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北京中考文言文篇目与考点汇总电子版

合集下载

2023北京初中语文文言文

2023北京初中语文文言文

2023北京初中语文文言文篇一:《小石潭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诙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览表

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览表

2005-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览表2005年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1—14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答案】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解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解析】D. “回环往复”中的“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都是“曲折迂回”的意思。

1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蔚然:___________(2)辄:____________【答案】12. 答案:(1)茂盛的样子(2)就(共2分。

每小题1分)【解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句意: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饮少辄醉”句意:只喝一点儿就醉。

辄:就。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详解全

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详解全

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详解全1.爱ài“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梁惠王上》)2.安ān“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安营扎寨(成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⑥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表示被子。

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③表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pī①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表示背向、背着。

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②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通“背”,违背,背叛。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一、古诗文阅读1. 古诗文鉴赏在北京中考中,古诗文阅读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难点之一。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还可以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识记古代诗文作者、作品名、朝代等基础知识,以及对古诗文中的意境、表达手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2. 古诗文名句在备考过程中,积累古诗文中的名句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名句不仅可以用于作文中,还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功力。

要注意背诵并理解这些名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举一反三,才能更好地应对中考中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二、作文1. 作文命题要点在备考中要了解历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的命题特点和要求,举一反三,总结出常见的作文类型和命题要点。

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对题目进行准确的把握,合理的展开写作。

2. 作文写作技巧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也是备考的重点内容。

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多读好文,多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功底,增加作文表达的灵活性和思维深度。

三、阅读1. 阅读理解技巧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题的命题方式多样,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细节把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解题能力。

2. 课外阅读在备考过程中,注意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现代优秀作品,可以增加语言表达能力,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想。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主要包括古诗文阅读、作文和阅读理解。

了解这些知识点的精华,掌握其核心内容,并在备考中注重实际训练和积累,才能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个人观点: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备考中不仅仅追求分数,更要追求对语文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这样才能真正受益终身。

在备考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古诗文阅读、作文和阅读理解的知识点之外,还需要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北京中考专题:必背古诗文50篇

北京中考专题:必背古诗文50篇

中考必背古诗文50篇古诗部分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北京市中考背诵篇目归纳

北京市中考背诵篇目归纳

初三中考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一《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论语》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陋室铭》刘禹锡(唐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必背考点

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必背考点

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必背考点一、经典诗词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古文观止1. 《陋室铭》-杨万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 《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醉翁亭记》-王冕樊有禽兽,萧有僧道。

必先牵呼,然后群下。

三、文言文篇目1. 《论语》-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乎。

2. 《大学》-朱熹天下之治本在修身,其本乱在不修。

3. 《孟子》-孟子吾非不及也,愈及也。

四、古代文学名著1. 《三国演义》-罗贯中2. 《水浒传》-施耐庵3. 《红楼梦》-曹雪芹五、现代文学作品1. 《哈利·波特》- J.K.罗琳2.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3. 《儿子的大玩偶》-鲁迅六、修辞手法1.比喻深情似海春风得意如虎添翼2.比拟雨后春笋如痴如醉宛如狼烟七、修辞格律1.对仗深山何处响,残照几家墙。

——杜甫《赠卫八处士》2.押韵黄梅时节庭前梅,雪满山头海市蜃楼。

——黄庭坚《竹石》3.对于句式风雨摧枯败,江山丽迷人。

——李白《夏日南亭怀辛大》八、古代散文名篇1. 《醉翁亭记》-王冕2. 《岳阳楼记》-范仲淹3. 《爱莲说》-曹学耕九、现代优秀散文1. 《瓦尔登湖》-梭罗2. 《时间的礼物》-安德鲁·萨维尔3. 《荷花淀》-龙梅子十、诗歌鉴赏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上十大语文必背考点是学生备战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这些经典诗文、修辞手法、文学名著和现代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

