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初三历史下册第四单元试题: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下历史4单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下历史4单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b4f9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7.png)
九年级下历史4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0年D. 公元前210年2. 下列哪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中宗3. 宋朝建立的时间是()。
A. 960年B. 950年C. 970年D. 980年4. 下列哪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A. 明成祖B. 明太祖C. 明宣宗D. 明宪宗5.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
A. 康熙帝B. 乾隆帝C. 嘉庆帝D. 溥仪二、判断题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朝代。
()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三、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于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4.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 清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简述唐朝的盛世局面。
3. 简述宋朝的经济发展。
4. 简述明朝的海外交往。
5. 简述清朝的疆域变化。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2. 请举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
3. 请举例说明明朝的海外交往。
4. 请举例说明清朝的疆域变化。
5. 请举例说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六、分析题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绘制一幅唐朝的都城长安的平面图。
2. 请绘制一幅清朝的疆域图。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唐朝长安城为主题的展览馆,要求包括主要展览区域、互动体验区和文化交流区。
2. 设计一个以宋朝科技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要求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安排和预期效果。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同步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同步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5028f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8.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同步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2.二战中一位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
”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光荣而不屈的城市,反而消耗了自身大量的有生力量,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里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列宁格勒战役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某一重大事件发生后,希特勒感到欣喜了,丘吉尔感觉解脱了,蒋介石感觉放松了。
此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德国突袭波兰为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4.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波茨坦公告》5.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排列正确的是()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建立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建立反法西斯联盟——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C.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6.下表图的史实与结论,表述不一致的是()选项史实结论B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雅尔塔会议加快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D《联合国家宣言》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A.AB.BC.CD.D7.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C.美国开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8.下表是联合国成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反映出()时间事件1943.10美英苏中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4.10美英苏中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1945.4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美英苏中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1945.6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A.中国人民所追求的民族复兴得到大国支持B.世界人民所期盼的国家间的平等终于实现C.二战的惨烈后果增强了人类维护和平的意识D.成立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所有战胜国的利益9.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c76ad0066f5335b812173.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01一、选择题(40分)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B.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C.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D.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2.下面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
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内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C.经济大危机D.美苏冷战3.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
这些措施()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B.加剧了经济危机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D.改善了国际关系4.上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A.恢复了银行信用B.弥补了农业损失C.加强了政府调控D.提供了就业机会5.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A.经济大危机前夕修B.罗斯福新政时期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D.新经济时代6.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
其主要目的是()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A.国家干预经济B.加强对工业计划的指导C.兴建公共工程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7.据下图信息,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8.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
美国政府道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
这种现象()A.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C.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9.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c88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4.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
每小题2分,共3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2.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
当时威胁这一主张的是()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和美国参战D.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3.“范围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之一。
下列充分体现“范围广”这一特点的选项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 年到1918 年,历时4年多B.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坦克、潜艇等新式武器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 000万4.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
对比以下的历史事件,其共同之处是()A.都采取了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C.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某会议时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你认为该会议是()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
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
”这反映了()A.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尖锐B.英、法、意、日等国谋划继续统治世界C.新体系蕴藏新的矛盾冲突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7.英国作家威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当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9843635acfa1c7aa00ccf7.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20分)1、下列组织中与欧洲一体化有关的是()A.欧洲共同体和华约B.英法俄三国协约和欧洲联盟C.北约和.欧洲共同体D. 欧洲联盟和.欧洲共同体2、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会议时曾说:“我觉得核战争比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逼近”。
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C.美苏冷战D.一超多强3、下列措施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其中最值得我国借鉴的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寻求美国大力支持D.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外在原因是()A.美国的扶持B.允许土地买卖C.科技立国D.发展新经济5、“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
