类别为二类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时梁的混凝 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5mm,故as=35+25/2=47.5mm, 则 h0=400-47.5=352.5mm。
由 式 1fcbxfyA sfyA s,得
x fyAs fyAs 30014733004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9.某两层三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

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

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

7。

试用D值法计算柱AB的B端弯矩。

(提示:底层反弯点高度比为0。

65)题39图39。

两跨等高排架结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

排架总高13。

1m,上柱高3。

9m,q1=1.5kN /m,q2=0。

75kN/m,A、B、C三柱抗侧刚度之比为1∶1.7∶1。

试用剪力分配法求A柱的上柱下端截面的弯矩值。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C11qH,C11=0.34)40。

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40图所示。

各柱线刚度均为1。

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

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7。

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顶点侧移值。

(未注明单位:m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如图a所示。

已知W=15。

0kN,q1=0。

8kN/m,q2=0。

4kN/m。

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各柱的柱顶剪力.(提示:支反力系数C11=0。

3,见图b(1);图b(2)、b(3)中的△u1=2△u2)题36图37.某两层三跨框架如图所示,括号内数字为各杆相对线刚度。

试用反弯点法求AB 杆的杆端弯矩,并画出该杆的弯矩图.题37图38。

某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荷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

基本风压w 0=0。

35kN /m 2,柱顶标高+12.00m ,室外天然地坪标高—0.30m,排架间距B=6。

0m 。

求作用在排架柱A 及柱B 上的均布风荷载设计值q A 及q B 。

(提示:距离地面10m 处,z μ=1。

0;距离地面15m 处,z μ=1.14;其他高度z μ按内插法取值。

)题38图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

排架计算简图如题36图所示,A 柱与B 柱的形状和 尺寸相同。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和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和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课程代码:024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A.整体墙B.小开口剪力墙C.联肢墙D.壁式框架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B.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C.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D.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3.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120t,K=6×kN/m; =180t,=9kN/m.=240t,=12kN/m;=300t, K=15×kN/m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4.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5.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注N<0.2)()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D.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6.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A.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B.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C.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D.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7.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8.高度39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A.底部剪力法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时程分析法D.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9.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B.结构高度C.建筑平面形状D.结构长度10.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不变D.向上移动至层高处1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A.中央B.两端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D.任意一端12.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13.我国抗震规范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三水准要求,两阶段设计方法。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期末复习参考资料小抄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某钢筋混凝土两跨两层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6图所示。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800kN ,底层3根柱侧移刚度D 的比值为1∶1.2∶1,场地特征周期为0.4s ,结构基本周期为O.5s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O.16。

试计算该框架底层柱B 的地震剪力标准值。

(提示:0.91max 1g T T αα⎛⎫= ⎪⎝⎭)37.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题37图所示。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 l =2400kN ,G 2=G 3=G 4=1800kN ;各层的层侧移刚度分别为K 1=25000kN /m ;K 2=K 3=K 4=20000kN /m 。

试用能量法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

(提示:212,0.7i i TT i iG u T G uψψ==∑∑)38.某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8图所示。

括号内为各杆的相对线刚度。

试用反弯点法计算梁AB 的B 端弯矩。

39.某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如题39图所示。

A 柱与B 柱尺寸相同,在牛腿顶面上分别作用有M max =104kN ·m 及M min =58kN ·m 的力矩,吊车横向水平刹车力为T=30kN 。

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各柱的柱顶剪力。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支力3535, 1.30,0.70MR C TC C C H=+==)40.某轴心受压柱下扩展基础如题40图所示。

地基净反力p J =l80kN /m 2,采用HPB235 级钢筋,f y =210N /mm 2,a s =70mm 。

试计算底板受力钢筋面积积。

(提示:00.9s y MA f h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6图所示。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800kN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0.1,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部分答案:计算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部分答案:计算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部分答案》四、计算题(关于基础和牛腿的计算题可暂时不做)1.某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基本风压ω2 03=./kN m,排架间距B=6m,柱顶标高+11.400m,室外地坪标高-0.300m,求作用于排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qlk 及Wk。

