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汇总word版
(完整word版)思考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1.什么是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如何评价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你认为中国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什么位置?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使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更加扁平?答:①: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意思是: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倾向于不平等;然后,经历暂时没有大变动的时期;到经济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趋于平均。
如果我们以人均收入作为横坐标,表示经济增长,以人均收入差距作为纵坐标,这个假说可以用一条倒U型曲线来表示,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
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是:当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或者工业化开始时,环境污染的程度比较轻;随着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增加,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剧增,环境污染就会由低向高;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污染在某一时期达到临界点或者拐点,随后程度会逐渐减轻,环境质量又有所改善。
③:这是一种经验现象,中国还处于曲线的上行阶段,经济要发展,环境整体恶化趋势没有改变。
④::为了使曲线更加扁平,我们应当生态保护好给以奖励,对一般污染企业进行整改,依法取缔重污染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运用法律手段禁止野生动物的交易,禁止DDT的使用,设立技术标准,对于标准以外的不允许排放,对污染企业进行收税,运用科斯定理进行排污权交易。
2. 什么是庇古稅?有何具体应用?有何意义、局限性?答:①: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
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 Arthur Cecil,1877—1959)最先提出,这种税被称为“庇古税”。
②:如果庇古效应总是运作强烈,日本央行的政策接近零名义利率可能已经预计,日本通货紧缩的越快。
其他明显的证据对庇古效应来自日本可能是其长期的停滞,而消费支出价格下跌。
这一价格下跌将使消费者感受到更丰富的(和增加开支),但日本的消费者往往会报告说,他们宁愿延迟采购,预计价格将进一步下跌。
(完整word版)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1.系统的概念: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各种能量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3.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格局。
4.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以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自发地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5.熵及熵定律:熵是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熵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中,热量是由高温物体自动的转向低温物体,直至热量平衡为止.亦即,孤立系统中的自发过程中总是使系统的熵增加。
6.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这种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属于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7.辐射干燥指数:是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
8.周期性节律: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其发生基础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表光、热、水的周期性变化。
9.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又称自稳性,系统的性质在一定内外干扰下,不发生相应改变或发生改变后,可以自动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能。
10.旋回性规律: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时间的自然演化规律。
11.反馈:指信息反馈,即将输入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12.地域分异: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的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13.地带性: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测点位置,致使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地域分异。
14.非地带性: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15.经度省性(经向地带性):他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向南北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如果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
(√)
2、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
3、实证分析主要强调“应该怎样”。
(×)
4、均衡分析就是指分析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的条件,以及怎样才能满足这些条件从而达到均衡。
均衡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意味着均衡状态是经济生活中的常态。
(×)
5、边际分析又叫增量分析,所以这种方法只分析经济变量的增量变化,不分析经济变量的减量变化。
(×)
二、简答题
1、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分别回答什么问题?
3、概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4、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发酵复习思考题答案Word版
《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何谓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次级代谢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对发酵食品的影响。
