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

合集下载

简述aml的fab分型

简述aml的fab分型

简述aml的fab分型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对AML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医生们通常会采用FAB(法国、美国、英国)分型法对患者进行分类。

FAB分型是根据患者的年龄、外周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染色等指标,将AML分为不同的亚型。

FAB分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急性髓系白血病:此类患者年龄较大,外周血象中髓系细胞比例较高,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比例大于等于20%。

根据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一步分为M0、M1、M2、M3、M4、M5、M6、M7八个亚型。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类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外周血象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比例大于等于20%。

根据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表型特点,分为L1、L2、L3三个亚型。

3.混合细胞白血病:此类患者兼有髓系和淋巴系白血病的特点,外周血象和骨髓象中既有髓系细胞,又有淋巴系细胞。

根据髓系和淋巴系细胞的比例,分为混合细胞白血病Mx(髓系占优势)和淋巴细胞白血病Mx(淋巴系占优势)。

FAB分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1.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对患者进行FAB分型,有助于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区分髓系和淋巴系白血病,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治疗策略制定:根据FAB分型,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采用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法,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侧重于化疗、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

3.预后评估:FAB分型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髓系白血病的预后较差;而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对化疗敏感,预后相对较好。

总之,FAB分型在A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患者的FAB分型,医生可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3

图81-4 单核细胞成熟过程中抗原的表达骨髓单核细胞的成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粒细胞基本相同。

第二阶段则不同于粒细胞,其HLA-DR抗原持续存在,CD11b迅速出现并很快达到高峰,CD45呈中等水平的表达,CD13和CD33逐渐升高而CD15仅呈低水平的表达。

第三阶段的单核细胞CD45和CD14的表达强度增强。

⒋巨核细胞标记巨核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主要表达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即CD41a(Ⅱb/Ⅲa)、CD41b(Ⅱb)和CD61(Ⅲa),CD42b(Ⅰb)出现,但血小板黏附于细胞上可造成假阳性。

另较晚。

CD41+和CD61+见于FAB-M7外一些标记如CD9、CD31、CD32、CD36也可有表达,但它与其它白细胞有交叉,所以不能作诊断标记。

正常⒌红细胞标记CD71、CD36和血型糖蛋白是红系标志,见于M6骨髓红系的抗原表达见图81-4。

图81-5 骨髓红系统成熟过程中抗原的表达骨髓红系统的成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骨髓红系统CD45消失,CD71表达增强并达到高峰。

第二阶段的骨髓红系统CD71持续存在,并出现血型糖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标记。

骨髓红系统的最后发展阶段表现为细胞核消失,CD71表达下降和网织红细胞中的RNA 片段的丢失,但血型糖蛋白持续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高度异质性,各型之间及每一个亚型之间,以及亚型的不同病例其白血病细胞分化表达十分复杂,差异很大。

单克隆抗体并没有严格的系列性,以往认为是淋巴细胞的特异抗原,如CD7可与CD34共表达。

CD4亦可表达于单核细胞,因此CD4+见于M 4/M 5。

CD 2+见于M 4EO ,往往伴16号染色体异常。

M3时亦可有CD56+。

正常粒细胞可表达CD10。

㈥细胞遗传学检查近几年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提高,尤其是高分辨技术的发展,对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数目异常)与某些急性白血病类型之间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而且明确了某些亚型的标志性染色体异常。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

PICC管护理
急淋白血病化疗方法
DVP 、 HD-MTX 、COAP 等

急非淋化疗方法

DA 、 IDA 、 ME 、 CAG 、

DAG 、HD-Ara-c

注意化疗药物的用法以及可能引

起的毒副反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
腰穿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骨髓移植护理常规 无菌病房消毒护理常规
治 疗 与 护 理

如何正确对待护理在白

血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谢 谢
正常
外 周
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

