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中美股市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中美股市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内在价 值 的差额 , 以及 市场纠偏 所 需要 的 时 间, 中 国的股 市是 这样 , 美 国的股 市也 存在 这 个现 象。本 文分 别 从 上 涨 的原 动 力、 经 济政 策 调整 周 期等 几 个方 面对 中 美股 市 的投 资价值做 了对 比分析 。
盈率 , 而美 国不 能高市盈 率。判断一个 上市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 , 对它的市盈率要求一般 不能超 过 2 0倍 。 目前我 国股市 的大 蓝筹
就 已经是熊市 了。而我们 国家 的 2 0 0 8年 9月 1 9日救市 前 , 股市 都快跌 5 0 % 了。这 中间有一 个差别 , 需要 和大 家共 同探讨 的: 美

中国的市 场发 育仍是不完全 的。 市场投机气氛浓厚
国股指都在 l 0 0 0以上 , 能涨 2 0 % 已经非常不容易 了。而我们 的股
【 关键词 】 中美股市; 投资价值 ; 比较
股 市的投资价值 ,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买 进 股 票 的 价 格 和 股 票
公司 的市盈率也 就在 2 0 % 左右 , 所 以 已经 非常有 投 资价值 了, 已
经基本和美股接轨 了。 三、 中 美股 市 的 涨 跌 幅 设 置 不 同
因此根据西方经济 理论来 做长期 预测是 不可 能的 , 在西 方经
济学 、 证券投 资理论之后 , 还 要看政治经济学之类 的东西建 立起政
治经济思维才能更好 地理解 政策 、 市场 环境 、 行业 状况 、 公 司经营 这四者之间 的关 系。G D P的增 长。美 国 的股 市 同样 也受 到 政策 的影响 , 中美两 国国情上讲 , 最大的区别是美 国是资本 主义发达 国 家, 市场 竞争讲究 的是 自由和公平 , 而 中国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还带 有浓厚 的计划 经济色彩 , 这也 导致 了中美股市投 资价值 的重大差 异。另外一点 , 中国改革开 放 以来 , 持 续三十 年的高增 长 , G D P保

中美股市股本比较研究唐矛

中美股市股本比较研究唐矛

从表1可以看出,首先,沪深交易所 与纽交所在首发、增发平均股本 方面差异较大、分别为4.73倍和 16.5倍。
5
其次,在送股方面,沪深交易所 送股总股本、平均送股股本与纽 交所较为接近,而平均送股次数 则是纽交所4.7倍,反映沪深交易 所送股密度远高于纽交所。
6
第三,从总股本和平均股本比较 看,沪深总股本和平均股本分别 是纽交所的3.82倍和6.1倍。
中美股市股本比较研究
主讲人:唐矛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本规 模过大的原因,指出股本规模大 与国企改制上市非优质资产剥离 不彻底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 分析股本规模过大的不利之处,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关键词
股本规模 平均股价 资产剥离
3
(一)中美股市股本比较
表1:1992-2006年沪深交易所与纽交所主要指标比较统计表 单位:亿
27
2.通过提高退市标准提高主板市 场的上市公司质量。
28
按照纽交所的持续上市制度,上市公司在规定的期 限内达不到最低市值、最低股价标准要摘牌,连续 两年达不到最低净利润标准也要摘牌。按此标准, 不仅连续亏损公司要摘牌,连续微利股也要摘牌。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主板市场的定位应是具 备强大的投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及优秀企业做 强做大的功能。而二板市场的定位则应具备风险投 融资功能及优秀中小企业的培育功能。而三板市场 的功能应是主板市场退市公司的栖身地、缓冲地及 非IPO公司挂牌交易场所。因此要完善主板市场的功 能,必须对主板市场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目前主 板市场的多种弊端与主板市场定位不明确及退市制 度不严格有关。
29
为防止主板市场实施严格退市制度阵痛过大,建议 在主板市场设置一个独立板块,称为准三板市场。 规定一个过渡期限,如6个月或1年。如果连续亏损 两年并达到一定的亏损额度,市值和股价低于一定 标准,则转入准三板市场交易。交易制度另行规定。 待独立的三板市场真正建立后再将这些退市公司转 移至三板市场。以此种绩优股与绩差股的适当隔离 限制主板市场绩差股的过度炒作。

市盈率国际比较研究

市盈率国际比较研究

市盈率国际比较研究湘财证券研发中心戴君华尔街投资理论与实践对市盈率的认知现代西方主流投资理论认为,股票的价格是由对它所预期的未来股息的折现值所决定的。

这是所有金融资产定价模型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

由于未来的股息最终来源于未来的收益,所以当某股票的盈利增长前景良好时,股价趋向于上升。

而市盈率通过简化的股票价格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给投资者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他们正在为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付多少钱。

