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2. 使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角,并能在平面图形中找出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顶点、射线、边。
2. 角的画法。
3. 识别生活中的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角的画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正确画角。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2.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画角,加深对角的理解。
3. 游戏法:设计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角。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组成。
3. 演示与讲解:展示角的画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画角。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纸板等材料制作角。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角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和趣味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画法角的画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画角,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示范角的画法,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
一、角的画法教学步骤1. 示范讲解(1)介绍画角的工具:直尺、量角器、圆规等。
(2)讲解角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一条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作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我将以角的定义、分类和识别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角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页至第12页的相关内容,即角的定义、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和识别。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角的特点,并能正确识别各种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有大小,能用直尺和量角器量角。
2. 能识别和比较各种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尤其是锐角、直角、钝角的识别和比较。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角的识别和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形卡片、圆形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窗框角、书桌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讲解角的定义:通过教具演示,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识别各种角:出示三角形卡片和圆形卡片,引导学生分类讨论,识别锐角、直角、钝角。
4. 比较各种角的大小: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量一量,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5. 练习巩固:学生用书第10页练习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彩色笔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笔画出三个不同大小的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角的识别和比较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但对角的概念和特征认识不够清晰。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角,体会角的特征,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判断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角,体会角的特征。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实物图片等。
2.学具:每人一套角的模型、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角。
如:剪刀、钟表、红领巾等。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介绍角的概念,展示角的模型。
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角的模型拼出不同的角。
要求每组选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包括判断角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角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角的大小,让其他学生猜猜看是哪种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及技能。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生活中的各种角。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角,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角无处不在。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三角板,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2.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后,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教师引导学生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5.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2.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3. 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角,并用直角、锐角、钝角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学会了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具、学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一张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受。
]二、研讨互学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体上有角。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
(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学习角的认识,知道它是谁吗?电脑出示:小马背着粮食来到河边过河,牛伯伯拦住了它的去路说:“小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要过河,先看看这些标志物上都有什么?”小松鼠跳起来说:“角、角、角。
”小马迷惑了:“角在哪里哪?”同学们你们能帮小马找一找吗?(同位互相说说,然后电脑演示各种角。
)[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小马学习角)为线索,展开对角这个图形的研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然后通过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达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师:小马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牛伯伯告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你过了河,要时刻注意发现生活中的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授角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认识。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安排2.1 课时安排本单元设置3节课时完成。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难点: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图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角的定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解释。
活动安排:1.观察图片,描述角的形状。
2.分组讨论,总结角的定义。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探索角的特点。
3.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角的符号表示•学生学习角的符号表示方法,理解不同角的名称。
•学生在小组中练习书写角的符号,并相互纠正。
活动安排:1.学习角的符号表示方法。
2.小组练习书写不同角的名称和符号。
3.教师辅导,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符号表示。
3.3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量角器和圆规测量角度大小。
•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深对角的概念和大小的认识。
活动安排:1.学生观察和操作量角器和圆规。
2.实际测量不同角的大小。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总结角的大小规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角的概念和符号表示,但部分学生在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时存在困难。
在教学中,应更多关注这些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角相关的题目。
2.留作业:用工具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角度。
以上为本文档《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篇《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1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重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教学仪器与媒体: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
由此引出课题:“角”二、教学例1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
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
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学生活动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三、教学例2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角,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画法及度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及分类。
2. 教学难点:角的画法及度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角的普遍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角的定义: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教具,向学生介绍角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 讲解角的分类: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各类角的特点,从而掌握角的分类。
4. 讲解角的画法及度量: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5. 练习与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与角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答,确保学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角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为以后深入学习角的性质和运用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分类角的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和应用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角的分类,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
一、角的分类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锐角:当两条射线的夹角小于90度时,这样的角被称为锐角。
2024部编版人教版数学上册二年级第3单元教案等
2024部编版人教版数学上册二年级第3单元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理解角的含义。
2.培养学生用角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角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上有角?(2)展示一些物体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让学生用手指摸一摸图片上的角,感受角的形状。
(2)引导学生观察角,发现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
3.理解角的含义(1)展示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比较。