的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

色素性
规 90%以上患者有血小板
减少
外周血异常细胞分析可以出现 数量不等的原始和幼稚细胞


外周血出现异常细胞(<10%)需

要排除继发性因素


外周血未见异常细胞,但临床病
症符合AL,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

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减低、 正常、增高,多数AL显示 增生明显或极度增生
核染色质 较粗,致密
疏松
细点状,浆有 空泡
核型
规则
不规则,凹陷, 折叠
规则
ALL L1
ALL L2
ALL L3
ANLL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 分化型〔M1〕
FA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局

部分化型(M2)
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M3〕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 血病〔M4〕
AML M1
AML M2

原幼稚细胞>30%
髓 大量白血病细胞形态异常,

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标准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中某些白细胞异常增生而导致的恶性血液疾病。

它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疾病,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和亚型。

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白血病,准确分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白血病的分型及其诊断标准,并提供相关观点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白血病的基本概念。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异常增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数量过多,发育不成熟或功能异常。

根据白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特征,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进展迅速的白血病,骨髓中存在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并且会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产生。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两大类。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前体异常增生导致的白血病。

它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身上,儿童ALL占所有儿童肿瘤的25%,成人ALL则较为罕见。

ALL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骨髓和外周血液中异常淋巴细胞比例的检测及免疫分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ALL通常被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

B细胞型ALL占所有ALL患者的大部分,而T细胞型ALL较为罕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由骨髓中异常增生的髓系细胞引起的白血病。

与ALL不同的是,AML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尤其是中老年人。

AML的诊断主要依据骨髓中异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分型。

根据WHO的分类标准,AML根据细胞学分类、分子遗传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多个亚型。

慢性白血病是一类进展缓慢的白血病,相对于急性白血病而言,慢性白血病的白细胞增生相对成熟,功能也相对正常。

慢性白血病一般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两大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由成熟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白血病。

CLL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很少影响年轻人和儿童。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2. Arber DA, et al. The 2016 revision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acute leukemia. Blood. 2016; 127(20): 2391-2405.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类型,我们将在本次演示中介绍其诊断分型和相 关实验室检查。
I. 前言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点是白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导致血 液功能受损。以下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基本病理生理。
II. 诊断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贫血、发热、感 染、出血等症状。
VIII. 附录
相关术语解释
本附录包含对急性白血病相关术语的详细解释,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演示内容。
典型表现图示
本附录提供了一些典型急性白血病病例的图示, 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该疾病。
美国癌症学会标准
美国癌症学会也制定了一套诊断标准,以供医生参 考和诊断使用。
VI. 总结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是基于细胞学特征和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VII. 参考文献
1. Lohr JG, et al. Discovery and prioritiz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by whole-exome sequencing. PNAS. 2012; 109(10)室检查
血象检查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象常常显 示出白细胞增多、贫血、血小 板减少等异常。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ALL:多重因素决定预后 治疗反应
影响
白血病细胞特征
患者因素
治疗方案
骨髓微环境
治疗目的

快速恢复正常造血 预防耐药克隆的出现 足够的庇护所如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预防 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清除MRD



ALL治疗

与儿童相比所有的成人ALL均属高危; ALL是一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存在很大差异的异质 性疾病; 随着支持治疗的加强、多药联合和高剂量化疗方案以 及HSCT的应用,预后已有了很大改善。 成人ALL的CR率可达到80%~90%,长期生存 30%~40%; ALL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年龄、ALL亚型、 治疗后的MRD、是否有干细胞供体和靶向治疗药物 等多重因素。