答: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分化关系不大、生理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对微生物生存有一定价值的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抗生素、生物碱、色素、毒素等;抗生素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好氧发酵技术,大型搅拌发酵罐培养方法推动了整个发酵工业的深入发展,为现代发酵工程奠定了基础。
2.典型的发酵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第二章思考题:1.食品发酵对微生物菌种有何要求?举例说明。
●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能高产和稳产所需的代谢产物。
●可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高。
●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副产物尽量少,便于提纯,以保证产品纯度。
●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对于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发酵产品以及进行食品发酵,其生产所用菌种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例如酵母菌由于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要,易培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发酵2.什么叫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诱变育种的实质是什么?答:自然突变是指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产生自发变异;诱发突变是指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过程;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3.突变分为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答:点突变: 碱基对置换和移码染色体畸变: 在染色体上发生大的变化,如断裂、重复、缺失、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结构变化。
4.何为DNA体外重组技术?举例说明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答:DNA体外重组技术就是根据需要用人工方法取得供体DNA上的基因,在体外重组于载体DNA上,再转移入受体细胞,使其复制、转录和翻译,表达出供体原有的遗传性状。
例如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生产人工胰岛素。
5.何为营养缺陷型?举例说明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
答: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第五版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运算放大器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2。
1。
1答;通常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单元组成,输入级由差分式放大电路组成,可以提高整个电路的性能.中间级由一级或多级放大电路组成,主要是可以提高电压增益。
输出级电压增益为1,可以为负载提供一定的功率。
2.1.2答: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曲线由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组成,线性区的直线的斜率即Vvo很大,直线几乎成垂直直线.非线性区由两条水平线组成,此时的Vo达到极值,等于V+或者V-。
理想情况下输出电压+Vom=V+,-Vom=V-。
2.1.3答: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约为10^6欧姆,输出电阻r约为100欧姆,开环电压增益Avo约为10^6欧姆。
2.2 理想运算放大器2.2。
1答:将集成运放的参数理想化的条件是:1.输入电阻很高,接近无穷大。
2。
输出电阻很小,接近零.3.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很大。
2.2。
2答:近似电路的运放和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参考书P27。
2。
3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2.3。
1答:1.同相放大电路中,输出通过负反馈的作用,是使Vn自动的跟从Vp,使Vp≈Vn,或Vid=Vp-Vn≈0的现象称为虚短。
2。
由于同相和反相两输入端之间出现虚短现象,而运放的输入电阻的阻值又很高,因而流经两输入端之间Ip=In≈0,这种现象称为虚断。
3.输入电压Vi通过R1作用于运放的反相端,R2跨接在运放的输出端和反相端之间,同相端接地。
由虚短的概念可知,Vn≈Vp=0,因而反相输入端的电位接近于地电位,称为虚地。
虚短和虚地概念的不同:虚短是由于负反馈的作用而使Vp≈Vn,但是这两个值不一定趋向于零,而虚地Vp,Vn接近是零.2.3.2答:由于净输入电压Vid=Vi—Vf=Vp—Vm,由于是正相端输入,所以Vo为正值,Vo等于R1和R2的电压之和,所以有了负反馈电阻后,Vn增大了,Vp不变,所以Vid变小了,Vo变小了,电压增益Av=Vo/Vi变小了。
由上述电路的负反馈作用,可知Vp≈Vn,也即虚短。
(完整word)20世纪中国文学_复习思考题杂
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文化机制的转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 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 ,④受众队伍在逐步殖民地化的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正逐渐地向工业文明转化,传统的、古老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正向着现代的转变.这种现代化的进程呼唤着文学的变革,也必然孕育着文学的变革。
晚清以来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历史性事件,从社会机制、文化观念以及物质形态上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3、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4、为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①元虚构②戏拟③空缺④语言游戏5、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
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③随机性和偶然性④平面化和零碎化6、论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惨淡的人生②革命的罗曼谛克③清醒冷静的批判④热情的歌手⑤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一.名词解释1.诗界革命: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2.黄遵宪: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黄遵宪,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3.林纾:5.:1944年。