市盈率越高,则投资者为该公司的股票付得越多,同时表明投资者正期待着更高的盈利增长。

尽管市盈率作为一个简单指标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但由于其综合对比了资产的两大核心要素:价格和收益,表明了股价的相对高低,因而被世界各国监管当局和投资者作为一个标尺而广泛采用,尤其是在进行各个市场总体比较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比较时,该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实践意义。

在西方各主要股票市场,用来计算市盈率的每股收益通常来自最近四个季度收益之和,也有可能来自最近两个季度的实际收益与未来两个季度的预期收益之和,但大多数情况如非特别注明,以第一种计算方法为准。

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西方成熟市场大都采用季度报告制,所以它们的市盈率不同于我国以过去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每股收益来计算所得出的市盈率,他们的这种动态市盈率随着每个季度财务报告的公布及每日的股价波动而变化。

另一方面,对于亏损公司而言,是没有市盈率的,因而也就不存在什么负市盈率。

与其他股价估值指标一样,市盈率必须紧密结合时间序列来进行观察以发现其变动趋势。

一般投资团体通常将一家具有逐步上扬市盈率的公司视为其股票已越来越具有投机性。

这一立场同样也适用于各国监管当局,因而,西方研究投资理论的专家经常会在著作中教育投资者要谨慎对待那些市盈率超过50、60倍的股票,因为过高的市盈率往往意味着对上市公司盈利前景不切实际的憧憬,而通过回避过高市盈率的股票可一定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

市盈率水平高低到底谁说了算——中国A股指数和美国S&P500指数实证研究

市盈率水平高低到底谁说了算——中国A股指数和美国S&P500指数实证研究
可见实际GDP增长对市盈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当经济状况呈现负增长时,指数市盈率会出现阶段性低点,但其余时间GDP增速高低与指数市盈率的相关性很小。同时我们也看到市盈率在1974、1980和1982年形成了三个历史低点,这和当时的通货膨胀和利率水平有关。
三、国通货膨胀率对市盈率水平的影响
我们采用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主要是由于市盈率中的价格因素受长期预期影响,这种预期包括长期无风险利率、长期市场收益、企业长期现金流和企业长期成长预期。而短期利率严格来说不是无风险利率,因为它存在再投资风险。从统计可以看出,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水平与市盈率水平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反向关系。1975年利率水平创出新高,达到8.43%,前一年的12月指数市盈率创出新低,达到7.54;1981年利率水平继续攀升,并达到了历史高点15.32%,前一年4月指数市盈率创出历史最低水平6.79。
美国数据显示,80%的指数市盈率可以用通货膨胀率和长期利率水平来解释,指数市盈率与两者之间呈现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我们通过分析A股数据也发现了这种相关性。1994年7月全部A股市盈率达到了历史最低点11.19倍,与之相对比的5年期存款利率在199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13.86%,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在当年10月达到最高点27.7%,可以说1994年到2004年这种负相关关系非常明显,但2004年后A股市盈率与通货膨胀率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我们认为2004年后相关性的转变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有一定关系,股改实施影响了供需层面的预期,而这种预期超出了我们之前谈到的资产定价因素范围。
1. 当实际GDP呈现负增长时,指数市盈率会出现阶段性低点,但GDP正增速高低与指数市盈率的相关性很小;
2. 指数市盈率与CPI增速和利率呈反相关关系;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中美汽车上市公司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财务视角出发,对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可以从财务指标上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净利润、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反映一个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通过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情况,可以看出两国公司的盈利能力差异。

通过比较两国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可以了解到两国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水平。

财务视角下的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可以从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和市场表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可以得出两国公司投资价值的差异。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监管部门也可以据此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政策,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中外上市公司市盈率比较分析

中外上市公司市盈率比较分析

5 5 9 1 5 81
市盈 率 是 可 以 比较 各 股 投 资 价 值 的 “ 对 价 格 ” 相 。
当前 ,市 盈 率 已经 成 为 股 票 发 行 定 价 和 证 券 市 场 评 价 股
资 料 来 源 : 0 0年 ~ 0 6 年 数 据 来 着 中 国证 券 期 货 统 计 年 鉴 . 20 20 2 O 年 数 据采 用 静 态加 权 平 均 计 算 法 。 O7
j %
13 9
{ (6l 1 3 l 7 : {ຫໍສະໝຸດ 56 2 ; l
56 6
3 j 3. { 2 2 7
69 3