ALL发病率(美国)
ALL发病率约1.6/10万, 中位年龄13岁,61%<20岁、 而23%≥45岁。 ALL发病高峰在2~5岁, 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 瘤, 50岁以后发病率又再 度开始升高,尤其在80岁以 后出现ALL发病的另一小高 峰。 儿童白血病:75-80%为 ALL;成人白血病中:20% 为ALL。
数据来自美国SEER 1992-1999
ALL治疗的历史回顾
~1950s:死亡率极高。 1950s:药物包括MTX、asp、6-MP和激素。临床缓解期短,患儿多在 内死亡(促使CCG、CALGB、SWOG研究组的成立 ); 1960s:使用VCR可使儿童ALL缓解率达60%,VP联合可提 高至90%; 1970s:证实了CNSL防治的重要性,可使儿童ALL的生存率超过50%,首次 认 识到ALL是一类可以被“治愈”的疾病; 1980s:提出危险度分层的治疗策略,并开始采用HSCT治疗难治/复发的儿童 ALL ; 1990s:采用分子学工具进行诊治,BFM提出的高剂量、多疗程的药物联合巩固 方案使高危复发ALL患者 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至今:Ph+ALL的靶向治疗、L-asp、新药nelarabine和clofarabine的应 用 ;进一步提出了ALL的个体化 治疗策略 一年

急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型程

急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型程

(4)苏丹黑B染色是鉴别急性白血病较 好的染色方法,BCSH主张选SBB或MPO, ICSH由于SBB+的ALL已有报道,认为 SBB的特异性不如MPO,因此列为补充 细胞化学染色,基层医院不能开展MPO 的实验室可选用SBB。 (5)ICSH提倡使用主要细胞化学以外, 也主张在有条件的单位应用其他细胞化 学染色协助AL诊断。
表1 主要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MPO (SBB) + + + +/α -NAE (ANAE) +/+ + -/+ 诊 断 说 明
AML-M1、M2 AML- M3 AML-M4、M5 AML-M5 分类不明、 ALL、AML-M7 部 分 T-ALL 、 M7 ANAE阳性 M3a 的ANAE 阳性
1. 髓过氧化物酶 MPO是髓系特征 的专有酶,应作为识别髓系细胞的首 选。一般原粒细胞多为阴性,有的可 阳性,阳性率>3%,有助于诊断AML。 ICSH增补SBB意义在于MPO-的AL时SBB 可提供诊断依据。
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除临床症状、 体征与血象外,骨髓细胞形态学分类是 确诊AL的主要依据之一。急性白血病因 分型不同,导致治疗方案和疗效不同, 预后也不同,因而正确诊断分型非常重 要。日常工作中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常因骨髓取材、制片或经验不足而造成 漏检,也可能由于染色、形态学鉴别能 力或未按程序进行而致误诊,从而引发 医疗纠纷。
从事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实验室都应采 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ICSH提出使用髓过 氧化物酶(MPO)、氯乙酸AS-D萘酯酶( CAE)和α -乙酸萘酯酶(ANAE)三种染色 ,必要时再加苏丹黑B(SBB)染色。BCSH 则主张使用SBB或MPO和非特异性酯酶( NSE)染色。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1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1

---------------------------------------------------------------最新资料推荐------------------------------------------------------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1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本章节主要包括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术和急性白血病分型两方面的内容。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术主要有急性白血病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特征,以及电子显微镜、免疫学检查、细胞遗传学、基因检测及病理学等方面的特征性改变。

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包括 FAB 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 MIC 分型诊断标准,以及造血组织肿瘤新 WHO 分类标准中的急性白血病分型。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诊断,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基因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如不及时诊断、治疗,会很快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由于急性白血病的类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和预后判断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但要诊断出白血病,而且还要分清属于什么细胞类型。

白血病的诊断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其中最主要的是骨髓形态学的改变,现分述如下:一.临床特征发热、出血、贫血和白血病细胞脏器浸润是急性白血病的 4 大临床特征。

1 / 9有关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详见第八十二章。

二.实验室检查㈠血象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确诊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者血红蛋白低于50g/L,甚至 30g/L 以下,红细胞数也相应减少。

贫血一般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少数患者如红白血病或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可为大细胞性,个别患者网织红细胞数可增加,甚至达 1 0%。