最初的主题是歌颂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武训“行乞兴学"的义举。
者首先认为,6.索隐派:这是“旧红学"家事”说、“清世祖玉董小宛故事”说、“康熙朝政治状态"说等,代表性的著作是王梦阮、沈瓶庵的《红。
7.主观战斗精神: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
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
10册 思考题 每日一练Microsoft Word 文档
1、一长方形铁皮,长30厘米,宽20厘米。
从四角剪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盒子。
这个盒子的容积式多少?2、下图是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在它六个面的正中间个挖去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孔洞。
求大正方体的表面积?3、一个密封的长方体玻璃缸内装有部分水。
这个玻璃缸长18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把玻璃缸不同的面作为底放在桌面上,水的最低高度是2厘米。
这个玻璃缸里装多少毫升水?4、下图是由三个正方体木块粘合而成的模型,他们的棱长分别为2分米、4分米、8分米,这个模型的表面积是多少?铁道部规定: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它的长、宽、高的和不超过160厘米。
如果有一位旅客携带的长方体盒子长、宽、高的和是150厘米,那么这个盒子长、宽、高是多少厘米时,其体积最大?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78平方厘米,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底面周长为16厘,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如右图,把一个陵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从上到下挖一个长方体孔洞,孔洞的底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体。
剩下木块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1.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2厘米,宽和高不变,它的体积就减少48立方厘米;如果增加了3厘米,长和高不变,它的体积就增加99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厘米,长和宽不变,它的体积就增加352立方厘米。
求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3.在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木块的每个面中心打一个边与正方形的洞,洞口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洞深1cm(如图),挖洞后,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4.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是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如右图,把19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6.用十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积木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表面积最小是多少平方米?1 在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的每个面的中心打一个直穿木块的洞,洞口成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如图1)。
(完整word版)局部解剖学习题集+答案
《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1 上肢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边孔和四边孔2、腋窝3、腋鞘4、锁胸筋膜5、肱二头肌腱膜6、提携角7、臂骨筋膜鞘8、前臂屈肌后间隙9、腕管10、屈肌支持带二、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腋动脉第2段A、仅发出胸肩峰动脉B、仅发出胸外侧动脉C、发出肩胛上动脉D、仅发出旋肱前、后动脉E、发出胸外侧动脉和肩胛下动脉2、与胸背神经伴行的动脉是A、旋肱后动脉B、旋肩胛动脉C、肩胛下动脉D、胸外侧动脉E、以上都不是3、肌皮神经A、穿过喙肱肌,支配臂肌前群B、起自臂丛内侧束C与肱深血管伴行D、穿过肱二头肌E、以上都不是4、正中神经A、发自臂丛的后束B、在屈肌支持带浅面经过C、支配指浅屈肌D、支配所有蚓状肌E、以上均不对5、行经肱二头肌内侧沟的有A、肱血管和腋神经B、肱血管、正中神经及贵要静脉C、肱血管、正中神经及桡神经D、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头静脉E、肱血管和肌皮神经6、有关头静脉的描述何者是错误的A、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端B、穿过锁胸筋膜汇入腋静脉C、行走在三角肌胸大肌沟内D、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E、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吻合7、肘窝的尖部是由下列结构组成A、肱桡肌和旋前圆肌B、旋前圆肌和肱二头肌C、肱二头肌和旋后肌D、肱桡肌和旋后肌E、以上都不是8、在肘窝内,肱二头肌腱内侧有A、肱动脉及其两条伴行静脉B、尺神经C、桡神经D、尺侧上副动脉E、以上都不是9、肱二头肌腱膜深面通过的结构有A、尺神经和尺动脉B、正中神经和肱动脉C、桡神经和肱深动脉D、肘正中静脉E、前臂内侧皮神经10、经过腕屈肌支持带浅面的结构有A、掌长肌腱与正中神经B、掌长肌腱与尺神经C、指浅屈肌腱与尺神经、尺血管D、指浅屈肌腱与正中神经E、以上都不是11、穿四边孔后,支配三角肌的是A、旋肩胛动脉B、胸长神经C、肩胛下动脉D、腋神经E、以上都不是12、穿三边孔的结构是A、腋神经及腋血管B、旋肱前、后动脉C、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D、旋肩胛动脉及胸背神经E、以上都不对13、桡神经A、起自臂丛后束,穿旋前圆肌B、起自臂丛后束,穿肱二头肌C、穿肱骨肌管与肱深血管伴行D、起自臂丛后束,支配三角肌E、起自臂丛外侧束,支配肱二头肌14、经过腕管的结构有A、尺侧腕屈肌B、尺神经的深支C、尺动脉D、正中神经E、桡动脉15、腕部A、正中神经位于指浅屈肌腱深面B、桡神经浅支位于桡侧腕屈肌腱桡侧C、尺神经位于尺侧腕屈肌腱桡侧D、桡动脉不与桡神经浅支伴行E、以上均正确16、腋动脉第一段的分支是A、胸外侧动脉B、胸背动脉C、胸上动脉D、肩胛上动脉E、旋肩胛动脉17、与胸背神经伴行的是A、胸背动脉B、旋肩胛动脉C、胸上动脉D、胸外侧动脉E、胸肩峰动脉18、下列哪个结构不在腋前壁A、胸小肌B、胸大肌C、中央淋巴结D、锁胸筋膜E、锁骨下肌19、属于腋后壁的结构是A、锁骨下肌B、肱肌C、肩胛骨D、前锯肌E、喙肱肌20、下列动脉中,非腋动脉分支的是A、肱深动脉B、胸上动脉C、胸肩峰动脉D、肩胛下动脉E、旋肱后动脉21、肌皮神经支配A、肱三头肌B、肱二头肌C、肱桡肌D、旋前圆肌E、旋前方肌22、屈肌支持带下不穿过的结构是A、正中神经B、拇长屈肌C、尺神经D、指浅屈肌E、指深屈肌23、腋窝臂丛外侧束发出的分支为A、肌皮神经B、尺神经C、胸背神经D、胸内侧神经E、胸长神经24、腋窝外侧壁的组成是A、胸大肌和胸小肌B、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C、胸侧壁和前锯肌D、肱骨和肱三头肌E、前锯肌、上4位肋骨及肋间肌25、胸长神经支配A、胸大肌B、背阔肌C、菱形肌D、前锯肌E、斜方肌26、腋前壁不包括A、胸大肌B、锁胸筋膜C、胸小肌D、筛状筋