5j 懈 1:
3 2 76 3 1 8 5
{ 5 315 7 9 1 1 6 : 2 ( 2 )7
2 3 l ; 12 6|j = 2 1 5 6 l 6
不 能 绝 对 化 。 于投 资 者 而 言 , 需 要 的是 发 挥 自己 的 聪 明 才 对 更
倍 之 间 和 10倍 以 上 的 两类 股 票 大 幅增 加 ,合 计 所 占 比例 达 0
到 8 .%。 23
智 , 断 研 究 创新 分 析 方 法 , 基 础 分析 与 技 术 分 析 相 结 合 . 不 将
票投 资价 值 的最 常 用 的估 价 指 标 。 以 一 定 的 市 盈 率 数 值 作 为
第 j , 着 20 随 0 7年 两 市 市 盈 率 普 遍 提 高 , 市 盈 率 的 公 高 司家 数 大 幅增 加 , 市盈 率 公 司家 数 大 幅 减 少 。20 年 ~ 0 6 低 0 1 20 年 较 多上 市 公 司 的 股 票 价 值 被 低 估 ,0 6年 末 以来 上 市 公 司 20 价值 被 重 估 , 市盈 率 大 幅提 高 。以上 证 综 指 为例 ,0 5年 底 静 20 态市 盈 率 l 0倍 以下 的股 票 数 为 4 0家 .静 态 市 盈 率 处 于 1 ~ 0 3 0倍 之 间 的股 票 所 占 比例 为 4 . ;0 6 底 静 态 市 盈 率 l 65 2 0 年 % 0 倍 以下 的 公 司 数 已 经 减 少 为 1 0家 , 静态 市 盈 率 为 3 0倍 的 O5 公 司家 数 所 占 比例 达 到 2 %:截 止 2 0 0 0 7年 8月 3 1日静 态 市 盈率在 1 0倍 以下 的公 司 已经 不 存 在 ,静 态 市 盈 率 在 5 ~ 0 0 10

中美股票市场比较研究

中美股票市场比较研究

中美股票市场比较研究中美股票市场比较研究近年来,中美两国的股票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中美之间的股票市场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监管机制、投资者结构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市场规模中美股票市场的市场规模存在明显差异。

截至2021年上半年,美国股票市场总市值超过30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

而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与美国相比,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中美股票市场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体量的不同。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发达的金融体系,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资。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尽管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经济增长的持续,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二、市场结构中美股票市场的市场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美国,股票市场主要由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主要交易所组成,股票流通较为活跃,股票市场相对成熟。

而在中国,股票市场主要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主要交易所组成,股票流通相对较为有限,市场相对不够成熟。

中国股票市场结构相对较为封闭,主要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开放方面存在一定限制。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逐步放宽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限制,但相较于美国市场而言,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仍较高,外资流入相对较少。

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更高,吸引了更多的外资进入。

三、监管机制中美股票市场的监管机制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美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SEC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并负责制定和执行证券市场的监管规则。

而在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机构,负责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监管。

在中国,由于监管力度相对较为严格,对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表的审查要求较高。

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和治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信息不透明、内幕交易等,这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近年来,中美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两国都拥有众多的汽车上市公司,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也越来越感兴趣。

本文将从财务视角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我们来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在中美汽车行业中,美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美国汽车公司拥有更为成熟的市场和更为广泛的销售渠道,其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带来了较高的销售额和利润。

而中国汽车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较为激烈,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加,中国汽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我们来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财务稳定性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美国汽车上市公司相对更加稳定。

美国汽车公司拥有更强大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更严格的财务制度,能够更好地控制企业的风险,保证财务稳定。

中国汽车上市公司在财务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弱,其财务管理能力和制度相对欠缺,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随着中国汽车上市公司整体的发展和壮大,其财务稳定性也在逐渐提升,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在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汽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财务稳定性更好,但成长潜力相对较小;中国汽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财务稳定性较差,但具备较大的成长潜力。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来做出决策。

浅谈中美两国公司财务分析比较 -----专业财务人士的专家级建议

浅谈中美两国公司财务分析比较 -----专业财务人士的专家级建议

浅谈中美两国公司财务分析比较公司财务分析是运用分析工具和经验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报告和有关资料中得出相关信息,并进行判断、分析和解释,以便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作出评价和预测。

中美两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对公司财务分析上,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

公司财务分析是运用分析工具和经验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报告和有关资料中得出相关信息,并进行判断、分析和解释,以便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作出评价和预测,从而有助于经济决策。

中美两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对公司财务分析上,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

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和评价过程,它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识别在趋势、数量及其关系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即“转折点”,并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

通常一个转折点可能就是企业成功或失败重大转变的前期警报。

而判断和评价需要有比较的标准,这一标准取得的恰当与否,关系到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因此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

在行业范围内,以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同行业公司财务分析比较,是目前财务分析广泛使用的方法。

此方法可以增加财务分析的相应数据的可比性,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被分析的目标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和未来前景,可以为银行等资金供给部门提供企业的信用比较标准,以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

行业标准的获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行业分类方法和行业标准的计算方法。

行业分类是计算行业标准的基础,科学的行业分类方法得出的行业标准才具有可靠性。

1、行业分类方法在应用行业标准进行公司财务分析的同时,必须确定其所属行业,才能获得相应的行业标准,所属各行业公司才能对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在美国,无论是联邦政府或是咨询公司,财务分析中对行业的分类一般都将美国《标准行业分类》SIC作为基本的依据。