(提示:风压高度系数μz 按内插法取值,离地面10m时,μz=1.0;离地面15m时,μz=1.14)2.两跨等高排架的尺寸及荷载如图所示,A、B、C三根柱的截面抗弯刚度相等,弯矩设计值作用在A柱的上柱底端,试计算A柱的柱脚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 C M H C==3303/;.)3.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C25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为E=28×1062kN m /,各梁的惯性矩均为I b =24.3×1034-m ,各柱的惯性矩均为I c =2.1×1034-m ,求该结构的顶点位移。

4.两跨等高排架的尺寸及荷载如图示,A 、B 、C 三根柱的侧移刚度相等,试计算A 柱的上柱下端截面的弯矩值。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支力R=qHC 11;C 11=0.3)5.柱下独立基础如图示。

基础顶面轴向压力设计值N c =830.4kN,弯矩设计值M c =302.5KN ·m ,剪力设计值V c =23kN ;基础埋置深度d=1.5m ,设基础及其上部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γm =20kN/m 3,基础底面尺寸:b ×l=3×2m ,修正后的地基承力设计值f=250kN/m 2,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6.作图示框架结构的弯矩图,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各杆的相对线刚度。

7.用剪力分配法计算题37图a所示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各柱的柱顶剪力。

已知W=11.0kN,q1=1.0kN/m,q2=0.5kN/m.(提示:支反力系数C11=0.4,见题37图b(1);Δu1=2Δu2,见题37图b(2)、(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混凝土是一种具有[ ]工作性能的构材。

A. 优良B. 中等C. 劣等D. 不稳定答案:A2.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 ]。

A. 水泥、骨料、水B. 水泥、粉煤灰、骨料C. 水泥、膨胀剂、骨料D. 纤维素、石英砂、水答案:A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 ]。

A. 混凝土的使用寿命B. 混凝土的施工难易程度C.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D.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答案:C4. 在混凝土中,骨料的作用是[ ]。

A. 提高混凝土的机械性能B.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C. 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D. 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答案:A5. 混凝土中常用的增强材料是[ ]。

A. 钢筋B. 纤维素C. 石英砂D. 膨胀剂答案:A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 ( √ ) 混凝土为无机材料。

2. ( ×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其耐久性成正相关。

3. ( √ ) 混凝土的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

4. ( × ) 混凝土施工前不需要进行试验检验。

5. ( √ )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

三、简答题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有什么关系?(答案略)2. 请简要介绍混凝土常用的增强材料和它们的作用。

(答案略)四、计算题1. 某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等级为C30,使用的水泥标号为P.O42.5,试验得到的7天和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25MPa和35MPa,假定水泥的活性系数为0.825,计算该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答案:(略)2. 一根长为6m的钢筋混凝土梁,截面为250mm×400mm,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为C40,钢筋的屈服强度为300MPa,请计算该梁所需的最小配筋率。

答案:(略)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涵盖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的关系,以及混凝土常用的增强材料和相应的作用。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题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题

计算题1.已知矩形截面梁b ×h =250mm ×600mm,处于一类环境,已配置4根直径22mmH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单排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试计算该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已知:梁的保护层厚度c =25mm,HRB400级钢筋ƒγ=360N/mm 2,C20级混凝土±ƒc =9.6 N/mm 2,解:受拉钢筋截面积A s =1520 mm 2, a 1=1.0,x =b f a A f c y 1δ,ξb =0.518,Mu =)2(01x h bx f a c -。

计算截面受压区高度,;2282506.90.115203601mm fc a A f x b y =⨯⨯⨯==δ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56436600222256000mm a h h =-=--=-=δ mm h mm x b 152.292564518.02280=⨯==ξ<,满足要求; 该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2(01xh bx f a M c u -=)2228564(2282506.90.1-⨯⨯⨯⨯=mm N ⋅⨯=81046.2 2.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q 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二级,处于一类环境,截面尺寸mm mm h b 550200⨯=⨯,混凝土为C30级,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净跨度m l n 0.4=。