膜E、锁骨下肌27、参与三边孔围成的结构是A、冈上肌、小圆肌、肩胛下肌B、大圆肌、小圆肌、三角肌C、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D、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E、大圆肌、小圆肌、冈上肌28、四边孔穿过的结构是A、腋动脉B、腋神经C、肱动脉D、桡神经E、旋肱前动脉29、腋动脉的分段标志是A、胸大肌B、锁胸筋膜C、胸小肌D、锁骨E、背阔肌30、腋动脉与肱动脉的分界标志是A、小圆肌下缘B、大圆肌下缘C、冈下肌下缘D、肩胛下肌下缘E、背阔肌下缘31、邻近胸长神经的淋巴结是A、胸肌淋巴结B、肩胛下淋巴结C、外侧淋巴结D、尖淋巴结E、中央淋巴结32、腋鞘不包绕的结构是A、腋动脉B、胸肌淋巴结C、臂丛内侧束D、腋静脉E、臂丛外侧束33、关于肱二头肌长头腱的描述,正确的是A、起于盂上结节B、全位于肩关节腔内C、位于小结节前方D、从下部加强关节囊E、位于大结节前方34、关于头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汇入肱静脉B、起始部可收纳手背桡侧半浅静脉血C、走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内D、伴行前臂内侧皮神经E、以上都不对35、关于正中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臂部有分支支配相关肌肉B、在臂部有分支管理相应皮肤C、有分支至肘关节D、走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E、支配全部前臂前群的肌肉36、肱二头肌腱外侧有A、尺动脉B、正中神经C、桡神经D、桡动脉E、尺神经37、前臂前群肌第一层不包括A、旋前方肌B、旋前圆肌C、掌长肌D、尺侧腕屈肌E、肱桡肌38、指深屈肌尺侧半由A、桡神经支配B、正中神经支配C、尺神经支配D、肌皮神经支配E、腋神经39、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是A、肱二头肌B、拇长屈肌C、肱肌D、尺侧腕屈肌E、喙肱肌40、腕管综合症压迫损伤的神经是A、骨间前神经B、皮神经C、正中神经D、桡神经E、尺神经三、问答题1、试述腋窝的构成及内容。
(完整word)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0. 什么叫土壤圈?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1。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土壤地理学的认识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2。
土壤化学风化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其主要过程(水解)怎样影响土壤次生粘土矿物组成?3. 土壤矿物风化的强度指数有哪些指标?如果K m x〈1表明什么?4. 试述我国土壤次生矿物的分布规律。
5。
什么是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的生态功能有哪些?6. 土壤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评价土壤结构状况?7。
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
土壤的吸附作用和土壤的吸收作用有什么区别?土壤的专性吸附对土壤磷的植物吸收有何影响?9。
什么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如何进行调控?10. 土壤调查的目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11。
从土壤发生学的角度阐明不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2。
我区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对成土过程有哪些影响?13. 论述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怎样的作用?土壤中物质迁移的动力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4. 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有哪些形式?15。
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表征土壤形成?16。
成土过程的特点有哪些?17. 灰化过程与白浆化过程有什么异同?灰化过程与富铁铝化过程的差异是什么?18。
什么是土壤的熟化过程,有什么意义?19。
试述土壤分类的依据、目的。
2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1。
干旱土纲的成土因素、主导成土过程有哪些?其分类特征何利用方向有什么特点?22。
银川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应怎样分类?说明理由。
23. 试述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24. 什么是土壤资源?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合理利用?25. 什么是土壤质量?你认为用怎样的指标评价土壤质量更合理?26。
什么是土壤污染?污染土壤是怎样自净的?27。
什么是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有什么优点?28。
试述土壤地理调查的目的任务和基本程序。
0。
什么叫土壤圈?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概念:土壤圈(pedosphere)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与其它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地位: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界面与相互作用的交叉地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第八章-有压管道恒定流动和孔口、管嘴出流-复习思考题word版本
第八章-有压管道恒定流动和孔口、管嘴出流-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有压管道恒定流动和孔口、管嘴出流 复习思考题1. 圆管层流流动的沿程水头损失与速度的 B 次方成正比。
(A) 0.5 (B) 1.0 (C) 1.75 (D)2.02. 恒定均匀流动的壁面切应力0τ等于 B 。
(A) 8λ(B) 82v ρλ (C) λ8v (D) 22v ρ3. 水力半径是 D 。
(A) 湿周除以过流断面面 积 (B) 过流断面面积除以湿周的平方 (C) 过流断面面积的平方根 (D) 过流断面面积除以湿周 (E) 这些回答都不是 4. 半圆形明渠,半径r 0=4m ,水力半径R 为 C 。
(A) 4m (B) 3m (C) 2m (D) 1m 5. 恒定均匀流公式 RJ γτ=0 C 。
(A) 仅适用于层流 (B) 仅适用于紊流 (C) 层流、紊流均适用 (D) 层流、紊流均不适用 6. 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和管径不变,层流流态,若两端的压差增大一倍,则流量为原来的 A 倍。
(A) 2 (B) 4 (C) 8 (D) 167. 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和管径不变,层流流态,欲使流量增大一倍,两端压差应为原来的 C 倍。
(A) 2 (B) 42 (C) 2 (D) 4 (E) 168. 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和两端的压差不变,层流流态,若管径增大一倍,则流量为原来的 D 倍。
(A) 2 (B) 4 (C) 8 (D) 169. 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和两端压差不变,层流流态,欲使流量增大一倍,管径应为原来的 B 倍。
