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中秋对月》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原文及赏析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原文及赏析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原文及赏析《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原文及赏析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朝代:清代作者:查慎行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注释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

②霾云:阴云。

蓬蓬:茫茫覆盖貌。

冒:覆盖。

③敛容:改变容颜。

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

⑤“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

《庄子·列御》记:骊龙颌下有珠,经常浮游水上,衔珠长吟。

二句意为这时潜伏深处的骊龙,因为眼花缭乱,不能浮游上来衔珠长吟了。

⑥“巨鱼”二句:腾踔(chuō):跳跃。

千黄金:意为千万鳞片像黄金一样闪闪耀眼。

⑦翻:反。

鉴赏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

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

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

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给人清幽淡远之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

全诗笔调轻健活泼,如行云流水,呈献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使人神往。

中秋明月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此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同类题材之诗的佼佼者。

诗人无论是在表现新题材、开掘新境界,还是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都是颇见功力,整首诗没有出奇制胜的故作,如行云流水,不露雕凿的痕迹,足见诗人艺术功夫的深厚。

结尾“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带动读者的心境完全沉浸在空明澄澈的审美观照之中,《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雄浑恢宏,豪放空灵,更具神奇浪漫之美。

中秋古诗:《中秋对月》原文译文赏析

中秋古诗:《中秋对月》原文译文赏析

中秋古诗:《中秋对月》原文译文赏析《中秋对月》唐代: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赏析】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扩展阅读:人物经历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

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高龄中进士。

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

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

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

遗作有《曹梦征诗集》3卷。

《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有点类似吕洞宾),总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

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

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他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

他苦吟着,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无辜的平民。

他憎恨着,那些操戈作祸,裂地封侯的乱臣贼子。

愤怒出诗人,他的《己亥岁二首》就是明证,其中的“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成名万骨枯。

”更是千古绝句。

他也终于考中了进士,那已是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的事了,也就是说当时他已年逾七旬,真正是考白了头发了。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之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之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之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所作《念奴娇·中秋对月》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感伤显,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词的赏析。

原文: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赏析:
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显感伤,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对月(曹松)》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对月(曹松)》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对月(曹松)》
《中秋对月》原文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对月》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

字梦徵。

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

生卒年不详。

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

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

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

“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

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

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历来传诵不衰。

中秋节的古诗二首

中秋节的古诗二首

中秋节的古诗二首《中秋节的古诗二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衍生注释:1. “湓亭”:在今江西九江。

2. “曲江”: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3. “杏园”:唐时曲江池边的一处名胜。

4. “湓浦”:指湓水,在九江附近。

二、赏析:这首诗通过昔年与今年中秋夜的对比,往昔在曲江池畔杏园边赏月,如今却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诗人漂泊在外,向西北望故乡却不知何处,看到东南的月亮圆了几回。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那昨夜的秋风无人理会,今夜的月光却还和往年一样,一种物是人非、思乡念旧的情感油然而生。

诗人巧妙地借助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深沉而含蓄。

三、作者介绍: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曾被贬谪多地,这种经历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很多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自身的身世之感。

四、运用片段:在外地打工的小李,每到中秋节就特别伤感。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乡的院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赏月的场景。

现在却只能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就像白居易诗里说的“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他看着天上的月亮,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觉得自己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是思乡之情和千年前的诗人是一样的啊。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一、衍生注释:1. “银汉”:银河。

2. “玉盘”:这里指月亮,月亮皎洁圆润像玉盘。

二、赏析:前两句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傍晚的云散去后,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银河静静流淌,明月像玉盘一样转动。

后两句则突然转折,感慨这样美好的夜晚不会常有,明年的明月又会在何处观赏呢?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惆怅。

中秋对月唐曹松解释

中秋对月唐曹松解释

中秋对月唐曹松解释中秋对月是唐代文学家曹松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中秋佳节的寓意和传统习俗。

这首诗情景描写细腻感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情厚意。

首先,曹松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将作者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写道:“外代飞天还没至,夜临窗前应独立。

青纱帐内账昏碧,月留一曲道情哀。

宛如明却还困顿,那总隔窗月与人?”这些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夜晚的家中,作者独自一人思念远方的亲人。