90%以上患者有血小板数减少,约 1 /3 患者血小板数低于50 1 09/L,严重者可低于 1 01 09/L。

极少数患者血小板数可正常,甚至增加。

白细胞数常增加,多在 30~501 09/L,少数可高达 1 001 09/L 以上, 1 /3 左右的患者白细胞数低于 5.01 09/L。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介绍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介绍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介绍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急性白血病概述 02.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 0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04.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和护理
急性白血病概述
急性白血病的定义
01
急性白血病是 一种造血系统 恶性肿瘤,其 特征是骨髓中 异常白细胞的 大量增殖。
02
急性白血病分 为急性髓系白 血病(AML) 和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 (ALL)两大 类。
分子生物学检查:通 过检测白血病细胞中 的基因突变,判断白 血病的类型和预后
影像学检查断白血病的程度和预后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01
化疗:通过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是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02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定基
03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的免
04
治疗方法: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 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 细胞、红细胞和血小 板的数量和比例
骨髓检查:观察骨髓 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 判断白血病的类型和 程度
免疫学检查:通过检 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的 抗原,判断白血病的 类型和亚型
细胞遗传学检查:观 察白血病细胞中的染 色体异常,判断白血 病的类型和预后
混合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系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和巨核细胞 白血病等。
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 血病等。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白血病细胞中存在
A
多种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
增殖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功能
B
异常,导致白血病细胞逃避免
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及分型(一) ALL基本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体征: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灶表现。

2、血象改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可发现不等数量的原、幼淋巴细胞或未见原、幼淋巴细胞。

3、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大多呈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仅少数呈增生低下,均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必须≥30%才可确诊为ALL。

除了对骨髓涂片作瑞氏染色分类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外,应该做过氧化酶(POX)、糖原(PAS) 、非特异性酯酶(NSE)等细胞化学染色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异常细胞性质并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鉴别。

(二) ALL的M IC分型除了临床及细胞形态学(M)诊断以外,还应该用单克隆抗体作免疫分型(I)及细胞遗传学C)检查,即M I C分型诊断,尽可能作分子遗传学/融合基因(molecular genetics,M ) 检测, 即M ICM分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淋巴细胞型按FAB分型标准分为L1、2 和L3 型,但L1、2 型之间已不具有明显的预后意义。

2、免疫分型:分为T、B型二大系列: (1)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具有阳性的T淋巴细胞标志,如CD1、CD2、CyCD3、CD4、CD5、CD7、CD8 以及TdT等。

(2)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系ALL) :根据其对B系淋巴细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标志反应的表现临床分为3个亚型: ①早期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Pre B2ALL) , CD79a、CD19和(或) CyCD22、CD10及HLA2DR 阳性, Sm Ig、CyIg阴性; ②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 B2ALL) , CyIg阳性, Sm Ig阴性,其他B系标志CD79a、CD19、CD20、CD10、CyCD22以及HLA2DR常为阳性; ③成熟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2ALL) , Sm Ig阳性, 其他B 系标志CD79a、CD19、CD22、CD10、CD20以及HLA2DR 常为阳性。

急性淋白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白细胞白血病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L)诊断及分型(一) AIL基本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体征: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及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浸润灶表现。

2.血象改变:血色素及红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可发现不等数量的原、幼淋巴细胞或不见原、幼淋巴细胞。

3.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的主要依据: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大多呈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仅少数呈增生低下,均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必须)30%才可确诊为AlL。

除了对骨髓涂片作瑞氏染色分类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外,应该做过氧化酶(POX)、糖原(PAS)、非特异性酯酶(NSE)和酯酶氟化钠抑制试验等细胞化学染色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异常细胞性质并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鉴别。

(二) AlL的MIC分型:除了临床及细胞形态学(M)诊断以外,还必须用单克隆抗体作免疫分型(I)及细胞遗传学检查(C),即MIC分型诊断。

1.细胞形态学分型: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L1、L2和L3型。

2.免疫分型:分为T、B二大系列:(1)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具有阳性的T淋巴细胞标志,如CD1、CD2、CD3、CD4、CD5、CD7、CD8以及TdT等。