与我国目前情形相同,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采用多角化经营,其经营跨及许多行业,给行业分类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要求那些必须向SEC送交报表的公司提供企业经营项目方面的报告,这些报告是向公众公开的。

中外股票市场市盈率比较研究

中外股票市场市盈率比较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从全球范围看,市盈率是投资者衡量股票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的常用标准之一。

尤其在中国股市的现阶段,由于缺乏价值投资的平台,国外投资者常用的许多评判股市投资价值的标准或模型在我国均不太适用,市盈率由于只考虑股票的价格和收益,在较大的程度上代表了股价的相对高低,因此被市场参与各方作为一个标尺而广泛采用。

长期以来,市盈率高企是中国股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大部分时间内,沪深两市A股股票的市盈率平均处于30~40倍之间。

与此相对,在国外成熟的市场上,股票市盈率通常保持在20倍左右。

详细统计见表1和表2。

正由于此,对中国股市市盈率高企的批评不绝于耳,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考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对中国未来市场的最乐观预期,这样的市国经济的现实,与国外股市的市盈率相比,我国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是否处于恰当水平呢?这就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表2 1991年~2000年成熟市场的市盈率统计交易所名称纽约伦敦韩国中国香港1991年15.114.211.713.01992年16.117.511.413.21993年16.224.414.121.61994年14.716.318.010.71995年13.915.617.911.41996年15.715.919.416.71997年18.619.219.312.11998年21.923.012.610.71999年25.130.516.226.72000年22.923.321.012.8资料来源:香港证券交易所。

中外股票市场市盈率比较研究马静如摘要:本文以国外股票市场(包括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市盈率为参照,对我国股市近年来的市盈率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以及我国实际的金融环境,我国股市平均市盈率即使在一些时候的确出现过“偏高”的现象,但运行态势是基本正常的。

总体而言,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国股票市场高估了上市公司价值。

关键词:股票市场;市盈率;投资价值Key Words: Stock Market; Price-Earning Ratio; Investment Value表1 1993年~2001年沪深股市(A股)平均市盈率地区年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上海42.4823.4515.731.3239.8634.3838.1358.2237.5934.5036.64深圳42.6910.289.4635.4241.2432.3137.5656.0340.7638.2237.43作者简介 马静如,渤海证券研究所。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股票股利两种 , 美国公司回报股 东的一般 方式是现金股利 , 较少采用 股票股利 的方
二 、 国上 市 公 司股 利 政 策现 状 我
利的上市公司较少 , 能够连续五年以上
三、 中美 上 市 公 司股 利 政 策 差异 分 析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股 利 分 配 方 式 是 多 样 发 放现 金 股利 的上 市 公 司则 更 少 。
并 安排 ; 第二 , 美国的资本市场 相对 比较完 多的公司将其用作管理层认股权计划,
就 目前而言, 国大 多数上市公司的 我
缺 通 善, 此外美 国上市公司外 部直 接融资能力 制 定 相应 的股 票期 权 来激 励 管 理层 。 过 股利政策既缺乏稳定性又缺乏连续性。 同时还提高了 乏 稳定性表现在上市公 司股 利支付率 时 很强,当一个 公司的. 规模迅速扩 张时, 公 回购股票 向股 东分配利润 , 优化 了公司的资 高时低 , 波动较大。缺乏连贯性表现在分 司 间 的 兼 并 收购 则 是 不 能 避 免 的 , 以公 上市公司的权益负债率, 所 因而 它 很受 股 票 价值 低 估 的 上 市 配 形 式 变 化 不 定 , 时 只 派 现 , 时 只 送 有 有 司必须采 取高股利政策 。 这样 既可 以稳定 本 结构 ,
而且 美 国 的 资本 利 得 税税 率 股 , 时 既 派现 又 送 股 , 时 则 不 分 配 , 有 有 毫 股 东 的 情 绪 , 立 良好 的 市 场 形 象 , 能 公司 的欢 迎 , 树 又 低 于 股利 所 得 税 税率 , 以股 票 回 购 也受 无 规 律可 循 , 得 投 资者 很 难 把 握 公 司 未 所 使 够 达 到保 护 自 己、 御 恶 意 收购 的 目的。 抵 股 利支付 的形 式主要有现 金股利和 到广 大投 资者 的青睐 。 来 的股 利 政 策 。 够连 续 五 年 以上 发 放 股 能

中美股市比较

中美股市比较

Macroeconomy·Strategy中泰证券李迅雷、唐军中美股市比较:我们的发展潜力与方向分析和比较中美股市对投资决策和政策建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中美股市的行业构成、估值水平、公司治理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对深层次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金融和传统制造业在A股中占比显著高于美股。