透过窗户,月亮透过青纱帐,模糊了月光,回忆起和家人的美好时光,令人感到心痛和惆怅。

这种对月亮的描绘不仅勾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也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无尽思念。

在描绘思念之情的同时,曹松也借助中秋节的寓意,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关怀。

诗中写道:“早已好花飘幆生,长相思,家事衰邱楼海上,恼人与你满是情。

”这句诗运用了寓意深远的“好花飘幆生”形容了中秋节花好月圆的景象,然后转折提到了家乡的衰颓和作者的愁绪。

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表达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思念与担忧。

中秋佳节是团聚和圆满的象征,而诗中的家乡却被岁月所催化,产生了衰落的景象。

这种意象的呈现,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眷恋和对家人身体健康的关心。

此外,曹松还通过对中秋节传统习俗的描绘,刻画了人们对家乡及家人的深厚感情。

诗中写道:“外罗千匹愁若昨,托付天涯与归去,认灯赏汝月临席,中堂焚香溪头说。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即点灯、赏月、焚香等。

通过这一描绘,作者映射出了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并表达了对月亮的敬仰和对家人的祝福之情。

这种传统习俗的描绘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给人以亲切感。

总的来说,曹松的《中秋对月》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并结合中秋佳节的意涵和传统习俗,展现了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作者的情感与读者息息相关,唤起了读者对家乡、亲情和传统文化的共鸣。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秋节的温暖和家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中秋对月阅读答案

中秋对月阅读答案

中秋对月阅读答案中秋对月阅读答案「篇一」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元)宋方壶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

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妲娥。

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注释:⑴蟾影:月影。

相传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

婆娑:形容月中桂树影子舞动的样子。

⑵此镜:指月。

⑶广寒宫:传说唐明皇游月中,见一大宫殿,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见《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

后人因称月宫为“广寒宫”。

⑷“碧天遥”句:姮娥,即嫦娥,相传是月宫的仙女。

⑸清光:清冷而明亮的月光。

⑹白雪歌:古代楚国比较高雅的`乐曲。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1.中国古代在文学作品中对“月儿”有多种不同的称代,此曲中除了“广寒宫”“姬娥”以外还有也是称代月亮。

曲中的“白雪”指代。

(2分)2.指出这首元曲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蟾、镜。

(1分。

答出一处即可。

答“蟾影”、此镜不给分)(古代楚国)高雅的乐曲(1分)2.写作手法:反衬(答对比、拟人亦可);情因景生(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答出一种即可,2分)。

思想感情:此曲对月抒怀,以月的团圆反衬人的孤独,抒发了身世飘零,不得与家人团圆的孤独情怀。

(2分)赏析:这首曲写中秋夜月,浮想联翩。

曲境与辛弃疾词《太常引》有相通之处。

辛词为:“一轮秋影传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瘼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都是见月起兴,对月把酒,派遣寂寞孤独之情。

当然,其艺术风格,尤其是语言表达是大不相同的。

此曲首句“一天蟾影映婆娑”,起得美丽,描出了一个天无纤尘,月光皎洁,下照人寰动摇之景物的中秋之夜的独特境界,引人入胜。

“万古谁将此镜磨”逞才发挥,就月联想,由眼前思及“万古”,把时间扩展到了无限遥远,诱人寻思。

古诗《中秋对月》曹松意思

古诗《中秋对月》曹松意思

古诗《中秋对月》曹松意思一、原文:《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谪下仙娥掷与人。

二、衍生注释: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杭州灵隐山山麓。

桂子:桂花。

珊珊:形容桂花飘落的样子。

露华新:带着露水的桂花更显清新。

三、赏析:这首诗意境空灵,想象奇特。

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桂花从月轮上珊珊而下,以及在殿前被拾起时带着新鲜露水的情景,仿佛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

后两句则充满了浪漫的遐想,说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像是被贬谪的仙娥抛洒下来给人间的。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奇妙的构思,赋予了桂花一种神秘而美好的寓意,也让中秋之夜更添了几分诗意。