(2 )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根据其对B系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标志反应表现又分为4个亚型:① 早期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PreB-ALL),又称早期前B工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其表现为HIA-DR及CD19和(或)CyCD22阳性,其他B系标志阴性。

② 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IL),又称早期前BⅡ型AIL(early PreB-A ILⅡ)。

其表现为CD10阳性,Cylg和SmIg均为阴性,其他B系标志CDl9、CyCD22以及HLA-DR多为阳性。

③ 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B-AIL),其表现为CyIg阳性,Smlg 阴性,其他B系标志CDl9、CD20、CD10、CyCD22以及HLA-DR常为阳性。

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解读

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解读

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解读骨髓诊断是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骨髓穿刺术获取骨髓组织,进行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查,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型。

以下是关于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急性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异常早幼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占比大于等于骨髓有核细胞的20%。

2.幼稚细胞:外周血或骨髓穿刺液中出现异常幼稚细胞。

3. 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器官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的临床表现。

4.血常规:白细胞异常增高,同时伴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

5.感染、发热、出血表现:患者出现感染、发热、出血等症状。

6.分子生物学检测: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一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分型。

满足以上条件2个以上,即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1.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但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2.肝脾增大,甚至出现巨脾。

3.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血涂片可见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

4.早期可无贫血,血小板常常增高,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不同程度贫血。

5. 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满足以上条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1.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

2.早期可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晚期可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3.病程中可能并发自身免疫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从而加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4.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结合以上临床表现和骨髓诊断结果,可以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之,白血病的诊断需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骨髓诊断等辅助检查结果。

了解白血病骨髓诊断标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分型白血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确诊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白血病MICM分型,是指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特征(molecular)分型形态学分型(FAB)分型1.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粒细胞≥90%,POX染色阳性率>3%。

M2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以原幼粒细胞为主,早幼粒细胞>3%,中、晚幼及成熟粒细胞>10%为M2a型。

M3型:急怀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30%。

其又分为粗颗粒型(M3a)和细颗粒型(M3b)。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病,粒系及单核细胞均增生。

M5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a为原单核细胞型,原单核>80%;M5b为部分分化型,以幼单核细胞为主,原单核<80%。

M6型:急性红白血病,原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30%。

M7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并经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检查、血小板免疫标志物或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检查等证实。

M0型:近年确定,为髓系最早阶段的白血病,形态学上极少髓系分化,不能鉴别,必须用免疫标志物确定。

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1: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L2: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L3: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质内含大量空泡。

3.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化学染色特点:免疫学分型-基本免疫表型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FAB分型与免疫标志:2.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3.急性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4. 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有极少部分病人白血病细胞为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双克隆或同一细胞系免疫标志双表型,即混合细胞性白血病。

此型白血病用形态方法极难诊断,必须结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才能确诊。

急性白血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急性白血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

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

鉴别诊断:(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鉴别根据细胞形态的差别。

(3)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巨幼贫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大小一致核规则,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发育落后于胞浆。

PAS反应常为阴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检查可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 小体。

治疗:(1)一般治疗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碱化尿液。

(2)化学治疗①化学治疗的策略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完全缓解的要求a.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b.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c.骨髓象: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单核+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②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A.药物组合应符合以下各条件:a.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b.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c.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器损伤较小。

B.经诱导缓解达完全缓解后应实施巩固强化阶段的治疗4~6疗程。

然后进入维持阶段。

③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常用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方案)、(VAP方案)即VP方案加门冬酰胺酶。

(VDP方案)、(VADP方案)。

在缓解前或至少缓解开始时需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可以单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

④急非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DA方案,HOAP方案等。

全反式维甲酸可使M3白血病诱导缓解。

⑤其他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差,常规化疗方案中剂量应减少。

过度虚弱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宜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或高三尖杉酯碱)静滴治疗,直至缓解。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