过去三四十年中,中国经济依托人口优势,向发达经济体发起赶超。

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美国的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已经占比很高。

而中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飞速发展,传统制造业已经实现了超越,但在高科技和服务业等领域仍处于追赶状态。

这种经济构成上的差异反映在了股市上,即A股中金融、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等传统行业的市值占比都明显高于美股,而通信、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行业的市值占比明显偏低。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从上市公司具体行业占比来看,A股中信息技术、通信服务等科技类行业占比明显低于美股,反映了我国高科技领域仍在奋力追赶的现状。

在消费品行业中,A 股日常消费品(必需消费品)占比高于美股,而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可选消费品)占比低于美股,这可能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还处在明显低于美国的阶段有关。

A股国企市值占比较高,但民营经济比重在显著上升。

A股市场的国有控股企业的市值占比一直比较高,虽然自2007年以来国企市值占比明显下降,但到目前仍在40%以上。

审批制下A股供给不足和缺乏严格退市机制是A股高估值的主要原因。

2016年以来金融监管趋严,A股估值也趋于回落。

但2016年以来A股总共有1269只新股上市,仅有34只退市。

绩差股的股价无法完全反应其退市预期,造成股价和业绩不匹配,拉高了A股市场的估值。

在纳斯达克市场上,上市公司退市是一种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

据统计,纳斯达克市场80%左右的股票在上市后的第3年便因公司破产或被购并而退市。

市盈率波动、均值回归——来自中美股市的比较

市盈率波动、均值回归——来自中美股市的比较

区间为I 993—2000年。分析结果如 r:
1.GDP增长对市盈率波动的解释 从相关系数来看,美国的P皿0和 GDP增长仅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相 关系数为n2278。但是,从美国二战后 的经济发展周期来看,几乎所有的经 济衰退期都伴随着P/ElO的阶段性低 点,在图l中箭头代表美国经济的衰退 期,而P皿O的阶段低点并不总是和经 济发展的相关阶段相对应。也就是 说,P皿0相对低点的出现频率较高, 而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能够被0DP增长 所解释。 对中国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 现,深沪两市的差别很大。深沪_喃市 的市盈率和GDP增长的相关系数分别 为O.2779和0.87l 2。相对而言,GDP增 长对IIl国股市市盈率的解释程度要好 丁美国股市。但总的来说,GDP增长 和股市的市盈率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 弱正十H关,宏观经济增长对股市的市 盈率影响不大。 2.市场名义利率对市盈率波动的 影响 利率决定市场资金供给,是股票 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选取美 国l 955—2000年的数据构成时间序 列,计算年P厄、P皿O和联邦基金利率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一n4458和一03833。 选取中国1993年以来的年度数据,得 到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沪禄两市 市盈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一n3052、 一06723。 采用年数据对于历史较短的中国 市场来说,也许不能反映市盈率对于 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因此,我们对中 国市盈率和利率做点对点相关性分析
16.29 1| 22.8s
1994年底
14.71
l_j谰铡目障重;籍溪. 慝j猖l§毫
16.30
79.50
一蕾S翩1。 .t摩畦。霉m
腻绷㈣㈣盘隧·.I 18.oo 0 10.73
26.20
19.51 || 33.52
1t驰肛。穗噜0耕i矧畦二涮雏孽稳鳐*.

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国与美国两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势头不可谓不惊人。

从规模到加速度,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那么,二者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性,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看待它们呢?一、整体规模首先,我们来看这两个市场的整体规模。

根据2019年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美国的股票市场达到了33.9万亿美元的市值,而中国的股票市场仅为7.1万亿美元。

可以看到,美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为中国的近5倍之多。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国家发展的历史和经济体系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但也足以反映出两国在股票市场发展上面的悬殊。

二、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根据股票市场的分层和披露等方面的区别来看,美国的股票市场比中国的股票市场更加成熟和开放。

整体来看,美国市场的分层更细,从市场总值、市场财富、市场风险等多个方面都进行分类划分。

数值数据的公开率也更高,同时美国股市还面向全球投资,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技术和创新,其活跃程度和信息公开程度都广受市场的赞赏。

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在市场主体方面则相对单一,多以中型和小型企业为主。

同时国家给予大型国企在股票市场上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导致了市场竞争程度不高,整个市场缺乏公开透明性。

三、市场稳定性从市场稳定性的角度看,虽然美国的股票市场规模更大,但是它的市场风险仍然有所体现。

因为美国股票市场变化多端,市场波动性极强,市场价格也经常性的出现极不合理的高点和低点。

而中国股票市场虽然规模较小,但是整个市场价格变化相对稳定,市场风险也相对更加可控。

四、投资者结构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也是市场的决定因素之一。

从投资者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存在一些差异。

在美国,散户占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绝大多数,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则相对更加多元化。