(A) 2 (B) 42 (C) 2 (D) 4 (E) 1610. 输水管道,水在层流流态下流动,管道长度和管中流量及水的粘性系数都不变,只将管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两端的压差应为原来的 D 倍。
(A) 2 (B) 4 (C) 8 (D) 1611. 输水管道长度和沿程阻力系数一定,均匀流动,试问:管道两端压差保持不变,而直径减小1%,会引起流量减小百份之几?12. 输水管道长度和沿程阻力系数一定,均匀流动,试问:流量保持不变,而直径减小1%,会引起管道两端压差增加百份之几? 13. 圆管层流流量变化D 。
(完整word版)中国档案事业史期末复习备考思考题课件资料.pdf
记载。西周重要的档案不但登于天府,而且严密藏于金匮,而开启金匮要举行隆重仪式。
1、名词解释:甲骨档案 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1、不仅仅产生于商朝; 2、在占卜过程中形成的; 何为“占卜”?占卜是一种宗教现象。 在神权政治时期,宗教为政治所用,成为政治决策的手段; 3、其性质是商王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政务档案; 一篇完整的殷商卜辞文书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 1、是叙辞(前辞) ,记载卜问的日期(殷人以干支纪年)以及卜官的姓名; 2、是命辞(问辞) ,记述向神祖卜问求告之事,即贞问之辞; 3、是占辞,记载卜兆之结果,即根据兆圻而定的吉凶之辞; 4、是验辞,记述卜问以后应验的情况 占卜刻辞已具备了文书基本要素,即程式化的成文性。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计书与上计制度 计书:战国时的赋税档案,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的档案。与西周的“版图”作用相似,是封建地主 阶级政权进行经济盘剥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 上计制度: 郡县长官于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财赋数目写在木卷上送呈国君, 国君把木卷剖而为二, 王执右卷,臣执左卷,当下年度终了时,郡县将赋税上缴国君,称上计制度。 2、简述天道观念变化与史官地位变化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兼并战争的发展,反映到社会思想上,对天的信仰也进一步动摇。当时统治者在频繁的 战争中意识到增强军事、财政实力的重要性,因此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事务的官员上升到重要地位, 管理祭祀鬼神的宗教官退居次要地位,因而史官失势,地位下降,他们开始脱离对国家事务参谋顾问的高 级管理工作,逐渐成为记注政事,典守档案的专职官员。总之,随着神权的下降,封建君权的确立,文书 档案工作渐渐由传统史官内分离出来,为一批专管文书档案的官员所掌握。 3、试述《尚书》、《春秋》的编纂与档案流散和档案利用的关系 1. 与档案流散的关系:孔子利用流散于社会的档案编纂了《商书》和春秋。 2 与利用关系:商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其前身是按朝代分编的历史档案汇编,这种分编 形式出现在西周。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记载政治活动居多,都是统治活动的国政大事记录。 4、试述孔子对我国档案事业的贡献。 1、为后世保存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档案文献; 2、开创了利用档案资料编纂史书的优良传统; 3、提出了“述而不作”的编纂档案资料的原则; 4、利用档案传道授业开辟了档案利用的领域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金本位制格雷欣法则法定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二、填空题1.纸币和—-—--—-均属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进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3.法定平价加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法定平价减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
4.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具有-——-、—---—-—和—--—---特征。
三、选择题1.企业以现金采购原材料时,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信用产生于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3.辅币具有()特点。
A、自由铸造B、限制铸造C、有限法偿D、无限法偿4.“劣币驱良币"现象产生于( )。
A、银单本位制B、平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5.信用货币的性质是()。
A、商品货币B、价值符号C、债务货币D、超物货币6。
最不可能作为货币的是().A、燕麦B、冰激凌C、香烟D、松香7. 对我国目前发行的1元硬币最准确的描述是()。
A、本位币B、金属货币C、实物货币D、辅币8. 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是()。
A、纸币B、硬币C、存款货币D、外汇9.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A、银币B、金币C、金币和银币D.都不是10.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有().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兑现的银行券D、支票E、不兑现的银行券四、判断题1.企业用现金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
4.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均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国家法律不规定金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5.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是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6.在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模块一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 2. B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D・2・BCD三、判断题1.V2. J四、简答题1・答:我国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这一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止,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公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企业的经营活动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核算反映。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以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答: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 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3.答:目前,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四个层次。