年轻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 而老年患者的预后较差。
对治疗的早期有效性和持 续寿命是评估预后的重要 指标。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化疗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阻断细胞分裂和清除异常细胞的药物。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替换患者异常造血系统的治疗方法,胞的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和转归
1
复发
急性白血病的复发是指患者在经历一段
转归
2
缓解期后,白血病再次出现。复发可能 会导致预后的恶化。
急性白血病的转归可以分为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和无缓解,进一步影响患者的
生存和生活质量。
结论和展望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正确的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 治疗策略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改善治疗方法和深入研究疾病机制,我们可以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 预后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临床类型。它的诊断和分型对于选定合适的治疗 方法及预测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和病因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异常造血细胞克隆增殖所造成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它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遗传突变有关。
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急性白血病根据细胞类型和表型特征进行分类,一般根据骨髓或外周血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进 行诊断。这些标准有助于确定疾病的亚型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亚型
淋巴细胞型
淋巴细胞性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亚型,通常发生 在儿童和年轻人中。
髓系细胞型
髓系细胞性急性白血病多发生在成年人,其特征细 胞包括原始髓系细胞和幼稚细胞。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
2.复发标准 有下列三者之一者称为复发(relapse) ①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单+幼单或原淋+ 幼淋)>5%且<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 疗一个疗程仍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②骨髓原粒细胞I+II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 淋)>20%者; ③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者。
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判断标准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 30-89%(NEC),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粒细胞>10 %,单核细胞<20%。
NEC(骨髓非红系细胞计数),即除淋巴、浆C、组织嗜碱C、巨噬C及所有 有核红C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ANC:指所有有核细胞中的比例。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FAB分型
分型 AML-M3
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30%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FAB分型
分型 AML-M0
分型标准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 淋巴系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 电镜MPO阳性。
AML-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 (NEC)。
AML-M2
细胞化学染色协助形态学鉴别各类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细胞免疫分型:即细胞免疫标记检测,使用流式细胞仪 (FCM),利用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学技术对细胞膜表面和 /或细胞内存在的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
AML-M0(CD5、 7、10、19、14、 36、GlyA阴性)
( CD13、34、38、 33、MPO、HLADR阳性)
始细胞≥30%(ANC),多伴有恶性肿 瘤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大小相差较大, 胞质量少,胞核大,形态不规则,常有 扭曲、折叠、切迹、分叶或双核等。核 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数目多,核浆 发育不平衡,胞核发育往往落后于胞质。 胞质内易见空泡,出现Auer小体小体有 助于AML的诊断。

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排异反应

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排异反应

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1976年法国(Franch)、美国(AInerican)和英国(Britain)等三国血细胞形态学专家讨论、制订了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简称"FAB"分型。

据此标准,可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则可依此标准分成L1-L3三型,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分成M0-M7共八个亚型。

这种分型法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其目的是为了统一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

1.ALL分为三个亚型(1)L1型;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较粗,核仁小而不清,胞质量少。

(2)L2型;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核染色质较疏松,核仁1至多个,胞质丰富。

(3)L3型;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均匀细点状,核仁1至多个且明显,胞质深蓝,可见大量空泡。

2.ANLL分为八个亚型(1)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较轻,原始细胞大于30%,可达90%以上,核圆形,核仁明显。

胞质小,嗜碱性,无颗粒,无Auer小体。

(2)M1(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减低,骨髓中I型加II型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可见小原粒细胞(胞体小,与淋巴细胞相似,胞似圆形,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较正常原粒细胞密集,核仁1-2个,有伪足)。

(3)M2(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原粒I型II型大于30%-90%,单核细胞小于20%,早幼以下各阶段大于10%,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分两个亚型:M2a:骨髓中原粒I型+II型>30%-90%,单核细胞<20%,早幼以下各阶段>1%。