在中国,一方面大型机构投资者和国有企业的投资意愿较高,另一方面散户投资者占据政策支持,因而华尔街式的金融结构比在中国的市场要普及得多。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在财务视角下,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指标:
1. 盈利能力比较:通过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如净利润、毛利润率、净利润率等,可以了解两个市场的汽车公司的盈利状况。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利润水平,可以用于评估两个市场的投资价值。

3. 市盈率比较: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市盈率(PE比率),可以了解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情况。

市盈率是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

比较不同市场的市盈率可以了解两个市场对汽车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差异。

4. 成长性比较:通过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可以了解两个市场的汽车公司的成长潜力和趋势。

成长性是投资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较两个市场的成长性可以了解哪个市场的汽车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5. 股息支付比较:比较中美汽车上市公司的股息支付情况,如股息收益率、股息支付比率等,可以了解两个市场的汽车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情况。

股息支付是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市场的股息支付情况来评估投资价值。

以上仅为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指标,真正的研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深入分析。

投资价值的比较研究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

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

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

第35期责任编辑:千阳E-mail :Financial ·69●胡宇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从中国银行股的价值与美国银行股的对比来看,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尽管中国银行股的盈利明显高于美国同类公司,但并不意味着股东的回报率更高。

同样的资产规模不一样的市值美国银行的低市净率对比中国银行股而言,更有优势。

至少数据表明这是个绝对价值低估的机会。

美国银行市净率才0.31倍,市盈率是负的,总市值700亿美元(折合448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4万亿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总规模也是14万亿,市值超过1.4万亿,市净率1.69倍,上半年盈利超过1000亿元。

买银行就是看经济周期。

巴菲特通过锁定每年6%的股息率,获得了认购普通股的期权。

同样再看看花旗集团的估值水平。

总资产规模在1.9万亿美元(12万亿人民币),总市值在830亿美元(5300亿人民币),市净率0.51倍,市盈率7.83倍。

从市净率角度对比而言,中国银行股由于利润居高不下,所以,市净率享有更高的溢价水平。

但这种盈利从经济预期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影响中国银行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ROE 长期趋向于均值据一项研究表明,金融危机的冲击使部分银行一度出现负回报,2010年,美国银行业平均的ROE (剔除商誉后)为8.19%,不到国内上市银行均值的一半。

但考虑到去杠杆化背景下,美国银行业平均的有形资产杠杆率仅为12倍,只是国内上市银行有形资产杠杆率的2/3,如果采用相同的杠杆率水平,危机背景下,美国银行业的ROE (剔除商誉后)均值为12%。

长期中(1997年-2010年),美国银行业平均的ROE (剔除商誉后)为14.17%,低于国内上市银行均值;但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ROE (剔除商誉后)均值接近国内上市银行当前水平,分别为16.15%和19.60%;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汇丰银行ROE (剔除商誉后)均值维持在21%以上,高于国内上市银行。

中美IPO的比较研究

中美IPO的比较研究

杭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美IPO的比较研究姓名:陈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统计学指导教师:韩德宗2000.12.1摘要lIPO价格行为特征一直是理论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世界普遍的IPO定价偏低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文献从各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我国证券市场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历史较短且存在许多遗留问题,因而对IPO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美两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者的价格行为特征。

、I本文发现两国新股自发行曰至上市日均有显著的平均超额报酬,即存在新股定价偏低现象(underpricing);而且中国新股的定价偏低程度(135.35%)远大于美国新股。

根据相关的解释新股定价偏低现象的理论.发现新股发行前的市场状况、新股上市后的市场价值与中国新股定价偏低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对新股定价偏低程度无显著影响。

研究还发现,发行公司使新股定价偏低,可能是为了在未来的增资配股中获得一个较高的发行价。

本文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的首次公开发行制度和新股上市标准,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不均衡以及IPO市场制度存在缺陷,并寻找借鉴美国IPO发行制度的先进之处.尝试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恒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结论:1)中国IPO定价偏低程度严重,导致股票市场结构不均衡;2)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3)二级市场存在较严重的投机——泡沫现象;4)实现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的IPO发行机制一关键词IPO、定价偏低、二级市场效应:发行制度Y《1822《ABSTRACTThestudyontheIPO’Spricebehaviorshasalwaysbeenoneofthemostimportantissuesintheworld.Maryarticleshaveresearcheditintensivelyandcomprehensivelyfromdifferentaspectsandgotsomegreatachievements.InChina,fortheshorthistoryofthesecuritymarket,theresearchontheissueisscare.Thispaperundersuchbackgrounds,examinestheshortturnperformanceofIPObasedonasampleofAmericaandChinaempirically.ThispaperfindsthatIPOinChinaandAmericahavetheabnormalfirst-dayreturn011thesecondarymarket,andIPO’SunderpricingdegreeinChinaisfargreaterthanthatinAmerica.AccordingtotheWO’stheory,thispaperfindstheunderpricingdegreeofIPOhasthepositivecorrelationwiththemarketcondition(MR)andthemarketvalue(MV),andthenegativecorrelationwiththefirm’Soutstanding,andnoobviouscorrelationwiththeprice—earningratio.ThesignallinghypothesismaybealsotheonereasonoflPO’sunderpricing.Further,thispapercomparestheIPOsystemandlistingstandardinChinawiththoseinAmerica,findstheIPOsystem’SdefectinChina,andpresentsthereformsuggestions.ThispaperdrawstheconclusionthatChinashouldsetupthemarketableIPOsystemassoonaspossible.KeyWord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underprieingIPOsystem第一章引言§1.1IPO的含义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经济组织形式不断进化,公司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和推动力。