四、作者介绍: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 834 至 839 年间,卒于公元902 年以后。

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

其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

五、运用片段: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

我望着那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多美的意境啊!我仿佛看到了那桂花如颗颗玉珠般从月轮上飘落下来,散落在人间。

这时候,妈妈端来了一盘月饼,笑着说:“快来尝尝这香甜的月饼,可不能辜负了这美好的月光。

”我们边吃边聊,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刻。

一、原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衍生注释:十五夜:指中秋之夜。

中庭:即庭中。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栖鸦:栖息的乌鸦。

杜郎中:即杜元颖。

三、赏析:此诗意境深远,先描绘了中秋之夜庭院中那清冷寂静的景象,地白如霜,鸦栖树上,桂花被冷露打湿。

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人们对明月的共同凝望,最后以问句作结,将无尽的秋思留给读者去想象。

全诗语言清丽,情感细腻,把中秋的氛围和人们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作者介绍: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他的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

中秋节诗句古诗赏析(100句)

中秋节诗句古诗赏析(100句)

中秋节诗句古诗赏析(100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向来是以其阳春白雪式的唯美典雅,吸引了无数虔诚的追随者,下面给大家分享中秋节诗句古诗赏析(100句),欢迎阅读!中秋节诗句古诗赏析1、桂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4、青雀西来,嫦娥报,道佳期近矣。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5、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轼《念奴娇·中秋》6、声直上,蟾蜍窟。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7、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8、可怜闲剩此婵娟。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9、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10、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慧霖《闰中秋玩月》11、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12、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13、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1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1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20、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2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2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23、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2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2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2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28、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秋宵月下有怀》2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中秋待月》30、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31、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八月十五夜》3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3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34、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中秋见月》3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登楼》3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3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38、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曹松的诗词《中秋对月》赏析

曹松的诗词《中秋对月》赏析

曹松的诗词《中秋对月》赏析《中秋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赏析】曹松,唐代晚期诗人。

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高龄中进士。

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

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

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

这首诗写作者中秋望月所感。

前两句写赏月情景:这天,天空澄净,万里无云,人们都在观赏从海上缓缓升起的明月。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两句,笔锋一转,由景转情,写月光无私地照耀人间,而不是只照“一家人”。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一人家”,指的是帝王之家,是说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普通人家都是一样的。

这两句写月光之普照,由眼前自然之景生发出人世感慨,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诗人曹松是唐朝末期文人。

扩展阅读:曹松的简介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

“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

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

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历来传诵不衰。

晚唐,又是一个乱世。

乱世出怪事。

怪事之一便是“五老榜”。

“五老”之一便是曹松。

曹松,字梦征。

他的籍贯有点混乱,据清《一统志》说是桐城人,更多的地方说他是潜山人。

不过在当时,是没有混乱的,因为当时桐、潜同属舒州。

他的籍贯也一直说是舒州人。

混乱是难免的,桐、潜两地,依山傍水,通婚接嫁,谁能说得清一千多年前的谁谁谁毕竟住在哪旮旯?仅仅近年来争抢名人的事时有发生,笔墨官司打得热火朝天。

1~3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

1~3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

1~3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3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1~3年级2023年中秋节古诗大全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其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的六言绝句诗

关于中秋的六言绝句诗

关于中秋的六言绝句诗
以下是关于中秋的六言绝句诗:
1.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皓月当空、云间寂静的中秋夜景,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皓魄”、“宝镜”、“仙籁”等词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秋的神秘和美丽。

2.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蟾盘”、“天头天尽处”等词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高远和神秘。

3.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诗中的“暮云收尽”、“银汉无声”、“玉盘”等词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秋夜景的美丽和神秘。

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2篇)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1原文:念奴娇·中秋对月明代: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秋夕对月解析

秋夕对月解析

秋夕对月解析
《秋夕对月》,一曲火热、感怀拨动。

秋天是一年中最可怜的季节,滚滚清秋雨变得更加凋零,月光变得更加清澈。

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这首《秋夕对月》吧!
《秋夕对月》的前奏便快速地将人带入秋天的气氛,它那流畅活泼的旋律很容易传递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声音阵阵而至,而一些驰骋雄壮的乐器,也带来了乐曲中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长久豪迈之感。