部分复习思考题
05 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解析
代数部分答案解析
代数式化简
掌握代数式的化简方法,如合并同类项、 提取公因式等,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函数性质
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奇偶性等性质,对于解决代数问题非
常重要。
解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代 数部分的重点,需要掌握移项、合并 同类项、因式分解等技巧。
三角形与四边形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有哪些基本性 质?如何应用这些性质?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四边形有哪些 基本性质?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哪 种类型的四边形?
概率统计基础
概率论
01
事件的独立性:如何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 立?独立事件有哪些性质?
03
02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有哪些基本性质?如 何应用这些性质?
感谢您的观看
接计算。
统计推断
方差分析法:通过比较不 同组的方差,判断数据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
04 数学思想方法
代数思想方法
代数思想方法的定义
代数思想方法是一种通过代数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涉及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代数知识。
代数思想方法的运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代数方程或不等式,将问题 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代数运算和推理求解。
根与系数关系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韦达定理,对于解决代数问题非常 有帮助。
几何部分答案解析
三角形性质
圆的相关性质
理解三角形的边、角、高等基本性质,以 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
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周角定理、垂径 定理等,对于解决几何问题非常重要。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将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然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谭老师复习思考题组织结构、功能与疾病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其在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
3.白血细胞有几种类型,在疾病中的意义如何?4.骨和软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5.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意义,适当联系学习记忆的神经调节。
人体调节网络1.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泌激素。
2.内分泌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体功能活动发挥调节作用?3.免疫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免疫调节有何意义?人体胚胎学1.受精的概念及其意义。
2.三胚层胚盘的形成及其意义。
王老师复习思考题心脏1.心脏的瓣膜、腱索、乳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人体系统解剖学》P146瓣膜: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
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
二尖瓣由前(大)瓣和后(小)瓣两叶组成。
三尖瓣由前、后、隔瓣三个瓣叶组成。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均由三个瓣叶组成。
瓣叶正常时是菲薄的、光滑的、富有弹性的。
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腱索:乳头肌:2.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
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正常节律有顺序地收缩、舒张。
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网。
(一)窦房结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
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房肌,使心房收缩,同时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
(二)结间束心房的一些心肌细胞具有特殊电生理性能,构成前、中、后3条结间束,将窦房结的冲动传至房室结。
(三)房室结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
房室结将来自窦房结的冲动传向心室。
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在窦房结的冲动产生或结间束的冲动传导障碍时可产生冲动,导致心律失常。
(四)房室束房室束又称His束,起自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后下缘前行,至室间膈肌部的顶端分为左右束支。
(五)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左束支呈扁带状,沿室间隔左侧深面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分别至左心室前、后壁,再分支达乳头肌根部,交织形成浦肯野纤维网,。
右束支呈圆索状,沿室间隔右侧深面下行,经隔缘肉柱达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散形成浦肯野纤维网,分布于乳头肌和右心室肌。
3.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房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血液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46血液循环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65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
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能黏附在微生物上,并阻止其活动。
于是,血液中的其他细胞会包围、吞噬、消灭这些微生物。
血液也能够凝结成块,帮助我们堵住出血的伤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
4.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和预防措施。
主要病理特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预防方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从脂质代谢角度考虑,要求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平衡。