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首发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首发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首发市盈率的影响因素
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本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比较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首发市盈
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对象为2010年至2020
年期间在中国创业板和美国NASDAQ上的首次公开发行公司。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市场环境对两个市场的首发市盈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国
创业板市场,经济形势、市场情绪、政策变化等因素对首发市盈率具有
显著影响;而在美国NASDAQ市场,市场情绪因素对首发市盈率影响更
加显著。

二、公司基本面因素对两个市场的首发市盈率都具有显著影响。


中国创业板市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基本面因素对首发市
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在美国NASDAQ市场,公司规模、市场份额和盈
利能力等基本面因素对首发市盈率影响更为显著。

三、在两个市场中,行业因素和同时上市因素对公司的首发市盈率
也具有影响。

在中国创业板市场,行业因素对首发市盈率影响较小,而
同时上市因素则会导致首发市盈率水平升高。

在美国NASDAQ市场,行
业因素对于不同行业公司的首发市盈率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中国创业板和美国NASDAQ市场的首发市盈率影响因素
存在明显差异,但基本面因素是两者共同具有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企
业来说,除要关注公司基本面因素之外,也需留意完整的市场环境和行
业特征。

关于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关于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收入方面相对较低。
中美银行业盈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经济环境
中美两国经济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 长,而中国经济则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经济环境对银行 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金融政策
中美两国的金融政策也存在差异,美国的金融市场更加 成熟,政策环境更加稳定,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则相对较 新,政策环境还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建设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有助于提升其服务质量 和效率。
中国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中国银行是中国第三大商业银行,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均较强。
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国际结算、外汇业务、个人和企业银行业务等多个领域。
中国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助于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中国银行在 海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国际化业务也为其盈利能力做出了贡献。
转型需求。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 中国银行业利润质量有所改善
美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美国银行业利润质量持续下滑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未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对两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未对两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风险偏好等方面进行深入 分析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等因素对 两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两国银行业在经营模 式、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银行业结构
中美两国的银行业结构也存在差异,美国的银行业竞争 更加激烈,而中国的银行业则相对垄断,这也会对银行 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趋势分析
中国银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金融市场 的逐步开放,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望 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将面 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在境外市场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估值效果。

文章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境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于境外市场;和新加坡给予了中国公司以不同的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在主板的市盈率高于本地公司,而中国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主板的市盈率低于新加坡本土公司;没有证据表明A-H股的跨境上市形式提高了A股估值,但A-H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H股的估值。

关键词:海外上市;市盈率;股票估值Abstract: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2000-2006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 earnings,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valuation of companies listed overseas. Article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price-earnings ratio is higher than the foreign market; China,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the company gave a different assessment: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Hong Kong main board of the Hong Kong-earnings ratio is higher than local companies, while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Singapore Motherboard the price-earnings ratio is lower than Singapore-based companies;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AH-share listing in the form of improved cross-border valuation of A shares, but AH shares to some extent, enhance the valuation of H shares. Keywords: overseas listing; earnings; stock valuation目录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 (1)一、绪论 (1)二、文献回顾 (2)三、数据与研究方法 (4)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5)(一)境中国公司与境外中国公司的市盈率比较 (5)(二)境外中国公司与境外本地公司的市盈率比较 (8)(三)A-H股跨境上市股票市盈率分析 (11)五、结论 (12)参考文献 (13)一、绪论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发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成为趋势,为了满足跨国资本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跨境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1992年9月10日,华晨中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地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之后1993年地10家国企试点在市场IPO集资,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

14年以来,大量中国企业在、美国、新加坡以及境外其他市场首发或买壳上市,形成了强大的海外上市兵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美国、新加坡三个主要海外上市地共有401家中国企业上市挂牌,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达9548.38亿美元。

相比国深沪交易所A 股和B股143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89403.90亿元(折合11449.26亿美元),流通市值25003.60(折合3202.02亿美元),海外上市公司流通市值超过了国市场,总市值为国市场的83.40%(见表1)。

表1:中国企业海外上市2006年存量统计(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Bloomberg,各交易所,中国证监会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仍然保持了一个较为强劲的势头。