其中“垮了的超级大国”指()A.英国B.美国C.德国D.苏联6、在评论某国的一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地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它针对的是()A. 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7、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雕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苏联解体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C.戈尔巴乔夫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8、下列不属于同一性质改革的是()A.1861年改革B.赫鲁晓夫改革C.匈牙利改革D.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9、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是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0.克隆羊“多利”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A.电子计算机领域B.原子能领域C.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领域D.空间技术领域二.材料解析题(10分)(一)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1、具体原因是什么?(2分)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是什么原因?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1分)3、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你有何启示?(2分)(二)【1】. 欧债危机正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2012年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第四个年头,目前危机仍在继续……1.“.欧盟”是在哪一组织基础上成立的?它在当前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重要经济地位?【2】我们应该认识到,有一半的世界经济体正处于困境中,而这一半是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日本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904adaf524ccbff0218401.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安登納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反映的是()A.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C.欧共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据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时间(年)日本美国英国法国1952—19608.2 2.8 2.7 4.81961—197011.2 4.1 2.8 5.8A.不断倒退 B.持续发展 C.停滞不前 D.齐头并进3.欧盟的旗帜是4.有人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材料中的“今天”是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罗斯福新政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A.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B.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西欧国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6.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图为其总部)是A.国联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7.李老师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都拥有统一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一地区是()A.北美洲地区 B.欧盟地区 C.南美洲地区 D.大洋洲地区8.欧洲联盟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的时间是()A.1937年 B.1965年 C.1991年 D.1993年9.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只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四单元测评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四单元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72c0fb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9.png)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恢复,渡过了经济大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大危机,着手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A.整顿银行业,恢复信用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A.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B.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4.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
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C.马歇尔计划D.杜鲁门主义5.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波及世界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6.1935年,意大利侵略了某国,并于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该国家。
该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埃塞俄比亚D.日本7.希特勒正式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是在()A.1929年B.1930年C.1933年D.1936年8.法西斯主义曾经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及答案)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190403f121dd36a32d82ff.png)
一、选择题1.如下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其中的①②分别是指()A.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B.雅尔塔会议召开;斯大林格勒战役C.慕尼黑阴谋;诺曼底登陆D.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2.“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该观点主要说明“新政A.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3.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5.“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6.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
美国政府的做法是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7.“……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
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8.张老师上课时在屏幕上展现了下方所示地图,她这节课讲的内容最可能是A.德国的统一历程B.一战爆发前的德国C.二战全面爆发前的德国D.二战后被分裂的德国9.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水稻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
2015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2015年中考人教版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c9522a4b35eefdc8d3332d.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1.二战后,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的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相同原因的是()A.原有经济技术基础较好 B.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C.美国的援助 D.经济国有化3.“马歇尔计划”援助的重点是在()A.拉丁美洲B.东亚C.北非D.欧洲4.欧盟建立后()①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②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③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④和美国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5.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A.日本B.美国C.欧盟D.德国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低失业率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高速度、低通胀D.信息化和全球化7.对于下列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的表述,你能找出正确答案吗?()①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③发展新兴工业;④推行非军事化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你认为下列哪一个是主要原因 ( )A.恐怖主义的威胁 B.经济全球化 C.亚洲金融危机 D.中东油价上涨9.同学,假如有人对你说:这是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这里有一万多家高科技公司,每天都有新的科技发明出现。
你认为他说的是下列哪一个地方? ( ) A.纽约 B.华盛顿 C.“硅谷” D.好莱坞10.你知道下列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不是欧洲共同体的成员?(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意大利11.2004年5月1日,欧盟又增加了10个新成员国。
你一定知道欧盟扩大的影响。
请选出来 ( )①消除了欧洲内部的社会矛盾②使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③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④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12.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和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7d8d6331b765ce05081483.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带参考答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A.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B。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2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A.①②B.②④.①②④D.①②③④3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性原因是BA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先进成果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调节国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发展经济D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4 二战以,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A.美国民权运动高涨B.斯大林模式日显弊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D.法西斯势力日趋猖獗.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杠杆是D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②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充分利用科技成果④加强国际经济联系A.①④B.②③④.①②④D.①②③④6.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19世纪末的最大不同点是A.借助新科技成果B.发展新兴产业.利用政府力量D.德、日发展迅速7.196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到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不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防止。
”下列能够证明报告观点错误的选项是A.“欧共体”成立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73年经济危机爆发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8.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少.得益于二战前完善的管理体制D.朝鲜、越南战争促使经济发展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材料,回答所提问题材料一: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的最高税率,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改变了30多年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a507df01dc281e53af0f5.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美国内战④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3.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A.彼得一世 B.查理二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拿破仑4.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下列文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的是()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C.《废除农奴制法令》 D.《人权宣言》5.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他是()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6.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
”其理由是()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7.l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年年增加,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亚历山大二世即位 B.废除了农奴制C.彻底扫除了封建残余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要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有关的事件是()A.彼得一世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9.搜集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正当各州提出许多的方案、争论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农奴革命斗争日益高涨,用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度的威胁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