接着,这曲《秋夕对月》开始正式演奏。

以吉他开场,伴随着缓慢变拍的旋律、清冷空静泛起一段破碎又朦胧的情调。

它就像是一个丝丝入扣的令人心驰神往的真正秋夜,映衬着月亮的明丽迷人而又忧郁而无助。

细腻的模糊月亮的影子,像一个永不褪色的回忆在秋夜空茫的世界里拖拽着曾经的悲伤,曾经的寂寞,曾经的思念。

月光拂晓以后,乐曲慢慢转入一抹优美的尾奏,空静中清新而轻盈的旋律以及穿越夜幕,有着目标性而又专注的偶尔落笔,似乎那充满异域风情的演绎也鼓舞了心灵深处的热情。

《秋夕对月》一曲,瞬间将人带入一个浪漫情怀的入口,乐声起伏,抚慰着人们抽离苦苦挣扎,向自由迈步的心灵。

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高超的和声表现,彰显着秋夜的怀念,也给人们满满的真情实感。

写中秋的古诗五言

写中秋的古诗五言

写中秋的古诗五言原文:《中秋月》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一、衍生注释:“圆魄”指中秋圆月。

“寒空”指寒冷的天空。

“四海同”指天下之人在这一天都在观赏明月。

二、赏析:这首诗先描绘了中秋月的明亮圆润,让人觉得四海之内皆同享此美景。

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发出疑问,怎知千里之外不是风雨交加呢?通过对比和疑问,表现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三、作者介绍:李峤,字巨山,唐代诗人。

他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作品多为咏物诗。

四、运用片段:中秋之夜,我望着那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李峤的“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就像我远在他乡的好友,此时他那边是否也能看到这同一轮明月?是否也在思念着我?原文:《中秋》郑谷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一、衍生注释:“雨馀天”指雨后初晴的天空。

“悄然”指忧愁的样子。

“乱兵”指战乱。

二、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雨后初晴,莲花飘香的美好景象。

但随后诗人的心情却忧愁起来,想到战乱未息,老友难全。

整首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三、作者介绍:郑谷,字守愚,唐朝末期著名诗人。

他的诗风格清新通俗,多反映社会现实。

四、运用片段:在这个中秋佳节,周围的欢声笑语仿佛与我无关。

我心中默念着郑谷的“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想着远方还在战乱中的土地,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怎能不让人揪心?原文:《中秋对月》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一、衍生注释:“秋三五”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蟾盘”指月亮。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晴朗无云,明月高悬的景象。

强调月光公平地普照世间,不曾偏爱任何一家。

体现出一种开阔的境界和公正无私的情怀。

三、作者介绍:曹松,晚唐诗人。

他一生坎坷,诗作风格古朴,多反映社会民生。

四、运用片段:今年中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望着那明亮的月亮,我想起了曹松的“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敌对月》阅读附答案

《中敌对月》阅读附答案

《中敌对月》阅读附答案中敌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注释】①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4.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1)▲”是“中秋”,“(2)▲”是“月”。

(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分)答:【答案】14.(2分)(1)秋三五(2)蟾盘(1空1分)[来源:学§科§网Z§【解析】试题盼析: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秋”“月”有关的内容。

古代中秋日称作“秋三五”,如无马臻《秋见月》诗“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蟾盘”是比喻月亮,比如又有清代黄景仁《中秋夜雨》诗“今宵满意觞蟾盘,西北浮云早莛。

”X§X§K]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分)答:15.(2分)赞颂中秋夜月亮光明磊落、公正公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像中秋明月那样公平公正的愿望(或隐含着对统治者势利、偏私等丑恶品性的讽刺)。

(写出对月亮的赞颂1分;写出对社会的愿望1分,从正反两面表达皆可) 【解析】试题分析:抓住诗中“私照”一词,理解“私”的含义,即有偏狭不公正之义。

而作者说月亮“不曾私照一家人”,说月这“不私”,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私”的财贬斥,对“光明磊落”之品格的赞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中秋对月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中秋对月