在2005和2006的两年中,海外主要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和筹资规模均超过国市场。

2005年,海外上市融资204.28亿美元,是国的29.05倍,2006年海外上市融资438.68亿美元,是国的2.17倍。

主板和新加坡主板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地,主板两年上市76家中国企业,筹资602.97亿美元,新加坡主板主板两年上市44家中国企业,筹资15.39亿美元。

新加坡主板吸引中国企业上市筹资额在2006年首次超过美国NYSE和NASDQ,成为第二大海外上市地。

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最多的两个市场——和新加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境中国上市公司和海外本地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在控制了规模、行业、盈利能力等影响的基础上,形成对境外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估值和融资成本的实证分析。

二、文献回顾企业为什么会选择海外上市及其海外上市效果,这一问题自1980年以来一直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下述两个领域:一是从企业的收益-成本角度来分析该问题。

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资本市场定价模型(CAPM),该类分析认为:企业海外上市可以克服海外投资者持有分散风险的证券的障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Black (1974)[5],Staplenton and Subrahmanyam (1977)[21],Stulz (1981)[22], Errunza and Losq (1985)[11]及Alexander et al (1987)[3]的理论模型显示,企业跨越两个分割的金融市场海外上市将带来企业股票更低的预期收益率(expected return),从而实现更高的均衡市场价格(equilibrium market price)和更低的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相应的,实证文献则集中于求证海外上市是否达到提升股票价格(p)和降低资本成本(r)的效果。

但其结果并不统一,Alexander et at (1988)[4],Foerster and Karolyi (1996)[12]以及Logue and Sundaram (1996)[18]的各国数据都显示以ADR方式在美国海外上市后出现显著的股价预期收益率(expected return)下降或股票估值(PE ratio)的提升。

Varela and Lee(1993)[25]的研究显示美国企业海外上市后也实现了显著的股价超常收益率(abnormal return)的下降,即企业资本成本(r)的下降。

但Jayaraman et al (1993)[14]的ADR数据,Rothman(1995)[19]的美国数据,Urias(1996)[24]的发展中国家数据则发现海外上市不仅没有提升股票价格,反而增加了股票的Beta值,也就是说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r)。

第二类文献是在传统资本市场定价模型之外来研究海外上市其他动因。

主要的结论是:企业在进行海外上市时除自身收益风险的考量之外,还会将投资者因素和其他非价格因素纳入考虑畴之。

投资者因素包括企业的“本土溢价”(home premium)和投资者的“本土偏好”(home bias)等。

“本土偏好”和“本土溢价”指投资者在相同价格条件下更愿意持有本国企业股票,或者在相同条件下给予本国企业更高的股票估值。

Stulz (1981)[22], Alder and Dumas (1983)[2], Zhou and Schill(2000)[26]认为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本国企业股票的原因是跨境投资限制,或者说是跨境投资成本。

Coval and Moskowitz (1999)[8], Kang and Stulz (1997)[15], Dablquist and Robertsson (2001)[9], Grinblatt and Keloharju (2001)[13], Brainard (1997)[6]发现,海外投资者更愿意持有地理毗邻(geographic promixity)、经济一体(economic promixity)、文化相近(culture proximity)、行业相近(industry proximity)的企业的股票。

Sarkissian and Schill(2004)[20]发现企业更愿意到那些熟悉的境外市场上市,以充分利用当地投资者的“本土偏好”。

其他非价格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收购兼并、投资者保护等。

Lel and Miller (2006)[18]发现跨境上市的公司更倾向于剔除表现不好的CEO,从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Doidge et al (2004)[10], King and Segal (2004)[16]研究证明外国企业在美国跨境上市可以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水平;Burns(2003)[7], Tolmunen and Torstila (2005)[23]认为海外上市有利于收购兼并的进行。

然而,作为一个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和效果是复杂的。

王一萱等(2005)[2]研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主要是为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但同时不得不承受低市盈率的价格低估。

在国,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效果还没有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从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的市盈率统计实证入手,力图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是否呈现出其他成熟市场提升股票价格和降低资本成本的效果?(2)主要海外上市地在提升中国企业股票价格和降低资本成本方面有何不同?(3)主要海外上市地对于中国企业股票是否显示行业偏好?三、数据与研究方法本研究报告的样本包括截至2006年底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1081家(其中中国公司181家),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622家(其中中国公司98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830家,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102家。

其中,A股、中小企业板的日市盈率数据、财务数据和行业数据来源于万得数据库,上市公司和新加坡上市公司的日市盈率数据和财务数据来源于Datastream International,上市公司的行业数据来源于证券交易所数据库,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行业数据由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供。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对于海外上市股票价值的衡量选取了市盈率(PE ratio)指标,这是Logue and Sundaram(1996)[20]研究以ADR形式在美国海外上市的企业价格反应时所使用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