部编版北京中考古诗文、名著范围

部编版北京中考古诗文、名著范围

名著阅读12本必读书目七年级(上)必读书目1.《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

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

2.《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

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七年级(下)必读书目3.《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老北京时代一个底层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他有理想、有追求,最终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沉沦。

读完可以试着给祥子写小传,可以探索祥子悲剧的原因,还可以品品作品里的“京味儿”。

4.《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诞生那会儿还没有潜艇,但科幻大师凡尔纳已经把潜艇描绘得有模有样,体现了他渊博的知识、大胆的想象与严谨的推理,小说问世一百多年来,里面的很多想象已经变为现实,其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

八年级(上)必读书目5.《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真实记录,是他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在经过专注的观察、不懈的探索后,法布尔用他的《昆虫记》向世人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进入昆虫的世界,跟着蜣螂去抢粪球,跟着螳螂恐吓对手,听蟋蟀拉小提琴,帮蜘蛛装陷阱......学会观察,世界就会不只是我们所见到的世界。

八年级(下)必读书目7.《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傅雷家书》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了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传统书香门第的精神世界。

历年北京中考文言文汇编(2005-2020年)

历年北京中考文言文汇编(2005-2020年)

2020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共4分)6. 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7.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1分)8.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

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是“①,②”(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

(共5分)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的自然之景,抒发了②之情。

(2分)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答:_(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

(共8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甲】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曹刿请见.见.多识广见.义勇为各抒己见.B.小信.未孚言而有信.杳无音信.信.手拈来C.公与之乘.乘.风破浪乘.虚而入乘.兴而来D.遂逐齐师.出师.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师.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忠之属也。

部编版北京中考古诗文、名著范围

部编版北京中考古诗文、名著范围

名著阅读12本必读书目七年级(上)必读书目1.《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

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

2.《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

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七年级(下)必读书目3.《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老北京时代一个底层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他有理想、有追求,最终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沉沦。

读完可以试着给祥子写小传,可以探索祥子悲剧的原因,还可以品品作品里的“京味儿”。

4.《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诞生那会儿还没有潜艇,但科幻大师凡尔纳已经把潜艇描绘得有模有样,体现了他渊博的知识、大胆的想象与严谨的推理,小说问世一百多年来,里面的很多想象已经变为现实,其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

八年级(上)必读书目5.《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真实记录,是他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在经过专注的观察、不懈的探索后,法布尔用他的《昆虫记》向世人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进入昆虫的世界,跟着蜣螂去抢粪球,跟着螳螂恐吓对手,听蟋蟀拉小提琴,帮蜘蛛装陷阱......学会观察,世界就会不只是我们所见到的世界。

八年级(下)必读书目7.《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傅雷家书》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了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传统书香门第的精神世界。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北京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一、古诗文篇1. 古诗文的鉴赏方法古诗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其鉴赏方法包括对诗歌的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的分析,对文言文的句式、修辞方法、行文结构的理解等。

通过对古诗文的深入解读和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古诗文名篇赏析北京中考语文考试通常会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名篇进行考查,如《静夜思》、《登鹳雀楼》、《出师表》等。

对这些古诗文名篇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学价值,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现代文阅读篇1. 现代散文鉴赏方法现代散文是语文考试中的另一大重点内容,其鉴赏方法包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对文中修辞手法的理解等。

通过对现代散文的深入阅读和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2. 现代散文名篇赏析北京中考语文考试也会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散文名篇进行考查,如余秋雨的《背影》、郁达夫的《故乡》等。

对这些现代散文名篇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情冷暖,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

三、文言文阅读篇1. 文言文阅读方法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其阅读方法包括对古代文章的句式、成语、典故的理解,对古代人物事件的把握,对文言修辞手法的分析等。

通过对文言文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言表达能力。

2. 文言文名篇赏析北京中考语文考试通常会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篇进行考查,如《论语》、《史记》、《古文观止》中的名篇等。

对这些文言文名篇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总结回顾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北京中考中更是如此。

通过对古诗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深入学习和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语文知识的精华所在,从而更好地备战中考。