饮食少食油腻、脂肪、糖类。
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要少使用。
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
要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粗细粮搭配,少食多餐,晚餐量少。
注意控制体重,勤于运动。
勤于体育锻炼。
许多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比久坐不运动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减少2倍;冠心病人平均每天步行3千米,一年后有45%的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所消退,而无运动锻炼者,多数保持稳定,不进展。
体育运动也要注意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某些隐性心脏病以及其他一些潜伏的病变,以防患于未然戒烟少酒,避免不良习惯25%的冠心病死亡是由吸烟引起的,应该大力提倡、推行戒烟。
应绝对戒烟。
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
保持身心愉快,心理健康和维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遇事心平气和,宽以待人,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冠心病,人在重压之下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脏处于重压状态。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脑1.脑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端脑,间脑,小脑,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脑干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延髓、中部是脑桥,上部是中脑,脑干是低位反射中枢的一部分,较高位调节中枢所在地,前脑高位中枢的前哨和下属,中枢其他各部间联系的通道。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1.延髓(medulla)延髓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b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2.脑桥(pons)脑桥位于中脑与延脑之间。
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中脑(midbrain)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
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4.网状系统(reticular system)网状系统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
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大脑的后下方、脑干的背侧。
小脑腹侧与脑干之间围成第四脑室,并借上中下3对脚与脑干相连。
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小脑就象一个大的调节器。
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人体系统解剖学》P265间脑《人体系统解剖学》P266和P268下半页开始端脑《人体系统解剖学》P270前额叶 -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顶叶 -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颞叶 -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枕叶 - 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边缘系统 - 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
2.大脑主要中枢(机能区)的位置。
《人体系统解剖学》P2773.传导通路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人体系统解剖学》P280这些由一定神经元链组成的传导特定感觉或运动冲动的径路成为传导通路,一般将感受器到脑(主要是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上行(感觉)传导通路,将由脑到效应器的神经通路称为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上行传导通路:1.传向大脑皮质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通路:将本体感觉(来自骨骼肌、关节、腱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即深部感觉冲动传至大脑的传导通路。
同时也传导精细触觉冲动。
若此传导通路受损会导致深感觉障碍2.传向小脑的本体感觉通路:将躯体的本体感觉冲动传向小脑通路,进一步通过反射可以调节肌张力。
若受损则可引起肌张力减退和运动失调,但本体感觉并不丧失。
3.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分为躯干、四肢的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将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至大脑皮质,引起清晰的浅感觉意识,此通路受损时,出现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和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受损会导致对侧或同侧头面部的浅部感觉障碍)4.视觉通路:分为意识性视觉通路和反射性视觉通路,前者将视觉信号传递至大脑视区皮质,受损会导致全盲或者偏盲。
后者完成瞳孔对光的反射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反射。
5.听觉通路:完成听觉冲动的传导,受损的话因为听觉冲动为双侧传导,一侧外侧丘系以上通路受损,不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此通路的周围部,或病变在中耳及外耳,则引起患侧听觉障碍。
6.平衡觉通路:7.嗅觉通路:将嗅觉冲动传至颞叶海马旁回钩附近的皮质区,引起嗅觉。
8.一般内脏感觉通路: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躯体运动神经或自主节前神经元,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下行传导通路1.锥体系:始见于哺乳动物的下行通路,进化上较新,灵长类最为发达,锥体系为大脑皮质通过锥体束和脊髓、脑干内的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系统。
由上下两极神经元组成。
若损伤《人体系统解剖学》P288页表格2.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
主要有纹状体系和小脑系。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协调体态姿势、支配节律性、习惯性和本能性的运动。
3.内脏下行传导通路:实现了对于内脏活动的调节。
视觉器官1.从体表可观察到的视器结构。
•角膜角膜(Cornea)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约占纤维膜的前1/6,从后面看角膜呈正圆形,从前面看为横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