(2)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讲解角的含义: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表示方法(1)展示角的表示方法,如:∠ABC。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第二课时:角的分类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么你们知道角有哪些种类吗?(2)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角,让学生观察并分类。
2.直角的识别(1)讲解直角的概念:两边相互垂直的角叫做直角。
(2)让学生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3.锐角和钝角的识别(1)讲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
(2)展示一些锐角和钝角,让学生观察并分类。
4.角的运用(1)让学生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生活中的锐角、直角和钝角。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了角的含义,学会了角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请用所学知识,画出三个不同大小的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备课稿
洪桥小学备课稿
洪桥小学备课稿
洪桥小学备课稿
洪桥小学备课稿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里画“√”
()()()()()
2、我会填。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板有()个角,其中直角有()个。
3、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
①、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②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③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④直角没有顶点。
()
⑤扇子有3个角。
()
⑥直角不是角。
()
⑦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⑨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
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篇1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
说说你认识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
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上出示这些角)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同桌交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角,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角的概念,并能辨别各种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掌握角的定义,能辨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能辨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有角的地方。
2. 讲解角的定义:通过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角,讲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定义。
3. 辨别各种角:让学生用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工具,辨别物品上的各种角。
4. 举例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角的概念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角的认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角的定义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找出生活中的各种角,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答案:略2. 判断下列各角是什么角,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角的定义和辨别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角的概念。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角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的开始,我选择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
2023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篇_1
2023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体验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
)大家看清楚了吗?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P39,课堂作业本第27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能正确辨认角。
(2)经历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过程,会用尺子画角,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在操作、合作、交流等过程中,提高观察、综合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学重点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尺、活动角、板贴、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环节目标学习材料与任务学生活动与学情预设教师跟进反思与改进(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角,激趣引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之星送给这节课发言最积极、听课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生:五角星。
生:有。
师:赵老师相信大家,我们一起来做到,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因为它有5个角。
)1师:你们可真会思考,谁能来指一指它们的角都在哪里?学生指角。
师:是啊,这就是五角星的角。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角。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发现,寻找特征。
1.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我们班的同学就是很喜欢思考,老师想考验大家,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藏着哪些角?看谁的最有眼力,看到了举手坐端正让老师看到哦。
学生指角。
(课件根据学生指的过程,放大并用色线标出实物中的角。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有这么多的角。
把找角和指角环节结合,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学会正确指角方法,渗透角的两边是射线。
2.指角。
引导正确指角方法。
师:瞧,那位老师手里的三角板变到我手里来啦,谁想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学生指角。
预设:指一个点。
生:不是,这个是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含有各种角的图片。
2.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图片,讨论并找出其中的锐角、直角和钝角。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角的辨识方法。
4.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角,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8.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9.作业设计:布置富有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角的应用能力。
10.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练习题包括:辨识角的类型、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
3.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强调易错点,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定义、组成、分类和辨识方法。
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5.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角,教育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他们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例如三角形、正方形等,但在角的认知上还较为陌生。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角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可能刚刚接触角的概念,对于角的组成、分类和性质等知识较为陌生。教师应从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角。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角、认识角,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说教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学生情况分析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加上农村孩子由于接触事物少,知识面相对较窄。
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
3、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真分析教材之后,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5、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并能够用角的度量工具进行简单的角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2. 学习使用角的度量工具,能够进行简单的角的度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并能够用角的度量工具进行简单的角的度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进行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墙角、书角等,引出角的概念。
2. 讲解:通过角的模型和示例,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形成的图形。
3. 示范:使用量角器,示范如何测量角的大小,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类型的角,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初步认识角的概念: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形成的图形角的度量: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七、作业设计直角锐角钝角2. 答案:直角: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但在角的度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角的度量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探索不同类型的角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的概念。
我还会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课程名称:角的初步认识课程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角。
2. 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比较大小不同的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角的含义,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角的含义,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角的存在。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还见过角?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角的含义,展示角的定义。
2. 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角的大小。
3. 讲解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展示比较方法。
三、动手操作1. 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实物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比较角的大小。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角的含义和大小比较方法。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还见过角?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到角,并尝试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模型和教学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并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
在动手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讲解角的含义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讲解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初步知识。