个人观点我认为,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应试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

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

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北京中考语文辅导知识(一)1.采薇(《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送别(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4.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6.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北京中考语文辅导知识(二)1.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泊秦淮(杜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北京中考文言文复习

北京中考文言文复习
11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12
人恒过
恒,常。过,过失,这里是犯过失的意思。
13
衡于虑
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14
而后作
指有所作为
15
征于色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6
发于声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7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指国内。拂,同弼,辅弼。
18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指国外。
19
生于忧患
忧患使人生存.
7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8
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9
怡然不动
愣住的样子
10
俶尔远逝
忽然
11
往来翕(xī)忽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明或隐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1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痛心和遗憾
17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18
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19
猥自枉屈
亲自降低身份
序号
字词句
解释
20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次拜访
21
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22
后值倾覆
指兵败
23
夙夜忧叹
早晚
24
深入不毛
荒凉的地方
25
庶竭驽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发了―迁客骚
人‖的悲苦之
情,沙鸥、锦
鳞、芷兰等景物
触发了―迁客骚
人‖的喜悦之
情。【乙】文
中,清风、湖
水、 ① 等景
物触发了作者的
愉悦之情,浓
云、 ② 、巨
浪等景物触发了
坐着的悲伤之
情。―迁客骚人
‖和袁中道都没
有达到范仲淹所
说的―不以物
喜,不以已悲‖
的境界,原因
是 ③ 。(4
分)
2014 10 《送 东阳 马生 序》
2012 9 《桃 (1) 率妻子邑人 (1)阡陌 作者笔下桃花源
花源 来此绝境
交通,鸡犬 人生活的美好表
2011 8 2010 8
记》
绝境: (2) 未果,寻病 终 寻:
相闻。(2 现在哪里?(用
分) 翻 自己的话概括)
译:
(3分)
(2)便扶
向路,处处
志之。(2
分) 翻
译:
《鱼 我所 欲 也》
(1) 蹴尔而与 之 蹴: (2) 是亦不可以 已乎 已:
《核 峨: (2) 其两膝相比 者 比:
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 黄不属。 (3分) 翻译:
核舟简介 这件雕 刻品取材于“大 苏泛赤壁”的掌 故,原材料只是 一 个“ ① ”的 桃核,雕刻者不 仅把船上的人物 雕刻 得“ ② ”, 对船的雕刻也细 致入微,如核舟 中间部分有箸竹 叶做成的船 篷、 ③ 、雕 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分体现 了雕刻者 ④
年份 分 篇目 字词 值
翻译句子 理解题
2015 8
课 内: 《岳 阳楼 记》 课 外: 《游 岳阳 楼 记》
(1) 此则岳阳楼 (1) 春和 12.
【甲】
之大观也
景明
【乙】两段文字
观:
翻译:
写的都是游览者
(2)则有去国怀 (2) 时有 在岳阳楼的所见

小舫往
所感。【甲】文
去:

中,淫雨、阴
翻译:
风、浊浪等景物
呼尔而与 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 其本心”中 的“此”指的是 什么?(用原文 回答)(4分)
《陈 涉世 家》
(1) 今亡亦 死 亡: (2) 宜多应 者 应:
(1) 上使 外将兵 翻译: (3) 置人 所罾鱼腹中 翻译:
12.阅读选文,写 出引发陈胜、吴 广起义的直接原 因。(用原文回 答)(2分) 答:
(1) 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 游: (2)援疑质理 质:
(1)以是 人多以书假 余 翻译: (2)故余
11、 选文记述了 作者年轻时求学 的经历,从中我 们可以悟出一些 关于求学的道
2013 9
虽愚,卒获 有所闻 翻译:
理,例如, 从“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一句 中可以感悟到: 在求学过程中要 不辞辛苦,向名 师求教。请你从 文中另找一个记 述作者求学经历 的句子,并且说 出自己的感悟。 (4分) 句子: 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