梁中已配有双肢200@8φ箍筋,试求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q 。

已知:C30混凝土2/1043mm N f =η,HPB235级钢筋的2/210mm N f yv =,h 0=515mm, 213.50mm A v =ξ,01025.17.0h s nA f bh f V sv yv u +=ξ,n u ql V 21= 解:首先计算简支梁所能承担的剪力。

01025.17.0h s nA f bh f V sv yvu +=ξ 5152003.50221025.151520043.17.0⨯⨯⨯⨯+⨯⨯⨯= KN 1.171= 然后,计算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q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计算题题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计算题题库()
(已知: , , )
参考答案:
解:
2、已知梁的截面尺寸b=250mm,h=500mm,混凝土为C30级,采用HRB400级钢筋,承受弯矩设计值 ,试计算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
(已知: , , , , , ,a=60mm,a‘=40mm)
参考答案:
解:(1)设计参数
材料强度设计值,C30级混凝土 ,HRB400级钢筋 等效矩形图形系数 。
(10分)
解:

4.一两跨连续次梁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25( ),纵向钢筋为HRB335级( ), 的面积 。该梁有足够的抗剪承载力,且构造满足要求。问:(1)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塑性铰的出现顺序;(2)求连续梁的极限承载力 ,并问此时的中间支座弯矩调幅值是否满足要求。(6分)
弹性弯矩系数
解:
(1)因截面尺寸和配筋相同,所以极限承载力相同,因此弯矩大处即支座塑性铰先出现,跨中塑性铰后出现。(1分)
求受压区高度 及
,满足要求。
查教材附录,选用3 25( ),单排布置,钢筋间距和保护层等均能满足构造要求。
2.已知矩形截面梁 ,处于一类环境,已配纵向受拉钢筋4根22mm的HRB400级钢筋,按下列条件计算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①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②若由于施工原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仅达到C20级。
最后,计算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 。由 ,则
5.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柱,其计算长度 为5.0m,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采用C2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柱顶截面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1692kN,试求该柱所需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1,取
<15,取
2)判别偏心类型
< < ;
属于大偏心受压,且 为真实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一、填空题(共48题)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1'+=, 折算活载p p 21'=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主梁的跨度以 5~8 m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 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

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 或 正方形 。

主梁有沿 横向 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案。

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 主梁 、柱或墙上。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 。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 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 ,可作为等跨计算。

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

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内力。

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

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

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乘以折减系数后取用。

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截断或弯起的位置和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1.柱下独立基础如题37图所示。

基础顶面作用的轴向压力Nk=700kN,弯矩Mk=200kN·m,剪力Vk=25kN,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200kN/m2,已知基础底面尺寸b=3m,=2m,基础埋置深度d=1.5m,基础高度h=1.0m,基础及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m=20kN/m3。

试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2008.10)2.某轴心受压柱,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剖面如题37图所示。

基础顶面轴向压力标准值N k=720kN,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200kN/m2,基础埋置深度d=1.5m,设基础及其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

试推导基础底面面积A的计算公式并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提示:设底面为正方形)。

3.某单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如图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 k=870kN,弯矩标准值M k=310kN·m,剪力标准值V k=21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修正)f a=200kN/m2;基础埋置深度d=1.5m;设基础及其上土的重力密度的平均值为γm=20kN/m3;基础底面尺寸为b×l=3.0×2.0m。

试校核地基承载力是否足够? (2006.10)4.某单层厂房现浇柱下独立锥形扩展基础,已知由柱传来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390 0kN,弯矩设计值M=1700kNm,剪力设计值V=60kN。

基础的高度h=1500mm,基础埋深2.0m,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420kN/m2,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平均容重γm=20kN/m3。