M2b:骨髓中粒系统明显增生,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常>30%,这类中幼粒细胞有核仁1-2个,核浆发育不平衡。

有的晚幼粒亦见有核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松
细点状,浆有 空泡
核型
规则
不规则,凹陷, 折叠
规则
L1
L2
L3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 分化型(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

分分化型(M2)
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M3)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 血病(M4)
M1
M2
M3
M4
M5
B细胞系:
早期前 、
普通型、
分 型
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细胞系:
化疗后静脉护理
管护理
急淋白血病化疗方法
、 、等
急非淋化疗方法

、、、、、

注意化疗药物的用法以及可能引

起的毒副反应
护 理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 腰穿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骨髓移植护理常规 无菌病房消毒护理常规
治 疗 与 护 理

如何正确对待护理在白

血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减少
外周血异常细胞分析可以出现 数量不等的原始和幼稚细胞


外周血出现异常细胞(<10%)需

要排除继发性因素


外周血未见异常细胞,但临床症
状符合,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查
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减低、 正常、增高,多数显示增生 明显或极度增生

原幼稚细胞>30%
髓 大量白血病细胞形态异常,
No
谢 Image


2: t(8;21)



3: t(15;17) ɑ
4E0: (16)
染色体异常不能作为分型标志, 但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针。
预后良好:t(8;21) 、 t(15;17)

(16)

预后差: : ’染色体 t(9;22)

8三体、 t(4;11) 、

染色体复合畸形

3: ɑ
2: 1

胞浆内见小体提示急非淋

红系受抑
巨核细胞受抑
细 胞 化 学 检 测
过氧化物酶 PAS
非特异性脂酶 氯醋 ASD 血溶菌酶 NAP
急淋 -
无底色 粗颗粒
- - 低 强+
急粒
急单
+~+++ -~+
粉红底 色细颗粒

淡粉红,细颗 粒,位伪足 +被 NaF 抑制


低至中度高 >正常 3 倍

-~+
1985年和1986年提出了分型
标准( 、 、 )

性 白 血 病
1997年美国与欧洲血液病理 学会共同制定了造血组织肿 瘤的新分类


分 型
L1
L2
L3
细胞大小 小细胞为主, 大细胞为主,>2 大细胞为主, 原淋直径<2 个 个正常小淋巴, 大小不一致 正常小淋巴 大小不一致
核染色质 较粗,致密
临床症状
体格检查

断 实验室检查
发热
临 贫血

症 状
出血
浸润
外周血常规
骨髓检查
实 细胞组织化学检测
验 免疫学检查
室 检
细胞遗传学检查
查 基因检测
病理学
电子显微镜等
常增加,>2万属于高危 组,1/3患者低于正常
外 周
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 的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

色素性
常 90%以上患者有血小板


4E0: 11


:
其它:
全面了解骨髓造血情况
病 理 形
协助诊断骨髓脂肪化、纤维 化或合并骨髓坏死


1975年分型,1985年和1991
年先后补充了急性巨核细胞

白血病(M7)和急性髓细

胞白血病(M0)

血 病 分 型
1986年提出了急性混和细胞 白血病的诊断,以后又多次 进行补充
对白血病的分型、白血病细胞 的性质作出判断,对治疗和预 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主要分为:髓系来源、B细胞

来源、T细胞来源


髓系 : 13、14、15、33、
34

免 疫
B细胞系 : 19、20、21、

检 T细胞系 : 1、2 、3、5、

7
部分白血病有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
: ’染色体 t(9;22)
早期前
分型结合染色体核型
分 型
如:M2(8,21)
M3(15,17)
M4E0(16)
组细胞 新
组细胞 分 型 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白血病
伴染色体异常
新 伴多系骨髓增生异



治疗相关性和
不伴特殊归类标志
健康宣教
防治感染:口腔护理

褥疮预防

纠正贫血,控制出血

护 理
静脉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