古诗文系列:中秋对月
赏析:
曹松(cáo sōnɡ)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
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 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 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 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 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 而卒。
古诗文系列:中秋对月
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谢谢!
注释:
1.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 2.蟾盘:指月亮。(蟾轮、冰轮、冰魄等 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3.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 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 头的。

古诗文系列:中秋对月
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 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 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 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 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 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 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 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 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中秋对月 唐代·曹松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中秋对月
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古诗文系列:中秋对月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 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 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 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古诗文系列:中秋对月

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

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

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篇11、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3、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11、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1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3、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14、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15、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篇2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二、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曹松《中秋对月》三、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四、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五、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六、乘云径到玉皇家。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七、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八、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九、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十、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中秋节月亮诗句赏析篇31、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

——邵雍《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年年时节近中秋》2、爱是中秋月满湖,尽贪佳赏亦须臾。

——沈周《中秋湖中玩月》3、中秋一杯酒,定与故人持。

曹松的诗词《中秋对月》赏析

曹松的诗词《中秋对月》赏析

【导语】唐末曾历经⽢露之变以及黄巢、王仙芝起义,社会⼗分*。

在这个时期,曹松的《中秋对⽉》诗,写出了作者对光明普照和对⼤公⽆私的赞颂。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中秋对⽉》 唐•曹松 ⽆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家。

【赏析】 曹松,唐代晚期诗⼈。

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后依建州刺史李频。

曹松不满现实但⼜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龄中进⼠。

因同榜中王希⽻、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榜”。

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

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

这⾸诗写作者中秋望⽉所感。

前两句写赏⽉情景:这天,天空澄净,万⾥⽆云,⼈们都在观赏从海上缓缓升起的明⽉。

“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家”两句,笔锋⼀转,由景转情,写⽉光⽆私地照耀⼈间,⽽不是只照“⼀家⼈”。

“天头天尽”,古⼈认为天圆地⽅,圆再⼤也有边缘,所以古⼈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家”,指的是帝王之家,是说⽉亮对世上“第⼀⼈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普通⼈家都是⼀样的。

这两句写⽉光之普照,由眼前⾃然之景⽣发出⼈世感慨,体现了诗⼈天下⼤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诗⼈曹松是唐朝末期⽂⼈。

扩展阅读:曹松的简介 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

“平⽣五字句,⼀⼣满头丝”(《崇义⾥⾔怀》),是其⾃我写照。

⼯五⾔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有⼀种清苦澹宕的风味。

“汲⽔疑⼭动,扬帆觉岸⾏”(《秋⽇送⽅⼲游上元》)、“废巢侵晓⾊,荒冢⼊锄声”(《送进⼠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

题材狭窄,不外乎叹⽼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亥岁⼆⾸》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将功成万⾻枯”,却历来传诵不衰。

晚唐,⼜是⼀个乱世。

乱世出怪事。

怪事之⼀便是“五⽼榜”。

“五⽼”之⼀便是曹松。

曹松,字梦征。

《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及赏析《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及赏析《念奴娇·中秋对月》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文征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前言】《念奴娇·中秋对月》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沉醉”,又感伤显,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翻译】枝头的桂花像垂着的块块白玉,圆月映照了整个苍穹,夜空好似被洗净了一般。

风拂动着眉梢和身躯,人儿仿佛就在水晶宫殿里一样。

遥看天际,龙翻偃舞,宫殿如画,能感受到那儿歌舞升平而沸腾的气氛。

白霜(月光)铺满大地,(我)愿意乘着缤纷的云朵腾空而起。

仍记得旧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畅饮,望云飘月移。

过往的情境如刚消逝的梦,转眼却到了去年此时。

自西而来的青雀与嫦娥都告知我佳节(中秋)快到了。

(我)寄托旧知好友捎信于你,万万别辜负了这月宫甘甜的香醪。

【赏析】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长洲(今苏州)人。

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松《中秋对月》诗词赏析
中秋对月
唐代: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
的月亮。

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注释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

蟾盘:指月亮。

(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
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

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仅仅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
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
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
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