试求基础底面积。

(2005.1)5.如图1所示的某一单跨等高排架,左柱A与右柱B是相同的,柱子总高度为H2=13.2m,上柱高度H1=4m。

左柱A和右柱B在牛腿面上分别作用有M1=103kNm,M2=60kNm的力矩。

已知当柱子下端是固定端,上端是水平不动铰支座,在牛腿面上作用有M时,水平不动铰支座的水平反力R=C3·,C3=1.26。

请画出柱子A和柱子B的弯矩图,并标明柱底截面的弯矩值。

(2005.1)6.两跨等高排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

已知排架柱总高度为11m,上柱高为3.3m;W=2.5kN,ql=2kN/m,q2=1.2kN/m,A、B、C柱抗侧刚度之比为1∶1.2∶1。

试用剪力分配法求B柱在图示荷载作用下的柱底弯矩。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C11qH,C11=0.35)(2008.10)7.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如题39图a所示,吊车横向水平刹车力为50kN。

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各柱的柱顶剪力。

(提示:反力系数C5A=0.68,C5B=0.70,见题39图b(1)、b(2);Δu1=1.25Δu2,见题39图b(3)、b(4))。

(2008.1)8.单层单跨排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A、B柱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作用在牛腿顶面的弯矩:M max=86kN·m,M min=32kN·m。

试用剪力分配法求B柱在图示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2007.10)(提示:弯矩作用在牛腿顶面时,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C3,C3=1.1)9.某排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已知W k=3kN,q lk=2.5kN/m,q2k=1.5kN/m;A、B柱截面形状和尺寸均相同,试用剪力分配法求A柱在图示荷载作用下的柱底弯矩。

(提示:均布荷载作用下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C l1·q·H,C ll=0.4) (2007.1)10.某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排架如图所示,上柱高3m,下柱高9m;作用于柱顶的水平集中力p=40kN;作用于柱A、柱C下柱顶部的弯矩M A=M C=60kN·m(作用方向如图所示);A、B、C柱的抗剪刚度比值为K A∶K B∶K C=1∶2∶1;试用剪力分配法画出B柱的弯矩图。

(2005.10)11.柱子牛腿如图所示。

已知竖向力设计值F v=300kN,水平拉力设计值F h=60kN,采用钢筋为HRB335(f y=300N/mm2)。

试计算牛腿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

(2007.10)(提示:a s=60mm;A=当a<0.3h0时,取a=0.3h0)12.某单层厂房柱牛腿顶部作用的竖向力设计值为500kN,水平拉力设计值为150kN,竖向力至下柱边缘的水平距离为500mm,牛腿与下柱交接处的垂直截面有效高度为850mm,钢筋设计强度为300N/mm2。

试计算牛腿纵向受拉钢筋的面积。

(2007.1)(提示:)13.牛腿尺寸和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竖向力及水平拉力如图示。

牛腿宽度为600mm,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为2.2N/mm2;取裂缝控制系数为0.65,a s=35mm,试判断该牛腿截面尺寸是否合理。

(提示:F vk≤β[1-0.5])(2006.10)14.钢筋混凝土牛腿如图所示。

作用在牛腿顶部的竖向压力设计值为100kN,水平拉力设计值为120kN,试计算牛腿的水平纵向受拉钢筋A S,并画出其布置示意图。

(提示:,f y=300N/mm2,a s=35mm;无需验证a的适用范围)(2006.1)15.某单跨单层厂房,柱距6m,设计时考虑两台桥式吊车,其最大轮压标准值分别为165kN 和115kN,吊车位置及影响线如图所示。

试计算影响线中的y2、y3及支座竖向反力最大设计值D max。

(提示:两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β=0.9,吊车荷载的分项系数γQ=1.4)(2006.1)16.某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

基本风压W O=0.4kN/m3,柱顶标高+11.8m,室外天然地坪标高为-0.3m,排架间距B=6m,求作用在排架柱顶处的风荷载设计值。

(2005.10)(提示:距地面10m处,μz=1.0;距地面15m处,μz=1.14;其他高度μz按内插法取值)第三章1.两层三跨框架如题36图所示,括号内为各杆相对线刚度。

