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王瑞新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
摘要:作为我国五大林种之一,经济林不仅有助于生态建设,还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本文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相应对策: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有效的市场宏观控制体系、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经济林产业的科技含量、国家投资扶持,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鲜果类产品供大于求,局部地区存在滞销现象
主要经济林产品的国内产量从2370万吨增长到684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5%,其中鲜果类增长更快,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0%。
在改革开放初期,种植经济林的比较优势远远大于种植粮食,农民积极性很高,近几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由于种植者没有市场观念,仍然盲目发展,导致了局部地区产品滞销的现象,甚至造成“果贱伤农”和“砍树”现象。
2、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适合加工的果品少
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为不适应市场的落后品种,只有30%的面积种植了名特优新品种和错季型品种,而且只有少数果品适合加工,但是由于加工技术落后,也增加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3、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
主要表现在广种薄收、单位面积投入少、产量低而且不稳定,新技术推广不到位,依旧采用落后技术,而且优良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林生产是以面积保总产,没有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格局。
4、经济林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综合效益低下
主要表现为:经济林栽培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产地批发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5、优质果率低,农药残留高,无法满足产品出口的需要
造成果质差的主要原因是:1)没有坚持原产地原则,将果树栽植在不合适土地,从而影响了其特有的口感风味,即使种植在原产地,长期大量使用氮肥或干旱缺水都会淡化果实风味;2)由于防治病虫害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使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产品达不到绿色产品要求。
6、产品分级包装水平较差,销售以初级产品为主,不能产生较高的附加值
我国的果品也许质量并不差,但由于外包装水平不高,很难在市场上以高价出售,特别是苹果、梨、柑橘等大宗产品,分级工作不到位,大小混装。
果汁加工技术和配方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基本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无法产生较高的附加值。
尽管这几年有所改变,但仍重视不够。
直接的感觉是“产品比较低档化,没有现代商品意识”。
二、解决经济林生产中问题的对策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
经济林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经济林产品是我国食品结构调整的主打产品。
实践证明,发展经济林,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成果。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的产业政策应扶持经济林的发展。
各地应在国家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优惠政策,给经济林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参与经济林产业建设。
同时认真落实“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等林业政策,对侵害经营者利益的现象应坚决制止,鼓励他们按现代产业要求发展高效产业。
2、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
目前的产权制度要不是纯国有制,责权利不明确;要不是纯私有制独立经营,规模较小,属散兵游勇。
二者都不利于把经济林产业办成大产业。
在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林是商品林建设的一大林种,对私人投资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可以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如拍卖“四荒”使用权、自愿有偿转让、反租倒包等,并积极推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经济林开发;取消行业、地域限制,鼓励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共同投资开发经济林产业。
提倡走“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南方许多发达地区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走以公司为龙头,以市场为窗口,以协会为纽带,下对农户,外对市场的发展道路,即“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对经济林资源要加强林权证的核发工作,依法纳入林地管理。
只有产权明确、责权利清晰的产权制度,才能引导更多的私人资本投入到经济林建设中来,壮大经济林经营者的队伍。
3、有效的市场宏观控制体系
在我国经济林发展的过程中,因种植规模过大或品种不适宜而造成“果贱伤农”的现象非常严重。
我国山楂、苹果、柑橘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按市场需求盲目生产的问题。
因此,经济林产业的良性发展应建立有效的宏观控制体系。
使生产约束在市场需求的控制之下,按需定产,合理确定产品结构,既为市场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裕的产品,又防止生产者对某一产品蜂拥而上,造成滞销现象。
4、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
我国经济林产品出现滞销现象,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
在经济林产业的重点省区应建立和完善与产品相配套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国道沿线、主要交通干线的重点产区,应结合当地的优势产品和产量,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产地集散交易市场;组织和引导主产区的供销组织和企业,在主销区的大中城市建立直销市场,开展异地直销,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市场体系;积极探索直销、代理、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促进产品销售,并建立全国性的经济林产品销售信息网络。
5、提高经济林产业的科技含量
在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和新品种同时,应积极淘汰我们的落后品种,推广特优新品种,并加快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
由于我国经济林产品的加工和储藏保鲜技术不够成熟,产品一时销不出去就会造成腐烂或者风味下降。
因此,应加快解决产品从生产到运输的各个环节的键技术难题,增加水果的储藏保鲜能力,延长果品上市时间,实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提高经济林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6、国家投资扶持
我国经济林发展的资金除少数来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扶贫项目或其它项目的少部分外,大部分资金是农民自有资金。
这种投资结构使得经济林的建设严重受资金制约,没有按照高投入、高产出、建立高效产业的思路发展,大部分地方的生产者存在“小农经济”思想,没有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产品生产能力,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低下。
为适应高效产业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经济林的发展除了要大量吸引社会和企业闲散资金外,国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为发展高效经济林产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如销售、种苗服务,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咨询,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
结束语
总之,我国经济林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无论是产品产量、品种、品质,还是储藏保鲜和产品深加工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未来发展中,只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品种选择、区域布局、结构调整、技术推广、贮藏保鲜、加工转化、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开发新产品,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不断拓宽产品领域。
既
保持传统产品的主打优势,又以新产品增加新亮点而扩大市场领域。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农业部. 中国农业年鉴[Z].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0-2001.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年鉴[Z].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2000.
何方.何方文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黄正秋. 我国经济林产业化的战略与对策[J]. 中国林业, 2002(6B),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