同时,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附:课后练习题1. 找出下列物品中的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画出三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直角,一个是钝角。
3. 找出家里的物品,它们中的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小明说:“这个角比那个角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5. 画出两个大小相等的角。
6. 画出两个大小不相等的角。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含义和角的大小比较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角的含义1. 角的静态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它有几个角?学生回答:正方形有4个角。
老师再拿出一角形的纸,提问:那这个三角形有几个角呢?学生回答:三角形有3个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拿出一张大的三角形纸,让学生上台指出三角形的角。
学生上台指出后,老师解释:三角形的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这个顶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边叫做角的边。
老师再拿出一张大的正方形纸,让学生上台指出正方形的角。
学生上台指出后,老师解释:正方形的一个角同样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感知角的大小老师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哪个角更大?为什么?4.动手操作,画角老师发放画角的材料,让学生按照步骤画出一个角。
学生画角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画出角。
学生画完后,老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提问:你们觉得哪个角画得最好?为什么?5.游戏环节老师设计一个“找角”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各种角,并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角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游戏结束后,老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角,并讨论角的共同特征。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有了哪些认识?老师再提问: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哪些角?学生回答后,老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角。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用一张纸画出一个角,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至少3个角,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源和实际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
但学生对角的概念、分类等知识还不够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角,感知角,进一步认识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角,感知角,进一步认识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角,感知角。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带有角的物品,如三角板、剪刀、直尺等。
2.准备一些图片,如钟表、房间的角落等。
3.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直角、锐角、钝角的图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带有角的物品,如三角板、剪刀、直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那就是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钟表、房间的角落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那就是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教材呈现了一幅校园生活的情景图。
图中有正在做操和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时,出示情景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然后标出一些物体上的角。
然后从三种实物(剪刀、钟面、三角尺)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
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最后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如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国旗、椅子和双杠上的角,说明这些都是直角。
再通过让学生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接着通过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说明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如果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的角就是直角,比它小的是锐角,比它大的是钝角。
教材还安排了用三角尺画直角和用三角尺上的角拼摆出钝角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
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也不例外。
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以及锐角和钝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册是第一次出现角和直角,只要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即可。
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
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本单元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即可。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本章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
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1角的认识…………………………………………………………………………………1课时2直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3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4练习八………………………………………………………………………………….1课时角的认识。
(教材第38、第39页)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课件、两根硬纸条。
(出示教材第38页校园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欣赏)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我们欣赏了校园美丽的风景,大家平时喜欢到操场上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呐!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发现了吗?学生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球,等等。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的图形朋友。
(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
(板书:角)同学们,和角打声招呼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场面引入主题,不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还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图形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一箭双雕”】1.在主题中找角。
师:同学们,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学生说到一个,教师就课件演示一个,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给予表扬。
2.教学例1。
师: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1)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画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这个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
师:(出示课件上的第二、三个角)从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设计意图:通过找找、看看等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4.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这张纸片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
如果你有答案,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2)做活动角。
师:老师这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用老师发给你们的硬纸条,试试吧!学生尝试动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展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
(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呢?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程度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
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它们本来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是一样大的,最后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折角、做活动角、比比活动角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
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5.教学例2。
师:角多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
(课件演示角的画法)注意看,分两步才能把角画好。
边讲解边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讲到。
角的认识1.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间。
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
A类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初步认识角)B类比较下面每组角的大小,在较大的角下面的方框里画“√”。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会比较角的大小)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B类:(1)第一个(2)第一个(3)第二个(4)第二个教材习题第39页“做一做”1.课桌的表面上有角;凳子的表面上有角;尺子上有角……2.图略。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40页)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表象。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重点:直角的认识。
难点:正确画直角。
课件、三角尺、红旗、椅子。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上有角。
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出示红旗、椅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角。
生2:它们的表面都有4个角。
如果学生发现:这4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直观地感受实物中角的存在】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也有角。
对,就是三角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
生1: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
生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的形状一样,也有3个角。
生3: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并且3个角的大小不一样,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
生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
师:谁知道这个直直的角叫什么角?生:直角。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指着三角尺的直角)三角尺中最大的角叫直角。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有什么感受。
师:拿出我们准备的白纸,折一个直角好吗?折好以后,跟同桌比一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角入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复习了角的组成、角的特点,又进一步感知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2.教学例4。
(1)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交流汇报。
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