试用反弯点法求梁AB的B端弯矩。

2.某两层三跨框架如题36图所示,括号中数值为梁的相对线刚度。

二层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7。

试用D值法求梁AB的B端弯矩(提示:二层柱反弯点高度比为y=0.55)。

(2008.1)3.某多层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底层各柱线刚度为0.9×104kN·m,底层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6,底层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7。

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底层的层间侧移值。

(2007.10)4.如图所示框架结构,括号内数值为各杆的线刚度,假定AB柱反弯点高度比为0.45,求第二层AB柱的B端弯矩M BA。

(2007.1)(提示:)5.如图所示框架结构,A、B柱截面尺寸相同,各层作用的水平力P=l0kN,各层层高h=4.5m,底层柱的反弯点在距柱底h处。

求底层A柱的柱底弯矩M A(以外侧受拉为正)及轴向力N A(以受拉为正)。

(2006.10)6.某多层框架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680kN,剪力设计值V=350kN;柱净高H n=3200mm,截面宽度为400mm,截面有效高度为560mm;配有箍筋φ10@100;材料强度f c=12.5N/mm2,f yv=210N/mm2;受剪承截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5。

试验算该柱抗剪承载力是否满足。

(2006.1)(提示:V≤;无需验证λ及N的适用范围)7.某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各杆线刚度的比值均为1,q=3kN/m,l=6m。

试用分层法计算并画出顶层AB梁的弯矩图。

(提示:梁的固端弯矩为)(2006.1)8.如图所示框架结构,底层各柱线刚度均为2.8×1010N·mm;底层各柱的侧移刚度修正系数α的取值分别为:边柱α=0.6,中柱α=0.7;试用D值法求该框架底层柱AB的柱端弯矩。

(提示:底层边柱修正后的反弯点高度比y=0.65)(2005.10)9.某两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试用反弯点法求该框架各杆件的端弯矩并画出弯矩图。

(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该杆件的线刚度) (2005.1)第五章1.单层单跨框架如题38图所示。

层高5m,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000kN。

每根柱子的侧移刚度均为50000kN/m,反弯点高度比h=0.6;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16;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

当水平地震作用于该框架时,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A柱的下端弯矩。

(提示:)(2008.10)2.题40图所示框架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l=G2=G3=G4=1500kN,各层边柱D值均为1.5×104kN/m,各层中柱D值均为2.5×104kN/m。

试按公式T1=1.7计算其自振周期。

(提示:=0.6) (2008.10)3.某框架结构如题38图所示,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6=1200kN。

各层边柱D值均为1.2×104kN/m,各层中柱D值均为2.2×104kN/m,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周期调整系数为0.7。

试按顶点位移法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

(提示:T1=1.7)(2008.1)4.某两跨等高排架如题40图所示。

排架柱高为6m,排架柱A、B、C的侧移刚度之比为1∶2∶1,横梁平面内刚度无穷大,集中于柱顶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000kN;结构的自振频率为2.5Hz,场地特征周期为0.3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柱A的地震剪力、底部弯矩,并画出该柱的弯矩图。

(提示:αmax=0.16,)(2008.1)5.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4.0m,二~五层层高均为3.0m,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G2=G3=G4=2000kN,G5=1500kN,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55s。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顶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007.10)(提示:αmax=0.16;当T=(0.0~0.1)s时,α=(0.45~1.0)αmax;当T=(0.1~T g)s时,α=αmax;当T=(Tg~5Tg)s时,α=αmax;当T1≤1.4Tg时,δn=0;当T1>1.4T g时,δn=0.08T1+0.07)6.单跨排架如图所示。

排架柱高为5m,两侧柱截面尺寸、配筋及材料均相同,横梁平面内刚度无穷大,集中于柱顶标高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000kN;当500kN水平力作用于柱顶时,其顶点位移角为1/1000;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特征周期为0.3s。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柱A的地震剪力及底部弯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